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中教材古诗文识记第1部分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文17论语十二章_第1页
2026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中教材古诗文识记第1部分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文17论语十二章_第2页
2026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中教材古诗文识记第1部分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文17论语十二章_第3页
2026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中教材古诗文识记第1部分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文17论语十二章_第4页
2026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中教材古诗文识记第1部分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文17论语十二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文17《论语》十二章一、文言词句理解(一)阅读1~4段,完成题目。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1.解释加点的词语,写在括号内。【答案】靠近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形容词作动词,匡正如果知晓,明白2.翻译画线的句子,找出得分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君子吃东西不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勉,并且言谈谨慎。(得分点:敏、慎,介宾后置句)3.默写文中的句子,注意易错字。(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________”,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2)《〈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4)欧阳修《朋党论》中认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其原因在《〈论语〉十二章》中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朝闻道夕死可矣(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二)阅读5~9段,完成题目。子曰:“(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曾子曰:“(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4.解释加点的词语,写在括号内。【答案】华美,文采粗野,鄙俗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停止盛土的竹筐填平洼地同“智”,有智慧迷惑有仁德忧愁5.翻译画线的句子,找出得分点。(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相似的毛病。(得分点:贤、齐、自省)(2)士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得分点:弘、毅、重、远)6.默写文中的句子,注意易错字。(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并指出了成为“君子”应具备的前提条件:“________________。”(4)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刚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并用两个反问句对此进行阐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的道理,而“吾”功亏一篑的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比喻说明持之以恒的道理,而“吾”能够这样做,就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任重而道远(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4)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6)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二)阅读10~12段,完成题目。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7.解释加点的词语,写在括号内。【答案】克制,约束一旦称赞,称许条目,细则实践,从事一个字大概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指激发人的感情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指讽刺时政近侍奉8.翻译画线的句子,找出得分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得分点:为、由)9.默写文中的句子,注意易错字。(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向颜回解释“仁”的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其恕乎”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并且说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习《诗经》不但“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能“________________”。(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你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具体阐释了“为仁”的具体条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克己复礼为仁(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5)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二、重点词语整理10.解释加点多义词语的含义。(1)质①质胜文则野()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⑤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⑥质明,避哨竹林中()⑦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2)施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④徒留无所施()【答案】(1)①质朴,朴实②质地,底子③抵押品,指作为保证的人或物④询问⑤本质⑥正,刚刚⑦同“贽”,见面礼⑧同“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2)①施加②施行③设置,安放④用1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譬如平地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平坦的土地(2)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答案】(1)填平洼地(2)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2.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就有道而正焉()(2)见贤思齐焉()【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匡正,端正(2)贤:形容词作名词,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形容词作动词,与……看齐13.判断句式类型并指出标志词。(1)仁以为己任()(2)人而不仁,如礼何()(3)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答案】(1)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仁(宾语),以(介词)(2)固定句式标志词:如……何(3)表反问的固定句式标志词:不亦……乎三、重要词语解说1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在先秦多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指社会地位高的人。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人格高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