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备考生物学知识点课时3 生物的进化_第1页
2025高考备考生物学知识点课时3 生物的进化_第2页
2025高考备考生物学知识点课时3 生物的进化_第3页
2025高考备考生物学知识点课时3 生物的进化_第4页
2025高考备考生物学知识点课时3 生物的进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3生物的进化

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

2023:江苏T3D、浙

生物有共

江6月T3和T9、广1.生命观念一

1.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同祖先的

东T5B;进化与适应观:

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证据、自

2022:北京T6;生物是不断进化

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然选择与

2021:河北T6AC、的,并与生存环

2.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适应的形

湖北T15B;境相适应。

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成

2020:北京T21(1)2.科学思维一一

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

2023:重庆T5CD、归纳与概括:达

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广东T4、海南TI0、尔文自然选择学

3.举例说明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

天津T16(3)、湖北说与现代生物进

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式境中

T17和T18、北京化理论的关系:

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T6;分析与计算:种

4.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

2022:广东T14、湖群的基因频率与

群中所占比例将会增加;

南T12、浙江6月基因型频率的计

5.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

TI7、浙江1月TI6、算;演绎与推

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现代生物海南T15、天津理:进化学说的

6.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

进化理论T7D、意庆T17、辽提出;批判性思

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

宁T3、江苏维:生物进化理

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

T10AB.河北论在发展。

释:

T6AD:3.社会责任----

7.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

2021:湖南T8、广东关注不正确使用

新物种形成;

T8、江苏T8、福建抗生素带来的危

8.探讨耐药菌的出现与抗生素滥

T5、河北T6BD;害,关注人体健

用的关系

2020:浙江1月T9;康

2019:天津T6

1.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侧重于运用所学进化理论对教材中列举的

命题分析预测实例进行分析,或结合遗传规律进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2.预测2025年高考将以新情境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进化理

论解释进化的实质、基因频率的计算等。另一方面,可能会加大对教

材细节的挖掘,甚至可能对教材课后习题进行拓展考查

知双等S9粒材读圈

化石KlrTtfM■超国分的“务

1捌"典如祖尢的

「悔国逐生

[+

n«ar»»i,生•的n>ki连化‘jt,

达”的酎皮旦化学*件内蠢或

道化不设七】付"达&是0候一生物多样看

玷尔文立门」法通用的玷・L

・3+.星火内,

------1-~I

ffUMiQ隔得苗■冷石■约拘聆里亳餐改

•MM*率的玄化it噂的作州>wn&杵c>irn

考点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二教材需:送送帔材给金国通------------------------------

。学生用书P198

教材谩厚

1.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组成

指出・Mh斯有的)物•Rih*■岬||

达尔文生・*学011化・的

由化怆的克

94«■遇化的尻■.・舞了21勰应的法

朴学应娥知3LWtt_帛成的卑闲

(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一一化石

-*指■过n焦八用你“在地席中的古代,气的■体.牵■或卡小

L•♦等

pi■•»)[*,道化H];;■«小、;曾**

导大■分3祖itftK机界的皿中.M.&・«也应裁

■■必■.窿力化,,明[■***JL."依箸:生・・

r,号K的堆15甲.或W化々Wit*条,•&总专

tf«♦—由17|■明的*MH比AiiQK第

|“n*q**年代逐亲丑化麻东的

■一的★样1_餐小州,|防曲・单K8]址」.制列笈时一

H9.南京生地1<>1_丛1」的总化・岸

(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一一其他方面的证据

春••克比依。椎动构的STLq*的UH应占匕砧叫

Itt

)・、人*卜*■是X■卷

lt■t2W

■DK*网・界H的生存是/贴MH钮生育率的;里内]

■04.乂・i!Tr・新曲我射心他脸上附右乂

1

学讣运”力-anr"ii2i:dM,t

1

■"上♦勒学R指■究就幡m衽*的甯或他震育过程箝学科

0

•H■人物⑨的Hg在发*VS|修出便呼臂也兄

♦IA”R*#・S,存联向早网・有械牝一0»)«>同

电和1,惚0・动,钠I1幽|城第3

.丁

■比如外■・建"代讨.1K

1

Bj£ir

La«fi於M的物他格<1的利4*y

I1分O

子卜A4支的rT—川"网叫,旧论点

平证号不M”物的|八,祐毒门*等,I«r大分r.0的夫风口,

s

人♦.工I|乂存在茶埠住

lng*'提福当今与勘有病共x的・帖《1丸

海缶广一个'[构1*关*稣”31_・

湃仆中卜山直於n汴

3.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L牛物峋叫」Lfe。述仆I完成定制功・

,l将利•叁姑梅&和MU&介1H1,注定的畀堵

中*存"**

送*型110〃住的.构“逞之不境的

MMfl-ar^ttflM-g^li?ltinw.马一,

4.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r(lW»»r*“工拘•此曲第1桁遵化东箝

|”5;

I1.autttzi%-n一・一

。片电物越化不设•与“是有连步意义侑.俏他必送

I祥价’应期废的•停出铁他的.木■人的行・然受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中心内容自然选择

①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②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的手段:③遗

主要观点

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

①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②揭示了生物界的

贡献统•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祖先,而生物的[20]多样性和适应性是

进化的结果

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21]遗传和变异

局限

的本质

5.达尔文以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巴[AJ■注网富月阳州W.MJ22I

TT«

震,;卷臭于・修w计的场文.“取到■传“金»的4周

S.大J道应葭及,*■城等Mlt明•宛.4以生■!•体为中住

T■龙履HUR24I冷门为。拿刀用,阳kr〃fi储造〃力

住yrttehSMi枪

匚口y[RE

基础自测H

L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化石

是研完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2.较晚形成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X)

3.有共同祖先的生物个体在形态结构上没有差异。(X)

4.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Q)

5.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有差异,这说明生物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的。(X)

6.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这一-事实支持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说法。(7)

7.拉马克认为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T)

8.拉马克认为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9.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正确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以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X)

I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V)

情境应用»

L果蝇的卷翅突变体不能飞行,若将它们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它们的生存能力一定比正常

翅野生型个体差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一定。若将果蝇放在风大的海岛上,不能飞行的卷翅突变体受大风的影响小,反

而能够生存下来,而野生型个体存活率会降低。

2.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有利于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保护自己,雷鸟的这种

适应有没有局限性?由此说明了什么?

提示有局限性。如果由于特殊因素冬季没有下雪,而雷鸟的白色羽毛更容易被天敌发

现,这说明了适应是相对的。

深度思考』

1.人和类人猿某段同源DNA的碱基序列高度相似,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敏基酸序

列的差异大小不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人和类人俵某段同源DNA的碱基序列高度相似,可以说明二者有共同的祖先,并

且亲缘关系很近。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氮基酸序列差异大小不一,说明现存的各

种生物与人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差异大说明亲缘关系远,反之则近。

2.长颈鹿的脖子比较长是进化的结果,请分别用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脖子长

的原因。

提示拉马克的观点:长颈鹿在旱季抉乏青草的时期就会用它的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这

样长期“使用”它的脖子,久而久之它的脖子就更长了(用进废退),然后遗传给了下一

代(获得性遗传)。达尔文的观点:在绿乏青草的干旱时期,那些颈部和四肢都较长的个

体会有较多的机会吃到高处的树叶,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那些颈部和四肢较短

的个体则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不容易生存下来,更无去繁殖后代,所以颈部和四肢较短

的长颈鹿逐渐被淘汰。

。学生用书P200

命题点I生物进化的证据分析

1.[2023浙江6月]不同物种体内会存在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编码该类蛋白质的DNA序列

以大致恒定的速率发生变异。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体内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同源DNA

序列比对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表示DNA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

大猩猩黑猩猩人

猩猩96.61%96.58%96.70%

大猩猩98.18%98.31%

黑猩猩98.44%

卜.列叙述错误的是(D)

A.表中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B.猩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

C.人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

D.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远

解析同源DNA序列的匕对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

证据,A正确;根据题干可知,不同物种体内会存在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编码该类蛋白质

的DNA序列以大致恒定的速率发生变异,人在进化中出现最晚,而猩猩的碱基和人类相

同的百分率最小,说明猩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B正确;由题意和题表信息

可知,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C正确;黑猩猩和大猩猩体内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同源

DNA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是98.18%,黑猩猩与猩猩体内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同源

DNA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是96.58%,因此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

猩猩的亲尊关系近,D错误。

2.[2024武汉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当今许多生物都有能进行生长、代谢和增殖的细胞,也为生物有共同祖先提供支持

C.成年人没有鲤裂和尾,而成年的色有鲤和尾,这一点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D.不同的生物都含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也从分子水平上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解析人和鱼在胚胎发育早期都会出现勰裂和尾,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只是随着

发育的进行,人的勰裂和是消失了,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C错误。

命题点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分析

3.[2023浙江6月]浙江浦江县上山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的稻作遗址,证明我国先民在1万

年前就开始了野生稻驯化,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尤其是袁隆平院

士团队培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水稻高产新纪录,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自然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现代稻的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完全相同

C.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各种性状

D.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基因重组原理

解析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工选择,A错误;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后,现

代稻的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不完全相同,B错误: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与野生稻性状不

完全相同,如现代稻产量远高于野生稻,C错误;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属于杂交育种,

利用了基因重组原理,D正确。

4L2023铁岭模拟」枯叶蝶在停息时,它的翅很像•片枯叶,这是枯叶蝶对环境的一种适

应。同枯叶蝶一样,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

成,分析正确的是(A)

A.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枯叶蝶表现这种性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适应具有普遍性,旦是绝对的、完全适应的

解析拉马克认为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不是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B缙误;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芳是可遗传变异的结果,则可以通

过遗传进行积累,但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不一定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C错误;所有

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具有普遍性、相对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考点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0材植网融会迎------------------

。学生用书P201

知取银台*80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1)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JIttA-gKawlll1也介・个海的复合

一)”0中金的内岛畲6的分■“勇

tx6个冷酣U因心中,

1・园]Y国.加比饵

0・%-★曹,选折、述”

■・・

(2)种群基囚频率的变化

r,:懿:支产生"的等位“风

-

4r支-9色体度*

L

“化

■因臾叟产牛•的专作《典

•fit传的建过的性tMH稚中的《则•・・»fW

先*■供

。■显化一

上A・凯伯,不比向的

的电材料

且昱_只■供牛■或化稣$1里也.不・决出

年,及牝的方向

••杜/»俯”*或*寓4幅”第.丛曲,,的

KUL4里ft_*哇的

(3)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反不看*伐发UX上8史"的个体,il舞仰倒复)在村叟埠

-«tu

卫产三1十的奥中

~L・M七捺/丁中的刈《因

用«产"'2”即U迪!UL2黛霍

11*1^218—定的方向植量化

牝鱼区厦4W奉的“变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物种

L2在。筋状6卜相4穴RetHl广《网具七百代的

TH,

”余件单品有#生”—

堂叫‘、«4•聆可也去•个H.41M岫Adrw»

(2)隔离

管金小网力体片修.

M

^HWHM

B不&配

J即使安m,血小0产生可育行代

—MH1IUM

侵an触不能电篁nil总值殳渣

(3)新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

F不H於解何不发生嫉魏夏瀛

.霹「食,仲情且,打坨不“网

Ln»aw<<昱因w+的檀今小回的才用的於w

厂盅市色且不黑的树N启爵或喟籍的工坤.何连•阳电IM生炳南.

偿”・广-队1Hwy**

3.协同进化与牛.物多样性的形成

作用「不闰生待之酎.enun^wr.**七花、*”・美

“仅11,与无"战之回

««,物'/QNX.'I构',£«小心向的相〃BI♦和

Hl«iM

•曹修的不*内tl--

同■“

1”耶第嘛牛也

制I件%”性的

A»因«

构心杵0£石fi«rnn

JLHUfMCWtla

-1151生生虱境#口件,■.

4.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r适点图则「一训的玷星

卜11刀■“跄牛,遣化的e伯

-夫父和珞W■坳翼供遗化的军

.化441*1111道也9代”口*国•+雌向长攵•迸麻也

。透化建隔离野••的密〉

只吃”■吏优的HR实际上■VJ2,・"的,Jtll

・一斗埴海风逢化的武曹

论TI列'1'物”件星卷"见优的站里

>

机1夬—大■的««突登坦刈止组.决定不■造化方向的

安♦*一是中件突食的逐・租・・・不是。篇”

M»f瞥冷遇成界不■比点货的过

A-TiR■■磨红,攵得出残的垣照

5.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1)实验原理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21]」ffifL。在

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22].耐药菌有可能存活下来。

(2)实验步骤

分组、编月记号笔在培养皿的底部画2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将培养皿分为

步骤1

号、做标记4个区域,分别标记为①〜④

取少量[231细菌的培养液,用无菌的涂布器(或无菌棉签)

步骤2接种

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平板上

月无菌的镇子先夹取1张不含抗生素的纸片放在①号区域的中

步骤3自变量控制手,再分别夹取1张[24]含抗生素的纸片放在②〜④号区域

的中央,盖上皿盖

步骤4培养将培养皿倒置于37C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h

观察培养基上纸片附近是否出现[2基抑菌圈,并测量、记录

步骤5观察结果

其直径,取平均值

从[26]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液体

步骤6重复实验培养基中培养,重复步麻2〜5。如此重复几代,记录每一代培养

物抑菌圈的直径

(3)实验结果

与区域①相比,区域②③@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②③④区域抑菌圈的平均直径逐代

[27]减小。

(4)实验结论

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是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28]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导致耐药菌比例逐

代升高。

国盅养1取材读活

基础自测,

1.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2.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既能预测进化的方向又能预测变异的方向。(X)

3.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X)

4.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5.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X)

6.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可阻止基因交流,但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V)

7.若某物种仅存有一个种群,则该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X)

8.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两个动物种群属于同一物种。(X)

9.最早的光合生物产生的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4)

10.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X)

II.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X)

12.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X);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

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X)[2021浙江1月,T14B、D]o

情境应用M

有人觉得生病时去医院很麻烦,就直接吃抗生素;有的禽畜养殖者直接将抗生素添加到动

物饲料中,这些做法会有什么后果?

提示这些做法会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产生抗生素杀不死的超级细菌;另外,滥用

抗生素会杀灭生物体内正常的细菌,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对人和动物都是不利的。

深度思考x

1.为什么说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提示因为在生物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而基因则是代代相传,所以研究生物的

进化时仅仅研究个体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故进

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2.分析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基本环节图解,I可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什么?

提示图中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②是自然选择,③是地理隔离,④是生殖隔离。

(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提示物种照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3)物种的形成是否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例如,二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成了四倍体植株,二倍体植株与四倍体植

株杂交产生的三倍体植株是高度不育的,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是不同的物种,但没有

经过地理隔离。

(4)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吗?

提示不一定。如果两个种群的生活环境都不发生变化或变化微小,或发生相似的变化,

则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相同,可能不会产生生殖隔离。

3.什么是“收割理论”?捕食者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比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

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月得出空间,这就是“收割理论”。捕食者的

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4.同种动物为争夺配偶或食物而发生了进化,是不是发生了协同进化?为什么?

提示不是。协同进化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间,同种生物为争夺配偶或食物而发生的进化,不属于协同进化的范畴。

5.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培养皿上抑菌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滤纸片上的抗生素渗出,杀死其周围的细菌,使知菌不能形成菌落而出现抑菌图。

。学生用书P204

命题点I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分析

I.[2023海南]某学者按选择结果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种类型,即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

选择,如图所示。横坐标是按一定顺序排布的种群个体表型特征,纵坐标是表型频率,阴

影区是环境压力作用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m血血

:IAIAW\

A.三种类型的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随机的

B.稳定选择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

C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表型均值发生偏移

D.分裂选择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使其表型频率降低

解析由题意可知,三种类型的选择都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

向改变,A错误。由题图可知,稳定选择会淘汰表型频率较低的个体,有利于表型频生高

的个体,B正确。定向选择可以使种群中某些基因频率定向增加,会使种群表型均值发生

偏移,C正确。分裂选择会淘汰表型频率高的个体,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D正确。

2.[2022广东]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制酸(HCN)的产生由H、h和D、d两对等位基因

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如图为某地不同区域白

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

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

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更高

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

解析草食动物和白车轴草的种间关系为捕食,据题干行息“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

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可知,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A正

确;根据曲线图可知,从市中心到市郊再到乡村,白车细草种群中产HCN个体比例增加,

说明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B正确;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产HCN

个体比例小,即基因型为D_H_的个体所占比例小,则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d和h

的基因频率更高,C正确: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

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不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D错误。

命题点2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分析

3.[2021福建]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生活在悬崖

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卜和向上扩展,在斜坡

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B.甲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甲发生了进化

C.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

D.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

解析据题意,甲、乙杂交产生的丙不可育,说明二者为然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种群

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B正确:由题干信息”在某些山地坡度……相遇并

杂交产生丙”可推知,甲、乙向斜坡的才广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C正确;一个种群中全

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而甲、乙、丙不是一个物种,D错误。

思维提升

辨析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

项目生物进化物种形成

标志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出现生殖隔离

变化后生

物与原生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物种属于不同物种

物的关系

①生物进化是量变,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二者联系②物种形成是质变,新物种形成一定发生生物进化;

③二者的种群基因库均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4.[2022浙江I月]峡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两个种的羚松鼠分别生活在

某大峡谷的两侧,它们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峡谷形成之前;某高山两侧间存在有限的“通

道”,陆地蜗牛和很多不能飞行的昆虫可能会在“通道”处形成新物种。下列分析不合理

的是(C)

A.大峡谷分隔形成的两个羚松鼠种群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

B.能轻易飞越大峡谷的鸟类物种一般不会在大峡谷两侧形成为两个物种

C.高山两侧的陆地蜗牛利用“通道”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

D.某些不能匕行的昆虫在“通道”处形成的新种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地理隔离导致两个羚松鼠种群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A正确;据题干“某高山……

新物种”推测,高山两侧的陆地蜗牛间不能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C错误:新物种形成的

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正确。

思维提升

物种形成的模式

命题点3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

5.[2022辽宁]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B)

A.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许多水稻新品种,增加了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B.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组序列高度相似,说明人类从黑猩猩进化而来

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类型和适应方式的增多

D.生物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解析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组序列高度相似,可以说明人类与黑猩猩亲缘关系较近,但不能

说明人类从黑猩猩进化而来,B错误。

6.小黄蜂可为无花果授粉,小黄蜂的繁殖又依赖无花果,因为它们在花中产卵,幼虫在果

中发育,无花果和小黄蜂具有悠久的共同演化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共同演化过程中无花果的基因库是不断变化的

B.小黄蜂与无花果间的协同进化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无花果进化的过程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D.无花果与小黄蜂之间的共同演化体现了个体水平上的协同进化

解析生物间的协同进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错误;无花果进化的过程中可发生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种群是生

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无花果和小黄蜂之间的共同演化体现了种群水平上的协同进化,D错

误。

命题点4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分析

7.为探究不同抗生素对连续传代的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某研究小组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

测定了大肠杆菌连续三代的抑菌圈平均直径,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大肠杆菌抑菌圈平均直径(cm)

抗生素类型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青霉素1.951.480.88

四环素2.721.550

头抱他哩0.560.480.38

A.本实验中每种抗生素在每一代的使用剂量必须相等

B.随传代次数增加,大肠杆菌对三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下降

C.不同抗生素可能诱导大肠杆菌产生了不同的抗性基因突变

D.纸片中抗生素在培养基+•的扩散速率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本实验中每种抗生素在每一代的使用剂量是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A正确;

随传代次数增加,抑菌图平均直径均越来越小,说明大杨杆菌对三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下

降,B正确;抗生素的使用只是为大肠杆菌提供了选择的因素,大肠杆菌的抗性基因突变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已产生,C错误。

8.[2023扬州检测]在农业生产上,害虫的防治是夺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人们在害虫防治过

程中发现,一种农药使用若干年后,它对某种害虫的杀伤效果逐年减小,害虫对该农药产

生了抗药性。害虫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

tHA使小

3小”®

号性个空L个体被

冷If,

A.害虫抗药性产生的时间晚于农药使用的时间

B.农药定向选择害虫,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C.图中显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D.抗药性个体的后代全表现为抗药性,不可能出现非抗药性个体

解析害虫抗药性产生在农药使用之前,A错误;农药对害虫的选择作用具有定向性,从

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

误;抗药性个体的后代可能出现非抗药性个体,D错误。

1.[2023北京]抗虫作物对害虫的生存产生压力,会使害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迅速提高:导

致作物的抗虫效果逐渐减弱。为使转基因抗虫棉保持抗虫效果,农业生产上会采取一系列

措施。以下措施不能实现上述H标的是(B)

A.在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中混入少量常规种子

B.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瑞,并施用杀虫剂

C转基因抗虫棉与小面积的常规棉间隔种植

D.转基因抗虫棉大田周围设置常规棉隔离带

解析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并施用杀虫剂,会选择出抗药性较强的害虫,导致害虫

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转基因抗虫棉不能保持抗虫效果,且施用杀虫剂会在一定程度

上造成环境污染,B符合懑意。

2.[2023湖北]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

开紫花,不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

乙开紫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

紫,其他性状不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

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

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A基因突变加快

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D.甲移放的挥发物是吸引饿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由题可知,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不同,不会使甲和乙之间相互传粉,对维持

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蛾类多蜂类少,有利于甲传物,但是A基因突变

频率不会加快,B错误;种群的基因库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甲开白

花,说明甲中不存在A基因,1学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其基因库会发生改变,C错

误;据题干信息分析,将A基因引入甲后,甲花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是对蛾类

的吸引下降,推测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甲释放的挥发物,可能是植物的花色,

D错误。

3.[2022浙江6月]由欧洲传入北美的楼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

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甲、乙两种楼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樱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

C.甲、乙两种楼斗菜花结沟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将甲、乙两种楼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

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甲、乙两种搂斗菜是两个

物种,不属于同一种群,A错误;甲、乙两种楼斗菜种植在一起,因为开花期有显著差

异,且属于两个物种,它们存在生殖隔离,故不易发生基因交流,D正确。

4.[2022北京]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M红

蛋白均由a和

P两种肽链组成,但a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据此不能得出(D)

A.这种差异是由基因中碱基替换造成的

B.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a链

C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及正常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