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陕西省山阳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答案:C
分析:中医理论体系有两个主要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A选项是治疗原则;B选项不是主要特点;D选项是辨证论治的体现,但不全面。
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答案:B
分析:此句表明阴为阳守于内,阳为阴使于外,体现了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互根互用。A选项对立制约强调相互对抗;C选项消长平衡指量的变化;D选项相互转化是性质的改变。
3.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
B.润下
C.稼穑
D.曲直
答案:D
分析:“木曰曲直”,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归属于木。A选项炎上是火的特性;B选项润下是水的特性;C选项稼穑是土的特性。
4.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传化物
B.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
D.泻而不藏
答案:C
分析:五脏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A、B、D选项均为六腑特点。
5.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答案:C
分析: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肝主疏泄、藏血;心主血脉、主神明;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6.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肾
答案:D
分析:肾藏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故称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心与先天之本概念无关。
7.主管一身阴阳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答案:C
分析:督脉行于背部正中,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为“阳脉之海”,主管一身之阳。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经,称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诸经。
8.六淫邪气中,具有“重浊”特点的是()
A.风
B.寒
C.暑
D.湿
答案:D
分析: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风邪轻扬开泄、善行数变、主动;寒邪寒冷、凝滞、收引;暑邪炎热、升散、耗气伤津。
9.七情内伤致病,最易损伤的脏腑是()
A.心、肝、脾
B.心、肺、脾
C.心、肝、肾
D.肺、脾、肾
答案:A
分析:七情内伤首先影响心神,且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心主神明,情志活动由心所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情志所伤可影响脾的运化。
10.患者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其证候是()
A.阳虚证
B.阴虚证
C.气虚证
D.血虚证
答案:A
分析:阳虚证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为主要表现。阴虚证多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气虚证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眼花等。
11.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是()
A.寒热是否并见
B.头痛与腹痛
C.咳嗽与咳痰
D.脉浮与脉沉
答案:A
分析:表证以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为主要特征,里证一般无恶寒发热并见的表现。B、C选项不是鉴别要点;脉浮与脉沉可作为参考,但不是主要鉴别点。
12.患者身热夜甚,口不甚渴,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其证型是()
A.卫分证
B.气分证
C.营分证
D.血分证
答案:C
分析:营分证以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为主要表现。卫分证以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等为表现;气分证以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等为表现;血分证以出血、动风、神昏谵语等为表现。
13.治疗风寒表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麻黄汤
B.桂枝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答案:A
分析: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银翘散、桑菊饮主治风热表证。
14.具有和解少阳作用的方剂是()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逍遥散
D.四逆散
答案:A
分析: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15.下列药物中,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是()
A.连翘
B.薄荷
C.柴胡
D.葛根
答案:A
分析:连翘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柴胡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葛根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
16.治疗肝郁化火兼气滞胁肋胀痛,应首选的药物是()
A.延胡索
B.青皮
C.香附
D.川楝子
答案:D
分析:川楝子能行气止痛、杀虫,善治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延胡索能活血、行气、止痛,广泛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青皮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香附能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17.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药物是()
A.薏苡仁
B.茯苓
C.猪苓
D.泽泻
答案:B
分析: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薏苡仁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猪苓能利水渗湿。泽泻能利水渗湿、泄热。
18.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作用的药物是()
A.杜仲
B.续断
C.桑寄生
D.以上都是
答案:D
分析:杜仲、续断、桑寄生均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杜仲还能降血压;续断还能疗伤续折;桑寄生还能祛风湿。
19.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应首选的药物是()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茱萸
答案:B
分析:干姜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为温暖中焦之主药,主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附子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力猛效捷,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肉桂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吴茱萸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20.下列腧穴中,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的是()
A.合谷
B.足三里
C.太冲
D.列缺
答案:C
分析: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可平肝潜阳、疏肝理气,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高血压等肝阳上亢之证。合谷常用于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等;足三里为保健要穴,可调理脾胃等;列缺常用于治疗头项疾病等。
21.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
A.提捏进针法
B.挟持进针法
C.指切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答案:A
分析: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挟持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指切进针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舒张进针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进针。
22.三棱针的用法不包括()
A.点刺法
B.散刺法
C.刺络法
D.透刺法
答案:D
分析:三棱针的用法有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透刺法是毫针的一种针刺方法。
23.下列不属于拔罐法作用的是()
A.通经活络
B.行气活血
C.消肿止痛
D.祛风散寒
E.清热解毒
答案:E
分析: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清热解毒一般不是拔罐法的主要作用。
24.哮病发作期的病理关键在于()
A.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B.痰气相击,气道被阻
C.邪客于肺,肺气不利
D.肺脏虚弱,气失所主
答案:B
分析:哮病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A选项是发作诱因;C选项表述不准确;D选项是缓解期病因。
25.咳嗽风热犯肺证的治法是()
A.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B.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C.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D.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答案:B
分析:咳嗽风热犯肺证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A选项为风寒袭肺证治法;C选项为痰湿蕴肺证治法;D选项为肺阴亏耗证治法。
26.胸痹的主要病机为()
A.心脉痹阻
B.心气不足
C.心阴亏损
D.心阳不振
答案:A
分析: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B、C、D选项可作为胸痹的病因,但不是主要病机。
27.胃痛的治疗原则是()
A.疏肝和胃止痛
B.调和脾胃止痛
C.理气和胃止痛
D.理气活血止痛
答案:C
分析:胃痛的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故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A选项不够全面;B选项表述不准确;D选项针对瘀血所致胃痛。
28.眩晕的病位在()
A.头窍
B.肝
C.脾
D.肾
答案:A
分析:眩晕的病位在于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但最直接的病位是头窍。
29.中风中经络与中脏腑的区别在于()
A.有无神志障碍
B.有无肢体瘫痪
C.有无口眼歪斜
D.有无语言不利
答案:A
分析:中风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脏腑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肢体瘫痪、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中经络和中脏腑均可出现。
30.消渴的病变脏腑主要是()
A.肺、脾、肾
B.肺、胃、肾
C.心、肝、肾
D.肝、脾、肾
答案:B
分析:消渴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肺主宣发肃降,敷布津液,肺燥阴虚则津液失布;胃为水谷之海,胃热炽盛则消谷善饥;肾主藏精,肾阴亏虚则固摄无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有()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答案:ABCD
分析: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
2.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脏腑有()
A.肺
B.脾
C.肾
D.心
答案:ABC
分析:人体之气的生成,与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肺主气司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将水谷化为水谷精气;肾藏先天之精,为元气之根。心与气的生成关系不大。
3.下列属于瘀血致病特点的有()
A.疼痛
B.肿块
C.出血
D.面色黧黑
答案:ABCD
分析:瘀血致病的特点有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加重)、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色青紫,在体内为癥积)、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等。
4.下列方剂中,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有()
A.黄连解毒汤
B.普济消毒饮
C.清瘟败毒饮
D.仙方活命饮
答案:ABCD
分析: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四方均有清热解毒作用。
5.下列病症中,可选用艾灸治疗的有()
A.风寒感冒
B.虚寒胃痛
C.风寒湿痹
D.阴虚发热
答案:ABC
分析: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适用于虚寒性病症。风寒感冒、虚寒胃痛、风寒湿痹均为寒证或虚寒证,可用艾灸治疗。阴虚发热为虚热证,一般不宜用艾灸。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体现在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答案:正确
分析: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
2.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答案:正确
分析: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其相生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
答案:正确
分析: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调畅气机是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
4.六淫邪气中,火(热)邪与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完全相同。()
答案:错误
分析:火(热)邪与暑邪虽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暑邪仅见于夏季,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而火(热)邪四季皆可出现,且有内外之分。
5.实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
答案:错误
分析:实证是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题干描述的是虚证。
6.方剂的组成原则包括君、臣、佐、使。()
答案:正确
分析:方剂的组成原则包括君、臣、佐、使。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佐助、佐制、反佐之分;使药有引经和调和药性的作用。
7.中药的“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答案:正确
分析:中药的“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8.针刺补泻手法中,提插补法是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
答案:正确
分析:提插补法的操作是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9.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普通感冒,病情重者多为时行感冒。()
答案:正确
分析: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10.水肿的治疗原则是“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
答案:正确
分析:《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水肿治疗原则,分别对应祛瘀利水、发汗、利小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答: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
(1)整体审察:既要重视病人整体的病理联系,又要将病人与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综合判断病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同时,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
(2)四诊合参: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才能全面、详尽地了解病情,为准确判断提供依据。因为四诊是从不同的角度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意义,不能相互取代。
(3)病证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是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辨证则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作出判断。只有将病与证结合起来,才能使诊断更全面,治疗更有针对性。
2.简述方剂的变化形式。
答:方剂的变化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药味加减变化:指在主病、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方中的次要药物,以适应变化了的病情需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佐使药的加减,这种变化对方剂的功效影响较小;二是臣药的加减,这种变化会使方剂的功效发生较大改变。
(2)药量加减变化:指方中药物不变,但药量有了改变,从而改变了方剂的药力大小或君药,进而影响方剂的功效和主治。药量的增减会使药力有强弱之分,并且当药量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君药也可能发生改变,方剂的功效和主治也会随之变化。
(3)剂型更换变化:指同一方剂,由于剂型不同,功效也有差异。一般来说,汤剂药力较强,吸收快,起效迅速,适用于病情较急重者;丸剂药力较缓,吸收慢,作用持久,适用于病情较轻、病程较长者;散剂制作简便,吸收较快,便于服用携带,可根据病情选择内服或外用。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脾胃的生理关系。
答: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输布,具体关系如下:
(1)纳运协调: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脾的运化提供物质基础;脾主运化,将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并转输其精微,为胃的继续受纳创造条件。二者一纳一运,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若胃不受纳,脾则无物可运;脾不运化,胃中食物停滞,也无法继续受纳。如脾胃纳运失调,可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
(2)升降相因:脾气主升,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于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布散全身;胃气主降,将受纳的饮食物下传至小肠、大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和排泄糟粕。脾升胃降,相反相成,维持着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脾气不升,可出现头晕目眩、久泄脱肛等;胃气不降,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
(3)燥湿相济:脾为阴脏,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腑,喜润而恶燥。脾的运化功能依赖于胃阴的滋润,胃的受纳腐熟也离不开脾阳的温煦。二者燥湿相济,阴阳平衡,才能保证脾胃的正常功能。若湿邪困脾,脾阳受遏,可导致脾失健运;胃阴不足,燥热内生,可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
2.论述咳嗽的辨证论治。
答: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辨证论治需分清外感与内伤,辨别虚实,根据不同证型进行相应治疗。
(1)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证:
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三拗汤重在宣肺散寒,止嗽散重在疏风润肺止咳。
风热犯肺证: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桑菊饮加减。该方有疏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港口物流智能化改造对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驱动因素分析报告
- 锯床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年产灯具照明器件100万件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反射与折射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瑞安市“预购订单”粮食交易合同
- 车间安全培训情况汇报课件
- 锅炉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示范工程竣工验收方案(3篇)
- 2025合作伙伴间互相担保合同
- 花都工程造价咨询方案(3篇)
- 道路运输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高考一卷英语真题(解析版)
- 食品安全包保制度
- Module 1 Unit 1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重庆某国有企业招聘新媒体运营(偏拍摄剪辑)参考题库含答案
- GJB297B-2020钝化黑索今规范
- 考勤管理制度全套表格
- 关于懂你的600字初三作文9篇
- 联邦学习在二零二五年保险精算模型跨机构协作中的实践
- 2025至2030年中国猫砂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招投标技术服务及售后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