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九江市2025年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历史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是尧舜禹时期对苗举措。《中华文明史》中有关尧舜禹时期对苗举措的记载,据此可知()时期对苗举措结果文献帝尧时期尧指责“苗民弗用灵……杀戮无辜”,发动了大规模战争。“迁三苗于三危”《尚书·吕刑》帝舜时期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持干戚而舞之”。舜“道死苍梧”《淮南子·齐俗》帝禹时期“禹既已克有三苗,焉历为山川,别物上下,乡制大极。”“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墨子·非攻下》A.多元一体文明特征得以彰显 B.战争是文明扩展的方式之一C.历史记载具有浓厚神话色彩 D.民主成为部落首领推选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尧舜禹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尧和禹采取战争方式,结果促使苗族迁移,天下和平;舜时期有苗不服,舜“修政偃兵,持干戚而舞之”,采取和平手段。由此可知,战争与和平都是文明开展的重要方式,其中上古时期,战争尤为突出,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谈及到各地文明之间关系,多元一体文明特征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虽然尧舜禹时期属于传说时代,但材料中历史记载都源自于文献,一般说三皇时代神话色彩浓厚,排除C项;虽尧舜禹时期部落首领推选方式采取禅让制,但材料主旨强调战争与和平对文明发展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2.公元前65年,龟兹王夫妇一行前往长安朝见汉宣帝并向朝廷纳贡,汉宣帝赠送他们珍奇财物数千万。在这样积极举措下,西域客商往返于内地和西域之间,打着上贡的旗号和汉政府进行货物交换,同时汉朝政权也对丝绸之路进行维护。这表明()A.西汉开始有效管辖西域 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得以延续C.西汉开凿了东西的商路 D.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得到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可知,在西汉政府对西域纳贡予以巨额财物回馈的鼓励下,西域客商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同时,由西汉政权对丝绸之路的维护可知,中原地区与西域的联系也更加顺畅,由此可推知,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得到加强,D项正确;材料时间是公元前65年,五年后(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排除A项;休养生息政策是汉初的政策,此时的交往得益于汉武帝大一统政策,排除B项;张骞凿空西域,西汉的陆上丝绸之路就予以开通,排除C项。故选D项。3.魏晋之际,竹林名士在自己建构的带有浓厚空想色彩的精神意境中逍遥遨游,“越名教而任自然”;东晋文人于现实生活中,于真实的山水自然里“游目骋怀”,享受人生的欢乐和美好。这反映出()A.南北思想文化得以融合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C.社会时局影响士人心态 D.北民南迁促进文化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为本质题。根据题目具体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之际社会动荡,政治环境复杂险恶,所以竹林名士选择在空想的精神意境中逍遥,以逃避现实;东晋时期相对稳定,文人能够在现实的山水自然中享受生活,可见社会时局的变化对士人心态产生了明显影响,C项正确;材料仅呈现魏晋之际竹林名士与东晋文人在思想、行为上的差异,如前者空想逍遥、后者钟情现实山水,未展现南北思想文化相互学习、交流融合的迹象,排除A项;尽管魏晋时儒学正统地位受多种思潮冲击,但此材料重点是社会环境对文人心态的影响,未涉及儒家思想在教育、政治、社会伦理等关键层面地位变动,不能得出“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结论,排除B项;材料不是说南方文化繁荣,而是说南北方文化存在一定不同,排除D项。故选C项。4.1086年,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1094年,宋哲宗让王安石配享神宗祖庙。1105年,宋徽宗又让王安石配享孔子庙。1126年,宋钦宗罢掉王安石配享孔庙的名誉。这说明宋朝()A.统治集团内斗争激烈 B.政策加重了人民负担C.理学强调学术现实性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材料显示北宋时期官方对王安石的评价随时间变迁而存在一定差异,实际上反映了北宋内部不同势力围绕改革问题而进行的反复较量与力量的变化。这体现了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斗争,A项正确;材料中王安石地位的变化与宋朝统治集团势力变化有关,而与人民负担是否加重无关,排除B项;北宋时期理学确实强调学术现实性,为理学哲理化和官方化奠定基础,但北宋时理学仅仅是民间的、非官方的,这不会影响到北宋官方对王安石的评价和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官方对去世后的王安石评价变化体现了统治者的态度影响王安石的地位,与君主专制联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5.清朝前期,中国政府针对外国海盗冒险家的行径,限制他们只许在少数港口进行贸易,并加以管束监督,这是出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安宁所采取的国防措施,而西方将此认定为“闭关自守”。这说明所谓的“闭关自守”是()A.近代中国日益落后的主要原因 B.自然经济在对外贸易上的表现C.殖民主义者的诋毁和攻击之词 D.统治阶级妄自尊大心态的反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沿海,为此清政府采取限制和管束外国海盗的措施,其出发点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但这些被西方殖民者诋毁为“闭关自守”。可知明清所谓的“闭关自守”是西方殖民者的诋毁和攻击之词,C项正确;材料未讨论中国落后的根源,且“闭关自守”是西方的片面定性,非事实本质,排除A项;自然经济强调自给自足,但材料直接指向国防需求,与贸易形态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材料强调清政府的务实防御(如限制海盗),未体现盲目自大,排除D项。故选C项。6.下图为一位西方人创作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的一幅漫画。该漫画的主要寓意是()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1894年创作)A.欧洲对中日战争中方获胜的预期 B.中日战争双方仍处于冷兵器时代C.国际舆论不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 D.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令西方胆寒【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漫画中日本与中国相比,个子偏小,力量不足,中日实力差距大,作者预期中国会战胜日本,A项正确;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日本完成工业革命,双方是一次真正的现代战争,是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排除B项;材料仅仅是西方一幅漫画,不能代表整个国际舆论,而漫画中西方认为中国胜利可能性更大,可见是有利于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排除C项;漫画中没有表明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而事实上清政府寄希望于西方列强调停,不认真备战,排除D项。故选A项。7.下表是1923年12月北京大学的一次民意测验。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心目中的最伟大人物对各种主义的信仰人物票数信仰票数孙中山473三民主义291列宁227社会主义233陈独秀173无政府主义14蔡元培153资本主义4威尔逊51国家主义2A.北大成为国民革命运动主阵地 B.革命统一战线初步建立C.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已有新探索 D.民众革命意识有所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并领导工人运动,同时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中国传播。通过北京大学的民意测验可知,当时社会有多种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社会主义的出路占有一定比例,说明对近代中国的出路已有新探索,C项正确;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国民革命运动从广州开始,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确立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内容,排除B项;此次调查来源于北大,不能代表民众,表中数据也不能说明革命意识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8.《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证条例》规定:“自开始颁发之日起,二个月内,各土地所有人,均须依法领土地所有权证,如有特别情形者得声(申)请展期,但至多不能超过六个月,如在六个月后尚未依法领取土地所有权证之土地,即作为公有土地。”这一规定()A.适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需要 B.体现了土地管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C.反映了农民积极响应土地改革 D.说明了基层治理的民主化与理性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材料“各土地所有人,均须依法领土地所有权证”体现了土地管理的原则性;材料“如有特别情形者得声(申)请展期”“如在六个月后尚未依法领取土地所有权证之土地……”体现了土地管理的灵活性,B项正确;陕甘宁边区土地政策,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并没有纯粹地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且材料也没有土地政策具体内容,只是说办理土地证具体办法,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即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排除C项;材料仅仅是说土地证具体办理方法,没有涉及到基层治理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9.1953年1月,《人民日报》号召:“我们应该把国内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中有代表性的、对人民事业具有热忱的、对待人民群众态度正确的人选举出来,尤其应该把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显著成绩的英雄模范人物选举出来。”这一号召()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B.加速了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C.体现了政权的人民民主原则 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3年第一次普选中,我们选举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国内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通过选举产生代表,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了人民民主国家性质,C项正确;1949—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这为第一次普选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因果倒置,排除A项;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民主革命任务在1952年前已基本结束,此时的重点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非继续革命,排除B项;195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而材料未涉及主要矛盾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表是1987年厉以宁教授向国家体改委提交的国有企业改革“八年时间表”。该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八年时间表”时间段目标任务1988年—1990年完善与发展企业承包制,股份制继续试点1991年—1992年承包制向股份制过渡1993年—1995年企业实现较全面的股份制,普遍建立控股制的企业集团A国企改革应逐步与国际接轨 B.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逐步建立C.经济体制转型需要加速进行 D.承包制与股份制应同时推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设问句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7年中国。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厉以宁教授提出建议,要在八年时间内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完善企业承包责任制,并且逐渐建立股份制,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行国有企业改革进而提升企业活力,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国企改革问题,不涉及与国际接轨,排除A项;材料涉及改革国有企业,但是是在八年的时间内有步骤的对国企进行改革,不涉及加速,排除C项;材料提到国有企业改革应逐步实现较全面的股份制,并不是同时推行承包制与股份制,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是距今大约5000年的埃及《蛇王碑》,上方是一只浮雕的保护神隼鸟,以侧面站立,下方是宫殿柱子的符号,柱子上端是一条蛇王(象征法老)。这一石碑()蛇王碑A.展现了楔形文字的雏形 B.体现了完善的官僚系统C.彰显了新王国时期特征 D.表明了神权与王权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约5000年前,埃及建立奴隶制国家,进入文明时代,“蛇王碑”中隼鸟是保护神,蛇王象征法老,宫殿表示王室,这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项正确;5000年前埃及文字是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是楔形文字,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法老和宫殿的信息,不能体现出官僚系统的完善,排除B项;埃及新王国时期是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不断扩展,版图扩大,时间上不吻合,排除C项。故选D项。12.恩格斯认为,《查士丁尼法典》“把商品生产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等)可作的无比明确的规定作为基础。”据此可知,这一法典()A.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一 B.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C.承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 D.是西欧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法典对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等商品生产者的法律关系作了明确规定,这些关系的基础往往涉及私有财产,实际上就是承认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C项正确;材料中恩格斯的观点主要是强调《查士丁尼法典》对商品生产者法律关系的规定,没有直接提及该法典对巩固罗马帝国统一的作用,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制定于东罗马帝国时期,当时还没有新兴资产阶级,不可能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集大成者,主要是罗马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不是西欧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且材料中也未体现与西欧城市经济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1492年,哥伦布最先在巴西发现玉米——“甘美可口,焙干可以制粉”。1494年,哥伦布将种子带回西班牙,渐次遍布于欧洲,到16世纪中叶已经传遍全世界。以玉米为代表的物种大交流()A.突破了各大洲的物种边界 B.保障了全球的粮食安全C.推动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 D.促进洲际间的人口迁移【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通过新航路开辟,原产美洲的玉米遍布于欧洲,甚至传遍全世界,这表明以玉米为代表的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交流,这也突破了各大洲的物种边界,A项正确;玉米是高产作物,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不能说保障了全球的粮食安全,排除B项;以玉米为代表的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交流,这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但对美洲社会结构影响不大,排除C项;物种交流对洲际人口迁移没有必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4.从17世纪60年代起,英国议会以私法案的形式审议圈地协议。1760年后,议会陆续通过了5000多个圈地法案,圈占的土地占到英格兰土地面积的20.9%。这些措施()A.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B.标志着圈地具有合法性C.抑制了圈地运动的膨胀 D.保障了小农经济的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圈地运动得到议会支持,逐步形成大土地所有制,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工业革命提供有利条件,A项正确;17世纪初英国圈地运动就具有合法性,排除B项;从材料可知圈地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圈地运动直接破坏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5.从1939年开始,苏联的一些集体农庄开始实行集体承包制尝试,1947年实行生产队独立核算,1948年实行计件包工制。这些变革()A.适应了卫国战争的需要 B.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桎梏 D.促使了新经济政策回归【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至194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36年苏联模式建立,一度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但是该模式缺乏活力,农业集体农庄模式更是如此。为此1939—1948年,苏联对集体农庄进行调整,调动生产者积极性,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项正确;一般而言,因战争需要推行的是统制经济政策,会加强对经济干预,所以集体农庄政策调整并不是卫国战争的产物,并且卫国战争于1945年已经结束,时间不符,排除A项;集体农庄政策调整有利于苏联模式的调整,但无力突破,直到苏联解体,苏联模式才被突破,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与集体农庄政策调整在内涵上差异较大,排除D项。故选B项。16.美国总统最初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具体权力微不足道。自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总统认为派遣军队不需要得到国会的授权,尼克松政府通过无限扣押拨款来抗衡国会的财政权。这一变化说明美国()A.宪政体制日益完善 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国会立法权遭破坏 D.权力制衡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中期美国。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总统权力扩大,国会部分权力受到挤压并转移到总统,总统行政权力有所扩大,权力制衡体制受到一定冲击,D项正确;总统行政权有所扩大,国会立法权受到挤压,说明美国宪政体制出现危机,排除A项;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都是中央的权力,三权分立制度受到冲击,仅仅是中央权力之间的平衡出现了问题,不能说明总统权力扩大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B项;国会部分权力受到挤压不能说明国会立法权遭到破坏,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的科举也称“岁举”,289年间举行了266科(次)考试。621年,唐高祖李渊发布诏令:“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礼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随物上贡。”为了避免因为偶然的因素而遗漏真正的人才,允许并一度鼓励超出考场之外的行卷(平时的诗文作品)和公荐的存在。唐肃宗时,李揆主持科考,将《五经》、历代史书及《切韵》等工具书放置在考场上,并对考生说:“经籍在此,请恣寻检……大国选士,但务得才。”——摘编自徐梓《“大国选士,但务得才”——唐朝科举的特点》材料二宋朝采取“抑势家、拔寒士”的政策:一方面在科举外向寒士提供物质支持,在科举考试过程中有意倾斜,以提升寒士的录取率;另一方面在科举中对势家子弟有意限制和打压,降低其考中进士的概率。宋朝将势家子弟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家世不再具备直接干涉科举的能力。宋朝之所以出现大量出自低层官员与平民家庭的文科状元,且比例不断提高,是这一政策推行的结果。——摘编自李兵《宋代科举“抑势家,拔寒士”政策考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科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抑势家,拔寒士”政策的影响。【答案】(1)特点:科举考试较为频繁;考生来源具有广泛性;考试方法具有较大灵活性;注重实际能力的考察。(2)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抑制势家大族对科举操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特点:根据“289年间举行了266科(次)考试”可知,科举考试较为频繁;根据“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礼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随物上贡”可知,考生来源具有广泛性;根据“为了避免因为偶然的因素而遗漏真正的人才,允许并一度鼓励超出考场之外的行卷(平时的诗文作品)和公荐的存在”可知,考试方法具有较大灵活性;根据“经籍在此,请恣寻检……大国选士,但务得才”可知,注重实际能力的考察。【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宋代中国。影响:根据“宋朝之所以出现大量出自低层官员与平民家庭的文科状元,且比例不断提高,是这一政策推行的结果”“宋朝将势家子弟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家世不再具备直接干涉科举的能力”可知,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抑制势家大族对科举的操控。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后,中共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保存发展抗日政权与武装,捍卫党际关系的平等。1937年9月,中共中央强调,中共在敌占区应公开成为统一战线政府的组织者;在原有苏区及一切游击区,“共产党绝对独立领导之保持”不能发生任何原则上的动摇。八路军、新四军“必须求得指挥自己军队的合法权”,并“大胆利用已有的合法权,扩大自己”,要在自身发展而非在国民党的委派与指挥中去“求合法”。此后,中共深入敌后开辟游击战场,逐步成长为华北地区的主要抗日力量。——摘编自孙泽学、赵泽中《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争取合法地位的斗争述论》材料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提出了“人民至上”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术话语体系逐渐成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等政治话语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话语贡献了重大智慧,提供了重要方案。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崛起,中国话语由“富”转“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摘编自李玉祥、冀震茂《中国话语权变化发展的历史演变、逻辑机理与提升路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共在争取合法地位方面做出的努力,并分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新时代中国话语权“强”起来的认识。【答案】(1)努力: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和统一战线政府;保持陕甘宁边区与国民政府的密切关系,共同抗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意义:维护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独立性和一定的合法地位;促使中共成为主要抗日力量,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2)认识:中国话语权“强”起来是建立在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中国话语权内涵丰富,包括国家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体系等;中国话语权增强体现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话语为世界贡献了智慧、提供了方案。【解析】【18题详解】本题为特点题、影响题。时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努力:据材料一中,第二次国共合作发展抗日政权与武装相关内容可得,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和统一战线政府;据材料一“要在自身发展而非在国民党”结合全国抗战和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分析可得,保持陕甘宁边区与国民政府的密切关系,共同抗战;据材料一“中共深入敌后开辟游击战场”可得,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意义:据材料一“中共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可得,维护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独立性和一定的合法地位;据材料一中,中共成长为华北地区的主要抗日力量相关内容可得,促使中共成为主要抗日力量,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最后结合抗日战争的胜利的相关史实分析可得,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19题详解】本题为认识题。时空为当代中国。据材料二“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崛起”可得,中国话语权“强”起来是建立在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基础上;据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术话语体系逐渐成型”可得,中国话语权内涵丰富,包括国家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体系等;据材料二“政治话语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可得,中国话语权增强体现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据材料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话语贡献了重大智慧,提供了重要方案”可得,中国话语为世界贡献了智慧、提供了方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表2014—2019年非洲GDP增长率(单位%)区域201420152016201720182019非洲3.83.52.23.63.43.4中部非洲5.73.10.10.72.73.2东部非洲5.96.54.95.65.45.0北部非洲1.73.93.35.04.94.1南部非洲2.71.60.91.61.20.7西部非洲6.03.20.52.53.43.7——据张忠祥《非洲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材料二经过十余年发展,金砖国家组织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中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在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金砖国家在推动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支付体系、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等方面形成丰硕成果。金砖国家顺应历史大势蓬勃发展,奉行新的国际关系模式、新的目标理念和全球治理方案,引领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随着金砖的升级壮大,有望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旗帜和灯塔。——摘编自徐秀军《金砖扩员:事实、挑战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非洲经济发展状况。(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更好推动自身发展。【答案】(1)状况:非洲经济整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非洲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不平衡性,东非和北非发展速度较快;非洲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2)发展:坚持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保障民主与法治,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改革创新,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发挥金砖国家组织的引领作用;打破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现代非洲。特点: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铁护坡伸缩缝施工方案
- 消防安全管理制定指南
- 蔗糖转化为葡萄糖的可持续制备方法-洞察及研究
- 车辆安全锁装置选购方案
- 小学数学三年级导学案汇编
- 电子支付市场监管手册
- 医院急救资源配置管理方案
- 研究生学位授予条件预案
- 肺功能康复指南
- 心理科学的研究报告
- 2025河北水发节水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2025年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单元同步检测练习)(含答案)
- 第1课时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至2030中国聚烯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动合同职工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医院关于印发《即时检验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 GB/T 17880.5-1999平头六角铆螺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