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救护知识培训课件培训目标与结构1培养现场应急救护能力通过专业培训,使学员能够在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情况下,迅速判断情况,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2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讲解+技能演示+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确保学员不仅理解急救原理,更能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符合权威标准全部培训内容严格遵循中国红十字会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急救培训标准,确保所学技能符合最新医疗救护规范和指南要求。救护基础知识概述国际医疗救护标准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IFRC)制定的《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是全球急救标准的重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基础生命支持指南》提供了全球统一的急救操作规范。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定期更新的心肺复苏指南被广泛采用。国内医疗救护标准中国红十字会颁布的《救护员培训教材》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指南》是我国急救培训的基础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规范了急救流程和标准。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制定的各类急救技术操作规范是专业参考依据。现场救护的定义与意义现场救护是指在医疗机构以外的地点,对突发伤病情况实施的及时、正确的救助措施,是伤病员进入专业医疗体系前的关键环节。现场救护的重要意义:赢得黄金救治时间,提高伤病员存活率预防伤情恶化,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为专业医疗救治争取时间和条件医疗救护工作流程发现与评估迅速判断现场安全情况,确认伤病员数量与位置初步评估伤病员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循环确定伤病情况的严重程度与紧急优先级处理与救护针对危及生命的情况优先处理(气道、呼吸、循环)根据伤病情况实施相应急救措施持续监测伤病员状态变化,及时调整救护措施转运与交接拨打120/999急救电话,正确描述位置与伤情做好转运前准备,确保伤病员状态稳定专业救护人员到达后,清晰交接伤病情况及已采取的措施医疗救护工作与120/999急救系统的协同流程:拨打急救电话时,按调度员指引提供详细信息,包括地点、伤病员数量、主要伤情听从调度员电话指导,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前实施必要急救措施救护车到达后,主动向医护人员报告已采取的措施及观察到的症状变化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医护职业道德四大原则尊重原则尊重伤病员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保护个人信息。在实施救护前应尽可能获得知情同意,特殊情况下可实施紧急救助。不伤害原则救护行为应当以不造成额外伤害为前提,在能力范围内实施救护,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二次伤害。对于超出自身能力的救护措施,应等待专业人员到达。有利原则救护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伤病员的最大利益,评估行动的风险与收益,选择最有利于伤病员的救护方案。确保所有措施都以提高生存率和减少伤害为目标。公正原则在多人伤病的情况下,应基于医学需求而非个人关系或社会地位分配救护资源,按照伤情严重程度确定救护优先顺序,保证救护资源的合理使用。主要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规定了红十字会在普及救护知识、开展救护培训方面的职责,为救护培训提供了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了紧急救助的"好人法"条款,为实施救护行为提供法律保障:"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强调了普及健康知识、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明确各级政府及医疗机构在急救体系建设中的责任。现场安全与自我防护环境安全判断进入救护现场前,首先评估潜在危险:观察是否有火灾、化学品泄漏、建筑物倒塌风险确认是否存在电击、溺水、高空坠物等危险评估交通安全,在道路救护时设置警示标志判断是否有暴力风险或危险动物安全原则:救护者安全第一,不具备安全条件时应等待专业救援个人防护标准防护装备及使用原则:一次性医用手套:接触伤口、体液前必须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人工呼吸时使用面罩护目镜:防止血液、体液溅入眼睛防护服:大面积出血或危险环境中使用防护原则:所有伤病员均视为具有感染风险,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救护后防护措施:正确摘除防护装备,避免交叉污染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必要时使用含酒精消毒液一次性防护装备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若发生针刺伤或血液、体液接触,立即清洗并就医伤病员评估一次评估(初步评估)一次评估是快速确认伤病员生命体征状态的过程,遵循"ABC"原则:A-意识与气道(Airway)呼叫伤病员并轻拍肩部,评估意识状态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异物,清理呕吐物、血块等对无意识伤病员,采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颈椎伤者使用推颌法维持气道通畅B-呼吸(Breathing)观察胸部起伏,感觉鼻部气流听诊肺部呼吸音(如有条件)评估呼吸频率、深度、节律是否正常观察呼吸是否费力,有无紫绀C-循环(Circulation)检查颈动脉搏动(无意识伤病员)评估脉搏强弱、频率、节律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检查有无明显出血点二次评估(详细评估)在确认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的全面检查:伤情评估系统检查:头颈部、胸腹部、四肢、背部观察有无外伤、畸形、肿胀、瘀斑触诊检查疼痛点、骨折、异常跳动评估运动和感觉功能既往病史采集使用"SAMPLE"法则收集信息:S-症状(Symptoms):主要不适和发生时间A-过敏史(Allergies):药物、食物等过敏情况M-药物(Medications):正在服用的药物P-既往病史(Pastmedicalhistory):慢性疾病L-最后进食(Lastmeal):最后进食时间和内容生命体征识别脉搏正常值:成人60-100次/分,儿童80-120次/分,婴儿100-140次/分测量方法:成人常用桡动脉(腕部)或颈动脉(颈部),使用食指和中指轻压,不用拇指。计数15秒脉搏次数乘以4,或30秒次数乘以2。异常情况:脉搏过快(>100次/分)可能提示发热、失血、疼痛;脉搏过慢(<60次/分)可能提示脑压增高、心脏传导阻滞;脉搏弱或消失提示循环衰竭。呼吸正常值:成人12-20次/分,儿童20-30次/分,婴儿30-40次/分测量方法:观察胸腹部起伏,计数30秒呼吸次数乘以2。注意在伤病员不知情的情况下测量,以避免呼吸频率被有意识地改变。异常情况:呼吸过快(>24次/分)可能提示发热、疼痛、缺氧;呼吸过慢(<10次/分)可能提示脑损伤、药物中毒;不规则呼吸可能提示呼吸中枢损伤。血压正常值:成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测量方法:使用电子血压计或听诊器配合血压计,袖带位于上臂心脏水平。现场急救条件有限时,可通过摸查桡动脉判断收缩压(有搏动通常>80mmHg)。异常情况:血压过高(>140/90mmHg)可能提示高血压、颅内压增高;血压过低(<90/60mmHg)可能提示休克、失血、心力衰竭。体温正常值:腋下36-37℃,口腔36.3-37.3℃,直肠36.5-37.7℃测量方法:现场急救多用额温枪或电子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测量时间应不少于3分钟(水银体温计)或听到提示音(电子体温计)。气道管理与窒息急救气道管理基本技术清理口腔技术目的: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带手套的手指包裹纱布清除可见异物使用吸引器吸除液体(如有条件)侧卧位可帮助引流口腔分泌物仰头举颏技术适用于无颈椎损伤的无意识伤病员:一手放在伤病员前额,向后轻推另一手指尖放在下颌骨下方,向上抬起头部后仰,下巴抬起,打开气道推颌法适用于疑似颈椎损伤的无意识伤病员:双手拇指放在伤病员面颊两侧其余手指抓住下颌角向前推头颈保持中立位,不做仰头动作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冲击法)应用场景适用于因异物堵塞导致的突发窒息,伤病员表现为:不能说话、呼吸困难或不能呼吸双手抓住颈部(国际窒息手势)面色发青或发紫操作流程(清醒成人)站在伤病员身后,双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脐上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压迫,每次独立重复直至异物排出或伤病员失去意识特殊情况处理肥胖或孕妇:改为胸部冲击法婴幼儿:5次背部拍打加5次胸部按压自救:腹部抵住固定物体(如椅背)快速向上压迫心肺复苏(CPR)基础原理必备理论知识心搏骤停的定义与原因心搏骤停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常见原因包括:心脏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病等非心脏性:窒息、电击、溺水、中毒、创伤等脑缺氧与时间窗口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心搏骤停后:4-6分钟:可逆性脑损伤开始6-10分钟:不可逆性脑损伤>10分钟:严重脑损伤,预后极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黄金4分钟"和"白金10分钟"的概念。心肺复苏的生理基础胸外按压:人工制造血液循环,维持脑和心脏血供人工呼吸: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电击除颤: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恢复有效心跳不同年龄段CPR操作关键差异操作要点成人(≥8岁)儿童(1-8岁)婴儿(<1岁)判断反应呼叫并轻拍肩部检查呼吸观察胸部起伏,听感呼吸,不超过10秒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胸骨下半部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下方)按压方法双手单手或双手两指法或拇指环抱法按压深度5-6厘米约5厘米约4厘米(胸廓前后径1/3)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与通气比例30:230:2(单人)15:2(双人)30:2(单人)15:2(双人)心肺复苏(CPR)操作实务1确认现场安全并评估反应确保救护环境安全,轻拍伤病员肩部并大声呼叫。若无反应,立即呼叫他人帮助,并拨打120/999急救电话。2检查呼吸和脉搏仰头举颏打开气道,贴近伤病员口鼻,同时观察胸部起伏,感觉和听呼吸声,不超过10秒。同时检查颈动脉搏动(成人)或肱动脉搏动(婴儿)。3实施胸外按压按压位置:成人和儿童在胸骨下半部,婴儿在两乳头连线下方按压姿势:跪在伤病员一侧,肩部在按压点正上方,手臂伸直按压方法:双手掌根重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按压要求: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每次按压后确保胸廓完全回弹4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使用防护面罩):保持气道开放(仰头举颏)捏闭伤病员鼻子(成人和儿童)口对口完全密封吹气时间约1秒,看到胸廓起伏为有效每次吹气后移开嘴巴,让伤病员自行呼气5交替进行按压与通气单人施救: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反复循环双人施救:一人负责按压,一人负责通气,按30:2比例操作避免按压中断:人工呼吸不应超过10秒,交替操作应快速无缝衔接6持续CPR直至专业救援到达不要轻易中断心肺复苏,除非:伤病员出现自主呼吸和脉搏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手施救者体力耗竭无法继续AED除颤仪使用工作原理与适用范围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能够识别致命性心律失常并通过电击纠正的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极片识别心脏的电活动自动分析心律,识别可除颤心律(室颤、无脉性室速)语音指导操作者完成除颤流程释放适量电能,终止异常心律,使心脏有机会恢复正常节律适用范围:心脏骤停的伤病员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者无脉搏或脉搏不确定者不适用情况:有意识、有脉搏的伤病员婴儿(<1岁)通常不推荐使用成人AED严重环境危险(如伤病员身处水中)现场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打开AED并按语音提示操作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设备自检全程保持CPR直至AED准备就绪粘贴电极片撕开电极片包装,去除保护膜右上胸(锁骨下)和左下胸(腋中线肋间)确保电极片完全贴合皮肤,无气泡连接电极导线至AED主机分析心律确保所有人员远离伤病员("我离开、你离开、大家离开")按下分析按钮(部分机型自动分析)按提示实施除颤如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无人接触伤病员大声喊"所有人离开,准备除颤"按下除颤按钮除颤后立即恢复CPR无论除颤结果如何,立即进行2分钟CPR按AED提示再次分析心律重要注意事项:伤病员皮肤潮湿时需擦干后再贴电极片有植入式心脏装置者,电极片应避开装置多毛胸部可能需要先剃除毛发(AED通常配有剃刀)创伤急救与止血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情况:大多数表浅出血操作方法:戴上防护手套(如有条件)用干净敷料或布料覆盖伤口用手掌直接压迫出血部位持续加压5-10分钟不松开如血液浸透敷料,不要移除,加盖新敷料继续加压注意事项:压力要适度,止血同时不影响远端血供压迫止血点法适用情况:四肢大出血且直接加压困难时操作方法:根据出血部位选择相应动脉压迫点上肢出血:压迫肱动脉(上臂内侧中点)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腹股沟正中折痕处)头面部出血:压迫颞动脉或颈外动脉注意事项:压迫止血点仅为临时措施,同时应结合直接压迫法止血带使用适用情况:四肢大动脉出血、截肢等其他方法无效时的最后选择操作方法:将止血带置于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拉紧止血带并固定旋转棒状物收紧止血带直至出血停止记录止血带使用时间注意事项:止血带一旦使用不宜松开;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明确标记使用止血带的伤病员止血带使用的常见误区误区一:所有出血都需要使用止血带—实际上止血带仅用于其他方法无效的危及生命的四肢出血误区二:止血带可反复松开减轻疼痛—实际上松开后可能导致栓子脱落和再出血,增加伤病员风险误区三:任何物品都可替代专业止血带—实际上应使用宽而坚固的材料,细绳、电线等会造成组织损伤创口包扎与固定创口处理基本流程消毒原则清洁伤口周围皮肤,避免污染物进入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从中心向四周)使用碘伏或75%酒精由内向外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严重污染伤口应留给专业医护人员处理敷料选择与使用无菌纱布:最常用的基础敷料,吸收性好凡士林纱布:用于烧伤、擦伤,防止敷料粘连藻酸盐敷料:用于渗液较多的伤口透气胶带:固定敷料,不适用于有皮肤过敏者常见包扎方法环形包扎:适用于手指、手腕等圆柱形部位"8"字包扎:适用于关节部位如脚踝、手腕螺旋形包扎:适用于前臂、小腿等渐粗部位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膝盖等突出部位骨折现场临时固定骨折识别要点骨折的典型表现包括:疼痛:持续性,活动时加剧肿胀:骨折部位周围组织肿胀畸形:肢体外观异常,可能缩短或角度异常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活动或负重异常活动:骨折部位出现不正常活动固定原则固定前不要尝试复位骨折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先固定再搬运,避免二次损伤定期检查固定远端循环和神经功能临时固定方法1.夹板固定使用木板、硬纸板等硬物作为夹板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两端的关节夹板与肢体间垫软物用绷带、三角巾等固定夹板2.健肢固定法将受伤肢体与健侧肢体绑在一起适用于无夹板等辅助材料时下肢可将两腿并拢,上肢可固定于胸前3.石膏/气囊夹板(如有条件)按照器材使用说明操作烧伤与烫伤处理烧伤程度判断烧伤严重程度取决于深度、范围和部位:按深度分类:一度烧伤:仅累及表皮,表现为红肿、疼痛,不起水泡二度烧伤:累及真皮,表现为水泡、剧痛、渗液三度烧伤:全层皮肤损伤,表现为灰白或焦黑、痛觉减退烧伤面积估算:"9法则":头颈9%,上肢各9%,下肢各18%,躯干前后各18%,会阴1%"手掌法":患者手掌(含手指)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重度烧伤标准(需立即就医):二度烧伤面积>10%三度烧伤面积>5%特殊部位:面部、手、足、会阴、关节化学、电击导致的烧伤烧烫伤应急处理一般原则:脱离致伤因素,确保现场安全迅速冷却(热烧伤)或冲洗(化学烧伤)脱去可能影响循环的饰物(如戒指、手表)覆盖无菌敷料,防止感染评估是否需要专业医疗救治热烧伤处理: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20分钟水温以20-25℃为宜,避免过冷轻度烧伤可涂抹烧伤膏,重度烧伤应覆盖干净湿敷料化学烧伤处理: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特殊化学品可能需要特定中和剂(由专业人员处理)禁忌事项及转运原则禁忌事项:不要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烧伤面(可能加重组织损伤)不要刺破水泡(增加感染风险)不要涂抹牙膏、酱油、蛋清等民间偏方不要在烧伤面使用有色消毒剂(影响伤情评估)不要用粘性胶带直接贴于烧伤面不要随意涂抹药物(尤其是未经证实的偏方)转运原则:保持气道通畅,注意呼吸状态面部烧伤者注意预防气道水肿大面积烧伤注意保暖,预防休克使用清洁床单包裹,避免创面污染迅速转送专科医院或烧伤中心休克识别与急救休克的定义与分类休克是指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或血管扩张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综合征,可迅速危及生命。主要类型:失血性休克:由于出血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外伤、内出血)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病)感染性休克:由于严重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败血症)过敏性休克:由于严重过敏反应导致血管扩张(药物、食物过敏)神经源性休克:由于神经损伤导致血管扩张(脊髓损伤)休克早期症状体征早期(代偿期):心率增快(>100次/分)呼吸加快、变浅皮肤苍白、湿冷口渴感明显烦躁不安血压可能正常或略降进展期: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意识模糊尿量减少晚期(不可逆期):昏迷血压测不到脉搏细弱或消失休克的急救处理基本处理原则迅速控制原发病因外出血:采取有效止血措施过敏反应:移除过敏原,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专业人员)心源性:协助服用患者自备急救药物改善循环,保障器官灌注平卧位(休克体位):仰卧,抬高下肢20-30厘米注意:心源性休克患者应取半卧位;胸腹部伤患避免抬高下肢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氧气(如有条件)保暖,但避免过热使用毯子覆盖患者,保持体温避免使用热水袋等可能造成烫伤的加热方式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每5-10分钟记录一次意识、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心理安抚,减轻恐惧向患者解释情况,给予信心安静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搬动迅速就医休克为危急重症,应尽快送医治疗转运途中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常见内科急症处理心绞痛/心肌梗死识别与处理主要症状: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常伴有出汗、恶心、呕吐、气短心肌梗死疼痛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30分钟)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可能表现不典型现场急救:让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取半卧位休息松解紧身衣物,保持安静环境协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有)如有条件,给予低流量氧气如有"急救心脏病协会推荐方案",协助服用阿司匹林300mg咀嚼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心脏骤停的准备,必要时实施CPR迅速拨打120,尽快送往医院脑卒中识别与处理"FAST"识别法:F(Face/面部):面部不对称,一侧嘴角下垂A(Arms/手臂):一侧上肢无法抬起或保持S(Speech/言语):言语含糊不清或理解障碍T(Time/时间):记录症状出现时间,立即就医其他症状:突发剧烈头痛、眩晕、呕吐、意识障碍现场急救:立即拨打120,说明疑似脑卒中记录症状出现的确切时间(治疗窗口很重要)让患者平卧,头部略抬高15-30度松解紧身衣物,保持气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呕吐,侧卧位预防误吸不要给予任何食物、水或药物安抚患者情绪,减轻恐惧哮喘急性发作处理主要症状:呼吸困难,尤其是呼气困难喘息音(哮鸣音)胸闷、咳嗽严重时:说话困难,坐位前倾,使用辅助呼吸肌现场急救: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通常是坐位前倾松解紧身衣物,保持环境通风远离可能的过敏原或诱因协助使用患者自备的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摇匀药瓶,取下盖子患者呼气后,将吸入器对准口腔患者深吸气的同时按压吸入器屏气10秒后缓慢呼出必要时3-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糖尿病低血糖与高血糖应急低血糖的识别与处理低血糖的主要症状轻度低血糖:饥饿感、出汗、心悸、手抖、焦虑中度低血糖: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言语不清、行为异常重度低血糖:意识模糊、抽搐、昏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胰岛素或降糖药剂量过大进食不足或延迟过度运动消耗饮酒低血糖应急处理意识清醒者:立即给予10-20克快速吸收的糖分,如:葡萄糖片3-4片糖水(2-3茶匙糖溶于水中)果汁150-200ml蜂蜜或糖浆1-2汤匙10-15分钟后症状无改善可重复上述处理症状缓解后,给予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包、饼干)意识不清者:绝不可经口给糖(防止误吸)将患者置于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如有专业培训且备有葡萄糖注射液,可肌肉注射胰高血糖素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高血糖的识别与处理高血糖的主要症状早期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皮肤干燥、口渴明显呼吸深快(酸中毒呼吸)口中有水果或丙酮气味意识模糊至昏迷高血糖的常见原因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剂量不足过量进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感染、发热、应激状态胰岛素注射器使用错误高血糖应急处理评估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如患者意识清醒:鼓励多饮水(无糖),预防脱水协助患者按医嘱补充胰岛素(如有条件)监测血糖(如有血糖仪)如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侧卧位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不要给予食物或饮料(如意识不清)中暑、中毒急救1中暑识别与处理中暑类型与症状:先兆中暑:头晕、乏力、多汗、口渴、面色潮红、体温可能轻度升高轻症中暑:体温升高(38-39℃)、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灼热重症中暑:高热(>40℃)、皮肤干燥灼热、意识障碍、抽搐、休克现场急救措施: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紧身衣物降温处理:先兆或轻度中暑:湿毛巾敷头部,扇风重度中暑:全身喷洒冷水,冰袋置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意识清醒者给予含盐电解质饮料补充水分监测体温和生命体征重症中暑患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2一氧化碳中毒急救主要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潮红(樱桃红)乏力、嗜睡、意识障碍严重者抽搐、昏迷常见原因:煤气泄漏、炭火取暖、汽车尾气、火灾现场急救:确保救护者安全,屏住呼吸或佩戴防毒面具进入现场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处,打开门窗松解紧身衣物,保持气道通畅如有条件,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实施CPR即使症状缓解,也必须送医治疗3食物中毒急救常见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伴有发热、头痛严重者脱水、休克现场急救:催吐(仅适用于进食后短时间内、意识清醒者):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后壁或饮用温盐水(500ml水加1茶匙盐)后催吐不适合催吐的情况:摄入腐蚀性物质(强酸、强碱)意识不清者抽搐患者摄入石油制品保存呕吐物和可疑食物样本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抽搐、昏迷、癫痫处置癫痫发作识别与处理主要类型与表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意识丧失,倒地全身肌肉强直(10-20秒)随后肢体阵挛性抽动(1-3分钟)可能出现尿失禁、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发作后意识恢复缓慢,常有短暂的定向力障碍部分性发作(小发作):局部肢体抽动或感觉异常可能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可能有自动症(无目的重复动作)急救处理原则保护患者安全:防止跌倒损伤,但不要强行按压肢体移开周围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松解紧身衣物,特别是颈部保护气道:将患者置于侧卧位,便于口腔分泌物流出不要强行塞任何物品入口(包括压舌板)不要试图掰开紧闭的牙关观察记录:记录发作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发作类型和特点注意是否有连续发作(持续状态)何时拨打120:首次发作的患者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连续两次以上发作之间意识未恢复发作后意识长时间未恢复发作导致明显外伤孕妇或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昏迷患者的处置昏迷的常见原因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中风)低血糖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药物或酒精中毒休克缺氧感染(脑炎、脑膜炎)代谢异常(肝昏迷、尿毒症)现场急救步骤评估生命体征:首先评估意识、呼吸和脉搏如无呼吸或脉搏,立即实施CPR保持气道通畅:清理口腔分泌物或异物仰头举颏打开气道(无颈椎损伤时)将患者置于稳定侧卧位,防止窒息防止低体温:用毯子覆盖保暖寻找线索判断原因:检查随身物品(如糖尿病卡、药物)询问目击者发病经过观察现场环境(如药物、酒瓶等)持续监测:每5分钟检查一次生命体征观察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立即拨打120:提供详细信息,包括可能的原因说明患者当前状态妇产科突发情况处置突发分娩现场保护迫切分娩的征兆:规律的宫缩,间隔小于2分钟强烈的排便感阴道见胎头羊水已破紧急处理步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持环境相对安静、温暖准备干净布单、毛巾(如有条件,用酒精消毒)让产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嘱咐产妇不要屏气用力,而是随宫缩自然用力做好自我防护,如有条件戴手套接生基本步骤(紧急情况下):当胎头娩出时,双手轻托胎头,但不要拉拽检查脐带是否绕颈,若有则轻轻拨开待肩膀娩出后,双手托住胎儿,协助身体娩出用干净毛巾擦拭婴儿口鼻,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婴儿置于母亲腹部,保暖产后出血处理产后出血的识别:产后短时间内大量阴道出血(超过500ml)出血伴随组织块排出产妇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症状应急处理: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让产妇平卧,抬高下肢按摩子宫底部(肚脐下方硬块)促进收缩鼓励婴儿吸吮乳头(促进子宫收缩)使用干净垫料吸收血液,估计出血量保暖,防止休克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准备心肺复苏注意事项:不要尝试拉拽脐带取出胎盘;不要塞任何物品入阴道;保存所有排出的组织块供医生检查。新生儿初步处理保持体温:用干净毛巾擦干婴儿,尤其是头部将婴儿置于母亲胸前皮肤接触用干净布单覆盖婴儿和母亲保持呼吸道通畅:擦拭口鼻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若婴儿没有自主呼吸,轻拍脚底刺激如仍无反应,立即开始新生儿CPR脐带处理(紧急情况):等待脐带搏动停止(约1-3分钟)在距离婴儿腹部约10厘米处用干净绳子或布条扎紧再在距离第一结扎处约5厘米处扎紧在两结扎处之间剪断脐带儿童常见急症与特殊注意儿童气道梗阻与异物处理儿童气道梗阻的特点儿童气道较窄,更易完全堵塞常见于进食或玩小玩具时常见梗阻物:坚果、玩具小零件、硬币等梗阻识别部分阻塞:能说话、咳嗽,呼吸有杂音完全阻塞:不能说话、咳嗽无效、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处理方法1岁以上儿童:部分阻塞:鼓励有效咳嗽,不要干预完全阻塞:实施腹部冲击法(类似成人)站/跪在儿童身后,手臂环绕腹部一手握拳抵住脐上腹部另一手抓握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1岁以下婴儿:将婴儿俯卧于前臂,头低于躯干用手掌根部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若无效,翻转为仰卧位两手指放在胸骨下部,快速按压5次交替进行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直至异物排出儿童发热惊厥处理发热惊厥的特点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通常与体温快速上升有关(>38.5℃)多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一般持续时间短(小于5分钟)发作后意识恢复较快现场急救保护安全:将儿童置于平坦软面,清除周围危险物品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不要强行按压肢体或塞物品入口散热降温:脱去厚重衣物使用温水(不用冷水或酒精)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保持环境通风持续观察: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和特点惊厥停止后:测量体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退热药何时拨打120首次发热惊厥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短时间内多次发作惊厥后意识未完全恢复伴有严重呕吐、剧烈头痛有颈项强直表现儿童心理安抚技巧保持冷静,语气温和坚定简单解释即将进行的处理分散注意力(讲故事、唱歌)允许抱着心爱的玩具鼓励父母陪伴并参与安抚处置过程中持续与儿童交流急性创伤案例演练1交通事故多发创伤案例情景描述:一名30岁男性在交通事故中被撞倒,倒地后头部着地。伤者意识模糊,头部有出血,右腿变形,呼吸急促。应急处置流程:确保现场安全评估交通情况,设置警示标志必要时请他人协助指挥交通初步评估评估意识:使用AVPU量表(A-清醒,V-对声音有反应,P-对疼痛有反应,U-无反应)检查气道:确保通畅,注意可能的颈椎损伤评估呼吸:观察胸廓起伏,计数呼吸频率评估循环:检查颈动脉搏动,观察外出血保护颈椎双手固定头颈部,维持中立位如有条件,使用颈托固定止血与创伤处理头部伤口:使用无菌敷料直接压迫止血右腿骨折:不尝试复位,使用夹板固定2转运与持续监测转运准备:拨打120,详细说明伤情和现场情况准备搬运:至少3-4人,保持脊柱一致性使用硬板担架或就地取材(门板等)持续监测:每5分钟记录意识状态变化持续观察呼吸、脉搏警惕休克症状:皮肤湿冷、脉搏加快注意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变化(提示颅内压变化)医疗交接:救护车到达后,向医护人员报告:伤者基本情况与事故经过已采取的急救措施伤者状态变化可能的既往病史(如有了解)3骨折出血案例分析情景描述:一名45岁女性从2米高处跌落,右小腿有开放性骨折,骨端外露,伴有搏动性出血。伤者疼痛剧烈,意识清醒。处置要点:止血优先使用无菌敷料直接覆盖伤口并加压抬高伤肢,高于心脏水平如直接压迫无效,考虑在伤口近心端加压止血点严重搏动性出血难以控制时,考虑使用止血带骨折处理不尝试将外露骨端推回用无菌湿敷料覆盖外露骨端使用夹板固定,包括骨折上下关节注意:开放性骨折有高风险感染,需尽快就医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稳定肢体,减少移动冰敷减轻肿胀(避开开放伤口)安抚伤者,解释处置过程灾害事故与群体性事件灾害现场分诊原则START快速分诊法适用于大量伤员情况下的初步分类:分诊流程:让能走动的伤员自行移动到指定区域(绿色/轻伤)对剩余伤员进行RPM评估:R-呼吸(Respiration):无呼吸或异常呼吸P-脉搏(Pulse):桡动脉脉搏存在与否M-意识(Mentalstatus):能否遵循简单指令分诊类别:红色(I级):最紧急,需立即救治气道阻塞但可处理呼吸频率>30次/分无桡动脉搏动但有颈动脉搏动意识不清但有呼吸脉搏黄色(II级):次紧急,可延迟救治有生命体征且意识清楚不能行走的骨折、大面积烧伤等绿色(III级):轻伤,可自行行走黑色(IV级):死亡或濒死不可救实施分诊的关键点每名伤员评估时间不超过30秒使用分诊标签或彩色胶带标记建立伤员集中区,按优先级分区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如气道阻塞、大出血定期重新评估伤员状况各类灾害应急特点地震灾害常见伤情:挤压伤、骨折、窒息、出血、休克救援重点:判断余震风险,确保救援安全快速疏散轻伤员,建立临时医疗点挤压伤患者要警惕挤压综合征,解救后不宜立即饮水关注保暖和防感染措施火灾事故常见伤情:烧伤、烫伤、吸入性损伤、一氧化碳中毒救援重点:撤离患者至安全区域,优先呼吸道烧伤者迅速降温处理烧伤注意气道保护,警惕延迟性呼吸困难给予氧气支持(如有条件)爆炸事故常见伤情:爆震伤、弹片伤、烧伤、多发伤救援重点:警惕二次爆炸风险优先处理大出血和气道问题注意看似轻伤者可能有内脏损伤关注爆震波导致的肺、耳、脑损伤洪灾与水灾常见伤情:溺水、低温伤、外伤、感染救援重点:溺水患者优先处理呼吸道注意低体温处理,缓慢复温预防伤口感染和水传染病传染病突发处置个人防护及隔离流程个人防护装备(PPE)分级:一级防护:一次性口罩、手套、工作服适用于一般传染病接触场景二级防护:医用防护口罩(N95)、护目镜、防护服、手套、鞋套适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接触传染病三级防护:全面型呼吸防护具、连体防护服、多层手套适用于高度传染性、致命性疾病标准防护流程:正确穿戴PPE顺序:洗手→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正确脱卸PPE顺序: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口罩→洗手避免交叉感染:脱卸过程中不要触摸外层每一步后使用手消毒剂将废弃物放入专用袋中隔离措施: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单独安置在通风良好区域使用"一患一用"设备,避免共用保持至少1-2米社交距离设立清洁区和污染区,严格区分常见传染病种类与特点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传播:飞沫、接触传播防护: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改变传播:飞沫、气溶胶、接触传播防护: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肺结核:症状:慢性咳嗽、咯血、低热、盗汗传播:飞沫传播防护:N95口罩、避免长时间密切接触消化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症状:乏力、食欲不振、黄疸传播:粪-口途径、血液传播(类型不同)防护:手套、避免接触体液、食品卫生诺如病毒:症状:急性呕吐、腹泻、腹痛传播:粪-口途径、污染食物防护:严格洗手、消毒接触表面血液/体液传播疾病:艾滋病、乙肝、丙肝:防护:避免血液接触,使用防护装备暴露后:立即冲洗,报告并寻求PEP预防报警与处置机制疑似传染病识别:集体发病(短时间内多人类似症状)非常规症状(异常出疹、高热不退)流行病学关联(旅行史、接触史)快速进展的严重症状报告流程:发现疑似传染病例后,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对于法定传染病,必须在规定时限内报告: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2小时内乙类传染病(如SARS、艾滋病):24小时内拨打疾控中心应急电话或12320卫生热线现场应急处置:立即隔离疑似患者,限制人员流动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初步调查可能的感染源和接触者对场所进行初步消毒配合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保存相关证据和样本(如有条件)注意事项:避免引起恐慌,理性科学应对不擅自发布传染病信息协助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公共场所意外事件应急1溺水救护救护原则:岸上救援优先,减少救护者风险救援步骤:呼救并寻求帮助,拨打120尝试"抛物救援":抛出绳索、漂浮物等如必须入水救援:携带浮具,避免正面接近溺水者从后方接近,控制溺水者下颌不要被溺水者抓住或抱住上岸后立即评估意识和呼吸无呼吸者立即开始CPR注意:不要尝试倒水,这会延误抢救时间2触电急救安全第一: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带电者救护步骤:切断电源:关闭电闸或拔掉插头如无法切断电源:使用干燥绝缘物(木棍、塑料等)拨开电源站在干燥绝缘物上施救不要使用金属物品脱离电源后立即评估伤者情况如无呼吸脉搏,立即实施CPR处理可能的烧伤和其他伤口所有触电伤者都必须就医观察,即使表面看起来无碍3坠落伤害处理重要原则:假设存在脊柱损伤,谨慎处理救护步骤:评估现场安全,防止二次坠落初步评估伤者意识、呼吸、循环保持脊柱稳定:不要随意搬动伤者用手固定头颈部,保持中立位如必须移动,需多人配合,保持脊柱一致性检查全身有无外伤、出血、骨折保暖防休克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即使伤者表示无恙,也应就医评估内伤4公共场所暴力事件安全原则: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是首要任务应对策略:立即拨打110报警,清楚说明位置和情况尽可能远离危险区域,引导他人撤离如无法撤离,寻找掩体躲避安抚情绪激动者,避免正面冲突记录事件关键细节,协助执法人员事件结束后,对伤者进行分类处理:先处理大出血和气道问题注意潜在的内脏损伤对精神受创者提供心理支持5现场指挥与协作有效指挥原则:确立明确的指挥者,通常是最有经验者使用简洁明确的指令分配具体任务给特定人员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协作要点:明确分工:救护、警戒、联络、后勤建立临时救护站,集中处理伤者指派专人负责与专业救援队伍对接记录伤者信息和处置措施危重患者转运原则转运前评估与准备患者评估转运适应性评估:生命体征是否稳定,能否耐受转运是否需要特殊体位或持续监护转运风险与获益评估伤病情况评估:气道是否通畅,是否需要辅助通气有无活动性出血需要控制骨折是否已固定稳妥脊柱是否稳定,需要何种搬运方式转运准备人员准备:确定足够的搬运人员(通常4-6人)明确每人职责和位置指定一人负责监测生命体征设备准备:合适的担架或转运工具固定带、颈托、夹板等固定设备氧气设备(如有需要)监测设备(如有条件)路线规划:选择最平稳、最短的路线提前清理障碍物确认目的地已做好接收准备转运技术与注意事项不同伤情的体位选择一般情况:平卧位,头部可略抬高15-30度休克患者:平卧位,下肢抬高颅脑损伤:头部抬高30度(无脊柱损伤时)脊柱损伤:平板担架,保持脊柱中立位呼吸困难:半坐卧位或坐位昏迷患者:侧卧位,预防误吸大面积烧伤:覆盖清洁布单,抬高受伤部位搬运技巧基本原则:保持脊柱一致性,避免扭曲动作协调一致,听从指挥使用"三点支撑法":头部、胸部、髋部Log-roll翻滚法:适用于脊柱损伤患者3-5人站在同侧,保持患者身体各部分一致性移动一人固定头颈部,其他人分别负责肩胸、腰背、髋腿统一口令,同时翻转,避免脊柱扭曲途中观察与记录要点连续监测项目:意识状态变化呼吸频率、深度、节律脉搏强弱、频率皮肤颜色、温度出血情况固定装置是否松动记录要点:每5-1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记录途中任何状态变化记录用药或处置情况记录转运起止时间异常情况处理: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转运,就地处理培训常见考核项目考核注意事项:考前充分练习,熟悉各项操作流程和要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操作背后的原理注重细节,如手部卫生、个人防护、操作安全培养临场应变能力,不同情况下的灵活处置重视团队协作训练,学会有效沟通和分工理论考试考试内容:医疗救护基础知识常见急症识别急救处置原则医疗救护伦理与法律常见题型:单项选择题(60-70%)多项选择题(20-30%)判断题(10-15%)简答题(5-10%)通过标准:通常要求80分以上心肺复苏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反应评估与求助气道开放与呼吸评估胸外按压质量(位置、深度、频率、回弹)人工呼吸技术(气道开放、吹气有效性)按压与通气配合AED使用流程与安全操作评分标准:重点关注按压位置、深度、频率的准确性,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绥化市庆安县招聘教师3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谷胱甘肽及酵母提取物项目发展计划
- 小学劳动安全培训课件
- 2025辽宁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面向毕业生(第二轮)校园招聘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公司员工请假管理操作手册
- 保险行业技术规范与市场分析
- 2025贵州省凯里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兴仁市马马崖镇村级卫生室医生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内蒙古第七批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2025年4月29日发布)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河南信阳市潢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3名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围墙装饰墙帽施工方案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预算表模板
- 小学生班干部竞选
- 机场消防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妇科外阴解剖学课件
- (正式版)DB44∕T 2697-2025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技术标准》
- 2025年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
- QC/T 262-2025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
-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