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赵世家演练_第1页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赵世家演练_第2页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赵世家演练_第3页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赵世家演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韩厥告赵朔趣亡 B.故见龟策C.而怫学者 D.而卒世不见也解析:选D。A.“趣”同“促”;B.“见”同“现”;C.“怫”同“悖”。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距:拦截B.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弑:杀(古代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C.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非:不是D.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袭:仿效解析:选C。非:违背。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兆绝而后好,叔带持要而哭)) B.eq\b\lc\{\rc\(\a\vs4\al\co1(赵宗灭乎,若号,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C.eq\b\lc\{\rc\(\a\vs4\al\co1(臣固闻王之胡服也,遂之代,北至无穷)) D.eq\b\lc\{\rc\(\a\vs4\al\co1(是为成公,是无君也))解析:选D。A.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连词,表修饰关系。B.放在词尾,可不译/助词,表疑问语气。C.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去,往。D.均是指示代词,这。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春秋祠之 B.国人哀之C.吾欲胡服 D.赵武服齐衰三年解析:选B。“哀”动词的为动用法。A、C、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走公宫匿匿:隐藏B.若幸而男,吾奉之奉:侍奉、辅佐C.赵氏先君遇子厚遇:对待D.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良:的确、确实解析:选B。奉:奉养。6.下面关于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若eq\b\lc\{\rc\(\a\vs4\al\co1(①若幸而男,②即不灭,若无声))乃eq\b\lc\{\rc\(\a\vs4\al\co1(③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④然赵氏真孤乃反在))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解析:选C。①副词,如果,②第二人称代词,你;③副词,于是,④副词,却,竟然。7.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居无何,而朔妇免身B.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C.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D.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解析:选D。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8.结合全文,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屠岸贾杀死赵朔全家,而程婴隐忍不死,主要是因为赵朔的妻子有可能生下男孩,程婴要奉养他成人。B.屠岸贾到赵朔家搜查时,赵朔妻子对儿子祷告,儿子“竟无声”这件事,未必真实,但充满了传奇色彩,读来仍令人可信。C.在“搜孤救孤”的故事中,作者热情地歌颂了程婴的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鞭挞了屠岸贾的奸邪残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爱憎情感。D.在“搜孤救孤”这一故事中,作者还写到了助纣为虐的诸将,他们与程婴、公孙杵臼的忠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解析:选B。不是到赵朔家搜查,而是到晋景公宫中搜查。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程婴卒与俱匿山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您就勉强做这件难事,我去做那件容易的事,请允许我先死。(2)程婴终于和(赵氏孤儿)一起隐藏(到)深山里。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昌为中尉。尝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封昌为汾阴侯。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徙昌为赵相。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吕后患之,乃使使召昌。昌既征,吕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昌还走还:转身B.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郤:不和睦C.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万岁:对君王的敬称D.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置:安排解析:选C。万岁:国君去世的委婉说法。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①大臣固争之,莫能得,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eq\b\lc\{\rc\(\a\vs4\al\co1(①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②吾尝终日而思矣))C.eq\b\lc\{\rc\(\a\vs4\al\co1(①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D.eq\b\lc\{\rc\(\a\vs4\al\co1(①周昌因谢病不朝见,②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解析:选A。A.均为代词,没有谁;B.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连词,表修饰关系;C.①代词,他的,②连词,如果;D.①连词,于是,②动词,沿袭。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昌虽口吃,但为人耿直,敢于直谏,终使高祖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B.汉高祖刘邦是一个不拘小节、以社稷为重、处处为国着想的君王。C.周昌坚决反对立如意为太子,高祖死后,他却极力维护赵王安全。D.赵王如意被吕后执意召至长安,饮药而死,最终解除了吕后心头之患。解析:选B。并非“处处”为国着想,从宠爱戚姬、欲废太子一事即可见。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满朝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2)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赵王相国周昌让他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参考译文:周昌是沛县人,在秦时担任泗水卒史。等到汉高祖在沛县起兵的时候,打败了泗水郡的郡守、郡监,这样,周昌也就以卒史的资历追随沛公,沛公命周昌担任一名管旗帜的职志。后来他跟从沛公入关,推翻强秦的统治。沛公被封为汉王,汉王任命周昌为中尉。(周昌)曾经跟随沛公击破项羽。在汉王六年的时候周昌被封为汾阴侯。周昌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周昌曾经有一次在高帝休息时进宫奏事,高帝正和戚姬拥抱,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高帝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挺直脖子,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高帝听了哈哈大笑,但是却由此最敬畏周昌。等到高帝想废掉太子,立威姬之子如意为太子时,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但是都未奏效。而周昌在朝廷中和皇帝极力争辩,高帝问他理由何在,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高帝听罢,很高兴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此后,戚姬的儿子如意立为赵王,年纪十岁,高祖担心如果自己去世,赵王会被人杀掉。高祖独自心中不乐,慷慨悲歌,满朝文武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赵尧上前请问道:“皇帝您闷闷不乐的原因,莫非是为赵王年轻而戚夫人和吕后二人又不和睦吗?是担心在您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高祖说:“对。我私下里非常担心这些,但是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赵尧说:“您最好为赵王派去一个地位高贵而又坚强有力的相国,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高祖说道:“对。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满朝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说道:“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强耿直,况且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只有他才能够担此重任。”高祖说:“好。”于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调任赵国相国。高祖去世之后,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赵王相国周昌让他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使者往返去了三次,周昌都一直坚持不送赵王进京。于是吕后很是忧虑,就派使者召周昌进京。周昌被召进京城之后,吕后又派使者召赵王,赵王果然来到了京城。他到长安一个多月,就被迫喝下毒药死去了。周昌于是就称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见太后。三年之后,他也去世了。四、语言表达14.请你为贺岁大片《赵氏孤儿》在电影宣传海报上写一句关于影片内容的宣传文字,言简意赅,不超过2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一个小人物的牺牲成就一段历史(示例2)他不为复仇而生,却必须接受复仇的命运15.下面是某办公室内的一段对话,请根据语境在“丙”处填上合适的表情,并写出画线句子的潜台词。甲(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乙):“某某,你每天的着装搭配得多协调啊,让人看了很舒服。”乙(谦虚地):“哪里哪里,只是随便穿穿,从来没想到要刻意搭配。”丙(________):“她皮肤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