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1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2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3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4页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题干1】《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的“兰陵”指代今哪个省份?【选项】A.山东省B.河南省C.江苏省D.湖北省【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兰陵为明代山东省兰山县(今临沂市兰山区)古称,“兰陵笑笑生”为《金瓶梅》作者化名。该作品成书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是首部以市井生活为题材的长篇世情小说,其创作与兰陵地区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题干2】下列哪部小说被鲁迅称为“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选项】A.《世说新语》B.《西游记》C.《水浒传》D.《唐律疏议》【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水浒传》现存最早版本为明代容与堂刻本,其白话文写作早于《西游记》约30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水浒传》首次突破文言小说传统,以“话本”形式重构叙事逻辑,标志着白话小说艺术的成熟。【题干3】《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因喜极而疯的情节,主要揭示了哪个核心主题?【选项】A.封建礼教压迫B.科举制度弊端C.官僚腐败现象D.农民阶级觉醒【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该情节通过范进因科举功名导致精神失常的荒诞描写,直指八股取士对知识分子的异化作用。吴敬梓以“儒林”为镜,系统批判科举制度对人性与社会的双重摧残,此为《儒林外史》的核心批判对象。【题干4】《红楼梦》“风月宝鉴”的镜面描写蕴含何种象征意义?【选项】A.红楼盛衰循环B.妇女命运无常C.佛道思想融合D.家庭伦理秩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风月宝鉴”作为贾瑞故事的道具,其正反面镜像结构暗喻大观园由盛转衰的历史轨迹。正面描写闺阁情事,反面呈现白骨森森之象,构成“由情入幻-由幻归真”的哲学闭环,体现曹雪芹对人生虚无的佛道式思考。【题干5】《西游记》成书时间属于哪一历史时期?【选项】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现存最早的《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华阳洞天馆本,首次将玄奘西行传奇与神魔体系融合。吴承恩的创作融合了明代心学思潮与佛教东传史实,其“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情节具有鲜明的明代世俗文化特征。【题干6】《聊斋志异》中“画皮”故事通过哪位人物揭示人性本质?【选项】A.姜允文B.王生C.沈生D.蒋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王生与画皮人相恋后遭背叛的情节,通过“皮囊异变”的恐怖叙事,揭露封建礼教下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其最终结局“皮骨皆朽”的设定,隐喻虚伪道德对人性的最终吞噬。【题干7】明代冯梦龙“三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体现的文学观念是?【选项】A.文以载道B.诗贵寄托C.情至理尽D.玩物丧志【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该篇以“情至理尽”的伦理观重构女性命运叙事,杜十娘以自沉抗议负心汉的行为,突破传统话本中女性“从良-受虐”的循环模式。冯梦龙通过强化人物情感逻辑,推动世情小说从“说教”向“抒情”转型。【题干8】《金瓶梅》对“四书五经”的讽刺主要体现在哪部回目?【选项】A.第29回B.第47回C.第54回D.第63回【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第47回“西门庆热结西门兄弟,冷遇冷待林京兆”中,西门庆为巴结权贵,在祭拜孔庙时故意将祭品换成狗肉,直接影射明代科举制度中士大夫阶层对儒家经典的虚伪遵从。【题干9】清代《随园诗话》对《红楼梦》的评价属于哪种文学批评视角?【选项】A.形式主义B.历史主义C.实用主义D.社会主义【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袁枚在诗话中从诗歌意象、章法结构等艺术形式角度盛赞《红楼梦》,称其“结构之妙,抽丝剥茧”,这种“唯形式论”的批评方法反映了清代乾嘉考据学派对文学分析的侧重。【题干10】《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事件发生在哪段取经路程?【选项】A.灵山脚下B.如来殿前C.白虎岭中D.通天河畔【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该事件发生于白虎岭,唐僧误认白骨精为徒儿徒弟,导致悟空被逐。此情节通过“打”与“不孝”的道德关联,构建“情”与“理”的叙事张力,同时暗含对明代僧官制度的讽刺。【题干11】《儒林外史》中周进中举后佩戴的“贡士服”形制源自哪朝?【选项】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恢复科举后,首例贡士服规定为“蓝直领方心曲领袍”,周进中举后佩戴的服饰形制符合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官服定制,体现小说对明代官制的真实还原。【题干12】《聊斋志异》中“聂小倩除鬼”故事对“鬼”的书写具有何种突破?【选项】A.鬼的伦理化B.鬼的人性化C.鬼的道德化D.鬼的宗教化【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聂小倩从复仇鬼魂转化为情人的转变,打破传统志怪文学中鬼的恐怖属性。其“人鬼殊途却相爱”的设定,将鬼作为独立生命体置于叙事中心,体现蒲松龄对人性解放的思考。【题干13】《金瓶梅》中“翡翠轩”场景描写主要服务于哪种叙事功能?【选项】A.描写服饰B.展现园林C.象征欲望D.补充情节【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西门庆与李瓶儿在“翡翠轩”的性爱场景,通过“金丝楠木床、翡翠屏风”等物质细节构建欲望符号系统。该场景以空间描写承载象征功能,隐喻西门家财与人性欲望的共生关系。【题干14】1980年代关于《红楼梦》索隐派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是?【选项】A.“甲戌本”考据B.“脂砚斋批注”分析C.“假作真时真亦假”阐释D.“金陵十二钗”谱系【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1980年代胡文彬《红楼梦新索隐》提出“反满说”新解,认为“贾元春省亲”影射康熙朝满汉冲突。该研究首次将“真-假”悖论命题与清代历史事件关联,推动索隐派进入新阶段。【题干15】《西游记》中“三调芭蕉扇”事件对哪部经典文学结构产生直接影响?【选项】A.《封神演义》B.《水浒传》C.《儒林外史》D.《镜花缘》【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借扇-烧扇-调扇”的三段式叙事结构,直接模仿《封神演义》中“哪吒调兵-闻仲讨伐-姜子牙解围”的程式化写作,体现明代神魔小说对前代英雄传说的文本自觉。【题干16】清代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的文学史意义在于?【选项】A.突出武松形象B.改良叙事节奏C.强化悲剧色彩D.简化人物关系【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金圣叹将原108回小说截为75回,删除征方腊后情节。此举通过掐断“忠义”向“招安”的叙事逻辑,使故事聚焦于梁山聚义时期,形成更具戏剧张力的悲剧结构,深刻影响后世水浒评点传统。【题干17】《儒林外史》中“王冕画荷”开篇的文学功能是?【选项】A.交代时代背景B.塑造人物形象C.预示命运转折D.营造意境氛围【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王冕作为隐士形象,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绘画实践与后文范进、周进等人的科举沉浮形成强烈对比。该场景通过艺术纯粹性反衬功名利禄的污浊,构建全书的价值坐标系。【题干18】《聊斋志异》中“促织”故事对封建赋税制度的批判体现在?【选项】A.蟋蟀成精B.孩儿泣血C.官员受贿D.税赋苛重【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临清县“促织逼民自尽”的情节,通过小人物孙戍因无法缴纳“促织”导致家破人亡的叙事,揭露清代严苛的“赋役并重”政策对底层的摧残,被鲁迅誉为“最悲凉之笔”。【题干19】明代“四大奇书”不包括哪部作品?【选项】A.《三国演义》B.《水浒传》C.《金瓶梅》D.《儒林外史》【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和《金瓶梅》(兰陵笑笑生)。《儒林外史》为清代作品,其出现标志着世情小说从“拟古”向“写实”的转型,未被归入早期四大奇书体系。【题干20】《金瓶梅》中“西门庆初遇潘金莲”的叙事特色属于?【选项】A.场景叙事B.对话叙事C.链式叙事D.环形叙事【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该情节通过“西门庆-王婆-潘金莲”三线并进的链式结构展开,以王婆为纽带连接市井交易、婚恋中介与性爱交易,形成“经济-欲望”的复合叙事网络,体现世情小说多线交织的叙事特征。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2)【题干1】明代长篇小说《金瓶梅》的作者是:【选项】A.冯梦龙;B.兰陵笑笑生;C.施耐庵;D.罗贯中【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金瓶梅》是明代世情小说代表作,作者实名待考,但学界普遍认为“兰陵笑笑生”为署名,冯梦龙虽与这部作品相关但非原著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和罗贯中(元末明初)分别为《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作者。【题干2】清代《聊斋志异》的叙事结构以哪种模式为核心?【选项】A.线性叙事;B.环形叙事;C.网状叙事;D.多线并行【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聊斋志异》采用传统线性叙事框架,按时间顺序串联各则故事,虽存在超现实元素但整体结构仍遵循现实逻辑。环形叙事常见于《儒林外史》末章的讽喻结构,网状叙事多见于《红楼梦》,多线并行则是《水浒传》章回体特征。【题干3】下列哪部作品是首部系统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世情小说?【选项】A.《金瓶梅》;B.《红楼梦》;C.《儒林外史》;D.《醒世姻缘传》【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金瓶梅》通过Amsterdam胡商与西门庆的贸易活动,首次描绘了明代中叶徽商与晋商的资本运作模式。而《红楼梦》聚焦贾府衰落,《儒林外史》侧重科举制度,《醒世姻缘传》以孝道为核心,均未完整展现资本社会图景。【题干4】清代《再生缘》突破性继承自哪部作品传统?【选项】A.《女诫》;B.《列女传》;C.《女孝经》;D.《玉台新咏》【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再生缘》以西汉卓文君故事为原型,其女性复仇主题承袭自班昭《列女传》中“贤女传”系列,而《女诫》《女孝经》强调女德规训,《玉台新咏》收录的是南朝女性创作。作者陈IIOO4融合宋元话本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技法,创新性地构建女性成长叙事。【题干5】《牡丹亭》的“梦”主题最深刻体现于以下哪句?【选项】A.原来姹紫嫣红开遍;B.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C.良辰美景奈何天;D.似曾相识燕归来【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游园惊梦》,通过杜丽娘对现实与梦境的辩证思考,系统探讨存在与虚幻的哲学命题。选项A出自《游园》开场,B是临川四梦共用的挽歌意象,D出自《牡丹亭》第23出,均未直接对应主题。【题干6】明代“三言”系列总编纂对戏曲创作有何重要影响?【选项】A.推动弋阳腔改革;B.创立“题诗惊鸿”结构;C.倡导“四声猿”创作;D.规范《西厢记》刊本【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冯梦龙编辑《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时,创新性将戏曲“题诗”技法融入小说,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开篇嵌入“三言体”题诗,形成“前情后诗”结构,此为明清小说体例的重要突破。【题干7】清代《听雨楼笔记》中哪种文体占比最高?【选项】A.奏议;B.碑志;C.传奇;D.笔记【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王士禛所撰笔记以短小精悍的杂闻琐事为主,占比达78%,奏议文仅存《东江王文简公集》等零星篇章,碑志文散见于方志附录,传奇文为小说戏曲独立类别,故选D。【题干8】《儒林外史》第20回“王冕梦游”中,王冕画荷象征:【选项】A.科举压迫;B.文人理想;C.商业侵蚀;D.自然反叛【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王冕梦中画荷场景与第5回现实中的卖画情节形成互文,通过“以墨写荷”的隐喻,展现文人超脱功名束缚的精神追求。选项A对应第8回严监生临终场景,C关联第18回严贡生强占祖产,D与全书生态书写无关。【题干9】明代话本小说与戏曲的“合”主要体现在:【选项】A.题材共享;B.角色同源;C.程式互借;D.评点传承【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大量引用元杂剧对白,将戏曲的科白体融入小说;汤显祖《牡丹亭》第11出直接化用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细节。此为“填词必关情”理论之前的创作实践。【题干10】清代《阅微草堂笔记》中哪则故事揭示科举制度弊端?【选项】A.“狐女劝学”;B.“鬼令”;C.“镜中记”;D.“梦狐附体”【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鬼令》记载秀才张生因科举舞弊中暑而亡,其鬼魂控诉考官受贿,通过“鬼榜”揭露科举公平性危机。选项A讨论女性教育,C涉及婚姻命定,D描写狐妖幻术,均不直接批判科举制度。【题干11】《红楼梦》中探春理家的改革措施不包括:【选项】A.裁撤依附性丫鬟;B.推行承包责任制;C.建立月度考核;D.实施家族分红【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探春实行的“承包制”仅限大观园事务,不包括家族经济核算。选项D“家族分红”属现代管理术语,原著未体现此制度,而选项ABC均为《红楼梦》第56、57、58回具体措施。【题干12】明代“四大奇书”中最早问世的著作是:【选项】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金瓶梅》【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西游记》现存最早版本为150回程国赋刊本(1592年),早于杨icient4《三国演义》(首刊1593年),施耐庵《水浒传》(首刊1407年)因战乱失传,仅存120回残本。李渔《闲情偶寄》成书于1690年后,故排除D。【题干13】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提出“结构第一”原则,其内涵不包括:【选项】A.时空统一;B.虚实相生;C.悲喜参半;D.音律和谐【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李渔在《闲情偶寄·结构第一》强调“起承转合”“一情一案”的叙事逻辑,主张时空统一与虚实相生。选项C“悲喜参半”实为《牡丹亭》主题,D“音律和谐”属《乐府新声》中声律理论,与结构论无关。【题干14】《醒世姻缘传》对《水浒传》情节的改编最具颠覆性的是:【选项】A.武松打虎;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C.宋江招安;D.李逵劫法场【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作者金圣叹曾批点《水浒传》,而《醒世姻缘传》第12回将宋江招安改为招安失败后“大闹汴京”,并新增“三十六天罡星下凡”的道教体系,彻底颠覆原著招安结局。选项A、B、D均为原著经典情节。【题干15】清代《坚瓠续集》记载的“小说考证”现象,最可能源于:【选项】A.考据学兴起;B.出版业繁荣;C.市民文化高涨;D.女性阅读需求【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王士禛等学者在笔记中考证小说版本、作者及史实,如确认《水浒传》作者为施耐庵,此现象与乾隆时期考据学鼎盛(如戴震校勘《水经注》)直接相关,选项B的出版业繁荣虽为背景因素但非根本动因。【题干16】明代《拍案惊奇》对《聊斋志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项】A.叙事视角创新;B.题材类型拓展;C.语言风格转变;D.印刷技术革新【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凌濛初在《拍案惊奇》中大量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如第9卷《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由道士视角展开,突破《聊斋》全知视角。选项B的题材拓展实为《金瓶梅》开创,C的语言转变属冯梦龙“三言”特色,D与小说内容无关。【题干17】清代《桃花扇》中“到军前细数行军”出自哪一角色台词?【选项】A.侯方域;B.李香君;C.史可法;D.张瑶星【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史可法(1645年)在《哀江南歌》中借“到军前细数行军”抒发亡国之痛,该句被毛声山改编为《桃花扇》第17出《哀江南》唱词,李香君(1645-1665)生卒年不符,侯方域(1636-约1684)活动于南明,张瑶星(1627-1685)为复社文人。【题干18】《红楼梦》中“十二金钗判词”的意象系统主要源自:【选项】A.《周易》卦象;B.乐府诗题;C.唐代宫怨诗;D.宋代词牌【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判词中“玉带林中挂”(黛玉)化用《长恨歌》“玉带林中挂”,宝钗判词源自《长恨歌》“金钿锁春寒”,探春判词“千里东风一梦遥”出自《长恨歌》“一别音容两渺茫”,其他选项均非判词意象来源。【题干19】明代《西游记》成书过程中,吴承恩的“三上三下”传说主要体现:【选项】A.民间信仰;B.文人创作;C.宗教崇拜;D.市井传闻【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吴承恩三次入山采药、三次下海访仙的经历,实为明代文人“搜奇”创作观的具象化。选项A的民间信仰多见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传说,C的宗教崇拜关联《西游记》佛教思想,D的市井传闻如《金瓶梅》西门庆故事。【题干20】清代《坚瓠小说》对《水浒传》的考证最关键证据是:【选项】A.施耐庵家谱;B.元刊《大宋宣和遗事》;C.洪武年间科举录;D.万历年间税赋档案【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遗事》中“王伦劫法场”情节与《水浒传》第19回完全一致,且记载北宋宣和年间宋江起义,为《水浒传》宋元素材提供直接证据。选项A施耐庵家谱现存最早为明代嘉靖年间,C科举录未载水浒人物,D税赋档案与文学考证无关。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3)【题干1】《金瓶梅》的作者吴敬梓在创作中主要批判了以下哪种社会现象?【选项】A.封建礼教B.官僚腐败C.商品经济D.科举制度【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吴敬梓通过《金瓶梅》揭示了明代中后期盛行的官商勾结、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尤其是西门庆这类勾结官府的暴发户形象,深刻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沦丧。选项A是《儒林外史》的核心批判对象,选项C与作品关联性较弱,选项D是《儒林外史》的直接切入点。【题干2】清代戏曲家洪昇代表作《长生殿》的成书时间与哪个历史事件直接相关?【选项】A.康熙朝文字狱B.乾隆朝文字狱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长生殿》因涉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乾隆朝被列入禁书目录。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因悖逆之词获罪,作者洪昇被革除功名。选项A对应康熙朝《南山集案》,选项C、D与戏曲创作无直接关联。【题干3】明代冯梦龙编辑的“三言”中,《喻世明言》包含《牡丹亭》这篇小说,该判断是否准确?【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牡丹亭》实为汤显祖写的戏曲作品,后被收入清代冯梦龙《传奇汇考》戏曲选集,而非“三言”范畴。混淆“三言”与“二拍”易导致误选。【题干4】《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排栅揭幕,拜屠方叔为恩师”的情节,反映了作者吴敬梓对以下哪一制度最深刻的批判?【选项】A.八股取士B.科举舞弊C.官场勾结D.土地兼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范进中举后急于巴结权贵的情节,直接指向科举制度对士人价值观的扭曲。吴敬梓通过科举制度中“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设置,讽刺了八股文对思想的禁锢,选项B仅是表层现象,选项D是《三言》中常见主题。【题干5】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记载的“才子佳人小说”,其创作高峰期出现在哪个朝代?【选项】A.明代中期B.清代中期C.元代D.宋代【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清代中叶“才子佳人小说”兴起,代表作为《玉娇龙》《平山冷燕》,这类作品融合才子佳人模式与世情描写,与袁枚乾隆时期(18世纪中期)的文学活动相吻合。选项A对应明代“世情小说”鼎盛期(如《金瓶梅》),选项D为《西厢记》创作时期。【题干6】《牡丹亭》中杜丽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唱词,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文学在哪个审美维度上的突破?【选项】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心理描写D.讽刺艺术【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汤显祖的“至情说”打破传统戏曲对世俗情欲的禁忌,杜丽娘“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超越性表达,将戏曲文学推向浪漫主义高峰。选项A是《水浒传》等作品特征,选项C在《红楼梦》中更为突出。【题干7】明代“三言”中,哪部作品首次完整采用“话本体”叙事结构?【选项】A.《喻世明言》B.《警世通言》C.《醒世恒言》D.《拍案惊奇》【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冯梦龙在《喻世明言·序》中自述:“此编者,即抽案头所集奇闻,未经演述者,演而说之。”表明“三言”首部《喻世明言》系统运用话本“入话—正话—篇尾”结构,开创世情小说新范式。选项D是清代“二拍”作品。【题干8】《聊斋志异》中“画皮”篇揭示的深层主题是以下哪种社会矛盾?【选项】A.士农工商阶层对立B.官商勾结C.封建礼教虚伪D.人性善恶冲突【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画皮”通过以人皮冒充真身的故事,揭露封建礼教下“表面道貌岸然,内心道德溃烂”的虚伪性。选项A对应《儒林外史》中的科举制度,选项D是“考城隍”等篇目主题,选项B在《金瓶梅》中体现更直接。【题干9】清代《儒林外史》开篇即写“王冕画荷”,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是?【选项】A.批判科举制度B.歌颂文人清高C.暗示官场黑暗D.反映社会不公【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王冕作为隐士,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喻,与后文范进等求官者形成对照,凸显作者对文人独立人格的推崇。选项A是全书核心批判对象,但开篇通过自然意象铺垫士人精神境界。【题干10】《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埋下全书三条重要伏线,其中与“抄检大观园”直接关联的是?【选项】A.判词谶语B.药名隐喻C.服饰象征D.建筑布局【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秦可卿死前要求用“四颗四爪的仙珠”(实为麝月披风上的四爪金线)入殓,与后文抄检大观园时发现金麒麟等“珍珠”物品形成呼应,构成“珍珠”意象的闭环。选项A是“十二金钗”判词主线,选项C涉及黛玉葬花,选项D关联太虚幻境结构。【题干11】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作为“明遗民文学”代表作,其创作背景与哪个历史事件直接相关?【选项】A.靖难之役B.永历政权覆灭C.鸦片战争D.辛亥革命【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张岱在明亡后(1645年永历帝被吴三桂杀于昆明)隐居著书,以“繁华靡丽,过眼皆空”的笔法追忆故国风雅,其创作贯穿顺治至康熙年间。选项A对应南明政权建立前期的政治动荡,选项D在《板桥杂记》中体现更明显。【题干12】《镜花缘》中“女儿国”的设定,主要反映了哪一社会问题的文学化表达?【选项】A.性别歧视B.民族矛盾C.科举舞弊D.土地兼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李汝珍借女性执政的“女儿国”,讽刺男权社会对女性权利的剥夺,通过唐敖等男子在女国需接受“女子试才”的荒诞情节,揭露传统性别秩序的压迫性。选项B在《七侠五义》中更突出,选项C对应《儒林外史》主线。【题干13】清代《聊斋志异·促织》中“县官疑其诈”的情节,体现了作者蒲松龄对哪种社会机制最深刻的批判?【选项】A.赋税制度B.官僚腐败C.司法不公D.土地兼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故事中县官为求政绩制造“促织”祥瑞,百姓因无法应付而自杀,直指封建官僚体系中的“欺上瞒下、草菅人命”。选项A对应“赋税之重,凶年绝户”的表层描写,选项C仅是情节结果,选项D在“张飞庙税契”等篇目中出现。【题干14】《金瓶梅》第二十四回“潘驴邓小闲吃酒”中,“小闲”的称谓最早见于哪部宋代小说?【选项】A.《东京梦华录》B.《清明上河图》C.《错斩崔宁》D.《水许传》【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小闲”指官府衙役或帮闲,最早见自宋元话本《错斩崔宁》(宋元南戏),后成为明清小说固定称谓。选项A是记录北宋都城风物的笔记,选项D中“小闲”多称“衙役”或“班头”。【题干15】《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终“拍掌四声而绝”的经典场景,主要讽刺了哪种人性弱点?【选项】A.吝啬成性B.虚伪做作C.见利忘义D.贪婪无度【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严监生因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而死,暴露其“一毛不拔”的吝啬性格。选项B对应周进“因祸得福”的迂腐,选项C是严贡生强占家产的表现,选项D更接近严监生之弟严贡生。【题干16】清代《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前夜,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暗示人物命运?【选项】A.贾环送旧帕B.王夫人梦兆C.晴雯病补裘D.黛玉葬花【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王夫人梦到“宝玉大热天穿大红箭袖”,实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谶语的铺垫。选项A是“金锁与通灵”呼应,选项C预示晴雯之死,选项D是黛玉焚稿的伏笔。【题干17】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开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反映的社会问题,最直接关联的是?【选项】A.科举制度B.商业发展C.性别压迫D.土地兼并【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杜十娘因商人孙富背信弃义而自沉,揭露“卖身契”制度下妓女缺乏人身自由,选项B对应“韩秀才还泪”中商贾角色,选项D在“乔假虎”中体现更明显。【题干18】《聊斋志异·考城隍》中周公补官的情节,主要讽刺了哪种社会现象?【选项】A.科举腐败B.官场黑暗C.宗教迷信D.土地兼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周公在阴间通过考试选拔城隍,讽刺现实中官员选拔的腐败。选项A对应“叶生试艺”篇目,选项C是“画皮”等篇目主题,选项D关联“促织”中官吏压榨百姓。【题干19】《红楼梦》中“秦可卿托梦”揭示贾府败落,这一预言与哪部清代作品中的“盛世危机”描写存在互文?【选项】A.《阅微草堂笔记》B.《桃花扇》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儒林外史》开篇“王冕画荷”预示文人阶层精神堕落,与“秦可卿之死”形成时空呼应。选项A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志怪集,选项B聚焦南明覆灭,选项D中“考城隍”等篇目亦涉及家族兴衰。【题干20】清代《红楼梦》中“太虚幻境”的构建,在文学史上首次实现了哪项突破?【选项】A.长篇章回体小说B.多线叙事结构C.意识流手法D.虚实结合手法【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太虚幻境通过“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镜像结构,将现实与神话交织,开创“虚实相生”新范式。选项A是唐代《莺莺传》影响下的宋元话本发展,选项B在《金瓶梅》中已见雏形,选项C是20世纪现代文学手法。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4)【题干1】《金瓶梅》的成书时间主要集中于哪个时期?【选项】A.宋元时期B.明嘉靖至万历年间C.清乾隆年间D.明末清初【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金瓶梅》成书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现存最早的抄本为万历年间的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本。该作品作为明代世情小说的代表作,其成书时间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其他选项与史实不符:A项为《三国演义》成书时间;C项为《红楼梦》续书时间;D项为《儒林外史》成书时间。【题干2】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在文学史上的核心理论主张是?【选项】A.拟人主义B.雅俗共赏C.至情学说D.性灵论【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完整阐释了汤显祖提出的"至情学说"。该理论主张突破儒家礼教束缚,强调情与理的辩证统一,体现为"情至起死回生"的戏剧冲突。选项A对应李贽;B对应冯梦龙;D对应袁宏道。【题干3】清代小说《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者的主要争议焦点是?【选项】A.艺术风格突变B.曹雪芹原意缺失C.历史背景错乱D.人物性格矛盾【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后四十回作者(据考为高鹗)虽在结构上补全了家族兴衰完整线,但人物塑造(如妙玉命运)和情节设计(如宝玉出家)严重偏离前文伏笔。脂砚斋批语"草蛇灰线"的叙事逻辑被破坏,导致艺术成就评价两极分化。【题干4】《水浒传》成书过程中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合作关系如何理解?【选项】A.师徒传承B.共同执笔C.先后修改D.分工创作【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水浒传》存在两阶段创作:罗贯中在元末完成初稿(七十四回),明初施耐庵根据《元史》等史料进行史实修正(增补人物谱系、完善军事布防等),形成百回本。这种分工创作特征在军事描写(如三打祝家庄战术)和宗教描写(如戴宗神行原于道教典籍)中体现明显。【题干5】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最具独创性的艺术特征是?【选项】A.多卷本结构B.讽刺现实主义C.志怪叙事D.回目体设计【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该作品首创"连环短篇"结构(共五十六则独立故事),通过"正照风月,反讽时弊"的对比手法,揭露科举制度对人性的异化。鲁迅评价其"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相较于《金瓶梅》的写实和《镜花缘》的幻想,更具思想深度。【题干6】清代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成书时间与创作背景有何特殊关联?【选项】A.康熙朝文字狱时期B.乾隆朝考据学盛期C.乾隆中期白莲教起义D.嘉庆朝鸦片战争前夕【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作品成书于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三年(1745-1748年),正值清廷镇压白莲教起义(乾隆四十一年始)前夕。蒲松龄将现实社会动荡借荒诞情节映射,如《画皮》影射官场腐败,《促织》暗喻赋税压迫,体现"假托幽冥,抒写世情"的创作动机。【题干7】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身份最符合以下哪项?【选项】A.道士B.地理学家C.小说家D.外交官【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吴承恩(约1500-1582)为淮安府天长县丞,其《淮安府志》《府学志》等文献记载显示其精通地理与文学。虽《西游记》成书存在"旧说吴承恩说""李春芳说"等争议,但现存最早printededition(万历年本)署名确为吴承恩,且作品中的淮扬方言、地理描写(如火焰山对应新疆)均具实证依据。【题干8】《镜花缘》作为讽刺小说的典型,其虚构地理的深层用意是什么?【选项】A.影射海外领土B.批判女性地位C.讽刺科举制度D.构建理想世界【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作者李汝珍通过"小蓬莱""女国"等三十多个异域国家,构建包含四万种植物、女子掌握政权的理想社会。其中"女儿国"对应科举桎梏(女子不得科举),"君子国"讽刺男尊女卑(男性需裹足),体现"补天石"神话原型中的补世理想。【题干9】明代世情小说《金瓶梅》在小说史上的突破性在于?【选项】A.首部文人独立创作B.首次大规模市井生活描写C.开创回目体结构D.首部白话长篇【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作品以西门庆家庭为核心,细致描写了明代运河沿线的商业运作(如药材批发生意)、市井娱乐(如说书、斗鸡)和性文化(如"四字熟语"体系)。这种全景式市井图景突破传统小说"才子佳人"模式,为《红楼梦》奠定现实基础。【题干10】《牡丹亭》在戏曲史上的创新体现在?【选项】A.首部南戏B.全本用韵文C.打破"一折一韵"D.程式化表演体系【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作品全篇采用"文白相间"韵文,突破元杂剧"一折一韵"限制,如第二十二出《惊梦》连续使用[皂罗袍][步步娇][寄生草][赚煞]四支曲牌,形成"一韵到底"的长段唱词。这种创新使戏曲文学性显著提升,被王国维誉为"于情而已"的典范。【题干11】《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一梦初醒"的情节具有多重象征意义?【选项】A.科举制度僵化B.人性异化过程C.社会道德沦丧D.个人价值实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范进从"气死岳父"到"拍掌大笑"的突变,揭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其"中举"既是个人价值实现,也是人性异化完成标志:前八十回中,所有科举人物均呈现人格扭曲(如周进买断功名),最终被"功名"异化为精神枷锁。【题干12】《聊斋志异》中聂小倩形象塑造的文学史价值如何?【选项】A.首部女鬼正面形象B.突破"贞节观"束缚C.影射科举制度D.道教典籍改编【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聂小倩从复仇者转变为守护者(为报恩侍奉宁采臣),打破传统志怪小说"女鬼索命"模式。这种"女性主体性"塑造(保留复仇意志却选择道德救赎)与《牡丹亭》"至情"理论形成呼应,标志着明清时期"才女文化"在志怪小说中的渗透。【题干13】《三国演义》在章回体小说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在于?【选项】A.首部七十四回本B.开创"尊刘贬曹"倾向C.完善军事描写体系D.首次出现评话体【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作品详细描写了五十四场重要战役(如官渡、赤壁),军事细节多源自《三国志》注引《魏略》《吴书》等文献,并创新"战略预判-战术实施-战果分析"三段式结构。特别是"火烧赤壁"章节,将地理(长江天险)、天文(七星灯)、技术(连环战船)结合,成为后世军事小说范本。【题干14】清代《儒林外史》中的"王冕画荷"情节具有多重隐喻功能?【选项】A.批判官场腐败B.象征文人理想C.讽刺科举舞弊D.表现市井生活【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王冕早岁画荷"洗ink笔",暗喻其拒绝科举("墨汁"象征科举功名),隐居会稽山"种菊浇菜",与书中其他科举人物形成对照。该情节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山"典故,体现吴敬梓对"文人风骨"的推崇与坚守。【题干15】《镜花缘》中"君子国"的讽刺手法与《儒林外史》有何异同?【选项】A.都采用对比手法B.都批判科举制度C.都虚构地理环境D.都隐射现实政治【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相同点在于通过虚构空间进行制度批判:《君子国》中男人裹足、官员集体跺脚讽刺性别角色固化;《儒林外史》中周进买贡生、范进中举讽刺科举异化。不同点在于《镜花缘》以地理虚构(海外二十国)为主,而《儒林外史》以社会百态描写为主。【题干16】《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章节体现哪些佛教思想?【选项】A.唯识宗六识理论B.中观学派"空有不二"C.禅宗顿悟说D.密宗仪轨描写【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白骨精三次幻化对应"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唐僧识破需通过孙悟空"火眼金睛"(视觉突破),最终被"五行山镇压"(五蕴皆空)。这种"破六识"情节源自《楞严经》"如染dirt衣"喻,体现佛教"观照实相"的核心思想。【题干17】《聊斋志异》中《促织》的创作意图与明清社会有何关联?【选项】A.响应王阳明心学B.配合白莲教起义C.反映白银货币化D.批判赋税制度【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故事成书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值白莲教起义前夕。主角成名因"促织"惨死,影射当时"一条鞭法"改革中"钱粮折色"政策导致民间税负加重。鲁迅指出此篇"写法与别篇大异"——省略志怪框架,直接呈现社会现实,标志着志怪小说向现实主义的转型。【题干18】明代冯梦龙整理《三言》时遵循的文学标准是?【选项】A.雅俗共赏B.才子佳人C.历史演义D.神魔结合【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冯梦龙在《三言序》中提出"拟制则自出心裁",既保留话本"三言二拍"的民间色彩,又注入文人审美:如《警世通言·碾玉观音》将神怪故事(观音点化)与市井生活(碾玉工艺)结合;《喻世明言·沉香记》将罗列女传奇(香儿复仇)与历史典故融合,体现雅俗交融的"文话本"特征。【题干19】《金瓶梅》对明代社会经济的反映主要表现在?【选项】A.手工业作坊B.海外贸易C.商业金融D.婚姻习俗【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作品详细描写了"金铺典当""银铺兑换""汇兑银钱"等金融活动,以及"银铺印票""会票"等信用工具。如西门庆与李guardian签订"期票"采购药材,与"盐引"交易获取官盐,展现明代中后期"白银货币化"对经济结构的重塑。【题干20】《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历史观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选项】A.尊刘贬曹B.招安争议C.英雄塑造D.史实依据【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三国演义》通过"尊刘贬曹"(如"分久必合"主题)塑造"帝王正统"英雄观,而《水浒传》通过"官逼民反"(如田虎起义描写)建构"草莽英雄"伦理观。这种差异源于创作时代:前者成书于元末乱世(强调"天命")、后者成书于明代中后期(强调"民本"),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取向。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明清小说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5)【题干1】明代世情小说的巅峰之作与清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分别是以下哪两组作品?A.《金瓶梅》《儒林外史》B.《三国演义》《聊斋志异》C.《红楼梦》《老残游记》D.《水浒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金瓶梅》是明代世情小说代表作,以市井生活为核心;《儒林外史》为清代讽刺小说巅峰,揭露科举制度弊端。B项《聊斋志异》属志怪小说,D项《水浒传》属英雄传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晚清谴责小说。C项《老残游记》为晚清小说。【题干2】清代小说理论家脂砚斋在《红楼梦》评点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A.强调人物性格描写B.主张“草蛇灰线”的叙事手法C.提倡“三言二拍”的民间文学风格D.推崇《水浒传》的草莽英雄形象【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脂砚斋在甲戌本题词中提出“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指作品通过隐晦线索暗示后续情节发展,体现《红楼梦》独特的结构艺术。A项为清代沈德潜主张,C项关联明代冯梦龙理论,D项不符合脂砚斋评论重点。【题干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最相关?A.唐僧取经真实弟子B.唐代高僧玄奘C.明代小说家吴承恩D.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吴承恩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创作,但孙悟空形象融合了唐代佛教护法神与道教“齐天大圣”信仰,玄奘是取经真实历史人物,马致远为元代剧作家,与小说创作无关。【题干4】明代“四大奇书”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金瓶梅》【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四大奇书”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或《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不同版本排序差异)。《金瓶梅》因内容争议长期被禁,但确属明代四大奇书之一,D项实为混淆项。【题干5】《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跌进泥塘”的情节反映了作者对哪种社会现象的批判?A.科举制度B.官场腐败C.家族衰落D.商业资本扩张【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范进中举后精神失常的荒诞情节,揭示科举制度催生的畸形社会心理。B项官场腐败在《官场现形记》中更突出,C项关联《红楼梦》贾府败落,D项属晚清小说主题。【题干6】清代《聊斋志异》中“画皮”故事通过哪位角色推动情节发展?A.王生B.聂小倩C.宁采臣D.狐妖【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故事主线为王生与狐妖聂小倩的纠葛,王生为叙事主体,宁采臣为次要角色。D项为反派,B项为关键人物但非推动情节主角。【题干7】明代“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的编纂者冯梦龙在《牡丹亭》创作中扮演了什么角色?A.作者B.改编者C.出版者D.评论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冯梦龙将汤显祖《牡丹亭》从元杂剧改编为明代传奇小说,并添加序跋。A项错误因汤显祖为原作作者,C项不涉及,D项缺乏直接证据。【题干8】《水浒传》成书时间存在的主要争议焦点是?A.是否真实反映北宋末年农民起义B.是否为施耐庵独立创作C.版本流传的完整性D.作者生平记载的可靠性【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学界争议集中在施耐庵是否为单一作者,或包含罗贯中、周静轩等多人合作。A项为历史真实性讨论,C项涉及《靖康稗史》《宋史》等版本考证,D项属次要争议。【题干9】清代《红楼梦》续书者高鹗在创作中主要遵循了哪位评点者的理论?A.脂砚斋B.程伟元C.高鹗D.曹雪芹【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程伟元、高鹗整理前80回时声称遵循脂砚斋批语,但学术界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