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财税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财税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题干1】汉代“均输平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抑制豪强土地兼并B.调节物价稳定市场C.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D.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均输平准”由桑弘羊提出,核心是政府通过统一调度物资(均输)和调控市场(平准)来平抑物价、稳定经济,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早期实践。选项A与“限田令”相关,C和D不符合该政策直接目标。【题干2】宋代“市舶司”的职能不包括哪项?A.管理海外贸易B.征收商税C.发行官方货币D.监管海上丝绸之路【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负责商税征收(市舶税)、贸易监管及船舶检验,但宋代货币发行由“榷场”和“交子务”负责,与市舶司职能无关。【题干3】法国大革命期间废除的税收特权不包括哪项?A.贵族豁免直接税B.教士免征间接税C.农民地租豁免权D.商人行会税优惠【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大革命时期《网漏法》主要针对贵族(A)、教士(B)和农民地租(C)的免税特权,而商人行会税优惠(D)属于传统行会制度,后期才逐步改革。【题干4】明代张居正“一条鞭法”的核心改革是?A.合并赋役种类B.改实物税为货币税C.增加地方财政自主权D.推行保甲连坐制度【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等折银征收,打破实物税制,并按“计亩征银”原则简化税制,属于货币化改革。选项A表述不准确,D为明代治安政策。【题干5】美国联邦所得税制度建立于哪一年?A.1861年B.1913年C.1776年D.1787年【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美国联邦所得税法(16条)于1913年通过宪法第16修正案确立,成为现代所得税制度开端。选项A为南北战争期间临时税制,D为宪法制定年份。【题干6】唐代“两税法”的推行时间及主要内容是什么?A.德宗贞元年间,按资产征税B.玄宗开元年间,两季均衡征收C.宪宗元和年间,实物与货币并征D.僖宗乾符年间,推行土地均分【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元和四年(809年)宪宗推行两税法,以“户税”和“地税”合并,实行按资产(户税)和土地(地税)两季征税,打破均田制下的按人征税。【题干7】英国《大宪章》(1215年)中关于税收的条款主要涉及?A.国王宣战需议会批准B.贵族土地税豁免C.商人行会特权保障D.直接税额上限【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大宪章》第12条规定“无王事,非征得全体贵族同意,不得向自由民征收新税”,首次确立国王征税需议会(“大会议”)同意原则,限制王权。【题干8】清代“摊丁入亩”改革由哪位皇帝推行?A.康熙B.雍正C.乾隆D.光绪【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雍正四年(1726年)推行“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将丁银(人头税)摊入地丁银两中,彻底废除实物徭役,奠定清代田赋制度基础。【题干9】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屋敷税”主要针对什么?A.土地所有者B.企业利润C.房屋租赁D.海外贸易【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明治四年(1871年)实施“屋敷税”和“吨税”,前者按房屋面积征税(针对私有住宅),后者为商品吨位税,体现从封建税制向近代税制转型。【题干10】魏晋南北朝时期“输谷帛代戍边”的赋税制度是?A.租调制B.均输平准C.折冲券D.丁中【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北魏洛阳时期实行“折冲券”,允许缴纳谷物或布帛代替戍边徭役,打破均田制下“丁中”(按丁征税戍边)强制征调模式,具有弹性。【题干11】明初“鱼鳞图册”的制定目的是什么?A.清丈土地核实赋税B.统一货币流通C.管理海外贸易D.规范官场人事【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洪武四年(1371年)清丈全国土地并绘制“鱼鳞图册”,首次系统记录田亩分布,为实施“鱼鳞黄册”(户籍)提供依据,直接服务于赋税征管。【题干12】英国《谷物法》取消的年份及影响如何?A.1846年,降低进口关税B.1922年,提高国产价格C.1946年,促进农业机械化D.1881年,稳定国内市场【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846年《谷物法》废除后,降低进口关税,打破农业保护主义,推动英国农业商业化,但导致国内粮价暴跌,加速圈地运动。【题干13】法国“古尔诺税制”(1860年)的特点是?A.累进所得税B.普遍商品税C.遗产税为主D.企业增值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拿破仑三世时期,古尔诺推行“普遍商品税”(TaxeGénérale),对几乎全部消费品征收单一比例税,成为现代增值税前身,缓解财政危机。【题干14】清代“火耗归公”改革的具体措施是?A.将地方官员贪污火耗充公B.将丁银折银征收C.设立常平仓赈灾D.清查田亩确定赋额【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雍正时期“火耗归公”允许地方官员将征收赋税中的损耗(火耗)按比例留作办公费用,后改为“耗羡归公”,由中央统一分配,强化中央财政控制。【题干15】西班牙殖民美洲时期的“MITA”制度是?A.强制劳动开采矿藏B.土地赠予殖民者C.设立贸易垄断公司D.推行基督教化【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MITA(MitaIndígena)是墨西哥对原住民强制征发的矿业劳动制度,要求土著居民每年服30天矿工役,为西班牙殖民者掠夺金银资源。【题干16】美国1913年联邦所得税法规定的起征点是多少?A.3000美元B.5000美元C.10000美元D.20000美元【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913年联邦所得税法规定起征点为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家庭年收入),税率为1%-6%,主要针对高收入群体,标志累进所得税制成熟。【题干17】宋代“市易法”的推行背景和目的?A.抑制商人兼并土地B.平抑物价稳定市场C.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D.推行海外贸易扩张【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市易法由宋神宗王安石推行,通过官方市场调控物价(如低价收购高价出售),抑制商人操纵市场,巩固财政稳定,但因执行僵化最终失败。【题干18】明代“一条鞭法”实施后,赋税征收方式的变化是?A.实物税为主B.货币税为主C.按人丁征税D.按土地等级征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张居正改革将赋役合并折银征收,以货币化取代实物与劳役并征,打破“鱼鳞图册”确定的土地等级制度,减轻农民负担。【题干19】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权宣言》中关于税收的原则是?A.按财产多少征税B.全体公民纳税义务平等C.贵族免税特权D.宗教团体免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人权宣言》(1789年)第13条宣称“公共捐税为全体公民义务,根据能力平等分担”,确立税收平等原则,否定特权免税。【题干20】日本明治时期“地租改正”的核心目标是?A.土地私有化B.提高地租额C.确立现代税制D.禁止海外移民【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明治四年(1871年)推行“地租改正”,将封建地租制改为按土地生产力评估地租(“改正地租”),同时推行“地租税制”,实现从人丁税向土地税转型,奠定近代税基。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财税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2)【题干1】商鞅变法中,将土地私有制确立为官方政策的措施是()【选项】A.废井田开阡陌B.设置军功爵制度C.重农抑商政策D.改革县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了秦国原有的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买卖,为赋税制度改革奠定基础。B项为军功爵制度,C项为重农抑商的后续政策,D项涉及行政体制改革,均非土地私有化核心措施。【题干2】汉代“均输平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选项】A.调节市场供需B.增加中央财政收入C.推行货币改革D.抑制豪强势力【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均输平准是汉武帝时期由桑弘羊推行的经济调控制度,通过官方控制主要商品的流通和价格,将地区物资集中输送至京师销售,既平抑物价又增加国库收入。A项为表面效果,B项为核心目的,C项与制度功能无关,D项是打击豪强的土地政策。【题干3】清代“摊丁入亩”改革中,被纳入田赋征收范围的特殊群体是()【选项】A.汉族地主B.汉军旗人C.蒙古盟旗D.满族贝勒【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摊丁入亩”将丁银(人丁税)摊入田赋征收,主要针对长期免赋的八旗人口(满、蒙、汉军旗)。B项汉军旗人属于八旗体系,C项蒙古盟旗为地方自治单位,D项满族贝勒是贵族阶层,三者均非改革重点对象。【题干4】下列税制变迁符合“量出制入”原则的是()【选项】A.秦代二十等税制B.宋代两税法C.明代一条鞭法D.清代摊丁入亩【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量出制入”要求以政府财政支出额度确定财政收入,明代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合并折银征收,严格按财政需求调整税率,体现量出制入。A项为秦代按土地等级征税,B项为唐代两税法按财产征税,D项为清代丁税改革,均属量入为出。【题干5】英国《谷物法》废除后,导致爱尔兰大饥荒扩大的关键因素是()【选项】A.1846年新谷物法实施B.欧洲人口过度增长C.挪威移民大量迁入D.资本主义工业化加速【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谷物法》1846年废除后,英国谷物自由进口,国内价格暴跌导致爱尔兰依赖出口的小麦种植崩溃,加剧1850年代饥荒。B项为长期趋势,C项与事件无关,D项是根本经济背景而非直接诱因。【题干6】美国联邦incometax最早确立的法律依据是()【选项】A.国会1790年税收法案B.内战期间临时所得税C.1862年《宅地法》D.1913年宪法修正案【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美国内战期间(1861-1865年)为筹措军费颁布《1862年内部收入法》,首次联邦所得税法经国会通过立即实施,1864年修正案确认其合法性。A项为1790年关税与excisetax,C项为土地分配政策,D项为所得税宪制化时间。【题干7】明代“一条鞭法”在赋税结构上最大的变革是()【选项】A.将实物税改为货币税B.合并田赋与徭役C.设立专项关税D.引入比例税率【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合并折银征收,消除实物税与人畜力折算的差异,实现“赋役合并、计亩征银”,是赋税制度从复合制向单一制的关键转折。A项为部分结果,C项为独立税种,D项为税制设计原则。【题干8】印度独立后,政府为实现“平等主义”税收政策,首先废除的税种是()【选项】A.货物税B.间接税C.地方税D.专门税【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印度独立后(1947年),国大党政府于1950年废除《地方税法》,终结英国殖民时期的地方自治税收体系,建立中央统一税制。A项为中央税种,B项为进口关税性质,D项为独立后新增税种。【题干9】法国革命期间推行的“普遍累进税制”首次写入宪法的时间是()【选项】A.1789年《人权宣言》B.1791年宪法C.1793年《社会公约》D.1795年《宪法或章程》【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1793年激进派政府颁布《社会公约》,首次规定“按能力纳税”原则,确立累进税制为宪法内容。A项为权利宣言,B项为君主立宪制宪法,D项为热月党人宪法,均未明确税收制度。【题干10】清代海关关税的自主权恢复是在()【选项】A.马戛尔尼使团访问时期B.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天津、重庆设厂,首次突破“五口通商”体系,海关行政权开始逐步分离。A项为1793年交涉无果,B项为1842年五口通商,D项为1901年条约体系完善。【题干11】罗马帝国“土地分配制”(Colonate)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选项】A.农民逃亡B.军备松弛C.货币贬值D.税收短缺【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罗马晚期的“授予殖民”政策将国有土地分给退伍军人或贫民耕种,农民需提供劳役和特产,但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导致依附农民大量逃亡。B项是土地荒废后果,C项与货币制度相关,D项为财政危机表现。【题干1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建立的时间是()【选项】A.1913年《联邦储备法》B.1929年大萧条期C.1933年银行改革D.1977年金融改革【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913年《联邦储备法》通过创设联邦储备银行体系,确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B项为危机应对,C项为后续改革,D项调整金融监管而非创立央行。【题干13】英国“土地税改革”最具突破性的举措是()【选项】A.1535年废除教产税B.1672年谷物税自由化C.1832年人民宪章运动D.1884年土地税单一制【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1884年英国议会通过《土地税法》,将农业税、遗产税、财产税合并为统一的土地税,消除分类税制弊端,是土地税制史上的里程碑。A项为宗教改革举措,B项为贸易自由化,C项属政治改革。【题干14】日本明治维新后首次引入的近代税制是()【选项】A.1882年地税改革B.1889年宪法颁布C.1894年关税自主化D.1907年所得税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882年日本实施《地税改正法》,废除封建领主制,确立以土地为对象的单一地税,标志近代税制体系形成。B项为君主立宪制,C项为关税自主化,D项为税制完善。【题干15】印度独立后,政府为遏制地方分裂势力而开征的税种是()【选项】A.货物税B.直接税C.环保税D.外汇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印度独立后(1947年),通过《直接税法典》将联邦直接税(所得税、遗产税等)统一征管,削弱地方税收自主权以加强中央集权。A项属间接税,C项为环保领域,D项为金融监管工具。【题干16】法国大革命期间“限价法令”(MaximumPrice)导致的社会危机是()【选项】A.农民起义B.商人罢市C.饥荒D.议会解散【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限价法令规定物价上限引发商品流通停滞,生产者拒绝供货,城市粮食短缺导致大规模饥荒(1788-1789年)。A项是后期社会矛盾,B项为经济反应,D项是议会最终结果。【题干17】美国宪法第16修正案确立的税制基础是()【选项】A.联邦所得税B.州所得税C.直接税D.间接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913年第16修正案允许联邦政府征收直接所得税(包括工资薪金税),突破1791年宪法未明确所得税的争议。B项为州权税源,C项为税制性质,D项为关税等税目。【题干18】清代“丁漕并征”政策最早实施于()【选项】A.雍正年间B.乾隆年间C.嘉庆年间D.道光年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雍正元年(1723年)推行“摊丁入亩”改革,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结束“丁粮并征”传统。乾隆、嘉庆时期巩固该政策,道光年间已无法逆转。【题干19】英国税收思想的奠基之作《赋税论》作者是()【选项】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约翰·密尔D.埃德温·坎南【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威廉·配第1687年出版《赋税论》,首次提出税收原则(平等、简便、有效),被视为现代税收思想开端。B项为自由贸易理论,C项为自由主义著作,D项为英国统计学家。【题干20】美国联邦政府税收占比超过50%的时期始于()【选项】A.1929-1939年大萧条期B.1940-1945年二战期间C.1960-1970年代经济滞胀期D.1980年代里根改革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二战期间(1940-1945年)为战争动员,联邦税收占比从20%升至45%,虽未达50%,但1946年《就业法案》建立战后福利制度后税收持续增长。C项为部分阶段,D项为税改后的调整期。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财税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3)【题干1】中国古代“两税法”的推行标志着哪种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选项】A.租庸调制向均田制的转变B.人身税向财产税的转型C.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D.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的调整【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两税法(780年)将唐代原有的租庸调制改为以财富为征税依据的实物与货币并征,打破人户制度,推动赋税从“以人定税”转向“以财定税”,体现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型。选项A混淆了均田制(504-711年)与租庸调制的关系,选项B“人身税”概念不准确,两税法仍保留部分劳役成分,选项D与税制改革无直接关联。【题干2】北宋时期通过设置市舶司实现的主要经济目标不包括?【选项】A.垄断海外贸易B.加强海疆控制C.整顿户籍管理D.规范关税征收【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市舶司(始于唐代,北宋正式设立)的核心职能是管理海外贸易与征收关税,垄断特定区域贸易(如指南针专利),选项C户籍管理属于刺配制度或“户籍黄册”范畴,与市舶司职能无关。【题干3】明代“一条鞭法”改革中,将田赋与徭役合并折银征收的关键财政原则是?【选项】A.量出制入B.轻徭薄赋C.中央集权D.民本思想【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一条鞭法(1581年)遵循“量出制入”原则,通过合并赋役、改征折色银,将财政支出导向与收入规模直接挂钩,实现中央对地方财政的宏观调控。选项B“轻徭薄赋”是改革效果而非原则,选项C与税制技术性改革无关。【题干4】清代“摊丁入亩”政策实施后,原有“丁税”制度被彻底取消吗?【选项】A.完全替代B.保留部分丁银C.转为土地税附加D.合并入地丁银【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摊丁入亩(1712年)将丁银按土地比例摊入田赋,实现“人丁税”向“土地税”的转化,但原丁税体系仍以地丁银形式存在,并非完全消失。选项A错误,选项B、C不符合政策实际。【题干5】民国时期“田赋改征实物”政策主要是为应对哪次重大危机?【选项】A.辛亥革命B.九一八事变C.抗日战争D.土地革命【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1939年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推行田赋实物化(如征米、征纱),既为保障军需稳定税源,又缓解法币贬值引发的财政危机,选项D属土地改革范畴。【题干6】宋代“市舶司抽解”与“市舶税务”的具体区别是什么?【选项】A.抽解针对海外商船B.税务管理境内商船C.抽解税率高于税务D.抽解仅限泉州【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宋代市舶司“抽解”专指对海外商船征收关税(如20%抽解,50%抽卖),而“市舶税务”管理境内互市贸易。选项C税率差异不准确,选项D泉州为市舶司设立早的地点但非仅限。【题干7】明代“鱼鳞图册”的主要作用在于?【选项】A.规范土地买卖B.记载赋役等级C.确定田赋面积D.监督税收征管【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鱼鳞图册(清丈土地)通过绘制田地形状、四至与赋役等级,精确计算每块田地面积与税额,为“黄册”(户籍)与田赋征收提供依据,选项A、B属附带作用。【题干8】秦朝“均输平准”政策的主要实施主体是?【选项】A.少府B.大司农C.太仓D.盐铁官营【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大司农负责全国田赋与仓储,均输平准(约前206年)由大司农统筹物价调控与物资调配,选项D属独立经济体系。【题干9】唐代“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根本区别在于?【选项】A.征收时间不同B.计税依据不同C.税种组合不同D.执行力度不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税法以“资产”为计税依据,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依据,后者打破户籍限制导致逃税激增,推动税制改革。【题干10】清代“火耗”问题最终通过哪项政策得到系统性解决?【选项】A.摊丁入亩B.改土归流C.议罪银D.土司改革【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议罪银(1785年)通过中央统一定价购买官员“火耗”差额,将地方自由加征转化为合法收入,同时遏制贪腐,彻底终结“火耗全归官”传统。【题干11】北宋“市舶司”最初设立的港口是?【选项】A.广州B.泉州C.明州D.杭州【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北宋初年在广州设立中国最早的市舶司(987年),后泉州(1005)、明州(1105)、杭州(1153)相继设立。【题干12】明代“一条鞭法”实施后,地丁银成为主要税种吗?【选项】A.是的B.仅限部分地区C.被其他税种取代D.仍存在附加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地丁银(田赋+徭役折色银)全面取代传统赋役形式,成为明代财政主体税种,选项D中附加税属于地方临时征收。【题干13】汉代“算缗”与“口赋”并行的经济背景是?【选项】A.战争赔款B.经济危机C.盐铁官营D.人口暴增【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算缗(财产税)与口赋(人口税)并行体现西汉经济崩溃后的双重税收,为应对“文景之治”后货币贬值、财政困难。【题干14】清代“火耗”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是?【选项】A.官商勾结B.仓储亏损C.土地兼并D.中央集权削弱【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火耗即地方官吏在钱粮征收中克扣的损耗,本质因仓储系统混乱导致运输损耗转嫁百姓,属管理缺陷。【题干15】唐代“两税法”推行后,税粮缴纳期限最晚可延至?【选项】A.当年秋收B.次年春耕C.三年之后D.十年清缴【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税法规定夏税限六七月,秋税限十一月,但允许特殊情况延至次年三月(约春耕前),选项C不符合史实。【题干16】宋代“市舶司”征收的“抽解”与“抽卖”税率如何?【选项】A.抽解20%+抽卖50%B.抽解30%+抽卖10%C.抽解10%+抽卖30%D.抽解50%+抽卖2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南宋泉州市舶司规定,抽解(关税)按货物价值20%征收,抽卖(奢侈品附加税)按50%征收,选项A准确。【题干17】明代“鱼鳞图册”的绘制依据主要是?【选项】A.户籍黄册B.田赋记录C.土地测量D.宗族谱系【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鱼鳞图册通过测量田地形状、四至确定每块地面积,与户籍系统(黄册)分开,强调地理实测绘制。【题干18】清代“摊丁入亩”政策实施后,赋税负担呈现何种趋势?【选项】A.向地主阶级转移B.向佃农阶级转移C.城乡均衡化D.区域均衡化【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丁税按土地比例摊入赋税,大地主因土地多承担更多丁银折银,而佃农实际税负随地租率变化,总体加重地主负担。【题干19】汉代“均输法”与“平准法”的互补关系体现在?【选项】A.全国统一定价B.区域物资调配C.抑制投机倒把D.打击商人势力【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均输法规定地方在指定区域集中采购,平准法由大司农在各地市场调控物价,二者配合实现物资从产地到消费地的优化调配,选项B准确。【题干20】民国时期“田赋改征实物”政策失败的主因是?【选项】A.通货膨胀加剧B.农民抗交C.地主抵制D.国际制裁【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942-1948年改征稻米、棉花等作物,因法币恶性通胀导致实物价值暴跌,农民实际税负剧增,引发抗交风潮。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财税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4)【题干1】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均输平准"政策主要针对哪种商品流通环节实施调控?【选项】A.农产品生产B.盐铁专卖C.商贸运输D.戍边服务【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均输平准是汉武帝为打击商人垄断、调节物价而设的官营机构,直接干预盐铁等专卖商品流通,选项B准确。盐铁专卖始于管仲时期,汉代延续并强化,B是历史事实。【题干2】唐代两税法实施后,田租和户税的征收标准依据主要是什么?【选项】A.户口数量B.土地面积C.户主职业D.家庭人口结构【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税法以"户税"(按资产)和"田租"(按土地)取代原有租庸调制,核心是按土地面积征税,选项B正确。唐代人口统计以均田制为基础,但两税法已转向财产税,B符合政策本质。【题干3】宋代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方田均税法"主要目的是解决哪类社会矛盾?【选项】A.土地兼并B.户口隐漏C.赋役不均D.边防吃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方田均税法通过清查耕地划分均田,重新核实税赋,直接针对土地兼并导致的赋役分配不均,C是核心目标。选项A是导致问题的原因,而非改革目的,需区分因果逻辑。【题干4】明代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将哪些税种合并征收?【选项】A.田赋与徭役B.户税与商税C.关税与盐税D.房产税与遗产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一条鞭法将田赋与徭役统一折银征收,打破实物与劳役并行体系,A正确。该法未涉及商税(归商税归商部),B错误;关税与盐税属专项税制,C错误;D选项税种在明清时期未大规模出现,D错误。【题干5】清代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后,哪种税种逐渐消失?【选项】A.丁税B.地租C.户税D.关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摊丁入亩将丁银平均摊入田赋,丁税(以人身依附为基础的人头税)正式废除,A正确。地租、户税仍存在,关税属独立税种,BCD错误。需注意丁税与丁役的区别,题目强调税种而非役务。【题干6】中华民国时期"粮食自治"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是什么?【选项】A.关税自主B.田赋实物化C.税收包办D.外债发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粮食自治通过田赋折征粮食(实物化)加强中央财政控制,B正确。选项A是关税自主(1929年),C是地方包税(如省税),D与粮食政策无关,均排除。【题干7】明代"矿税之弊"最直接诱因是哪个机构的权力扩张?【选项】A.户部B.兵部C.宫闱宦官D.地方藩镇【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正德年间宦官专权导致矿监税使横征暴敛,C正确。户部是财政主管,兵部管军事,藩镇是地方割据势力,均与矿税无直接关联。需区分中央机构与宦官系统的权力边界。【题干8】清代《海关则例》确立的关税自主权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选项】A.关税税率制定B.关税收入上缴C.关税征收机构D.关税免税条款【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793年《海关则例》首次允许中国自主制定进口税率,A正确。关税收入需向中央财政上缴(B),征收机构属海关管理(C),免税条款是普遍规定(D),均非"自主权"范畴。【题干9】北宋王安石"青苗法"的利息标准与哪种商业贷款利率相近?【选项】A.20%B.10%C.5%D.2%【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青苗法贷粮月息二分(约24%年息),与民间借贷利上二分(年息24%)一致,A正确。10%(B)接近官府低息贷款标准,但本题强调与民间利率对比。【题干10】清代"火耗归公"改革后,官员从田赋附加征收中获取的合法收益比例最高为多少?【选项】A.1%B.3%C.5%D.1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732年雍正朝规定火耗不得超过正赋的1%,改革后合法火耗为1%,B是旧制冗余部分。C、D为改革前地方官员实际征收的非法火耗比例。注意区分改革前后标准。【题干11】美国《马格尼森法案》对1927-1933年间中国关税自主权的影响是?【选项】A.取消协定关税B.提高关税税率C.增加关税税目D.扩大关税自主范围【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该法案允许中国单方面修改1929年前签订的关税条约,自主调整税率,D正确。A选项发生在1931年《九国公约》,B、C属常规措施,与法案无直接关联。需把握法案的法律授权性质。【题干12】明代"鱼鳞图册"登记的核心内容不包括哪个选项?【选项】A.土地面积B.地块四至C.户主姓名D.税赋等级【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鱼鳞图册主要绘制土地分布图并标注面积、四至、业主姓名,但未直接记载税赋等级(需另查赋役黄册),D错误。需区分"图"与"册"的功能差异。【题干13】唐代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过所》文书主要反映哪个税制演变?【选项】A.两税法B.均田制C.租庸调制D.贸易税【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过所》是唐前期通行证,涉及"过所税",即租庸调制中向行商征收的过所课税,C正确。两税法实施后(780年后)此类文书应称"公验",B选项需注意时间对应。【题干14】1931年《九国公约》确定的中国关税自主权不包括哪项?【选项】A.关税谈判权B.关税立法权C.关税协定修正权D.关税收入支配权【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公约允许中国在不破坏现行条约体系前提下修改关税税率(谈判权C),并保留关税立法自主权(B),但关税收入须按条约规定支配。A、C、D均被包含,B是错误选项。需理解公约的有限性。【题干15】宋代"市税"税目不包括哪种商业活动?【选项】A.货殖B.杂卖C.车货D.酒楼【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市税主要针对货殖(A)、杂卖(B)、车货(C)等流动商贩,酒楼属固定商铺,通常课屋税而非市税。C选项"车货"可能引发歧义,需结合《宋会要辑稿》记载确认。【题干16】汉代"口赋"与"算赋"征收年龄段的交叉点是?【选项】A.15-20岁B.20-23岁C.23-25岁D.25-30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汉制口赋(十五岁起)与算赋(二十三岁起)在二十岁至二十三岁间重复征收,需补交差额。此设计强化了国家财政与人口控制,B正确。需注意年龄分段与税种交替。【题干17】清代"摊丁入亩"在南方地区推行的首要障碍是?【选项】A.地主反对B.阀氏抵制C.清代法律障碍D.江南士绅联盟【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江南士绅联盟通过控告官吏阻挠改革(如黄景仁《居易录》记载),D正确。A是普遍阻力,但本题强调核心障碍。C选项无明确法律障碍,B阀氏系地方豪强,范围较窄。【题干18】1928年训政时期中国首次实行的全国统一税种是?【选项】A.关税B.田赋C.酒税D.房产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1928年北伐后实施《田赋条例》,建立中央统一征收的"附加田赋",B正确。关税(A)自1929年自主修订,房产税(D)1948年始,酒税(C)属地方税。需注意"附加田赋"与正赋的区别。【题干19】明代"一条鞭法"在广东地区的具体实践被称为?【选项】A.折色纳银B.三丁抽一C.十八两平D.轻徭薄赋【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广东推行的"十八两平"将田赋、徭役统一折银征收,"一石折十八两"(含耗羡),C正确。A是通用折色制度,B是丁役抽调,D是改革目标而非名称。需区分具体措施与政策目标。【题干20】清代"火耗"改革后,直隶省每年节省的财政支出约占田赋总额的多少?【选项】A.10%B.5%C.3%D.1.5%【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雍正朝直隶推行火耗归公,火耗率从3%降至1.5%,节省1.5%田赋支出,C正确。A选项是改革前冗余火耗的估算值,B是南方某些地区旧有比例,D是改革后标准。需结合具体区域数据对比。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财税史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5)【题干1】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单一税制的朝代是哪一个?A.隋朝B.唐朝C.元朝D.明朝【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隋朝于开皇九年(589年)正式推行“租庸调制”改革,首次确立单一税制,以田租、调制和力役三种形式构成国家财政体系,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税制体系的初步完善。唐朝继承隋制但改为“两税法”,元朝实行“行省制”与“银两货币化”结合,明朝则发展出“一条鞭法”等复合税制,故隋朝为最早单一税制朝代。【题干2】明末清初张居正改革中,将赋役合并征收、推行“一风吹尽”的税法是?A.两税法B.均输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行的“一条鞭法”将田赋、附加税、徭役等合并为一条征收,以“银代役”“役转银”为核心,实现赋役合并。其改革特点包括“一风吹尽浙江等九省虚税”的表述,而“均输法”是汉武帝时期政策,“两税法”为唐代,“摊丁入亩”是清初改革。【题干3】商鞅变法中“什伍连坐法”配套的税制改革具体指什么?A.二十等赋B.兼并土地制C.赋役征兵制D.严刑峻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商鞅变法中“二十等赋”将秦国人口分为二十等,按资产等级征收赋税,与“什伍连坐法”共同构建以严苛制度保障税源的社会控制系统。B选项为土地政策,“赋役征兵制”指强制成年男子服军役,D选项是变法手段而非税制内容。【题干4】清代“摊丁入亩”政策的主要历史意义是?A.废除土地税制B.完成丁田分离C.普及白银流通D.建立中央集权【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按田赋摊入亩税,彻底消除“丁役附着土地”的赋税结构,实现税源与土地完全绑定。此政策解决了赋税不均问题,但因未触及土地所有制仍无法根除土地兼并,C选项为白银货币化结果,D选项是制度基础而非直接结果。【题干5】宋代“两税法”实行后,赋税征收标准为?A.以钱代实B.按地积征收C.按人丁征收D.实行实物代金【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唐德宗贞元年间推行的“两税法”以户籍和土地占有为基础,按土地实际产量及土地等级确定赋税,以钱纳税并允许兑换实物。C选项“按人丁征收”是前代税制特征,D选项描述不准确。A选项“以钱代实”是税制结果而非标准。【题干6】北魏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赋税种类B.稳定物价调控市场C.分配土地资源D.推行货币经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北魏matching“均输平准”由李谐提出,通过政府集中收购调节市场供需(平准),再按需分配(均输),主要针对商品流通领域。其本质是经济调控政策而非直接税制改革,C选项与土地政策相关,D选项是政策效果而非目的。【题干7】明代“一条鞭法”中“量地计亩,审丁征粮”的具体含义是?A.土地清丈与实物征收B.土地登记与银两折收C.丁税合并与赋役转化D.人丁核查与力役免除【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张居正“一条鞭法”将丁役合并为银两征收,即按土地面积计算赋税,同时将力役折征银两,实现“赋役合并,计亩征银”。C选项“丁税合并”表述部分正确但未涵盖赋役转化,D选项“力役免除”不符合史实。【题干8】唐代“两税法”实施后,税粮缴纳形式为?A.实物税为主B.货币税为主C.人丁实物并征D.货币与实物各半【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税法规定夏税(二三月)纳粮,秋税(九十月)纳钱,并允许折纳实物。其本质是货币化税制,但需区分与“两税并纳钱”的严格货币税的不同。A选项实为前代特征,C选项混淆丁赋与两税法。【题干9】汉武帝实行“均输法”的背景是?A.财政危机B.土地兼并C.外患压力D.人口增长【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推行“均输法”应对匈奴战争导致的财政困难,由政府统一收购农副产品,按物价高低差价调节市场,增加财政收入。B选项是“算缗令”针对问题,C选项是战争结果而非直接背景,D选项与“口赋”相关。【题干10】清代“火耗归公”政策的核心是?A.银两折实征收B.官僚贪腐合法化C.赋税转嫁土地D.货币兑换实物【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火耗归公是清初整顿吏治措施,允许官员将征收赋税的损耗纳入税额(即“火耗”从收官中扣除),本质是将地方财政缺额转嫁土地所有者,形成变相加税。A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水痘停课通知书
- 广府壹号延期收楼通知书
- 庄寨学生返校通知书
- 库车发布高温预警通知书
- 康平县车辆禁行通知书
- 延迟更新取消监管通知书
- 建水住宿涨价通知书
- 建设南街停电通知书
- 开发区人员撤离通知书
- 开江客车超载处罚通知书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奔驰S级说明书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图形的相似(知识归纳+题型突破)(解析版)
- 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类:光学
- 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与外部推广
- 急性心力衰竭抢救流程
- 光伏电站设计合同范本
-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 卡通小蝌蚪找妈妈儿童绘本
- 《冷水机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