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1页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2页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3页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4页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绿合素质评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班级举办“阅读正当时"读书分享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读古诗词,滋养精神】

1.小语、小文、小安正在分享自己的交友观,请你补全对话。(10分)

小语:如果时光倒流,我想与情深义重的李白交朋友,“我寄愁心与明

月,(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

山月半轮秋,(2)"(《峨眉山月歌》),寄情于

月,遥致思念。

小文:我想与乐观自信的刘禹锡交朋友,“晴空一鹤排云上,

(3)”[《秋词》(其一)],爱秋却不悲秋,气势

不凡;想与意气风发的谭嗣同交朋友,"(4)

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冲决罗网,勇往直前;想与以家国

为己任的陆游交朋友,"(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风雨梦

境,忧国忧民。

小安:我想与富有智慧的孔子交朋友,"(6)

"(《<论语〉十二章》),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

短;想与充满教育智慧的诸葛亮交朋友,

“(7)”(《诫子书》),内

心恬淡以明确志向,排除外来干扰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任务二:读古典名著,感受形象】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

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

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

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

在。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

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猿喜不自shGng,急抽身往外便走,

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

“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sh6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

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

石盆、石床、石凳……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

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有删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瞑目()家当()喜不自sh6ng()

天造地sh6()

(2)下列词语与选段中的“冲贯”一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家当B.宽阔C.遮闭D.仔细

(3)小安同学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名称和相应的关

键事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梳理。请你写出图中A、B、C、D四处

的名称。(4分)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部好的作品往往蕴含人生哲理,请从下列三个选项中任选一个,

结合《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加以论述。(4分)

A.不忘初心,方得始终B.付出终会有回报

C.团结就是力量

我从《西游记》中悟出了(填序号)的道理。举例论述:

【任务三:举办活动,分享阅读成果】

3.学校举办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3分)

(1)【活动一:标语设计】下列句子,最适合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的一

项是()(3分)

A.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

3

B.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C.白发高堂游子梦,青山老屋故园心

D.蹉随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2)【活动二:读法探讨】七年级举办师生读书沙龙活动,邀请校长参与读

书方法交流。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作业,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针对以上同学的发言,给在场的校长或同学们提一条合理的建

议,语言要得体。(4分)

(3)【活动三:阅读感悟】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段阅读心得,请按要求完成

练习。(6分)

多读好书,如同与智者对话,可以丰富我们的能力。爱上阅读,

你会发现好处很多,比如:阅读能够增长人的知识,阅读

阅读,阅读能够

提升人的修养。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举办。

①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②结合上下文,在阅读心得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22分)

父亲的背影

李娟

①我在江边的小路上遇见一位老人,他身穿灰色的上衣,黑裤子,脚

上穿着灰色的运动鞋,微微驼着背,步履缓慢地走着。他满头花白的头发,

走路的背影,多像我的父亲。我加快了步伐,不一会儿就超越了他,我回

头细细打量他,不,他不是我的父亲,他怎么会是父亲?

②此生,我再也见不到父亲的背影了。

③那一晚,我梦见了父亲,他穿着一件白衬衣,骑着一辆自行车,载

着我和妹妹,驰骋在宽阔的路上,【甲】路旁是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树

叶在风里“哗啦啦”地唱着歌。春天的风吹过故乡的原野,麦苗青青,桃花

遍野……

④梦醒时,月明人静,秋虫低吟,想着梦里父亲高大的背影,想着戴

一副黑框眼镜的父亲的温和笑容,想着我隔着碧海云天的父亲,永远不再

回来的父亲,我忍不住泪水潸然。

⑤暮年的父亲在患病之后,走路越发慢了,平衡能力很差,一不小心

就会摔倒,医生要求他多练习走路。我时常陪他在江畔的小路上散步。有

时我牵着他的手,他的手宽大温暖,手背上有一些老年斑。我们在水边散

步、说话,他那时常常微笑着,没有病中的愁容。记得小时候,父亲牵着

我的手,去商店给我买美味的糖果,带我去电影院看电影……关于童年,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他一次次带我去西安碑林欣赏书法。我们徜徉在古树

参天的千年庭院里,行走在一块块龙盘虎踞的石碑之间。我从父亲的诉说

5

里,知道一位位书法家的名字:柳公权、王羲之、怀素、于右任……我从

六岁起便开始在父亲的陪伴下习字,潜意识里,他要将我培养成一位秀外

慧中的淑女。

⑥恍然记得,父亲第一次教我习字,是在故乡的小院里,【乙】合欢

树上开满了花,仿佛落满了天上的云霞。树下,一张小桌上摆好笔墨纸砚,

六岁的我,正襟危坐,一只小手慎重地握着毛笔,临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A]他温暖有力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我凝神屏

息,一丝不苟,仿佛在书写自己一生的命运。

⑦他说:“习字如做人,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字正。习字能磨炼一个人

的意志和静气,写字不得潦草,不能慌张,更不能肆意涂抹,提笔时气息

不能断,要一气呵成,落笔无悔。”

⑧如今我回想父亲的话,他仿佛不是在解读书法,而是在解读人生。

⑨小时候练习书法的经历,在我成年之后渐渐显现出来,传统文化的

熏陶,滋养了我日后的写作。记得我开始写作不久,每每我在报刊上发表

了新作,父亲总是低着头发花白的头,耐心细致地阅读。【B】他常常微

笑着赞赏:“你就这样好好写,慢慢写,你的文字纯净、温暖,以后能选

入学生书籍。”如今,父亲说的话都应验了,我的散文几十次入选中学生

辅导书籍,多次入选中学生高考和中考语文试卷。冥冥之中,仿佛一切都

是父亲安排好的。我用父亲握着的那只手写作,给各大报刊写稿,不知不

觉我成了终身写字的女子,从懵懂天真的童年到人生的中年。

⑩我渐渐明白,习字如练功,比的是内力而不是外力,写作也是如此,

只有内心有静气、安于寂寞的人,文字里才有沉稳大气、端正开阔、洁净

坚韧,才有格局和气象。

在浮躁的尘世间,任何一种安静从容的书写,都是生命的修行吧。

三个月之后,父亲走了。

有人说,我们只是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

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

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

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小路旁的夹竹桃花满枝丫,红烁的花朵掩映在碧绿

的叶子下,水气泱泱。

黄昏时候,暮色四合,草木散发着淡然的气息,虫鸣如流水,江风清

凉,夏日的暑气渐渐散去。湛蓝的夜空升起一弯新月,江心里也泊着一弯

新月。暮色苍茫中,我看见父亲缓缓走在江边的小路上,浅灰色的上衣,

黑色的长裤,他慢慢走着。

我看着他,看着他渐行渐远,渐行渐远,再也看不见,泪水模糊了双

眼。

4.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父亲的背影》为题,从遇见背影,到梦见背影,再到想

起父亲的背影,背影是串起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B.在回忆父亲的时候,作者描写了父亲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

使父亲的形象立体可感。

C.第段意在表明“我”与父亲互相陪伴多是在小时候,长大后“我”与父

亲逐渐疏远,表达了作者的悔恨之情。

D.文中父亲对女儿的爰,不仅表现为陪伴,还表现为对女儿的鼓励

7

和期望,对女儿人生之路的影响。

5.这篇散文回忆了父亲与“我”相处的点滴,请简要概括“我”与父亲相

处的往事。(3分)

父亲带“我”去西安碑林欣赏书法;

(1);

(2);

(3)o

6.请从文中画横线的【A】【B】句中任选一句,从重音、语气两个方

面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5分)

我选择句,朗读设计及理由:

7.文中多处写到环境,请结合知识卡片,从【甲】【乙】两处中任选

一处,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5分)

知识卡片

①环境描写,为故事情节提供特定的场景,在散文中是不可或缺的。

②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氛围、人物、情感、主题等角度思考。

8.情意汨汨如流水,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两位作者情感的异同。(6

分)

①我看着他,看着他渐行渐远,渐行渐远,再也看不见,泪水模糊了

双眼。

——李娟《父亲的背影》

②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

补救的。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二)[2025安徽池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7分)

【材料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华传统文化

历来重视家风,强调家国有机统一,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把正家风视

为(A.齐家B.治国C修身D.平天下)的重

要一环,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

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纂的《中华家训精编100则》得到

了中央文明办的高度重视。该书从古代名家、现当代革命家、仁人志士的

家训或者家训性质的文献中精挑细选,按照修身、励志、治学、诚信、廉

正、仁爰、孝慈、教子、和敬、处世10个部类进行编排。

【材料二】家风良好,则家道兴盛,美誉流芳。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苏

洵严格教育子女,良好家风的熏陶使苏轼、苏辙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父

子三人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留下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千古佳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的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

务”,良好的家风教育出了优秀的儿女。

9

【材料三】“中国好家风万户城乡家庭大型调查”结果公布了。调查结果

显示,96.2%的被调查者赞同“家风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风气、规矩和家教,

不只属于名门,普通百姓家也有“;95.6%的被调查者赞同“好家风汇聚成

好民风,对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会有重要影响”;95.1%的被调查者赞同“好

家风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孩子”;92.4%的被调查者赞同“家风家训要跟

上时代,更新内容”;91.9%的被调查者赞同“好家风,女人会更快乐更有

安全感”;91.7%的被调查者赞同“古人优秀的家风、家训,今天也不过时”;

89.0%的被调查者赞同“传统的家风家训中有封建内容的,不能全盘接受,

要去其糟粕:另外,95.8%的被调查者表示,家中长辈对后代进行过“诚

实做人”“勤俭节约”“尊敬长辈”等家风教育。

9.请从【材料一】中的括号里选择词语,依次填在横线处。(只填序号)(2

分)

10.下列句子中不属于表述“家风”的一项是()(3分)

A.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D.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材料二】的中心句,并为【材料二】的横线

处补写一个事例。(4分)

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

12.【材料三】的调查结果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请用一句话进行

概括。(不能出现数字)(3分)

13.良好家风的形成离不开长辈的言传身教,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

谈谈你的长辈对你的教育以及这种教育对你的影响。(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6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

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

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

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

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生书》)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非宁静无以致远远:

(2)才须学也才:

(3)慕先贤慕:

11

(4)去细碎去: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

16.【乙】文中,诸葛亮首先向“外生”提出了

的建议;【甲】文中,诸葛亮希望儿子

成为o(用原文中的词句填空)(2分)

17.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三、写作(55分)

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让人敬佩;朱德的母亲勤

劳坚毅的品格让人敬佩;陈毅无畏无惧的革命意志,让人敬佩;诸葛

亮修身立德的品质,让人敬佩……生活中,也一定有让你敬佩的人,

给了你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感悟。

请以《最让我敬佩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等;(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3)抄袭是一种不良

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

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5)不少于500字。

13

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1)随君直到夜郎西(2)影入平羌江水流

(3)便引诗情到碧霄(4)河流大野犹嫌束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l)mmgdang胜设

⑵C【点拨】“冲贯”是动词。A.“家当”是名词;B.“宽阔”是形容词;C.“遮闭”

是动词;D.“仔细”是形容词。

(3)A.弼马温B.齐天大圣C.孙行者D.斗战胜佛

(4)示例一:A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了无数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初心,

不断前行。在途经女儿国时,唐僧面对美丽的女儿国国王的真情,始终没有忘

记自己的取经使命,毅然离开女儿国,继续西行,最终他取得真经,功德圆满。

这个故事情节,展现了唐僧的坚定信念和对初心的坚守,也印证了“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的道理。

示例二:B猪八戒虽然贪吃懒惰,但在取经路上也付出了很多。他不仅要与

妖魔鬼怪战斗,还要忍受饥饿和疲劳。尽管有时会抱怨,但他从未真正放弃过。

最终,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被封为净坛使者,享受人间供奉。

示例三:C在取经过程中,师徒四人虽然时有矛盾,但面对困难时总能够团

结一心,共同应对。例如在遭遇红孩儿时,孙悟空虽然实力强大,但也无法独

自对付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这时,他与师弟们协作,请出观音菩萨,制服了红

孩儿。这个故事情节展现了师徒四人的团结精神,也印证了“团结就是力量”

的道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3.(1)D

(2)示例一:校长,您好!我们学校可以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吗?

示例二:同学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选择,我们可从自己感兴

趣的书籍入手。

⑶①将“丰富”改为“提升二

②示例:能够开阔人的眼界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二、阅读

(一)4.C(3分)【点拨】第段意在表明“我”更深刻地领会了父母之爰的无私,表

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思念。

5.(1)父亲教“我”习字、做人的道理

(2)父亲患病后,“我”时常陪他在江畔的小路上散步

(3)父亲耐心地阅读,我”发表的新作,鼓励,我”写作(每空1分)

6.示例一:【A】(1分)重音应放在“温暖有力”和“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上,语

气要温和而坚定,以体现父亲对“我”的耐心教导及“我”的认真。(4分)

示例二:【B】(1分)“常常微笑着”要读得轻柔,“你就这样好好写,慢慢写”

要读得缓慢且语重心长,“你的文字纯净、温暖,以后能选入学生书籍”要读得

充满肯定和期待,以体现父亲的温和和父亲对“我”的期望。(4分)

7.示例一:我选择【甲】处,【甲】处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美好的氛围,

与前文中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和妹妹在宽阔的路上驰骋的画面相呼应,共

同构成了一个温馨美好的梦境世界,烘托了梦境带给“我”的温暖和安慰,以及

15

“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5分)

示例二:我选择【乙】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