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2(京改版)_第1页
2025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2(京改版)_第2页
2025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2(京改版)_第3页
2025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2(京改版)_第4页
2025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2(京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

热现象章节综合2(京改版)

一、单选题

1.(2025北京西城初三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加入糖块的水变甜,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2.(2025北京房山初三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的比热容大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3.(2025北京房山初三一模)图所示的是某品牌药膏,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药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药膏盖上的尖锐凸起部分是为了减小压强,从而容易戳破封口

C.药膏袋受到挤压时变形可以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药膏袋打开后能够闻到药膏的气味,这属于扩散现象

5.(2025北京房山初三一模)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水力发电

光伏发电

6.(2025北京大兴初三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如图所示

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大

:T

甲乙丙T

A.甲图“雨水”节气中,“雨”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乙图“白露”节气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丙图“霜降”节气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丁图“大雪”节气中,“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7.(2025北京平谷初三一模)中华美食享誉世界。厨师在烹饪美食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砂锅煲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B.冰冻食物在解冻的过程中内能减少

C.刚出锅的饭菜很烫,是因为此时饭菜含有的热量多

D.用相同的炉灶加热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内食用油升温大,说明食用油比热容大

8.(2025北京汇文中学初三一模)下列关于表中所提供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C)T

水4.2xlO3水银0.14xl03

酒精2.4xlO3沙石0.92xlO3

煤油2.1X103铝0.88xlO3

冰2.1X103铜0.39xlO3

A.不同4物质的比热容一定7〈同

B.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温度高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传热介质

9.(2025北京二中初三一模)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

55℃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晶体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

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

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新型水杯中沸水降温时,水的分子热运动变剧烈

B.该材料是晶体,熔点为55℃

C.在段,该晶体材料的内能保持不变

D.该晶体材料的比热容为0.88X103J/(kg・℃)

10.(2025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国家电投洛浦电站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其利用的

能源为()

A.煤炭B.太阳能C.天然气D.石油

11.(2025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大山之西,晋善晋美。”关于下列自然风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说法正

确的是()

A.春天,雁门关冰雪消融——雪的熔化需要吸热

B.夏天,太原西山雾气环绕——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太行山大峡谷霜打枝头——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壶口布结水成冰——冰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2.(2025北京二中初三一模)蒸储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储过程中的原理图,烧

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储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

B.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

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气遇冷液化,需要放热

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对管内的酒精蒸气放热

13.(2025北京海淀初三一模)如图所示,“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

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A.水分子间存在排斥力B.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水分子间存在有空隙D.水分子在无规则运动

14.(2025北京西城初三一模)下列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是放热过程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寒冷的冬天,室外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D.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酒精降温,是因为蒸发吸热

15.(2025北京丰台初三一模)下列数据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

是()

A.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0kg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C.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0dmD.中学生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16.(2025北京丰台初三一模)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积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17.(2025北京通州初三一模)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

1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B.

D.

二、多选题

18.(2025北京大兴初三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教室内可以闻到室外的花香,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压缩铁块时很费力,是因为构成铁块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而没有引力

C.物体运动的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大

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9.(2025北京西城初三一模)如图所示是彭丽媛在北师大附中应学生邀请,欣然提笔,挥毫写下“厚德载

物”,并赠送予前任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的场景,下列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磨墨”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墨汁的内能

B.“墨迹,沾到纸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墨香”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墨汁,,变干后,分子将不再运动

20.(2025北京汇文中学初三一模)对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用橡皮条摩擦铜管,铜管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使铜管的内能增大

B.乙图:水蒸气将橡皮塞顶出,说明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

C.丙图: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显著,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丁图: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这属于扩散现象

21.(2025北京通州初三一模)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

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

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

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

A.石蜡是晶体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三、填空题

22.(2025北京大兴初三一模)小兴用75%的酒精给快递消毒时,闻到了刺鼻的酒精味,这属于

现象。老师在课堂上用75%的酒精和一些器材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空的易拉罐下方开一个小

孔,向易拉罐里喷入一些雾状酒精,然后将纸杯倒扣在易拉罐的上口处,如图甲所示,用燃烧起来的火柴

靠近易拉罐下方的小孔点燃酒精,纸杯瞬间就飞了起来,如图乙所示。纸杯飞起来的过程中把内能转化

23.(2025北京平谷初三一模)(1)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杯子上面放置一个硬纸板,在硬纸板上放一个鸡

蛋,用木棍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当硬纸板飞出时,会看到鸡蛋____,该现象表明鸡蛋具有惯性;

(2)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密度比水大的硫酸铜溶液,开始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

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所示。静放数天后,可以看到,这属于液体的扩散现象。

1

24.(2025北京西城初三一模)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性质制成的:用体温计

测量人的体温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有缩口;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0

四、实验题

25.(2025北京房山初三一模)小京在探究某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时,持续加

热该物质,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

物质的温度/℃45464748.448.448.448.448.4515253

固固

物质的状态固固固固液固液固液液液液

液液

(1)实验过程中,小京应通过观察判断该物质是否熔化;

(2)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o

26.(2025北京大兴初三一模)小兴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

--100

--

--90

--80

时间/min

甲乙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

(2)小兴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①所示,则由图像可知水的

沸点是℃,水沸腾后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3)小明用另一组器材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

的②所示,则①②两个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27.(2025北京二中初三一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1)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为:

A.取出温度计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

C.估测被测水的温度

D.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E.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F.让温度计与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

(2)图中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0

28.(2025北京西城初三一模)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某同学组装了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改正的方法是(选填“上移A”或

“下移B”);

(2)正确调整实验装置后,在水温升高到90°C时开始计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从第2.5min开始观

察到了如图乙所示的现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丙上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间00.511.522.533.54

/min

度909294959697979797

/℃

(3)本次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4)生活中煮水饺时,放入水饺,待水烧开后,你认为应该把火(选填“调小”或“调大”)些,这样做的

原因是O

29.(2025北京平谷初三一模)小明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

(1)他应该通过观察判断水是否沸腾;

(2)小明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13

温度/℃5057647178859196989898989898

①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②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水在沸腾前,随加热时间增加,温度不断升高;水在沸腾过程

中,»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它是燃料的特性,与燃

烧状态无关。燃料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但热值不变,故A错误;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对气缸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压缩,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混合气体

的内能,故B错误;

C.加入糖块的水变甜,是因为糖分子在水中发生了溶解和扩散的过程。糖分子在水分子的吸引下,逐渐

离开糖晶体,进入水中,并在水中自由运动,逐渐扩散到整个溶液中,使得整个溶液都变得甜,这说明了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正确;

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水凝固成冰,放出大量热量的同时,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比如

1kg的煤,无论燃烧情况如何,它的热值是固定的,故A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水和煤油质量相等,

即使吸收热量不同,它们各自的比热容也是固定不变的,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决定的,

故B错误;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C正

确;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锯条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从木板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药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正确,

不符合题意;

B.药膏盖上的尖锐凸起部分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容易戳破封口,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药膏袋受到挤压时变形,可

以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药膏袋打开后能够闻到药膏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液体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晨露,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枝头挂霜,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河面结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不可再生能源是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煤炭不能在短期内恢复,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

能、太阳能等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A.“雨水”节气中雨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或凝华形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

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雨,不只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白露”节气中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霜降”节气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

D.“大雪”节气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砂锅煲汤时,热量从高温的砂锅传递到低温的汤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汤的内能,故

A正确;

B.冰冻食物解冻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B错误;

C.刚出锅的饭菜很烫,是因为其温度高,而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C错误;

D.用相同炉灶加热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食用油升温更快,是因为其比

热容较小,吸热能力弱,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A.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相等,据比热容表可知,有些物质的比热容也是相等的,

故A错误;

B.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说明物质状态改变,其比热容改变,故B错误;

C.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在白天有太阳光照射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情况下,水升温较慢,

而沙滩的沙石比热容小,升温就比较快,所以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温度低,故C错误;

D.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传热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

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取暖效果好,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温度降低时,分子热运动减弱,故A错误;

B.根据图丙可知,8c为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材料有熔点应为50C,是晶体,故B错误;

C.8c段为熔化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的热量用于改变物态,内能增加。故C错误;

D.由图丙可知,该晶体材料从30℃升高到50C时吸收了5.28X103J的热量,则该晶体材料的比热容为

5.28xlO3J

Q=O.88xlO3J/(^?C)

m\t0.3^x(50℃-30℃)

故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煤炭、天然气、石油消耗后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

不断地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11.A

【详解】A.冰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此过程需要吸热,故A正确;

B.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C错误;

D.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汽化吸热,不是升华,故A错误;

B.在烧瓶内,酒精先沸腾,因为酒精沸点比水低,水也会汽化,因为汽化不仅有沸腾还有蒸发,而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故B错误;

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气遇冷液化,对外放热,故C正确;

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从管内的酒精蒸气吸热,使管内的酒精蒸气液化,故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在“天宫课堂”上,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

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都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

题意。

故选B。

14.D

【详解】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寒冷的冬天,室外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

D.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蒸发致冷,可以降温,故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A.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6.0℃~37℃之间,故B符合题意;

C.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0cm,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B

【详解】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不合题意.

B.夏天,草叶上的露珠是液化.符合题意.

C.深秋,屋顶的瓦上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固态冰之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17.A

【详解】A.燃气电站燃烧可燃气体,燃气属于化石类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A符合题意;

BC.利用风能、水能发电,这类能源间接来自太阳能,在自然界循环发展,可循环使用,属于可再生能

源,故B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的寿命对人类来说足够长,所以太阳能可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AD

【详解】A.在教室内可以闻到室外的花香,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动,故A正确;

B.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的表现,构成铁块的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故

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有关,物体运动的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

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D正确。

故选AD。

19.ABC

【详解】A.“磨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墨汁的内能,故A正确;

B.“墨迹”沾到纸上,是墨分子和纸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正确;

C.“墨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墨汁”变干后,分子仍然在运动,故D错误。

故选ABC„

20.ACD

【详解】A.橡皮条摩擦铜管时,克服摩擦做功,铜管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的,故A正确;

B.图乙中,水蒸气将橡皮塞顶出,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

少,故B错误;

C.将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墨水与热水混合需要的时间更短,这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图丁中,将装有密度较小空气的瓶倒放在都二氧化氮的上方,将玻璃板抽掉后,两个瓶中的气体逐渐

混合,是两种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ACDo

21.BD

【详解】A.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石蜡整个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属于非晶体,故A错误;

B.从表格中数据知道海波从4分钟到9分钟,经历5分钟,在此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属于晶体,熔

化温度为48°C,故B正确;

C.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42℃小于熔点48℃,海波处于固态,故D正确。

故选BD„

22.扩散纸杯的机械能

【详解】口]小兴用75%的酒精给快递消毒时,闻到了刺鼻的酒精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属于扩散现象。

⑵纸杯飞出去的过程,酒精燃烧,燃气具有内能,纸杯飞出去,纸杯具有机械能,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纸

杯的机械能。

23.⑴落入水杯中

(2)两种液体逐渐混合,颜色变均匀

【详解】(1)用木棍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硬纸板受到力的作用,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

硬纸板飞出;鸡蛋由于具有惯性,保持静止,不随硬纸板运动,鸡蛋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落,所以会看

到鸡蛋落入杯中。

(2)开始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由于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静放数天后,可以看到两种液体逐渐混合,彼此进入对方,颜色变均匀,这属于液体的扩散现象。

24.热胀冷缩37.8℃

【详解】口]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