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厨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初级厨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初级厨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初级厨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初级厨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厨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1.下列哪种原料属于植物性干货原料?A.鱼翅B.干贝C.木耳D.海参答案:C解析:木耳为真菌类植物经干制而成,属于植物性干货;鱼翅、干贝、海参均为动物性原料干制品。2.刀工处理中,“麦穗花刀”主要用于哪种原料?A.猪里脊肉B.鲜鱿鱼C.老母鸡D.土豆答案:B解析:麦穗花刀需在原料表面剞交叉斜刀,利用加热后收缩形成麦穗状,适用于质地脆嫩、有一定厚度的原料,如鲜鱿鱼、乌鱼花等。3.下列关于火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火适用于长时间炖煮B.小火适合爆炒C.微火多用于保温D.中火适合煎制厚块肉答案:C解析:微火(文火)火力最弱,温度低且稳定,常用于汤类保温或慢煨;大火(武火)温度高,适合爆炒、焯水;小火(文火)适合慢炖、烧制;中火(文武火)适合煎、炸中等体积原料。4.基础味型中,“鲜”的主要呈味物质是?A.氯化钠B.谷氨酸钠C.柠檬酸D.蔗糖答案:B解析:谷氨酸钠(味精主要成分)是鲜味的核心呈味物质;氯化钠(盐)呈咸味,柠檬酸呈酸味,蔗糖呈甜味。5.下列哪种涨发方法适用于鱼肚?A.冷水发B.热水发C.油发D.碱发答案:C解析:鱼肚(鱼鳔干制品)含大量胶原蛋白,质地紧密,需通过油发使组织膨胀疏松,复水后口感脆嫩;冷水发、热水发适用于木耳、香菇等;碱发多用于鱿鱼等需快速软化的原料。6.焯水时,“开水锅”适合处理的原料是?A.菠菜B.牛腱子C.老母鸡D.五花肉答案:A解析:开水锅焯水(沸水下料)适用于质地脆嫩、易熟的蔬菜(如菠菜、青菜)或需保持色泽的原料,可快速去除草酸、异味;冷水锅焯水(冷水下料)适合肉类(牛腱子、老母鸡),通过逐步加热排出血污。7.挂糊时,“全蛋糊”的主要原料是?A.鸡蛋、淀粉、水B.蛋清、淀粉、水C.蛋黄、淀粉、水D.鸡蛋、面粉、水答案:A解析:全蛋糊由鸡蛋(蛋清+蛋黄)、淀粉(或面粉)和水调制而成,糊体较浓稠,加热后外壳松脆,适用于炸制酥肉、茄盒等。8.下列关于原料保藏的说法,错误的是?A.蔬菜应避免与苹果同放(乙烯催熟)B.鲜肉冷藏温度为0-4℃C.干货需密封存放于潮湿环境D.活鱼暂养需定期换水答案:C解析:干货需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环境中,潮湿易导致霉变;其他选项均为正确保藏方法。9.下列哪种烹饪方法属于“水传热”?A.煎B.蒸C.烤D.炸答案:B解析:蒸是利用水蒸气传热,属于水(汽)传热;煎、炸为油传热,烤为空气传热。10.制作“清炖鸡汤”时,最适宜的火候是?A.大火B.中火C.小火D.微火答案:C解析:清炖需保持汤面微沸(约95℃),小火慢炖可使原料蛋白质缓慢溶出,汤清味鲜;大火易使汤浑浊,微火则效率过低。11.下列刀工成形中,“骨牌块”的规格通常为?A.2cm×2cm×2cmB.3cm×3cm×1cmC.4cm×2cm×0.5cmD.5cm×3cm×2cm答案:A解析:骨牌块因形似麻将牌得名,边长约2cm,呈立方体;3cm×3cm×1cm为“象眼块”,4cm×2cm×0.5cm为“片”,5cm×3cm×2cm为“滚刀块”。12.下列哪种调味料属于复合味型?A.酱油B.醋C.盐D.花椒答案:A解析:酱油由大豆发酵而成,含咸、鲜、微甜等多种味道,属于复合味型;醋(酸)、盐(咸)、花椒(麻)为单一基础味型。13.原料初加工中,“摘洗”主要针对的是?A.畜肉类B.水产类C.蔬菜类D.禽蛋类答案:C解析:摘洗指去除蔬菜的老叶、根须(如菠菜去根、芹菜去老筋)并清洗,是蔬菜初加工的关键步骤。14.下列关于“过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滑油时油温需达到200℃以上B.走油时原料需完全浸没C.滑油适用于整只鸡D.走油后原料需立即用冷水冲洗答案:B解析:走油(炸制)需将原料完全浸没在油中,使其表面迅速结壳;滑油(拉油)油温一般为120-180℃,适用于丁、丝等小料;整只鸡适合走油;走油后用冷水冲洗可使表皮更脆(如脆皮乳猪),但非必须步骤。15.下列哪种原料的初加工需要“褪毛”?A.鲤鱼B.鸽子C.土豆D.豆腐答案:B解析:鸽子属于禽类,初加工需去除羽毛(褪毛);鲤鱼需刮鳞,土豆需去皮,豆腐无需初加工。16.制作“鱼香肉丝”时,关键的调味组合是?A.咸+甜B.酸+辣+鲜C.麻+辣D.甜+酸+姜葱蒜答案:D解析:鱼香味型以泡椒的辣、醋的酸、糖的甜为基础,结合姜、葱、蒜的辛香,形成“甜酸微辣、姜葱蒜香突出”的复合味。17.下列关于“勾芡”的说法,错误的是?A.包芡适用于熘菜B.流芡适用于汤菜C.糊芡需浓稠挂勺D.清芡需无粉感答案:A解析:包芡(紧汁亮芡)适用于爆、炒类菜肴(如鱼香肉丝),使卤汁紧裹原料;熘菜常用流芡(稀芡),卤汁较稀能流动。18.下列哪种原料的涨发需要“焖泡结合”?A.黄花菜B.竹荪C.鱼翅D.香菇答案:C解析:鱼翅质地坚硬,需先焯水去腥味,再用温水焖泡数小时,使内部充分吸水软化;黄花菜、竹荪、香菇用温水泡发即可。19.刀工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整齐划一B.断连分明C.美观协调D.越细越好答案:D解析:刀工需根据烹饪方法调整,如炖菜原料可稍大(耐煮),炒菜需细小(易熟),并非越细越好。20.下列关于“火候掌握”的核心要素是?A.火力大小+加热时间B.锅具材质+油量C.厨师经验+心情D.原料颜色+气味答案:A解析:火候由火力(大火/中火/小火)和加热时间共同决定,需根据原料性质调整(如嫩肉大火短时间,老肉小火长时间)。21.下列哪种原料属于“鲜活原料”?A.冷冻牛肉B.干木耳C.活虾D.罐头蘑菇答案:C解析:鲜活原料指保持生物活性的原料(如活虾、活鱼);冷冻牛肉、干木耳、罐头蘑菇均为加工或保藏后的原料。22.制作“麻婆豆腐”时,主要的辣味来源是?A.干辣椒B.花椒C.豆瓣酱D.小米辣答案:C解析:麻婆豆腐的辣味主要来自四川豆瓣酱(发酵辣椒),花椒提供麻味,干辣椒、小米辣非核心调料。23.下列关于“原料分档取料”的原则,错误的是?A.先分后洗(先分割再清洗)B.物尽其用(充分利用各部位)C.按质使用(优质部位用于高档菜)D.熟悉结构(了解肌肉、骨骼分布)答案:A解析:分档取料应先洗后分,避免分割后清洗导致碎肉流失;其他选项均为正确原则。24.下列哪种烹饪方法属于“混合传热”?A.煎B.贴C.扒D.焗答案:D解析:焗是利用蒸汽与热空气混合传热(如盐焗鸡);煎、贴为油传热,扒为水传热(先煎后烧)。25.下列关于“上浆”的作用,错误的是?A.锁住原料水分B.增加滑嫩口感C.形成酥脆外壳D.防止营养流失答案:C解析:上浆(用蛋清、淀粉等腌制)使原料表面形成薄膜,锁住水分,提升滑嫩度;形成酥脆外壳是挂糊(厚浆)的作用。26.下列哪种原料的初加工需要“刮鳞”?A.鲫鱼B.甲鱼C.鳝鱼D.鱿鱼答案:A解析:鲫鱼体表有鳞片,需用刀刮除;甲鱼需烫皮去膜,鳝鱼需划背去骨,鱿鱼需撕去外皮。27.制作“糖醋排骨”时,糖与醋的比例通常为?A.1:1B.2:1C.1:2D.3:1答案:A解析:糖醋味型以甜酸平衡为特点,糖与醋比例约1:1(可根据口味微调),如50g糖配50g醋。28.下列关于“干货涨发”的关键,错误的是?A.先处理杂质(如灰沙、异味)B.冷水发需时间长但口感好C.油发前需高温炸制D.碱发后需充分漂洗去碱答案:C解析:油发需先将干货低温油焐(如60-80℃),使内部水分缓慢蒸发,再升温炸至膨胀;高温直接炸易导致外焦里生。29.下列哪种刀工属于“剞刀”?A.直刀斩B.斜刀片C.推刀批D.菊花刀答案:D解析:剞刀是在原料表面划刀(不切断),形成花纹(如菊花刀、麦穗刀);直刀斩、斜刀片、推刀批为普通切割方法。30.下列关于“烹饪卫生”的要求,错误的是?A.生熟案板分开使用B.刀具用后需消毒C.变质原料可加热后食用D.操作前需洗手答案:C解析:变质原料(如发霉、腐败)含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加热无法完全破坏,不可食用;其他选项均为基本卫生要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20分)1.猪里脊肉是畜肉中最嫩的部位,适合炒、熘等快烹方法。()答案:√解析:里脊肉为背椎内侧的条状嫩肉,肌纤维细短,无筋膜,适合快速成菜。2.焯水时,加少量盐可以保持绿色蔬菜的色泽。()答案:√解析:盐能使蔬菜细胞渗透压升高,减少叶绿素流失,同时盐水沸点略高,缩短加热时间,保持翠绿。3.油发干货时,原料需完全浸没在冷油中慢慢加热。()答案:√解析:油发需“低温焐油”,使干货内部水分逐渐汽化膨胀,若直接高温炸会导致表面焦糊而内部未发透。4.挂糊的浓度应根据原料大小调整,小料用稀糊,大料用稠糊。()答案:√解析:小料(如肉片)表面积大,稀糊易裹匀;大料(如整鱼)需稠糊防止脱落。5.基础味型中,“苦”味只能作为辅助味,不能单独使用。()答案:√解析:苦味易引起不适,仅用于调节风味(如苦瓜炒蛋、陈皮鸭),无纯苦味菜肴。6.制作汤类时,“白汤”需大火煮沸,“清汤”需小火慢炖。()答案:√解析:白汤(如奶汤)通过大火使原料脂肪、蛋白质乳化,形成乳白汤;清汤(如高汤)需小火保持微沸,避免杂质翻滚,汤清味鲜。7.刀工中的“丝”需先切片再切丝,厚度均匀是关键。()答案:√解析:丝的成形需先将原料切成均匀薄片(约2-3mm厚),再垂直切片方向切丝,确保粗细一致。8.鲜牛奶属于“乳类原料”,初加工时需煮沸杀菌后使用。()答案:×解析:市售鲜牛奶多为巴氏杀菌奶,可直接使用;自制生牛奶需煮沸杀菌,但初加工仅指清洗、整理,不包括加热。9.过油时,“滑油”的油温低于“走油”的油温。()答案:√解析:滑油(拉油)油温一般为120-180℃,用于小料快速成熟;走油(炸制)油温180-220℃,用于原料定型、上色。10.制作“麻酱”时,需加少量水调开,避免过于黏稠。()答案:√解析:芝麻酱含大量油脂,直接使用易结块,加水(或香油)调稀可使其更易与其他调料融合。11.原料保藏中,“冷冻”温度为-18℃以下,“冷藏”为0-4℃。()答案:√解析:冷冻可长期保存(数月),冷藏适合短期(数天),温度标准符合食品保藏规范。12.焯水后的蔬菜需立即过冷水,以保持脆嫩口感。()答案:√解析:过冷水(激凉)可快速停止加热,防止蔬菜继续熟化变软,保持脆嫩和色泽。13.制作“拔丝菜”时,糖浆需熬至“挂霜”阶段(110-120℃)。()答案:×解析:拔丝糖浆需熬至“出丝”阶段(140-150℃),此时糖浆冷却后能拉出细长糖丝;挂霜阶段(110-120℃)用于挂霜类菜肴(如挂霜花生)。14.刀工中的“剁”适用于将原料制成泥蓉(如肉馅、鱼蓉)。()答案:√解析:剁是反复用刀背或刀刃砸切原料,使肌肉纤维断裂,形成细腻泥蓉。15.制作“宫保鸡丁”时,关键是“糊辣荔枝口”(甜酸微辣)。()答案:√解析:宫保鸡丁的味型以荔枝口(甜酸比2:3)为基础,结合花椒的糊辣味,形成独特风味。16.干货涨发后,剩余的涨发水可直接用于烹饪。()答案:×解析:部分干货(如木耳、香菇)的涨发水含鲜味物质(可过滤后使用),但变质或含杂质的涨发水(如发臭的鱿鱼碱发水)需丢弃。17.烹饪中,“调味”的顺序是:先咸后甜,先淡后浓。()答案:√解析:甜味物质渗透慢,需后放;咸味易扩散,可先放;先调淡味,再根据需要补味,避免过咸。18.制作“清蒸鱼”时,需水沸后再上锅蒸,以缩短加热时间。()答案:√解析:水沸后蒸可立即产生高温蒸汽,使鱼表面蛋白质迅速凝固,锁住水分,肉质更嫩。19.原料“分档取料”时,“前腿肉”适合做红烧肉,“后腿肉”适合炒肉片。()答案:×解析:前腿肉(梅花肉)肥瘦相间,适合炖、烧;后腿肉(瘦肉多)纤维粗,适合酱、卤;里脊肉(最嫩)才适合炒肉片。20.烹饪卫生中,“交叉污染”指生熟食品接触导致的微生物传播。()答案:√解析:生食品(如生肉)含大量细菌,与熟食品接触会导致细菌污染,需严格分开处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30分)1.简述“刀工”的基本要求。答案:刀工的基本要求包括四点:①整齐划一:同一菜肴的原料成形需大小、厚薄、长短一致,便于均匀受热;②断连分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切断(如剞刀不断,切丝需断);③适应烹法:原料形状与烹饪方法匹配(如炒用丝丁,炖用块);④美观协调:通过花刀(如麦穗、菊花)提升菜肴造型美感。2.解释“火候”的概念,并说明其与原料的关系。答案:火候指烹饪中火力大小与加热时间的组合。火候需根据原料特性调整:①质地老嫩:嫩原料(如鲜虾仁)用大火短时间(爆炒);老原料(如牛腱子)用小火长时间(慢炖);②体积大小:小料(如肉丝)用大火快熟;大料(如整鸡)用中火慢制;③性质特点:含水分多的原料(如豆腐)需中火防止碎烂;干货(如蹄筋)需小火涨发。3.简述“挂糊”与“上浆”的区别。答案:挂糊与上浆的区别体现在:①原料状态:挂糊用于加工前的完整原料(如肉片、鱼块);上浆用于加工后的小料(如肉丝、鱼片)。②糊浆浓度:挂糊用稠浆(淀粉+水+蛋比例高),形成较厚膜;上浆用稀浆(淀粉+蛋清比例低),形成薄膜。③作用效果:挂糊使原料表面酥脆(如炸猪排);上浆锁住水分,提升滑嫩度(如滑炒牛肉)。4.说明“焯水”的两种方法及适用原料。答案:焯水分为冷水锅和热水锅两种:①冷水锅(冷水下料):原料与冷水同时加热,适用于血污多的肉类(如牛肉、老鸡),通过逐步升温排出内部血沫,汤更清澈;②热水锅(沸水下料):水沸后下料,适用于质地脆嫩的蔬菜(如菠菜、荷兰豆)或需保持色泽的原料(如西蓝花),可快速去除草酸、杀青,保持翠绿。5.简述“干货涨发”的基本原则。答案:干货涨发需遵循:①分类处理:根据原料性质选择涨发方法(如油发适用于含胶原蛋白的鱼肚,水发适用于木耳);②去除杂质:涨发前需清洗表面灰沙(如香菇去蒂),涨发后漂洗异味(如鱿鱼碱发后去碱味);③控制时间:冷水发需充分泡透(如香菇6-8小时),热水发需避免过度(如黄花菜30分钟);④保持口感:涨发后原料应恢复软嫩(如竹荪需泡发至完全展开),避免过硬或过烂。6.解释“基础味型”与“复合味型”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答案:基础味型是单一呈味物质形成的基本味道,包括咸(盐)、甜(糖)、酸(醋)、苦(苦瓜)、辣(辣椒)、鲜(味精)、麻(花椒)7种;复合味型是两种以上基础味型组合而成的味道,如鱼香味(甜+酸+辣+姜葱蒜香)、糖醋味(甜+酸)、麻辣味(麻+辣+鲜)。基础味型是调味的基础,复合味型通过比例调和形成特色风味。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1.结合实例说明“如何根据原料特性选择适宜的烹饪方法”。答案:烹饪方法的选择需紧密结合原料的质地、含水量、组织结构等特性,举例如下:①质地脆嫩的原料(如鲜鱿鱼、黄瓜):适合爆炒、凉拌。鲜鱿鱼肌纤维短,爆炒(大火+10秒)可保持脆嫩,避免久煮变硬;黄瓜含水量高,凉拌(生切+调味)能保留脆爽口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