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第5单元(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第5单元(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第5单元(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第5单元(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第5单元(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第5单元(新人教版选修)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垩(è)漫舐(tiǎn)痔稊(tí)米B.穷闾(lǘ)黄馘(xù)织屦(jù)C.怛(dán)化鸮(xiāo)炙葛eq\o(纟希,\s\do4(·))(chī)D.栎(lè)树果蓏(luǒ)崖涘(sì)【答案】B(A舐:shì,C怛:dá,D栎:l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蝇冀盈贯声侔鬼神,惮赫千里B.灌渎睨鲋上窥青天,下潜黄泉C.坳堂晦朔用管窥天,用锥指地D.奭然虷蟹日出而做,日入而息【答案】C(A冀—翼,B睨—鲵,D做—作)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任意)而斫之引(拉开弓)之盈贯离而腊(腊肉)之B.枯鱼之肆(店铺)失我常与(相处)穷发(草木)之北C.芥(小草)为之舟大有径(门外路)庭敢问其方(道路)D.走及(追上)匠石果蓏之属(类)穷(不得志)达贫富【答案】A(腊:名词用作动词,做成干肉)4.下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eq\b\lc\{\rc\(\a\vs4\al\co1(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适矢复沓))C.eq\b\lc\{\rc\(\a\vs4\al\co1(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D.eq\b\lc\{\rc\(\a\vs4\al\co1(穷众口之辩,死生存亡,穷达贫富))【答案】B(两个“适”都当“往”讲,动词。A誉:①名词,荣誉,②动词,赞美,称赞;C治:①治理,②治理好;D穷:①穷尽,②不得志。)二、(9分)5.下列句子均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②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③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④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⑤此小大之辩也⑥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⑦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⑧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⑨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⑦⑧C.④⑤⑦⑧⑨ D.②③⑤⑥⑧【答案】D(①④无通假字,其它都有)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海水震荡,声侔鬼神②饰小说以干县令③野马也,尘埃也④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⑤余立于宇宙之中⑥形足以劳动⑦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⑧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⑨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A.①②④⑤ B.③⑥⑦⑧C.①④⑥⑧ D.④⑥⑧⑨【答案】C7.下列成语都出自《庄子》的一组是()①坎井之蛙②大相径庭③望洋兴叹④因人成事⑤贻笑大方⑥邯郸学步⑦劳苦功高⑧莫逆之交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⑥⑧⑨C.①②⑤⑦⑧ D.①②③⑧⑨【答案】D(④⑦出自《史记》,其它均出自《庄子》)三、(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会浙东大饥,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朱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免除)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常病经界不行之害,乃访事宜,择人物及方量之法上之。有旨先行漳州经界。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选自《宋史·朱熹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悉厘而革之厘:整理B.单车屏徒从徒:徒弟、弟子C.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贷:借贷D.而道统之传始晦晦:含混隐晦【答案】B(随从、属下,所以B不正确)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箪瓢屡空,晏如也))B.eq\b\lc\{\rc\(\a\vs4\al\co1(即日单车就道,大抵穷理以致其知))C.eq\b\lc\{\rc\(\a\vs4\al\co1(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D.eq\b\lc\{\rc\(\a\vs4\al\co1(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所著书皆行于世))【答案】D(A组分别说明朱熹中进士的时间和安贫乐道的精神;B组分别说明朱熹上任的情形和其治学的严谨作风;C组前句为“政事可观”,后则表现他对于向人借贷的严肃品质)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浙东大饥荒时,朱熹积极运粮救灾,并单车独行,外出考察百姓疾苦。州县官员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B.朱熹非常注重治学与传授。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C.在漳州任上,朱熹认为地方偏僻闭塞,百姓不越界与外面交往祸害较大,于是认真考察有关事宜,选拔人才,加强同外面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D.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理”以获取知识的实际效用。它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著作在世上广泛流传。【答案】C(经界是指土地、疆域的分界。由此推断选C)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抗灾救民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得分点:“值”:逢,遇;“岁”:一年;“全活”:得以保全性命)(2)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总是和他们一起吃饭。(得分点:“自远”:从远方;“豆饭”:用豆饭招待,名作动;“率”:总是)(3)朱熹死后,朝廷把他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得分点:“没”:死;“训”:训诂、解释;“立”:设立、建立)【参考译文】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抗灾救民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奏乞请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他被改任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当天就轻车前往就任,并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作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帝对王淮说:“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光宗即位后,朱熹被调任到漳州。他上奏请求免除漳州属县的无名的赋税七百万贯。又认为当地的风俗不合礼仪,采录古代丧葬嫁娶之礼仪,公布于众,让人们熟知,并命令父老讲解,用来教导子弟。朱熹还常因为经界法不能实行而忧虑,于是认真考察有关事宜,选拔人才,指定丈量土地的方法,写成奏章上报给朝廷。皇上降旨,让他先在漳州实行经界法。朱熹在考中进士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九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总是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须向别人借贷才能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理”以获取知识的实际效用,而把敬事上天作为修行立德的主要途径,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地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把他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和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12.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13.根据提示补写下列题目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谷梁传·僖公十七年》)(2)泰山因其雄奇的自然风貌和特殊的政治地位,备受历代文人瞩目。《诗经》中描写泰山“泰山岩岩”;孔子曾留下“登东山而小鲁,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话;唐人李白《泰山吟》中曾有佳句“____________,万里清风来”,尽显诗仙胸襟;杜甫在《________》一诗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露凌云壮志;清代________的散文名篇《登泰山记》亦有“及既上,________,明烛天南”的名句;今人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泰山极顶》等也都颇负盛名。【答案】(1)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小人长戚戚(2)登泰山而小天下天门一长啸望岳姚鼐苍山负雪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5分)()A.eq\b\lc\{\rc\(\a\vs4\al\co1(在诚有大过人者,裘马过世家焉))B.eq\b\lc\{\rc\(\a\vs4\al\co1(信乎,有诸中,形于外,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C.eq\b\lc\{\rc\(\a\vs4\al\co1(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D.eq\b\lc\{\rc\(\a\vs4\al\co1(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居则曰:“不吾知也”))【答案】B(A项,超过,胜过;B项,信:的确;诚信,讲信用;C项,备:完备,周到;D项,居:平时,平常)15.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5分)()A.eq\b\lc\{\rc\(\a\vs4\al\co1(古人植卉而有取义焉者,犹且从师而问焉))B.eq\b\lc\{\rc\(\a\vs4\al\co1(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eq\b\lc\{\rc\(\a\vs4\al\co1(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D.eq\b\lc\{\rc\(\a\vs4\al\co1(故让国,大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答案】D(A项,焉:助词,无义;代词,他,指老师。B项,而:连词,不译;连词,表递进。C项,以:介词,凭借;介词,因。D项,也:助词,均表判断语气)16.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6分)()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喜好。同样别的一些物质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作者刘基看到了以后很喜欢。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D.在文末,作者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要未雨绸缪,从平时在家就开始讲究,就能做到应对自如。【答案】D(“未雨绸缪”“要从平时在家就开始讲究”错,应为“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1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得分点“虚中”“婉婉焉”“摧折”“以”)(2)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得分点“微”“以”“鲜”)(3)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契机。(得分点“是故”“分”“节者”“机”)【参考译文】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有所取义的,并非只为好玩罢了。所以(栽)兰花,是取它的芬芳;(种)谖草,是取它的名字含有忘忧的意思;(爱)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不只是花草树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放在座位右边作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藉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藉以自警;(这样)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帮助的。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亭”,作为读书游艺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至于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了霜雪的侵袭,仍然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内里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明竹子,还有比节更值得崇尚的吗?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真是具有大过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关于“节”字的含义,在《易经》里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再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确实是树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汗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因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契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是人很难表现到恰到好处的,于是才有合乎中庸的(一个标准)。所以辞让继任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坚持自始不变,这也是大节,子思这样做就适宜了,但曾子这样做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分辨得不精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且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又岂是无意义呢?六、(15分)18.下面这段文字画线处存在五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提起章太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eq\o(而,\s\do4(①))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eq\o(及,\s\do4(②))“他知”的eq\o(悬殊之大,\s\do4(③))。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eq\o(比如,\s\do4(④))明朝的徐文长。提起他的画,eq\o(几乎,\s\do4(⑤))无人不知,无人不爱;eq\o(至于,\s\do4(⑥))他自己评论,却是字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eq\o(难怪,\s\do4(⑦))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他说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eq\o(不止,\s\do4(⑧))使人生疑,eq\o(简直,\s\do4(⑨))使人发笑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②处,“及”改为“与”或“和”;③处,“悬殊之大”改为“迥然不同”;⑥处,“至于”改为“可是”或“然而”,或去掉;⑦处,“难怪”改为“难免”或“不免”;⑧处,“不止”改为“不只”。19.参考示例,从下面三篇课文中任选一篇,写一段评论。要求见解鲜明,语言简洁,突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艺术特点。(5分)《雷雨》《闺塾》《阿Q正传》示例:《荷花淀》荷花淀碧波荡漾,荷香阵阵,令人陶醉;水生嫂淳朴善良,深明大义,让人钦敬。美丽富饶的荷花淀成了保家卫国抗击敌寇的战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雷雨》亲人情人仆人,人人矛盾,冲突不断;亲情爱情阶级情,情情交织,错综复杂。一部《雷雨》,四幕话剧,八个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闺塾》陈最良墨守成规,禁锢人性,可悲可恨;杜丽娘、春香反抗礼教,追求自由,可赞可叹。闺塾课堂成了自然人性挑战封建礼法的擂台。《阿Q正传》哀其不幸,未庄土谷祠上演阿Q人生悲剧;怒其不争,精神胜利法揭示民众麻木灵魂。一部《阿Q正传》,笑中含泪,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着眼于思想启蒙。(任选一篇课文作答,符合要求即可。)20.请模仿下面这节诗的形式,表达你对“时间”或“理想”的感悟。(可以不押韵)(6分)友情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会拂去我们眼角的泪痕;友情是一抹明媚的阳光,会照亮我们孤寂的心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时间时间是夹卷着冰雪的风暴,会染白我们青春的额头;时间是一道湍急的江流,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形式相同,“感悟”有哲理性即可)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一方小小的天空。雄鹰飞到高空,低头能俯瞰万里山河。王之涣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把心灵放飞到高空呢?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心灵”可以指“内心”、“精神”、“思想”。“把心灵放飞到高空”,可多角度去立意:把心灵放飞到高空,内心就会如天空般宽广、明净,如弥勒佛那样,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或把心灵放飞到高空,达到精神的最高境界,不计较个人的蝇头小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或把心灵放飞到高空,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