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陋室铭》
知识梳理
【文学文体常识】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
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
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
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陋室铭》一中的韵脚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押韵母:ingo
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
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写作背景】
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降职为朗州司马,以后
又任连州、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势利之徒,
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百般刁难,半年之间,让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
一家老小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
【文白对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变得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
了青色。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
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重点字词】
1.字音字形
(1)易错读音
德馨(xin)鸿儒(h6ngru)苛痕(tdi)案族(du)
(2)易错字形
斯晕陋室馋吾德馨尊厚百痕案族诸葛庐
2.重点字词解释
(1)有龙则忌:神异。(2)斯星型室:这;判断动词;简陋的屋舍。
(3)馋吾德馨:只;品德高尚。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4)谈笑有涉债:博学的人。鸿,大。(5)往来无自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6)可以谓素琴:调弄;不加装饰的琴。
(7)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8)案牍:指官府文书。(9)劳牛:形体、躯体。
3.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样子,形状。
4.一词多义
(1)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不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是:斯是陋室(是)当是时(这)
5.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蔓延到,长到。
(3)无案牍之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无丝竹之机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特殊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重点语句翻译】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内容理解】
L按要求默写。
(1)文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文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文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文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文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
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呢?
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
的性质。
4.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景色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特征:雅。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反面虚写。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
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
一主题。
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文章主旨】
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真题演练
【课内阅读】
(2020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期末)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有仙则冬/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B.期是陋室/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
C.网金经/恸十余岁(《河中石兽》)
D.无丝竹之乱耳/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狠儿狼》)
2.下边写“何陋之有?”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B.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C.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河中石兽》)
D.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杞人忧天》)
3.类比是这篇铭文主要采用的写法,可以把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形象凸显出来,请你选择文中一处地
方作分析说明。
(2020河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2)无辜牍之劳形()
5.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文章结尾提到两个历史人物,并引用孔子的话,各有什么作用?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的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021中考吉林省)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8.本文作者是唐朝文学家(人名)。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F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名称,名字)B.有龙则/(神异)
C.期是陋室(这)D.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躯体)
10.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1)(2)处填写相应内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L清幽宁静
高尚儒雅|:不陋
陋室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2)|—T超凡脱俗
H.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下列诗句
也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2.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陋室主人和颜回共同的生活态度。
(链接材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2021中考辽宁省朝阳市)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劳形形:
14.下列各项中加粗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渔人甚异之
B.何陋之有马之千里者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小大年狱
D.公将鼓之宴酣之乐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6.本文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情操?
【对比阅读】
(2020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陋室铭①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多。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彳灌萼。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子云:何陋之有?
[乙]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
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
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明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
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蔚④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
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多之日“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作者曾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②上国:国都。③郁:阻滞④蔚(shi):栽种。⑤信,通“伸”,伸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第误的一项是()
A.有仙则多(出名,有名)B.予尝画于丛棘之右(园子)
C.惟吾修馨(德行美好)D.因名之曰“何陋”(命名)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甲、乙两文作者人生态度有什么相似之处?两位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相似的人生态度?结合两篇文
章内容及相关背景做简要分析。
(2020河南省信阳市七年级学业考试)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梗巴或陈于前,或枕藉②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
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
如积槁枝⑥,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⑥?”乃引客就⑦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
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节选自陆游《书巢记》)
注:①梗(du):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枕藉:交错地排列。③俱:一起。④觌(di):相见。
⑤槁(gM)枝:枯树枝。⑥邪:同“耶”,相当于“吗”。⑦就:靠近。⑧信:确实。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亚做一项是()
A.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B.可以调素琴素:素雅,优雅
C.苔痕上阶绿上:长到D.旧陋之有何:什么
6.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语段(甲)从生活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方面作具体分析。
8.语段(甲)中刘禹锡因“"(用原文回答),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语段(乙)中,
陆游因“"(可用原句回答,也可自己概括)笑称自己的居室
为“巢”。从中可以看出,两人都不在意居室的条件,只注重。
(2020广东省珠海市七年级期末)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谭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2)可以哪素琴()
(3)濯清涟而不妖()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歪确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类比手法,连举三位古人的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
B.乙文的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了比较和品评。
C.甲乙两文都有“言外之意”,并没有赞颂“陋室”或“莲花”。
D.甲乙两文的意旨都非直白道出,而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出来的。
(2020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咒隐心而后动
②,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气在涅贵不缁⑤,暖暖⑥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巴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
伤到自己呢?④臧:褒奖。⑤在涅ni◎贵不缁zi: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⑥暧暖:光线不够明亮
的样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⑧行
行:刚强的样子。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E超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名:闻名B.谈笑有涉债鸿儒:博学的人
C.可以调素琴素琴:无色的琴D.无案牍之芳形劳:使……劳累
1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请你说说这两篇铭文各自表达了什么主旨?
(2021安微省铜陵市铜管区七年级期末)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5.解释加点的词。
(1)苔痕上阶绿()(2)可以理素琴()
(3)香远益清()(4)亭亭净稹()
(5)陶后鲜有闻()
16.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甲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乙文中描写莲生长环境的语句是o
18.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021湖北省孝感市七年级期末)阅读以下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
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④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⑥,冥然兀坐巴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顿可爱。
(选自《项脊轩志》)
【注释】①轩:小的房室。②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渗,透过。漉,漏下。③雨泽下注:雨水往下
倾泻。下,往下。雨泽,雨水。④辟:开。⑤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
砌矮墙。⑥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⑦冥然
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⑧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
般的声响。⑨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⑩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19.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A.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B.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C.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D.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2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苔痕上阶绿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可以调素琴,网金经回十余岁
C.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D.日影反照,室始期然一狼很其中
21.选出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不正卿的一项()
A.甲文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绘陋室幽雅。
B.乙文用“万籁有声”“庭阶寂寂”描写了居室清静。
C.甲文写了主人与人交往的快乐;乙文写了主人独处之自由。
D.在乙文中,作者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23.对甲、乙两文作者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2020中考辽宁省沈阳市)阅读选文,完成题目。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
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叹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
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
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o)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an)录I):
指时运不济。
2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匡庐奇布佳木奉而繁阴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远近
C.因画峰腋寺作为草堂群臣吏民能画刺寡人之过者
D.乐天第来为主朗克,公问其故
2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2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仰观山俯听泉傍叹竹树云石
27.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A,【乙】文写出草堂
选址原因的句子是Bo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
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甲】文体现了刘禹锡的C,【乙】文体
现了白居易的Do(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020中考江苏省泰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暧,暧必秽气。予尝受此厄于人,
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
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 疫情管控舆情管控应急预案
- 公益环保创意活动方案策划
- 工业生产流程中增强现实(AR)辅助质量控制与检测研究报告
- 2025四川眉山仁寿县彰加镇人民政府招募见习人员2人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
- 邢台市辅警考试题库2025
-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转租店面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合同样本:企业合伙人合作协议示范文本
- 陕西铂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顺丰转正考试题库及答案
- 半导体行业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全套教学课件
- DB15T 2618-2022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
- 2025至2030年中国绿色船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3
- 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行走的医院培训课件
- 医用织物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