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建经济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建经济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建经济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建经济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建经济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建经济史试题及答案本文借鉴了近年相关经典试题创作而成,力求帮助考生深入理解测试题型,掌握答题技巧,提升应试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个朝代?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2.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主要指的是?A.土地所有制变革B.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C.海外贸易的发展D.政府税收政策的调整3.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B.土地兼并的加剧C.民族工商业的兴起D.自然经济的解体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5.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B.封建主义的阻碍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农民阶级的落后性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其根本目的是?A.没收地主土地B.发展农业生产C.解放农村生产力D.实现农民富裕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是?A.发展国营经济B.建立合作经济C.实行土地改革D.发展个体经济8.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稳定物价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统购统销B.税收调节C.人民币币制改革D.价格管制9.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本质是?A.改变土地所有制B.调整农业结构C.释放农村劳动力D.发展集体经济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年份是?A.2001年B.2002年C.2003年D.2004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农业生产力的提高B.手工业的多样性C.商业贸易的兴盛D.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2.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有?A.城市数量增多B.城市功能多样化C.城市商业繁荣D.城市管理制度完善3.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商帮的兴起B.区域性市场的形成C.手工业的进步D.海外贸易的发展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A.起步晚B.发展不平衡C.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D.逐步走向独立发展5.五四运动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包括?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C.发展民族独立经济D.实行土地国有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其特点是?A.以农业为基础B.以工业为主导C.公私兼顾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7.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生产力发展缓慢B.物资短缺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D.经济结构不合理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业生产专业化C.农业产业化D.农业现代化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A.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B.增加了就业机会C.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D.带来了挑战和压力10.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有?A.经济增长速度放缓B.经济结构优化升级C.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D.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经济重心南移2.资本主义萌芽3.不平等条约4.新民主主义经济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唐朝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2.简述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3.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4.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国民经济恢复的主要措施。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2.论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征和应对措施。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在南宋时期完成。北方长期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2.B解析: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一些手工业者开始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B解析:清朝“康乾盛世”时期,虽然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土地被地主阶级占有,农民负担沉重,这是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4.A解析: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A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建立了共和国,但帝国主义依然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6.C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通过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为革命胜利奠定经济基础。7.B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建立合作经济,通过合作社等形式,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克服战争带来的困难。8.C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稳定物价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人民币币制改革,通过发行新币,收回旧币,结束了长期以来的物价飞涨局面。9.A解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本质是改变土地所有制,将土地集体所有制变为家庭承包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0.A解析: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ABCD解析: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手工业种类繁多,商业贸易十分活跃,海上丝绸之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2.ABC解析: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数量增多,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商业繁荣,但城市管理制度相对落后。3.ABCD解析: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繁荣,商帮兴起,区域性市场形成,手工业进步,海外贸易也得到了发展。4.ABCD解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平衡,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但逐步走向独立发展。5.AC解析:五四运动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包括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发展民族独立经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和实行土地国有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内容。6.ABCD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其特点是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公私兼顾,多种经济成分并存。7.ABCD解析: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生产力发展缓慢、物资短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8.ABCD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9.ABD解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对较慢。10.ABCD解析: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名词解释1.经济重心南移:指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过程。这一过程始于唐朝,最终在南宋时期完成。2.资本主义萌芽:指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手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萌芽。3.不平等条约:指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4.新民主主义经济: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同时发展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四、简答题1.唐朝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推广先进的耕作方法,如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土地开垦面积扩大: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增加了耕地面积。-经济作物种植发展: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商帮兴起:江南地区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他们控制着全国的商业贸易。-区域性市场形成:全国形成了若干个区域性市场,如江南市场、华北市场等。-手工业进步:丝织业、棉纺织业等手工业发展迅速,产品远销海外。-海外贸易发展: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海外国家的贸易往来。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和掠夺。-封建主义的阻碍: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资金和技术缺乏:民族工业起步晚,资金和技术力量薄弱。-市场狭小: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市场狭小。4.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国民经济恢复的主要措施:-稳定物价:通过人民币币制改革,结束了长期以来的物价飞涨局面。-统购统销:对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发展国营经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发展国营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进行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论述题1.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全面小康。-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创新,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增强了综合国力。-改革开放推动了对外开放,使中国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征和应对措施:-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上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