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分班数学模拟试题经典套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小明用八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是20厘米的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原来的八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相比减少了()平方厘米。A.120 B.600 C.800 D.2400答案:D解析:D【分析】如图,用八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大正方体,八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大正方体的6个面,求出大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6即可。【详解】20×20×6=240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拼组,减少了大正方体前后、左右、上下,6个面的面积。2.一个三角形铁丝框架的周长是12厘米,把它的三条边展开,下面()可能是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展开图。A. B.C.答案: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即可判断。【详解】A.4+2=6(厘米),6厘米=6厘米,不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3+2=5(厘米),5厘米<7厘米,不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5+2=7(厘米),7厘米>5厘米,5-2=3(厘米),3厘米<5厘米,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灵活运用。3.“合唱团里有男生43人,比女生人数的2倍多3人.合唱团的女生有多少人?”设该合唱团的女生有x人,下面的方程中,正确的是().A.(43-x)×2=3 B.2x—43=3 C.2x-3=43 D.2x+3=43答案: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的数量关系:合唱团女生人数2x+3=合唱团男生人数,设合唱团的女生有x人,则方程是2X+3=43,据此解答.【详解】设合唱团的女生有x,根据题意得2X+3=43,2X=43-3,X=40÷2,X=20.答:合唱团有女生20人.【点睛】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单位“1”没找准确.注意的是,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合唱团女生人数2x+3=合唱团男生人数,设合唱团的女生有x人.4.立体图形,从()看到的形状是。A.正面 B.上面 C.左面 D.右面答案:A解析:A【分析】从正面看有2行,下边1行2个小正方形,上边靠左1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有1行3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有1列2个小正方形;从右面看有1列2个小正方形。【详解】立体图形。A.从正面看到形状是;B.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C.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D.从有面看到形状是。故答案为:A【点睛】关键是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三角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B.圆的半径一定,圆的周长与圆周率成正比例C.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D.沿着圆锥的高把圆锥切为两半,切面是三角形。答案:B解析:B【分析】根据正比例、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圆锥体沿高切成的图形知识,进行逐项解答。【详解】A.三角形面积=底×高÷2,面积一定,底与高成反比例,原题干说法正确;B.圆的周长公式=圆周率×半径×2,圆的半径一定,周长也一定,三个量都是一定,不存在变量问题,圆的周长与圆周率不成比例,原题干说法错诶;C.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比是1∶2∶3,三个内角度数分别是:180°×=30°;180×=60°;180°×=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题干说法正确;D.沿着圆锥的高把圆锥切成两半,切面是三角形,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仔细认真分析。6.如下图,一个长方形长为a,宽为b。分别以长为轴、宽为轴旋转,产生了两个圆柱甲、乙。判断甲、乙两个圆柱侧面积的大小关系()。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C【分析】由题意可知:甲圆柱的底面半径为b,高为a;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a,高为b;分别表示出两圆柱的侧面积,再比较即可。【详解】甲圆柱的侧面积:2×π×b×a=2πab乙圆柱的侧面积:2×π×a×b=2πab甲圆柱的侧面积=乙圆柱的侧面积故答案为:C【点睛】牢记圆柱侧面积公式,明确甲、乙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是解题的关键。7.游泳馆收取门票,一次30元.现推出三种会员年卡:A卡收费5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5元;B卡收费2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0元;C卡收费4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15元.某人一年游泳次数45~55次,他选择下列()方案最合算.A.不办理会员年卡 B.办理A卡 C.办理B卡 D.办理C卡答案:D解析:D【详解】略8.一家药店经营的防暑药品,在连日高温的情况下提价100%,物价部门查处后,限定其提价只能是原价的10%,则该药品现在应降价的百分率是(
).A.45% B.50% C.90% D.95%答案:A解析:A【详解】略9.观察一下图两个梯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周长、面积都相等 B.周长、面积都不相等C.周长相等,但面积不相等 D.面积相等,但周长不相等答案:D解析:D【详解】略10.按如图所示3×3方格中的规律,在下面4个符号中选择一个,填入第三行的空格内,你选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D【详解】简单的周期规律:每个方格中的图形有上下两部分,下面的部分是大图形,第一行都是长方形,第二行都是圆形,第三行都是正方形,所以排除选项A和C.选项B和D不同的知识下面的正方形是空心还是实心.方格中,横轴看,只有第二行三个图形都有图形所示两个空心,纵向看,第一列和第三列都是两个空心一个实心,所以每一行、每一列都是两个空心、一个实心.所以第三行差一个空心的正方形.故选:D.11.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面积是一亿七千九百九十六万八千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________),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解析:17996.8万2【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几在什么数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哪个数位没有数字,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整数的改写:非整亿数的改写,在亿位数字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再在小数的后面加写“亿”字作单位;求近似数:要求精确到某一位的后一位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再向前一位进一。【详解】一亿七千九百九十六万八千:可以看出共有三级。亿级上是1,万级上是7996,个级上是8000,合起来就是写作:179968000;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在万位数字6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3个0,再在小数17996.8的后面加写“万”字作单位;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的数字7,比5大,把尾数舍去,向前一位进1,就是2亿。【点睛】大数的读写、改写、近似数,方法叙述起来有些冗长,应用起来也不容易掌握。需要我们在不断的练习中熟能生巧。12.3÷8==15∶()=()%=()(填小数)。解析:32;40;37.5;0.375【分析】先把3÷8化成分数行形式3÷8=,然后根据分数、比、除法、百分数的关系,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3÷8==15∶40=37.5%=0.375【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比、除法、百分数的关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有一张正方形纸,如果将它剪成边长是的小正方形,恰好无剩余;如果将它剪成边长是的小正方形,也恰好无剩余。这张正方形纸的边长最小是(________)厘米。解析:36【分析】根据题干描述,求出剪成的两种小正方形边长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边长最小的原正方形。【详解】,3×3×4=36(厘米)这张正方形纸的边长最小是36厘米。【点睛】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4.一个分针长10cm的挂钟,经过1小时分针尖端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cm,分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cm2。解析:8314【分析】(1)经过1小时分针尖端走过的路程,相当于计算半径为10cm圆的周长;(2)分针扫过的面积即计算半径为10cm圆的面积,据此解答。【详解】(1)2×3.14×10=6.28×10=62.8(cm)(2)3.14×102=3.14×100=314(cm2)【点睛】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15.航模小组有48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5∶3,女生有(________)人。答案:18【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可知,男生占5份,女生占3份,总人数:5+3=8份,即一份的人数:48÷8=6(人),女生:6×3=18(人)【详解】48÷(5+3)×3=48÷8×3=6×3解析:18【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可知,男生占5份,女生占3份,总人数:5+3=8份,即一份的人数:48÷8=6(人),女生:6×3=18(人)【详解】48÷(5+3)×3=48÷8×3=6×3=18(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熟练掌握公式:总量÷总份数=一份量。16.在比例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则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千米。答案:1500【分析】因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所以可把相关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详解】5厘米÷=150000000厘米=1500(千米)【点睛】关键是能够灵活处理图上距离、实际距解析:1500【分析】因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所以可把相关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详解】5厘米÷=150000000厘米=1500(千米)【点睛】关键是能够灵活处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及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不必硬背公式。17.一个圆柱的体积是75.36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__m3。答案:12【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已知圆柱的体积是75.36m3,求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详解】75.36×=25.12(立方米),解析:12【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已知圆柱的体积是75.36m3,求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详解】75.36×=25.12(立方米),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25.12立方米。故答案为25.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计算,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这一关系,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决问题。18.甲数是120,乙数是甲数的,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答案:135【分析】先根据乙数是甲数的,判断甲数是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出乙数;再用(甲数+乙数)÷2求出平均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乙数:120×=150平均数:(150解析:135【分析】先根据乙数是甲数的,判断甲数是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出乙数;再用(甲数+乙数)÷2求出平均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乙数:120×=150平均数:(150+120)÷2=270÷2=135【点睛】此题考查分数乘法和求平均数,解答此题要先根据分数乘法算出乙数,再计算两数的平均数。19.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客车的速度是95千米/小时,货车的速度是85千米/小时,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_)千米。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答案:9【分析】(1)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求出总路程;(2)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60千米,看总路程中有几个60就是图上距离几厘米,用解析:9【分析】(1)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求出总路程;(2)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60千米,看总路程中有几个60就是图上距离几厘米,用除法计算。【详解】(1)(95+85)×3=540(千米)(2)6000000厘米=60千米540÷60=9(厘米)【点睛】本题考查相遇问题和比例尺的应用,根据公式解答即可。20.,左起第40个是(______),当Δ最多是(______)个时,就能保证其他两种图形一共是18个。答案:【分析】(1)把这5个图形看作一组,用总数量除以5可以算出一共分了几组;(2)一组里其他两种图形加起来一共有3个,如果总共是18个,则需要分成18÷3=6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解析:【分析】(1)把这5个图形看作一组,用总数量除以5可以算出一共分了几组;(2)一组里其他两种图形加起来一共有3个,如果总共是18个,则需要分成18÷3=6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40÷5=8(组)所以左起第40个是第八组的最后一个,即为;(2)18÷3=6(组)6×2=12(个)【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周期问题,找到几个图形为一组是解决此题关键。21.直接写出得数.240-140=0.5×8=35.8÷3.58=164+0.36=答案:100;4;10;164.36;;1;3;【详解】略解析:100;4;10;164.36;;1;3;【详解】略22.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875-375÷259.47+0.58-2.47÷[×(+)]12.5×32×0.25×26+÷7.2÷[28×(1-)]答案:860;7.58;;100;26;0.6【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简算即可;(3)和(6)中,有大、小括号的运算,按照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解析:860;7.58;;100;26;0.6【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简算即可;(3)和(6)中,有大、小括号的运算,按照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顺序进行计算;(4)、32=4×8,把原式等量凑成整十、整百的运算即可;(5)、先把原式转化成×26+×26,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详解】(1)875-375÷25=875-15=860(2)9.47+0.58-2.47=9.47-2.47+0.58=7+0.58=7.58(3)÷[×(+)]=÷(×+×)=÷(+)=÷=(4)12.5×32×0.25=(12.5×8)×(4×0.25)=100×1=100(5)×26+÷=×26+×26=26×(+)=26(6)7.2÷[28×(1-)]=7.2÷(28×)=7.2÷12=0.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方法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三、解答题23.解方程。(1)(2)答案:(1)=(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即可。【详解】(1)解:0.6(10+)=2(4.5-)6+0.6=9-2解析:(1)=(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即可。【详解】(1)解:0.6(10+)=2(4.5-)6+0.6=9-22.6=32.6÷2.6=3÷2.6=(2)解:2(4-10)=3(5-)8-20=15-311=3511÷11=35÷11=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解比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性质。24.小明存了88元钱,小华存的钱是小明的,小红存的钱是小华的.小红存了多少钱?答案:88××=55(元)【解析】【详解】用小明存的钱数乘小华是小明的分率即可求出小明存的钱数,用小明存的钱数乘小红存的是小华的分率即可求出小红存的钱数.解析:88××=55(元)【解析】【详解】用小明存的钱数乘小华是小明的分率即可求出小明存的钱数,用小明存的钱数乘小红存的是小华的分率即可求出小红存的钱数.25.班级图书角的故事书本数是科普书本数的80%.买来16本故事书后,故事书与科普书一样多.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多少本?答案:80本【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分数的应用.“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方程,二是除法.用方程法解,就是设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x本,则故事书有80%x解析:80本【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分数的应用.“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方程,二是除法.用方程法解,就是设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x本,则故事书有80%x,根据“买来16本故事书后,故事书与科普书一样多”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为80%x+16=x,然后解方程得x=80.用除法解,重点要理解买来的16本故事书是整体“1”(科普书本数)的百分之几,显然是(1-80%),根据“已知部分,求整体”用除法,即可列式16÷(1-80%),然后计算得出结果.【详解】解法一:解:设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x本,则80%x+16=xx-80%x=1620%x=16x=80答: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80本.解法二:16÷(1-80%)=16÷20%=80(本)答:班级图书角有科普书80本.26.甲、乙两队合作,18天可以完成一项工程.现在先由甲队独做6天,再由乙队独做10天,还剩这项工程的.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答案:48天【解析】【分析】先由甲队独做6天,再由乙队独做10天,可以看作是甲乙两队合作干了6天,乙又干了4天,6天就完成了这项工程的,那么乙4天干的就是(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解析:48天【解析】【分析】先由甲队独做6天,再由乙队独做10天,可以看作是甲乙两队合作干了6天,乙又干了4天,6天就完成了这项工程的,那么乙4天干的就是(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可求出乙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可列式解答.【详解】解:1,=1,=1,=1,=48(天);答: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48天.【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27.某城市东西路口与南北路交汇于路口A。甲在路口A南面280米处的B点,乙在路口A,甲向北,乙向东同时匀速行走,4分钟后两人距A的距离相等,再继续行走24分钟,两人距A的距离又恰好相等。这时乙距离A点多少米?答案:840米【分析】行走4分钟甲到C,乙到D,又AC=AD,可见甲、乙二人4分钟共行AB=280(米),求出甲、乙二人速度和;再行走24分钟甲到E,乙到F,已知AE=AF,所以甲28分钟行BE,比乙解析:840米【分析】行走4分钟甲到C,乙到D,又AC=AD,可见甲、乙二人4分钟共行AB=280(米),求出甲、乙二人速度和;再行走24分钟甲到E,乙到F,已知AE=AF,所以甲28分钟行BE,比乙28分钟多行AB=280(米),求出甲、乙二人速度差,进而求出乙的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AF的长度即可解答。【详解】速度和:280÷4=70(米/分)速度差:280÷28=10(米/分)乙的速度:(70-10)÷2=60÷2=30(米/分)30×28=840(米)答:这时乙距离A点840米。【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甲乙二人的速度和与速度差,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求出乙的速度。28.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都盛有450毫升的水。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零件分别放入两个量杯中。(1)甲水面刻度如图所示,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如果量杯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乙量杯水面将上升多少厘米?答案:(1)150立方厘米(2)1厘米【分析】(1)在450毫升水中放入圆柱,水和圆柱的体积之和是600毫升,则用600减去450即可求出圆柱的体积。(2)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用圆柱的体积乘即可求出解析:(1)150立方厘米(2)1厘米【分析】(1)在450毫升水中放入圆柱,水和圆柱的体积之和是600毫升,则用600减去450即可求出圆柱的体积。(2)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用圆柱的体积乘即可求出圆锥的体积,即是上升的水的体积。上升的水是与量杯等底的圆柱,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上升的水的体积除以量杯的底面积即求出上升的水的高度。【详解】(1)600-450=150(毫升)=150立方厘米答:圆柱的体积是150立方厘米。(2)150×=50(立方厘米)50÷50=1(厘米)答:乙量杯水面将上升1厘米。【点睛】本题考查圆柱和圆锥体积的综合应用。要熟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明确“圆锥的体积即是上升的水的体积”和“上升的水是与量杯等底的圆柱”是解题的关键。29.先阅读下面的材料,再解答。从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每月工资、薪金所得扣除5000元后,余额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按3%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公布:从2019年1月1日起,除计算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外,还可以享受专项扣除。如子女教育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等教育,每个子女每月享受扣除1000元。两种扣除方式,选择一:父母分别扣除50%;选择二:一方扣除100%。李叔叔2019年1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是7500元,他只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学前班,在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方面选择了“父母分别扣除50%”,并再无其他附加扣除项。他本月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答案:60元【分析】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扣除金额”先计算李叔叔1月份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再找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再根据“纳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进行计算。【详解】7500-(解析:60元【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公共课自考试题及答案
- 狼中考试题及答案
- 矿山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时间设置
- 课件日知录教学课件
- 溴化丁基橡胶装置操作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动自行车装配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闪速炉熔炼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杜美丝制造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郑远元加盟合同协议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汇报课件
- 石化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口腔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2025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社会工作伦理》课件:实践原则与案例分析
-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 采购作业流程管理细则
- 泥工 清包合同
- 儿童肥胖症心理干预-全面剖析
- 光伏扶贫项目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