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后:然后B.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尊:敬祀C.传曰“法后王”传:古籍的统称D.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端:开端和末端解析:选A。后:意动用法,以……为后,可译为“轻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组是()A.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B.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C.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 D.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解析:选D。A项,雄,形容词作动词,称雄,胜过。B项,耳,名词作状语,用耳朵。C项,表,名词作动词,表述。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三国终之卒分晋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①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②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①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②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D.①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解析:选A。A.均为副词,最终。B.①动词,做宰相;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C.①名词,有的人;②无定指代词,有的。D.①介词,因为;②句末语气词,表反问。4.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A.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B.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C.秦襄公始封为诸侯D.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解析:选A。例句同A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判断句;C.被动句;D.省略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5~8题。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僭端见矣僭:超越本分,过分B.君子惧焉惧:为……感到担忧C.东竟至河竟:竟然D.诸侯晏然弗讨晏然:安然解析:选C。竟:同“境”,边境,疆界。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eq\b\lc\{\rc\(\a\vs4\al\co1(①是后陪臣执政,②是又在六国下矣))eq\b\lc\{\rc\(\a\vs4\al\co1(③周东徙洛邑,④月出于东山之上))A.两个“是”相同,两个“东”相同B.两个“是”相同,两个“东”不同C.两个“是”不同,两个“东”相同D.两个“是”不同,两个“东”不同解析:选B。是:均为代词,这。东:③名词作状语,向东;④形容词。7.联系全文,下列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秦国起初只是一个偏远小国,又靠近戎狄,中原各国都排斥它。B.在我们今天看来,秦国一代一代的君主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应该是秦统一天下的主观因素。C.在我们今天看来,六国“矫称蜂出,誓盟不信”“不能约束”,都给原本弱小的秦国以发展壮大并最终吞并六国提供了客观因素。D.秦国为夺取天下而实施的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所以建树的功业很大。解析:选A。“又靠近戎狄”表述错误。原文中“比于戎翟”的意思是“把它跟戎狄等同看待”。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现在秦国夹杂着西戎北狄的风俗,看重残暴凶狠,不重仁义。(2)盗用名义的事件层出不穷,立下的誓词盟约也不被彼此间相信,即使是交换人质、剖符为信,也不能起到限制的作用。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途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心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eq\a\vs4\al(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琴卒,子万全嗣。万全卒,子桂嗣。(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履途泥,率先期门躬:弯腰B.犹称所长而达之称:称赞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解析:选A。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A.躬:亲自。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以为华而少实,我腾跃而上)) B.eq\b\lc\{\rc\(\a\vs4\al\co1(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C.eq\b\lc\{\rc\(\a\vs4\al\co1(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 D.eq\b\lc\{\rc\(\a\vs4\al\co1(兴皆固让,安乎里巷,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选B。本题考查而、为、以、乎四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A.第一个是连词,表转折;第二个是连词,表修饰。B.均为介词,替。C.第一个是介词,用;第二个是连词,因为。D.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比。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②是以世称其忠平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⑥ D.②④⑤解析:选A。本题从传主品德的角度考查信息筛选。②是世人对阴兴的评价,④是阴兴向贵人陈说自己拒绝受封的原因,⑥是明帝诏书的内容,都是从侧面表现阴兴美德,与题干要求不符。①表现阴兴随从护驾恪尽职守,③⑤都是表现阴兴对皇上加封、重用的辞让。①③⑤均能直接体现阴兴美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解析:选C。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提拔席广和阴嵩并非“阴兴的请求”,而是光武帝听了阴兴关于群臣的评论后自己做出的决定。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2)光武帝称许阴兴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3)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了他。参考泽文: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的同母弟弟。建武二年,担任黄门侍郎,掌管率领武骑,跟随光武帝出征讨伐,平定了许多地方。阴兴每次跟随光武帝外出,常手撑着伞盖,为光武帝遮蔽风雨,自己脚踩道路的泥水,先于侍从官到达。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宫室,很受亲近信任。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知道他们有才能,同样称赞他们的长处而推荐他们做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浮华而缺少实际的才能,只给他们钱财,始终不替他们进言举荐。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忠诚公允。建武九年,改任侍中,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想封赏他,把印绶放在了他的面前,阴兴坚决推辞说:“我并没有冲锋陷阵的功劳,而一家数人都蒙恩受封,实在是很满足了。我蒙皇上和贵人的深恩,富贵已经到极点了,不能再加了,我诚恳地请求皇上不要加封。”光武帝称许阴兴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贵人问他这么做的原因,他说:“您没有读过书吗?您还记得吗?‘亢龙有悔’(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因失败而后悔),这外戚之家苦于自己不知谦虚退让,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妻就盼着得公主,我心实在不安。富贵总有个头,人应当知足,浮夸奢侈更为舆论所反对。”贵人对这番话深有感触,自觉地克制自己,始终不替家族亲友求官求爵。建武十九年,担任卫尉,并辅导皇太子。建武二十年夏季,光武帝风眩病很重,后就以阴兴为侍中,阴兴在云台的广室里接受光武帝临终嘱托。很巧的是光武帝病好了,召见阴兴,想让他代替吴汉任大司马。阴兴叩头流泪,坚决辞让说:“我不敢爱惜生命,只是实在害怕损伤了圣德,不敢随便冒领高位。”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光武帝就答应了他。建武二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九岁。阴兴和堂兄阴嵩平时关系不和睦,不过敬重阴嵩的严肃有威望。阴兴病重了,光武帝亲自看望,问他政事以及群臣胜任与否。阴兴叩头回答说:“我愚笨,不足以知道一切。不过我看议郎席广、谒者阴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学识修养,超过了公卿。”阴兴死后,光武帝回想他的话,就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以谨慎勤敏受器重。明帝即位,任他为长乐卫尉,后升迁为执金吾。明帝永平元年诏书说:“已故侍中卫尉关内侯阴兴,统领禁军,跟随先帝平定天下,应以军功光荣地受到封爵奖赏,同时各位舅父也应按惯例蒙受恩泽,阴兴都坚决推辞,安居在街巷之中。他曾辅导于朕,体现了周昌般的正直;在家仁孝,也具备曾、闵等人的品行。不幸英年早逝,朕十分伤悼。贤人子孙,应给予优异的待遇。封阴兴的儿子阴庆为鲖阳侯,阴庆的弟弟阴博为强侯。”阴庆去世,他的儿子阴琴继承爵位。阴琴去世,他的儿子阴万全继承爵位。阴万全去世,他的儿子阴桂继承爵位。四、语言表达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可增删个别词语)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日子都很精彩,①有时有些平淡,苍白有时伴随着,有时或者有些灰暗。但只要我们心中充满阳光,就能“每天拭亮一个太阳”。②明亮代替了苍白,用新奇代替灰暗,用七色代替平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让句子前后句式整齐,形成排比,并且前后要呼应。答案:①有时有些平淡,有时有些苍白,有时有些灰暗。②用新奇代替平淡,用七色代替苍白,用明亮代替灰暗。15.阅读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