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酿造工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酿造啤酒时,麦芽的主要成分中,占比最高的是?A.蛋白质B.淀粉C.纤维素D.脂肪答案:B。麦芽中淀粉含量约占干物质的58%-65%,是酿造过程中糖的主要来源。2.糖化过程中,α-淀粉酶的最适作用温度范围是?A.45-50℃B.60-65℃C.70-75℃D.80-85℃答案:C。α-淀粉酶属于内切淀粉酶,最适温度为70-75℃,在此温度下可快速分解淀粉长链生成糊精。3.葡萄酒酿造中,SO₂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杀菌防腐B.抗氧化C.促进色素溶解D.抑制苹果酸-乳酸发酵答案:C。SO₂的主要作用是杀菌、抗氧化及抑制杂菌,促进色素溶解主要通过浸渍或酶处理实现。4.啤酒主发酵阶段,发酵液的pH值通常会?A.逐渐升高B.基本不变C.逐渐降低D.先升后降答案:C。酵母代谢产生有机酸(如乳酸、乙酸)和CO₂,导致pH从初始的5.2-5.4降至4.2-4.4。5.酱油酿造中,制曲的核心目的是?A.增加原料水分B.富集米曲霉C.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D.产生酒精答案:B。米曲霉分泌蛋白酶、淀粉酶等,是后续发酵的关键微生物,制曲通过控制条件促进其生长繁殖。6.白酒固态发酵时,“打量水”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粮醅温度B.调节粮醅水分C.增加酸度D.促进淀粉糊化答案:B。打量水是向出窖粮醅中添加热水(80-90℃),使水分达到53%-55%,满足微生物代谢需求。7.黄酒发酵过程中,“开耙”操作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温度过高B.促进酵母沉淀C.增加氧气含量D.加速糖分消耗答案:A。黄酒发酵前期产热快,通过定期搅拌(开耙)散发多余热量,控制品温在28-32℃。8.啤酒过滤时,硅藻土的添加量通常为?A.0.1-0.3kg/hLB.1-3kg/hLC.5-8kg/hLD.10-15kg/hL答案:A。啤酒过滤中,预涂硅藻土用量约0.1-0.3kg/hL,循环添加量根据浊度调整。9.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的主要微生物是?A.酿酒酵母B.乳酸杆菌C.醋酸菌D.毕赤酵母答案:B。MLF由乳酸菌(如酒酒球菌、植物乳杆菌)主导,将苹果酸转化为乳酸,降低酸度并提升风味复杂度。10.酱油淋油时,头油与二油的关系是?A.头油质量差,二油质量好B.头油浓度高,二油浓度低C.头油用于调色,二油用于调味D.头油与二油成分无差异答案:B。头油是首次浸泡得到的高浓度酱油,二油为二次浸泡的低浓度液体,通常头油用于成品,二油用于下一批浸泡。11.白酒蒸馏时,“掐头去尾”的主要原因是?A.头酒含低沸点杂质(如甲醇),尾酒含高沸点杂质(如杂醇油)B.头酒度数低,尾酒度数高C.头酒香气不足,尾酒口感寡淡D.头酒易挥发,尾酒易浑浊答案:A。头酒中甲醇、乙醛等低沸点有害物含量高,尾酒中杂醇油、高级脂肪酸等高沸点物质含量高,需去除以提升酒质。12.啤酒发酵罐压力控制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酵母繁殖B.促进CO₂溶解C.减少酒花香气损失D.防止染菌答案:B。发酵罐维持0.05-0.12MPa压力,可促进CO₂溶解于酒液,形成杀口感,同时抑制酵母过度增殖。13.黄酒煎酒(灭菌)的温度通常控制在?A.50-60℃B.70-80℃C.85-95℃D.100-110℃答案:C。煎酒通过85-95℃加热10-15分钟,杀灭酵母和杂菌,同时促进风味物质熟化。14.葡萄酒澄清时,使用明胶的主要作用是?A.吸附色素B.中和负电荷胶体C.增加酒精度D.降低酸度答案:B。明胶是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可与葡萄酒中带负电荷的单宁、果胶等胶体结合沉淀,达到澄清目的。15.酱油发酵过程中,“酱醅”的水分含量通常控制在?A.30%-40%B.45%-55%C.60%-70%D.75%-85%答案:C。酱醅水分60%-70%时,微生物代谢活跃,利于蛋白酶、淀粉酶分解原料生成氨基酸和还原糖。16.啤酒麦汁煮沸时,酒花添加的最佳阶段是?A.煮沸开始时(0分钟)B.煮沸10分钟C.煮沸40分钟D.煮沸结束前5分钟答案:D。后期(终沸前5-10分钟)添加酒花可保留更多挥发性香气物质(如香叶醇、芳樟醇),提升酒花香气。17.白酒“酒醅”入窖时,温度控制的关键依据是?A.季节与室温B.原料品种C.曲药用量D.酒精度目标答案:A。夏季入窖温度低(18-22℃),防止升温过快;冬季入窖温度高(25-28℃),确保发酵启动,核心是通过温度控制微生物代谢速率。18.黄酒发酵时,“浆水”的主要作用是?A.调节pHB.提供酵母菌种C.增加糖分D.抑制杂菌答案:B。浆水是前批次发酵的澄清酒液,含有大量活性酵母,可作为“酒母”接种,加速发酵启动。19.啤酒巴氏杀菌的PU值(PasteurizationUnit)是指?A.60℃下保持1分钟的杀菌强度B.72℃下保持15秒的杀菌强度C.85℃下保持30分钟的杀菌强度D.100℃下保持1分钟的杀菌强度答案:A。PU值定义为60℃下1分钟的杀菌效果,实际生产中常用62-65℃杀菌15-20分钟,PU值约15-25。20.葡萄酒冷稳定处理的温度通常控制在?A.0-4℃B.10-15℃C.20-25℃D.-5--2℃答案:D。冷稳定通过-5--2℃低温处理7-15天,促使酒石酸盐(如酒石酸氢钾)结晶析出,防止装瓶后浑浊。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麦芽粉碎时,麦皮应尽可能破碎以提高浸出率。(×)解析:麦皮破碎过度会导致麦汁浑浊,应保持麦皮完整以形成过滤层,通常采用“皮破仁碎”的粉碎原则。2.啤酒发酵后期需降低温度(后熟),目的是促进酵母沉淀和双乙酰还原。(√)解析:后熟温度控制在0-2℃,可加速酵母凝聚沉淀,同时酵母利用双乙酰前驱体(α-乙酰乳酸)降低双乙酰含量至0.1mg/L以下。3.酱油制曲时,品温越高越好,可加速米曲霉生长。(×)解析:米曲霉最适生长温度为30-32℃,品温超过35℃会抑制其生长并促进杂菌(如毛霉)繁殖,需通过翻曲控制温度。4.白酒固态发酵中,“窖泥”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己酸菌,生成己酸乙酯(主体香)。(√)解析: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富集己酸菌、甲烷菌等功能微生物,代谢产生己酸,与乙醇酯化生成己酸乙酯,形成典型风味。5.葡萄酒酒精发酵结束后,残糖应控制在4g/L以下才能称为“干型”葡萄酒。(√)解析:根据国际标准,干型葡萄酒残糖≤4g/L,半干型为4-12g/L,半甜型12-45g/L,甜型>45g/L。6.黄酒发酵时,“前缓后急”的升温曲线有利于风味物质积累。(×)解析:黄酒发酵需“前急后缓”,前期快速升温(2-3天达顶温)促进酵母繁殖和糖分消耗,后期缓慢降温(5-7天)利于风味物质生成。7.啤酒麦汁充氧时,溶解氧应控制在8-12mg/L,以满足酵母繁殖需求。(√)解析:酵母繁殖需要氧气合成固醇类物质,麦汁溶解氧低于6mg/L会导致酵母活性不足,高于14mg/L可能引起氧化味。8.酱油发酵时,高盐环境(18%-20%NaCl)会抑制所有微生物活动。(×)解析:高盐可抑制杂菌(如大肠杆菌),但耐盐微生物(如鲁氏酵母、球拟酵母)仍能代谢产生乙醇、酯类等风味物质。9.白酒蒸馏时,“流酒速度”越快越好,可提高出酒率。(×)解析:流酒速度过快(>4kg/min)会导致低沸点香味物质流失,通常控制在2-3kg/min,确保香味成分充分馏出。10.葡萄酒二氧化硫(SO₂)的添加量越高越好,可完全防止氧化。(×)解析:SO₂添加过量(>200mg/L)会产生硫臭味,且可能引起消费者过敏,应根据酒精度、pH等调整,干白葡萄酒通常添加30-50mg/L游离SO₂。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啤酒麦芽粉碎的质量要求及控制要点。答案:质量要求:①麦皮完整(破而不碎),形成良好过滤层;②胚乳充分破碎(细粉率40%-50%),利于淀粉和蛋白质溶出;③粗细粉差(粗粉与细粉浸出物差值)≤1.5%。控制要点:①调节对辊间距(0.3-0.5mm),避免过碎;②定期检查粉碎设备(如对辊磨损);③根据麦芽硬度调整(硬麦适当调紧,软麦调松);④粉碎后及时使用,防止吸潮结块。2.葡萄酒酒精发酵过程中,如何判断发酵是否结束?需检测哪些指标?答案:判断方法:①观察现象:气泡减少(CO₂产生量下降),酒帽(葡萄皮渣)下沉;②检测指标:a.糖度:残糖≤4g/L(干型)或目标值;b.密度:酒液密度降至0.990-0.995g/cm³;c.酵母活性:显微镜观察酵母是否失活(出现自溶);d.发酵温度:趋于稳定(接近环境温度)。3.酱油发酵(低盐固态)的主要工艺步骤及各步骤目的。答案:步骤及目的:①原料处理:大豆(或豆粕)蒸煮(121℃,30分钟)使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小麦焙炒(破坏酶活,产生焦香物质);②制曲:接种米曲霉(0.1%种曲),28-32℃培养40-48小时,生成蛋白酶、淀粉酶;③发酵:成曲与盐水(12-14°Be’)混合成酱醅,45-50℃保温发酵20-30天,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氨基态氮≥0.8g/100mL),淀粉酶分解淀粉为还原糖;④淋油:用热水(70-80℃)浸泡酱醅,分离头油(成品)和二油(循环使用)。4.白酒“入窖条件”包括哪些参数?各参数的控制范围及意义。答案:入窖条件包括:①温度:根据季节调整(夏季18-22℃,冬季25-28℃),控制微生物代谢速率;②水分:53%-55%,满足酵母和细菌生长需求(水分过低发酵不彻底,过高易染菌);③酸度:1.8-2.2(以乳酸计),适当酸度抑制杂菌,促进酶活;④淀粉含量:16%-18%,提供发酵碳源(淀粉过高易产酸,过低出酒率低);⑤糖分:0.5%-1.0%,作为酵母启动的初始碳源;⑥曲药用量:20%-25%(占粮醅比),提供微生物和酶系。5.黄酒“煎酒”的操作要点及对酒质的影响。答案:操作要点:①温度:85-95℃(避免过度加热产生焦味);②时间:10-15分钟(确保杀菌彻底);③方式:间接加热(蒸汽或热水浴),避免局部过热;④流速:控制酒液流动均匀,防止沉淀;⑤冷却:煎酒后快速冷却至20℃以下,防止风味劣变。对酒质的影响:①杀菌:灭活酵母和杂菌,稳定酒质;②熟化:促进美拉德反应(产生类黑精)和酯类生成,提升醇厚感;③澄清:蛋白质等胶体受热凝固沉淀,提高酒液透明度;④抑制后发酵:防止装瓶后二次发酵导致浑浊或胀瓶。四、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1.某啤酒厂使用10吨麦芽(浸出率80%,干物质90%)生产麦汁,最终得到100hL麦汁(密度1.040g/cm³,浸出物浓度12°P)。计算浸出物收得率(%)。(注:1°P=1g浸出物/100g麦汁)答案:①麦芽中可浸出干物质质量=10吨×90%×80%=7.2吨=7200kg②麦汁中浸出物质量=100hL×100L/hL×1.040kg/L×12%=100×100×1.040×0.12=1248kg③浸出物收得率=(1248kg/7200kg)×100%=17.33%(注:实际生产中收得率通常为75%-85%,此题数据为示例)2.某葡萄酒发酵前糖度为220g/L(葡萄糖),发酵后残糖为4g/L,计算理论酒精度(体积分数)。(已知:1g葡萄糖可生成0.511g酒精,酒精密度0.789g/mL)答案:①消耗葡萄糖量=220-4=216g/L②生成酒精质量=216g/L×0.511=110.376g/L③酒精体积=110.376g/0.789g/mL≈139.9mL/L≈14.0%vol理论酒精度约为14.0%vol(实际因酵母活性等因素略低于此值)五、综合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1.啤酒发酵过程中,检测发现双乙酰含量超标(0.25mg/L,标准≤0.1mg/L),请分析可能原因及解决措施。答案:可能原因:①酵母菌种老化(代谢能力下降,无法有效还原双乙酰);②发酵温度过低(后熟期温度<0℃,酵母活性不足);③麦汁中α-氨基氮不足(<160mg/L,酵母缺乏合成前驱体的氮源);④发酵前期升温过快(主发酵温度>18℃,导致α-乙酰乳酸生成量增加);⑤酵母添加量不足(<15×10⁶个/mL,繁殖量不够)。解决措施:①更换活性高的酵母菌种;②延长后熟时间(0-2℃保持7-10天);③调整麦汁组成(增加辅料比例或添加酵母营养盐);④控制主发酵温度(10-12℃);⑤提高酵母接种量(20-25×10⁶个/mL);⑥检测发酵液pH(若pH<4.0,可添加碳酸钙中和至4.2-4.4,促进酵母代谢)。2.酱油发酵后期(第25天)检测发现氨基态氮仅0.6g/100mL(目标≥0.8g/100mL),请分析可能原因及改进方法。答案:可能原因:①制曲质量差(米曲霉孢子数不足,蛋白酶活性低);②发酵温度过低(<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器培训加盟合同范本
- 公路标线施工与维护方案
- 二手车转让协议书合同
- 临时短期租车合同协议
- 无水氟化铝生产线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住宅项目人员管理与现场作业调度方案
- 施工进度与质量协调方案
- 供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与管理方案
- pvc浴室柜合同范本
- 功能性有机硅产品生产线项目施工方案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2025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讲解
- 肝病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服氟康唑致严重肝损伤诊疗分析)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2025年放射学影像学诊断综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河南省高考生物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湖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下属市飞英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酒驾复议申请书
- 软件项目开发团队管理方案
- 教师招聘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低氘水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