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A.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霍乱B.鼠疫、霍乱C.鼠疫、肺炭疽D.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答案:B解析:根据2023年最新《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仅包括鼠疫和霍乱2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管理措施(乙类甲管)。2.下列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A.流行性感冒B.甲型肝炎C.艾滋病D.狂犬病答案:B解析:甲型肝炎病毒(HAV)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污染的食物或水是主要传播媒介;流感通过飞沫传播,艾滋病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狂犬病通过动物咬伤传播。3.关于传染病潜伏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B.潜伏期长短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C.所有传染病的潜伏期固定不变D.潜伏期内患者无传染性答案:A解析:潜伏期是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至足以引发症状的阶段;潜伏期长短与病原体数量、毒力及宿主免疫力相关(如狂犬病潜伏期可短至5天或长达数年);部分传染病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如流感、新冠)。4.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A.结核病B.百日咳C.破伤风D.麻疹答案:A解析:卡介苗是减毒结核分枝杆菌活菌苗,重点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时,应当采取的措施是:A.对患者进行医学观察B.立即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C.要求患者居家隔离D.报告疾控中心后放任其自由活动答案:B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应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由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者可由公安机关协助强制执行。6.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A.肺结核B.登革热C.细菌性痢疾D.淋病答案:B解析: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指病原体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循环,偶可感染人类(如登革热通过伊蚊传播,宿主为非人灵长类);肺结核、菌痢、淋病主要在人间传播。7.关于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错误的是:A.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B.气溶胶传播在封闭环境中可能发生C.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不会传播D.新型变异株(如XBB)传播力可能增强答案:C解析:新冠病毒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手接触污染物后触摸口、鼻、眼可导致感染。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苍蝇B.蚊子C.老鼠D.蟑螂答案:B解析:乙脑病毒通过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猪是主要中间宿主。9.下列属于被动免疫的是:A.接种乙肝疫苗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C.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D.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答案:B解析:被动免疫是直接输入抗体(如抗毒素、免疫球蛋白),提供短期保护;主动免疫通过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10.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中,对乙类传染病(除按甲类管理的)的报告要求是:A.2小时内B.6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答案:D解析:甲类及乙类甲管传染病需2小时内报告;其他乙类和丙类传染病需24小时内报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11.关于消毒的分类,正确的是:A.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污染的场所进行的消毒B.终末消毒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每日进行的消毒C.疫源地消毒仅针对已明确污染的区域D.化学消毒的效果一定优于物理消毒答案:A解析:预防性消毒是未发现明确传染源时的常规消毒(如教室通风、餐具消毒);终末消毒是患者离开后对其居住环境的彻底消毒;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患者住院期间)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的选择需根据病原体特性(如乙肝病毒对紫外线不敏感,需热力或含氯消毒剂)。12.下列哪种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A.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B.输入含有HIV的血液C.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D.艾滋病母亲哺乳婴儿答案:C解析:HIV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13.麻疹的隔离期是:A.出疹后3天B.出疹后5天C.出疹后10天D.出疹后14天答案:B解析:麻疹患者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麻疹诊断标准》)。14.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特别重大事件(Ⅰ级)是指:A.一次事件出现5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B.腺鼠疫在一个县(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C.霍乱在一个县(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跨省传播答案:A解析:Ⅰ级事件包括:肺炭疽5例以上;腺鼠疫发生流行(1个县≥10例);霍乱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1周内≥100例);新冠跨省传播且出现大规模社区传播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5.关于流感疫苗的接种,错误的是:A.推荐6月龄以上人群每年接种B.接种后可终身免疫C.对鸡蛋严重过敏者需谨慎接种D.最佳接种时间为流感季节前(9-11月)答案:B解析:流感病毒易变异(尤其是甲型),疫苗成分每年更新,因此需每年接种;接种后保护期约6-8个月,无法终身免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我国目前法定传染病共______种,其中甲类______种,乙类______种,丙类______种。答案:40、2、27、11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重症患者多在发病______天后出现呼吸困难。答案:发热、干咳、乏力、74.狂犬病的典型症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______。答案:恐水、恐风、咽肌痉挛、100%5.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控制结核病的关键措施是______和______。答案:飞沫传播、早期发现患者、规范抗结核治疗6.霍乱的典型症状是______,治疗的关键是______。答案:剧烈无痛性水样泻(米泔水样便)、及时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______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答案:预检、分诊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无症状感染者因无临床症状,故不具有传染性。()答案:×解析:新冠、流感等传染病的无症状感染者可通过呼吸道排出病原体,具有传染性。2.所有乙类传染病都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答案:×解析:仅部分乙类传染病(如新冠、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采取甲类管理(乙类甲管)。3.被狗咬伤后,只需用清水冲洗伤口,无需接种狂犬疫苗。()答案:×解析:狂犬病暴露后需立即用20%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随后按程序接种狂犬疫苗;Ⅲ级暴露(出血)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4.流行性感冒(流感)与普通感冒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称呼。()答案:×解析: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甲、乙、丙型),症状更重(高热、全身酸痛),可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症状较轻(鼻塞、流涕为主)。5.对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当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答案:√解析:医学观察需覆盖最长潜伏期,确保无发病(如新冠最长潜伏期14天,观察期为14天)。6.消毒时,含氯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答案:×解析:过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可能破坏物品(如金属腐蚀),且刺激性强;需按说明书配制(如新冠病毒消毒常用500mg/L含氯消毒液)。7.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阳性)不能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答案:×解析:《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仅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或携带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在限制范围内。8.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主要通过叮咬传播。()答案:√解析: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如中华按蚊、大劣按蚊)。9.水痘患者的隔离期应至全部疱疹结痂,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答案:√解析:水痘疱疹液含病毒,结痂后无传染性,隔离期一般为出疹后至所有疱疹结痂(通常7-10天,但不少于14天)。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答案:√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传染病报告的责任主体和报告流程。答案:责任主体包括:①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②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时,同样承担报告责任;③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等基层医务人员。报告流程:①首诊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包括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后,应在规定时限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②无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应于2小时(甲类及乙类甲管)或24小时(其他)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送(寄)至属地疾控中心;③疾控中心需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查重,确保信息完整准确;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传染病(如聚集性疫情),需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2.列举5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答案: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患者(如流感患者戴口罩居家休息,麻疹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②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通风(每日至少3次,每次30分钟)、咳嗽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疫情期减少参加聚会);③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卡介苗)、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④加强健康宣教:普及“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等卫生习惯。3.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主要步骤。答案:①事件核实与评估: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确认事件性质(如是否为传染病暴发)、波及范围、严重程度;②启动应急响应:根据分级(Ⅰ-Ⅳ级)启动相应预案,成立应急指挥小组;③控制措施实施:针对传染病暴发,采取隔离患者、追踪密接、环境消毒、暂停聚集性活动等;④信息发布与沟通: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疫情进展和防控措施,避免谣言传播;⑤效果评估:通过病例数变化、传播链阻断情况等评估措施有效性,调整防控策略;⑥后期处置:完成终末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总结经验教训并完善应急预案。五、案例分析题(16分)2023年10月,某高校报告3名学生出现发热(体温38.5℃以上)、咳嗽、咽痛症状,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甲型流感(H3N2)。3名学生均住同一宿舍楼,发病时间间隔2天。问题:1.作为属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应如何开展应急处置?2.针对该高校,需采取哪些针对性防控措施?答案:1.应急处置步骤:①核实疫情:与学校校医院确认病例基本信息(发病时间、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新冠、普通感冒);②网络直报: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审核病例信息,确保在24小时内完成乙类传染病报告(流感属于丙类,但甲型H3N2若出现聚集性疫情需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调查:询问发病前14天活动轨迹(教室、食堂、宿舍等)、接触史(同宿舍、同班同学);-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病例在无防护下近距离(≤1米)接触≥15分钟的人员(如同宿舍室友、同桌同学);-传播链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共同暴露源(如教室空调系统、食堂某窗口);④采样检测:对病例咽拭子复核检测,对环境样本(如宿舍门把手、教室桌椅)采集检测病毒核酸,确认传播途径;⑤风险评估:根据病例数、传播速度、人群易感性(高校学生聚集,无流感疫苗接种史者多),判定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⑥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报告,建议学校启动应急响应。2.高校针对性防控措施:①病例管理:确诊学生需居家或在校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后复课),避免前往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②密接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天,流感潜伏期1-3天),每日监测体温和症状,可预防性服用奥司他韦(高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