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若收入10元记作+10元,

则支出10元记作()

A.+10元B.-10元C.0元D.+20元

2.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要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下列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x)2=9x2B.5%-2%=10%

C.%6+%2=%3D.(%—2)2=X2—4

4.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尺和直尺按如图摆放,若乙1=50。,则42的度数是()

A.50°

B.60°

C.70°

D.80°

5.为了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生产实践中往往采用多个视图来反映同一物

体不同方面的形状.如图中飞机的俯视图是()

十主视方向

6.如果关于%的分式方程胃+若=2无解,那么实数小的值是()

第1页,共30页

A.m=1B.m=-1

C.m=1或TH=-1D.THH1且?nW—1

7.假定鸟卵孵化后,雏鸟为雌鸟与雄鸟的概率相同.如果2枚鸟卵全部成功孵化,那么2只雏鸟都是雄鸟的

概率是()

A-BD.1

-2-l4

8.神舟二十号发射窗口时间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为激发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的兴趣,学校组织900

名师生乘车前往航空科技馆参观,计划租用45座和60座两种客车(两种客车都要租),若每名学生都有座

位且每辆客车都没有空座位,则租车方案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9.如图,在菱形力BCD中,乙4=60。,48=4,动点E从点A出发沿边力B-BC匀速

运动,运动到点C时停止,过点E作4。的垂线在点E运动过程中,垂线/扫过菱形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点E运动的路程为无(x>0).下列图象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

10.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丰0)的图象与久轴交于两点(一1,0),(%i,0)

且2</<3,下列结论:

(Dabc>0;②2a+c<0;③4a-b+2c<0;④若nt和n是关于工的一元二次方

程a(x+l)(x—%i)+c=0(a40)的两根,且m<n,则n>2;

rC

于式的不等式a%+bx+c>-—x+c(aH0)的解集为0<%其中正确结论

xi

的个数是()

A.2B.3C.4D.5

第2页,共30页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中国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7500亿爪3,人均占有水量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10位.将

27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若代数式高+(%-2025)°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13.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0cm,母线长为90on,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度.

14.如图,在UMBCD中,BC=24B=8,连接力C,分别以点A,C为圆心,E/

大于2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F,作直线EF,交力。于点M,交BC

于点N,若点N恰为BC的中点,贝的长为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4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内交于点力,与%轴交于点B,点C坐标为(0,3),连接力C,

BC,若4C=BC,则实数k的值为.

16.等腰三角形纸片ABC中,AB=AC,将纸片沿直线Z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直线/交力B于点D,交直线4C

于点E,连接BE,若力E=5,tan^AED=p则△BEC的面积为______.

4

17.利用几何图形的变化可以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图案.如图,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以。力为边作Rt4044i,使NOA41=90°,

44。41=30°,再以。41为边作RtaOAiAz,使/。4M2=90°,

乙41。4=30。,过点力,&作弧@2,记作第1条弧;以。&为边

作Rt△。424,使43=90°,^A2OA3=30°,再以。&为边作

OA3A4,使4。4344=90°,N43。44=30°,过点42,人3,44作弧

记作第2条弧……按此规律,第2025条弧上与原点。的距离最小的点的

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69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10分)

(1)计算:<9-|1-72|+2sin45°-(1)-2;

(2)分解因式:2x3-8x.

第3页,共30页

19.(本小题5分)

解方程:%2-lx12.

20.(本小题8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将2025年定为“体重管理年”,并实施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行动,某校响应号召,

计划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系列体育活动,筹备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四个球类运动的体育社团,倡导学

生全员参加,为了解学生对这四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对其进行了“我最喜爱的球

类运动项目”问卷调查(每名学生在这四项球类运动项目中选择且只能选择一项),将这部分学生的问卷进行

整理,依据样本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填空:m=;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3)扇形统计图中,“足球”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度;

(4)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21.(本小题10分)

如图,△4BC内接于。0,AB为。。的直径,点。在4B的延长线上,连接CD,NBCD=乙4,过点B作BE1AD,

交CD于点E.

(1)求证:CD是。。的切线;

(2)若点B是4。的中点,且BE=3,求。。的半径.

第4页,共30页

22.(本小题10分)

2025年春晚舞台上的机器人表演,充分演绎了科技与民族文化的完美融合.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某校组织科技活动“机器人走进校园”,4/热情瞬间燃爆.校园里一条笔直的“勤学路”上依次设置了A,B,

C三个互动区,机器人甲、乙分别从力,C两区同时出发开始表演,机器人甲沿“勤学路”以20米/分的速

度匀速向B区行进,行至B区时停留4.5分钟(与师生热情互动)后,继续沿“勤学路”向C区匀速行进,机器

人乙沿“勤学路”以10米/分的速度匀速向B区行进,行至B区时接到指令立即匀速返回,结果两机器人同

时到达C区.机器人甲、乙距B区的距离y(米)与机器人乙行进的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

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力,C两区相距米,a=;

(2)求线段EF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综合与实践

在探索几何图形变化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猜想、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可以获得典型的几何模型,运用几何

模型能够轻松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共同体会几何模型的“数学之美”.

(1)【几何直观】如图1,△力BC中,ABAC=90°,AB=AC,在△ABC内部取一点D,连接AD,将线段4D

绕点力逆时针旋转90。得至IJ线段2D',连接BD,CD',贝!ICD,与的数量关系是;^AD”与乙ADB

的数量关系是;

(2)【类比推理】如图2,在正方形4BCD内部取一点E,使NCED=90。,将线段CE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

到线段CE',连接E'B,延长E'B交DE的延长线于点凡求证:四边形CEFE,是正方形;

(3)【深度探究】如图3,矩形4BCD中,AB=3,8c=4,在其内部取一点E,使"ED=90。,将线段CE

CG4

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延长至点使,连接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

C90CECE'G,7CEF=?3GB,G8DEF,

第5页,共30页

连接力F,若4F=2,贝!|BF=;

(4)【拓展延伸】在矩形力BCD中,点E为BC边上的一点,连接力E,将线段力E绕点4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

AE',连接DE',若2D=372,AB=<6.则DE'的最小值为.

综合与探究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加:+3(a<0)与无轴交于点4(一1,0),C(6,0),与y轴交于

点、B,连接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点,连接P8,PC,当SgBc=24时,求点P的坐标;

(3)点G是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BG,若NCBG=45。,则点G的坐标为;

(4)如图2,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过点。作x轴的平行线I,过点C作CE12,垂足为点E,动点M,N分

别从点。,E同时出发,动点M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C方向匀速运动,动点N以每秒2个单位

长度的速度沿射线ED方向匀速运动(当点N到达点。时,点M,N都停止运动),连接MN,过点。作MN的垂

线,垂足为点尸,连接CF,贝UCF的取值范围是.

第6页,共30页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正”和“负”相对,所以,若收入10元记作+10元,则支出10元记作—10元.

故选:B.

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

的量.

2.【答案】D

【解析】解:力、B、C中的标志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C不符合题意

D、此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

图形,由此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3.【答案】A

【解析】解:A.(3X)2=9X2,此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B.5x-2.x=10x2,此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6-%2-%4,此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x-2)2=x2-4x+4,此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同底数幕的除法、完全平方公式逐一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同底数幕的除法的运算法

则及完全平方公式.

4.【答案】C

第7页,共30页

【解析】解:如图所示,

由题意,Z5=90°-30°=60°,

•••直尺的对边平行,

z3=z.1=50°,z.2=z.4,

Z4=18O°-Z3-Z.5=70°,

z2=z4=70°,

故选:C.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N3的度数,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N4的度数,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N2的

度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运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答案】A

【解析】解:如图中飞机的俯视图为选项/的图形.

故选:A.

根据从物体上方向下看得到的视图为俯视图,由此得解.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掌握从上面看几何体得到的图形就是几何体俯视图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方程去分母,得:mx-x-2(l-x),

整理,得:(m+l)x=2,

原方程无解,

•••逊式方程无解,贝1J:爪+1=0,解得:m=-1,

皴■式方程有增根,贝!I:%-1=0,解得:x=l,

把x=1代入(m+1)久=2,得:m+1-2,解得:m—1,

综上:根=1或根=-1,

故选:C.

分式方程无解的情况有两种:解为增根或变形后整式方程无解.需将原方程化简,分别讨论这两种情况对

第8页,共30页

应的zn值即可.

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注意正确计算.

7.【答案】D

【解析】解:画树状图如下:

开始

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2只雏鸟都是雄鸟的结果有1种,

•••2只雏鸟都是雄鸟的概率是

4

故选:D.

画树状图,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2只雏鸟都是雄鸟的结果有1种,再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

总情况数之比.

8.【答案】B

【解析】解:设租用45座客车x辆,60座客车y辆,

由题意得:45%+60y=900,

整理得:x=20-

1•1x、y均为正整数,

(X—162(久=12f(x=8f]比=4

ly=3或1y=6或=9或=12'

•••租车方案有4种,

故选:B.

设租用45座客车x辆,60座客车y辆,根据学校组织900名师生乘车前往航空科技馆参观,计划租用45

座和60座两种客车(两种客车都要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求出正整数解,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A

第9页,共30页

【解析】解:当点E在AB上时,如图,

•••N4=60°,I1AD,

^AEF=30°,

...AF=^AE=如EF=VAE2-AF2=?x,

1„„11<373

•••y=-zAF-EF=---x­—x=2

LZZZo

・・.此时图象为开口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排除C,D选项;

当点E在BC上且[与40相交时,作如图,

v/-A=60°,BHLAD,

・•.Z.ABH=30°,

AH=-AB=2,BH=AB2-AH2=2<3»

••-y=S&ABH+S矩形BEFH2x2眉+2>[3(x-4)=2cx_6门,

・•,此时图象为直线一部分;

当点E在8C上且Z与CD相交时,如图,

第10页,共30页

Z.C=Z-A=60°,11BC,CE=AB+BC—x=8—%,

・•.EF=CE-tan60°=V~3(8—%),

•••S&CEF=-EF=|(8-x)--/3(8-x)=苧(8-x)2>

y=S菱形ABCD一SACEF=人。,BH—苧(8—x)2=4x2y/~3—亨(8—x)2=--^-x2+8A/-3X—24A/-3(

此时图象为开口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排除8选项;

故选:A.

分三种情况:点E在2B上时,点E在BC上且[与力。相交时,点E在BC上且I与CD相交时,分别计算出阴影部

分面积的表达式,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菱形上的动点问题,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等,求出不同阶段y与久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抛物线开口向上,

a>0.

,•,抛物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

二当x=0,则y=c<0.

又r抛物线与x轴交于(-1,0),(久1,0),且2</<3,

1<—1+%]<2.

・•・对称轴是直线乂=匚卢=—*>0.

22a

Z)>0.

abc>0,故引昔误.

由图象可得,当%=2时,y=4a+2b+c<0,

第11页,共30页

又・.•当%=—1时,y=。—b+c=o,

•••b=a+c.

.•.4a+2b+c=4a+2a+2c+c=6a+3c<0.

2a+c<0,故②正确.

且对称轴是直线%=吟=一4>0,

2222a

22a

a>0,

•••a<—b<2a.

・•・2a+b>0.

2a+a+c>0,即3a+c>0.

・•・4a—b+2c=4a-a—c+2c=3a+c>0,故@@误.

2

由题意,•・,二次函数y=ax+bx+c(aH0)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一1,0),(xlf0),

•••y=ax2+b%+c=a(x+1)(%—jq).

•・,当汽=0时,y=c,

y=-c与y=c关于%轴对称.

如图所示,

••・y=ax2+b%+c=a(x+l)(x—勺)=—c时,即+l)(x—%。+c=0,结合图象可得m<-1,n>2,

故@正确.

由题意,y+c过(o,c),(xlto),

・•・可以作图如下.

第12页,共30页

y.

-i\o力3工

••・关于比的不等式a/+bx+c>--^x+c(a丰0)的解集是二次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

人1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关于%的不等式a/+b%+c>-^-x+c(a。。)的解集是0VX<勺,故⑤正确.

人1

综上,正确的有②④③共3个.

故选:B.

依据题意,由抛物线的图象开口向上,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及与x轴交于两点(-1,0),(久1,0),且2V久1<

3,再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而逐个判断即可得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题时要熟练

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关键.

11.【答案】2.75x104

【解析】解:27500=2.75X104.

故答案为:2.75x104.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x10八的形式,其中1W|a|<10,n为整数.确定兀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210时,n是正数;当原数

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x10皿的形式,其中13回<10,〃为整数,

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几的值.

12.【答案】乂〉3且久K2025

【解析】解:•••代数式/+。—2025)°有意义,

x-3>0且久—2025丰0,

x>3且%牛2025.

故答案为:%>3且乂力2025.

第13页,共30页

由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久-3>0且刀-202540,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与零指数幕的底数不能为零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160

【解析】【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有关扇形和圆锥的相关计算.解题思路: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紧紧抓住两者之间的两个对应关

系:

(1)圆锥的母线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半径;

(2)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正确对这两个关系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0c?n,则底面圆的周长是807U7H,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即侧

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是SOTicm,母线长为90on即侧面展开图的扇形的半径长是90cm.根据弧长公式即可计

算.

【解答】

解:根据弧长的公式?=黑得到:

loU

解得n=160度.

故答案为160.

14.【答案】473.

【解析】解:设MN交力C于点。,

由作图过程可知,直线EF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点。为AC的中点,乙CON=90°.

•••点N为BC的中点,

ON为△ABC的中位线,

ON//AB,

:.^LCAB=乙CON=90°.

•••BC=2,AB=8,

第14页,共30页

AB=4,

AC=VBC2-AB2=V82-42=4V3.

故答案为:4<3.

设MN交4c于点0,由作图过程可知,直线EF为线段力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点。为力C的中点,NC0N=90。,

进而可得ON为△4BC的中位线,可得。N//AB,则“AB="ON=90。,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VBC2-AB2=V82-42=473.

本题考查作图一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

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5.【答案】-6

【解析】解:当y=0时,0=—久一1,解得乂=一1,

点B的坐标为(-1,0),

•••点C坐标为(0,3),

•••BC=VOB2+0C2=VI2+32=710,

设点力坐标为(zn,-m—1),

•••AC2—(jn-0)2+(—m—1—3)2=2m2+8m+16,

•••AC=BC,

:.AC2=BC2,

2m2+8m+16—10,

解得根1=-3,m2-1(不合题意,舍去),

m――3,

二点4坐标为(一3,2),

2Q——k—,

解得k-6,

故答案为:-6.

求出点B的坐标为(-1,0),设点a坐标为(m,一小一1),根据AC=BC,得到2nl2+8爪+16=10,解方程

并进一步即可得到点4坐标为(-3,2),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实数k的值.

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根据=和勾股定

理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号或影

第15页,共30页

【解析】解:如图,

BH

•・・将纸片沿直线/折叠,使点4与点B重合,

/.DELAB,AD=BD,AE=BE=5,

・•.匕ADE=90°,

tanZ.AED=黑=:,

DE4

设ZD=3%,DE=4%,

•••AE=5x=5,

•,•%=1,

AD=BD=3,DE=4,

AB=AC=6,

・•.CE=1,

.SMBE_)x6x4_5

•.----------——,

S/1CBESACBE1

_12

''△CBE=-5~»

如图,

•・・将纸片沿直线/折叠,使点4与点B重合,

第16页,共30页

/.DELAB,AD=BD,AE=BE=5,

・•・^ADE=90°,

A厂八AD3

tanZ-AED=—=

DE4

设/。=3%,DE=4%,

•••AE=5%=5,

AD=BD=3,DE=4,

AB=AC=6,

・•・CE=11,

...S^ABE_)x6x4_5

SACBES^CBE11

_132

综上所述48EC的面积为半或早,

故答案为:费或早.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DEI4B,AD=BD,AE=BE=5,设/。=3%,DE=4%,得到ZE=5%=5,求得

AB=AC=6,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

键.

17.【答案】(-加04048,,?4048^乂、/^)

【解析】梅相根据题意可知:。4=2,

…OA2c2

°&=右而=逅=2*遍,

2

°42==2xaX房=2X借)2

°43=关条=2X信)2X哥2X(Q

04n=2X(另产,

•.•点A,a,42作弧02为第1条弧,

点4,A3,44作弧尺局为第2条弧,

第17页,共30页

••Z4048A5050组成第2025条弧,

•.第2025条弧上与原点。的距离最小的点为4048,

711clic?4048?4049

••。44048=2X(^=)=2X^2024=^2024,

•,Z-AOA1=30°,Z-ArOA2=30°,Z-A2OAI,=30°,Z.A3OA4=30°,...»

••12次操作循环一周,

••4048+12=337…4,

,•Z-AOA^,Q^Q=120°,

过点/4048作/4048”_LX轴于点M,如图所示:

y

->

A

・•・ZMOX4048=180。-120°=60°,

124049240487~32的4924048XA/r3

°M=%048Xcos60°=2X32024=32024'44048“=°”4048XS讥60°=—X22024=—^2024-'

2404824048x6

^^4048(一32024,~32024-)

・•・第2025条弧上与原点。的距离最小的点的坐标为(一募,弓募昆).

2M4824048X/3^

故答案为:(―32024,~32024―。

2=

分别求出°&=9=j=2><房,。力黑=2*点乂卷=2X(W)2,OA3=^=2X

(房)2x房=2X(W)3,…,得出。4n=2x(总产,根据题意得出第2025条弧上与原点。的距离最小的

点为力4048,求出。A4048=2X=2X:2024=^2024,根据=30。,Z.A1OA2=30。,NAZOAS=

30°,乙43。44=30°,得出NAOA4048=120°,然后求出结果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探索,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计算,根据题意找出一般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第18页,共30页

18.【答案】一5;

2x(%+2)(%—2).

【解析】(1)6-11-721+2sin45。—(1)-2

=3-(/2-l)+2x^--9

=3-72+1+72-9

=-5;

(2)2x3-8%

=2x(/—4)

=2x(x+2)(x—2).

(1)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幕的运算法则计算,再合并即可;

(2)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实数的运算,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4,久2=3.

【解析】解:整理得:X2-7%+12=0,

因式分解得:(比一4)(%-3)=0,

所以比一4=0或x—3=0,

解得Xi=4,x2=3.

先移项,再将左边因式分解,进一步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

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24;

见解答;

86.4;

960人.

【解析】(1)样本容量为:18+36%=50,

故m=100=24,

故答案为:24;

(2)篮球人数为:50-12-18-4=16,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第19页,共30页

故答案为:86.4;

(4)3000XIIX100%=960(A).

答:估计该校最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约有960人.

(1)用排球的人数除以36%可得样本容量,再用足球的人数除以样本容量即可求出租的值;

(2)用样本容量分别减去其它三个球类的人数可得篮球人数,再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3)用360。乘足球对应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答案;

(4)用样本估计总体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

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答案】见解析;

O。半径为3,!.

【解析】(1)证明:连接。C,

:是O。的直径,

•••^ACB=90°.

NA+A.ABC=90°.

OB=OC,

•••Z-ABC=Z-OCB,

乙BCD=Z-A,

••・(BCD+乙OCB=90°,

BPzOCD=90°,

第20页,共30页

E

•••OC1CD,

•・•。。为。。的半径,

・•.CD是。。的切线;

(2)解:•・•点B是/。的中点,

.・.BD=AB=20C.

•・•OB=0C,

0D=OB+BD=3。。,

.QC_1

'0D=3f

BE1AD,

••・乙DBE=90°,

又•・•乙OCD=90°,

.cBEOC1

"血=而=而=?

DE=3BE=9,

在R3DBE中,

BD=VDE2-BE2=V92-32=6/1,

OC=

即O。半径为3,].

(1)连接O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乙4cB=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N4BC=乙OCB,求得N0CD=90°

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到结论;

(2)由点B是4D的中点,得到BD=4B=20C.求得。D=OB+BD=30C,得到卷=,根据三角函数的定

义得到DE=3BE=9,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正确地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第21页,共30页

22.【答案】240,7.5;

y=15%-135(9<x<15);

7分或11分或13分.

【解析】(1)由图象可知,A,8两区相距150米,B,C两区相距90米,则4C两区相距

150+90=240(米),

机器人甲到达B区时所用时间为150-20=7.5(分),

,,,a—7.5.

故答案为:240,7.5.

(2)机器人乙到达B区时所用时间为90+10=9(分),

•••E(9,0),

机器人乙从B区返回C区过程中的速度为90+(15-9)=15(米/分),

则>=15(%-9)=15%-135,

线段EF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15x-135(9<%<15).

(3)当0W%W7.5时,当机器人甲、乙相距30米时,得20%+10久+30=240,

解得尤=7,

当9WXW12时,当机器人甲、乙相距30米时,得15%—135=30,

解得x=11,

当12<久315时,机器人甲的速度为90+(15—12)=30(米/分),则y=30(久一12)=30%-360,当

机器人甲、乙相距30米时,得15%-135-(30比一360)=30,

解得比=13,

•••机器人乙行进的时间为7分或11分或13分时,机器人甲、乙相距30米.

(1)由图象直接可得A,B两区的距离和B,C两区的距离,从而求出4C两区的距离,再由时间=路程+速度

求出机器人甲到达B区时所用时间,即a的值即可;

(2)由时间=路程+速度求出机器人乙到达B区时所用时间,从而得到点E的坐标,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

EF段的速度,再由路程=速度x时间求出线段EF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即可;

(3)分别讨论机器人甲在B区左侧时、机器人乙到达B区并开始返回时至机器人甲在B区停留结束时、机器人

甲从B区出发至到达C区三个时间段内机器人甲、乙相距30米时对应x的值即可.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相等(或CD'=BD);相等(或乙4D7C=4ADB)

见解析;

第22页,共30页

37218

~55;

/6

T,

【解析】(1)解:•••将线段力。绕点力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4。

."DAD'=90。,/,

•••NB4C=90°,

•••^BAC-^DAC=^DADf=ADAC,^^DAB=ADzAC,

又:AB=AC,

・•.△DABgAD'AC(SAS),

CD'=BD,/.ADzC=Z.ADB-,

故答案为:相等(或CD,=BD);相等(或NAD,C=N4DB);

(2)证明:••・四边形A8CD是正方形,

:.4CB=90°,BC=DC.

•••CE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CE,,

:.乙ECE'=90。,CE=CEr.

•••乙DCB=/.ECE'=90°,

:.4CB-乙BCE=乙ECE/-乙BCE

即4>CE=NBCE,.

BCE7以△DCE(S力S).

."BE'C=乙DEC=90°.

•••/.CED+/-CEF=180°,

;.XEF=90°,

.­.乙BEzC=乙ECE'=乙CEF=90°.

••・四边形CEFE,是矩形.

又;CE=CE',

••・四边形CEFE,是正方形;

(3)解::CE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

,.乙ECE/=90。,CE=CEf,

..CG__4

••'CE/=V

第23页,共30页

,CG_4

''~CE

•・•四边形⑷?C。是矩形,AB=3,BC=4,

•••CD=AB=3,

,BC_4

"'CD~3"

.—CG=_—BC=_一4«

CECD3

•・•乙DCB=乙ECE/=90。,

:.乙DCB—乙BCE=^ECE'一乙BCE,BPzDCE乙BCE

••.△BCGs^DCE,

••・乙BGC=CDEC=9。。,

•・•乙CED+Z.CEF=180°,

・•・乙CEF=90°,

・••Z.BGC=乙ECG=乙CEF=90°,

・•・四边形CEFG是矩形,

如图,连接ZC,8。交于点。,连接。F,

•・•。是AC,BD的中点,

-1

在RgOB尸中,OF=”D,

1

/.OF=^AC=0A=OC=OD=OB,

.•.4F,B,C,。共圆,

・•・^AFC=90°,

•••AD=BC,

•••AD=BC,

•••Z.GFC=Z.ACD,

在Rg/BC中,AC=y/AB2+BC2=5^

第24页,共30页

•••cos^ACD=煞=I,

•••AF=2,

在RtZiAFC中,FC=VAC2-AF2=><21-

•••FG=FCcos/-CFG=^

BC=BC,

・•・Z-BFC=(BAC,

又・・•/,AFC=EG=90°,

•••Z-ACB=Z-FCG,

・•・Z.ACB-乙FBC=Z.FCG-乙FBC,即乙/CF=乙BCG,

Apor

・•・sinZ^CF=g=sin乙BCG=黑,

ACDC

,2_BG

,-5=~4~,

8

・•・BG二不

_3/218,

・•・BF=~55;

故答案为:手y;

(4)解:如图,连接AC,BD交于点。,

E'

•・•四边形/BCD是矩形,

/.Z.BAD=90°,AO=OB,

vAD=3/2,AB=

...AC=BD=ylAB2AD2=2遍,

・•・AO=OB=AB=V_6>

.•・△4。8是等边三角形,则/。48=60。,

第25页,共30页

,线段2E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

AE=AEf,^EAE/=60°,

.­.4OAB=Z.EAE'=60°,

•••^OAB-AOAE=Z.EAEz-^OAE,SPzFzAO=^EAB,

又071=BA,E'A=EA,

E'EAB(SAS),

/.AOEz=N4BE=90。,

E/在。E/上运动,且E'。1AC,

・・•当DE'_LOE'时,DE'取得最小值,

•••NAOB=60°,

,­.4AOD=120°,

又•.ZOE'=90。,

•••Z-EOD=30,

・•・当DE'_LOE'时,DE'=3OD=^BD=£,

242

故答案为:苧.

(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ND4D/=90。,AD=AD7,进而证明NZMB=ND/AC,即可证明

ADAB^AD'AC(SA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同(1)证明△BCE,g△DCE(SAS),得出NBE,C=ADEC=90。,结

合CE=CE,,即可得证;

(3)同(2)的方法证明△BCGs^DCE,得出四边形CEFG是矩形,连接力C,BD交于点。,连接OF,根据直角

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点4F,B,C,。共圆,勾股定理求得AC,FC,进而解RtaFCG,

求得网=手,再证明N4CF=NBCG,根据正弦的定义,得出BG=:即可求解;

(4)连接AC,BD交于点。,证明△£1'4。2△EAB(SAS)得出乙4OE'=AABE=90%当DE/1OE,时,

DE'取得最小值,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