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理(第4版)课件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1页
儿童护理(第4版)课件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2页
儿童护理(第4版)课件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3页
儿童护理(第4版)课件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4页
儿童护理(第4版)课件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熟悉小儿能量与营养需要的特点,牛乳配制方法及乳量的计算,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及治疗原则。3.了解儿童的膳食安排、单纯性肥胖、锌缺乏、碘缺乏的护理评估。◎能力目标1.能指导家长合理开展婴儿喂养与膳食安排。2.能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素质目标形成敬佑生命、感恩父母的意识。——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能量的需要(一)基础代谢

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二)生长发育小儿特有的能量需要(三)活动消耗

与活动类型、活动持续时间等有关(四)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三大营养素中以蛋白质最高(五)排泄消耗

占总能量7%~8%,腹泻时增加。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二、营养素的需要(一)产能营养素1.蛋白质2.脂类3.糖类(二)非产能营养素

1.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2.矿物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3.水婴儿需水量约为150ml/(kg·d)4.膳食纤维三大营养素产能比例(婴儿)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

1.各期母乳的成分名称时间成分初乳产后4~5天蛋白质多,脂肪少,有矿物质及免疫物质过渡乳产后5~14天蛋白质少,脂肪多,矿物质少成熟乳产后14~9个月营养成分适当晚乳10个月以后营养成分很少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各种成分比较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蛋白质乳清蛋白为主,胃内形成凝块小,易消化吸收酪蛋白多,胃内形成凝块大,不易消化吸收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多,必需脂肪酸多,脂肪酶颗粒小,脂肪酶多,易消化吸收不饱和脂肪酸少,脂肪颗粒大,脂肪酶少,不易消化吸收糖乙型乳糖为主,促进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生长,抑制大肠埃希菌繁殖,较少发生腹泻甲型乳糖为主,有利于大肠埃希菌生长,已发生腹泻免疫物质含SIgA、乳铁蛋白、溶酶菌、双歧因子、巨噬细胞含量少矿物质钙的含量虽少,其钙磷比例合理,吸收率高钙含量较高,但钙磷比例不合理,吸收率低酶含较多淀粉酶、乳酯酶,有利于消化缺乏其他促进母子情感交流,利于母亲产后康复,减少乳腺癌与卵巢癌发生;经济、方便,卫生易污染2.母乳喂养的优点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1)倡导母乳喂养(2)维护乳母健康(3)指导正确哺乳①开始哺乳的时间:最迟不超过半小时②喂哺方法3.母乳喂养的护理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③喂哺次数婴儿生后2月内提倡按需哺乳,以促进乳汁分泌。一般每2~3h喂哺一次,昼夜7~8次,3~4个月6次左右,4~5个月5次左右,每次哺喂时间约15~20分钟。④注意事项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或重症心、肝、肾疾病时均不宜喂哺。(4)评估喂养情况①了解喂哺时间②观察喂哺情况③了解母婴双方的一般情况④乳量估计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5)防治乳房、乳头疾病(6)指导断乳①健康婴儿断奶时间在生后10~12个月;②如遇夏季炎热或婴儿疾病时可暂缓断乳,最迟不超过1.5~2岁;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合理添加辅食的情况下母乳喂养至2岁。(二)部分母乳喂养同时采用母乳与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的方法1.补授法补充母乳量不足的方法2.代授法一天内一次或数次完全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代替母乳的方法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以其他代乳品完全代替母乳喂养,称为人工喂养1.鲜牛乳(三)人工喂养(1)鲜牛乳的配制鲜牛乳经过稀释、加糖、煮沸而改变性质,适宜于婴儿。(2)乳量的计算每100ml全牛乳产能67kcal(280kJ),8%糖牛乳100ml提供能量约100kcal(418kJ),故按能量需要计算,婴儿每日需要8%糖牛乳100ml/kg。两次喂乳之间,应补充牛乳以外的水量,满足每日总液量达到150ml/kg。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2.牛乳制品(1)全脂奶粉按重量1:8或容量1:4配置(2)婴儿配方奶粉为人工喂养和婴儿断乳时的首选(3)酸牛乳3.其他代乳品如羊乳、豆浆等。羊乳叶酸含量很少,长期单独以羊乳喂养婴儿可致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4.人工喂养的护理(1)奶具的选择(2)乳液温度的测试(3)避免空气吸入(4)食具卫生(5)观察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婴儿4~6个月后,单纯乳类喂养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保障婴儿健康,应根据小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添加辅助食品。(四)辅助食品的添加1.添加目的

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为断乳做好准备、促进生长发育。2.添加原则

从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天气炎热和婴儿患病期间,应暂缓添加新品种。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添加辅助食品的顺序3.辅食添加顺序月龄添加辅食品种供给的营养素4~6月含铁配方米粉、蛋黄、豆腐、动物血米糊、稀粥、菜泥、水果泥、鱼泥补充蛋白质、铁补充能量、维生素、矿物质7~9月粥、烂面、饼干蛋、鱼、肝泥、肉沫补充能量蛋白质、铁、锌、维生素10~12月稠粥、软饭、面条、馒头、面包豆制品、碎肉、油补充能量、维生素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一)幼儿膳食

安排需合理,食物种类应多样(二)学龄前小儿膳食

与成人饮食接近(三)学龄儿童膳食

食物种类同成人,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四)青春期少年膳食

应增加各种营养素二、儿童、少年的膳食安排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疾病概要

是指因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1.病因(1)摄入不足

喂养不当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2)消化吸收不良

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的异常(3)需要量增加

急慢性传染病后的恢复期、双胎、早产等(4)消耗量过大大量蛋白尿、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等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2.病理生理能量不足→糖原消耗→低血糖脂肪消耗→血胆固醇↓→肝脏脂肪浸润及变性蛋白质摄入不足→低蛋白性水肿总液量增多→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消化、循环、神经、泌尿及免疫系统的功能低下

3.治疗原则

积极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去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和

改善代谢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最初表现为体重不增,继而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营养不良患儿常见的并发症有

营养性贫血

维生素缺乏及微量元素缺乏

自发性低血糖

各种感染性疾病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项目Ⅰ度(轻)Ⅱ度(中)Ⅲ度(重)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25%~40%40%以上腹壁皮褶厚度0.8~0.4cm<0.4cm消失身高(长)正常低于正常明显低于正常消瘦不明显明显皮包骨样皮肤干燥干燥、苍白干皱、无弹性肌张力正常降低、肌肉松弛低下、肌肉萎缩精神状态正常烦躁不安萎靡、抑制与烦躁交替婴幼儿不同程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3.社会心理状况4.辅助检查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为其重要改变,但不够灵敏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下降是早期诊断营养不良的可靠、灵敏指标。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三)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和(或)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潜在并发症

营养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自发性低血糖。

4.生长发育迟缓

与营养素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有关。

5.知识缺乏

与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儿童喂养知识有关。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四)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补充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选择合适的补充途径。鼓励母乳喂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2.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B族维生素、胃蛋白酶、胰酶等。3.预防感染4.病情观察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报告医生并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溶液抢救。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五)健康指导1.向患儿家长介绍营养不良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其治疗与护理。2.指导家长学会科学喂养及合理饮食搭配与制作方法。3.教会家长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4.纠正小儿不良的饮食习惯。5.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坚持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一)疾病概要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1.病因(1)能量摄入过多(2)活动量过少(3)遗传因素(4)其他因素2.治疗原则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是两项最主要的措施二、单纯性肥胖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食欲旺盛,喜食甜食和高脂肪食物常有疲劳感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皮下脂肪丰满紫色皮纹扁平足,膝外翻3.社会心理状况4.辅助检查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可增高常有高胰岛素血症B超检查常有脂肪肝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三)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2.社交障碍3.自我形象紊乱4.知识缺乏(四)护理措施1.饮食疗法(1)热量的供给低脂、低糖、低蛋白

(2)食物的种类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2.运动疗法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五)健康指导

1.向患儿家长介绍科学喂养的知识,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2.注意避免家长对患儿进食习惯经常指责而引起患儿精神紧张;协助患儿消除因肥胖带来的自卑心理。

3.告知家长减轻体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经常鼓励患儿树立信心,提高患儿坚持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的兴趣。

4.定期门诊检查,实施生长发育监测。第三节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疾病概念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1.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①日光照射不足

②维生素D摄入不足③生长发育迅速

④疾病的影响⑤孕母情况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2)发病机制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2.治疗原则

目的是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补充维生素D以口服为主,严重病例或患儿无法口服可肌内注射,适当补充钙剂、多晒太阳,合理喂养。

严重的后遗症需外科手术矫正。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多见于3个月~2岁的小儿(1)初期(早期)多见于3~6个月内的小婴儿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哭、多汗、枕秃。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2)活动期(激期)1)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胸部:肋骨串珠、郝氏沟、鸡胸、漏斗胸四肢:手镯、足镯、膝内翻、膝外翻脊柱:后突或侧弯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2)肌肉松弛3)神经、精神发育迟缓(3)恢复期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消失或接近正常(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留有不同程度骨骼畸形3.社会心理状况4.辅助检查活动期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明显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三)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日光照射不足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有关。2.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维生素D中毒。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4.知识缺乏与患儿家长缺乏佝偻病预防和护理知识有关。(四)护理目标1.患儿及时得到维生素D的补充,临床表现减轻或消失。2.患儿不发生骨骼畸形及维生素D中毒,或发生时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处理。3.患儿不发生感染。4.家长能掌握佝偻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并能正确应用。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五)护理措施1.户外活动2.补充维生素D(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2)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口服维生素D2000~5000IU/d,连服1个月后改为400IU/d的预防量;(3)注意事项①补充维生素D不当可引起中毒,应立即停用维生素D。②用大剂量维生素D突击治疗时,在治疗前给予钙剂。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4.预防感染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六)健康指导1.向孕妇及家长讲述多增加户外活动,选择富含维生素D、钙、磷、蛋白质的食物的重要性;孕母妊娠后期补充维生素D800IU/d,连用3个月后改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d,至青春期。2.教会家长骨骼畸形的矫正方法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一)疾病概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浓度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出现惊厥、手足搐搦或喉痉挛等症状,多见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1.病因及发病机制2.治疗原则立即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迅速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给予钙剂治疗;症状控制后补充维生素D。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1)惊厥最常见表现(2)手足抽搐(3)喉痉挛(4)隐匿型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射3.社会心理状况4.辅助检查血钙或离子钙浓度降低,血磷浓度正常或偏高。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三)护理诊断

1.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喉痉挛发作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手足抽搐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维生素D和钙的缺乏有关。(四)护理措施

1.急救护理2.用药护理3.防止窒息4.防止受伤5.定期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五)健康指导指导患儿合理膳食,定期户外活动,教会家长发作时的处理方法第四节维生素营养障碍——第五节微量元素缺乏第五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疾病概要锌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锌缺乏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异食癖、味觉减退和夜盲。1.病因(1)摄入不足(2)吸收障碍(3)需要量增加(4)丢失增多2.治疗原则治疗原发病;给予含锌丰富的食物;补充锌制剂一、锌缺乏第五节微量元素缺乏(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1)消化功能减退(2)生长发育落后(3)免疫功能降低(4)智能发育延迟(5)其他3.社会心理状况本病的主演原因是喂养不当4.辅助检查空腹血清锌浓度低于11.47μmol/L(75μg/dl)第五节微量元素缺乏(三)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锌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障碍、丢失增多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锌缺乏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生长发育迟缓与锌缺乏影响核酸及蛋白质合成、生长激素分泌减低有关。4.知识缺乏与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儿童喂养知识有关。(四)护理措施1.改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2.用药护理遵医嘱每日给予锌元素0.5~1mg/kg,连服2~3个月。3.预防感染(五)健康指导强调意义,了解原因,配合治疗护理第五节微量元素缺乏(一)疾病概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方病,以前我国是全球IDD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病因主要是食物和饮用水中碘缺乏。二、碘缺乏2.治疗原则补充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