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自我评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自我评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自我评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自我评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自我评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期末自我评价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劳动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一洗百余年来蒙受的极大屈

辱。”“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些材料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

2.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说,朝鲜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出兵朝鲜并接连获胜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下列对材料解

读正确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A.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C.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D.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照片可直观地再现历史,可展示出历史文化和科技的综合形态。下图所示照片反映了

()

A.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刚刚开始

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农民分到了土地、农具和牲畜

D.广大农民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主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是我国的根本法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

C.颁布于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我国公有、私有经济成分的占比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公有经济口私有经济

A.新中国成立后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下表所示数据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1985年水稻“高产”表

时间地点亩产/斤

7月18日福建省闽侯县连坂农业社5806

8月13日湖北省麻城县溪建园一社36956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红旗人民

9月18日130435

公社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7.“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

争论……”材料表明这场“讨论”()

A.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C.形成了新一代的中央领导集体

D.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下图反映了中国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促使人口数量从E处变化到F处的主要

原因是()

(万人)八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

0

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年)

A.“一五”计划的展开

B.“大跃进”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9.1979年的一份中央文件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

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

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为此,中央决定()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C.建立经济开放区

D.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0.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框所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特征的主

题词,其中2012—2021年横线处应该填写()

1949—1956年: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56—1966年:艰苦创业,曲折探索

1976—1978年:“两个凡是”,思想徘徊

1978—2012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2012—2021年:________________

A.阶级斗争,上山下乡

B.迎新时代,筑中国梦

C.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D.加入世贸,港澳回归

11.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成立。1952年初,学院拟订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五年

计戈1(1953—1957)初步方案》,确定在此期间,仍以培训政治干部为主,同时举办民族地区急

需的专业技术班。这反映出政府()

A.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B.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C.开展实行“一五”计划

D.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1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

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但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

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中国领导人高超的外交谈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13.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特殊的政策。其中,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14.1988年,台湾经贸界人士赴大陆访问考察形成热潮,仅当年9月在厦门举办的投资洽谈

会上,就有140多家台商正式报名参会,参加春秋两季“广交会”的台商人数也相当可观。

这主要得益于()

A.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两岸“九二共识”的达成

C.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的打破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5.某同学在学习完《钢铁长城》这一课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些感想。你觉得正确的是

A.中国海军和空军建立较晚,应该作为重点来发展

B.中国的综合科技实力不是世界首位,主要武器依靠从国外购买

C.军队种类的多少决定战斗力的强弱

D.军队建设必须走科学化和现代化道路

16.《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记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

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

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17.1973年,尼克松访华一周年之际,中国实施《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

报告》,计划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荷兰、瑞士等国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以满足

国内工业、农业等领域的生产和发展。材料说明了()

A.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中外的经济交流

B.中美建交加强了中美之间的经济交流

C.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引进外国技术开始

D.中美关系缓和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

18.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

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

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文评论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实现载人航天

19.图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图片共同反映的是,我国()

1910年的火车20世纪二三十

汽车长龙

A.国防力量的壮大B.教育事业的繁荣

C.社会生活的变迁D.民族关系的和睦

20.线上学习、网上购物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主要得益于)

A.生物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航天技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4

分,共60分)

21.(20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道路创新】

(1)中国共产党在A时期和B时期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分别是什么?(4分)中共

十九大又将哪一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中共中共B

一大老大

19211927____1945194919782017”(年)

y-------

A中共十九大

中国共产党史年代尺

【政策演变】

(2)根据下面信息说说,我国农村政策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2分)归纳材料①②④所反映

史实的相同点。(4分)

①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

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

业生产合作社。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

上盲目求快求纯。

④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

上年增长6倍多。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科技创新】

(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请你分别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农业领域

和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4分)

【理论创新】

(4)下面材料中的“伟大创举”指的是什么?(2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提出了

怎样的新发展理念?(2分)

材料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摘编自《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

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材料二

材料三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

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摘编自杨先材《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和目的。(4分)

(2)材料二中B处是指哪一制度?(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该制度的“原

则性”和“灵活性”的具体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4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

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不利的国际形势,

;努力开创外交新局面

i。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1953年提出A原则

材料三中国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

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

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

变革。

材料四

时间变化

1949人民解放军的武器可以说是“万国牌”,当时阅兵的武器很多还是从战场上缴获

年的外国的破旧武器

1951

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苏联武器

1959

‘大多数参阅武器装备都是国内生产

1984

参阅武器装备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1999

受阅武器装备大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009

受阅武器装备大多接近或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9受阅武器装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有些还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东风-41可以

年说是世界上最具有威慑力的机动式洲际导弹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2分)

(2)材料二中“不利的国际形势”主要指什么?(2分)A原则的提出有何深远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当前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2分)

(4)材料四中不同时期武器装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武器装备的演进有何现实意义?(2

分)

2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1956年,63岁

的毛泽东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诗,诗作依旧壮志、豪迈。

材料二这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损失。

材料三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

小康的跨越式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根据材料一,请用史实说明毛泽东心情舒畅的原因。(2分

)

(2)材料二所述事件的发生给了我们什么教训和启示?(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请结合史实,

说明这一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A2.A3.C4.D5.C6.D7.B8.D9.A

10.B11.A12.A13.A14.C15.D16.C17.A

18.C19.C20.B

21.(1)A时期: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2分)B时

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分)

(2)政策演变:土地改革一一农业合作化一一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分)相同点: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

进了农业的发展。(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4分)

(3)农业领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釉型杂交水稻。(2分)载人航天技术领域:2003年,神舟五

号飞船载人升空。(2分)

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

分)

22.(1)基本前提:国家统一领导。(2分)目的: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2分)

⑵制度:“一国两制”。(2分)表现:“一国两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