广东省江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门市年普通高中高一调研测试(一)生物学本试卷共8页,小题,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做选择题时,必须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2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B.细胞学说阐明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C.细胞的统一性可以用“新细胞由老细胞产生”解释D.细胞学说促进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C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A“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并没有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组织进行观察,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A错误;B、生物未必都是由细胞构成,比如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C、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可以用“新细胞由老细胞产生”解释,C正确;D、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D错误。故选C。2.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仪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第1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视野亮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B.用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物像面积会被放大400倍C.装片的物像部分清晰部分模糊,原因是反光镜没调好D.若物像中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也是逆时针D【分析】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反相关,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详解】A、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故呈负相关,视野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呈负相关,A错误;B、用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是指细胞长或宽放大倍数400倍,B错误;C、装片部分清晰部分模糊时,是由于切片的厚薄不均匀导致的,C错误;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物像中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也是逆时针,D正确。故选D。3.DNA病毒,可使蓝细菌发生裂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蓝细菌和绿藻细胞内均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B.噬菌体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特异性侵染蓝细菌C.蓝细菌与噬藻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都是DNAD.可利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噬藻体控制水华C【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A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噬藻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存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C、蓝细菌是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噬藻体是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也是DNA,C正确;D、噬藻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不能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D第2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错误。故选C。4.“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是由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的好氧细菌在与真核细胞长期共生的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成。下列事实不能作为该学说证据的是()A.线粒体内膜成分与细菌细胞膜相似,外膜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B.线粒体内部DNA呈环状,且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C.线粒体内的核糖体大小与细菌接近,但小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D.线粒体内的蛋白质主要由核DNA指导合成而非自身DNAD【分析】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代谢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A体与细菌之间有关联,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A不符合题意;B、真核细胞的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呈线状染色体,而线粒体中DNA裸露且主要呈环状,与细菌拟核DNA相同,可说明线粒体与细菌之间有关联,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B不符合题意;C、线粒体内的核糖体大小与细菌接近,但小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说明线粒体与原核生物之间有统一性,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C不符合题意;D、线粒体所含蛋白质少数由自身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但细菌无细胞核,无法说明线粒体与细菌之间的关系,不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D符合题意。故选D。5.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硝酸盐和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A.果糖B.核酸C.纤维素D.脂肪酸B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的组成元素为般为C、H、O。第3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A、果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A错误;B、核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合成需要N和P,B正确;C、纤维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错误;D、脂肪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错误。故选B。6.硒是GSH-Px酶的组成部分,这种酶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物损害。对硒在细胞内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重要化合物的组成B.提供能量C.构成细胞的重要结构D.调节渗透作用A【分析】细胞中无机盐的作用: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镁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等。GSH-PxGSH-Px了硒参与重要化合物的组成这一功能,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无氧呼吸的反应物B.水在不同生物体内含量相差不大C.水是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D.结合水可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C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详解】A、无氧呼吸过程中不消耗水,A错误;B、水在不同生物体内含量相差较大,如在水生植物中的含量高于陆生植物,B错误;C、自由水是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C正确;第4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不参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D错误。故选C。8.“肥鹅肝”述错误的是()A.部分谷物消化吸收及转化后以肝糖原和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肝脏中B.脂肪氧化分解时比等质量的糖原释放更多能量且消耗更多氧气C.停止填饲后转为正常喂饲可促进鹅肝中的脂肪大量转化为糖类D.摄入过多鹅肝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CCHO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A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肝脏中,A正确;B且消耗更多氧气,B正确;C、脂肪只有在糖类代谢出现障碍时才能转化为糖类,且通常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D、摄入过多鹅肝会导致脂质过多,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D正确。故选C。9.血红蛋白由4个血红素、2条a链(各含141个氨基酸残基)和2条β链(各含1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图1是血红蛋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β链水解后得到的一个片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铁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缺铁会导致贫血第5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氨基酸形成图1所示的蛋白质至少要脱去570分子的水C.图2所示片段中含有4个肽键,3种R基D.β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C【分析】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A4个血红素和4白的合成障碍,A正确;B、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41+141+146+146)-4=570个,B正确;C、据图可知,图2所示片段中有3个肽键,3种R基,C错误;D、一条β链两端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图2所示片段中的R基上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剩余片段的氨基数和羧基数未知,所以至少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D正确。故选C。10.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在肌肉收缩中的功能不同,其可能原因不包括()A.两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B.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D.组成两种蛋白质氨基酸缩合方式不同D123)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详解】ABC、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ABC不符合题意;D、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方式相同,都是由相邻的氨基酸脱去水形成肽键的过程,D符合题意。故选D。第6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为确认志愿军无名烈士的身份和寻找其亲属,需要分析其DNA的()A.碱基序列B.碱基种类C.脱氧核苷酸数量D.元素组成ADNA和RNA,核酸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生物的核酸中的遗传信息不同。DNADNA列顺序(碱基序列)不同,故为确认志愿军无名烈士的身份和寻找其亲属,需要分析其DNA的碱基序列,A符合题意。故选A。12.图为DNA或RNA单体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生成单体B.DNA和RNA的单体共有5种C.若?为“OH”,则图中碱基可以为“U”D.碱基“A”与中的“A”是同一物质C【分析】据图分析可知,该化合物是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详解】A、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生成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五碳糖,A错误;B、DNA的单体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单体是4种核糖核苷酸,共有8种,B错误;C、若?为“OH”,则图中的五碳糖为核糖,故图中碱基可以为U,C正确;第7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碱基“A”是腺嘌呤,中的“A”是腺苷,不是同一物质,D错误,故选C。13.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和淀粉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B.胰岛素和淀粉可分别由各自的单体脱水缩合而成C.胰岛素和淀粉均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D.合成胰岛素和淀粉前均需了解其单体排列顺序D【分析】1、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化学组成有C、H、O、N等。【详解】A、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元素组成为C、H、O、N等,淀粉是多糖,元素组成为C、H、O,所以胰岛素和淀粉的元素组成中均有C、H、O,A正确;B、胰岛素的单体是氨基酸,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它们均可由各自的单体脱水缩合而成,B正确;CC正确;D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等,而不是仅仅了解单体排列顺序,D错误。故选D。14.于计算待测组织样液的葡萄糖含量。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样本①②③④⑤⑥吸光值0.6160.6060.5950.5830.5710.564葡萄糖含量(mg/mL)00.10.20.30.40.5第8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样本①-⑥中加入的斐林试剂用量应相同B.斐林试剂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需要水浴加热C.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深D.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小于0.4mg/mLC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葡萄糖的含量,斐林试剂用量是无关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的过程中应控制无关变量,因此样本①-⑥中加入的斐林试剂用量应相同,A正确;B红色沉淀,即斐林试剂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C的Cu2+越少,则蓝色越浅,C错误;D0.578(对应葡萄糖含量0.4mg/mL0.4mg/mL,D正确。故选C。15.“比值”是一种数学模型。下列有关各种“比值”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的比值变大B.运动员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CO2释放量/O2吸收量的比值变大C.寒冷环境下,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适当变大D.细胞内比值较高时,有利于进行吸能反应D【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外界溶液浓度变小,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的比值变小,A错误;第9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则人体肌肉细胞呼吸作用中CO2释放量/CO2吸收量的值不变,B错误;C、寒冷环境下,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适当变小,代谢减慢,抗逆性增强,C错误;D、细胞中水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细胞内比值较高时,有利于进行吸能反应,D正确。故选D。16.有关科学技术、方法与生物学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构模型法推动了对细胞膜结构的认识B.荧光标记法促进了对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的研究C.差速离心法的应用促进了对细胞器的认识D.光学显微镜的发明推动了细胞学说的发展B【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常用的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详解】A、建构模型法推动了对细胞膜结构的认识,该过程属于物理模型的构建,A正确;B、同位素标记法促进了对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的研究,该技术中标记的对象是3H,B错误;C、差速离心法可用来分离细胞器,可促进对细胞器的认识,C正确;D、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D正确。故选B。17.下列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4种细胞器,在肌肉细胞中不会出现的是()A.B.C.D.B【分析】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第10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详解】据图可知,图中的细胞器分别是高尔基体、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其中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不存在于人体细胞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荧光消失,随后该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图1(图2)A.图1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B.图2结果可用于分析蛋白质的移动速率C.恢复后相对荧光强度小于1,可能与荧光染料被破坏有关D.胆固醇可限制膜蛋白运动,除去胆固醇使荧光恢复时间变短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②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③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导致膜具有流动性。A1荧光消失区域的荧光强度恢复可能是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A错误;B22结果可用于分析蛋白质的移动速率,B正确;C坏有关,C正确;D、若胆固醇可限制膜蛋白运动,则胆固醇的存在会影响其流动速度,故除去胆固醇使荧光恢复时间变短,D正确。第11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A。19.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和⑤的膜都含有4层磷脂分子B.②的数量与细胞代谢活跃程度有关C.③使细胞核具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D.④被破坏会影响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A【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细胞核的核孔,③是染色质,④是核仁、⑤是核膜;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⑤为核膜,有两层膜,其中含有四层磷脂分子,但①是内质网,只有1层膜,A错误;BB正确;CDNADNAC正确;D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会受到影响,D正确。故选A。20.阿米巴痢疾由寄生在人体肠道的痢疾内变形虫(一种单细胞动物)引起。变形虫可分泌蛋白酶溶解肠壁组织,然后直接“吃掉”肠壁细胞。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肠壁细胞和蛋白酶进出变形虫的方式分别是胞吞、胞吐B.肠壁细胞和蛋白酶进出变形虫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C.直接“吃掉”肠壁细胞的过程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D.分泌蛋白酶的过程会使细胞膜的面积变大C第12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详解】A、肠壁细胞和蛋白酶都是大分子物质,进出变形虫的方式分别是胞吞、胞吐,A正确;B、肠壁细胞和蛋白酶进出变形虫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即体现了其结构特征,B正确;C、直接“吃掉”肠壁细胞的过程是胞吞过程,该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C错误;D面积变大,D正确。故选C。21.a和bc始时内外液面高度一致,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高度差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的蔗糖溶液浓度相同B.漏斗内液面上升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若将c换成纱布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D.若在漏斗内加入蔗糖酶,△h将先变大后变小D【分析】分析图示,漏斗内中液面高,所以起始浓度漏斗内大于烧杯,加入蔗糖酶会使蔗糖分解为单糖.c允许单糖通过,溶液浓度会发生变化。【详解】A、蔗糖属于二糖,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的蔗糖溶液浓度不同,A错误;B、漏斗内液面上升的速率取决于漏斗和烧杯中溶液的浓度差,因此上升速率会逐渐降低,B错误;Cc换第13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成纱布,实验结果不相同,C错误;Dc溶液浓度会下降,则△h将先变大后变小,D正确。故选D。22.某兴趣小组用4推测各组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组别①②③④细胞总数(个)104103106105质壁分离细胞数(个)3214255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A【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高浓度的溶液中,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在低浓度溶液中,会发生渗透吸水;在等浓度的溶液中,水分保持动态平衡。【详解】根据质壁分离细胞个数占比可知,④浓度最大,③次之,②再次,①最小,即各组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①<②<③<④,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图所示为HO通过细胞膜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第14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结构a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具有亲水性B.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时需与通道蛋白发生结合C.水通道蛋白能运输溶于水中的Na+、Cl-等物质D.方式1、2的运输方向相同而运输速率不同D【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水分子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方式1表示自由扩散,方式2表示借助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图中结构a表示磷脂双分子层。Aa架,内部是疏水的尾部,A错误;B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和通道蛋白结合,自身构象不变,因此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转运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B错误;C、水通道蛋白有特异性,能运输水分子,但不能运输钾离子、氨基酸等物质,C错误;D21式2协助扩散速率大于方式1自由扩散速率,D正确。故选D。24.酶TvgC能高效降解两种塑料尼龙6和尼龙66。TvgC变性温度为93°C,60℃下放置一周仍保持活性。TvgC与尼龙混合后能快速将其转化(转化率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第15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该酶能催化两种底物分解,不具有专一性B.该酶为尼龙降解提供活化能使其快速被转化C.该酶具有较强热稳定性,应在高温条件下保存D.该酶对尼龙66的降解效率高于尼龙6D1、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催化的机理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A、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里酶TvgC能高效降解两种塑料尼龙6和尼龙66,说明它对尼龙这一类物质有催化作用,仍然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错误;B、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活化能,B错误;C、虽然由题意可知该酶变性温度为93°C,60°C下放置一周仍保持活性,但高温可能会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失去活性,因此酶应该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而不是高温条件下保存,C错误;D、从转化率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尼龙66的转化率高于尼龙6,所以该酶对尼龙66的降解效率高于尼龙6,D正确。故选D。第16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5.下列实验材料和试剂能够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材料和试剂实验目的AHO2溶液、肝脏研磨液、蒸馏水验证酶具有高效性B蔗糖、淀粉、淀粉酶、斐林试剂验证酶具有专一性淀粉、淀粉酶、斐林试剂、三种温度的水C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T为0℃、37℃、100℃)蛋白块、胃蛋白酶、三种pH的缓冲液(pH为2、7、D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A.AB.BC.CD.DB【分析】酶的特征: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及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酶都有其最适宜温度和pH,高温、强酸、强碱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使其失去活性。【详解】A、酶的高效性是指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故HO2溶液、肝脏研磨液、蒸馏水的材料中缺少无机催化剂,故不能证明酶具有高效性,A错误;B催化蔗糖水解,故可用蔗糖、淀粉、淀粉酶、斐林试剂验证酶具有专一性,B正确;C、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不能用该试剂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否则会造成影响,C错误;D、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该pH设置不合理,无法体现pH过低抑制酶活性,D错误。故选B。26.在慢跑过程中,参与呼吸作用并在线粒体内膜上作为反应物的是()A.还原型辅酶IB.氧化型辅酶IC.丙酮酸D.水A【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第17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阶段参与呼吸作用并在线粒体内膜上作为反应物的是NADH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7.图表示植物根部细胞Ca2+通过载体蛋白释放至膜外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载体蛋白也是一种能催化水解的酶B.该载体蛋白发生磷酸化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C.该载体蛋白在运输Ca2+的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了可逆的改变D.该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详解】A、据图可知,该载体蛋白能够协助钙离子跨膜运输,当时能够催化水解,故该载体蛋白也是一种能催化水解的酶,A正确;B、该载体蛋白磷酸化的过程需要吸收水解释放的能量,属于吸能反应,B正确;C、该载体蛋白在运输Ca2+的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该变化过程是可逆的,C正确;D、该细胞是植物根部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该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D。28.马奶酒。科研人员研究了A型、B型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第18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前期酒精浓度增长较慢,此时酵母菌增殖速度可能较快B.两种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优先利用的糖类不同C.A型酵母菌在耗尽葡萄糖后,马上利用半乳糖发酵产酒精D.推测B型酵母菌能更好地适应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C【分析】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A气,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提供大量能量以迅速增殖,A正确;BAB型酵母菌优先利用半乳糖进行发酵,B正确;C、据左图可知,A型酵母菌在葡萄糖耗尽的一段时间内(约12-18h)半乳糖也没有即刻下降,说明A型酵母菌在耗尽葡萄糖后,没有马上利用半乳糖发酵产酒精,C错误;DB型酵母菌组葡萄糖和半乳糖均快速下降,说明B型酵母菌能同时快速利用葡萄糖和半乳糖,能更好地适应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D正确。故选C。29.研究人员将人工膜和合成酶构建成仿生线粒体,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第19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ADP合成时会生成一个不稳定的特殊化学键B.H+通过合成酶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合成酶可以从线粒体内膜分离获得D.该结构可将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B【分析】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详解】A、的结构简式为A-P~P~P,ADP的结构简式为A-P~P,ADP合成时会生成一个不稳定的特殊化学键,A正确;B、H+通过合成酶的跨膜运输过程会生成,该过程是协助扩散,B错误;C合成酶可以从线粒体内膜分离获得,C正确;D、由图可知,该结构能模仿线粒体的功能,在合成酶的催化下形成,从而可将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中活跃的化学能,D正确。故选B。30.图表示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O2的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CO2)第20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a浓度时,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B.b浓度时,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3C.四个O2浓度中,氧气浓度为c时最适合保存该器官D.曲线乙同时可以反映有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C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为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无氧呼吸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2、题图分析:图中曲线是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或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曲线,由于有氧时无氧呼吸受抑制,当氧气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时无氧呼吸完全被抑制,因此图中甲曲线是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即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但是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最终在c点消失;图中乙曲线乙曲线表示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的变化,也可以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的变化;b点氧气吸收量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即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详解】A、当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为0,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A正确;B、无氧呼吸分解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酒精和2分子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分解1分子葡萄糖,产生6O2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此时有氧呼吸是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的量的1/3,B正确;C、当氧气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有氧呼吸最强,会消耗更多的有机物,不适合保存该器官,C错误;D、在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时,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乙曲线表示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的变化,也可以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的变化,D正确。故选C。第21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分。31.(MTB)组分(ROS)。细胞内大量的ROS会激活细胞质中的BAX蛋白,诱导内质网膜上Ca2+通道蛋白开放,Ca2+大量流入线粒体,诱导线粒体自噬(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MTB属于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其在细胞结构方面区别于肺部细胞的特点有_____(答出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膜直接相连。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紧密联系,有利于在细胞内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32所示为线粒体自噬过程,异常线粒体先被自噬泡包裹,然后与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体,最终在自噬体内被水解酶清除,降解产物的去向是______。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肺部细胞在MTB感染后发生线粒体自噬的积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4)线粒体自噬可能会进一步引发肺部细胞裂解,释放M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根据题中信息为研发治疗肺结核的药物提供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1)①.原核②.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各种具膜的细胞器,有细胞壁(2)①.核膜②.线粒体③.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交流)(3)①.高尔基体②.细胞外或细胞内被重新利用③.避免线粒体产生ROS破坏细胞结构(4)抑制BAX蛋白的活化;抑制Ca2+通道蛋白开放【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线粒体、【小问1详解】第22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MTB结核分枝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人体肺部细胞是真核细胞,故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结核分枝杆菌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且具有细胞壁,没有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小问2详解】内质网膜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根据题意可知,内质网膜上钙离子通道开放,大量钙离子流入线粒体,说明线粒体膜和内质网膜相连。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紧密联系,有利于在细胞内进行物质运输(能【小问3详解】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结合图2可知,溶酶体和自噬泡融合形成自噬体,最终在自噬体内被水(MTB)感染肺部细胞,会导致线粒体产生大量能够破坏细胞结构的活性氧组分(ROS),肺部细胞在MTB感染后发生线粒体自噬的积极意义在于避免线粒体产生的ROS破坏细胞结构。【小问4详解】细胞内大量的ROS会激活细胞质中的BAXCa2+通道蛋白Ca2+大量流入线粒体,诱导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自噬可能会进一步引发肺部细胞裂解,释放M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根据以上信息应该研究抑制BAX蛋白的活化;抑制Ca2+通道蛋白开放的药物。32.能。红树林植物进化出呼吸根、滤盐、泌盐等特征,使其更加适应缺氧、高盐等海滩环境。回答下列问题:(1)氧气进入呼吸根(背地向上生长,露出地面可用于呼吸的根)内的通气组织,运输到地下根系,以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到根系细胞内部,解决水淹缺氧问题。(2“过滤”机制涉及到根部细胞中的“半透膜”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海水中盐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填“更高”或“更低”(3)某些红树林植物还可能通过叶肉细胞表面的盐腺将多余的盐排出体外。盐腺细胞中具有高度发达的线粒体,推测泌盐过程需要大量消耗由线粒体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盐腺细胞泌盐的方式,科学家们进行以下实验:①用钠钾泵(转运Na+与K+的膜蛋白)抑制剂处理植物A,发现盐分泌显著减少。结论①: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泌盐。以这种形式运输无机盐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抑制植物B细胞内SNARE蛋白(细胞内囊泡运输和膜融合的关键蛋白)的合成,发现盐分泌显著减少。结论②: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泌盐。第23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针对结论②,科学家们用耐盐植物、放射性标记的无机盐Rb+的培养液、无放射性标记的无机盐Rb+的培养液等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验证实验。实验思路:①将该耐盐植物种植在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②将该植株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③通过放射线检测仪器和显微镜观察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1)自由扩散(2)①.细胞膜②.更高(3)①.)②.主动运输③.能根据细胞的需要选择性地吸收或排出物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④.胞吐(4)①.有放射性标记的无机盐Rb+的培养液中②.无放射性标记的无机盐Rb+的培养液中③.泌盐过程中是否有放射性标记的Rb+排出以及细胞内囊泡运输情况④.在泌盐过程中会观察到有放射性标记的Rb+排出,并且细胞内囊泡运输会参与这个过程,则该植物通过胞吐方式泌盐。【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它不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消耗能量。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苯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2)协助扩散:也称为易化扩散,它是借助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扩散过程。虽然物质仍然是顺着浓度梯度移动,但需要特定的蛋白质帮助。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就是通过协助扩散实现的;2、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它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并且依赖于载体蛋白的帮助。主动运输能够使细胞维持某些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这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例如,钠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就是通过主动运输维持的;3、胞吞和胞吐:胞吞是细胞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吞噬外部大分子物质或颗粒,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胞吐则是细胞内部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这两种方式主要涉及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的运输,如蛋白质、脂肪等。第24页/共28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方式共同保证了细胞内外物质的有效交换,满足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需求。【小问1详解】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因为氧气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通气组织运输到根系细胞内部,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小问2详解】根部细胞这种“过滤”机制涉及到的“半透膜”“半透膜”细胞会从外界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