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U病人心理护理1、初期的恐惧心理2、心理否认反响3、中期忧郁4、撤离ICU的焦虑ICU病人心理变化阶段住进ICU的病人,因病情危重,所以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很高,估计50—60%,他们的心理变化常见4个阶段:最突出的表现在入病房的1~2天,主要是因为对死亡恐惧,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合理的心理反响,是原始的心理抗衡机制的反响。医护人员一般可以用简单的心理抚慰,适当的保证,使之减轻这种恐惧心理,以尽快适应监护环境。初期的恐惧心理
约50%的病人产生心理否认反响。多数病人在入室后第二天始出现,第3~4天到达顶峰。由于急性病症略有控制,病人心理上否认自己有病或认为虽有病但并不需要住进监护病房,这是一种保护心理防御反响。心理否认反响可以防止过度恐惧的心理。一般持续2~3天,可能有1~2天反复。心理否认反响忧郁病症一般在第5天以后出现,可见于30%的病人,这是一种心理损失感的反响。病人感到失去工作能力和自理生活能力,忧虑家庭,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过低,消极意念增强,这时医护人员应向病人说明进入监护室的必要性和平安性,有利于忧郁的消除。中期忧郁
许多病人由于对离开监护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或已对监护病人室产生,在离开监护室时怕不平安产生焦虑反响。医护人员应作好说明,对一些治疗工程不要停用,以解除后顾之忧,减轻病人的焦虑。撤离ICU的焦虑
心理护理由于急重症患者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患者的平安感。1、使患者有亲切感2、使患者有信任感3、使患者有平安感临床护理
急重症患者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护士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心周到,使患者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护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使患者有亲切感
使患者有信任感
使患者有平安感
总之,做好急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平安感、信任感和舒适感。要全方面的观察了解其心理,及早发现患者的心理异常,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的心理恢复正常焦虑,恐惧感患者进入ICU,清醒后首先看到病床四周陌生的机器,忙碌的护士,密集的监护与治疗设备、监护光信号、昼夜不灭的灯光等,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孤独感由于ICU需要控制感染,因而谢绝探视,患者与家属隔离,易产生别离性焦虑。加上环境陌生,语言沟通障碍,各种管道及约束限制了身体的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综合ICU病人的心理护理烦躁,抑郁感由于插管不能进行语言交流,不能很好地表达心理感受和自己的需要,加上躯体的疾患,导管的刺激,活动受限,常常表现出烦躁,不能忍受。信心缺如监护室患者缺少外界信息,病室气氛严肃,医护人员忙于各种救护处置,无暇与患者充分交流,使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等消极情绪反响。悲观失望急危重症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病人对疾病缺乏认识,心理适应能力缺乏表现紧张、悲观失望等情绪。抗治疗心理久病不愈或自杀患者,由于对生活,治疗失去信心而拒绝各种医疗行为,对医护人员冷漠,不配合,甚至私自拔除各种导管等。疾病因素循环系统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往往有脑供血缺乏,使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神志改变。电解质紊乱以及有毒的中间代谢产物蓄积,也能引起情绪不稳定、忧郁、疲倦、萎靡、乏力等病症。2.2个体因素个体对疾病信息的敏感性、患者对疾病所造成痛苦的耐受性及社会因素也会影响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响。2.3环境因素患者对ICU环境陌生,加上ICU气氛严肃。各种医疗仪器发出的警报声,医务人员的频繁走动,其他患者的呻吟声,以及与家人隔离和缺乏心理交流,均增加了患者的不平安感和孤独感。患者目睹其他患者的挣扎甚至死亡,更加重了恐惧心理。影响患者心理反响的因素.4治疗因素镇静药物和肌松药等影响肌力或脑功能,产生不良心理反响。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患者失去语言交流能力,产生恐惧感。各种引流管、有创导管的置入约束带的应用,强迫体位等都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感觉阻断,从而诱发不良心理反响。帮助患者稳定情绪ICU患者比一般患者更多地面对不良疾病预后,甚至受到死亡的威胁,因而容易心浮气躁、情绪变化不定。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保持患者心平气和,稳定患者的情绪。当患者一时失去理智。情绪难以自控而言行不当时,护理人员最好保持沉默。等患者情绪反响根本稳定后,再进行耐心、细致的宣教。患者异常心理进行心理护理3做好病人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环节。病人家属和亲友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缺乏了解,对亲人病情的担忧,往往会表现得惊慌失措,甚至易怒、冲动,会给患者情绪带来很坏的影响,使之过分担忧自己的病情,加重心理负担,从而加重病情。在适宜的情况下,应向他们做好必要的病情介绍,讲明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稳定家属情绪,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并影响、感染患者的情绪,使救治顺利进行。同时改善探视条件,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前提下,鼓励家属及亲友多亲近患者。3﹒4非语言交流在心理护理的应用非语言交流是指以沟通目的的非语言行为〔肢体语言〕,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研究说明,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沟通〞,感情的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肢体语言。3﹒4﹒1触摸触摸能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苦,例如:握病人的额头等。当病人感到疼痛时,触摸使病人感到护士对他〔她〕的痛苦既关心又理解,从中感到欣慰,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施行触摸时应让病人在安静的环境中,集中精力,护士举止端庄,将同情的目光投向病人,动作轻柔,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自尊心的维护和护理人员自身的精神卫生管理入ICU患者大都全身裸露,而且由于工作原因,护士可能注意的监护和治疗较多,无视了患者本身的存在,易损伤患者的自尊。所以我们在做任何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患者暴露部位,要尊重患者,必要时应用屏风遮挡或让其穿上病服。同时,做好晨、晚间护理(如为患者清洗手脚、按摩经常受压部位)及各种根底护理,这样不仅可给予患者爱抚和抚慰,还可以增进护患感情。体贴、关心患者护士应态度和蔼的尽可能多地与患者接触、交谈,对患者的病情做适当的介绍,以解除患者的孤独感和压抑感;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他们消除陌生感、紧张感,接受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ICU的护患交流对神志清楚的病人可根据他们的病情、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交流方式,准确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及时给予解答,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疾病痛苦。尤其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可以用笔或手势来交流、表达思想,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特殊病人的护理措施对自杀未遂的病人,护士要因人而异,分析病人的心理反响,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关心、帮助,用真诚的心去温暖病人受创的心灵,积极开导他们,让他们面对现实和人生,热爱生活,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使其主动配合抢救防止出现拒绝治疗现象而延误珍贵的抢救时间。学会给患者一个“苹果〞护理人员也要学会不失时机地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希蒙得木油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甲基丙二酸二乙酯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中国纳米陶瓷涂料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熔剂油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乌海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畸形栓塞治疗技术考核
- 忻州市中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技术考核
- 赤峰市人民医院介入治疗护理配合考核
- 哈尔滨市中医院住院医师科研能力考核
- 唐山市中医院护理管理体系规划考核
- 运城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文化建设考核
- 慢性肾炎课件
- 「东北大板」怎么红起来的
- midas分析设计原理
- 保险金信托基础知识课件
-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起重机)
- 医师多点执业劳务协议书(参考格式)
- 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评审报告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USP31-621色谱法-中文译稿
- 妊娠期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清洁生产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