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6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6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6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6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6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6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位高官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B.《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C.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我的妻子对我有私心,我的小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D.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后遇到兵败,在兵败之际委我以重任,在危难之际我奉旨执行命令。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凤凰山隧道工程是达州市缓堵保畅的重点工程之一,所以是我市的交通咽喉要道,连接着达州中心城区北外和西外城市组团。B.市扬尘治理办加大扬尘治理力度,从即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今冬迎春中心城区扬尘治理专项整治行动。C.作为全市30个重点项目之一,莲花湖湿地公园规划面积约2.9平方公里左右,含库区水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D.达州市将大力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及综合健康素质。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悬虚辐射湎怀轻歌曼舞 B.燥热琐屑糟蹋原驰腊象C.惩戒安祥诀别鸠占雀巢 D.张惶落第轩榭交头结耳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西汉时司马迁所著。B.《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兴是借他物来引出此物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C.《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D.《画山绣水》的作者是杨朔,是现代散文家,文章将神奇而美丽的桂林山水表现旧时代“劳动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的传说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趣味性。5.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的是()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C.“河北”,古时指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这个词可算是古今异义。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多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所为。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4月18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79.1%。具体来看,有四成左右(40.3%)的国民通过电脑上网,有近八成(77.9%)的国民通过手机上网。与2016年同类数据相比,对照如下:2016、2017年成年国民上网情况统计对照表调查还发现,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具体来说,有72%的网民将“网上聊天/交友”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51.5%的网民将“看视频”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2.9%的网民将“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36.6%的网民将“网上购物”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还有33.6%的网民将“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21.7%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1)结合《2016、2017年成年国民上网情况统计对照表》,请写出两条你发现的结论。(2)结合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情况,请说说我国成年网民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7.默写。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竹枝词》)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过零丁洋》)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俶尔远逝,________。(《小石潭记》)8.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悟空为什么认为八戒是“胡说”,请简述。二、阅读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金城北楼①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姜太公吕尚。③体道:体悟道理。④更:经历。1.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_____、湍上急流、_____的金城美景。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D.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10.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栗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渡,好为佛事,希文①乃纵民竞渡,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监司奏劾②:杭州不恤荒政③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枕州晏④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①希文: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②奏劾:向皇上检举揭发。③荒政:救灾的政事。④晏:平静,安定。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发粟及募民存饷/怀怒未发(《唐雎不辱使命》)B.文正乃自条叙/屠乃奔倚其下(《狼》)C.皆欲以发有余之财/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D.两浙唯杭州晏然/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2.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B.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C.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D.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4.范文正根据吴人的喜好,采取了怎样的救灾措施?11.阅读《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回答问题。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刘继荣①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②且不说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转三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无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母亲的耳朵不好,我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几次三番,我终于没有了耐心,在电话里大声嚷嚷,她终于听明白,默默挂了电话。③隔几天,母亲又问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明知问了也是白问,可就是忍不住。我心一软,沉吟了一下。母亲见我没有烦,立刻开心起来。她欣喜地向我描述:“后院的石榴都开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来吧。”我为难地说:“那么忙,怎么能请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了!”我立刻责怪她胡说,她呵呵地笑了。我终于不忍心,告诉她下个月一定回去,母亲竟高兴得哽咽起来。可最后,我到底没能回去。电话那头的母亲,仿佛没有力气再说一个字,我满怀内疚:“妈,生气了吧?”④母亲这一回听真了,连忙说:“孩子,我不生你气,我知道你忙。”⑤可是没几天,母亲的电话催得越发紧了。她说:“葡萄熟了,梨熟了,快回来吃吧。”⑥我说:“有什么稀罕,这里满街都是,花个十元八元就能吃个够。”母亲不高兴了,我又耐下性子来哄她:“不过,那些东西都是化肥和农药喂大的,哪有你种的好呢。”母亲得意地笑起来。⑦星期六那天,气温特别高,我不敢出门,开了空调在家里。孩子嚷嚷雪糕没了,我只好下楼去买。在暑气蒸熏的街头,我忽然就看见了母亲。她刚下车,胳膊上挎着个篮子,背上背着沉甸甸的大袋子,弯着腰,左躲右闪,怕别人碰了她的东西。在拥挤的人流里,她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大声地叫她,她急急抬起满是热汗的脸,四处寻找,看见我走过来,她竟惊喜地说不出话来。⑧一回到家,母亲就喜滋滋地往外捧那些东西。她的手青筋暴露,十指上都裹着胶布,手背上有结了痂的血口子。她笑着对我说:“这是咱家院子里的,你最爱吃的。这全是我挑出来的。”⑨我这没有出过远门的母亲,千里迢迢,坐最便宜、没有空调的车,车上又热又挤,但那些水灵灵的葡萄和梨子都完好无损。⑩所以,我相信,在这世上,凡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奇迹。⑪母亲只住了三天,就悄悄订票,悄悄离开,才回去一星期,又说想我了,又催我回家。我苦笑:“妈,你再耐心一些吧!”第二天,我接到姨妈的电话:“你妈妈病了,快回来。”我急得眼前发黑,泪眼婆娑地奔到车站,赶上末班车。⑫一路上,我默默祈祷。我希望这是母亲骗我的,我希望她好好的。我愿意听她的唠叨,愿意吃光她给我做的所有饭菜,愿意经常抽空来看她。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⑬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的笑。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责怪道:“你说什么不好,说自己有病,亏你想得出!”受了责备的母亲,仍然无限地欢喜,她只是想看到我。⑭没待几天,我就急着要走,母亲说要好好给我做顿饭。她精心准备的菜肴,终于端上了桌,我不禁惊异——鱼鳞没有刮净、鸡块上是细密的鸡毛、香油金针菇竟然有头发丝,无论是荤的还是素的,都让人无法下筷。母亲年轻时那么爱干净,如今老了竟邋遢得这样。母亲见我不吃,她心疼地送我去坐车,还不停地嘱咐我注意身体。车子开了,她急着下去,衣角被车门夹住,险些摔倒。我哽咽着,趴在车窗上大叫:“妈,妈,你小心些!”她没听清楚,边追着车跑边喊:“孩子,我没有生气,我知道你忙!”⑮这以后,母亲仿佛满足了,竟没有再催过我回家,只是不断地对我说些开心的事:家里添了只很乖的小牛犊;明年开春,她要在院子里种好多的花……听着听着,我心得到一片温暖。⑯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妈电话说母亲病了,赶紧回家。我哪里相信,半信半疑地往家赶,并且买了一大袋母亲爱吃的油糕。车到村头,我伸长脖子张望,母亲没来,我心里颤颤地有了种不祥的预感。姨妈说,母亲已经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详。⑰原来半年前,母亲就被诊断出了癌症,只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样乐呵呵地忙,自己安排妥当后事。姨妈还说,母亲老早就患了眼疾,看东西很费劲。我把那袋油糕紧紧地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原来,母亲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住地打电话叫我回家;原来,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饭菜,是她在视力模糊的情况下做的!我走的那个晚上,她一个人是如何摸索到家,跌倒了几次,我永远都无从知道了。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快乐地告诉我,牵牛花爬满了旧烟囱,扁豆花开得像我小时候穿的紫衣裳。你留下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然后安静地离开。⑱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了那么久。⑲可是,母亲啊,如果还有来生,我会牵着你的手,我会陪你慢慢走,不会让你把爱熬成等待!1.文章以“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1)从人物描写的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⑭段画线句。她没听清楚,边追着车跑边喊:“孩子,我没有生气,我知道你忙!”(2)结合语境,赏析第⑰段中的加点词语。我把那袋油糕紧紧地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不会让你把爱熬成等待!”的理解。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读书可以养颜鲁先圣①读书与养颜美容,表面看来没什么直接关系。如果说吃羊腰子狗腰子可补肾,多数人都相信;但如果说读书可养颜美容,多数人都不相信,只有读书人才相信。②读书胜过高级化妆品。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一文中把化妆分为三个等级: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所谓生命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③曾国藩官做得很大,但是他最看重的不是官位,而是学问。有一年他听说一个侄子纪瑞在全县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特别写信祝贺。他说:“我并不希望我家世代富贵,但是希望代代出秀才所谓秀才,就是读书的种子,世家的招牌,礼仪的旗帜。④读书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书可以医愚,可以益智,可以养生。看一个人,不须看他做什么只要看他读什么书就可以了。一个深入读书的人,必定心智高度集中,将人间里的一切杂事,琐事烦心事,渐渐拋到身外,久而久之,在心中渐渐养成一股充实、丰沛的浩然之气。⑤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个子矮,鼻子扁,眼晴细,脸上有麻子,但他知识丰富,具有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音乐造诣,在与人交谈和演奏时,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英姿和挥洒自如的俊逸。⑥俗语说“玉不琢不成器”,就算是再好的一块玉,也许会有人把它当石头一样的扔了。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描述了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仲永的悲剧,说明了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后天读书学习,再好的天赋也不能得以发挥。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仲永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了一个无用的人。即使你的天资不及仲永,但只要付出汗水,最终也会胜过天赋;即使你是块“石头”,但经过精心的雕琢也会像金子一样发光。⑧古来就有“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腹有诗书气自华”“惟有书色,艳比西子”等说法。生命肌体成长会催发脸上皱纹,但读书渐入佳境会变得睿智、豁达、优雅而美丽。尤其是在物质心态喧嚣时代,静下心来,与书为邻,以书为友,走入书的灵魂,从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蕴蓄精神,养颜明智。(摘编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第②-⑦段构成的论证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递进关系 B.总分关系 C.并列关系 D.分总关系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的中心论点即文章的标题一一读书可以养颜。B.第⑥段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从正面论证了后天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第⑦段画线句中的“即使……但……也”是一组表假设和转折关系的关联词。D.选文的结构形式为“总一分一总”,八个自然段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下列事例论述作者的观点,最恰当的一项是A.鲁国闵子骞初来拜孔子为师时,脸色干枯,过一段竞变得红润起来,孔子问其原因,他说:“读书之前,我一心想做达官贵人,寝食不安,脸色枯槁。”B.汉代董仲舒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读书学习,三年时间竞然没有走进花园观赏一眼,最终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C.鲁迅在学堂读书时,每当夜读遇冷,便摘下辣椒,放在嘴里嚼着,辣得额头冒汗。用这种办法驱寒,苦于读书,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D.“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发明近二千项。这与他的勤奋读书分不开,常通宵达旦读书,困了就以书当枕,在实验室稍躺歇息。13.散文阅读写给母亲贾平凹①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②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③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④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⑤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闹醒,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自己,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⑥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丢坟上,现实告诉我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21期,略有改动)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文章多处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例。前文: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后文: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3.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可“我”“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这是为什么?4.文末作者“热泪肆流,长声哭泣”,他的泪水里包含了哪些情感呢?5.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句句都能打动人心,请任选一个能感动你的细节,作简要赏析。三、语言表述14.下面句子的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介绍地质地理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②《地理中国》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③倡导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弘扬科学精神。④领略大自然的新、奇、特、险的神奇和魅力。⑤激发爱国之情。⑥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地质资源和地貌景观。A.④⑤②①⑥③B.④⑤③②⑥①C.②①⑥④③⑤D.④③⑤②⑥①四、写作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让勇敢走进心灵,胆小者能强大起来;让理解走进家庭,家庭会更加幸福长久。在生活中,也许正是因为多了一份什么,你会感到无比开心和幸福。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让走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解析】

C.“我的妻子对我有私心”是错误的,应是:我的妻子偏爱我。2、B【解析】

A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所以”改为“因为”;B项正确;C项词语重复,删去“约”或“左右”;D项搭配不当,“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提高”改为“改变”。故选B。【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3、C【解析】

A.悬虚——玄虚,湎怀——缅怀。B.原驰腊象——原驰蜡象。D.张惶——张皇,交头结耳——交头接耳。4、A【解析】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A【解析】

A错误,“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6、(1)2017年较2016年成年国民上网率有明显增加(2017年较2016年成年国民无论电脑上网率还是手机上网率均有不同幅度增加);成年国民以手机上网为主要方式;17年较16年成年国民手机上网增加的幅度(5.3%)明显大于电脑上网增加的幅度(0.4%)。(2)虽然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我国成年网民的重视,但互联同的社交娱乐功能占据明显重要的位置,只有少量网民倾向数字化阅读。人们忽视纸质图书的阅读,且缺乏系统、深度的阅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随着时代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重;同时科技进步带来了电子产品的普及。(答出其中点即可)【解析】

试题分析:(1)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本表是2016、2017年成年国民上网情况统计对照表,从数据对比的角度,2017年较2016年成年国民无论电脑上网率还是手机上网率均有不同幅度增加;从横向看,从上网率来年,大多数人都会上网;从上网方式看,国民以手机上网为主要方式。答案是多元的。(2)从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情况来看,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我国成年网民的重视,但是主要的活动是“网上聊天/交友”“看视频”“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网上购物”等,只有少数的人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表明人们忽视纸质图书的阅读,且缺乏系统、深度的阅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带来了电子产品的普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使人们更加热衷于“碎片式阅读”。据此理解分析作答。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7、(1)道是无晴却有晴(2)留取丹心照汗青(3)昨夜雨疏风骤(4)阡陌交通(5)往来翕忽【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汗青、往来翕忽”的正确书写。8、示例:悟空知道自己打死的是妖精。荒山野岭之外,刚刚打死了“女儿”,老妈妈就找来了,不合常理。【解析】

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内容分析即可。选段出自《三打白骨精》其主要内容是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结合“兄弟莫要胡说!……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分析,因悟空有火眼金睛,知道自己打死的是妖精。荒山野岭之外,刚刚打死了“女儿”,老妈妈就找来了,不合常理。所以,认为八戒是“胡说”。二、阅读9、1.积水连山城头残月2.C【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即可,一般用原诗词中的词语回答即可。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积水连山、湍上急流、城头残月的金城美景。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颈联写诗人追思历史旧事,对人生际遇,祸福更替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内心因不得志而郁结的愁思仍然溢于字里行间,不是“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故选C。10、1.B2.D3.老百姓没有流亡迁徙,都是范文正的恩惠呀。4.纵民竞渡;让诸寺大兴土木。【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A:散发,发放/发作。B:都是“于是”的意思。C:想要/将要。D:……的样子/这样。故选B。2.此题考查的是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疏通文意,结合意思断句即可。“杭州不恤荒政③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翻译为:“认为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竟鼓励百姓划船竞赛,寺院大兴土木,既劳民又伤财”据此断句为: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故选D。3.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句中“流徙”意思是“流离迁徙”,“惠”意思是“恩惠”。语序正常,据此翻译。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范文正根据吴人的喜好:①“吴人喜渡,好为佛事,希文①乃纵民竞渡,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划船比赛,②“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寺院大兴土木。译文:宋朝皇佑二年,吴州一带闹大饥荒,当时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治理浙西,下令散发米粮赈灾.并鼓励百姓储备粮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备.吴州民俗喜好赛舟,并且笃信佛教.范仲淹于是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饮.从春至夏,当地的百姓几乎天天都扶老携幼在湖边争看赛船.另外,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对他们说:“饥岁荒年工钱最是低廉,正是寺院大兴土木的大好时机.”于是各寺庙住持无不招募工人大肆兴建.范仲淹又召募工人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工人多达一千人.掌监察的官员,认为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竟鼓励百姓划船竞赛,寺院大兴土木,既劳民又伤财,所以上奏弹劾范仲淹.范仲淹上奏说:“臣所以鼓励百姓宴游湖上,寺院、官府大兴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余钱可花的百姓,嘉惠贫苦无依的穷民,使得靠出卖劳力生活的百姓,能依赖官府与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不致背井离乡,饿死荒野.”这年全国的大饥荒,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安定,老百姓没有流亡迁徙,都是范文正的恩惠呀。11、1.文章主要写了母亲患病后盼我回家,送我最爱吃的东西,给我做最好吃的菜肴,即使去世,也给我留下爱和温暖,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体谅(理解),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愧疚和自责之情。以此为题,给人留下了悬念,暗示了文章主旨,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1)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追赶车子送我的离开的情景,表现了母亲对我离开的不舍,对我的疼爱与体谅。(2)挖,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得知母亲身患重病,仍默默为我做饭的感受(心情),表达了我的愧疚和自责(痛悔)之情。3.母亲为我们付出所有的爱,老了只是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而我们只顾忙自己的事,把这爱当成了理所当然,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和自责之情,也是对天下儿女的规劝:希望天下儿女能多陪伴父母,不能子欲养而亲不在。结尾卒章显志,深化中心。4.(1)伏笔。写我最后一次回家,母亲没有接我,为下文母亲去世埋下伏笔,更能突出母亲安排好后事,不给我添麻烦,对我的疼爱,增加情节张力,使情节具有合理性。(2)侧面描写。写母亲去世后,姨妈对母亲病情的交代,侧面烘托了母亲宁愿自己默默承受病痛和孤独,也不愿给我带来麻烦,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解析】1.考查文章标题的好处的理解分析。本题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①象征意义;②一语双关;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是文章的线索。等等。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分析与把握。本文主要讲述母亲给“我”打电话和送菜的事情,表达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而“我”忽视母亲的爱,一致后来后悔的事,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与自责之情。因此以“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为题,“这个人”是“谁”,给人留下了悬念,暗示了文章主旨,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考查对句子的赏析。①句根据题目要求从人物描写的方法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谁对母亲的语言、动作描写,在“我”离开时,母亲边追着车跑边喊,表现母亲对“我”爱之深。②句“挖”本义指掘,掏。这里是当“我”听到姨妈说,母亲就被诊断出了癌症,但还是坚持为“我”做饭,表达“我”对母亲的愧疚与难过自责。3.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是理解。此句出现在文中的末尾,理解时要与文章中心联系起来。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这句话写出天下母亲对儿女付出的爱,不要求回报,只是希望儿女能常回家看看,而我们却不把这种爱放在心上。当母亲离去了,只留下了后悔愧疚,此句是对对天下儿女的规劝:希望天下儿女能多陪伴父母,不给自己留下遗憾。结尾卒章显志,深化中心。4.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和作用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熟知常用的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象征等等。然后根据文意判断其作用。如,写星期六天气热我不敢出门开了空调在家,与母亲千里迢迢,坐最便宜、没有空调的车来给我送最爱吃的水果形成对比,突出表现母亲身患癌症,仍一心挂念我以及对我的爱。12、1.C2.B3.A【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②④⑦段讲道理,③⑤⑥段摆事实。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C。2.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选项。B项错误。“正面”应为“反面”。3.要求学生结合文本的观点分析。文本的观点是:读书可以养颜。A项体现“读书养颜”,其它项体现“勤奋读书”。故选A。13、1.插叙,回忆了母亲在时的生活点滴和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纪念,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我对母亲的爱与怀念。2.前文:“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后文:“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或“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所写内容能前后照应即可,只写“前文”或“后文”不给分)3.“我”与母亲长期生活在一起,有着深厚的母子之情,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但“我”与母亲的感情难以割舍,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她,她一直活在“我”的心里4.①想起母亲对自己关心的点点滴滴,心中产生深深的思念之情(或感激之情);②再也无法给母亲送好吃的好喝的,心中怀有不能尽孝的愧疚之情;③母亲已逝,阴阳相隔,永不能相见的悲痛之情。5.例,“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借“打喷嚏”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我”时时刻刻都在怀念母亲,表达出了母子之间相互牵挂的真挚情感。(所选细节感人且紧贴文本赏析准确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首先,要判断文章所用的记叙的顺序,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其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解答。点睛: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顺序)作用:叙事完整,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进去相干的另外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增补、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2.试题分析:从文章中筛选相关内容,也就是在文章中找上文与下文有相似之处或上文设的悬念在下文中进行了解答的句子,抄写在答题位置即可。3.试题分析: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此题的解答要紧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来回答。并要结合文章中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4.试题分析:文末作者写到“热泪肆流,长声哭泣”。作者的哭泣的原因,要结合全文来分析。这正是作者在加快母亲后内心真实感受的外在表现,所以去揣摩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便可找到哭泣的原因。从全文看,因回忆母亲,想起过去朝夕相处,想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自然产生思念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