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12.0三维建模与自动编程项目教程 教案全套 任务1.1 1.2 机械手底座的设计-4.2玩具飞机模型的加工_第1页
UG NX 12.0三维建模与自动编程项目教程 教案全套 任务1.1 1.2 机械手底座的设计-4.2玩具飞机模型的加工_第2页
UG NX 12.0三维建模与自动编程项目教程 教案全套 任务1.1 1.2 机械手底座的设计-4.2玩具飞机模型的加工_第3页
UG NX 12.0三维建模与自动编程项目教程 教案全套 任务1.1 1.2 机械手底座的设计-4.2玩具飞机模型的加工_第4页
UG NX 12.0三维建模与自动编程项目教程 教案全套 任务1.1 1.2 机械手底座的设计-4.2玩具飞机模型的加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1.1机械手底座的设计课时班级人数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1)理解草图的含义;2)了解拉伸操作的功能和步骤;3)掌握基准特征创建方法;(2)技能目标:1)熟练运用草图功能进行线条约束,完成草图绘制;2)学会运用拉伸特征进行拉伸操作,并会进行参数化编辑;3)能够分析几何关系,掌握创建基准平面和基准轴方法;(3)素养目标:1)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竖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动手动脑,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3)加强融汇贯通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草图绘制、拉伸特征教学难点基准创建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过程1.1.1任务分析根据项目图纸分析,产品主要结构由两块板组成,倾斜板的建立需要创建基准平面,绘制草图,进行拉伸。如图1-1-1所示。图1-1-1产品建模知识要点:基准特征是零件建模的参考特征,它的主要用途是为实体造型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绘制草图时的参考面。草图是与实体模型相关联的二维图形,一般作为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拉伸可以将实体边缘、二维曲线或草图延指定矢量扫描,构成实体或片体。1.1.2任务实施根据任务分析以及知识要点的学习,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模板】栏中选择【建模】,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st-1.1”,如图1-1-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图1-1-2新建文件2.创建长方体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设计特征】→【长方体】命令,系统出现【长方体】文件对话框。在【长方体】→对话框中输入参数80,60,12。如图1-1-3,单击【确定】按钮。绘制的长方体如图1-1-4。图1-1-3创建长方体图1-1-4长方体3.创建基准平面1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平面】命令,系统出现【基准平面】对话框如图1-1-5。选取长方体的前后表面,系统自动创建基准平面1,如图1-1-6。图1-1-5基准平面对话框图1-1-6基准平面14.创建基准平面2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平面】命令,系统出现【基准平面】对话框如图1-1-7。选取长方体的左右表面,系统自动创建基准平面2,如图1-1-8。图1-1-7基准平面对话框图1-1-8基准平面25.创建基准轴1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轴】命令,系统出现【基准轴】对话框如图1-1-9。选取基准平面1和基准平面2,系统自动创建基准轴1,如图1-1-10。图1-1-9基准轴对话框图1-1-10基准轴16.创建基准平面3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平面】命令,系统出现【基准平面】对话框如图1-1-11。选取基准平面2和基准轴1,角度选项选择值,角度选项输入60,系统自动创建基准平面3,如图1-1-12。图1-1-11基准平面对话框图1-1-12基准平面37.创建基准轴2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轴】命令,系统出现【基准轴】对话框如图1-1-13。选取基准平面3和长方体上表面,系统自动创建基准轴2,如图1-1-14。图1-1-13基准轴对话框图1-1-14基准平轴38.创建基准平面4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平面】命令,系统出现【基准平面】对话框如图1-1-15。选取基准平面3和基准轴2,角度选项选择值,角度选项输入75,系统自动创建基准平面4,如图1-1-16。图1-1-15基准平面对话框图1-1-16基准平面49.创建基准平面5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平面】命令,系统出现【基准平面】对话框如图1-1-17。选取基准平面3和基准轴1,角度选项选择垂直,系统自动创建基准平面5,如图1-1-18。图4-1-17基准平面对话框图1-1-18基准平面510.创建基准轴3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轴】命令,系统出现【基准轴】对话框如图1-1-19。选取基准平面4和基准平面5,系统自动创建基准轴3,如图1-1-20。图1-1-19基准平面对话框图1-1-20基准轴311.创建草图1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的草图】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草图)图标,系统出现【创建草图】对话框,在【选择平的面或平面】中选择基准平面5如图1-1-2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出现草图绘制区。绘制草图如图1-1-22所示。图1-1-21草图平面图1-1-22草图112.创建拉伸特征点击【插入】→【设计特征】→【拉伸】命令,系统出现【拉伸】对话框,如图1-1-23所示。在【截面】→【选择曲线】中选择草图1,在【限制】→【结束】中输入10,在【布尔】中选择【合并】,点击【确定】按钮,显示如图1-1-24所示。图1-1-23拉伸对话框图1-1-24拉伸特征13.创建孔特征点击【插入】→【设计特征】→【孔】命令,系统出现【孔】对话框,如图1-1-25所示。在【位置】→【指定点】中选择草图1的圆孔中心,在【形状和尺寸】→【直径】中输入12,在【形状和尺寸】→【深度限制】中选择【贯通体】,在【布尔】中选择【减去】,点击【确定】按钮,显示如图1-1-26所示。图1-1-25孔对话框图1-1-26孔特征14.保存特征选择菜单中【文件】→【保存】命令,体特征如图1-1-27。教学反思1.多种拉伸参数设置的操作演示,有助于学生对于拉伸特征的理解。2.把实例特征的边拉伸,孔的操作要点要深入讲解。3.基准特征的创建的学习要结合具体图纸要求,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作业授课序号1

教学内容1.2肥皂盒的设计课时班级人数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教学目标与要(1)知识目标:1)理解实体抽壳的含义;2)了解孔操作的功能和步骤;3)掌握线性阵列的创建方法;(2)技能目标:1)熟练运用抽壳命令,完成实体抽壳操作;2)学会运用孔命令创建孔特征,并进行线性阵列;3)能够根据图纸尺寸要求,完成可变半径边倒圆操作;(3)素养目标:1)学会积极创新探索;2)精益求精,铸就专研精神和探索精神;3)掌握独立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教学重点孔特征、边倒圆、抽壳教学难点线性阵列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过程1.2.1任务分析此物体的建立需要完成抽壳特征、边倒圆特征、孔的创建以及阵列。如图1-2-1所示。图1-2-1产品建模过程知识要点:孔特征用于创建各种形状的孔,需要指定创建孔的面或选择打孔点,在孔特征对话框中设定参数值。线性阵列及矩形阵列,可以延X轴和Y轴方向,设定数量及距离,完成多个特征创建。边倒圆命令可以完成恒定半径边倒圆或可变半径边倒圆,选定实体边缘对象之后给定边倒圆半径数值即可完成操作。抽壳命令可以完成薄壁体的创建,通过指定备选厚度,实体不同的面可以设置不同的壁厚。1.2.2任务实施根据任务分析以及知识要点的学习,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模板】栏中选择【建模】,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st-1.2”,如图1-2-2单击【确定】按钮。图1-2-2新建对话框2.创建长方体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设计特征】→【长方体】命令,系统出现【长方体】文件对话框。在【长方体】→对话框中输入参数100,200,80。如图1-2-3,单击【确定】按钮。绘制的长方体如图1-2-4。图1-2-3长方体对话框图1-2-4长方体特征3.创建圆角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细节特征】→【边倒圆】命令,系统出现【边倒圆】对话框。在【选择边】中选择长方体的4条边,在【半径】中输入20,如图1-2-5,单击【确定】按钮,绘制的长方体如图1-2-6。图1-2-5边倒圆对话框图1-2-6R20边倒圆特征4.创建圆角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细节特征】→【边倒圆】命令,系统出现【边倒圆】对话框,如图1-2-7。在【选择边】中选择长方体的底边,在【指定半径点】中依次选取12个点,输入半径值分别为4、8、12,,单击【确定】按钮,绘制的长方体如图1-2-8。图1-2-7边倒圆对话框图1-2-8边倒圆特征5.创建抽壳特征选择菜单中的【插入】→【细节特征】→【抽壳】命令,系统出现【抽壳】对话框,如图1-2-9所示。在【要穿透的面】中选择长方体上表面,在【厚度】中输入4,单击【确定】按钮。抽壳特征如图1-2-10所示。图1-2-9抽壳对话框图1-2-10抽壳特征6.创建孔特征点击【插入】→【设计特征】→【孔】命令,系统出现【孔】对话框,如图1-2-11所示。在【位置】→【指定点】中选择长方体底面,绘制点的坐标如图1-2-12所示。在【形状和尺寸】→【直径】中输入8,在【形状和尺寸】→【深度限制】中选择【贯通体】,在【布尔】中选择【减去】,点击【确定】按钮,孔特征如图1-2-13所示。图1-2-11孔对话框图1-2-12打孔点图1-2-13孔特征7.创建阵列特征点击【插入】→【关联复制】→【阵列特征】命令,系统出现【阵列特征】对话框,如图1-2-14所示。在【要形成阵列的特征】→【选择特征】中小孔特征。在【方向1】→【指定矢量】中选择Y轴,【数量】中输入13,【节距】中输入12.5。在【方向2】→【指定矢量】中选择X轴,【数量】中输入13,【节距】中输入12.5。点击【确定】按钮,孔阵列特征如图1-2-15所示。图1-2-14阵列特征对话框图1-2-15阵列特征8.保存特征选择菜单中【文件】→【保存】命令。教学反思1.孔特征操作中,一次打多孔的操作技巧结合草图知识讲解。2.线性阵列学习过程中着重解决X、Y轴的设置。3.边倒圆操作中注意可变半径边倒圆的要领。4.抽壳操作中加强备选厚度的用法讲解与练习。课堂作业授课序号2

任务1.3五角星的设计电子教案教学内容任务1.3五角星的设计课时2时间XXXX年X月X日星期X第X-X节教学目标与要求1.学会用网格曲面命令设计五角星机身主体;2.运用曲面修剪和延伸命令,创建两翼片体;3.运用片体修剪命令创建尾翼片体。教学重点五角星空间线条的创建教学难点五角星线条圆形阵列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操作教学用具电脑、教材任务1.3五角星的设计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回顾旧知:肥皂盒的设计。知识要点:空间曲线的创建二、分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五角星的设计1.看懂图纸,分析五角星结构,了解各组成部分特点;2.形成建模思路,确定建模参考步骤;三、教师分步讲解和示范,学生分组练习。五角星创建过程如下:1.新建文件根据任务分析,明确知识要点,确定如下步骤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弹出【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模版】栏中选择【新建】,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五角星”,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直线1创建直线1选择菜单中的【插入】→【曲线】→【直线】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曲线】图标,系统弹出【直线】对话框,如图1-3-4所示。在【直线】→【开始】→【起点选项】→【点】选择原点为起点,在【结束】→【终点选项】→【沿XC】绘制一条长度为50的直线1,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2)阵列结构。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关联复制】→【阵列几何特征】,在【要形成阵列的几何特征】→【选择对象】选择直线1,在【阵列定义】→【布局】→【圆形】,在【旋转轴】→【指定矢量】选择Z轴,在【斜角方向】→【间距】中选择【数量与跨距】,在【数量】填写5,在【跨距】填写360。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直线2(1)创建直线2.选择菜单中的【插入】→【曲线】→【直线】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曲线】→【直线】,系统弹出【直线】对话框,。在【直线】→【开始】→【起始选项】→【点】,选择直线终点,在【结束】→【终点选项】→【点】,选择相隔一条线的终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阵列结构。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关联复制】→【阵列几何特征】,在【要形成阵列的几何特征】→【选择对象】选择直线2,在【阵列定义】→【布局】→【圆形】,在【旋转轴】→【指定矢量】选择Z轴,在【斜角方向】→【间距】中选择【数量与跨距】,在【数量】填写5,在【跨距】填写360。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创建曲面1创建直线3选择菜单中的【插入】→【曲线】→【直线】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条中【直接直线】选择(直线)图标。选择【开始】→【起点选项】→【点】→坐标原点,在【结束】→【终点选项】→【沿ZC】绘制长为8mm的直线3,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出现绘制区,如图1-3-13所示。=图1-3-12【直线】对话框图1-3-13直线3创建直线4选择菜单中的【插入】→【曲线】→【直线】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条中【直接直线】选择(直线)图标,选择【开始】→【起点选项】→【点】→直线3的顶点,在【结束】→【终点选项】→直线1的终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创建直线5选择菜单中的【插入】→【曲线】→【直线】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条中【直接直线】选择(直线)图标,系统弹出【直线】对话框,如图1-3-16所示。选择【开始】→【起点选项】→【点】→直线3的顶点,点击菜单栏中【点的类型】→【交点】图标。在【结束】→【终点选项】→两条直线的交点,点击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直线5的绘制,如图1-3-17所示。图1-3-16【直线】对话框图1-3-17直线5创建直线6选择菜单中的【插入】→【曲线】→【直线】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条中【直接直线】选择(直线)图标,系统弹出【直线】对话框,如图所示。选择【开始】→【起点选项】→【点】→直线3的顶点,点击菜单栏中【点的类型】→【交点】图标。在【结束】→【终点选项】→两条直线的交点,点击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直线5的绘制,如图所示。图1-3-18【直线】对话框图1-3-19直线5创建曲面1选择菜单中【插入】→【曲面】→【有界曲面】,系统弹出【有界平面】对话框。在菜单栏中选择【单体曲线】。点击图标选择相交处停止,依次选择直线5→直线2→直线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曲面1的绘制,如图所示。创建曲面2创建曲面2选择菜单中【插入】→【曲面】→【有界曲面】,系统弹出【有界平面】对话框。在菜单栏中选择【单体曲线】,如图1-3-22所示。点击图标选择相交处停止,依次选择直线5→直线2→直线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曲面2的绘制,如图所示。阵列结构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关联复制】→【阵列几何特征】,在【要形成阵列的几何特征】→【选择对象】选择曲面1和曲面2,在【阵列定义】→【布局】→【圆形】,在【旋转轴】→【指定矢量】选择Z轴,在【斜角方向】→【间距】中选择【数量与跨距】,在【数量】填写5,在【跨距】填写360。单击【确定】按钮,阵列结果如图1-3-24所示。图1-3-24阵列结果创建曲面3创建曲面3。快捷键Ctrl+W系统弹出【显示与隐藏】对话框,如图1-3-25所示,单击【曲面】→【-】隐藏曲线,结果如图1-3-26所示。选择菜单中【插入】→【曲面】→【有界曲面】,系统弹出【有界平面】对话框。在菜单栏中选择【单体曲线】。点击图标选择相交处停止,依次选择五角星底边线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曲面3的绘制,如图所示。缝合曲面选择菜单中【插入】→【组合】→【缝合】,系统弹出【缝合】对话框。在【类型】→【片体】,在【目标】点击【选择片体】,选择其中一个曲面为目标,如图1-3-29所示。在【工具】中点击选择片体,框选所有曲面,如图1-3-3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曲面缝合,如图1-3-31示。图1-3-29【缝合】对话框图1-3-30绘图区域图1-3-31缝合结果创建草图1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的草图】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草图)图标,系统自动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如图1-3-32所示。在【选择平的面或平面】中选择五角星底平面,如图1-3-3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出现草图1绘制区。绘制草图1如图1-3-34所示。图1-3-32【创建草图】对话框图1-3-33基准平面图1-3-34草图1拉伸特征布尔运算右键单击模型树中的【拉伸】→【编辑参数】。在【拉伸】→【布尔】→【布尔(无)】栏中选择【合并】,在【选择体】中选择五角星实体,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立体五角星的建模如图所示。课后作业教学反思本次课选用五角星为例,重点讲解空间曲线和圆形阵列的创建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曲面修剪和延伸、修剪片体等常用命令对曲面进行编辑和操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形成自己的建模思路。通过学做结合的方式,掌握创建空间曲线的操作和曲面编辑(缝合)技巧,学会举一反三,创建中等复杂曲面产品,提高曲面建模能力。从课堂反馈来看,制作空间曲线和圆形阵列是个难点,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下次课需加强练习,加以巩固。任务1.4灯罩的设计电子教案教学内容任务1.4灯罩的设计课时2时间XXXX年X月X日星期X第X-X节教学目标与要求1.学会用网格曲面命令设计灯罩上下两个平面;2.运用空间曲线命令,创建灯罩测曲面;3.运用阵列命令完善灯罩主体。教学重点草图点的创建教学难点灯罩曲面几何阵列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操作教学用具电脑、教材任务1.4灯罩的设计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回顾旧知:五角星的设计。知识要点:空间曲线的创建二、分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灯罩的设计1.看懂图纸,分析灯罩结构,了解各组成部分特点;2.形成建模思路,确定建模参考步骤;三、教师分步讲解和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灯罩创建过程如下:1.新建文件根据任务分析,明确知识要点,确定如下步骤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弹出【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模版】栏中选择【新建】,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灯罩”。创建草图1(1)进入草图界面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的草图】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草图)图标,。在【选择平的面或平面】中选择X-Y平面,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出现草图1绘制区。(2)绘制矩形草图选择菜单中的【插入】→【草图曲线】→【矩形】命令,或在【直接草图】工具条中选择【矩形】图标,系统弹出【矩形】对话框,如图1-4-6所示。在【矩形】→【矩形方法】→【中心点】选择原点为起点,在【输入模式】→【XY】绘制一条边长度为50的矩形,如图1-4-7所示。(3)点击【完成草图】命令,或点击,完成绘制草图。3、创建基准平面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平面】命令,或者选择图标。【基准平面】→【类型】→【按某一距离】→【平面参考】→【选择平面对象】选取X-Y平面,偏置距离输入30,系统自动创建基准平面,如图所示。4、创建草图2(1)进入草图界面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的草图】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草图)图标示。在【选择平的面或平面】中选择基准平面1,如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草图2绘制界面。(2)绘制圆形草图。在【草图工具】工具条中选择(圆形)图标,绘制圆形轮廓草图,如图所示(3)绘制草图点。选择菜单中的【插入】→【草图曲线】→【+点】,或工具栏【直接草图】中选择(点)图标,弹出对话框如图1-4-13所示。在点的类型工具栏中选择(象限点),在圆上选择象限点如图1-4-14所示,单击【确定】。(2)阵列结构。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关联复制】→【阵列几何特征】,弹出对话框如图1-4-15所示,在【要形成阵列的几何特征】→【选择对象】选择点1,在【阵列定义】→【布局】→【圆形】,在【旋转轴】→【指定矢量】选择Z轴,在【斜角方向】→【间距】中选择【数量与间距】,在【数量】填写4,在【间距】填写90。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1-4-15【阵列特征】对话框1-4-16阵列结果创建直线1(1)创建直线1选择菜单中的【插入】→【曲线】→【直线】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曲线】→【直线】,系统弹出【直线】对话框,如图1-4-17所示。在【直线】→【开始】→【起始选项】→【点】,选择直线终点,在【结束】→【终点选项】→【点】,选择相隔一条线的终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4-18所示。图1-4-17【直线】对话框图1-4-18直线1阵列结构。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关联复制】→【阵列特征】,弹出对话框如图1-4-19所示,在【要形成阵列的特征】→【选择对象】选择直线1,在【阵列定义】→【布局】→【圆形】,在【旋转轴】→【指定矢量】选择Z轴,在【斜角方向】→【间距】中选择【数量与间距】,在【数量】填写4,在【间距】填写90。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4-20所示。图1-4-19【阵列特征】对话框图1-4-20阵列结果创建直线2(1)创建直线2.选择菜单中的【插入】→【曲线】→【直线】命令,或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曲线】→【直线】,系统弹出【直线】对话框,如图1-4-21所示。在【直线】→【开始】→【起始选项】→【点】,选择直线终点,在【结束】→【终点选项】→【点】,选择相隔一条线的终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4-22所示。阵列结构。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关联复制】→【阵列特征】,弹出对话框如图1-4-23所示,在【要形成阵列的特征】→【选择对象】选择直线1,在【阵列定义】→【布局】→【圆形】,在【旋转轴】→【指定矢量】选择Z轴,在【斜角方向】→【间距】中选择【数量与间距】,在【数量】填写4,在【间距】填写90。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4-24所示。创建曲面1选择菜单中的【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组】命令,或在【曲面】工具条中单击选择【通过曲线组】。选择【曲线或点】,右键单击象限点1确认【截面1】,单击鼠标中间,选择正方向底边为下一曲线,确认【截面2】,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曲面1绘制,如图所示。创建曲面2创建曲面2选择菜单中【插入】→【网格曲面】→【通过曲线组】,系统弹出【通过曲线组】对话框。在菜单栏中选择【单体曲线】,点击图标选择相交处停止,选择【截面】→【选择曲线或点(0)】→【点对话框】。选择【类型】→【端点】,选择底边两直线交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截面1】的选择。单击鼠标中间选择新的截面,选择点所对圆弧曲线,完成【截面2】的选择。单击【确定】完成曲面2的绘制,如图所示。阵列结构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关联复制】→【阵列几何特征】,在【要形成阵列的几何特征】→【选择对象】选择曲面1和曲面2,在【阵列定义】→【布局】→【圆形】,在【旋转轴】→【指定矢量】选择Z轴,在【斜角方向】→【间距】中选择【数量与跨距】,在【数量】填写4,在【间距】填写90。单击【确定】按钮,阵列结果如图所示。缝合曲面选择菜单中【插入】→【组合】→【缝合】,系统弹出【缝合】对话框。在【类型】→【片体】,在【目标】点击【选择片体】,选择其中一个曲面为目标,在【工具】中点击选择片体,框选所有曲面,如图1-4-3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曲面缝合,如图所示。课后作业教学反思本次课选用灯罩为例,重点讲解空间曲线和圆形阵列的创建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曲面修剪和延伸、修剪片体等常用命令对曲面进行编辑和操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形成自己的建模思路。通过学做结合的方式,掌握创建空间曲线的操作和曲面编辑(缝合)技巧,学会举一反三,创建中等复杂曲面产品,提高曲面建模能力。从课堂反馈来看,制作空间曲线和圆形阵列是个难点,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下次课需加强练习,加以巩固。任务1.8弯管的设计电子教案教学内容任务1.5弯管的设计课时2时间XXXX年X月X日星期X第X-X节教学目标与要求1.学会用空间曲线命令设计弯管上下两个截面;2.运用扫掠命令,创建弯管管道;3.运用螺纹切削命令创建螺纹特征。教学重点沿引导线扫掠命令的使用教学难点基准平面的创建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操作教学用具电脑、教材任务1.3弯管的设计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回顾旧知:灯罩的设计。知识要点:草图点的创建二、分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弯管的设计1.看懂图纸,分析弯管结构,了解各组成部分特点;2.形成建模思路,确定建模参考步骤;三、教师分步讲解和示范,学生分组练习。弯管创建过程如下:根据任务分析,明确知识要点,确定如下步骤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弹出【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模版】栏中选择【新建】,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弯管”。2、创建基准平面1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平面】命令,或者选择图标。选取X-Y平面,偏置距离输入38,系统自动创建基准平面1,如图所示。3、创建基准平面2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基准】→【基准平面】命令或者选择图标。选取X-Z平面,距离为40,系统自动创建基准平面2,如图所示。绘制直线1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的草图】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草图)图标,系统自动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如图1-5-8所示。在【选择平的面或平面】中选择X-Z平面,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出现草图绘制区。绘制草图1如图所示。5、创建草图2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的草图】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草图)图标,系统自动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在【选择平的面或平面】中选择X-Y平面,系统出现草图绘制区。绘制草2如图所示,6、创建草图3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的草图】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草图)图标,系统自动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在【选择平的面或平面】中选择平面1,如图1-5-1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出现草图绘制区。绘制草图3如图1-5-14所示。7、创建扫掠特征选择菜单中【文件】→【插入】→【设计特征】→【扫掠】→【沿引导线扫掠】命令,系统弹出【沿引导线扫掠】对话框如图所示,在【截面】→【选择曲线】中选择草图3,在【引导线】→【选择曲线】中依次选择草图1→草图2,单击【确定】按钮,扫掠特征如图所示。8、创建草图4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的草图】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草图)图标,系统自动弹出【创建草图】对话框。在【选择平的面或平面】中选择平面1,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出现草图绘制区。绘制草4如图所示,9、拉伸特征1选择下拉菜单【插入】→【设计特征】→【拉伸】,或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图标。在【拉伸】→【表区域驱动】→【选择曲线】中选择绘制的草图4,在【方向】→【指定矢量】中选择Z轴正向,在【限制】→【距离】输入8,单击【确定】按钮,显示如图所示。10、创建草图5选择菜单中的【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的草图】命令,或者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草图)图标。在【选择平的面或平面】中选择平面2,如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出现草图绘制区。绘制草5如图所示,11、拉伸特征2选择下拉菜单【插入】→【设计特征】→【拉伸】,或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图标。在【拉伸】→【表区域驱动】→【选择曲线】中选择绘制的草图4,在【方向】→【指定矢量】中选择Z轴正向,在【限制】→【距离】输入8,单击【确定】按钮,显示如图所示。倒角特征选择下拉菜单【插入】→【细节特征】→【倒斜角】,或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图标,系统弹出【倒斜角】如图1-5-25所示对话框。在【边】→【选择边】选择拉伸特征1的外部边和拉伸特征2中的外部边,【偏置】→【横截面】→【对称】→【距离】输入2mm,单击【确定】按钮,边倒圆特征如图1-5-26所示。螺纹特征选择下拉菜单【插入】→【设计特征】→【螺纹】,或在【特征】工具条中选择【螺纹刀】图标。在【螺纹类型】选择【详细】,单击螺纹孔内壁。在【大径】输入10,在【长度】中输入8,在【螺距】输入1.5,在【旋转】中选择【右旋】,单击【确定】按钮,螺纹特征如图所示。课后作业:教学反思本次课选用弯管为例,重点讲解空间曲线的创建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沿引导线扫掠命令对曲面进行编辑和操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形成自己的建模思路。通过学做结合的方式,掌握创建空间曲线的操作和沿引导线扫掠命令技巧,学会举一反三,创建中等复杂曲面产品,提高曲面建模能力。从课堂反馈来看,制作创建基准平面是个难点,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下次课需加强练习,加以巩固。任务1.6篮球的设计电子教案教学内容任务1.6篮球的设计课时2时间XXXX年X月X日星期X第X-X节教学目标与要求1.运用旋转命令,构建篮球基本实体特征;2.通过投影曲线和相交曲线等命令,生成建模所需的三维曲线;3.掌握管道、倒圆角和抽壳等基本操作,完善篮球实体特征。教学重点旋转、投影曲线和相交曲线、抽壳操作教学难点投影曲线和相交曲线绘制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操作教学用具电脑、教材任务1.6篮球的设计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回顾旧知:弯管的设计。知识要点:回转曲面、投影曲线、相交曲线等内容。二、分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鼠标的设计1.看懂图纸,分析篮球结构,了解篮球表面形体结构特点;2.形成建模思路,确定建模参考步骤。三、教师分步讲解和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篮球模型创建过程如下: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栏中选择【建模】,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篮球”,如图6-1-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图6-1-7新建模型2.创建“篮球”实体(1)创建草图。单击【菜单】→【插入】→【在任务环境中绘制草图】按钮,选择“XZ”为草绘平面,绘制半圆,尺寸为φ300mm,如图6-1-8所示。(2)用回转命令,创建球体。单击【主页】工具栏中的旋转按钮,弹出如图所示旋转对话框。【截面线】选择上一步绘制的草图轮廓;【轴】选项中,指定“Z”轴为旋转矢量,“坐标原点”为指定点;【限制】选项中,开始角度为“0°”,结束角度为“360°”,其他参数默认不变。点击确定后,创建一个直径300mm的球体,如图6-1-8所示。(2)绘制“椭圆”曲线。单击(草图)按钮,选择YZ平面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一个椭圆,长轴288mm,短轴238mm,如图6-1-8所示。单击(完成草图)按钮,退出草图。(3)生成投影曲线。单击【曲线】工具栏→【投影曲线】按钮,选择上一个“椭圆”图形,向球体前后两侧投影,生成投影曲线,如图所示。在【要投影的曲线或点】选项里,鼠标左键单击选择“椭圆”曲线,【要投影的对象】选择“球体”;【投影方向】选择+X方向,【投影选项】选择“投影两侧”,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椭圆”曲线投影操作。(4)创建相交曲线。单击【曲线】工具栏→【相交曲线】按钮,分别选择“球体”和“YZ”、“XZ”基准平面,创建相交曲线。其中,在【第一组】选项里,鼠标左键单击选择“球体”,【第二组】选择“YZ”、“XZ”基准平面,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相交曲线操作,如图所示。(5)创建管道。单击【菜单】→【插入】→【扫掠】→【管】按钮,用鼠标分别选择球体上的投影曲线和相交曲线,在【横截面】→【外径】选项栏里输入“7”,【设置】→【输出】选择“单段”,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管道创建操作,如图所示。注:选择曲线时,一次只能选一条曲线。(6)减去实体。单击【主页】→【减去】按钮,【目标】体用选“球体”,【工具】体选球体上的“管道”实体,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求差”操作,如图所示。(7)创建倒圆角操作。单击【主页】→【边倒圆】按钮,用鼠标框选整个球体,选中所有的实体边,“半径”选项栏里输入“2”,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边倒圆”操作,如图所示。(8)创建抽壳操作。单击【主页】→【抽壳】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式菜单中,选择“对所有面抽壳”,“厚度”选项栏里输入“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抽壳操作,如图所示。(9)保存文件。单击【视图】→【真实着色】按钮,进入真实着色环境。单击【真实着色编辑器】按钮,弹出真实着色编辑器下拉式菜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颜色,设定合理的光源和场景,用于渲染篮球实体。四.课堂小结我们今天设计的作品是常见的体育用品--篮球。从结构上来看,它主要由底部平面、侧面和顶部曲面组合而成。对鼠标零件的特征展开分析,我们采用如下建模步骤:先草绘一个矩形,创建拉伸实体;接着,对侧面中的头部和尾部两侧进行倒圆操作;然后,绘制两条草图曲线,创建并延伸扫掠曲面;经过修剪体操作,用扫掠曲面修剪实体,最后完成变半径倒圆角操作。本次课教学内容涉及修剪体、扫掠曲面、延伸片体和倒圆角操作。其中,鼠标顶部四周采用变半径圆角光滑过渡,我们应参考图纸,分析圆角变化的趋势,合理确定变半径特征点的位置和大小。五.作业布置下图为手柄的零件图。请根据视图要求,完成手柄实体模型的创建。教学反思本次课以篮球为例,重点讲解旋转、管道和倒圆角操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形成自己的建模思路。通过学做结合的方式,掌握旋转、管道、倒圆角和抽壳等建模技巧,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建模能力。从课堂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均能按要求完成建模任务。任务1.7鼠标的设计电子教案教学内容任务1.7鼠标的设计课时2时间XXXX年X月X日星期X第X-X节教学目标与要求1.学会用拉伸命令和修剪体命令,创建鼠标三维实体;2.运用扫掠曲面和延伸片体命令,创建鼠标顶部曲面;3.用变半径倒圆角命令,对鼠标顶部曲面进行变半径倒圆角操作。教学重点变半径倒圆角、扫掠曲面和延伸片体操作教学难点变半径倒圆角的位置选择和大小设置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操作教学用具电脑、教材任务1.7鼠标的设计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回顾旧知:篮球的设计。知识要点:回转曲面、投影曲线、相交曲线等内容。二、分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鼠标的设计1.看懂图纸,分析鼠标结构,了解各部位结构特点;2.形成建模思路,确定建模参考步骤。三、教师分步讲解和示范,学生分组练习。鼠标创建过程如下: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栏中选择【建模】,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鼠标”,如图6-1-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图6-1-7新建模型2.创建“鼠标”本体(1)绘制矩形草图。单击【菜单】下的(草图)图标,选择“XY”平面为草绘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后,绘制一个100x60的矩形,如图所示。(2)拉伸实体。单击【主页】下的【拉伸】按钮,创建一个高度40mm的长方体,如图所示。。(3)创建边倒圆特征1。单击【边倒圆】按钮,选择上一步创建的长方体前面两条边,设定圆角半径为30mm,完成圆角的创建,如图所示。(4)创建边倒圆特征2。单击【边倒圆】按钮,选择上一步创建的长方体后面两条边,设定圆角半径为12mm,完成圆角的创建,如图所示。(5)绘制圆弧草图1.选“XZ”平面为草绘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后,绘制一条圆弧,如图所示。按钮,退出草图。★注:草图中,圆弧圆心位于基准轴Z延长线上,圆弧与长方体顶面相切。(6)绘制圆弧草图2.选择“YZ”平面为草绘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后,绘制一条圆弧,尺寸如图所示。绘制完后,结果如图所示。★注:草图中,圆弧圆心位于基准轴Z延长线上,圆弧与长方体顶面相切。(7)创建扫掠曲面。单击【曲面】→【扫掠】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截面】选项栏选择YZ基准面上的圆弧2为截面线,【引导线】选项栏选择XZ基准面上的圆弧1为引导线,创建一个扫掠曲面,如图所示。(8)延伸曲面。单击【曲面】→【延伸片体】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边】选项中分别选择扫掠曲面的四条边,【偏置】选项栏里输入“12”,将扫掠曲面向四周延伸12mm,如图所示。(9)修剪体操作。单击【主页】下的【修剪体】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目标】选项中选择拉伸实体,【工具选项】选项栏里选择上一步的“扫掠曲面”,修剪上侧实体,结果如图所示。(10)变半径倒圆角。单击【主页】下的边倒圆按钮,弹出边倒圆对话框。选择顶面与侧面轮廓交线,【半径1】选项里输入数值“5”,设定圆角半径5mm。接着,鼠标单击“指定半径点”区域,切换至变半径选项,设置变半径倒圆角参数。在如图所示的各点的位置,半径分别输入5、6、10、12、10和6,完成变半径倒圆角,结果如图所示。(11)渲染及着色。单击【视图】工具条中的真实着色按钮,进入真实着色环境。接着,单击【视图】工具条中的真实着色编辑器按钮,添加材质和颜色。在弹出的真实着色编辑器中,【全局材料】选项选择“拉丝铬”材质;选择“变半径圆角曲面”,在【特定于对象的材料】选项中,选择“蓝灰色纹理”;选择“顶部曲面”,在【特定于对象的材料】选项中,选择“青色亮泽塑料”。其他选项设置为默认,渲染结果如图所示。(12)保存文件。单击【菜单】→【文件】→【保存】按钮,或输入快捷键“ctrl+s”,保存“鼠标”三维模型。四.课堂小结我们今天设计的作品是款简易鼠标。从结构上来看,它主要由底部平面、侧面和顶部曲面组合而成。对鼠标零件的特征展开分析,我们采用如下建模步骤:先草绘一个矩形,创建拉伸实体;接着,对侧面中的头部和尾部两侧进行倒圆操作;然后,绘制两条草图曲线,创建并延伸扫掠曲面;经过修剪体操作,用扫掠曲面修剪实体,最后完成变半径倒圆角操作。本次课教学内容涉及修剪体、扫掠曲面、延伸片体和倒圆角操作。其中,鼠标顶部四周采用变半径圆角光滑过渡,我们应参考图纸,分析圆角变化的趋势,合理确定变半径特征点的位置和大小。五.作业布置拓展练习:根据图纸,完成笔筒模型。教学反思本次课以鼠标为例,重点讲解变半径倒圆角操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形成自己的建模思路。通过学做结合的方式,掌握扫掠曲面、延伸片体和变半径倒圆角技巧,学会举一反三,创建中等复杂实体模型,提高建模能力。从课堂反馈来看,变半径倒圆角操作是个难点,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下次课需加强练习,加以巩固。任务1.8玩具飞机的设计电子教案教学内容任务1.8玩具飞机的设计课时2时间XXXX年X月X日星期X第X-X节教学目标与要求1.学会用网格曲面命令设计玩具飞机机身主体;2.运用曲面修剪和延伸命令,创建两翼片体;3.运用片体修剪命令创建尾翼片体。教学重点玩具飞机机身、两翼和尾翼片体的创建教学难点玩具飞机两翼片体的修剪和延伸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操作教学用具电脑、教材任务1.8玩具飞机的设计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回顾旧知:鼠标的设计。知识要点:变半径倒圆角的创建二、分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玩具飞机的设计1.看懂图纸,分析玩具飞机结构,了解各组成部分特点;2.形成建模思路,确定建模参考步骤;三、教师分步讲解和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玩具飞机创建过程如下:1.新建文件单击按钮,系统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选择【建模】模块,设置单位为【毫米】,【名称】栏中输入“玩具飞机”,单击【确定】按钮。2.创建“玩具飞机”机身曲面⑴在XY平面上,创建机身和两翼草图。⑵在XZ平面上,创建机身背部草图1。⑶在YZ平面上,创建机身背部草图2。⑷用【通过曲线网格】命令,创建机身曲面如图所示。3.创建“玩具飞机”左右两翼⑴创建机翼拉伸片体。选择右侧机翼草图,设置拉伸距离为28mm。⑵创建机翼高度轮廓草图。⑶创建机翼高度平面。单击【拉伸】按钮,选择高度轮廓线,形成拉伸平面,布尔运算选“无”,单击【确定】,完成机翼拉伸平面的创建。⑷延伸机翼片体。单击【延伸片体】按钮,分别选择机翼两侧拉伸片体。⑸修剪机翼片体。单击【修剪和延伸】按钮,选择“制作拐角”选项,修剪机翼曲面。⑹倒圆角。单击【边倒圆】按钮,选择机翼曲面交线,半径为5mm。⑺修剪机翼片体。单击【修剪片体】按钮,【目标】选项选择机翼片体,【边界】选项选XY基准平面,修剪结果如图所示。⑻修剪机翼和机身片体。单击【修剪和延伸】按钮,选择“制作拐角”选项,修剪机翼和机身曲面,结果如图所示。⑼倒圆角。单击【边倒圆】按钮,选择机翼和机身曲面交线,半径为3mm。⑽修剪片体。单击【修剪片体】按钮,【目标】选项选择机身主体,【边界】选项选XZ基准平面,修剪结果如图所示。⑾镜像另一侧机翼曲面。用镜像几何体命令,选XZ平面为镜像平面,生成飞机左右两侧机翼曲面,结果如图所示。4.创建“玩具飞机”尾翼曲面⑴创建尾翼草图1。⑵生成投影曲线。在【要投影的曲线或点】选项里,单击选择“箭头所指的曲线(尾翼草图外圈轮廓线)”,【要投影的对象】选择“机体”,【投影方向】选择“沿矢量”,指定“+Z”方向,生成投影曲线。⑶创建尾翼草图2。⑷延伸尾翼平面。单击【延伸片体】按钮,选择尾翼拉伸平面,延伸距离12mm。⑸生成投影曲线。⑹修剪尾翼平面。单击【修剪片体】按钮,【目标】选项选择尾翼拉伸平面,【边界】选项选“尾翼草图内圈轮廓线”,【投影方向】选“沿矢量”,指定+Z方向,修剪结果如图所示。⑺创建尾翼曲面。⑻缝合曲面。单击【曲面】工具栏>【缝合】按钮,选择尾翼平面和侧曲面。⑼修剪尾翼和机身曲面。单击【修剪和延伸】按钮,选择“制作拐角”选项,分别选择尾翼曲面和机身,修剪曲面如图所示。⑽倒圆角,半径为1mm和5mm,如图所示。5.创建“玩具飞机”驾驶舱曲面。⑴创建球体。单击【球】命令,【指定点】设置坐标尺寸(-26,0,21),【直径】为30mm,创建球体。⑵创建驾驶舱曲面。单击【修剪和延伸】按钮,选择“制作拐角”选项,分别选择“球体”和“玩具飞机”,结果如图所示。⑶倒圆角。单击【边倒圆】按钮,设置圆角半径为2mm,结果如图所示。6.创建“玩具飞机”实体。加厚曲面。单击【曲面】工具栏中的【加厚】按钮,选择“玩具飞机”曲面,设置偏置距离为2mm.7.保存文件。四.课堂小结玩具飞机由机身、左右两翼、尾翼和驾驶舱五个部分组合而成。分析玩具飞机结构特点,结合零件图纸尺寸,我们确定设计思路如下:1.先设计机身和两翼草图;2.用网格曲面设计机身;3.用拉伸曲面+曲面修剪和延伸操作生成两翼,并倒圆角;4.用投影曲线生成尾翼曲线,用曲线组命令创建尾翼片体;5.用球体+曲面修剪和延伸命令创建驾驶舱曲面,并倒圆角;6.缝合曲面,加厚片体,完善特征。本次课教学内容涉及网格曲面和通过曲线组曲面两种曲面的创建方法,同时在设计侧翼和尾翼时,还需掌握曲面修剪和延伸命令操作,尾翼的轮廓曲线需用投影曲线命令生成,内容比较综合。五.作业布置拓展练习:根据图纸,完成飞碟模型。教学反思本次课选用玩具飞机为例,重点讲解网格曲面和通过曲线组曲面的创建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曲面修剪和延伸、修剪片体等常用命令对曲面进行编辑和操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形成自己的建模思路。通过学做结合的方式,掌握三维曲线(投影曲线)操作和曲面编辑(修剪和延伸)技巧,学会举一反三,创建中等复杂曲面产品,提高曲面建模能力。从课堂反馈来看,制作拐角和曲线投影是个难点,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下次课需加强练习,加以巩固。任务2.1滑动式轴承座的设计及装配电子教案教学内容任务2.1滑动式轴承座的设计及装配课时8时间XXXX年X月X日星期X第X-X节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自底向上的装配方法;2.理解WAVE几何链接器的功能和作用;3.理解各类约束操作的含义;4.掌握装配环境下爆炸图的设计方法;5.掌握装配动画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各零件实体建模及装配约束、爆炸图的设计教学难点装配约束、WAVE几何链接器的合理使用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操作教学用具电脑、教材任务2.1滑动式轴承座的设计及装配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回顾旧知:玩具飞机的设计。知识要点:网格曲面、修剪片体等操作二、分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滑动式轴承座的设计及装配任务分析:请根据装配图2-1-1所示图纸要求进行轴承座装配设计。图2-1-1轴承座轴承座由基座、螺纹盖、套筒、油杯、骑缝螺丝五个零件组装而成。装配前,先在建模模块,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分别设计以下五个零件实体模型,并保存至相同目录。A基座B螺纹盖C套筒D油杯E骑缝螺丝F零件名称图2-1-2整体式轴承座各零件接着,在装配环境下,通过约束及定位命令,完成装配操作,轴承座装配后如图2-1-3所示。a)轴承座各组件装配b)轴承座装配效果图2-1-3轴承座装配三、任务实施根据任务分析,操作步骤如下:(一)、创建“基座”零件,如图2-1-4所示。图2-1-4“基座”零件图1.新建文件在选择菜单中单击图标,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基座”,如图2-1-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图2-1-5新建模型2.创建“基座”实体(1)单击【主页】菜单下的(草图)图标,进入草图环境,选择ZX平面,绘制轮廓,如图2-1-6所示,单击(完成草图)图标,退出草图。图2-1-6“基座”草图(2)单击(拉伸)图标,选择上图绘制的“基座”轮廓草图,设置对称拉伸,距离为28mm,布尔运算选“无”,单击【确定】,完成基座本体创建,如图2-1-7所示。a)“拉伸”对话框b)拉伸后图2-1-7拉伸“基座”(3)单击(草图)图标,进入草图环境,选择基座底板上平面,绘制2个φ36㎜左右对称的圆,如图2-1-8所示,单击(完成草图)图标,退出草图。图2-1-8绘制2个圆(4)单击(拉伸)图标,选择上图绘制的2个圆,拉伸距离为4mm,布尔运算选“合并”,单击【确定】,完成“基座”两侧凸台的创建,如图2-1-9所示。a)草绘2个圆b)两侧圆形凸台图2-1-9创建左右两侧圆形凸台(5)两侧凸台上钻孔。单击图标,弹出孔对话框,在孔类型下拉式菜单中,选择“常规孔”,设置参数如下:“指定点”分别选择左右两侧凸台中心为孔中心,孔方向为垂直于面,简单孔,直径14,深度限制为“贯通体”,完成孔特征操作,如图2-1-10所示。a)“孔”对话框b)两侧圆形凸台孔图2-1-10圆形凸台钻孔(6)拉伸“基座”中间φ86㎜圆柱体。按前面所讲的方法,绘制草图并拉伸,设置拉伸参数如图2-1-11所示。a)“拉伸”对话框参数b)凸台中间圆柱体图2-1-11创建中间圆柱体(7)钻中间通孔。单击图标,弹出孔对话框。在“孔类型”下拉式菜单中,选择“常规孔”。设置孔参数如下:指定点选择φ86mm圆柱中心,孔方向为垂直于面,简单孔,直径52mm,深度限制为贯通体,完成孔特征操作,如图2-1-12所示。a)“孔”对话框参数b)凸台中间圆柱体通孔图2-1-12创建中间贯穿孔(8)创建顶部凸台。①单击【主页】菜单下的(草图)图标,进入草图环境,选择基座底面或XY平面,绘制φ27㎜的圆,添加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完成二维草图绘制。单击(完成草图)图标,退出草图。a)“拉伸”对话框参数b)顶部凸台图2-1-13创建顶部凸台②单击(拉伸)图标,选择上图绘制的φ27圆,设置拉伸,开始限制设为“直至选定”,并选择φ86圆柱表面,结束值取109mm,布尔运算设为“合并”,单击【确定】,完成顶部凸台的创建,如图2-1-13所示。③钻顶部凸台螺纹孔。单击图标,弹出孔对话框,在孔的类型下拉式菜单中,选择“螺纹孔”,设置参数如下:“指定点”选择顶部凸台中心为孔中心,孔方向为“垂直于面”,其他参数见图2-1-14,完成顶部螺纹孔特征操作.a)“孔”对话框b)凸台螺纹孔图2-1-14创建顶部凸台螺纹孔④钻顶部凸台底孔。单击图标,弹出孔对话框,在孔的类型下拉式菜单中,选择“常规孔”,设置参数如下:“指定点”选择顶部凸台中心为孔中心,孔方向为“垂直于面”,其他参数见图2-1-15,完成顶部底孔特征创建。a)“孔”对话框b)中间凸台底孔图2-1-15创建顶部凸台小孔(9)创建骑缝孔。单击图标,弹出孔对话框,在孔的类型下拉式菜单中,选择“螺纹孔”,设置参数如下:“指定点”选择中间的φ52㎜孔右侧象限点为孔中心,孔的方向为“垂直于面”,其他参数见图2-1-16,完成骑缝孔的特征操作.a)“孔”对话框各参数b)骑缝孔图2-1-16创建骑缝孔(10)倒圆角。①基座四周侧面倒圆角,半径8mm,如图2-1-17所示。a)基座四周侧面倒圆角b)“边倒圆”对话框图2-1-17四周倒圆角②底部凹槽棱边倒圆角,半径2mm,如图2-1-18所示.图2-1-18底部凹槽倒圆角3.保存。“基座”创建完成,单击(保存),保存“基座”零件。(二)、创建“螺纹盖”实体零件,如图2-1-19所示。图2-1-19“螺纹盖”零件图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模板】栏中选择【建模】,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螺纹盖”,如图2-1-20单击【确定】按钮。图2-1-20新建“螺纹盖”文件2.创建草图(1)单击【主页】菜单下的(草图)图标,进入草图环境,选择ZX平面,绘制轮廓如图2-1-21所示。绘制直线,添加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完成二维草图绘制。单击(完成草图)图标,退出草图。图2-1-21“螺纹盖”草图3.创建回转体。单击(回转)图标,截面线选取上图绘制的草图,回转轴选X轴,旋转360°,创建“螺纹盖”的基本体,如图6-1-24所示。a)“旋转”对话框b)旋转体图2-1-22“螺纹盖”基本体4.创建拉伸特征。单击【主页】菜单下的(草图)图标,选择小圆柱端面作为草绘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画一个φ24的圆。如下图所示。单击命令,选φ24的圆,向-X轴方向拉伸14mm,布尔减去材料,完成特征创建,如图2-1-23所示。a)草图b)中间孔图2-1-23创建“螺纹盖”中间孔5.创建螺纹孔。单击图标,弹出孔对话框。在孔类型下拉式菜单中,选择“螺纹孔”,设置参数如下:“指定点”选择孔中心,“孔方向”选择“沿矢量”,螺纹尺寸为M7X0.8,螺纹深度10mm。6.创建倒角操作。单击(倒斜角)图标,按图纸要求,对“螺纹盖”零件轮廓倒角,尺寸为0.5X45°,如图2-1-24所示。a)“倒斜角”对话框b)倒斜角后的效果图2-1-24倒角6.保存。单击(保存)保存“螺纹盖”实体零件。(三)、创建“套筒”实体零件,如图2-1-25所示。图2-1-25“套筒”零件图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模板】栏中选择【建模】,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套筒”,如图2-1-26单击【确定】按钮。图2-1-26新建“套筒”文件2.创建草图(1)单击【主页】菜单下的(草图)图标,进入草图环境,选择ZX平面,绘制如下草图。绘制直线,添加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完成二维草图绘制,如图2-1-27所示。单击(完成草图)图标,退出草图。图2-1-27创建“套筒”草图3.创建回转体。单击(回转)图标,截面线选取上图绘制的草图,回转轴选X轴,旋转360°,创建“套筒”基本体,如图2-1-28所示。a)“旋转”对话框b)套筒基体图2-1-28创建“套筒”基本体4.钻孔。(1)单击【主页】菜单下的(草图)图标,进入草图环境,选择ZX平面,绘制φ5的圆,添加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完成二维草图绘制,如图2-1-29。单击(完成草图)图标,退出草图。a)草图b)钻孔图2-1-29草绘圆(2)单击(拉伸)图标,选择φ5的圆,设置结束值为贯通,布尔运算为“减去”,并选择“套筒”实体,如图2-1-30所示。a)“拉伸”对话框b)套筒中间孔图2-1-30钻孔5.钻骑缝孔。单击图标,弹出孔对话框。在孔的类型下拉式菜单中,选择“螺纹孔”,设置参数如下:“指定点”选择φ52mm圆柱上端象限点,“孔方向”选择“沿矢量”,-X轴,螺纹尺寸为M5X0.8,螺纹深度8.5mm,孔深度限制为值,深度15mm,如图2-1-31所示。a)“孔”对话框b)骑缝孔图2-1-31套筒骑缝孔6.保存。单击(保存)图标,保存“套筒”实体零件。(四)、创建“油杯”实体零件,如图2-1-32所示。图2-1-32“油杯”零件图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模板】栏中选择【建模】,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油杯”,如图2-1-33单击【确定】按钮。图2-1-33新建“油杯”文件2.创建草图(1)单击【主页】菜单下的(草图)图标,进入草图环境,选择ZX平面,绘制如下草图。绘制直线,添加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完成二维草图绘制,如图2-1-34所示。单击(完成草图)图标,退出草图。图2-1-34“油杯”草图3.创建回转体。单击(回转)图标,截面线选取上图绘制的草图,回转轴选X轴,旋转360°,创建“油杯”的基本体,如图2-1-35所示。a)“旋转”对话框b)“油杯”基本实体图2-1-35“油杯”基本体4.创建倒角操作。单击(倒斜角)图标,按图纸要求,对“油杯”轮廓倒角,尺寸为0.5X45°,如图2-1-36所示。a)“倒斜角”对话框b)倒斜角后的效果图2-1-36“油杯”倒角5.保存。单击(保存)图标保存“油杯”实体零件。(五)、创建“骑缝螺丝”,如图2-1-37所示。图2-1-37“骑缝螺丝”零件图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或选择图标,系统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在【模型】→【模板】栏中选择【建模】,在【单位】下拉框中选择【毫米】,在【名称】栏中输入“骑缝螺丝”,如图2-1-3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图2-1-38新建“骑缝螺丝”文件2.创建草图单击【主页】菜单下的(草图)图标,进入草图环境,选择ZX平面,绘制φ5mm的圆,完成二维草图绘制。单击(完成草图)图标,退出草图。3.拉伸操作。单击(拉伸)图标,选择上图绘制的φ5mm圆,设置拉伸距离8mm,完成拉伸操作。4.倒角。单击(倒斜角)图标,按图纸要求,对“骑缝螺丝”两端倒角,尺寸为0.5X45°。骑缝螺丝创建完成,如图2-1-39所示。a)部件导航器b)倒角图2-1-39创建“骑缝螺丝”5.保存。单击(保存),保存“骑缝螺丝”实体零件。四、自底向上的“整体式轴承座”装配设计。1.新建装配文件。单击新建按钮,选择“装配”选项,设定文件名为“整体式轴承座”装配设计,单击【确定】按钮,建立一个装配文件,如图2-1-40所示。图2-1-40新建“整体式轴承座”装配文件2.加载“基座”部件。⑴进入装配环境后,在随后弹出的添加组件对话框中,单击打开按钮,找到上述零件保存的目录,选择“基座”,按【确定】后将其调入。a)“添加组件”对话框b)约束类型c)装配导航器图2-1-41加载“基座”⑵接着,弹出【添加组件】对话框,在组件【位置】栏,【装配位置】下拉式菜单选择“绝对坐标系—工作部件”,自动将“基座”中心对齐至“工作部件中心”。随后,添加约束类型为(固定),要约束的几何体选“基座”,将其设为固定体,如图2-1-41所示。3、添加“套筒”组件。⑴在【装配】菜单下,单击(添加组件)图标,弹出【添加组件】对话框。单击打开按钮,找到“套筒”保存的目录,选择“套筒”,按【确定】后将其调入。⑵在组件【位置】栏,【装配位置】下拉式菜单选择“对齐”,移动鼠标在屏幕合适位置单击,在“基座”零件旁临时放置“套筒”。⑶接着,通过添加约束定位。①添加约束,约束类型选择(接触对齐),【方位】下拉式菜单选“自动判断中心/轴”,分别选择套筒和基座φ52mm圆柱表面,对齐轴线。②同上操作,分别选择套筒和基座两侧骑缝孔表面,使其轴线对齐。③继续添加约束,约束类型选择,【方位】选“接触”,分别选择“套筒”端面与“基座”端面,使之两面贴合。如图2-1-42所示。a)“自动判断中心/轴”约束b)孔轴对准方位1c)孔轴对准方位2d)“套筒”装配后效果图2-1-42“套筒”约束定位4、添加骑缝螺丝。⑴在【装配】菜单下,单击(添加组件)图标,弹出【添加组件】对话框。单击打开按钮,找到“骑缝螺丝”保存的目录,选择“骑缝螺丝”,按【确定】后将其调入。⑵在组件【位置】栏,【装配位置】下拉式菜单选择“对齐”,移动鼠标在屏幕合适位置单击,在“基座”零件旁临时放置“骑缝螺丝”。⑶接着,通过添加约束定位。①添加约束,约束类型选择(接触对齐),【方位】下拉式菜单选“自动判断中心/轴”,分别选择骑缝螺丝外表面、基座或套筒上的骑缝孔,对齐轴线。②约束类型选择(接触对齐),【方位】下拉式菜单选“接触”,分别选择骑缝螺丝端面、基座或套筒上的端面,对齐端面。若端面未对齐,可单击(反向)按钮切换方向。完成骑缝螺丝装配,如图2-1-43所示。a)装配导航器b)“骑缝螺丝”预装c)“骑缝螺丝”装配图2-1-43“骑缝螺丝”约束定位5.加载油杯。⑴在【装配】菜单下,单击(添加组件)图标,弹出【添加组件】对话框。单击打开按钮,找到“油杯”保存的目录,选择“油杯”,按【确定】后将其调入。⑵在组件【位置】栏,【装配位置】下拉式菜单选择“对齐”,移动鼠标在屏幕合适位置单击,在“基座”零件旁临时放置“油杯”。⑶接着,通过添加约束定位。①添加约束,约束类型选择(接触对齐),【方位】下拉式菜单选“自动判断中心/轴”,分别选择油杯圆柱表面、基座上端孔表面,对齐轴线。②添加约束,约束类型选择(接触对齐),【方位】下拉式菜单选“接触”,分别选择油杯端面(如下图所示)、基座上凸台的端面,对齐端面,完成油杯装配,如图2-1-44所示。a)“油杯”组件b)装入“油杯”组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