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教案一、学习目标时空观念:能在地图上指出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的主要地点(北京、天坛),了解护国战争爆发地(云南)及进军方向。梳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步骤及护国战争爆发的关键时间点。史料实证:通过对袁世凯祭天图片、《中华民国约法》核心条款、“二十一条”主要内容、蔡锷《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等史料的研读,提取信息,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手段及护国运动的正义性。唯物史观: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封建专制思想残余与个人权力欲望膨胀的结果,认识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的必然失败性;分析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深刻社会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未变,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历史解释:客观阐释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具体过程(破坏共和制度、接受“二十一条”、称帝),准确分析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力量及其历史作用;初步认识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及其危害。家国情怀:感受以孙中山、蔡锷、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为维护共和制度、反对复辟而展现的爱国精神和斗争勇气;认识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重要性。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步骤(破坏共和、接受“二十一条”、改元称帝)。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力量(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及结果。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违背历史潮流)。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背景(袁世凯死后)。难点: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必然性。理解《中华民国约法》对总统权力的极度扩张及对民主制度的破坏。分析“二十一条”的严重危害性及袁世凯接受它的动机。认识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源及其对中国社会的破坏。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史料分析、合作探究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情境导入:展示袁世凯1914年身穿十二章衮服在天坛祭天的图片(或描述该场景),营造历史氛围。问题引导:“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他穿着的服饰象征着什么?”“明清皇帝祭天穿十二章衮服,袁世凯作为民国总统为何要这样做?这暗示了什么?”“带着‘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复辟帝制的?他的结局如何?他死后中国又陷入了怎样的局面?’的疑问,我们进入第10课的学习。”(二)新课讲授(32分钟)1.帝制复辟(15分钟)教师活动:(1)破坏共和制度:结合教材,清晰讲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骤: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1914年初)>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强调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总统权力极大)>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强调每一步都是对民主共和制度的破坏,为其称帝铺路。史料展示与分析:简要展示《中华民国约法》中关于总统权力的核心条款(可概括为:总揽统治权、不受制约),提问:“这部‘约法’与《临时约法》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它赋予袁世凯什么样的权力?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其对民主的破坏)。(2)接受“二十一条”:讲解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背景(趁一战之机)及其灭亡中国的实质。史料展示与分析:清晰列出“二十一条”的主要要求(重点:山东权益、满蒙特权、中日合办企业、顾问权等),强调其严重危害。提问:“袁世凯为什么最终接受了大部分要求?”(引导学生联系其复辟野心,认识其卖国本质)。(3)称帝闹剧:讲述1915年底袁世凯下令改国号、年号,准备登基的史实。点明其称帝野心最终公开化。学生活动:跟随教师讲解,在教材或笔记上标记关键步骤和时间点。阅读和分析教师展示的《中华民国约法》关键条款及“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是一个步步为营、破坏共和、不惜卖国的过程。时间分配:破坏共和(7分钟)+接受“二十一条”(5分钟)+称帝(3分钟)2.护国战争(12分钟)教师活动:(1)举国反对:讲述袁世凯复辟活动(特别是接受“二十一条”和称帝)引起全国各阶层强烈反对的形势。介绍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重点介绍梁启超与袁世凯决裂的背景及其影响(利用其声望)。(2)云南首义:介绍蔡锷的生平(结合“人物扫描”),生动讲述他如何机智地逃离北京(化装、以看病为名、转道日本),抵达昆明与唐继尧、李烈钧会合。(3)护国军兴:讲述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高举讨袁旗帜,护国战争爆发。点明护国军的主力和进军方向(北上)。(4)史料研读:展示蔡锷《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原文(教材“材料研读”部分)。引导学生阅读史料,找出关键语句(如“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自为帝制”、“义不从贼”、“声罪致讨”)。提问:“蔡锷在电文中是如何评价袁世凯称帝行为的?他表明了自己和护国军怎样的立场和态度?”(引导学生分析蔡锷反对帝制、维护共和、誓死讨袁的决心和正义性)。学生活动:了解全国反对复辟的形势,认识孙中山、梁启超、蔡锷等关键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阅读“人物扫描”,了解蔡锷的经历及其反袁的决心。研读蔡锷电文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其态度和立场,积极参与讨论。时间分配:举国反对与人物(4分钟)+云南首义与爆发(5分钟)+史料研读(3分钟)3.军阀割据(背景)(5分钟)教师活动:(1)复辟失败:简述护国战争进展迅速,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1916年3月),不久在绝望中死去(1916年6月)。强调其复辟闹剧的彻底失败和可耻下场。(2)割据初现:点明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失去核心,分裂成不同派系(如直系、皖系、奉系)。同时,各省或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大小军阀。强调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此为下一阶段内容的引子,本课仅点出其形成背景)。学生活动:了解袁世凯复辟失败及其死亡的结果。理解袁世凯死后,中央权威崩溃,为军阀割据埋下伏笔。时间分配:复辟失败(2分钟)+割据背景(3分钟)(三)课堂小结(5分钟)知识梳理: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主线:袁世凯破坏共和、接受“二十一条”、复辟帝制>引发全国反对>护国战争爆发(云南首义、蔡锷等)>袁世凯失败身亡>军阀割据局面初现。强调复辟帝制逆流必然失败的历史规律。情感升华:赞扬孙中山、蔡锷、梁启超等人为捍卫共和、反对倒退所展现的勇气和担当精神。强调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是复辟失败的重要原因。指出军阀割据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四)课堂练习(5分钟)1、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采取的关键步骤包括(多选):()A.强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接受日本“二十一条”的大部分要求E.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F.下令改国号为“中华帝国”2、护国战争爆发的地点是()A.广东B.湖北C.云南D.北京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锷等身受国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伪命,莫定滇、黔诸地方,为国婴守,并檄布四方,声罪致讨……”——蔡锷《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1915年12月)(1)材料中的“元首谋逆”、“自为帝制”指的是什么事件?(2)蔡锷在电文中表明了自己和护国军怎样的态度和行动决心?(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2分钟)1、基础作业:梳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步骤(从破坏共和到称帝),形成清晰的流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东重签合同
- 2026年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丽水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5年警官学院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民办学校硬件设施投入产出效益评估报告
- 2025-2030民办学校戏剧教育课程开发与舞台呈现分析报告
- 2025-2030民办基础教育行业产业链分析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民办国际学校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民办双语学校行业市场潜力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A01:欧洲标准(中文)-压力表-EN837-1-1998(04-09)
- GB/T 41782.2-2022物联网系统互操作性第2部分:网络连通性
- GB/T 1186-1992压缩空气用橡胶软管(2.5MPa以下)
- GB/T 10061-2008筛板筛孔的标记方法
- 水暖维修工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团课考试试题库
- 山茶花文化鉴赏课件
- 围手术期间循环紊乱的防治策略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6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教案
- DB4403∕T 36-2019 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