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零件几何量检测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言
一、判断题
1.优先数系列一定是等差级数。(X)
2.误差是设计人员给定的,公差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X)
二、填空题
1.家用灯泡15-100W中的各种瓦数为15,25,40,60,100,该优先数系属于R5
系列。
2.某机床主轴转速为50,63,80,100,125,……,单位为r/min,该优先数系属
于R10系列。
3.机械加工误差包括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和表面微观不平度等。
三、名词解释
1.互换性:零件的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中,可以不经选择、调整
或修配,任取一件都能装配在机器上,并能达到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零部件具有的这种
性质称为互换性。
2.儿何量公差:实际儿何参数值所允许的变动量。
第二章掌握极限与配合基础基本术语和定义
一、判断题
1.极限偏差的数值可以为正、负、零,而公差数值则不能为零。(V)
2.过渡配合是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孔和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V)
3.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所以实际尺寸是真值。(X)
4.配合公差越大,配合精度越低;配合公差越小,配合精度越高。(V)
5.零件的实际尺寸小于其基本尺寸则一定不合格。(X)
6.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义)
7.零件的公差值可为正、负、零。(X)
8.零件的偏差值可为正、负、零。(V)
9.通过极精确的测量所得的实际尺寸即为真实尺寸。(X)
10.零件的极限偏差是用来控制实际偏差的。(J)
11.按GB键槽属于孔。(V)
12.对于孔来说,最大实体尺寸就是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尺寸就是
最小极限尺寸。(X)
13.极限偏差控制实际偏差,极限尺寸可控制实际尺寸。(V)
14.在基本尺寸相同的前提下,孔的尺寸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则为过盈配合。(V)
15.公差虽为绝对值,但公差值前面却不能加“+”号。(V)
16.零件的实际尺寸大于其基本尺寸则一定不合格。(X)
17.零件的极限偏差值是可为正、负、零,公差只能为正。(V)
18.平均尺寸是零件加工后要达到的理想尺寸。(X)
19.实际尺寸为基本尺寸,该零件一定合格。(X)
20.零件实际尺寸为即其真值。(义)
21.极限偏差不能控制实际偏差,而极限尺寸可控制实际尺寸。(X)
22.由于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且偏差可正可负,因而一般情况下,上偏差为正值,下
偏差为负值。(义)
23.尺寸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是用绝对值来定义的,因而它没有正、负的含义。
J)
24.尺寸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因而当零件的实际尺寸等于其基本尺寸时•,其尺寸公
差为零。(X)
25.尺寸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
差代数差的绝对值。(J)
26.尺寸公差也可以说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X)
27.确定尺寸公差带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尺寸的上偏差和下偏差。(V)
28.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同。(V)
29.只要孔和轴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X)
30.间隙等于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J)
31.在间隙配合中,间隙的大小等于孔的实际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实际尺寸。(J)
32.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属于间隙配合。(X)
33.在尺寸公差带图中,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可确定配合的种类。(X)
34.在尺寸公差带图中,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孔、轴的配合种类。
(V)
35.在孔、轴的配合中,若£2es,则此配合必为间隙配合。(J)
36.过盈配合中,若最大过盈与最小过盈相差很大,则说明相配的孔、轴精度很低。(V)
37.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表明加工越精确。(X)
38.最大极限尺寸一定大于基本尺寸。(X)
39.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X)
40.基本尺寸是零件加工的基本目标。(X)
41.最小极限尺寸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基本尺寸。(J)
42.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V)
43.极限尺寸减去实际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即为该尺寸的实际偏差。(V)
44.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X)
45.偏差为零时也必须标注出“0"字。(J)
46.公差为绝对值概念,在公差带前必须加注“+”符号。(X)
47.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
是过盈配合。(义)
48.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X)
49.基本尺寸是理想的尺寸。(X)
二、填空题
1.EI>es的配合是属于间隙配合。
2.按公差带关系的不同,配合可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3.配合表示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4.孔、轴公差带相互交叠的配合是里渡_配合。
5.配合公差与孔、轴公差的关系式:—Tf=Th+Ts_______o
6.在基本尺寸相同的前提下,孔的尺寸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则为」1隙—配合。
7.在基本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轴的尺寸公差带在孔的公差带之下则为丁典配合。
8.某一尺寸减去其基包立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又简称偏差。尺寸偏差可分为
实际偏差和极限偏差两种,而极限偏差又有上偏差和下偏差之分。
9.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在最小极限尺寸和最大极限尺寸之间。
10.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实际尺弓。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尺寸并
非尺寸的真值。
11.。45—39孔与。45:濡;轴组成_1孔制过渡配合。
12.已知基本尺寸为650mm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649.98mm,公差为0.01mm,则它的
上偏差是-0.01mm,下偏差是-0.02nun。
13.当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时,其」偏差等于零。
14.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基木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零线,在此线以」一的偏差为止偏差,
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负偏差。
15.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工时是间隙,为纪则是过盈。
16.间隙数值是“正值”,过盈数值是“负值(填“正值”、“负值”、“零,
17.配合公差为组成配合的包公差与或公差之和,它是间隙或过盈的允许变动量。
18.配合精度的高低是由相互结合的乩和轴—的精度决定的。
19.配合公差和尺寸公差杂,其数值不可能为0。
20.婚0:歌;孔与姬0光■轴的配合属于晅隙_配合,其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为
Xmax=+0.052和Xmin=+0.002mm。
21.当ES〈ei,则该配合一定不属于间隙配合。
22.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23.配合公差越大,配合精度越低;配合公差越小,配合精度越高。
24.孔和轴具有允许材料量为最多时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十
0
B勺负时,得到过盈配合。
二个要素确定。
[合
1合.
三、选择题
1.孔和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随着孔、轴实际尺寸的变化可能得到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叫C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间隙、过盈配合。
设计给定的尺寸为B。
A.理想尺寸B.基本尺寸C.极限尺寸
D实际尺寸,E作用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Bo
A.上偏差,B.下偏差,
C.实际偏差,D.基本偏差
4.下列尺寸B为正确标注。
A・渊0;歌》B.。4y湍,C.*0弋解)
5.由零件上、下偏差所限定的区域称为B。
A.尺寸公差带图,B.尺寸公差带,
C.配合公差带图,D.配合公差带
6.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C尺寸。
A.最大极限,B.最小极限,
C.基本,D.实际
7
孔、轴配合须满足B相同。
A.极限尺寸,B.基本尺寸,C.基本偏差代号,
D.公差等级
四、名词解释
1.尺寸公差: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或者是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
2.基本尺寸:是可以用来与极限偏差(上偏差和卜.偏差)一起计算得到极限尺寸(最大极限
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尺寸。
3.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
包容面)。
4.轴: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
包容面)。
5.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6.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7.最大实体状态:是指孔和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
8.最大实体尺寸:是指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9.最小实体状态:是指孔和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最少时的状态。
10.最小实体尺寸:是指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11.尺寸偏差:为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2.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称为上偏差(ES,es)o
13.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称为下偏差(EI,ci)o
14.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5.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尺寸
公差带,简称公差带。
16.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极限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为零偏差线,简称零线。
17.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8.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19.过盈配合:是指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20.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熟练掌握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判断题
1.中50H7与中50h7的加工难易程度相同。(X)
2.公差数值越大,零件尺寸精度越高。(X)
3.对所有基准制配合,其基准件公差带位置和大小都固定不变。(X)
4.基本偏差孔和轴各有28个代号。(V)
5.JS相对公差带零线对称分布。(J)
6.依据尺寸公差值的大小,即可判断精确程度的高低。(X)
7.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X)
8.基孔制是先加工孔、后加工轴以获得所需配合的制度。(X)
9.基孔制是孔的基本偏差一定,而通过改变轴的基本偏差而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V)
10.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尺寸的精度就相同。(J)
11.公差等级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等时,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
(J)
12.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标准公差数值确定公差带的大小。(J)
13.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因而基本偏差值越小,公差带距零线越近。(X)
14.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V)
15.基本偏差A〜H的孔与基轴制的轴配合时,其中H配合最紧。(V)
16.。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X)
17.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X)
18.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等级相同,虽然公差数值不同,但认为它们具
有相同的尺寸精确程度。(J)
19.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J)
20.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V)
21.从制造上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I: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X)
22.由基本偏差所确定的公差带位置反映了尺寸的精确程度。(X)
23.036b8与。40”8的标准公差值相等。(V)
24.若零件尺寸的加工难易程度相同,则它们的上、下偏差也应相同。(X)
25.与"%9配合的最小间隙相同'最大间隙不同。(7)
26.公差等级的代号数字越小,尺寸的精确程度越高。(V)
27.。25/8的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分别为-0.022和0.033毫米,其尺寸标注为
峰/8(喘;(x)
28.属同一公差等级的公差,不论基本尺寸如何,其公差值都相等。(X)
29.尺寸姬。胪90与姬0±0.045的精确程度相等。(J)
30.孔、轴配合为4)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J)
31.某一尺寸段内的公差等级代号数字越小,标准公差值越小。(V)
32.。3/6的标准公差值为6微米,姆20/6的标准公差值为36微米,前者公差值较小
而后者难以加工;(X)
33.尺寸。60比黑与。60二胱;的公差等级相同。(J)
34.。45,7a■雅)的基本偏差值为+0.043毫米。(J)
3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X)
36.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V)
37.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J)
38.基孔制过渡配合的轴,其上偏差必大于零。(V)
39.。45加7(:黑;)的标准公差值为+0.025亳米。(X)
二、填空题
1.GB公差与配合的组成是标准公差一系列标准化和基本偏差系列标准化。其中标准
公差是用于确定公差带人小,基本偏差是用于确定公差带的位置。
2.基本尺寸。10毫米,基轴制,公差等级为6级的基准轴与公差等级为7级,基本偏差
为F的孔,其代号写成①10F7/h6。
3.①25js8的标准公差为0.032,其尺寸标注为比25±0.016。
4.尺寸的公差等级共有2。级,孔和轴各有里个基本偏差代号。
5.645;皿中111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皿,“50・:黑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050
mmo
6.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上偏差为+0.013小口。
7.650H8/h8的孔、轴配合,其最小间隙为旦廊,最大间隙为+0.078即。
8.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称为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为_工偏差,代号为」Io
9.基轴制配合中的轴称为基准轴。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代号为b_。
10.基准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其蚯_尺寸,而基准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其基本尺寸。
11.在同•尺寸段内,尽管基本尺寸不同,但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其标准公差值就相等。
12.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
减少。
13.尺寸。80JS8,已知IT8=46u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60.023,最小极限尺寸是一
59.977o
14.050nmi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0.05皿
15.国标规定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基轴制则为ho
16.650H10的孔和d)50jsl0的轴,已知IT10=0.lOOmm,其ES=+0.100mm,EI=0mm,
es=+0.050mm,ei="0.050nun。
17.设计时给定的尺寸为。40g6(:X),其中。40称为基本尺寸,公差是0.016,g表示
基本偏差代号,6表示公差等级。
18.I35H7/加6中分母是轴公差带代号,分子是孔公差带代号,此配合为基孔制过渡配
合。
19.尺寸公差带由大小和位置两因素决定。而位置是由基本偏差决定的,大小
是由标准公差决定的。
20.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标准公差值逐渐增大。
21.配合代号为650H10/jslO的孔轴,已知ITIOO.lOOmm,其配合的极限间隙(或过
盈)分别为Xmax=+0.150mm、Ymax=-0.050mm。
22.基本尺寸60毫米,公差等级都为8级,基本偏差代号为n的基孔制过渡配合的轴,
其代号写成中60H8/n8。
23.。45+;必的基本偏差数值为工亳米。
24.娟0丁02。咖的孔与的430二黑;)〃〃〃轴配合,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25.标准公差等级IT01与IT10相比,IT10的精度较低。
26.系准网样孔的基本尺寸30毫米,公差等级为7级,其代号写成①30H7。
27.63或北喇的孔与“30:曲兴111的轴配合,属于基轴制过渡配合。
三、选择题
1.在公差与配合中,确定了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A.公差等级,B.上偏差,C.基本偏差,D.标准公差
2.标准公差数值由B确定。
A.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B.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
C.基本偏差和公差等级
3.048H8的公差等级工。480H8的公差等级。
A.高于,B.低于,C.等于
4.025/5的公差值工030/5的公差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
5.基本偏差确定了公差带的一个极限偏差,另一极限偏差由C确定。
A.上偏差,B.下偏差,C.标准公差,
6.P〜ZC的基本偏差为B。
A.正,B.负,C,零
7.a〜h的基本偏差的绝对值依次B。
A.增大,B.减小
8.基孔制将孔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改变轴的公差带B实现不同性质的配合。
A.大小,B,位置,
C.形状,D,方向
9.不同尺寸的同一公差等级的公差可反映出相同。
A.公差值,B.加工方法,C.尺寸的精确程度
四、名词解释
1.基孔制:基孔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
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2.基轴制:基轴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
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3.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是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
五、指出代号含义
1.①50H7〃6:基孔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分别为H、f,公差等级分别为7
级、6级,基本尺寸为中50亳米的圆。
2.中60H7/g6:基孔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分别为H、g,公差等级分别为7
级、6级,基本尺寸为①60毫米的圆。
3.①70H8/f7:基孔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分别为H、f,公差等级分别为8
级、7级,基本尺寸为①70毫米的圆。
4.G80F8/h7:基轴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分别为F、h,公差等级分别为8
级、7级,基本尺寸为①80亳米的圆。
।_po.o335.①90G7/h6:基轴制,间隙配合,孔轴的基本偏差
屋rTT。0"1"^。般。代号分别为G、h,公差等级分别为7级、6级,基本
工尺寸为中90亳米的圆。
9
n
六、计算题
1.按图所示公差带图计算并回答问题(单位毫米):
①孔的基本偏差为工(上、下偏差)=0,轼的基本偏差为
卜偏差(上、下偏差)=+0.020;
②孔公差4=0.030,轴公差Td=0.019;
③孔的最大极限尺寸M60.030,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60.020;
④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二_以,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寸0.03。;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二60.U39,轴的最小实体尺寸寸0.02U;
⑤最大间隙及过盈Xs=+0.010,丫峥=-0.039;
⑥配合公差=,=0.049;
N8
2.有一组相配合的孔和轴为^30—,作如下几种计算并填空:
/?7
查表得N8=(税牌),h7=(4.021)
(1)孔的某木偏差是-0.。03mm,轴的基木偏差.为上偏差(上、下偏差)是0mm0
(2)孔公差为0.033mm,轴公差为0.021㈣。
(3)配合的基准制是基轴制;配合性质是过渡配合。
(4)最大间隙及过盈XnX+0.018,Ynnx=-0.036;
(5)配合公差等于0.051/口。+0015
+(掌握车间条件下孔轴尺寸的检测)3.孔中25;°021与轴①25+°0°2配合,要求:计算
孔和轴的公差及配合公差:计算极限盈隙和平均盈隙:绘制公差与配合图解:绘制配合公
差带图:指出基准制。若安全裕度A为0.002,确定孔的验收极限。
解:孔的公差=0.021mm;轴的公差=0.013mm;配
合公差二0.034mm
最大间隙:+O.019mm;最大过盈=-0.015mm;平均盈隙=+0.002mm;
基孔制;孔的上验收极限的5.019mm;孔的下验收极限=25.002.
+(掌握车间条件下孔轴尺寸的检测)
4.已知某配合①50H7/r6,孔的公差L=0.025mm,孔的下偏差EI=0,轴的下偏差
ei=+0.034mm,轴的公差Td=0.016mm,回答以下问题:
(1)确定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公差;
(2)确定该配合的极限盈隙和计算配合公差;
(3)确定轴的验收极限;(已知A=0.0016mm);
(4)假如测得该轴的实际尺寸为如下数据:50.045,50.042,50.038,
50.048,50.037,50.040(单位均为:mm)试判断该轴的合格性。
(5)绘制公差与配合图解;绘制配合公差带图。
解:孔上偏差=+0.025;轴上偏差=+0.050;配合公差=0.041毫米;
最小过盈=-0.009:最大过盈二-0.050;
轴的上验收极限=50.0484;轴的下验收极限=50.0356毫米;
合格
+(掌握车间条件下孔轴尺寸的检测)
5.①30毫米的孔,ES=+0.041mm,EI=+0.020mm与中30的轴相配合,es=0,ei=-0.013毫
米,要求:计算孔和轴的公差及配合公差;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和平均间隙(或过盈);
绘制公差与配合图解;绘制配合公差带图;指出基准制。若安全裕度A为0.002,确定孔
的验收极限。
解:孔的公差为0.021mm,轴的公差为0.013mm,配合公差0.034mm
Xmax=+0.054mm,Xmin=+0.020mm,Xc=+0.037mm,基准制是基轴制。
上验收极限=30.039mm,下验收极限=30.022mmo
掌握国标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和未注公差
一、判断题
1.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X)
2.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X)
3.未标注公差的尺寸操作工人可按经验自由加工。(X)
二、填空题
1.未注公差尺寸是指图样中只标注基本尺寸,而不标注极限偏差或其他代号的尺寸。
了解极限与配合的正确选用
一、判断题
1.在实际生产中,允许根据需要采用非基准孔和非基准轴相配合。(V)
2.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在于加工孔比加工轴容易。(X)
3.采用基孔制配合一定比采用基轴制配合的加工工艺性好。(义)
4.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主要是从加工和检验的工艺性方面考虑的。(J)
5.公差等级选用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的公差等级。(V)
二、填空题
1.国标规定:孔、轴配合优先采用基11制,当一光轴需与孔形成多种配合时,应选基驰
制。
2.GB规定基准制是一基孔制和基轴制,一般优先选用基孔制。
掌握车间条件下孔轴尺寸的检测
一、判断题
1.按内缩法确定验收极限时,零件的上验收极限尺寸等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安全
裕度;下验收极限等于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加上安全裕度。(V)
2.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有刻度的量具。(X)
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
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四要素。
一、判断题
1.测量所得的值即为零件的真值。(X)
二、填空题
I.国家标准规定:测量的标准温度为②℃。
了解长度基准和量值传递的概念。
一、填空题
1.我国长度的法定计量单位是m°
二、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名称是(A)o
A:米;B厘米;C毫米;D微米
掌握量块的基本知识。
一、判断题
1.使用的块规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精确。(X)
二、名词解释
1.量块的研合性:
当测量表面留有一层极薄的油膜时,在切向推合力的作用下,由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两
量块能研合在一起,它称为量块测量面的研合性。
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和常用的度量指标。
1.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时,其读数为准确读数(即无估读位),而用千分尺测量工件时,
其读数有估读位。(V)
2.用杠杆比较仪测轴径时,其读数为尺寸真值。(义)
3.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时,其读数有估读位。(X)
4.在测量零件的形位误差时,百分表的测杆应该与被测表面相垂直。(J)
5.用游标卡尺测轴径时,其读数为尺寸真值。(X)
6.在所有的量具中,读数时均有估读位。(X)
7.用内径百分表测孔径时所测的是零件的实际偏差。(J)
8.用游标卡尺测轴径时,其读数为精确读数(无估读)。(V)
9.用杠杆比较仪测轴径时所测的是零件的实际偏差。(J)
10.用千分尺测轴径时,其读数为精确读数。(义)
11.杠杆比较仪的示值范围即测量范围。(义)
12.判断内径百分表测孔径、立式光学比较仪测轴径所得的数据是否有效是通过复查零位
来决定的。(V)
13.内径百分表的示值范围即测量范围。(X)
14.用内径百分表测孔径、立式光学比较仪测轴径不须复查零位来。(X)
15.用分度值为0.02mm游标卡尺测量尺寸其尾数只能为偶数。(J)
16.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属同一概念。(义)
17.测量器具刻度标尺上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称为分度值。(X)
18.0.02毫米游标卡尺的主尺50毫米对应副尺49格。(X)
19.千分尺固定套管每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为0.5亳米。(J)
20.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在测量前都应校对零位。(J)
21.千分尺可准确地测出1/100毫米,并可估测到1/1000毫米。(J)
22.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J)
23.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可根据需要更换活动测头。(X)
24.量具和量仪最主要的区别是:量具没有传动放大系统,而量仪一般具有传动放大系统。
(V)
25.各种千分尺的分度值均为千分之一毫米。(X)
26.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运动原理进行测量的,因而测量精度高,主要用于高精度测
量。(X)
27.外径千分尺上棘轮的作用是更快地转动外径千分尺的微分筒。(X)
二、填空题
1.修正值与示值误差的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
2.百分表的分度值为」杠杆比较仪的分度值是-0.001mm。
3.外径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mm,游标卡尺的常见分度值有0.02mm、
0.05mm和0.1mm。
4.用分度值为0.02毫米的游标卡尺测得的数据如下:22.34,30.27,40.28,35.67,30.78,
在这些数据中,按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来看,读数不正确的有
30.27和35.67。
5.校对50~75亳米千分尺的零位,应选择50nlm的标准样棒。
6.用内径百分表测量时必须在轴截面上轻微径向摆动,表的最小示值才是正确读数。
7.量仪与量具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一般具有传动放大系统,而后者没有此系
统。
8.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标尺或刻度盘所指示的展低值到展高值的范围。
g.测量范围是指计量器具能够测出的被测尺寸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三、选择题
1.测量器具所能准确读出的最小单位数值称为测量器具的』
A.刻度值;B.刻线间距;
C.分度值;D.示值误差
2.校对50〜75毫米千分尺的零位,应B。
A.将两测面接触;B.使用50毫米标准样棒;
C.使用75亳米标准样棒
3.用内径百分表测量时必须在轴截面上轻微径向摆动,表的」示值才是正确读数。
A.最大;B.最小;C.平均
四、名词解释
1.刻线间距:刻度间距是测量器具刻度标尺或度盘I.两相邻刻线间的距离。
2.分度值:分度值是指计量器具标尺或分度盘上每一刻度间距所代表的量值。
3.示值范围: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能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
4.测量范围:测量范围是测量器具所能测量尺寸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了解测量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1.利用万能角度尺测锥体角度,其测量方法属于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X)
2.利用外径下分尺测轴径时,其测量方法属于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X)
3.利用内径百分表测孔径时,其测量方法属于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J)
4.相对测量可直接读出被测工件的实际尺寸。(X)
5.用百分表测量长度尺寸时,采用的是相对测量法。(J)
二、填空题
1.测量方法按是否直接量出所需的量值,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2.按测量时是否与标准器比较,测量方法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3.利用游标卡尺测轴径时,其测量方法属于—③o
①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②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③直接测量和绝对测量。
4.分别利用杠杆比较仪和千分尺测轴径,测量方法前者是一①,后者是
③。
①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②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③直接测量和绝对测量。
5.利用千分尺测轴径时,其测量方法属于—③o
①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②间接测量和相对测量;③直接测量和绝对测量。
三、选择题
1.测量可从测量器具上读出被测量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值。
A.直接;B.间接;
C.绝对;D.相对
2.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是D
A、用千分尺测外径。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四、名词解释
1.直接测量:是指在测量过程中可以直接得到被测尺寸的数值或其相对于基本尺寸的实
际偏差数值。
2.间接测量:是在测量过程中先测量出与被测量值有关的几何参数,然后通过计算获得被
测量值。
3.绝对测量: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测量的读数是被测量值的绝对数字。
4.相对测量: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所得的读数是被测尺寸相对于已知标准量(通常用量
块体现)的偏差。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
.、判断题
1.精密测量仪器是用作精密测量的,故这种仪器本身是没有误差的。(X)
2.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完全排除。(X)
3.定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较高精度的对比测量检定出来,并可用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修正值用代数法加在测量结果上加以消除。(V)
4.测量得到的实际尺寸包含有测量误差。(J)
5.随机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式来减少或部分消除。(丁)
6.多数随机误差是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V)
7.精密测量的测量结果等于被测儿何量的真值。(X)
8.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大小和符号均保持不变,而后
者按一定规律变化。(J)
9.粗大误差和定值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有办法消除;而变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只能想办法减小。(V)
二、填空题
1.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法。
2.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粗大误差和随机误差。
3.已知千分尺的修正值为+0.015mm,测得零件的尺寸为30.234mm,该零件的实际尺寸应为
30.249mmo
4.随机误差的特性有: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和补偿性。
5.对于相同的被测量,绝对误差可以评定不同的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对于不同
的被测量,采用」误差来评定不同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低较好。
6.已知千分尺的修正值为-0.015mm,测得零件的尺寸为30.23401%该零件的实际尺寸应
为30.219mnio
7.使用外径千分尺时,已知修正值为-0.028mm,现测得的外径为40.027min,
试问该零件的实际外径应为39.999mm。
8.上纲_误差的大小只能评定同一尺寸的不同测量的精确度,相对误差的大小能评定
不同尺寸测量的精确度。
9.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这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对称性、单峰性
_、有界性以及补偿性o
三、名词解释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在•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均
保持不变的测量误差,或者绝对值和符号按某一规律变化的测量误差。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指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
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的测量误差。
3.粗大误差:粗大误差是指超出在一定测量条件下预计的测量误差,即对测量结果产生明
显歪曲的测量误差。含有粗大误差的测得值称为异常值,它的数值明显偏离其它测得值。
四、简答题
1.请分别说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特性。
答:系统误差特性是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均保持不变或者按某一规律变化,可以消
除或减小到随机误差的程度。
随机误差的特性是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通常服从正态分
布,可以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测量结果。
粗大误差的特性是测量结果明显产生歪曲,可以剔除掉。
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
了解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在测量零件的同轴度误差时,可采用测量跳动的原则来代替,其原因是跳动公差带可
综合的控制同轴度公差带。(V)
2.某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值为0.008nini,则该圆柱面的圆度误差值则不大于0.008rmn。
(V)
3.某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08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则不大于0.008mm。
(V)
4.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0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值不小于0.060mm。
(V)
5.形状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位置公差带的位置是固定的。(X)
6.实际要素即为被测要素。(X)
7.基准要素即为实际要素。(X)
8.关联要素包括给出了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和基准要素。(X)
g.零件上同一被测要素的圆跳动量包含了全跳动量。(X)
10.圆柱度同时控制了圆柱正截面和轴截面内要素的综合误差。(J)
11.圆度不能控制圆锥而。(X)
12.圆柱度可以控制圆锥面0(X)
13.零件上同一被测要素的圆度误差包含了圆柱度误差。(X)
14.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X)
15.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X)
16.平行度是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平行程度,同时控制了倾斜度误差。(J)
17.圆度和同轴度都用于控制回转零件的要素。(V)
18.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形状相同,二者可互换使用。(X)
19.平面误差度包含了直线度误差。(V)
20.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05mmo
(V)
21.所谓被测要素即为图样仅给出形状公差的要素。(又)
22.同轴度、任意方向的直线度的公差带形状均是一圆柱面。(V)
23.圆(全)跳动的基准要素必为轴线,(V)
24.径向全跳动可综合控制圆度、圆柱度、同轴度、素线的直线度等多种形位误差。(J)
25.在图样上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均为单一要素。(J)
26.端面全跳动可综合控制端面的平面度,端面对轴线的倾斜度。(V)
27.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X)
28.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
于0、03mm。(J)
29.圆度和同轴度都用于控制回转体零件的实际要素,故二者可互换使用。(X)
30.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都应为中心要素。(J)
31.位置公差就是位置度公差的简称,故位置度公差可以控制所有的位置误差。(X)
32.径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圆柱度和同轴度误差。(J)
33.中心要素不能为人们直接感觉到,因而中心要素只能作为基难要素,而不能作为被测
要素。(X)
二、填空题
1.圆跳动和同轴度,都属于形位公差项目中的位置公差。
2.形状公差的项R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
3.形状公差共有4个项目,位置公差共有8个公差项目。
4.圆柱度和同轴度,属于形状公差的是圆柱度,属于位置公差的是同轴度。
5.形位公差带四要素是大小、位置、方向、形状°
6.跳动公差分为全跳动和圆跳动。
7.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三个项目。
8.图样上规定健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该键槽中心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
0.025mm。
三、选择题
1.以下的形位公差带的形状一定是一圆柱面的是A,可能是一圆柱面的是
BCo
A、同轴度;B、线对面的垂直度;C、线对线的平行度
2.属于形状公差的是X—o
A、圆柱度;B、平行度;C、同轴度D、圆跳动;
3.属于位置公差的有C。
A、圆度;B、平面度;。、端面全跳动D、直线度;
四、名词解释
1.中心要素:中心要素是指粒廓要素的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线、面。
2.理想要素: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它没有任何误差,在实际零件上是
不存在的。
3.实际要素:实际要素是指零件实际存在的要素,它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又不能完全
认识的,通常用测量得到的要素来代替实际要素。
4.轮廓要素:轮廓要素是指构成零件外形的能直接为人们所感觉得到的点、线、面。
5.基准要素:基准要素是指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在图样上用基准
代号进行标注。
掌握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误差的评定
一、判断题
1.国家标准规定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贝J,决不允许采用其它方法来评定形
状误差。(X)
2.百分表检验圆跳动时工件必须转动,而且百分表应移动。(X)
3.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和位置误差的准则。(V)
4.测量径向圆跳动时,百分表只要安装在垂直于工件轴线的位置就可以了。(X)
5.形位误差的合格性判定条件均是形位误差不大于形位公差。(J)
6.在测量形位误差时,可用V型块来体现基准或被测要素。(J)
7.评定形状误差时采用的是最小条件。(J)
8.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V)
二、填空题
1.形状误差评定的原则是一最小条件。
2.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有:与拟合要素比较原则、测量坐标值原则、测量特征值原
则、测量跳动原则和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3.测量圆柱度时,可采用测量直径的最大变化量来测出圆度,这种方法采用的检测原则
是测量特征值原则。
4.用三点法测平面度误差时,这种方法采用的形位误差的五项检测原则中的
与拟合要素比较原则。
5.测量圆度时,常采用测量直径的最大变化量来测出圆度,这种方法采用的检测原则是
测量特征值原则。
三、选择题
1.形位误差的合格性的依据是形位误差值)形位公差值。
A、大于B、小于C、不大于D、不小于
四、简答题
1.对某圆柱体的三个截面测量直径求圆度误差,测量结果如下:(单位为:mm)
读数第四次读
第一次读第二次读第三次读
数
数数数
被测截面、
第I截面60.01060.03260.25060.036
第II截面60.01260.03560.02260.017
第III截面60.02360.03960.04560.042
完成下列问题:
⑴求该圆柱体的圆度误差值;
⑵问这种测量方法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招投标投标担保合同解除条件及法律后果
- 2025年度智能设备采购与管理规范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硬件开发与应用合伙协议
- 新能源微电网稳定性控制与新能源发电系统谐波治理报告
- 2025电子商务平台会员管理与基础应用服务协议
- 2025版离婚房屋下载全新协议范本
- 2025年智能停车场车位销售及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商场内快闪店场地租赁与推广合作合同
- 2025版图书售后服务与客户保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水利工程专用土工布采购及施工服务合同
- 婚礼准备清单(仅供参考)
- 八年级下册美术提纲
- 内部准驾证管理办法
- 2023年单螺杆泵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全套图纸
- 无创正压通气护理
- GB/T 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
-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课件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 房建监理平行检查记录表格模板(参考版)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