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识字教案(2025秋新版)_第1页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识字教案(2025秋新版)_第2页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识字教案(2025秋新版)_第3页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识字教案(2025秋新版)_第4页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识字教案(2025秋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识字【单元整体解读】(一)单元主题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从动物、天气变化、植物的不同视角生动地介绍了大自然中一些事物的变化规律、科学现象。教科书在不同年级编排了相应的与“自然”有关的单元,从多角度向学生展现大自然,本单元是该主题的第一个单元。语文园地一中,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等。本册起,“快乐读书吧”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改为“我爱阅读”,明确提出读读童话故事书,第一次出现读整本书,体现了学生阅读形式的转变,阅读能力的提升。整个单元以主题为引领,形成具有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链。(二)主题内容与目标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阅读与鉴赏:学习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梳理与探究: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二年级上册还是编排了一个识字单元。识字主题串联起了本单元识字、写字与多音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这些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学生的学习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本单元的生字都是生活中的常用字,有较强的构字规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构字规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借助这一单元,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要加强易错笔画、笔顺的指导和形近字的辨析,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在这一阶段,要关注到学生的写字能力和书写习惯,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学习目标】课程大概念:把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文识字。学科大概念:发现汉字之美,感受自然之趣。【教学目标】1.认识“帆、艘”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处、块”等8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量词的运用;【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量词。研学旅行第一站-体验多场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好风光,快快和老师一起走进第二单元去探秘大自然中的文字吧!2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一群少先队员去郊游,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场景呢?让我们走进《场景歌》一课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场景歌)学生齐读课题。(“场”:对,这一笔是提,这一笔有点儿复杂:横折折折钩;“歌”:哥哥爱唱歌,天明唱到天黑,直到打哈欠才罢休,红色标注“欠”)解题:“场景”的意思就是由一些景物组成的场面、情景。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美读儿歌1.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一”字读音,音频跟读。读好“一”的变调3.认读词语,教师指名读。4.读会认字—平舌音(艘、翠及短语)。会认字从词语中跳出来,你还认识吗?学生读。提示,注意“艘”和“翠”的读音,跟老师进行拼读sōu艘,cuì翠,读短语。5.多种方式读文章。(师生合作读、男生女生合作读)6.根据图片提示认读词语。二观察字形,写好汉字(1)指导书写生字“处”。提示书写要点: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撇捺的折点在竖中线上,捺从横中线起笔;第一笔横撇和第三笔捺不相交;“卜”的竖起笔比第一笔的撇略高一点,点收笔在横中线上。(2)指导书写“块”。提示要点:第一笔是短横(书空练写笔顺),左窄右宽,“土”的最后一横变成提。学生练写,展评,再练写。(3)指导书写生字“园”。提示书写要点:“元”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4)指导书写“群”。示范书写“群”,提示要点:左右等宽,多横等距。(5)指导书写“队”。示范书写“队”,提示要点:左窄右宽,“人”的撇捺舒展。(6)指导书写“铜、号”①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铜”。②“铜”字书写要点:左窄右宽,“钅”第二笔是横,“同”字首笔竖在竖中线上。“号”字书写要点:上大下小,上紧下松,“口”略小,长横在横中线稍上,竖折折钩的竖短而微斜,第一个折与“口”同宽,钩在竖中线顿笔出钩。(7)指导书写“领”①指名认读,提示读准前鼻音韵母。②学生练写,交流书写要点:写字时注意“领”左窄右宽。教师展评后学生再练写。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活动二:初读课文,美读儿歌提示:(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节?标清序号。(2)想一想,每一节分别描写了什么场景。(一)学习第一小节。1.课件出示一幅海边图,请同学说说你看到什么。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相机在图中圈出对应的词语图片: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3.自由读读这些短语。4.说一说“艘、舰”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5.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舟”的字。预设:船、舱、航。6.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与布制品有关。37.引导学生观察“港、湾、艘、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它们都是形声字,左边是形旁,表意思,右边提示读音,表读音。8.学习生字“军”。借助图片提示学生认读带“军”的词。如,军人穿的服装叫“军装”;军人生活训练的地方叫“军营、军队”;海军使用的舰艇叫“军舰”。9.全班拍手读这些词语。威武的大军舰静静地停泊在港湾里。多美的海边景色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二)学习第二小节。1.图片导入,了解“一方鱼塘”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了解“一方”作为数量词,一般用来形容方形的物品,如“一方砚台,一方手帕”;有时也可指土地,如“一方土地”。)2.课件出示图片:稻田、垂柳、花园。指名填空:一()稻田一()垂柳一()花园3.学习生字“稻”,提醒学生明白“稻”与禾苗有关。4.学习生字“园”,对比“园”和“圆”。出示填空练习:()形公()学习()地()满成功5.引导学生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结合学过的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6.一方鱼塘,一块块金黄色的稻田,一行行的垂柳和美丽的花园,多么美丽的乡间风光,让我们想象画面。男女生读,小组比赛读。(三)学习第3小节。1.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识事物。(1)课件出示小溪图片量词理解“道”:指某些长形的东西。我们还可以说“一道(风景线)、一道(水渠)”等等。(2)课件出示石桥图片仔细观察,说说石桥是什么样子的?归纳:石桥弯弯的,桥洞圆圆的,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就像一个大圆洞。所以,我们形容跨在小溪上的石桥是“一座石桥”。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一(孔)石桥”?(3)出示翠竹和飞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点拨:“丛”指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4)引导观察翠竹的图片,说说翠竹是什么样子的。预设: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这么多翠竹生长在一起,便是“一丛翠竹”。2.指导朗读:一座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多美的画面啊!让我们读一读这一小节。(四)学习第四小节。1.读文画词。引导学生自由读第四小节:说说读了这一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圈出第四小用作量词,用于成对的人或事物。3.学习生字“铜、号”。(课件之铜号图片)(1)认识铜号,铜号是军队或乐队所用的西式喇叭,是由铜制成的,军队用它吹起床号。(2)学生交流,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讲解记忆“铜”的办法。(3)指导学习生字“号”,回忆《青蛙写诗》中的标点符号名称“逗号、句号、省略号”来帮助识记。4.理解一队“红领巾”(1)出示文中句子:一队“红领巾”,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教师指导:这里的“红领巾”指戴红领巾的小学生,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领巾代指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所以说一队“红领巾”。“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2)引导学生思考:“队”在第四小节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吗?4点拨:一面队旗的“队”指的是少先队;一队“红领巾”的“队”是量词,用于成队的人或事物。指导朗读。5.背诵第四小节。学习活动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一、说一说每一小节写了4件事物,如0文中出现的量词有0二、连一连:数量词与事物对应连线。一只帆船海鸥港湾军舰一道一座一丛一群小溪飞鸟翠竹三、补充课文内容四、读一读数量歌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树,八朵花,九把刀,十辆车。量词使用要准确,会说会用笑呵呵。【教学目标】1.认读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杨树、树叶”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了解11种树木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4.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松”等8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7个词语。【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研学旅行第二站-发现树的秘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它是我们最熟悉的朋友了,同学们知道哪些树呢?出示校园里常见树木图,认识树木。师: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树有关的儿歌——《树之歌》。齐读课题。(板书:2树之歌)学习活动一:儿歌我爱读初读儿歌,圈出树木名称2.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呢?用笔把它们的名字圈一圈,再借助拼音读一读。读书交流汇报:儿歌共有四句话。5(1)请四位小朋友来读一读(正音)(2)每一句我们都能读了,那连起来你能读吗?生齐读。(3)关注每个短句的最后一个字,你发下呢什么?我发现这些字的韵母大多是“ang”①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预设2: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与木字旁旁边的字读音相似。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但发现了这些字都是木橡树榆树槐树石榴树桃树柳树山楂树柿子树3.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了哪些树,什么样子的?(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提示易错音:翘舌音:(装守杉)平舌音:(松)后鼻音:(桐枫疆)平翘舌音,读shān,容易误读成san。4.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了它们字形里的秘密,木字旁与什么有关呢?还学过哪些木字旁的字呢?谁发现了字音里的秘密?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提示了它们的读音,真有趣!这叫做指名读课文,思考:全文一共有几句话?(一)出示儿歌第一句“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1.长得高的那棵树是——(杨树),儿歌里只用一个字就写出了它的样子,请你来读。杨树又2.出示榕树图片,这棵树谁认识?你从哪里知道的?你瞧,树干粗壮,枝叶茂密,树冠很大。榕树高达30米,它的枝干可向四面无限伸展,看上去就像一片丛林,所以人们说它“落地生根,(一个高,一个壮,分别把两种树的样子写了出来,谁能读出它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指名3.出示梧桐树图片(秋天叶子变黄,叶子像手掌等)梧桐树叶大优美,是有名的观赏树种,所以道路两旁经常①梧桐树叶像手掌,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比喻)高、壮、像手掌(这是对杨树、榕树、梧桐树的外形描写)“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1.枫树和松柏也是我们很熟悉的树,你了解它们吗?说说看。2.你了解它们吗?说说看(枫叶到秋天叶子就变红;出示图片,欣赏美丽的枫叶图)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满山的枫叶都变红了,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火。3.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是松柏。(学生回答后,图片上出示文字:松柏四季披绿装一拟人)为什么松树、柏树能够四季常青?让我们来了解下松树、柏树,出示课件知识链接,了解松树、柏树四季常青的原因。你们看,松柏浑身翠绿翠绿的,就像披了一件绿色的衣裳,它们不怕冷,很顽强,所以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4.巩固总结:从“红”字可以看出枫树秋天的时候叶子会变红,从“绿”字可以看出松树、柏树具有四季常青的特点。(颜色描写)5.朗读指导。①出示儿歌前两句,学生齐读。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②尝试背诵。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杨树壮大梧桐手掌松柏枫叶披绿装让学生尝试根据提示的词语背诵课文前半部分,回顾上节课讲到的知识点。(二)出示儿歌第三句“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名读。1.从儿歌里,我们能知道木棉树和桦树有什么特点或者生活习性?点拨“耐寒”。(低温下能够生长存活的植物,经得住寒冷)2.你瞧,这就是木棉,看到“棉”字,你想到了什么?(棉花、棉被、棉袄)是呀,它们都能带给我们温暖,木棉这种树,就是一种喜欢暖和的树,所以它生长在温暖的南方,这样它才能开出满树红花。谁来读?一起读。3.相比南方的温暖、热闹,祖国的北方就显得寒冷、冷清。北方的边界称成为“北疆”。疆,左边是一个“弓”里藏着“土”,古人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是一块田又一块田田的边上会作些标记,所以中间这三横就是表示界限。齐读“北疆”。4.儿歌中,有一种树像解放军叔叔那样勇敢地守在北疆,它就是——桦树,我们要读得有力,把桦树的勇敢读出来。5.木棉喜暖热烈绽放,桦树耐寒勇气可嘉。(指名读)6.巩固总结:说一说,木棉、桦树分别有什么特点?(三)出示儿歌第四句“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花开满院香。”1.你对银杏、水杉、金桂了解多少?(联系自己的生活)(银杏秋天叶子变黄,像小扇子。它的果实叫白果,所以又叫白果树。2.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猜一猜,为什么叫银杏树和水杉树“活化石”?在亿万年前,有许多植物曾经特别繁茂,但后来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绝大多数种类都灭绝了,成了真正的化石。而剩下来的个别种类,一直活到今天。它们有悠久的历史,因此被3.银杏水杉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其实动物界也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呢,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大熊猫。4.每年中秋前后,我们的校园里就会弥漫着扑鼻的香味,那是桂花的香气。我们的教学楼前面就有几棵桂花树,每次从它边上路过时,总会忍不住闻一闻。一个院子里只要栽种一棵金桂,花开时节——满院香。你来读读这香气扑鼻的金桂。5.巩固总结:说一说,木棉、桦树分别有什么特点?银杏、水杉、金桂分别有什么特点?7“活化石”写出了银杏、水杉寿命长的特点;“满院香”写出了金桂花香的特点。练读训练(1)男生读树名,女生接读树的特点。(2)全体拍着手,打着节奏朗读全文。【随堂练习】1.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2.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先秦管仲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树”是培养的意思。树高百尺,叶落归根:大意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大意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了解大致意思,建议让学生将三句话背诵下来。【课后作业】1.在田字格里练习写本课的生字。【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世、界”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3.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积累带有“隹、鸟”偏旁的生字。4.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背诵儿歌。2.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归类识字。3.体会儿歌的韵律美,感受动物的可爱。【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激发保护动物的情感。研学旅行第三站-我与动物拍拍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走进神奇多彩的自然,探索汉字的秘密,先带小朋友们看看不同的世界吧!动物是我们人类亲密的伙伴,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奇妙的动物世界,学习一首充满趣味的儿歌——《拍手歌》。(板书课题)活动一:读准儿歌,语境识字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儿歌中提到了哪些动物?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认真多读几遍,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数一数儿歌有几个小节。(10个小节)(2)读完后,你有什么发现?(每一句结构相同、节奏相同,按照从“你拍一”到“你拍十”的顺序排列。第2-7小节都有动物名称。)83.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及时正音。4.着重强调重点字音:“世、锦、鹰、猛、灵”是后鼻音,“丛”是平舌音。组织开火车读、齐读生字词,巩固读音。5.指导朗读。注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节,读好尾音。(二)我为动物挂名牌1.请大家把动物名字画出来,一边画一边读一读他们的名字!2、谁可以挑战?找生读3、同学们拍手歌只有根据节奏来读才能读出它的韵味,听老师来示范,请同学们根据节奏在来读一读他们同学们刚才大家读的很认真,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动物?明确:孔雀雁群猛虎黄鹂百灵提示:你真是一个小探长,藏在课文中的动物们都被你找到了。提示:同学们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吗?提示:谁能帮鸟类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明确:(孔雀、锦鸡、雄鹰、雁群、黄俪、百灵)提问:谁的家在兽类的家呢?猛虎、熊猫4、比较识字提问:(圈出“雀、雄、鹰、雁”)这四个生字中,有哪个共同的部件?交流:我发现这四个生字里面都有一个很像“主”,但比“主”多了一横的部件。我知道你说的是这个部件(四个生字中的“隹”变红)。这个部件读zhui。一起跟老师(生齐跟读“隹”)谁来猜一猜,“隹”在古时候指的是什么?应该是天上飞的一种动物。老师把这个“隹”字,按照汉字的演变过程,一步一步倒推回去。活动二:认识动物,评价颁奖2.学习第1小节:我们先来齐读第一小节,读完说一说:动物世界有什么特点?(1)出示“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很新奇。”学生朗读。(2)指导朗读:“很新奇”中的“很”要重读,声音要延长,突出新奇。(3)新奇的动物世界都有哪些动物呢?(学生结合生活常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动物。)3.学习2-4小节。读一读第二至第四小节,找一找新奇的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吧!(1)出示孔雀和锦鸡图片,展示“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①为什么说孔雀和锦鸡“是伙伴”呢?(因为孔雀和锦鸡外形相似、羽毛颜色都很亮丽,尾巴都很长,都是非常漂亮的鸟儿,所以说它们“是伙伴”。)②孔雀和锦鸡是伙伴,那么你觉得孔雀和锦鸡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言)颁奖:锦绣奖(2)出示雄鹰图片,展示“你拍三,我拍三,雄鹰飞翔云彩间。”扇动翅膀。颁奖:飞翔奖(3)出示雁群图片,展示“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①为什么说“天空雁群会写字”?(课件出示图片,分别是“人”字和“一”字,引导学生观察)。引入《秋天》一课中学过的句子“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颁奖:写字奖指导书写会写字(1)指导书写“丛、深”。9①指导书写“丛”:先观察结构——上下结构,上大下小,“丛”右部撇宜伸展;下部横正对上部,不宜过长。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随机指导。②指导书写“深”: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右平齐,底部“”低。“氵”第二点偏左;(2)指导书写“朋、友”。“朋”,左右结构,两个“月”字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两个“月”字分列竖中线左右,“月”中两短横分布在横中线上下。“友”半包围结构,首笔横在上半格居中,第二笔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撇向左下格,“又”的横撇横段写在横中线上,捺起笔略低于横撇的折点。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我们结识了很多动物朋友,还学习了不少生字词。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再次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我们不仅了解了动物们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还深深感受到了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这首有趣的儿歌,去感受更多动物的独特魅力。(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努力背诵第一至四小节。认真抄写生字词各三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词卡片,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认读,巩固生字词的读音。指名学生背诵第一至四小节,全面检查背诵情况,对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存在困难的同学给予鼓励和指导。活动二:认识动物,评价颁奖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四个小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至十小节。1.学习第5小节:出示猛虎图片,展示“你拍五,我拍五,丛林深处有猛虎。”(1)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丛”和“猛”。(从十一=丛犭+孟=猛)(2)展示猛虎威风凛凛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猛虎的强大气场。(3)结合图片深入理解“丛林深处”的意思,向学生展示丛林的繁茂和深远。学生颁奖:凶猛奖2.学习第6小节:出示黄鹂和百灵图片,展示“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1)“休”的意思是停止。(2)“黄鹂百灵唱不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唱不休”是指黄鹂和百灵叽叽喳喳不停地歌唱。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黄鹂和百灵这两种鸟的特点。学习生字“休”,通过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为休息、停止。学生颁奖:歌唱奖学习第7小节:出示熊猫图片,展示“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1)出示熊猫在竹林中欢快嬉戏的可爱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熊猫憨态可掬的模样。(2)引导学生理解“嬉戏”的含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平时嬉戏玩耍时的快乐情景。(3)指导学生朗读,要读出熊猫的悠闲自在和快乐无忧。学生颁奖:嬉戏奖4.学习第八小节指名学生朗读第八小节,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大小动物都有家”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栖息之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的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5.学习第九小节采用师生合作朗读的方式学习第九小节,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和动物是朋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和动物友好相处的亲身经历,增进对这句话的体会。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人和动物是朋友?引导学生从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等方面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动物的关爱之情。6.学习第十小节全班同学齐读第十小节,声音要整齐响亮,充满感情。着重强调“保护动物是大事”,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探讨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伤害动物的行为,应该如何制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三:拓展学习,保护动物1.儿歌朗读教师再次充满感情地范读儿歌,学生一边认真倾听,一边用心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同桌之间互相拍手读,在互动中体会朗读的乐趣。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同学共同评议,教师针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准确读出儿歌的节奏。提问:为什么说“保护动物是大事”?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保护动物是一件大事。2.拓展延伸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制定的法规。3.总结全文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拍手歌》,我们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动物,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更明白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动物是我们人类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关爱动物,全力保护它们的家园,携手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让我们再次充满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儿歌的优美韵律和保护动物的深厚情感。4、课堂练习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巩固课文的知识内容。5、布置作业把自己创编的拍手歌说给家人听,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动手制作一张保护动物的宣传卡片,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蝴、蝶、麦”等1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够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为它们组词。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3.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季、肥、农”等生字。4.感受田园四季的美丽和农家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感恩之心。【教学重点】1.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蝴、蝶、麦”等1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够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为它们组词。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教学难点】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季、肥、农”等生字。感受田园四季的美丽和农家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感恩之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探索四季之美,同学们,春花、夏雨、秋月、冬雪,你心中哪个季节的画面最令你神往?携手穿越时光隧,感受四季魔法幻。春花秋月,夏阳冬雪,轮回演绎大自然的韵律。四季如诗,绘出农作丰盈;时光如歌,唤醒生活色彩。下面请小视频,共享四季的温情与神秘。引导问一问: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农村的四季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田家四季歌》)3.解读课题。请同学思考:“田家”是什么意思?预设:种田的人家、农家、农村、乡村……4.指导学习“季”字。(1)记忆字形: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季”字的?预设①:对比识字,“季”和“李”很像,比“李”多了一撇。预设②:加一加识字,上边“禾”,下面“子”,合起来就念“季”,季节的“季”。格,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上,末笔横最长。学生描红,教师展示评价,学生再书写。学习活动一:初读诗歌,圈出诗歌中的季节。(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读这首儿歌,把字音读准确。给诗歌标上小节号。(2)圈出本课生字,然后把生字认认真真读两遍。2.出示会认字:(1)提示学生后鼻音的字:农、场。其中“农”的声母是“n”。(2)多音字:“场”在文中读“cháng”。(3)加一加:禾+子=季廿+田=苗月+巴=肥口+虫=虽立+十=辛廿+古=苦(4)图文结合:结合课件展示图片理解“蝴蝶、麦苗”3.识字游戏:帮助小白兔收萝卜。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儿歌,朗读课文,标清段落,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课件展示课文图片,标段落,圈出关键词,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的)活动二:多种方法识字和学习阅读方法导入:走进田家的春夏秋冬四季,看看都有哪些农事活动?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找到了许多田家四季的农事,接下来,我们先走进田家四季的春季,看看写了些什么。1.学习第1小节:“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1)这一小节描写的是春季的田家景色,标绿“春季”;(2)划分朗读节奏,引导学生读出节拍;(3)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预设: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桑叶儿。(课件出示对应图片,看图对照春天的景物,形象感知课文。)(4)课内拓展:你还知道什么苗儿吗?(蒜苗儿、树苗儿、花苗儿,结合对应图片理解)(5)指导书写生字“肥”。肥:左窄右宽,左顶部高,右底部高,“巴”的竖弯钩沿竖中线起笔,右下格弯出。学生描红,展评后再练写。(6)朗读指导:押“ei”韵,注意“吹、飞、肥”这三个字的吐字正音。“麦苗儿、桑叶儿”不要读成儿化音。这一小节以描写春景为主,整体朗读节奏舒缓,读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感觉。过渡:转眼间,天气越来越热,夏天到了,农民伯伯又在忙什么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小节。2.学习第2小节:“夏季里,农事忙,采桑养蚕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1)这一小节描写的是夏季的田家景色,标绿“夏季”;(2)划分朗读节奏,引导学生读出节拍;(3)说一说夏季田家的特点?(“农事忙”,人们都忙着做农事。)(4)思考:借助课本插图想一想“戴月光”是什么意思?预设:我从插图中看出来,“带月光”就是农民伯伯回来的时候很晚了,月亮已经升到半空啦!教师总结:“戴月光”就是指月光洒在了农民伯伯的身上。(5)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田家农事“忙”呢?农民伯伯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出去干活儿,晚上回来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一个“又”(6)思考:这一小节写了哪些农事呢?(采桑养蚕、插秧、耕作,结合课件对应图片理解这些农事)(7)课内拓展: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农事,农民伯伯在夏季还会干哪些农活?犁田、晒谷子、施肥、播种、除草、割麦、打谷、积肥(课件展示图片,结合对应图片理解这些农活)(8)朗读指导:押“ang”韵,注意“忙、秧、光”这三个字的吐字正音。注意“蚕桑、插秧”两个词语的平翘舌音。这一小节朗读节奏可略加快,体现农事的忙碌。(9)指导书写生字“农、事、戴”。指导书写“农”:“冖”居横中线上侧,长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第四笔竖提的提尖过竖中线,短撇在横中线上下,捺从长撇中部起笔,与短撇相接。指导书写“事”:从上至下横笔较多,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第一横最长,中间“口”写得稍窄略扁。学生描红,展评后再练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进了田家的春季和夏季,领略了田家春天的美景,感受到了田家夏季的繁忙,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去感受田家的秋季和冬季吧!练习说话:夏天到了,农民伯伯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他们从()干到(),真是()啊!二、课后作业1.练习本课生字。2.尝试背诵前两小节儿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2.尝试背诵前两个小节。活动三:学习想象和美文背诵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田家春季的美和夏季的忙,这节课我们继续看看田家的秋季和冬季吧!1.学习第3小节:“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1)这一小节描写的是秋季的田家景色,标绿“秋季”;(2)划分朗读节奏,引导学生读出节拍;(3)为什么说“谷像黄金”呢?(比喻,把稻谷比作黄金,写出了稻谷颗粒饱满,色泽金黄。)(4)为什么“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虽然是辛苦的,但是看到丰收的景象,心理确实十分喜悦的。)“喜洋洋”是ABB式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呢?(喜滋滋、乐呵呵、笑哈哈、美滋滋)(5)结合图片理解“稻上场”: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6)理解多音字“场”;(详见PPT)(7)朗读指导:押“ang”韵,注意“场、香、洋”这三个字的吐字正音。句末语调要上扬,读出农民丰收的喜悦。这一小节朗读时节奏欢快,要读出喜悦的语气。(8)猜字谜识字:“虽、辛、苦”(9)指导书写生字“谷、金、辛、苦”。谷,是上下结构的字,字头撇点小;中间撇捺舒展;“口”稍扁,竖画内收。金,撇捺伸展,覆盖下方;撇捺的交点位于竖中线上。横画平行,上面两横略短,最后一横写长,承托上方。苦,第二横最长,写在横中线上,中间的小竖较短稍倾斜。教师讲清要点,学生动笔练写。2.学习第4小节:“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1)这一小节描写的是冬季的田家景色,标绿“冬季”;(2)划分朗读节奏,引导学生读出节拍;(3)这一小节描写了一年农事全部结束,田家轻松闲适的生活场景。体现了田家人喜悦的心(4)想象一下,农民伯伯和家人们此刻正坐在家里干什么?聊什么?(生自由发言)(5)朗读指导:押“ing”韵,注意“晴、轻、盈”这三个字的吐字正音。朗读最后一句时,可放缓节奏。这一小节朗读时节奏放缓,读出喜悦悠闲的语气。3.尝试着背诵这首儿歌吧!三、课堂练习1.感悟提升:本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3.读一读,记一记。1.书写本课生字词。2.完成课文对应的练习册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认识《部首目录》和《检字表》,并了解这两者里面内容与排列规律。2.掌握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能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到“恨、假、漠、富、饥”这五个生字,并会读他们的读音。3.喜欢查字典,逐步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检字表,掌握部首查字法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积累、背诵《数九歌》,了解天气变化,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阅读《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愉快的自然之歌研学要结束了,相信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很多字,一个个都成为“识字大王”了,今天带去一所有趣的森林学校,我们一起去大展身手吧!学习活动一:查字典1.挑战汉字墙2.寻求帮助:遇到麻烦了,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同学们说了很多方法…最佳方法——查字典。3.联系旧知:用上以前的音序查字法可以查出这些字吗?(不知读音,无法使用音序查字法。)4.出示课题:对于这些只知道字形,不知道字音的汉字,我们要用上一种新的查字典方法一一部首查字法。二:火眼金睛查字典1.认识“部首检字表”部首查字法要用到字典里的“部首检字表”。(图片出示)请同学们快速到字典里找到部首检字表。2.认识“部首目录”(1)部首检字表的第一部分是部首目录,它在哪里?(学生找,反馈)(2)仔细观察:①部首目录里面都是什么?(汉字的偏旁部首)②部首排列的规律是什么?(部首目录都是按部首笔画归类,并从少到多排列。)(3)学生尝试在“部首目录”中找部首。竖心旁(3画)单人旁(2画)三点水(3画)(4)小结:所有的部首我们都能通过数笔画的方式在部首目录里找到呢!3.认识“检字表”(1)“部首检字表”的第二部分是“检字表”。它在哪里?(学生找,反馈)(2)①仔细观察《检字表》,里面都是什么啊?(汉字)②汉字排列的规律是什么?(按部首归类的,并按笔画从少到多排列。)4.运用“部首目录”和“检字表”(1)教师示范:孩子们,还记得我们刚才部首目录里面看到的竖心旁吗?他们后面有个页码81,翻到检字表的81页看看,竖心旁看到了吗?竖心旁所有的汉字都在这里呢!(2)学生实践:通过部首目录的页码,在检字表里找到单人旁和三点水等。三:实践操作懂步骤现在大家认识部首目录和检字表了吧?那么怎么运用部首目录和检字表进行部首查字法呢?嗯!请小组组员们互相讨论出最佳步骤吧!4.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部首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