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英国的坚船利炮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海定等处江面和岛屿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1984年12月19日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邓小平撒切尔你魂穿回到了1997年这个身体的身份是一名实习记者“❓❗”即使脑子里升起无数个问号和感叹号作为一个刚刚上高二的高中生为了在这个时代生存你必须保住作为记者的工作但一切已经无法改变看完视频的下一秒你师傅为了考验你,带你去跟了整个香港回归的过程,并且让你在香港回归之际写一篇消息,这个稿子将决定你是否能在电视台转正!目标:学习新闻(消息)闯关难度:系统为穿越游客独家提供: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5W+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新闻六大要素真实性:内容真实,事实准确时效性:快速及时简洁性:简明扼要,篇幅短小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里,无明显标志本来,我为你争取了一个头版头条的机会但是你没有在一个小时内写出新闻,并且新华社四名记者共同署名写了一篇优秀文稿《别了,不列颠尼亚》,你的转正机会已经没了。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个新规定,实习记者实习满三年立即转正。师傅虽然实习没有工资,但是一年之后你将拥有一个铁饭碗!加油,少年!像优秀新闻文稿学习!压榨!这是压榨!社畜有选择“不”的权利!系统是的,你有。同时你也有在这个时代体验乞讨生活的机会呢!别说这么多,上号!学习!建议你认真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稿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系统它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伟大的历史由你创造!进击吧,少年!新闻六大要素查尔斯王子、离任总督彭定康1997年7月1日港督府新闻六大要素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何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结果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何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别了,“不列颠尼亚”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邮轮离开香港(第1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和有关历史背景(第2-10段)以概括性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第11段)新闻结构感觉很简单嘛随机抽个同学回答问题都可以说出来新闻六要素新闻结构系统要是真这么简单,普利策新闻奖没你我就举报有黑幕。仅仅从题目上,都可以看出记者的水平有多高!再见,“不列颠尼亚”永别,“不列颠尼亚”别了,不列颠尼亚换成“再见”,会引起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可能卷土重来的歧义;“永别”,因为这样感情色彩不当,有对英方的挖苦讽刺之嫌引号不可以删,因为不加引号,不列颠尼亚这个词语只有英国皇家游轮一重意思,加上引号,它更增加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这一层象征意义工人日报:《香港今日回归祖国》中国教育报:《今天,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北京经济报:《香港回家了》香港大公报:《末代港督黯然去,留下宠犬未成行》看看其他几个标题,直观对比下,更显出这则新闻报道标题的精彩。由此可见,短短6个字的标题,不仅准确简洁概括了事件的主要内容,而且一语双关,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标题生动传神,富含深意,不可谓不精彩。别了,”不列颠尼亚“(1)主谓倒装的句式,突出了“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与之永远告别,不再相见的强烈情感。(2)借代,用“不列颠尼亚”轮船指代乘坐的英国人,进而指代英国,妥帖生动。(3)双关,表面含义是指,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深层含义是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4)“别了”,语气委婉,诙谐幽默中,有对英国人黯然离场的嘲讽,带有中国人的喜悦。系统新闻的导语常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并提示新闻主旨。这则导语同样有这些特点。一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里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再一次点明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已经结束的主题。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马上升起的旗帜是五星红旗,所以这里揭示了整篇新文的主旨:香港回归。三是突出时间观念。150多年,最后一次,最后时刻。这些时间词的连续运用,突出了时间观念。同时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新闻主体部分的时序顺序奠定基础。系统你师傅不是带你去见证了整个香港回归的过程,是不是感觉看到很多场面很多东西,不知道如何取舍。怎么写到文稿当中?看完这则消息,你会了解到选择场景的标准。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晚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晚7:45,“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7月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五个场景当中有次描述了降旗,有何意义?3123港督府的降旗军营降旗交接仪式易帜政权回归军权回归主权回归一篇好的新闻文稿,不仅在结构和选择材料上有考量,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是炉火纯青的。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运用一些背景材料如:第4、7、11自然段。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去进行描写,细致生动,更能看出彭定康的黯然神伤语言赏析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有什么样的含义?①现实场景。1841
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
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②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秋招:机械工程师笔试题目及答案
- 《机械基础》课件-08齿轮系与减速器
- 2025年精神障碍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比特大陆hr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控烟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药膳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脏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iq测试题及答案 说明
- 应急救援互救协议
- 2025年护理中医试题简答及答案
- 插花艺术全部讲课稿课件
- 《经济学基础》教案
- DB37T242-202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供应商库入库资料
- 桥台裂缝加固处理方案
-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
- ThinkPad X220 拆机解析深入分析
- Toolbox中文使用说明(图例)
- 第3章沼气发酵原理与设计
-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 华为技术校园招聘会ppt招聘宣讲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