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末必刷常考题之生态环境保护
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提供服务所产生的价值,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
关。图示意2000〜2020年郑州市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乩O
^T
5
T
^-0
比
至-25
幼-2T
0
1-吟5
-3
检-40
蛇
食物原材料水资源气体气候环境水文土壤维持生物美学
生产生产供给调节调节净化调节保持养分多样性景观
1.2000〜2020年,郑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是()
A.整体下降B.整体上升C.波动上升D.基本不变
2.针对变化度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郑州市在未来土地利用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增加水域面积B.划定耕地红线
C.增加林地面积D.扩大建设用地
等边浅蛤主要栖息于海水清澈,沙滩细软的地方。南鹿列岛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贝藻类海洋自然保护区。
某科研团队对南鹿列岛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进行了监测和研究。图为南鹿大沙番采样断面示意图(图1)
和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的月际分布图(图2)o完成下列小题。
27.49°N
27.47°N
27.45°N
27.43°N
图1
301
3.大沙番适宜等边浅蛤生存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位于温带海区,光照充足
B.湾口较封闭,波浪作用小
C.有冷海水上泛,温度适宜
D.风力侵蚀强,泥沙较细腻
等边浅蛤主要栖息于海水清澈,沙滩细软的地方。南鹿列岛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贝藻类海洋自然保护区。
某科研团队对南鹿列岛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进行了监测和研究。下图为南鹿大沙番采样断面示意图(图
1)和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的月际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大沙番北
大沙番南
A.人类活动影响大B.自然灾害威胁大
C.海水温度影响大D.东南季风影响大
等边浅蛤主要栖息于海水清澈,沙滩细软的地方。南鹿列岛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贝藻类海洋自然保护区。
某科研团队对南鹿列岛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进行了监测和研究。如图为南鹿大沙番采样断面示意图(图
1)和大沙看等边浅蛤数量的月际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大沙6南
5.南鹿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等边浅蛤,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潮间带旅游活动范围
B.在核心区禁止底拖网捕捞
C.人工投放幼蛤使数量增加
D.修建防波堤减少潮汐作用
6.研究揭示,2000~2019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遥感数据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生长季节叶
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显著增加。表和图分别为2000~2019
年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浅层土壤的年平均升温度数和不同类型冻土区的年平均升温度数。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季节浅层土壤年平均升温度数(℃)
春季0.26
夏季-0.1
秋季0.25
冬季0.29
青藏高原近20年浅层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反射率降低
C.地面辐射减弱D.大气逆辐射增强
研究揭示,2000-2019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遥感数据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生长季节叶
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显著增加。如表和如图分别为2000-
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浅层土壤的年平均升温度数和不同类型冻土区的年平均升温度数。据此完成7
-8题。
季节浅层土壤年
平均升温度数(℃)
春季0.26
夏季-01
秋季0.25
7.2000—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浅层土壤温度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A.春季升温使草原返青期推迟
B.夏季降温使高山草甸生物量减少
C.秋季升温使河谷地区农作物成熟延迟
D.冬季升温使冻土区微生物活动增强
8.若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持续增加,可能导致()
A.永久冻土区面积扩大
B.季节性冻土区的地表温度变化趋于平缓
C.未冻土区土壤水分减少
D.区域小气候趋于干旱
琼东南盆地位于我国南海北部大陆架,中新世时期经历多次气候变化。研究人员通过重建琼东南盆地的
古植被演替来反映气候变化特征,该地早中新世时期相对暖湿。如图示意琼东南地区中新世草本植物、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的演化。据此完成9-10题。
9.从植物群落稳定性角度分析,该地区植被从乙到丙的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是()
A.稳定性增强,因为优势树种从多种变为单一
B.稳定性减弱,因为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
C.稳定性增强,因为针叶树适应能力强且分布扩张
D.稳定性减弱,因为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生存空间缩小
10.从早中新世到晚中新世,该地气候变化的特征是()
A.暖湿化B.冷干化
C.先变冷干后变暖湿D.先变暖湿后变冷湿
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东南沿海平原某地于2020年开展国土综
合整治。如表为该地2019年至2022年不同生态系统面积变化情况(单位:km2)o完成11-12题。
年份城区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201914.8312.902.876.1820.68
202215.9414.042.336.1419.03
11.该地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土地整理
②建设用地占用
③实施生态退耕
④种植结构调整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2.2019年至2022年,该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是()
A.滩涂养殖规模扩大B.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固碳释氧能力提高D.防风固沙效益下降
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存在的固态水体,如图是冰冻圈构成及其时间尺度示意图。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显
著萎缩,对全球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构成威胁。读图,回答第13-15题。
[,
I雪:1
河冰和期1
1海:冰1
S3比正3一
[土
r浓能边缘源架[冰原।
f1
小时天月年世纪千年
13.近年来,冰冻圈变化引起我国高纬地区河流冬春季径流量增加,夏季径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变化减
小,原因有()
①积雪消融提前
②冰川融化增多
③冻土融化加剧
④海冰不断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冰冻圈变化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彻底改变海洋生态系统
B.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C.高寒区水利工程维护难度加大
D.利于干旱区持续扩大农业规模
15.冰冻圈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还可以提供文化旅游等服务。我国依托打造“美丽冰冻圈”,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的省区是()
A.新B.鲁C.琼D.沪
图示意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及附近地区。该区域分布有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
统,且系统供给的生态服务年际波动显著。据此完成16-17题。
39°0/
图例
5河流
38"0'尚程/m
<=1500
1500-1700
1700-1900
is1900-2100
■2100-2300
・2300-2500
■>2500
16.绿洲生态系统分布于图中的()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17.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供给生态服务年际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表蒸发量B.地表径流量
C.土壤肥力D.人类活动
下图示意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及附近地区。该区域分布有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
系统,且系统供给的生态服务年际波动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02,
图例
>河流
高程/m
I1<1500
II1500-1700
I1700-1900
I|1900-2100
I12100-2300
I12300-2500
^■^2500^
18.为提升图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效益,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在甲区域发展高耗水农业
B.在乙区域种植速生经济林
C.在丙区域发展铁矿精炼业
D.在丁区域设置禁止开发区
数据中心是处理和存储数据的关键设施,占用大量空间并消耗大量电力。将服务器置于海底数据舱,利
用海水冷却,可节约资源、提升安全性和计算能力。全球的数据中心网络主要依靠海底电缆进行连接。
中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舱位于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该地区是国际海缆登陆点之一,位于琼东上升
流区域。海底数据中心,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海洋和数字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图
为陵水海底数据中心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9°E110!E
20a
出港口
"T机场
⑥⑥城市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数据中心
〜22一等温税/C
19.中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舱选址的优势条件是()
①有利于数据的传输
②上升流区冷却性优
③高速高铁交通便利
④该地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海底数据中心利用海水冷却服务器的目的主要是()
A.减少碳排放B.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C.降低故障率D.增加数据存储容量
解答题(共5小题)
21.(2025春•思明区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lOkaBP(表示距今1万年)起,如图所示区域海平面上升,5.5kaBP时达到顶峰,
而后逐渐退至当前的位置。7〜5.5kaBP,甲平原地区聚落逐渐向河流上游方向迁徙;乙山地地区由于水
土流失严重,聚落通常选址于北坡。7〜4kaBP是图示区域渔猎经济(采摘、狩猎、江河捕鱼)向农业
(种植业)经济转变的时期,即从事种植业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多,但丙沿海地区却仍以渔猎经济为主。
122,124°
山峰、
海城Zm
(1)推测图示地区7〜5.5kaBP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并说明推测理由。
(2)判断7〜5.5kaBP期间乙地区的经济方式(农业经济或采猎经济),并说明判断理由。
(3)指出5.5〜4kaBP期间甲平原地区聚落的迁徙方向,并简析同期丙地区难以转变为农业经济的主要
原因。
22.(2025春•兖州区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圳市福田区鲸鹏径一号桥生态廊道修复项目,作为国内首座兼顾人行步道和独立生态廊道的廊桥,人
行步道仅占桥面1/10,廊桥以“雾森系统”模拟山林温湿条件,培育80余种乡土植物,营造了常绿阔
叶林、灌草丛、池塘湿地三大共享生态系统,搭建多维智慧监测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适应性智慧管理。
贯通后不仅实现了梅林山与银湖山之间的生态缝合修复,而且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新去处。如图示意深
圳鳏鹏径一号桥景观。
(1)简析鳏鹏径一号桥生态廊道修复中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原因。
(2)说明鳗鹏径一号桥生态廊道生态修复的意义。
(3)列举加强对鳗鹏径一号桥生态廊道的维护措施。
23.(2025春•徐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三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业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粮食年产量占全国20%以上。2019年全域
化肥、农膜和农药使用量分别占全国的24.93%、9.90%和H.78%,相比2000年分别增加48.39%、40.34%
和93.42%,三种农用物资投入增长所导致的碳排放增量高达468.87万吨。
材料二下表显示2001~2019年东北三省农业碳源碳排放增长率及占比(排放量/农业碳排放总量X
100%)。
化肥农业机械农膜农药农业灌溉农业翻耕
增长率(%)2.553.772.124.925.432.34
占比(%)75.129.628.395.381.020.47
材料三下图为“2001〜2019年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增速和驱动因素对农业碳排放的贡献率示意
图
排
贡4
OO40000
放
献3OO
量
率30000
农8(2OO(
业
%OO20000万
碳
)1吨
排410000)
放O
总00
量
增-1OO-10000
速-2OO
(-20000
%-4-3OO
)-30000
2001200420072010201320162019年农业农业农业经济农业劳动
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力规模
(1)描述东北三省2001-2019年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规律。
(2)从农业技术的角度,提出减少东北农业碳排放的措施。
(3)近年来,东北三省开展大规模退耕还湿工程,分析退耕还湿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24.(2025春•长沙校级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陵兰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83.7%被冰雪覆盖,其冰盖对气候变化响应比南极更敏感。格陵兰岛西
南部沿海冰川移动速度最快(每年数千米),远超冰盖其他区域。研究表明,冰川流动越快,冰裂隙越
深,冰盖消融与海平面上升风险越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预计会有更多裂缝形成,冰川流动更快的地
方,裂缝也加大加深。图为格陵兰岛位置及冰盖分布示意图。
(1)分析格陵兰冰盖对气候变化响应比南极更敏感的主要原因。
(2)分析格陵兰冰盖西南部沿海冰川移动速度最快的主要自然原因。
(3)简述冰川快速移动对冰盖消融过程的影响。
(4)说明格陵兰西南部冰盖融化对该海区海水性质和运动的影响。
60°W40°W20°W
25.(2025•和平区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已于2004年实现了碳达峰,是实现碳达峰最早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并计划于2050年实现全国范围
内的碳中和,现已在图中CCUS集群区率先实现区域性碳中和。CCUS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简称CCUS)是碳减排关键技术之一,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过程、能
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一系列技术的总和。
下面图表为巴西主要可再生能源产业主要分布区和各类能源发电成本表。
大水电小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化石能源
2023年发电量占比(%)59.73.711.51.87.115.2
电价(美元/兆瓦时)34.4534.4545.4997.66120.94108〜223
(1)说明图中风电装机集中区发展风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2)图中小水电站集中分布区是巴西的重要农业区,区域内建设了大量小型水电站,分析其合理性。
(3)分析图中CCUS集群分布区能率先实现区域性碳中和的原因。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湘教新版期末必刷常考题之生态环境保护
与国家安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AABABDDBBDC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BCACBDCA
选择题(共20小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提供服务所产生的价值,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
关。图示意2000〜2020年郑州市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O
%
)-5
T0
T5
0
-2
5
-2T
T0
5
-40
食物原材料水资源气体气候环境水文土壤维持生物美学
生产生产供给调节调节净化调节保持养分多样性景观
1.2000〜2020年,郑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是()
A.整体下降B.整体上升C.波动上升D.基本不变
【分析】2000〜2020年,郑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到,2000-2020年郑州市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度,所有类型的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度均为负值。这表明在这20年间,郑州市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在减少,所
以整体呈现下降趋势,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2000〜2020年,郑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
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针对变化度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郑州市在未来土地利用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增加水域面积B.划定耕地红线
C.增加林地面积D.扩大建设用地
【分析】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供给服务(提供食物、矿产、生物、淡水资源等)、调节服务(净化空
气,调节气候,缓解土壤侵蚀,净化水体等)、文化服务(身心健康、娱乐和生态旅游,美学价值、精
神价值等)、支撑服务(养分循环、光合作用、水循环、土壤的形成等)。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变化度最大的是水资源供给(或水文调节),说明水资源
供给(或水文调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增加水域面积可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或水文调
节),A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划定耕地红线可提高食物生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B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增加林地面积对增加郑州市水资源供给(或水文调节)作用有限,C错
误。
扩大建设用地可能会减少水域面积,降低水资源供给(或水文调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
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等边浅蛤主要栖息于海水清澈,沙滩细软的地方。南鹿列岛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贝藻类海洋自然保护区。
某科研团队对南鹿列岛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进行了监测和研究。图为南鹿大沙番采样断面示意图(图1)
和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的月际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27.49°N
27.47°N
27.45°N
27.43°N
图1
301
3.大沙番适宜等边浅蛤生存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位于温带海区,光照充足
B.湾口较封闭,波浪作用小
C.有冷海水上泛,温度适宜
D.风力侵蚀强,泥沙较细腻
【分析】大沙番适宜等边浅蛤生存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地形、水质、波浪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经纬度(约27.43。-27.49°N)可知,该区域位于亚热带海区并非温带海区,A错
误。
从图1大沙番的海湾形态来看,湾口较封闭,这种地形使得波浪作用小,有利于喜欢栖息在海水清澈环
境的等边浅蛤生存,因为波浪作用小,海水不易被搅动变浑浊,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冷海水上泛过程中可能会携带海底的泥沙、有机物碎屑等悬浮物质,使
海水的浑浊度增加,不利于喜欢栖息在海水清澈环境的等边浅蛤生存,C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主要是海洋环境,风力侵蚀作用相对较弱,且等边浅蛤适宜沙滩
细软环境,与风力侵蚀强弱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大沙看适宜等边浅蛤生存的有利条件的相关知识,解
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等边浅蛤主要栖息于海水清澈,沙滩细软的地方。南鹿列岛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贝藻类海洋自然保护区。
某科研团队对南鹿列岛大沙看等边浅蛤数量进行了监测和研究。下图为南鹿大沙番采样断面示意图(图
1)和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的月际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大沙番北
大沙番南
A.人类活动影响大B.自然灾害威胁大
C.海水温度影响大D.东南季风影响大
【分析】大沙番北7月较3月平均生物量低的原因主要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水质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大沙右北7月较3月平均生物量低的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
影响大,7月是旅游旺季,人类活动增加可能导致等边浅蛤的生存环境受到干扰,A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灾害如台风等可能影响生物量,但材料中并未提到自然灾害对等边
浅蛤的影响,B错误。
虽然海水温度会影响生物量,但材料中并未提到温度变化是主要原因,C错误。
东南季风可能会影响海洋环境,但材料中并未提到季风对等边浅蛤生物量的直接影响,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大沙番北7月较3月平均生物量低的原因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等边浅蛤主要栖息于海水清澈,沙滩细软的地方o南鹿列岛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贝藻类海洋自然保护区=
某科研团队对南鹿列岛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进行了监测和研究。如图为南鹿大沙番采样断面示意图(图
1)和大沙番等边浅蛤数量的月际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5.南鹿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等边浅蛤,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潮间带旅游活动范围
B.在核心区禁止底拖网捕捞
C.人工投放幼蛤使数量增加
D.修建防波堤减少潮汐作用
【分析】南鹿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等边浅蛤的措施主要从人类活动、捕捞、生态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扩大潮间带旅游活动范围会增加人类活动对浅海环境的干
扰,破坏等边浅蛤的生存环境,不利于保护,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核心区禁止底拖网捕捞,能减少对海底生物(包括等边浅蛤)及其生
存环境的破坏,是保护等边浅蛤的有效措施,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人工投放幼蛤可能会因为改变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引发新的生态问题,
不是最可能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C错误。
潮汐作用是自然现象,修建防波堤减少潮汐作用不现实,且可能会改变海洋生态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对
其他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南鹿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等边浅蛤的措施的
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6.研究揭示,2000~2019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遥感数据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生长季节叶
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显著增加。表和图分别为2000~2019
年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浅层土壤的年平均升温度数和不同类型冻土区的年平均升温度数。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季节浅层土壤年平均升温度数(℃)
春季0.26
夏季-0.1
秋季0.25
冬季0.29
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反射率降低
C.地面辐射减弱D.大气逆辐射增强
【分析】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
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
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
作用。
【解答】解:近20年太阳辐射不会发展明显变化,A错误。
地面反射率主要影响冬季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对春季、夏季和秋季影响较小,B错误。
土壤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C错误。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近20年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浅层土壤年平均升温度数主要表现为正值,说明其升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大气逆辐射
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浅层土壤年平均呈现升温趋势,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壤温度的变化,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研究揭示,2000-2019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遥感数据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生长季节叶
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显著增加。如表和如图分别为2000-
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浅层土壤的年平均升温度数和不同类型冻土区的年平均升温度数。据此完成7
-8题。
季节浅层土壤年
平均升温度数(℃)
春季0.26
夏季-0.1
秋季0.25
7.2000—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浅层土壤温度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A.春季升温使草原返青期推迟
B.夏季降温使高山草甸生物量减少
C.秋季升温使河谷地区农作物成熟延迟
D.冬季升温使冻土区微生物活动增强
【分析】2000-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浅层土壤温度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从生物量、降
水、气温、土壤温度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春季升温会使草原返青期提前,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对高山草甸生物量多少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夏季虽然降温但幅度不大,
且夏季本身温度较高,降水较多,不一定会使其减少,B错误。
青藏高原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秋季升温可能使农作物成熟提前,C错误。
冬季升温使冻土区温度升高,微生物活动增强,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2000—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浅层土壤温度变化
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8.若青藏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持续增加,可能导致()
A.永久冻土区面积扩大
B.季节性冻土区的地表温度变化趋于平缓
C.未冻土区土壤水分减少
D.区域小气候趋于干旱
【分析】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制造氧气、调节气候、增加
大气湿度、吸烟滞尘、美化环境、减弱噪音等作用,但环境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植被覆盖面积持续增加,会使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地
面温度升高幅度减缓。但永久冻土区面积扩大需要温度大幅下降,而植被增加只是减缓升温,并非使温
度大幅降低,所以不会使永久冻土区面积扩大,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增多,春季升温时植被蒸腾等作用增强,这会加快季节性冻土区热
量交换。热量交换加快使得冻土融化提前,地表温度不会快速上升。秋冬季节,植被如同一个“毛毯”,
其枯枝落叶等覆盖在地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面与外界的直接热量交换,使其温度较以前高,全年
变化趋于平缓,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植被覆盖面积增加,其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未冻土区能够保持更多水分,
所以土壤水分可能增加,而不是减少,C错误。
植被增多,其蒸腾作用会增强。蒸腾作用增强会向大气中释放更多水汽,使得区域小气候可能趋于湿润,
而不是干旱,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植被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
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琼东南盆地位于我国南海北部大陆架,中新世时期经历多次气候变化。研究人员通过重建琼东南盆地的
古植被演替来反映气候变化特征,该地早中新世时期相对暖湿。如图示意琼东南地区中新世草本植物、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的演化。据此完成9-10题。
9.从植物群落稳定性角度分析,该地区植被从乙到丙的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是()
A.稳定性增强,因为优势树种从多种变为单一
B.稳定性减弱,因为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
C.稳定性增强,因为针叶树适应能力强且分布扩张
D.稳定性减弱,因为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生存空间缩小
【分析】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及原因主要从物种丰度、稳定性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从乙到丙,物种丰富度下降,如常绿阔叶树分布范围缩小
等,物种丰富度越低,植物群落稳定性越弱,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优势树种从多种变为单一,会使群落稳定性减弱而非增强,A错误。
虽然针叶树适应能力强且分布扩张,但整体物种丰富度下降,群落稳定性减弱,C错误。
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生存空间变化不是影响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关键是物种丰富度的变化,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的相关知识,解题
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0.从早中新世到晚中新世,该地气候变化的特征是()
A.暖湿化B.冷干化
C.先变冷干后变暖湿D.先变暖湿后变冷湿
【分析】从早中新世到晚中新世,该地气候变化的特征主要根据植被变化分析可知。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从早中新世到中中新世早、中期,针叶林下部林线向高海
拔退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向高海拔区域扩张,反映出气候暖湿化;从中中新世晚期到晚
中新世,常绿阔叶林面积缩小,针叶林分布面积扩大向低海拔扩张,且蕨类植被(喜湿)面积扩张,反
映了温度下降和湿度上升,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从早中新世到晚中新世,该地气候变化的特征的相关
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东南沿海平原某地于2020年开展国土综
合整治。如表为该地2019年至2022年不同生态系统面积变化情况(单位:km2)o完成11-12题。
年份城区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201914.8312.902.876.1820.68
202215.9414.042.336.1419.03
11.该地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土地整理
②建设用地占用
③实施生态退耕
④种植结构调整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分析】该地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土地占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农村土地整理一般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布局,通常会使农田生态系统更加
规整,面积不一定会减少,所以不是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①错误。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城区生态系统面积从2019年的14.83km2增加到2022年的15.94km2,建设用地的增
加很可能占用了农田,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减少,②正确。
该地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实施生态退耕会使部分农田转变为森林、草地等生态用地,从而使农田生态系
统面积减少,③正确。
种植结构调整主要是改变农作物的种植种类,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大幅变化④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该地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2.2019年至2022年,该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是()
A.滩涂养殖规模扩大B.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固碳释氧能力提高D.防风固沙效益下降
【分析】2019年至2022年,该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主要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
【解答】解:表格中未涉及滩涂养殖相关信息,无法得出滩涂养殖规模扩大的结论,A错误。
从表格看,森林生态系统面积从2019年的12.90—2增加到2022年的14.04knE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功
能,其面积增加,涵养水源功能应增强,B错误。
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固碳释氧,所以固碳释氧能力提高,C正确。
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平原,风沙活动少,且表格信息未体现防风固沙效益相关变化,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生态服务价值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
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存在的固态水体,如图是冰冻圈构成及其时间尺度示意图。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显
著萎缩,对全球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构成威胁。读图,回答第13-15题。
I,一,I
河冰和湖:冰二]
I海:冰―I
।:冰M和冰.:一।
:一法士:
厂林..纸....兴迪冰原।
小时天月年世纪千年
13.近年来,冰冻圈变化引起我国高纬地区河流冬春季径流量增加,夏季径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变化减
小,原因有()
①积雪消融提前
②冰川融化增多
③冻土融化加剧
④海冰不断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近年来,冰冻圈变化引起我国高纬地区河流冬春季径流量增加,夏季径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
变化减小的原因从全球变暖、积雪消融、冻土融化、径流量变化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如果积雪消融提前,那么在春季节开始时,就有更多的融水流入河流,导致冬春季径流量
增加,同时,由于积雪提前消融,夏季时可供融化的积雪量减少,从而导致夏季径流量减少,故①对。
如果冰川融化增多,更多是在夏季发生,这会导致夏季径流量增加,而不是减少,因此,这个选项与题
目描述的现象不符,故B错。
冻土融化也会增加地表水的流动性。如果冻土在春季节开始时就加速融化,它会贡献更多的水流给河流,
从而增加冬春季的径流量。同时,冻土的早期融化可能减少了夏季可融化的量,导致夏季径流量减少,
故C对。
海冰的减少主要影响海洋环境,而对内陆河流的径流量直接影响有限。除非海冰减少导致了显著的降水
模式改变,否则它不太可能是导致河流径流量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这个选项与题目描述的现
象关联不大,故④错。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冰冻圈为载体,考查冰冻圈变化与河流径流量的关系,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
问题。
14.冰冻圈变化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彻底改变海洋生态系统
B.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C.高寒区水利工程维护难度加大
D.利于干旱区持续扩大农业规模
【分析】冰冻圈变化带来的影响从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栖息地消失、海洋环境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冰冻圈的变化,特别是北极和南极的海冰减少,确实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例如影
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但要说“彻底改变”可能过于绝对,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
韧性和恢复能力,故A错。实际上,冰冻圈的变化,如高山冰川的消退,很可能导致山地生态系统的
不稳定;冰川消退会影响水源供应,改变土壤条件,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B错。
冰冻圈的变化,特别是冰川的消退和冻土的融化,会导致高寒区的水文条件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会增
加水利工程的维护难度,例如水库的渗漏、堤坝的稳定性等问题,故C对。
冰冻圈的变化与干旱区的农业规模扩大之间没有直接的正面关系。实际上,冰冻圈的变化可能导致全球
气候模式的变化,其中一些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加干旱,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故D错。
故选:Co
【点评】本题以冰冻圈为载体,考查冰冻圈变化带来的影响,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
15.冰冻圈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还可以提供文化旅游等服务。我国依托打造“美丽冰冻圈”,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的省区是()
A.新B.鲁C.琼D.沪
【分析】''美丽冰冻圈”资源的地区,具备冰川等自然景观可以吸引游客,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解答】解: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部分地区如天山山脉拥有冰川等冰冻圈资源,这些自然景观可以构
成“美丽冰冻圈”,并吸引游客,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故A对。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具备典型的冰冻圈资源,故B错,
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属于热带气候,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阜阳市房屋租赁合同变更协议书8篇
- 改造工程加固方案费用(3篇)
- 泛光照明工程方案(3篇)
- 东莞园林工程方案(3篇)
- 顶管工程照明方案(3篇)
- 球磨机检修培训课件
- 安全文明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环境应急组织知识培训课件
- 猫眼美甲课件
- 堤防工程外观评定方案(3篇)
- 2025年承包学校食堂餐饮废弃物处理合同
- 2024年安徽大学招聘真题(行政管理岗)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练试题及答案(全套)
- 2025年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并带答案
- GB/T 10257-2025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策略规划方案
- 2025年江苏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试题
-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检测
- 2025-2026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知识试卷(环境工程知识)2025年试题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