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药肥料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农药肥料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农药肥料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农药肥料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农药肥料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农药肥料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农药中,属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是()A.阿维菌素B.草甘膦C.毒死蜱D.吡虫啉答案:C2.复合肥料中“151515”表示()A.氮15%、磷15%、钾15%B.有机质15%、氮15%、磷15%C.氮15%、有效磷15%、氧化钾15%D.有效磷15%、氧化钾15%、微量元素15%答案:C3.某农药标签标注“安全间隔期7天”,指的是()A.两次施药间隔不小于7天B.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的间隔不小于7天C.药剂在土壤中降解50%所需时间D.药剂对有益生物的安全保护期答案:B4.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A.尿素B.硝酸铵C.硫酸铵D.碳酸氢铵答案:C5.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剂是()A.代森锰锌B.多菌灵C.醚菌酯D.毒死蜱答案:C6.缓控释肥料的核心技术是()A.提高氮含量B.包裹或化学抑制养分释放C.增加微量元素D.降低pH值答案:B7.下列除草剂中,属于灭生性除草剂的是()A.精喹禾灵B.2,4D丁酯C.百草枯(禁售前)D.苄嘧磺隆答案:C8.农药抗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药剂质量差B.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药剂C.施药浓度过低D.环境湿度高答案:B9.有机肥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增加土壤有机质B.直接提供大量速效氮磷钾C.改善土壤结构D.促进微生物活动答案:B10.下列杀虫剂中,对蜜蜂高风险的是()A.苏云金杆菌(Bt)B.吡蚜酮C.噻虫嗪D.鱼藤酮答案:C11.水稻缺锌会出现的典型症状是()A.叶片黄化,叶脉间失绿B.新叶卷曲,节间缩短C.根系腐烂D.穗粒数减少答案:B12.农药制剂中,乳油(EC)的主要溶剂是()A.水B.植物油C.有机溶剂(如二甲苯)D.矿物油答案:C13.下列肥料中,最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的是()A.腐熟鸡粪B.硫酸钾C.尿素D.硝酸钠答案:D14.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的最佳施药方式是()A.叶面喷雾B.土壤处理(撒施或沟施)C.种子包衣D.灌根答案:B15.植物缺磷的典型症状是()A.老叶黄化,叶脉保持绿色B.新叶黄化,生长点坏死C.叶片暗绿或紫红色,生长迟缓D.叶片边缘焦枯答案:C16.下列杀菌剂中,属于内吸性药剂的是()A.波尔多液B.百菌清C.戊唑醇D.代森锌答案:C17.肥料利用率是指()A.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施入养分量的比例B.土壤中残留的养分量占施入量的比例C.淋溶损失的养分量占施入量的比例D.挥发损失的养分量占施入量的比例答案:A18.下列除草剂中,对后茬小麦安全的是()A.甲磺隆(长残效)B.莠去津(高残留)C.乙草胺D.氯磺隆(长残效)答案:C19.农药标签上的“PD”代码表示()A.农药登记证号B.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号C.产品标准号D.毒性标识答案:B20.下列肥料配伍中,不宜混合施用的是()A.尿素与过磷酸钙B.硫酸铵与草木灰(含K2CO3)C.硝酸钾与有机肥D.磷酸二铵与氯化钾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填“√”,错误填“×”)1.有机磷类农药均为高毒药剂,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答案:×(部分有机磷农药如毒死蜱为中等毒,可有限制使用)2.复混肥料的养分含量必须标明总氮(N)、有效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钾(K2O)的含量。()答案:√3.为提高防效,可将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与酸性农药(如代森锰锌)混合使用。()答案:×(酸碱性冲突会导致分解失效)4.缓控释肥料可以一次性基施,无需追肥。()答案:√(需根据作物生长期和释放周期调整)5.植物缺氮时,症状首先出现在新叶。()答案:×(氮易移动,老叶先黄化)6.农药安全使用中,“三证”指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标准证。()答案:√7.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作物徒长、抗倒伏能力下降。()答案:√8.除草剂药害症状仅表现为叶片黄化,不会影响生殖生长。()答案:×(可能导致畸形果、落花落果等)9.微生物肥料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提供大量养分。()答案:×(主要通过微生物活动改善养分有效性)10.农药残留检测中,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检测有机氯、有机磷等挥发性较强的农药。()答案:√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农药减量增效的主要技术措施。答案:①精准施药技术:使用高效施药器械(如植保无人机、低容量喷雾器),提高药液利用率;②科学选药: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推广生物农药;③合理混用:根据防治对象选择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复配,延缓抗性;④农业防治结合:通过轮作、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减少病虫基数;⑤适期施药:在病虫发生关键期(如卵孵盛期、病害初发期)用药,减少施药次数;⑥抗性治理:实施药剂轮换制度,避免单一药剂连续使用。2.说明复合肥料相比单质肥料的优势。答案:①养分全面:同时提供氮、磷、钾及部分中微量元素,满足作物多阶段需求;②物理性状好:颗粒均匀,吸湿性小,便于机械施用;③节约成本:减少施肥次数和劳动力投入;④提高利用率:养分比例协调,减少单一养分过量导致的流失或拮抗;⑤促进标准化生产:符合配方施肥需求,便于推广区域化施肥方案。3.列举3种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简述其原理。答案:①气相色谱法(GC):利用不同农药在气相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差异分离,通过检测器(如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定量,适用于挥发性好的农药(如有机氯、有机磷);②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高压液体流动相分离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农药(如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结合紫外或质谱检测器检测;③酶联免疫法(ELISA):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显色反应快速筛查特定农药残留,适合现场快速检测。4.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答案: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②促进微生物活动: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增强其分解养分和抑制病原菌的能力;③平衡养分供应:缓慢释放养分,与化肥配合使用可减少养分流失;④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果实糖分、维生素含量,降低硝酸盐积累;⑤修复土壤环境:吸附重金属,减轻农药残留污染,缓解土壤酸化或盐渍化。5.简述除草剂药害的主要症状及补救措施。答案:症状:①叶片异常:黄化、白化、斑点、卷曲、畸形(如蕨叶状);②生长抑制:植株矮化、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③生殖障碍:落花落果、畸形穗(如水稻“葱管叶”)、籽粒空瘪。补救措施:①喷水冲洗:药害发生初期,用清水喷淋叶片减少药剂附着;②喷施解毒剂:如生长素类药害可用赤霉素(GA3)缓解,有机磷类药害可用石灰水或硫酸锌;③加强水肥管理:增施速效氮肥和叶面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促进新叶生长;④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恢复;⑤补种或改种:严重药害地块及时改种耐药作物(如药害后水稻田改种玉米)。四、案例分析题(20分)某蔬菜种植户在春茬番茄上连续3年使用吡虫啉防治蚜虫,今年发现蚜虫抗药性显著增强,喷药后23天蚜虫数量反弹。同时,部分番茄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症状,怀疑与农药使用有关。问题:(1)分析蚜虫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10分)(2)推测番茄叶片异常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10分)答案:(1)抗药性增强原因:①长期单一使用吡虫啉(新烟碱类),导致蚜虫体内靶标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突变,降低对药剂的敏感性;②施药浓度过高或频繁用药(间隔期过短),加速抗性基因筛选;③未结合农业防治(如黄板诱杀、释放瓢虫),虫源基数未有效控制。治理措施:①轮换用药:换用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如啶虫脒、氟啶虫胺腈、生物农药苦参碱);②合理混配:吡虫啉与噻虫嗪(不同亚类)或增效剂(如有机硅助剂)混用,提高防效;③降低用药量:按推荐剂量使用,避免盲目加大浓度;④农业防治结合:清除田间杂草(蚜虫寄主),设置黄板(每亩2030块)诱杀成虫,释放异色瓢虫(每株510头)生物防治;⑤抗性监测:定期检测田间蚜虫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指导用药方案调整。(2)叶片异常可能原因:①吡虫啉药害:过量使用或高温条件下施药(30℃以上)导致叶片灼伤;②除草剂漂移:邻近地块使用2,4D丁酯等除草剂,随风扩散至番茄田;③缺素症:长期单一施用氮肥,导致锌、硼等微量元素缺乏(番茄缺锌表现为新叶黄化、卷曲);④病毒病:蚜虫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导致叶片黄化、卷曲。解决方案:①现场调查:检查邻近地块是否使用除草剂,观察叶片症状是否符合药害(均匀黄化)或病毒病(斑驳黄化、伴随皱缩);②检测确认:取叶片样本进行病毒检测(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