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分子与原
子
—.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5春•瑞安市期中)小科所在的项目化小组制作了磁悬浮地球仪,如图是其内部结构图,地球仪内
部顶端是一块磁铁,支撑装置顶部内有电磁铁,通电之后将地球仪放在适当位置即悬浮。中国科学院物
理研究所团队成功为金属“重塑金身”,如能将金属铝变为厚度仅为一张普通A4纸百万分之一的单原
子层金属,开创了二维金属的重要领域。下列模型能表示铝的是()
AQocQ》B.W
C.••••D.%夕
2.(2025春•杭州校级月考)“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二氧化碳和水在“人造树叶”的催化
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乙醇(C2H60),其微观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碳原子
光照
+・氧原子
人造树叶
氢原子
乙醇O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分的
C.生成乙醇的碳氢氧个数比为1:3:1
D.图中生成物既有单质也有化合物
3.(2025•瑞安市二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壁上会出现小水珠(如图)。若用“。”
代表水分子,以下关于瓶壁外水珠形成过程的微观模型正确的是()
—瓶壁—瓶壁
O
o
o
O
B.
Oc
Oc
0c
0C
4.(2025•绍兴模拟)科学方法中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下列各图中没有体现建模思想的是()
分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C.地球仪
5.(2025•湖州二模)在体育中考备考期间,不少同学在高强度训练后,肌肉出现酸痛感,这是因为人体
细胞在无氧呼吸时产生了乳酸,乳酸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乳酸的化学式为()
•碳原子
O氧原子
®氢原子
C3H603C.C3H6。2D.C3H8。3
6.(2025春•瑞安市期中)史料记载: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
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
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
结构模型,若。、•、O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原子示意图中,和其他三个不属于
同一类原子的是()
A.B.
7.(2025春•瑞安市校级期中)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A.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克
B.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
C.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56倍
D.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七的56倍
8.(2025春•义乌市校级期中)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大,原子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9.(2025•温州模拟)开发月球土壤中的氢-3资源,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有效途径之一。氮-3是氢的同
位素,其原子核内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1B.2C.3D.6
10.(2025春•龙泉市期中)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假设SO2、
SO3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别具有相同的中子数),若以硫原子质量的32分之1作为标准,则氧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7132(m-n)
A.-------B.
m-n3n-2m
32n16n
C.----------D.-----------
3n-2m3m-2n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25春•西湖区校级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填空:甲图中原子所属的元素处于第周期。
(2)乙图中若Z-Y=9,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3)S2-微粒中的核外电子数是
甲乙
12.(2025春•滨江区期中)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阳离子、⑧阴离
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
(2)带正电的微粒有;
(3)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o
13.(2025春•杭州校级期中)小科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使用若干辐射环磁体(如图乙所示,两个磁极分
别位于内外两环)、金属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演示模型,用以模拟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的
动态过程,演示模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长条金属板弯折成环形(保留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
②在环形金属板中央放置一块直径5cm、重40g的辐射环磁体。
③在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连接一段橡皮筋(图中未画出),用以向环内“发射a粒子”。
根据演示模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环形金属板
辐射环磁体内环S极
外环N极
图甲图乙
(1)固定在环形金属板中央的磁体,用来模拟的是原子中的哪一结构?
(2)下列四个辐射环磁体中最适合用作模拟被发射的“a粒子”的是(填字母编号)。
A.直径2cm、重5g、内环N极、外环S极
B.直径5cm、重40g、内环S极、外环N极
C.直径2cm、重5g、内环S极、外环N极
D.直径5cm、重40g>内环N极、外环S极
(3)小科同学通过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向内依次发射12颗“a粒子”,这些“a粒子”最终会吸附在
环形金属板上。在模拟实验完成后,将环形金属板展平,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填字母
编号,金属板上的点代表被吸附的“a粒子”)。
14.(2024秋•钱塘区校级期末)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的目的是o
(2)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任写1条)
(3)试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的可能原因是
---••---
AB
15.(2025春•瑞安市校级期中)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
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
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
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H2HZH2OH2O
(1)水分子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
(2)请将材料3“体积图”方框中“?”处补全:
(3)以下四个选项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
中代表化合物的是。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分子与原
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CABBDDDBB
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5春•瑞安市期中)小科所在的项目化小组制作了磁悬浮地球仪,如图是其内部结构图,地球仪内
部顶端是一块磁铁,支撑装置顶部内有电磁铁,通电之后将地球仪放在适当位置即悬浮。中国科学院物
理研究所团队成功为金属“重塑金身”,如能将金属铝变为厚度仅为一张普通A4纸百万分之一的单原
子层金属,开创了二维金属的重要领域。下列模型能表示铝的是()
人cq30cq》B.W
C••••D.'cP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答案】c
【分析】铝是一种金属单质,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解答】解:A、图中展示的是2个分子,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不是铝原子构成的模型,故A错
误;
B、图中展示的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分子结构,不是铝原子构成的模型,故B错误;
C、图中展示的是单个原子,铝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该模型能表示铝,故C正确;
D、图中展示的是多个分子,不是铝原子构成的模型,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及其微观构成两方面的问题,充分利用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
2.(2025春•杭州校级月考)“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二氧化碳和水在“人造树叶”的催化
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乙醇(C2H60),其微观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碳原子
光照
4-・氧原子
人造树叶
O氢原子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分的
C.生成乙醇的碳氢氧个数比为1:3:1
D.图中生成物既有单质也有化合物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答案】C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人造树叶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光照
生成乙醇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302+CH3cH20H;
人造树叶
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即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分的,故正确;
C、由图可知,生成乙醇的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6:1,故错误;
D、生成物中的氧气属于单质,乙醇属于化合物,生成物既有单质也有化合物,故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3.(2025•瑞安市二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壁上会出现小水珠(如图)。若用
代表水分子,以下关于瓶壁外水珠形成过程的微观模型正确的是()
一瓶壁I—瓶壁
oo
A.B.
Oc
Oc
0c
0C
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答案】A
【分析】根据水蒸气的冷凝以及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的水蒸气遇冷
凝结成液态的水,由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数目不变,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观察图示可知,
A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分子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2025•绍兴模拟)科学方法中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下列各图中没有体现建模思想的是()
A.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C.手电筒的电路图
【考点】模型与符号.
【答案】B
【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
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解:A.分子的结构属于模型,故A正确;
B.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属于控制变量法,故B错误;
C.地球仪属于模型,故C正确;
D.手电筒的电路图,属于模型,故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明确模型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5•湖州二模)在体育中考备考期间,不少同学在高强度训练后,肌肉出现酸痛感,这是因为人体
细胞在无氧呼吸时产生了乳酸,乳酸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乳酸的化学式为()
•碳原子
o氧原子
•氢原子
I乳酸分子结构模型
A.C3H5O3B.C3H6。3C.C3H6。2D.C3H8。3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答案】B
【分析】根据分子结构得出化学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子结构图可知,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03;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6.(2025春•瑞安市期中)史料记载: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
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
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
结构模型,若O、•、O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原子示意图中,和其他三个不属于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答案】D
【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
荷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O、•、O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决定元
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类原子,D的核内质子数与
A、B^C相同,和A、B、C不属于同一类原子。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25春•瑞安市校级期中)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A.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克
B.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
C.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56倍
1
D.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1的56倍
12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答案】D
【分析】根据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工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
12
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其单位是“1”,不是“克”,一个铁原子的质量
很小,不是56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的原子序数是26,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铁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而不是56个
质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不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56倍,故选项说法
错误。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表示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
子质量々的56倍,故选项说法正确。
12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25春•义乌市校级期中)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大,原子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D
【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小,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
子不能再分;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也能,故选项错误。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项错误。
C、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错误。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
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
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9.(2025•温州模拟)开发月球土壤中的氢-3资源,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有效途径之一。氢-3是氢的同
位素,其原子核内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1B.2C.3D.6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答案】B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
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其原子核内含2个质子,故该原
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
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0.(2025春•龙泉市期中)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假设SO2、
SO3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别具有相同的中子数),若以硫原子质量的32分之1作为标准,则氧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n32(m-n)
A.-------B.
m-n3n-2m
32n16n
C.----------D.
3n-2m3m-2n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答案】B
【分析】根据一个SO2分子质量为n千克,一个S03分子质量为m千克,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
-n)kg;则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kg-2(m-n)kg—(3n-2m)kg;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出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
【解答】解:已知一个SO2分子质量为n千克,一个S03分子质量为m千克,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m-n)kg;则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kg-2(m-n)kg=(3n-2m)kg;若以硫原子质量的32分之
1作为标准’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占禽32(m-n)
3n-2m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25春•西湖区校级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填空:甲图中原子所属的元素处于第三周期。
(2)乙图中若Z-Y=9,则该粒子的符号为C「。
(3)S2-微粒中的核外电子数是18。
甲乙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
【答案】(1)三;
(2)cr;
(3)18»
【分析】(1)根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解答;
(2)根据质子数=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解答.
(3)根据离子形成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解:(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8+3,故甲图中X=13。周期数=原子核外电
子层数,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2)乙图中若Z-Y=9,则Z=17,Y=8,为氯离子,则符号为Cl,
(3)硫(S)是16号元素,其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S2-是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
阴离子,所以S2一微粒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6+2=18。
故答案为:(1)三;
(2)cr;
(3)18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5春•滨江区期中)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阳离子、⑧阴离
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①②④;
(2)带正电的微粒有③⑥⑦;
(3)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③⑤-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答案】(1)①②④;
(2)③⑥⑦;
(3)③⑤。
【分析】根据微观粒子的电性、电量、质量和变化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是分子、原子、中子;
(2)带正电的微粒有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3)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质子、电子。
故答案为:(1)①②④;
(2)③⑥⑦;
(3)③⑤。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2025春•杭州校级期中)小科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使用若干辐射环磁体(如图乙所示,两个磁极分
别位于内外两环)、金属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演示模型,用以模拟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的
动态过程,演示模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长条金属板弯折成环形(保留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
②在环形金属板中央放置一块直径5cm、重40g的辐射环磁体。
③在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连接一段橡皮筋(图中未画出),用以向环内“发射a粒子”。
根据演示模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环形金属板
辐射环磁体内环S极
外环N极
图甲图乙
(1)固定在环形金属板中央的磁体,用来模拟的是原子中的哪一结构原子核?
(2)下列四个辐射环磁体中最适合用作模拟被发射的“a粒子”的是A(填字母编号)。
A.直径2cm、重5g、内环N极、外环S极
B.直径5cm、重40g、内环S极、外环N极
C.直径2cm、重5g、内环S极、外环N极
D.直径5cm、重40g、内环N极、外环S极
(3)小科同学通过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向内依次发射12颗“a粒子”,这些“a粒子”最终会吸附在
环形金属板上。在模拟实验完成后,将环形金属板展平,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D(填字母编
号,金属板上的点代表被吸附的“a粒子”)。
A.I_____________
B.I....................
C.I_____________
D.L__________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答案】(1)原子核;(2)A;(3)Do
【分析】(1)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集中了原子的几乎全部
质量。
(2)a粒子带正电,质量相对电子大很多,但在原子尺度上仍然较小。在该模型中,“a粒子”应选
择质量相对较小、能被中央磁体排斥且同性相斥的磁体。
(3)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a粒
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
【解答】解:(1)固定在环形金属板中央的磁体用来模拟原子中的原子核。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
验中,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集中了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实验中,a粒子受原子核的排斥力
作用而发生偏转。在这个演示模型中,中央磁体产生的磁场对“a粒子”产生排斥力,使“a粒子”
在接近时发生偏转。
(2)a粒子带正电,质量相对电子大很多,但在原子尺度上仍然较小。在该模型中,“a粒子”应选
择质量相对较小、能被中央磁体排斥且同性相斥的磁体。选项A中直径2cm、重5g的辐射环磁体质
量较小,便于被“发射”且能较好地模拟a粒子在力作用下运动;其内环N极、外环S极与中央磁
体的外环N极、内环S极相互排斥,能模拟a粒子受到原子核正电荷的排斥力。而B和D选项
中直径5cm、重40g的磁体质量过大,不符合a粒子质量小的特点;C选项中内环S极、外环N极
的磁极分布会导致其与中央磁体相互吸引,无法模拟a粒子散射时的排斥情况。
(3)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a粒
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在
这个模拟实验中,“a粒子”受中央磁体排斥,大部分会沿靠近直线的轨迹运动到环形金属板的边缘,
少数会因靠近中央磁体而发生较大偏转,只有极个别可能会接近中央磁体然后被反弹到靠近缺口的位置。
所以将环形金属板展平后,金属板上的点(代表“a粒子”)应该是大部分均匀分布在边缘,少数在中
间部分,靠近缺口处也有极个别。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故答案为:(1)原子核;(2)A;(3)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核式模型。
14.(2024秋•钱塘区校级期末)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o
(2)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答案不唯一)o(任写1条)
(3)试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的可能原因是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答
案不唯一)o
二一乙
•♦
AB
【考点】电解水实验.
【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答案不唯一);
(3)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答案不唯一)。
【分析】(1)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
【解答】解:(1)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答案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
(2)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
答案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答案不唯一);
(3)试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的可能原因是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故答
案为: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了解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即可分析解答。
15.(2025春•瑞安市校级期中)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
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
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
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O2HzH2HJOHZO
(1)水分子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复杂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
⑵请将材料3“体积图”方框中“?”处补全:9。
(3)以下四个选项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
中代表化合物的是B
A.
B.
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答案】(1)复杂;
(2)
(3)Bo
【分析】(1)根据题干中信息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1)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
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水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因此水分子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复杂原
子”;
(2)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方框中“?”处图示为
(3)A、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
B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且该分子是由不同元素组成,故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
D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错。
故选:B„
故答案为:(1)复杂;
(2)■;
(3)Bo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题干中信息,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的定义。
考点卡片
1.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微粒观点的应用就是从物质的微粒性角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运用分子、原
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例如,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是由于水受热时,水分子
获得的能力大,运动加剧,分子间隔逐渐变大,从而使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而模型图的应用是指把看不见的、抽象的微观粒子,用能够看到的模型图的形式形象展现出来,以便用来
解释抽象的概念、化学反应或实际问题等.例如,分析图1中的模型图可知:(1)A表示的是某种原子(因
为原子模型之间没有连接起来);当该原子是能够直接物质的原子(即金属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
原子和能够构成固态非金属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时,该图还能表示由这种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2)B
表示的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因为原子模型之间连接起来了,即原子结合构成了分子),还表示由该
分子构成的单质.(3)C表示的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还表示由该分子构成的化合物.(4)D表示
的是两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还表示由这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5)原子模型之间没有连接
起来的表示是原子;原子模型之间连接起来的表示是分子(即原子结合构成了分子).(6)单质是只含有
一种原子或分子(指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的物质;化合物是只含有一种分子(指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的
物质;混合物是含有多种分子的物质.又如,分析图2中的模型图可知:(1)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
分子和3个乙分子.(2)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和乙物质都属于单质.(3)该
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5)甲、
乙、丙的化学式分别是BA3(或A3B)、A2和B2.(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BA3(或A3B)=B2+3A2
(由于不知条件和物质的状态,所以暂时不够全面).(7)该反应的类型是分解反
图20表示A原子Q表示B原子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微粒观点及模
型图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尤其是借助微观粒子反
应模型图考查分子、原子知识是近年中考的新亮点.此类试题提高了试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且,经常
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和类别辨析、分子和原子的辨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
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
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
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运用分子观点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和运
用模型图分析解答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和化学反应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
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
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
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
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微粒观点解释实际问题时,要先看看与哪种粒子有关,然后再联系着该粒子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之.
2.运用模型图来解答有关题目时,要先留意单个原子模型图的说明(即原子模型图所代表的意义和相应
的元素符号),然后再逐一分析,综合考虑.尤其是,在解答用模型图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题目时,一定要
特别细心地进行全面思考才行;一般要做到以下“六抓”:(1)抓分子、原子的性质,分子、原子都是构
成物质的微粒;(2)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
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5)抓反应基本类型及反应物、生
成物的类别;(6)抓单个分子的构成情况;等等.
2.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知识点的认识】原子的定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相比,就
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如图1).尽管原子很小,但是,它还是能够再分的.即原子是由居于原子
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如图2).并且,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
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原子核比原子又小很多,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
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
的电性和质量如表1所示.由于核内的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所带的正
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也就是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原子不显电
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如表2所列出的几种原子的构
图1原子的体积很小图2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表1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料臭电性质量
质子1个单位正电荷1.6726x10^kg
中子不带电1.674kg
电子1个单位负电有质子质量的1/1836
表2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美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氢101
破666
箕888
的1112II
171817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原子的定义与
构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元素的定义和种类、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相关知识联系起
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
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
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
别是,对原子的可分性、电中性、有关的等量关系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
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
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
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
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原子定义为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只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它是最小的粒子,不代表它本身不能再分;
其实原子确实是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是当它不是原子(即有得失电子而变成了阴、
阳离子)时,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但是不再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
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点的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如表所示:
分子原子
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之间有间隔,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同种分子(或原
相同点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
子;既可以讲种类,又可以讲个数.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
不同点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够分解应中,不能再分.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成原子。分子只能构成物质.也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再构成物质).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又可以分解成构成它的原子.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
区别和联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
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和类别辨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微观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
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
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
等.特别是,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性质及其本质区别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
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与之相关的
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
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
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分子大(或重),原子小(或轻)”.当然,分子确实比构成的它的任何一个原子都
要大(或重).例如,水分子比构成它的氢原子或氧原子都要大(或重),但水分子与其它原子相比就不一
定了.
2.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说“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当然,构成分子的哪些原子确实不能直接构
成该分子构成的物质,但是它们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拆迁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地质勘查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政务服务办事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保健按摩师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无损探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铸造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垃圾清扫与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下水道养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儿童之家实施可行性方案
- 建设法规(全套课件)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5选10专项训练及答案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康普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解读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案分析报告
- 肱骨外科颈骨折(骨科)
- 药库改造方案
- 胸腹主动脉夹层的护理查房
- 高等教育新论要点整理
- 教师个人简历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