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机理(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机理(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机理(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机理(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机理(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真题2021-2025

4<15也等攻瘙中的健重变化及攻瘙机理

=——^五年考情•探规律,

考向五年考情(2021-2025)命题趋势

2025・河南卷、2025•北京卷、2025•浙

本专题主要分两个大的考查方向,一是化

江1月卷、2024.全国甲卷、2024•甘

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见命题形式多以

考点一化学反应中的能肃卷、2024.安徽卷、2023.湖北卷、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命题,考查化

量变化2023•广东卷、2022•天津卷、2023•海

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形式和反应热的有

南卷、2022•浙江卷、2022•重庆卷、

关计算。二是反应历程、机理图分析,新

2021•广东卷

高考强调素养为本的情境化命题,高考通

2025•江苏卷、2025•河北卷、2025•河

过真实情境的创设,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

南卷、2025•黑吉辽蒙卷、2025•湖北

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近几年高考常以催

卷、2025•云南卷、2025•北京卷、

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和能垒图像为情境

考点二反应历程、机理2024・贵州卷、2024•河北卷、2024•浙

载体进行命题。这两类命题,由于陌生度

图分析江6月卷、2023•新课标卷、2023•江

高,思维转化大,且命题视角在不断地发

苏卷、2023•湖南卷、2022•湖南卷、

展和创新,成为大多数考生高分路上的

2022•山东卷、2021•山东卷、2021•湖

“拦路虎”。

南卷

分考点2精准练1

考点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025•河南卷)在催化剂a或催化剂b作用下,丙烷发生脱氢反应制备丙烯,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CH3(g)UCH3cH=CH2(g)+H2(g),反应进程中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表示吸附态,

*CH3CHCH2+2*HfCH3cH=CH2(g)+凡(g)中部分进程已省略)。

-i------------------------------------------------------------------------//------------------

2.一匚1催化剂a

—A一催化剂bCHCH=CH(g)+H(g)

>l

2

*o

玄l

反应进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总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同

C.和催化剂b相比,丙烷被催化剂a吸附得到的吸附态更稳定

D.①转化为②的进程中,决速步骤为*CH3cH2cH3->*CH3cHe区+*H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生成物能量高,总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误;

B.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与催化剂无关,B错误;

C.由图可知,丙烷被催化剂a吸附后能量更低,则被催化剂a吸附后得到的吸附态更稳定,C正确;

D.活化能高的反应速率慢,是反应的决速步骤,故决速步骤为*CH3cHeH3-*CH3cHeH2+*H或

*CH3cHeH3+*HT*CH3cHeH?+2*H,D错误;

故选C。

2.(2025•北京卷)为理解离子化合物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可设想NaCl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实现,示

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氐确的是

A.NaCl固体溶解是吸热过程

B.根据盖斯定律可知:a+b=4

C.根据各微粒的状态,可判断a>0,b>0

D.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与NaCl固体和NaCl溶液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强弱有关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NaCl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实现,第一步为NaCl固体变为Na+和C「,此过程离

子键发生断裂,为吸热过程;第二步为Na+和C1与水结合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的过程,此过程

为成键过程,为放热过程。

【解析】A.由图可知,NaCl固体溶解过程的熔变为△凡=+4。/〃加,为吸热过程,A正确;

B.由图可知,NaCl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实现,由盖斯定律可知△凡+公%=公区,即a+b=4,B

正确;

C.由分析可知,第一步为NaCl固体变为Na+和C1-,此过程离子键发生断裂,为吸热过程,a>0;第

二步为Na+和Cl与水结合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的过程,此过程为成键过程,为放热过程,b<0,

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却决于NaCl固体断键吸收的热量及Na+和C「水合过程放出的

热量有关,即与NaCl固体和NaCl溶液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强弱有关,D正确;

故选C。

3.(2025•浙江1月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H2(g)和OZ(g)混合无明显现象,则反应2HKg)+O2(g)=2H2O(1)在该条件下不自发

B.3H2(g)+N2(g)^2NH3(g)AH<0,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C.CO(g)+H2(g)^C(s)+H2O(g)AH<0,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

D.Na(s)+1d2(g)=NaCl(s)AH<0,Na(g)+CF(g)=NaCl(s)AH<0,则

+

Na(s)+1Cl2(g)=Na(g)+CP(g)AH<0

【答案】B

【解析】A.根据复合判据AG=AH-TAS,该反应AH<0、AS<0,温度较低时AG<0,故低温能自发进

行,A错误;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平衡常数减小,B正确;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E正-E逆<0,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

+

D.①:Na(s)+1ci2(g)=NaCl(s)<0,②:Na(g)+Cr(g)=NaCl(s)AH2<0,根据盖斯定律,

+

反应①一反应②得到目标反应Na(s)+Cl2(g)=Na(g)+Cr(g),则AH=AH?,由于不能明确AHPAH2

相对大小,则AH不能确定,D错误;

故选B。

4.(2024•全国甲卷)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下

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

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

【答案】C

【解析】A.木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

历了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A正确;

B.石油裂化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炫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煌的过程,

汽油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以通过石油裂化的方式得到,B正确;

C.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不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

D.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D正确;

故答案选Co

5.(2024•甘肃卷)甲烷在某含Mo催化剂作用下部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70

>

*0.00

耍-0.49

-0.71

-1.00

A.E2=1.41eV

C.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快D.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

【答案】C

【解析】A.由能量变化图可知,E2=0.70eV-(-0.71eV>1.41eV,A项正确;

B.由能量变化图可知,步骤2逆向反应的△H=-0.71eV-(-1.00eV)=+0.29eV,B项正确;

C.由能量变化图可知,步骤1的活化能E|=0.70eV,步骤2的活化能E3=-0.49eV-(-0.71eV)=0.22eV,

步骤1的活化能大于步骤2的活化能,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慢,C项错误;

D.该过程甲烷转化为甲醇,属于加氧氧化,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D项正确;

故选C。

6.(2024•安徽卷)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g),发生下列反应:X(g)^Y(g)(AH1<0),

Y(g)^Z(g)(AH2<0),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

能量过渡态2

过渡态1

B.X

Y

A

D.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X的浓度逐渐减小、Y和Z的浓度逐渐增大,后来随着时

间的推移X和Y的浓度逐渐减小、Z的浓度继续逐渐增大,说明X(g)=Y(g)的反应速率大于Y(g)=Z(g)

的反应速率,则反应X(g)=Y(g)的活化能小于反应Y(g)=Z(g)的活化能。

【解析】A.X(g)UY(g)和Y(g)UZ(g)的AH都小于0,而图像显示Y的能量高于X,即图像显示X(g)

UY(g)为吸热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图像显示X(g)=Y(g)和Y(g)UZ(g)的AH都小于0,且X(g)UY(g)的活化能小于Y(g)QZ(g)的活

化能,B项符合题意;

C.图像显示X(g)QY(g)和Y(g)=Z(g)的AH都小于0,但图像上X(g)=Y(g)的活化能大于Y(g)=Z(g)

的活化能,C项不符合题意;

D.图像显示X(g)0Y(g)和Y(g)?Z(g)的AH都大于0,且X(g)?Y(g)的活化能大于Y(g)QZ(g)的活

化能,D项不符合题意;

选B。

7.(2023•湖北卷)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到高质量发

展新阶段。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

A.液氮-液氢B.液氧-液氢C.液态NO?一朋D.液氧-煤油

【答案】A

【解析】A.虽然氮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但是,由于N三N键能很大,

该反应的速率很慢,氢气不能在氮气中燃烧,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大量的气体,因此,液

氮-液氢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A符合题意;

B.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液氢能作为火

箭推进剂,B不符合题意;

C.朋和NC)2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剧烈反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态NO?

-脱能作为火箭推进剂,C不符合题意;

D.煤油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煤油能作为火

箭推进剂,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A。

8.(2023•广东卷)下列陈述I与陈述H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II

A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脱水性

B装有NO?的密闭烧瓶冷却后颜色变浅NO?转化为N2O4的反应吸热

C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遇盐酸产生c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Os

D1mol-L'NaCl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NaCl溶液的pH比醋酸的高

【答案】A

【解析】A.蔗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形成多孔炭主要是蔗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得到碳和浓硫酸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体现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脱水性,故A符合题意;

B.装有NO2的密闭烧瓶冷却后颜色变浅,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N?。,方向移动,则NO?转化为N?。,

的反应为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遇盐酸产生CO?是由于次氯酸钙变质,次氯酸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

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

D.1molZNaCl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氯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强弱与NaCl

溶液的pH比醋酸的高无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2022•天津卷)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能量。下列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两物质的碳碳0键的键角相同

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中,碳碳0键数目之比为4:3

D.可以用X射线衍射仪鉴别金刚石和石墨

【答案】D

【解析】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能量,则石墨能量低,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

定,故A错误;

B.金刚石是空间网状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岁,石墨是层内正六边形,键角为120。,因此碳碳0键

的键角不相同,故B错误;

C.金刚石是空间网状正四面体形,石墨是层内正六边形,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连接,Imol金刚石

有2moi碳碳。键,Imol石墨有1.5mol碳碳。键,因此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中,碳碳。键数目之比为

3:4,故C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的晶体类型,因此可用X射线衍射仪鉴别,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2023•海南卷)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物质C2H6(g)C2H4(g)H2(g)

-1

AH/(kJ-mol)-1559.8-1411-285.8

1

A.C2H4(g)+3O2(g)=2CO2(g)+2H2O(g)AH=-1411kJmor

B.C2H6(g)=C,H4(g)+H2(g)AH=-137kJ-moL

1

C.H2O(l)=1o2(g)+H2(g)AH=+285.8kJ-mor

7

D.C2H6(g)+-O2(g)=2CO2(g)+3H2O(1)AH=-1559.8kJ-mo「

【答案】D

【分析】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的物质放出的热量称为燃烧热。

【解析】A.H2O应该为液态,A错误;

1

B.C2H6(g)=C2H4(g)+H2(g)AH=+137kJ-mol,B错误;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H2O(l)=;O2(g)+H2(g)AH=+285.8kJ-molT,C错误;

7

1

D.C2H6(g)+-O2(g)=2CO2(g)+3H2O(1)AH=-1559.8kJ-moP,D正确;

故选D。

11.(2022•浙江卷)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

HOHO

物质(g)OHHOHOOH2O2222

能量/kJ•mol”249218391000-136-242

可根据HO(g)+HO(g)=HQ2(g)计算出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214kJ.mo『。下列说法不正理的是

A.凡的键能为436kJ-mo『

B.的键能大于H。?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

C,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HOO<H2O2

1

D.H2O(g)+O(g)=H2O2(g)AH=-USkJ-mol

【答案】C

【解析】A.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凡的键能为218x2=436kJ.mol」,A正确;

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的键能为:249x2=498kJ.mo『,由题中信息可知HQ?中氧氧单键的键能

为214k「mo『,则。2的键能大于HQ?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B正确;

C.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HOO=HO+O,解离其中氧氧单键需要的能量为249+39-10=278kJ-mol-,H2O2

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214kJ-mo『,C错误;

D.由表中的数据可知HQ(g)+O(g)=H2O2(g)的AH=-136-249-(-242)=-143kJ-mo『,D正确;

故选C

12.(2022•重庆卷)“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为探究(NH4)2SO4的离子键强弱,设

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可得△H4/(kJ・mol")为

A//i=+698kJ/mol

NH:(g)

歹0g)>

NHC1(S)A//=-378kJ/mol

43(A/76=-530kJ/mol-y(NH4)2SO4(s)

■jSOhaq)

A〃2=+15kJ/mol

NH:(aq)A//5=+3kJ/mol

A.+533B.+686C.+838D.+1143

【答案】C

【解析】①NH4C1(S)=NH;(g)+Cr(g)AH1=+698%。1;

②NH4C1(S)=NH:(叫)+C](aq)AHz=+15%。];

③Cr(g)=Cr(aq)AH3=-378kJ/ol;

④1(NH4)2SO4(s)=NH:(g)+1SO;(g)AH4;

⑤|(NH4)2SO4(S)=NH:(aq)+1SO;(aq)AH5=+3%。];

k

@|sOt(g)=|SO;'(aq)AH6=-530J/o];则⑤+①-⑥-②+③得④,得至U4耳=+838所以ABD

错误,C正确,

故选Co

13.(2021•浙江卷)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A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j](g)+H2(g)------------C^](g)A//|〔^j(g)+2H2(g)-----------

^^|(g)+3H2(g)----------►(^(g)[^|(g)+H2(g)►

A.AH^O^H^OB.AH3=AH1+AH2

C.AH,>AH2,AH3>AH2D.AH2=AH3+AH4

【答案】C

【分析】

一般的烯燃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是,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苯环结构的稳定

性,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时,破坏了苯环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A.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因此,AHiVO./XH2Vo,

A不正确;

B.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其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因此,其与氢气完

全加成的反应热不等于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的反应热之和,即

AH3AH]+AH2,B不正确;

C.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均为放反应,AHjVO.AHzVO,由于Imoll,

3-环己二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消耗的氢气是等量环己烯的2倍,故其放出的热量更多,其AH】〉AH?;

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的反应为吸热反应(AH4>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苯与氢

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AH3=AH4+AH2,因此AH3〉AH2,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AH3=AH4+AHZ,因此AH?=AH3-AH4,D不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4.(2021•广东卷)“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油是可再生能源

B.Hz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火星陨石中的?°Ne质量数为20

D.月壤中的3He与地球上的3H互为同位素

【答案】C

【解析】A.煤油来源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氢气的燃烧过程放出热量,将化学能变为热能,故B错误;

C.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所以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量数为20,故C正确;

D.同位素须为同种元素,3He和3H的质子数不同,不可能为同位素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15.(2021•浙江卷)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物质燧的大小比较,合理的是

A.ImolCH4(g)<lmolH2(g)

B.ImolH2O(g)<2molH2O(g)

C.ImolH2O(s)>lmolH2O(1)

D.lmolC(s,金刚石)>ImolC(s,石墨)

【答案】B

【解析】A.CH^g)和H2(g)物质的量相同,且均为气态,CH4(g)含有的原子总数多,CH^g)的

摩尔质量大,所以焙值1111010<4值)>1111011i2也),A错误;

B.相同状态的相同物质,物质的量越大,赠值越大,所以燧值lmolH2(Xg)<2molH2O(g),B正确;

C.等量的同物质,嫡值关系为:S(g)>S(l)>S(s),所以燧值lmolH2O(s)<lmolH2。⑴,C错误;

D.从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组成上来看,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更有序,燧值更低,所以燧值

lmolC(s,金刚石)<lmolC(s,石墨),D错误;

答案为:B。

考点二反应历程、机理图分析

16.(2025•江苏卷)CO?与NO1通过电催化反应生成CO(NH2)2,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图中吸附在催

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NO;,

*CO(NH2)2

A.过程II和过程III都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B.过程H中NO1发生了氧化反应

通电

C.电催化CO?与NO;生成CO(NH2),的反应方程式:CO,+2NO;+18H+==CO(NH,\+7H,O

-催化剂

D.常温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CO?与NHs-H。反应可生产CO(NHZ)2

【答案】A

【解析】A.过程n为:*co?和*NO;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CO和*NH?的反应,生成了N—H等极

性共价键;过程III为*CO与*NH?生成*CO(NHj的反应,生成了C—N极性共价键,A正确;

B.过程II是得电子的还原反应,N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为-2,C元素的化合价由M降为+2,B错

误;

C.所给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过程II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则正确的反应方程

通电

式为CO,+2NO;+18H++16e-K^CO(NH2)2+7HQ,C错误;

催化剂

D.常温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CO?与NHs-H?。反应生成(NHJ2CO3或NH,HCOj,D错误;

故选Ao

17.(2025•河北卷)氮化线(GaN)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电信息材料等领域,可利用反应

Ga2O3(s)+2NH3(g)U2GaN(s)+3H2O(g)制备。反应历程(TS代表过渡态)如下:

iGa2O3(s)+NH3(g)Ga2O2NH(s)+H2O(g)

8-iiGa2O2NH(s)+NH3(g)^^Ga2ON2H2(s)+H2O(g)

iiiGa2ON2H2(s)^=^2GaN(s)+H2O(g)437Ans

-Ho(g)峪/及送

6-2TSfi

TS5T4.34/+H

339+%0信)

TS2-H2o(g)TS4NL,打°

…)TSI/阂+T*6/G温比⑸

曾合吧/'0:48^U/0-0

,4

-0.73-0.68Ga2O2N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i是吸热过程

B.反应ii中H?O(g)脱去步骤的活化能为2.69eV

C.反应迨包含2个基元反应

D.总反应的速控步包含在反应ii中

【答案】D

【解析】A.观察历程图可知,反应i中Ga2C)3⑸+NH3(g)的相对能量为0,经TSI、TS2、TS3完成

反应,生成Ga2O?NH(s)和HQ,此时的相对能量为0.05eV,因此体系能量在反应中增加,则该反应

为吸热过程,A正确;

B.反应ii中因H2O(g)脱去步骤需要经过TS5,则活化能为0.70eV与TS5的相对能量差,即

3.39eV-0.70eV=2.69eV,B正确;

C.反应出从C^ON2H2(s)生成2GaN(s)+Hq(g)经历过渡态TS6、TS7,说明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包

含2个基元反应,C正确;

D.整反应历程中,活化能最高的步骤是反应适中的TS7对应得反应步骤(活化能为3.07eV),所以总反

应的速控步包含在反应适中,D错误;

故选D。

18.(2025•河南卷)在MoS?负载的Rh-Fe催化剂作用下,CH,可在室温下高效转化为CH3coOH,其可能

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s

CH3COOHsco+o2

I

八。

•SJLSJLSJL

CH4

oOHO

Ss,s

Ss-s・s・s・s.

III

coCH3CO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每消耗ImolO?可生成ImolCH3coOH

C.反应过程中,Rh和Fe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D.若以CD4为原料,用HQ吸收产物可得到CD3coOH

【答案】B

【分析】由反应历程可知,总反应为2CO+2C4+OL2C&COO”,据此解答。

【解析】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每消耗ImolOz可生成2moicH3cOOH,B错误;

C.由反应历程可知,催化剂Rh-Fe有连接4个S原子和2个S原子的,这两种类型的原子成键数目均

会发生改变,所以Rh和Fe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C正确;

D.若以CD,为原料,有反应历程可知,会生成c3cO。。,用Hq吸收产物时,其存在电离平衡:

CD.COODUCD3COO+D+,CD3coeT结合水电离出的H+可得到CD}COOH,D正确;

故选B。

19.(2025•黑吉辽蒙卷)一定条件下,“BrO「SOj-[Fe(CN)6『-H+”4种原料按固定流速不断注入连续

流动反应器中,体系pH-t振荡图像及涉及反应如下。其中AB段发生反应①~④,①②为快速反应。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SO;-+H+=HSO;

+

②HSQ-+H=H2SO3

③3HSO;+BrOj=3SOj+B「+3H+

④H2SO3+BrO;—>

-

⑤BrOj+6H++6[Fe(CN%广=Br+6[Fe(CN)6r+3H2O

A.原料中c(H+)不影响振幅和周期

-+

B.反应④:3H2SO3+BrQ-=3SOf+Br+6H

C.反应①~④中,H+对SO:的氧化起催化作用

D.利用pH响应变色材料,可将pH振荡可视化

【答案】A

【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氢离子浓度影响振幅大小,A错误;

B.反应④中亚硫酸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2sC)3+BrO]=3SOj-+Br-+6H+,B正确;

C.由于①②为快速反应,而漠酸根离子直接氧化的是亚硫酸,所以反应①~④中,H+对SO:的氧化

起催化作用,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像可知利用pH响应变色材料,可将pH振荡可视化,D正确;

答案选A。

20.(2025•湖北卷)制备a一氯代异丁酸的装置如图。在反应瓶中加入异丁酸与催化剂(易水解),加热到70C,

通入C",反应剧烈放热,通气完毕,在120℃下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常压蒸储得产物。反应方程式:

COOHCOOH

I催化剂।

H3c-C-H+Cl2.»H3C-C-Cl+HC1

CH3C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CL通入反应液中可起到搅拌作用D.控制CL流速不变可使反应温度稳定

【答案】D

【分析】异丁酸和氯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氯代异丁酸和HCL催化剂易水解,

实验中干燥管的作用是隔绝水蒸气进入反应瓶,防止催化剂水解,未反应的氯气和产生的HC1用NaOH

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A.催化剂易水解,实验中干燥管的作用是隔绝水蒸气进入反应瓶,防止催化剂水解,A正确;

B.尾气含未反应的氯气和产生的HCL二者均可以被NaOH溶液吸收,故可用NaOH溶液作为吸收液,

B正确;

C.将氯气C4通入反应液的底部,氯气在液体中由下往上扩散,使氯气去反应液充分接触,故C1?通入

可起到搅拌作用,C正确;

D.只要反应还未完全,C"流速不变,温度就会持续升高,要控制反应温度稳定应当逐渐减小氯气的

流速,D错误;

答案选D。

21.(2025•云南卷)铜催化下,由CO?电合成正丙醇的关键步骤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HH

\I/

OHH-C-C-C

o、•HZ1'

c-c4H++4L*CO,

C02*•%〃/)正丙醇

3H++3e-

Cu

I

A.i到n的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B.n到HI的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生成

HH

\—

YY-

/\

Ho

C.IV的示意图为lD.催化剂Cu可降低反应热

z

777

cu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I到II的过程中消耗了氢离子和电子,属于还原反应,A错误;

HH

B.II到III的过程中生成了一根C-H键,如图笥有极性键生成,不是非极性键,B错误;

//////

Cu

HI

c.n到in的过程中生成了一根C-H键,由ni结合氢离子和电子可知,ni到w也生成了一根C-H键,

HH

\I

H-C—C—H

IV到V才结合CO,可知IV的示意图为HO,C正确;

Z//Z/J

Cu

D.催化剂可改变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热,D错误;

故选C。

22.(2025•北京卷)乙烯、醋酸和氧气在钿(Pd)催化下高效合成醋酸乙烯酯(CH广CHOOCCH3)的过程示意

图如下。

。、、、

2CH3COOH—X—PdX—CH2KHOOCCH3CH3COOH

H20J、Pd(CH3co、CH2=CH2

下列说法不E项的是

A.①中反应为4CH3COOH+€)2+2Pdf2Pd(CH3coO),+2H?O

B.②中生成CH2=CHOOCCH3的过程中,有◎键断裂与形成

C.生成CH2-CHOOCC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Pd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A.①中反应物为CH3coOH、。2、Pd,生成物为H2O和Pd(CH3co0)2,方程式为:

4CH3COOH+O2+2Pd->2Pd(CH3COO)2+2H2O,A正确;

B.②中生成CH^CHOOCCHs的过程中,有C-H断开和C-0的生成,存在◎键断裂与形成,B正确;

C.生成CHz=CHOOCCH3总反应中有H2O生成,原子利用率不是100%,C错误;

D.Pd是反应的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提高了反应速率,D正确;

答案选C。

23.(2024•贵州卷)AgCN与CH3CH2Br可发生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CN-的C原子和N原子均可进攻

CH3CH2Br,分别生成月青(CH3cH?CN)和异胞(CH3cH?NC)两种产物。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反应历

程及能量变化如图(TS为过渡态,I、II为后续物)。

»•、

异月青C-'A,\Ag-----Br

/AgCN+CH3CH2Br\

CH3CH2NC+AgBr/

-vn/«M

\CH3CH2CN+AgBr

CH3CH2N=C--Ag--Br,J..--

CH3CH2C=N--Ag--Br

反应进程反应进程

由图示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CH3cH?Br生成CH3cH?CN和CH3cH?NC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过渡态TS1是由CN-的C原子进攻CH3cH?Br的a-C而形成的

C.I中“N-A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