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源源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
案
第一部分(14分)
1.(每空1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中国梦,是强国梦、强军梦,也是航天梦、海洋梦,更是经济繁荣梦、政治民主梦、生态文明梦……
如繁星组成银河,似涓滴汇成巨斓。无数个梦想叠加,描绘出新时代最为壮阔的图景。中国梦承松()
起14亿多人民的期盼,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铭记chuzhong(),biichud()奋斗,砥砺前行,
让津首()以待化作人所共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
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承藜—
津—首
chuzhong
buchud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一二
2.(3分)鲁迅非常重视文章修改,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该谈下面的修改好在哪里。
原稿定稿出处
但到傍晚,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但到傍晚,有一间地板便常不免要咚《藤野先生》
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熟识时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
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舌L;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
是在学跳舞。”
修改后的好处:=
3.(5分)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也影响着我们的语言、
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当然,也有必要思考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开展“我们
的互联网时代”语文实践活动。
(1)网络用词从键盘走向了我们的生活,你身边同学常用的“点赞”“吐槽”“抢沙发”“喜大普奔”这
些网络词语你了解它的意思吗?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解释。(2分)
(2)多款作业软件异军突起,它因为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这次活动针对众多学生
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开展以“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的讨论活动,请你表明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3
分)
第二部分(56分)
4.(每空1分,共7分)古诗文默写。
诗中自有壮山河。来到荆门,你能欣赏李白歌咏“①—,江入大荒流”的壮美景色;徜徉西湖,你
能领略白居易笔下“几处早莺争暖树,②—”的早春美景;采菊东篱,你能感受陶渊明“③—,④一”
闲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诗中自有真性情。“⑤,铜雀春深锁二乔”,《春望》中“⑥—,⑦—”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
凄楚。
5.(6分)阅读《使至塞上》,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假如大唐也有微信朋友圈,王维来到居延,发布了一条图文信息。请你结合画线诗句,展开联想和
想象,将下面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大漠里,车辙缓缓地向沙漠深处延伸。我坐在车里,内心充满了悲伤:我的命运从来没有掌握在自己
手里。我这一生啊,就像是飘飞的蓬草,无依无靠,不知道归宿在哪里。忽然,我—(2分)
(2)诗人王绩《野望》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与本诗中都提到了“落日”。请你结合诗句,简
要分析两位诗人借“落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6.(13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⑧。
时戴在炎产,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
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④刻(shan):县名,今
浙江竦县。⑤经宿:一整夜。⑥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一(3分)
A.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B.经宿方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兴尽财返濯清涟画不妖《爱莲说》
D.但■必见戴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时戴在炎IJ,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②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4)两段文字都是写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
虑)(4分)
7.(8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蜻蜓
①有一个谜语是这样的:“小飞机,绿眼睛,转呀转呀亮晶晶。飞一飞,停一停,飞来飞去捉蚊蝇。”
如果你问一下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会告诉你这面:蜻蜓。
②在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不仅飞行的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如的飞行姿态也常是
变幻莫测,尤其是在变换方向时,仍可完成漂亮的飞行动作。它们可作短距离飞行;也可成群地自转飞行;
时而滑翔向前、回转,时而垂直向上,去追捕具有相同飞速的苍蝇。可以说,蜻蜓是大自然最杰出的飞行
家!
③最值得惊诧的是它们的飞行耐力强。一位昆虫学家曾这样描述它们:在连续几个月内,每天,当太
阳初放光芒之时,它们便开始不停地飞,仅在晚上(天气不好时,偶尔也在白天)作片刻休息。有些蜻蜓
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因为蜻蜓具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
气囊,震内贮有空气,可调节体温,也是使之毫不费力地停留在空中的奥妙所在。
④蜻蜓有着自己高超的飞行技能,那么,它们的食性有什么特点呢?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
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它们似乎十分害怕具有毒腺的昆虫,如蜜蜂、金龟子等。蜻蜓也相互吞
食,尽管这并不普遍,但毕竟存在着弱肉强食的现象。因此,蜻蜓是肉食性动物,食性较杂。
⑤蜻蜓的成长很有趣,它们的幼虫称水蛋(chdti),水蛋只能在水中成长: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蚕
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鳏是供其呼吸的器官。蜻蜓由水蚕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
多者达十五次。此时,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⑥在通常情况下,蜻蜓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大约一年;成虫一般活到春末或夏季,而它们的卵则可以
度过秋冬,直到第二年的初春。欧洲地区的蜻蜓一般每年繁殖二代。有些种类的蜻蜓的生命周期可长达三
年四年,甚至五年。
⑦那么,蜻蜓的天敌是谁呢?事实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大千世界中,任何肉食者对比它更强大的对手
来说,终究只能是牺牲品。比如:鱼,尤其是蝙鱼、蹲鱼、妒鱼都捕食蜻蜓的幼体,而对于雌性成虫来说,
它们到水中产卵的时候,也有可能遇到这些克星。青蛙和物储(qujlng)似乎也偏爱捕食蜻蜓,腰足类、
涉禽类也都把正在孵化中的水蛋作为主食,而成虫则常常遭到隼的追捕。众所周知,鸣禽类中的翠鸟最善
捕食蜻蜓幼体。昆虫类中的斑螯、水边蚂蚁、龙虱以及灰蝎蜻也会向蜻蜓发起进攻。
⑧在欧洲上空飞翔的蜻蜓有几百种,在热带地区,在亚马孙河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成千种!除
了南北极之外,蜻蜓几乎无处不飞翔!
⑨这就是可爱的蜻蜓!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蜻蜓进行了介绍?(3分)
(2)文章开头的谜语有什么作用?(2分)
(3)第④段画线句中的“主要”一词有什么作用?请你再从文中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3分)
8.(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豆花开
罗瑞花
①秋雨绵绵,道路泥泞,班车驶到镇街上,不再往前了。我只好把给母亲买的大袋小装物品整理好,
下车向老街口走去,那里有摩托出租。冷冽的空气里飘来一股浓浓的豆花香,我耸耸鼻翼,决定喝碗豆花
暖和暖和再走。
②卖豆花的小木屋里温暖、安静,一对小情侣沉浸在豆花和爱情的甜蜜里。我选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
里间厚重的布帘被掀起,腾腾热气中走出来一位中年女子,待她笑意盈盈地走到我对面,我俩都骇住了,
她的眉眼,嘴角的黑痣,仿佛一个开关,“啪”的一声,接通了两年前重阳节的那个场景。
③那天,我回家协助母亲蒸重阳酒。母亲的脊背弯成了一张弓,她再也抱不起能蒸两斗糯米的木甑。
当甜糯的香气从木甑里散发出来时,我盛好糯米饭,端着跨出灶屋门楹。忽见一个40米岁的女子从门外进
到我家堂屋,蓝衣黑裤黄球鞋,斜背着一个黑色皮包,眉眼清秀,皮肤白净。嘴角的黑痣很显眼。
④“姐姐行行好,家里遇上火灾了,好心人捐的钱我都记着呢。"蓝衣女子拿着一个小学生作业本向我
走来。看她模样,我心存疑虑,没搭理她。篮衣女子走到灶屋门口,对坐在火塘边生火的母亲说:“婶娘行
行好,家里遇上火灾了。”
⑤“水火无情,房子烧了可怜啊。”母亲叹息着,跨过灶屋门槛,经过堂屋,往卧房里走去。我知道母
亲是去找她的钱包了。竟然这么没警惕心,我心里责怪着母亲。见蓝衣女子站在卧房门口等着,我没好气
地说:“她80多岁了,弯腰驼背的,你好意思要她的钱吗?你凭什么向一个老弱病残的人撒谎骗钱,就凭
你脸皮厚?”“你这样说我……”那蓝衣女子喃喃自语,准备离开,但卧房里响起的脚步声又让她停住了。
母亲握着她的灯芯绒布袋出来了,在蓝衣女子身边的小矮凳上坐下,拉开拉链,几张百元大钞显露出来,
我怨嗔道:“妈,你干什么呀!”
⑥站在母亲身边的蓝衣女子两眼放光,紧紧盯着母亲的钱袋,时刻准备着接受百元大钞,房子烧了的
悲苦早已没了踪影。如果我不在场,说不定她的手早已伸向了母亲的钱包。我走到蓝衣女子面前,厉声说:
“撒谎骗来的钱,你用一分就有一分的不安。你年纪轻轻,有手有脚,到哪不能挣一份工钱?你不是有难,
你是懒惰,你是无耻。”蓝衣女子回过神来,红着脸嗫嚅道:''你这样说我……”
⑦母亲终于从百元大钞里翻出了一卷零钱,从一卷零钱里翻出了一块钱,给蓝衣女子,蓝衣女子失望
至极,跨出门槛,走了。母亲举着一块钱对蓝衣女子喊道:“哪有讨米还嫌少的呀,积少成多,你多走几家
啊!”
⑧两年时间,她竟然“骗”成了老板娘。我愤然站起,抓起放在椅子上的东西,准备往外走。她轻轻
地说:“你妈妈还好吗?我想请你给老人带一份豆花。”
⑨苦难的母亲是我心叶上的一颗露珠,轻轻一碰,就会濡湿我的眼睛。我坐了下来,她忙转身进了布
帘。不一会,她用红漆托盘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花,双手捧起,放在我面前。
⑩她坐到我的对面,说:“那天,我从你家出来,哭了一路。我的房子不是烧了,是被我赌光了,还欠
了一身债。你说得对啊,我有手有脚,怎么就不能干活呢?我爹娘就是靠打豆腐养一家人的。我姐借了这
小木屋给我卖豆花,年底,我就应该能把欠账还清了。”我把手伸过去,她握住了,泪珠从她脸上滑落下来。
我笑着说:“我妈喜欢甜豆花。你帮她多放点糖吧。”她欢喜地应看,去里间打包了。我拿起白瓷调羹搅了
搅碗里的豆花,鲜嫩绵实的豆花,如雪白的絮朵,盛开在青花瓷碗里。
(1)文章第③〜⑦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①蓝衣女子回过神来,红着脸曝嘴道:“你这样说我……”(赏析加点词语)(2分)
②站在母亲身边的蓝衣女子两眼放光,紧紧盯着母亲的钱袋,时刻准备着接受百元大钞,房子烧了的悲
苦早已没了踪影。(赏析句子)(3分)
(3)文章第⑩段“泪珠从她脸上滑落下来”,这“泪珠”中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豆花开”的理解。(3分)
9.(4分)整本书阅读。
材料一:
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乡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
的同志骑。
材料二:
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材料三:
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说招锋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他,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
部门外只有一个哼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
根据三则材料内容,这位红军将领是谁?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一下他的性格特点。
10.(4分)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谈谈
阅读此类作品的方法。
第三部分(50分)
1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说,将自己那些只争阳光和养分而不会结果实的枝枝蔓蔓一一剪去,将自己那些有霉点开
始枯萎而丧失生机的陈旧枝干一一剪去,将自己那些只为表现一时荣耀而最终随风落去的多余花苞一一
剪去……修剪自己,你会逐步走向完美。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修剪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14分)
1.【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载”读作“zdi”;“翘”读作“qido”;“chtizhOng”
写作“初衷”;"b£ichub”写作“不辍”。
(2)本题考查字形。根据积累作答。“巨斓”的“斓”有误,应写作“澜”;巨澜:水中激起的大波浪。
【解答】答案:
(1)①zdi②qido③初衷④不辍
(2)巨斓巨澜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此,平时的学习
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答案】示例:改定稿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形象地烘
托气氛;“精通”比“熟识”更能表现“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分析】本题考查词句理解与赏析。
1.对于“地板”部分的修改:
改定稿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这样修改后表达更加准确,明确指出是特定的一间地板发出声响,
而原稿中的表述相对比较模糊,没有明确是哪部分地板发出的声音。
2.关于“咚咚”的修改:
原稿是“咚咚地响得震天”,改定稿为“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咚咚咚”比“咚咚”在声音的描述上更加
形象、生动,更能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那种嘈杂的场景。
3.针对“熟识”和“精通”的修改:
原稿是“问问熟识时事的人”,改定稿为“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在这里使
用“精通”一词更能表现出“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腐朽堕落的形象。他们所谓的“精通时事”实际
上是对当时不良风气的迎合,而不是真正对国家大事等有益之事的精通。
【解答】答案:
示例:改定稿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形象地烘托气氛;
“精通”比“熟识”更能表现“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
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
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答案】(1)示例一:“点赞”,表示“赞同”“喜爱”。
示例二:“吐槽”,是指发表不满的言论或意见。
示例三:“抢沙发”,在社交论坛上,某人发帖,第一个回帖的称secondfloor,简称sf,即沙发。“抢沙
发”即争第一个回帖。
示例四:“喜大普奔”,指的是喜出望外、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
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
(2)示例1:我认为作业软件利大于弊。①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疑难问题;②操作
方便、快捷;③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④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示例2:我认为作业软件弊大于利。①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
产生依赖性;②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
【分析】(1)本题考查对网络热门词语的理解。从上述词语中挑选其中一个,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
的意思,理由充分合理即可。要求词语能符合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理由能在理由中明确词
义,语言通顺。如:点赞:表示“赞同”“喜爱”。这个词语表明了人们对正能量事件的赞扬态度,弘扬
了社会的优良风气。“吐槽”一词,是指从对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发出
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抢沙发:第一个发帖的,称楼主也就是firstfloor,简称lz;第一个回
帖的称secondfloor,简称sf,即沙发。“抢沙发”就是在网络论坛上争抢第一个回帖,也用于第一个
回应他人的问题。“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多用于一
件让大家快乐的事情上,表达心情极好的感情。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业软件”有利有弊,结合实际情况谈利弊即可,注意语言要简
练、表述清楚。示例:禾!!:可以随时随地为我们提供试题的讲解,在身边没有老师时,可以帮助我们解
决问题。弊:“作业软件”的使用增加了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自控力差的学生会以此为借口,偷偷
玩游戏,也会造成视力的损伤。
【解答】答案:
(1)示例一:“点赞”,表示“赞同”“喜爱”。
示例二:“吐槽”,是指发表不满的言论或意见。
示例三:“抢沙发”,在社交论坛上,某人发帖,第一个回帖的称secondfloor,简称sf,即沙发。“抢沙
发”即争第一个回帖。
示例四:“喜大普奔”,指的是喜出望外、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
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
(2)示例1:我认为作业软件利大于弊。①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疑难问题;②操作
方便、快捷;③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④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示例2:我认为作业软件弊大于利。①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
产生依赖性;②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
【点评】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
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第二部分(56分)
4.【答案】①山随平野尽
②谁家新燕啄春泥(重点字:啄)
③采菊东篱下(重点字:篱)
④悠然见南山(重点字:悠)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
⑥感时花溅泪(重点字:溅)
⑦恨别鸟惊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①山随平野尽
②谁家新燕啄春泥(重点字:啄)
③采菊东篱下(重点字:篱)
④悠然见南山(重点字:悠)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
⑥感时花溅泪(重点字:溅)
⑦恨别鸟惊心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
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答案】(1)示例:看到黄沙莽莽,无边无际,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
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像一把利剑直指苍穹。一条宽广的大河映入眼帘,那圆圆的落日,在广袤的沙漠里
是如此荒凉,又是如此温暖。我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
(2)示例:王绩借“落日”来反衬自己怀才不遇的忧郁、孤独心情。王维借“落日”表达了对边塞雄浑
之景的赞美。
【分析】《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
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
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
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
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解答】(1)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述。要抓住诗中的景物及特点来描述,如“大”“孤烟”"落日"‘‘圆"
等景物进行描绘。例如: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
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本题考查情感分析。《使至塞上》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
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
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
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
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思是: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
景图。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
瑟的暮光。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
的孤寂苦闷的心绪。
答案:
(1)示例:看到黄沙莽莽,无边无际,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
烟在升腾,像一把利剑直指苍穹。一条宽广的大河映入眼帘,那圆圆的落日,在广袤的沙漠里是如此荒
凉,又是如此温暖。我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
(2)示例:王绩借“落日”来反衬自己怀才不遇的忧郁、孤独心情。王维借“落日”表达了对边塞雄浑
之景的赞美。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
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己在燕然。
【点评】如何阅读诗歌:
1.首先看到诗后先看题目和作者,因为题目往往有作者的写作意图;
2.然后再看注释,看注释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迹;
3.最后看诗句翻译,一般的诗歌可以通过注释翻译出来,通过翻译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6.【答案】(1)B
(2)①当时戴安道在判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拜访他。
②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己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3)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4)相同点: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
不同点:目的和起因不同,甲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乙段文字注重找的
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见到。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
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柏的影子。哪一个
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
王子猷住在山的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
洁白,于是他感到神思彷徨,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判县,即刻连夜
乘小船前往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
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己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代词,他/结构助词,的;
B.相同,动词,到/动词,到;
C.不同,表顺承,可译为“就”/表转折,但是、去卜
D.不同,疑问代词,为什么/代词,什么;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时,当时;即,即刻;就,拜访。句意:当时戴安道在冽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拜访他。
②重点词有:本,本来;兴,兴致;返,返回。句意: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
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于是他感到神思彷徨,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
“因起彷徨”点明其心情;“咏左思《招隐诗》”点明其行为;“忽忆戴安道”点明其所想;
故断为: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相同点:
根据甲文''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可知,苏轼感觉月色美好,没
有与自己享乐的人便去寻找好友张怀民;根据乙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
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可知,王子猷醒来时
外面下着大雪,想起戴安道,便乘船去找好友;可见两人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
根据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人者耳”可知,自比“闲人”,先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
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
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用与“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相对的“闲人”来写自己,表现了对“忙
人”的鄙夷与讽刺,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胸;根据乙文“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可知,
王子猷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就返回,而不在乎是否见到好友,表现了他旷达的心胸;可见两段文字
都表现了他们那旷达的胸襟。
不同点:目的和起因不同,根据甲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庭”可知,苏轼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根据乙文“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可知,王子猷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见到。
答案:
(1)B
(2)①当时戴安道在翔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拜访他。
②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己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3)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4)相同点: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
不同点:目的和起因不同,甲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乙段文字注重找的
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见到。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7.【答案】(1)介绍了蜻蜓的飞行特征;蜻蜓能做到这样飞行的原因及其食性特点;蜻蜓的生命周期以及
天敌;蜻蜓的种类繁多。
(2)引出说明对象蜻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不能。“主要”准确地说明了蜻蜓的食谱中这些昆虫占绝大多数,也不排除捕食其他昆虫,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分析】这篇说明文开头引用谜语引出说明对象:蜻蜓。第②③段介绍了蜻蜓的飞行特征,接着第④段
介绍了蜻蜓能做到这样飞行的原因,介绍了其食性特点;然后第⑤至⑦段说明蜻蜓的生命周期以及天敌,
最后第⑧段介绍了蜻蜓的种类繁多,几乎无所不飞翔。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阅读全文可知,文章开头引用谜语引出说明对象:蜻蜓。第②③
段介绍了蜻蜓的飞行特征,接着第④段介绍了蜻蜓能做到这样飞行的原因,介绍了其食性特点;然后第
⑤至⑦段说明蜻蜓的生命周期以及天敌,最后第⑧段介绍了蜻蜓的种类繁多,几乎无所不飞翔。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开头引用谜语,“如果你问一下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会告诉你谜面:
蜻蜓”,引出说明对象;“小飞机,绿眼睛,转呀转呀亮晶晶。飞一飞,停一停,飞来飞去捉蚊蝇”,谜语
生动有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另外,在结构上,引出下文。
(3)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主要”指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在句中指蜻蜓在飞行
中捕食的这些昆虫占大多数,还有其它昆虫,去掉以后,不符合实际,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和严密性。
答案:
(1)介绍了蜻蜓的飞行特征;蜻蜓能做到这样飞行的原因及其食性特点;蜻蜓的生命周期以及天敌;蜻
蜓的种类繁多。
(2)引出说明对象蜻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不能。“主要”准确地说明了蜻蜓的食谱中这些昆虫占绝大多数,也不排除捕食其他昆虫,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点评】说明文综合阅读,我们要能够正确理解文意,分析内容,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并能够分析
文章结构,抓住中心句分析概括。深刻体会理解,进行解答。
8.【答案】(1)插叙。通过“我”的回忆,插入对中年女子乞讨行骗的往事的叙述,交代了“我俩都骇住
了”的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①''嗫嚅"形容有话想说又不敢说、吞吞吐吐的样子,表现出蓝衣女子试图反驳却又自知理亏的复
杂心理。
②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蓝衣女子在觉得行骗将要成功时的表现,同时表现出“我”对蓝衣
女子的厌恶之情。
(3)对曾经乞讨行骗经历的愧疚之情;对“我”以言语促使她改过自新的感激之情;对能用自己双手改
变生活的高兴之情。
(4)表面意思指豆花如雪白的絮朵在青花瓷碗中盛开;深层意思是指中年女子受到“我”言语的鞭策,
改过自新,努力生活;表达出“我”对女子发生改变的欣慰之情,同时也寓意: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
应该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分析】本文主要讲述女子向“我”和母亲乞讨,被“我”的言语鞭策,最后改变自我,再回头来感谢
“我们”的故事,表达出“我”对女子发生改变的欣慰之情,同时也寓意: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应该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解答】(1)本题考查记叙顺序的分析。第①②段主要讲述“我”和母亲去喝豆花,遇到的老板是之前
向“我”和母亲乞讨的女子,第③段“那天,我回家协助母亲蒸重阳酒……”可知,这是对之前的回忆,
主要讲述女子向“我”和母亲乞讨的故事,属于插叙,通过“我”的回忆,插入对中年女子乞讨行骗的
往事的叙述,交代了“我俩都骇住了”的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①“嗫嚅”的本义是形容有话想说又不敢说、吞吞吐吐的样子,这是蓝衣女子在被“我”说她有手有脚,
年纪轻轻还乞讨后的反应,表现出蓝衣女子试图反驳却又自知理亏的复杂心理。
②“两眼放光”“紧紧盯着”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这是蓝衣女子看见母亲拿出钱包后的反应,生动地
写出蓝衣女子在觉得行骗将要成功时的表现,同时表现出“我”对蓝衣女子的厌恶之情。
(3)本题考查人物情感分析。“泪珠从她脸上滑落下来”是她见到“我”回忆起乞讨和“我”对她鞭策
的话语时的反应,现在她开豆花店好好生活,好好还账,由此可见她对曾经乞讨行骗经历的愧疚之情;
对“我”以言语促使她改过自新的感激之情;对能用自己双手改变生活的高兴之情。
(4)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理解。“豆花开”表面意思指豆花如雪白的絮朵在青花瓷碗中盛开,深层含义
可以从“我”对乞讨女子言语鞭策和面对困难应勤奋的道理这两个角度分析。本来有手有脚的女子想着
乞讨过日子,乞讨到“我”家被我们言语鞭策,她改过自新,努力生活;表达出“我”对女子发生改变
的欣慰之情,同时也寓意: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应该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答案:
(1)插叙。通过“我”的回忆,插入对中年女子乞讨行骗的往事的叙述,交代了“我俩都骇住了”的原
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①“嗫嚅”形容有话想说又不敢说、吞吞吐吐的样子,表现出蓝衣女子试图反驳却又自知理亏的复
杂心理。
②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蓝衣女子在觉得行骗将要成功时的表现,同时表现出“我”对蓝衣
女子的厌恶之情。
(3)对曾经乞讨行骗经历的愧疚之情;对“我”以言语促使她改过自新的感激之情;对能用自己双手改
变生活的高兴之情。
(4)表面意思指豆花如雪白的絮朵在青花瓷碗中盛开;深层意思是指中年女子受到“我”言语的鞭策,
改过自新,努力生活;表达出“我”对女子发生改变的欣慰之情,同时也寓意: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
应该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
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
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9.【答案】把马给走累或受伤的同志骑,可以看出他关心、爱护同志;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看出他
身体健康;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哼兵站岗和在街上走时不带警卫,可见他勇敢无畏。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
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
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
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
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的人物形象。使西方人第一次全
面客观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所体现的革命精神。
【解答】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结合材料一“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
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可见他关心、爱护同志;结合材料二”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
面的”可见他身体健康;结合材料三“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说招锋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
拿他,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哼兵站岗。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字楼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飞机透明件制造胶接装配工技能等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玻璃热加工工合规化技术规程
- 做主播签合作协议书
- 真空电子器件装配工工具生命周期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土电解工创新项目落地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空作业机械操作工岗位现场作业技术规程
- 广东省华师附中实验学校2026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盘锦市名校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医学心理学概述
- 品管圈PDCA案例-普外科提高甲状腺手术患者功能锻炼合格率
- 2022-2024年营养指导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合集
- 《电工基础(第2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培训课件
- 初中物理晋升高级(一级)职称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共三套
- CJT 340-2016 绿化种植土壤
- 《无线电失效程序》课件
- 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 造白渣原则及渣况判断
- 多格列艾汀片-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