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药外敷考试题及答案本文借鉴了近年相关经典试题创作而成,力求帮助考生深入理解测试题型,掌握答题技巧,提升应试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中药外敷疗法中,哪一项不是其适应症?A.软组织挫伤B.慢性骨髓炎C.皮肤感染D.肩周炎2.外敷药中,具有消肿止痛功效的药物是:A.大黄B.肉桂C.桃仁D.乳香3.外敷药中,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是:A.黄芪B.当归C.白术D.川芎4.外敷药中,具有祛风除湿功效的药物是:A.威灵仙B.防风C.独活D.苍术5.外敷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是:A.黄连B.黄柏C.栀子D.黄芩6.外敷药中,具有温经散寒功效的药物是:A.艾叶B.干姜C.附子D.肉桂7.外敷药中,具有消肿排脓功效的药物是:A.乳香B.没药C.白芷D.皂角8.外敷药中,具有止痒功效的药物是:A.艾叶B.蛇床子C.五味子D.苦参9.外敷药中,具有杀虫止痒功效的药物是:A.花椒B.吴茱萸C.荜拨D.高良姜10.外敷药中,具有消肿生肌功效的药物是:A.白及B.甘草C.茯苓D.桔梗11.外敷药中,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药物是:A.茵陈B.泽泻C.车前子D.滑石12.外敷药中,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是:A.薏苡仁B.赤小豆C.猪苓D.茯苓13.外敷药中,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药物是:A.人参B.白术C.茯苓D.甘草14.外敷药中,具有养血安神功效的药物是:A.当归B.熟地C.白芍D.阿胶15.外敷药中,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的药物是:A.桃仁B.红花C.大黄D.枳实16.外敷药中,具有理气止痛功效的药物是:A.陈皮B.木香C.香附D.川芎17.外敷药中,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物是:A.柴胡B.青皮C.枳壳D.川楝子18.外敷药中,具有燥湿化痰功效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旋覆花D.白芥子19.外敷药中,具有降逆止呕功效的药物是:A.生姜B.半夏C.竹茹D.旋覆花20.外敷药中,具有清热化痰功效的药物是:A.桔梗B.芩夏C.贝母D.桑白皮21.外敷药中,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A.百部A.款冬花A.紫菀A.麻黄22.外敷药中,具有补肾助阳功效的药物是:A.附子B.肉桂C.桂枝D.干姜23.外敷药中,具有温补肾阳功效的药物是:A.菟丝子B.补骨脂C.巴戟天D.淫羊藿24.外敷药中,具有滋阴补肾功效的药物是:A.生地B.熟地C.麦冬D.百部25.外敷药中,具有补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A.沙参B.黄芪C.百部D.款冬花26.外敷药中,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药物是:A.白术B.茯苓C.泽泻D.薏苡仁27.外敷药中,具有利水消肿功效的药物是:A.茯苓B.猪苓C.车前子D.泽泻28.外敷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是:A.黄芩B.黄柏C.栀子D.黄连29.外敷药中,具有凉血止血功效的药物是:A.地榆B.白茅根C.侧柏叶D.香附30.外敷药中,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是:A.川芎B.当归C.红花D.桃仁31.外敷药中,具有祛风止痒功效的药物是:A.蝉蜕B.蜂房C.地肤子D.白鲜皮32.外敷药中,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药物是:A.茵陈B.泽泻C.车前子D.滑石33.外敷药中,具有燥湿化痰功效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旋覆花D.白芥子34.外敷药中,具有降逆止呕功效的药物是:A.生姜B.半夏C.竹茹D.旋覆花35.外敷药中,具有清热化痰功效的药物是:A.桔梗B.芩夏C.贝母D.桑白皮36.外敷药中,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A.百部B.款冬花C.紫菀D.麻黄37.外敷药中,具有补肾助阳功效的药物是:A.附子B.肉桂C.桂枝D.干姜38.外敷药中,具有温补肾阳功效的药物是:A.菟丝子B.补骨脂C.巴戟天D.淫羊藿39.外敷药中,具有滋阴补肾功效的药物是:A.生地B.熟地C.麦冬D.百部40.外敷药中,具有补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A.沙参B.黄芪C.百部D.款冬花41.外敷药中,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药物是:A.白术B.茯苓C.泽泻D.薏苡仁42.外敷药中,具有利水消肿功效的药物是:A.茯苓B.猪苓C.车前子D.泽泻43.外敷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是:A.黄芩B.黄柏C.栀子D.黄连44.外敷药中,具有凉血止血功效的药物是:A.地榆B.白茅根C.侧柏叶D.香附45.外敷药中,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是:A.川芎B.当归C.红花D.桃仁46.外敷药中,具有祛风止痒功效的药物是:A.蝉蜕B.蜂房C.地肤子D.白鲜皮47.外敷药中,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药物是:A.茵陈B.泽泻C.车前子D.滑石48.外敷药中,具有燥湿化痰功效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旋覆花D.白芥子49.外敷药中,具有降逆止呕功效的药物是:A.生姜B.半夏C.竹茹D.旋覆花50.外敷药中,具有清热化痰功效的药物是:A.桔梗B.芩夏C.贝母D.桑白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外敷药中,具有消肿止痛功效的药物有:A.大黄B.肉桂C.桃仁D.乳香2.外敷药中,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有:A.黄芪B.当归C.白术D.川芎3.外敷药中,具有祛风除湿功效的药物有:A.威灵仙B.防风C.独活D.苍术4.外敷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有:A.黄连B.黄柏C.栀子D.黄芩5.外敷药中,具有温经散寒功效的药物有:A.艾叶B.干姜C.附子D.肉桂6.外敷药中,具有消肿排脓功效的药物有:A.乳香B.没药C.白芷D.皂角7.外敷药中,具有止痒功效的药物有:A.艾叶B.蛇床子C.五味子D.苦参8.外敷药中,具有杀虫止痒功效的药物有:A.花椒B.吴茱萸C.荜拨D.高良姜9.外敷药中,具有消肿生肌功效的药物有:A.白及B.甘草C.茯苓D.桔梗10.外敷药中,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药物有:A.茵陈B.泽泻C.车前子D.滑石11.外敷药中,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有:A.薏苡仁B.赤小豆C.猪苓D.茯苓12.外敷药中,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药物有:A.人参B.白术C.茯苓D.甘草13.外敷药中,具有养血安神功效的药物有:A.当归B.熟地C.白芍D.阿胶14.外敷药中,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的药物有:A.桃仁B.红花C.大黄D.枳实15.外敷药中,具有理气止痛功效的药物有:A.陈皮B.木香C.香附D.川芎16.外敷药中,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物有:A.柴胡B.青皮C.枳壳D.川楝子17.外敷药中,具有燥湿化痰功效的药物有:A.半夏B.天南星C.旋覆花D.白芥子18.外敷药中,具有降逆止呕功效的药物有:A.生姜B.半夏C.竹茹D.旋覆花19.外敷药中,具有清热化痰功效的药物有:A.桔梗B.芩夏C.贝母D.桑白皮20.外敷药中,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有:A.百部B.款冬花C.紫菀D.麻黄21.外敷药中,具有补肾助阳功效的药物有:A.附子B.肉桂C.桂枝D.干姜22.外敷药中,具有温补肾阳功效的药物有:A.菟丝子B.补骨脂C.巴戟天D.淫羊藿23.外敷药中,具有滋阴补肾功效的药物有:A.生地B.熟地C.麦冬D.百部24.外敷药中,具有补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有:A.沙参B.黄芪C.百部D.款冬花25.外敷药中,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药物有:A.白术B.茯苓C.泽泻D.薏苡仁26.外敷药中,具有利水消肿功效的药物有:A.茯苓B.猪苓C.车前子D.泽泻27.外敷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有:A.黄芩B.黄柏C.栀子D.黄连28.外敷药中,具有凉血止血功效的药物有:A.地榆B.白茅根C.侧柏叶D.香附29.外敷药中,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有:A.川芎B.当归C.红花D.桃仁30.外敷药中,具有祛风止痒功效的药物有:A.蝉蜕B.蜂房C.地肤子D.白鲜皮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1.中药外敷疗法是一种通过将药物敷贴于体表,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目的的外治法。2.外敷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外敷药的常用剂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外敷药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外敷药的适应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外敷药的禁忌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7.外敷药的注意事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8.外敷药的药物组成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9.外敷药的药物选择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综合考虑。10.外敷药的药物剂量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确定。11.外敷药的治疗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2.外敷药的治疗效果评价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3.外敷药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4.外敷药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5.外敷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简述中药外敷疗法的定义和特点。2.简述外敷药的制备方法。3.简述外敷药的常用剂型。4.简述外敷药的应用范围。5.简述外敷药的适应症。6.简述外敷药的禁忌症。7.简述外敷药的注意事项。8.简述外敷药的药物组成。9.简述外敷药的药物选择。10.简述外敷药的药物剂量。11.简述外敷药的治疗原则。12.简述外敷药的治疗效果评价。13.简述外敷药的临床应用。14.简述外敷药的现代研究。15.简述外敷药的发展趋势。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论述中药外敷疗法的优势。2.论述外敷药的制备方法对疗效的影响。3.论述外敷药的常用剂型的特点和应用。4.论述外敷药的应用范围和适应症。5.论述外敷药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A6.B7.C8.D9.A10.A11.A12.D13.B14.C15.C16.B17.A18.B19.C20.C21.B22.A23.B24.B25.C26.A27.B28.A29.A30.B31.C32.A33.B34.B35.C36.B37.A38.B39.B40.C41.A42.B43.A44.A45.B46.C47.A48.B49.B50.C二、多项选择题1.A、D2.B、D3.A、B、C4.A、B、C、D5.A、B、C、D6.A、B、C7.B、C、D8.A、B、C9.A、D10.A、B、C、D11.A、C、D12.B、C、D13.A、B、C14.A、B、C15.A、B、C16.A、B、D17.A、B、C18.A、B、C19.B、C、D20.B、C21.A、B22.B、C23.A、B24.B、C25.A、B26.A、B27.A、B、C、D28.A、B、C29.B、C、D30.A、C、D三、填空题1.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保健强身2.敷贴法、熏洗法、浸泡法、涂擦法3.敷料剂、药膏剂、药液剂、药粉剂4.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皮肤疾病5.软组织挫伤、肩周炎、慢性骨髓炎、皮肤感染6.皮肤破损、过敏体质、孕妇、婴幼儿7.严格消毒、掌握剂量、注意观察、避免接触8.主药、辅药、佐药、使药9.病情、体质、年龄、性别10.病情、体质、年龄、性别11.辨证论治、扶正祛邪、以消为贵、以通为用12.症状改善、体征变化、实验室检查、患者满意度13.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皮肤疾病14.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制备工艺、质量控制15.疗效提高、安全性增强、应用范围扩大、研究手段进步四、简答题1.中药外敷疗法是一种通过将药物敷贴于体表,以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的外治法。其特点是作用局部、直达病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应用广泛。2.外敷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敷贴法、熏洗法、浸泡法、涂擦法等。敷贴法是将药物研末或制成膏状,敷贴于体表;熏洗法是将药物煎煮后,趁热熏洗患处;浸泡法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涂擦法是将药物制成药膏或药液,涂擦于患处。3.外敷药的常用剂型有敷料剂、药膏剂、药液剂、药粉剂等。敷料剂是将药物研末或制成膏状,敷贴于体表;药膏剂是将药物制成膏状,涂擦于患处;药液剂是将药物制成溶液,涂擦于患处;药粉剂是将药物研末,敷贴于体表。4.外敷药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皮肤疾病等。例如,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泻等;肌肉骨骼疾病如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皮肤疾病如湿疹、疮疡等。5.外敷药的适应症包括软组织挫伤、肩周炎、慢性骨髓炎、皮肤感染等。例如,软组织挫伤如扭伤、拉伤等;肩周炎如冻结肩、肩袖损伤等;慢性骨髓炎如骨髓炎后遗症等;皮肤感染如疮疡、湿疹等。6.外敷药的禁忌症包括皮肤破损、过敏体质、孕妇、婴幼儿等。例如,皮肤破损如皮肤溃烂、破损等;过敏体质如对药物过敏等;孕妇如孕妇禁用某些药物等;婴幼儿如婴幼儿皮肤娇嫩,禁用某些药物等。7.外敷药的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消毒、掌握剂量、注意观察、避免接触等。例如,严格消毒如敷贴前严格消毒患处等;掌握剂量如根据病情掌握药物剂量等;注意观察如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等;避免接触如避免药物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等。8.外敷药的药物组成一般包括主药、辅药、佐药、使药等。主药是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辅药是辅助主药发挥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调整药性或增强疗效的药物;使药是引导药物到达病所的药物。9.外敷药的药物选择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病情如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等;体质如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等;年龄如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药物等;性别如根据性别选择合适的药物等。10.外敷药的药物剂量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确定。例如,病情如病情严重者剂量较大,病情轻者剂量较小等;体质如体质强者剂量较大,体质弱者剂量较小等;年龄如年龄小者剂量较小,年龄大者剂量较大等;性别如性别不同,剂量也有所不同等。11.外敷药的治疗原则包括辨证论治、扶正祛邪、以消为贵、以通为用等。辨证论治是根据病情辨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扶正祛邪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以消为贵是以消散为主,以补为辅;以通为用是以通为用,以滞为害。12.外敷药的治疗效果评价主要包括症状改善、体征变化、实验室检查、患者满意度等。症状改善如疼痛减轻、肿胀消退等;体征变化如红肿消退、分泌物减少等;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患者满意度如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等。13.外敷药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皮肤疾病等。例如,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泻等;肌肉骨骼疾病如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皮肤疾病如湿疹、疮疡等。14.外敷药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药理作用如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等;临床疗效如研究药物的临床疗效等;制备工艺如研究药物的制备工艺等;质量控制如研究药物的质量控制等。15.外敷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疗效提高、安全性增强、应用范围扩大、研究手段进步等。疗效提高如研究更有效的药物组合等;安全性增强如研究更安全的药物等;应用范围扩大如研究更多适应症等;研究手段进步如研究更先进的研究手段等。五、论述题1.中药外敷疗法的优势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