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皮肤性病学)经典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皮肤性病学)经典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皮肤性病学)经典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皮肤性病学)经典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皮肤性病学)经典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皮肤性病学)经典试题及答案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中医认为,急性湿疹的主要病机是A.血虚风燥,肌肤失养B.湿热浸淫,脾失健运C.气滞血瘀,络脉不通D.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答案:B解析:急性湿疹多因禀赋不耐,饮食不节(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邪,风湿热邪浸淫肌肤而发,故核心病机为湿热浸淫,脾失健运。2.银屑病进行期的典型皮损特征是A.鳞屑较薄,基底淡红,新疹少发B.鳞屑厚积,基底暗红,同形反应阳性C.皮疹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或减退斑D.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刮除后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答案:D解析:银屑病进行期皮损表现为新疹不断出现,旧疹扩大,鳞屑较厚,基底鲜红,瘙痒明显,典型特征为“薄膜现象”(刮除鳞屑后可见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和“点状出血”(刮破薄膜后出现小出血点)。同形反应阳性多见于进行期,但非最典型特征;消退期才会出现色素变化。3.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首选方剂是A.除湿胃苓汤B.龙胆泻肝汤C.犀角地黄汤D.桃红四物汤答案:B解析: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表现为皮损色红,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当清泻肝火、解毒止痛,首选龙胆泻肝汤加减。4.以下哪项不符合瘾疹(荨麻疹)的中医辨证要点?A.风团色红、灼热——风热犯表B.风团色白、遇冷加重——风寒束表C.风团反复发作、神疲乏力——气血两虚D.风团瘙痒剧烈、夜间尤甚——湿热内蕴答案:D解析:瘾疹夜间瘙痒剧烈多属血虚风燥,因“血虚生风,夜卧血归于肝,肌肤失养更甚”;湿热内蕴型多表现为风团色红,伴脘腹痞满、大便黏滞,舌红苔黄腻。5.头癣中“白秃疮”的典型表现是A.黄癣痂、鼠尿臭味、永久性脱发B.白色鳞屑斑、断发(距头皮2-4mm处折断)、愈后不留疤C.红色丘疹、脓疱,毛发根部有菌鞘D.毛囊性脓疱,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答案:B解析:白秃疮(白癣)多见于儿童,皮损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白色鳞屑斑,病发干枯无泽,常在距头皮2-4mm处折断,外围有白色菌鞘,愈后不留瘢痕;黄癣(肥疮)有黄癣痂、鼠尿臭,愈后留永久性秃发;黑点癣病发在头皮处折断,呈黑点状;脓癣表现为毛囊性脓疱、脓肿。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中医“湿疮”(湿疹)外治法的是A.急性渗出期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B.亚急性期用青黛膏薄涂C.慢性期用5%硫磺软膏涂擦D.瘙痒剧烈时用鲜马齿苋煎水冷敷答案:ABD解析:湿疮外治需分期:急性渗出期用收敛利湿的溶液湿敷(如3%硼酸、马齿苋煎剂);亚急性期渗出减少,用糊剂或软膏(如青黛膏);慢性期皮肤肥厚,用软膏或硬膏(如湿毒膏、疯油膏)。5%硫磺软膏多用于疥癣、痤疮,非湿疹常规外用药。2.银屑病“血燥证”的辨证要点包括A.病程较久,皮疹颜色淡红B.鳞屑干燥,新疹少发C.伴口干咽燥,舌淡红少苔D.脉弦滑数答案:ABC解析:血燥证多见于静止期或消退期,因病程日久,耗伤阴血,肌肤失养,故皮疹淡红,鳞屑干燥,新疹少发,伴口干咽燥、舌淡红少苔、脉细数;脉弦滑数多见于血热证(进行期)。3.中医治疗药毒(药疹)的基本原则包括A.立即停用可疑药物B.清热凉血解毒C.养血润燥祛风D.益气健脾利湿答案:ABCD解析:药毒治疗需中西医结合,首先停用致敏药物;根据证型论治:风热证(疏风清热)、湿热证(清热利湿)、血热证(清热凉血)、火毒证(清营解毒)、气阴两伤证(益气养阴)。其中“养血润燥祛风”用于后期阴血耗伤,“益气健脾利湿”用于脾虚湿恋,均属基本原则。三、简答题1.简述风热疮(玫瑰糠疹)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代表方剂。答:风热疮多因血热内蕴,复感风邪,风热相搏,郁于肌肤而发。辨证分两型:(1)风热蕴肤证:皮损为淡红色斑疹,上覆细薄鳞屑,瘙痒明显,伴发热、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疏风清热、凉血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白鲜皮)。(2)血热风盛证:皮疹颜色鲜红,鳞屑较多,瘙痒剧烈,伴口干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方用凉血消风散加减(生地黄、当归、荆芥、蝉蜕、苦参、白蒺藜、知母、生石膏、甘草)。2.试述白疕(银屑病)与白屑风(脂溢性皮炎)的鉴别要点。答:二者均有鳞屑性皮损,鉴别要点如下:(1)好发部位:白疕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肘膝),对称分布;白屑风好发于头皮、颜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2)皮损特征:白疕为红斑基础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后见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白屑风为淡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边界不清,头皮可见脱发但无束状发。(3)自觉症状:白疕瘙痒程度不一,进行期明显;白屑风多伴头皮瘙痒、油腻感。(4)病程:白疕慢性反复发作,易冬重夏轻;白屑风与皮脂分泌相关,受饮食、作息影响大。3.列举中医治疗癣病(体癣、股癣)的外治方法及常用药物。答:癣病由湿热虫毒外袭,结聚肌肤所致,外治为关键,常用方法:(1)涂擦法:适用于无渗出的皮损。①10%土槿皮酊、复方土槿皮软膏(含土槿皮、水杨酸、苯甲酸),杀虫止痒;②青木香、苦参、百部各30g煎水外洗,燥湿解毒;③现代中药制剂如冰黄肤乐软膏、复方蛇脂软膏,兼具抗真菌与润肤作用。(2)湿敷法:若局部红肿、渗出,用黄柏、地肤子、白鲜皮各20g煎水湿敷,清热利湿。(3)药浴法:适用于泛发性体癣,用蛇床子、苦参、百部、花椒各50g,煎水全身浸浴,每周2-3次,杀虫止痒。四、案例分析题患者张某,男,32岁,2024年10月就诊。主诉:全身反复起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3年,加重1周。现病史:3年前因饮食不节(食海鲜后)出现双下肢红斑、丘疹,瘙痒,未系统治疗,后逐渐泛发全身。近1周因饮酒、熬夜,皮损增多,红斑色红,上覆少量黄色渗液,可见抓痕、血痂,伴脘腹胀满、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赤,眠差。查体:T36.8℃,P88次/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见片状红斑,部分融合,上有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部分破溃渗出,边界不清。问题:1.中医病名及诊断依据。2.辨证分型及证候分析。3.治法、代表方剂及药物组成。4.外治方法及具体用药。答案:1.中医病名:湿疮(急性湿疮)。诊断依据:①反复发作的红斑、丘疹、渗出、瘙痒病史;②本次因饮食不节(饮酒)、作息失调诱发,皮损泛发,以红斑、丘疹、丘疱疹、渗出为主,边界不清;③伴脘腹胀满、大便黏滞、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符合湿疮湿热浸淫证表现。2.辨证分型:湿热浸淫证。证候分析:患者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海鲜、饮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因熬夜耗伤正气,湿热之邪泛溢肌肤,故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湿热浸淫,热盛则渗液色黄,湿盛则皮损边界不清;湿热内阻中焦,故脘腹胀满、大便黏滞;湿热下注则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3.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药物组成:龙胆草10g、黄芩12g、栀子10g、泽泻15g、木通6g、车前子(包煎)15g、萆薢15g、薏苡仁30g、黄柏10g、苦参12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甘草6g。方解: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胆湿热;泽泻、木通、车前子、萆薢利水渗湿;薏苡仁、黄柏健脾清热燥湿;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4.外治方法及用药:①渗出期:用3%硼酸溶液或马齿苋煎剂(马齿苋60g,加水1000ml煎至500ml)冷湿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收敛利湿;②渗出减少后:用青黛散(青黛、黄柏各60g,石膏、滑石各120g共研细末)加麻油调糊外敷,每日2次,清热燥湿;③瘙痒剧烈处:用炉甘石洗剂(含炉甘石、氧化锌、甘油)摇匀后涂擦,每日数次,止痒收敛。五、论述题试述中医“皮肤瘙痒症”的辨证论治思路。答: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性皮损,仅以阵发性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中医称“风瘙痒”。辨证需分虚实,结合病程、瘙痒特点、伴随症状及舌脉。1.实证(多见于急性期或体质壮实者)(1)风热血热证:表现为瘙痒剧烈,遇热加重,皮肤干燥,抓痕鲜红,伴口干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知母、石膏、甘草)。(2)湿热内蕴证:瘙痒多见于下肢、会阴部,伴脘腹痞满、大便黏滞、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萆薢、薏苡仁、黄柏、苦参、白鲜皮)。2.虚证(多见于慢性期或体质虚弱者)(1)血虚风燥证:病程日久,瘙痒夜间尤甚,皮肤干燥脱屑,伴面色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何首乌、黄芪、荆芥、防风、白蒺藜、甘草)。(2)肝肾不足证:瘙痒以躯干、四肢为主,伴腰膝酸软、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