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综合测试真题经典套题解析一、选择题1.一个计算机芯片的实际尺寸是8mm×8mm,按一定比例所画的图如下图,图中所用的比例尺是()。A.1∶5 B.25∶1 C.2∶1 D.5∶12.军军参加团体操表演,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7),如果这时的方队是一个正方形,参加团体操表演的至少有()人。A.9 B.21 C.49 D.1003.某人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小时,他走了小时,还有100米没有走,他已经走了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A.100÷(-) B.100÷(1-)×C.100÷(-)× D.100×(-)4.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有()句。①把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②一项工程,甲队独立完成需12天,乙队独立完成需10天,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的最简单整数比是5∶6;③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卖价均为120元,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本20%,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相对成本而言,总体上不亏不赚;④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3∶4∶5,则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⑤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自然数的积小;⑥两个半圆一定能拼成一个整圆。A.2 B.3 C.4 D.55.甲杯中有水100克,乙杯中有水80克,如果往甲杯中放入25克糖,往乙杯中放入20克糖,结果是().A.甲杯水甜 B.乙杯水甜 C.两杯水一样甜 D.无法比较6.如图,立方体的六个面上标着连续的整数,若相对的两个面上所标之数的和相等,则这六个数的和为()。A.33 B.39 C.45 D.不知道7.六(1)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B.女生是全班的 C.男生比女生少 D.女生比男生多8.如图,把底面半径是r,高h的圆柱沿着它的高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这个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A.2πr2 B.2rh C.2πrh D.2πr2h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 B.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C.一种空调,先降价10%,后又提价10%,商品价格不变 D.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面积也一定相等10.一根绳子,沿中间对折,再沿对折后的中间对折,这样连续沿中间对折5次,用剪刀在5次对折后的中间将绳子全部剪断,此时细绳被剪(
)A.35段 B.34段 C.33段 D.32段二、填空题11.40分=(________)时8.25升=(________)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1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再添(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2。13.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且B=A,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A和B成(______)比例。14.一个时钟的分针长10cm,经过30分钟,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cm,分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cm2。15.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cm,图中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5∶3,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cm2。(单位,cm)。16.在比例尺千米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0cm,两列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A车每小时行55km,B车每小时行45km,(________)时后两车相遇。17.一根圆柱形的木料长5米,把它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如果锯成4段用了9分钟,那么把它锯成6段要用分钟.18.李明参加六门功课考试,语文成绩公布前,他五门功课平均分数是93.2分,语文成绩公布后,平均分下降1.7分,李明语文考了______分.19.明明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按原路下山每小时比上山快2千米,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千米。20.(1分)有一块圆形绿地半径为9米,现在要缩小绿地面积,在中间挖走一块半径为6米的圆形绿地,使其成为一个圆环形绿地,缩小后的绿地面积是(______)平方米。三、解答题21.直接写得数。①5.55-5=②4÷0.5=③3.6×100=④⑤⑥⑦⑧0.1+0.99=⑨36×20%=⑩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3.解方程。2.5×8+5x=1006x-5.8x=8.4∶x=∶24.某学校三年级有学生132人,参加运动会的占,参加运动会的是二年级参加运动会人数的。二年级参加运动会的学生有多少人?25.小明同学完成数学作业后,不小心将墨水泼在作业纸上.请你根据提供的条件进行计算,然后将统计图(如图)补充完整.已知:(1)这个班数学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为95%;(2)成绩“优秀”的人数占全班的35%;(3)成绩“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26.张庄小学六年级学生中女生占,后来又转来了15名女生,这样女生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六年级原来有多少名学生?27.客车从地开往地,货车从地开往地,它们行驶的情况如图。(1)观察上图,两车开出多少小时后相遇?(2)货车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3)客车在距地多少千米的地方停留了多长时间?停留前后的速度相同吗?(4)估一估:当货车到达地时,客车距地还有多少千米?按照它的行驶速度,到地还需多少小时?(5)假若客车不在途中停留,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两车开出多少小时后就能相遇。28.一个圆柱形玻璃鱼缸(无盖),它的底面直径是6dm,高是7dm。(1)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2)如果将一块珊瑚石放入鱼缸完全浸没,水面会上升5cm,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9.三家超市进了一批相同的饮料,每大瓶10元,每小瓶2.5元,张叔叔想买4大瓶4小瓶饮料,去哪家超市买花钱最少?超市:买4大瓶送1小瓶。超市:一律打八五折。超市:满50元减12元。30.仔细观察下面的点子图,根据每个图中点子的排列规律,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每个图中点子的总个数?请你把下表填写完整。序号12345…表示点子数的算式11+4…点子的总个数1…观察表中数据,如果用A表示第n个图形中点子的总个数,A和n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A=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详解】4cm∶8mm=40mm∶8mm=(40÷8)∶(8÷8)=5∶1故答案为∶D。【点睛】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概念,注意换算单位。2.C解析:C【分析】方队是正方形,说明行数与列数相等,军军位置(3,7),说明方队至少有7列7行,据此根据行数×列数,求出总人数至少人数即可。【详解】7×7=49(人)故答案为:C【点睛】关键是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明确方阵的形状。3.C解析:C【详解】略4.B解析:B【分析】①根据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把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据此判断出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②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比和时间比相反,所以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的最简单整数比是5∶6;③用120÷(1+20%)、120÷(1-20%)分别求出两件商品的成本价,再与卖价进行比较即可;④用三角形内角和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度,再乘最大角对应的份数,求出最大角,再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即可;⑤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不一定比这两个自然数的积小,如0+1>0×1;⑥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圆才能拼成一个整圆,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把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说明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原题说法正确;②一项工程,甲队独立完成需12天,乙队独立完成需10天,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的最简单整数比是5∶6,原题说法正确;③120÷(1+20%)=120÷1.2=100(元);120÷(1-20%)=120÷0.8=150(元);150+100>120+120,所以总体上亏了,原题说法错误;④180°÷(3+4+5)×5=180°÷12×5=75°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⑤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不一定比这两个自然数的积小,原题说法错误;⑥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圆才能拼成一个整圆,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有关圆、圆柱与圆锥体积关系、按比例分配等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C解析:C【详解】略6.B解析:B【分析】由题意“六个连续的整数”“两个相对面上的数字和相等”,则由4,5,7三个数字看出可能是2,3,4,5,6,7或3,4,5,6,7,8或4,5,6,7,8,9,因为相对面上的数字和相等,所以第一种情况必须是4,5相对,第二种情况必须是4,7相对,故这六个数字只能是4,5,6,7,8,9,再求出这六个数的和即可。【详解】这六个数字只能是4,5,6,7,8,9,他们的和=4+5+6+7+8+9=39。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搭配问题,这6个面标着6个连续的整数是本题的切入点。7.D解析:D【分析】将男生人数看作3份,女生人数看作4份,则总人数为3+4=7份,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3=,原说法正确;B.女生是全班的4÷(3+4)=,原说法正确;C.男生比女生少(4-3)÷4=,原说法正确;D.女生比男生多(4-3)÷3=,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点睛】将人数比转化为份数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由图可知: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圆柱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且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半径;据此解答。【详解】由题意可知:这个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面积是2×h×r=2rh。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柱体积推导公式的过程中的知识点,明确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圆柱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可假设空调原价为a元,结合题意计算出现价,再做比较;据此解答。【详解】A.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分数既能表示数量,又能表示分率;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分率。A错误;B.一个非0数除以真分数时,等于乘一个大于1的假分数,所得的商大于原来的数,B错误;C.原价:a元;现价:a×(1-10%)×(1+10%)=a×0.9×1.1=a×0.99=0.99a(元)0.99a<a,现价比原价降低了,C错误;D.两个圆的周长相等,则直径就相等,半径也相等,面积取决于半径,则两个圆的面积也相等。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①不要认为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相同,与分数的两种意义比起来,百分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不一定比原来的数大,需要附加的条件是此时的分数小于1。10.C解析: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二个内容,一是对折后的段数问题,即对折几次,段数就是2的几次方;二是剪的次数与段数问题,剪开的各段的长度不同.【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得:连续对折5次后,共25段即32段;故剪刀沿对折5次后的绳子的中间将绳子剪断,有两端的两个线段长度是,其余的长度是∵×2+×31=1,∴共有31+2=33段.故选C.二、填空题11.258250【分析】将分换算成时,除以进率60;根据1升=1立方分米,将升换算成立方分米,将立方分米换算成立方厘米,乘进率1000。【详解】40分=时8.25升=8.25立方分米=8250立方厘米【点睛】本题考查单位换算,牢记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关键。12.【分析】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2-=,所以再添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2。【详解】的分数单位是();再添(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2。【点睛】考查了分数单位的定义,具体来讲,一个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13.A解析:AB正【详解】由B=A可以知道A是B的,也就是A和B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的A,最小公倍数是其中较大的B;再由B=A变换形式得,=,A和B的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关系。14.C解析:4157【分析】经过30分钟,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圆周长的一半,其中半径就是分针的长度,走过的面积是半圆的面积,根据圆的周长C=πr,圆的面积S=πr2,解答即可。【详解】3.14×10=31.4(厘米),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31.4厘米;3.14×102÷2=314÷2=157(平方厘米),分针扫过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点睛】此题考查了圆周长和面积的综合应用,需牢记其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15.4【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三个三角形的高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就等于对应的底边比,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被分成了2+3+5=10(份),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2解析:4【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三个三角形的高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就等于对应的底边比,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被分成了2+3+5=10(份),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2÷1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详解】2+3+5=10(份)20×=4(cm2)【点睛】能够根据三角形的底边的长得到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利用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16.8【分析】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再根据: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据此解答。【详解】40×20÷(55+45)=800÷100=8(小时)【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意义以及解析:8【分析】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再根据: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据此解答。【详解】40×20÷(55+45)=800÷100=8(小时)【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意义以及应用,再根据:距离、速度、时间三者关系,进行解答。17.100立方分米,15【解析】试题分析:(1)锯成4段,就增加了12平方分米,也就是增加了2×3=6个圆柱的底面积,由此可以求得这个圆柱的底面积,进而求得体积;(2)锯成4段,实际锯了4﹣1=3解析:100立方分米,15【解析】试题分析:(1)锯成4段,就增加了12平方分米,也就是增加了2×3=6个圆柱的底面积,由此可以求得这个圆柱的底面积,进而求得体积;(2)锯成4段,实际锯了4﹣1=3次,由此可以求得锯一次用时:9÷3=3分钟,则锯成6段需要锯6﹣1=5次,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1)5米=50分米,12÷(2×3)×50,=12÷6×50,=100(立方分米);(2)9÷(4﹣1)×(6﹣1),=9÷3×5,=15(分钟);答:这根木料的体积是100立方分米.把它锯成6段要用15分钟.故答案为100立方分米,15.点评:(1)抓住圆柱切割成小圆柱的特点,得出增加部分的表面积就是每截一次就增加2个圆柱的底面的面积之和;(2)抓住截的次数=截得的段数﹣1解答.18.83【解析】【分析】此题根据“平均成绩×门数=总成绩”进行解答.李明五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3.2分,那么他五门功课的总成绩是93.2×5分;语文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7分,也就是他解析:83【解析】【分析】此题根据“平均成绩×门数=总成绩”进行解答.李明五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3.2分,那么他五门功课的总成绩是93.2×5分;语文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7分,也就是他六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3.2﹣1.7分,然后根据“六门功课的总成绩﹣五门功课的总成绩=语文的成绩”.解答即可得.【详解】(93.2﹣1.7)×6﹣93.2×5,=91.5×6﹣93.2×5,=549﹣466,=83(分),答:李明语文考了83分,故答案为:83.19.【分析】根据题意,下山速度为5千米/小时,假设上山路程为S,则下山路程也是S,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计算即可。【详解】解:设上山路程为S,则下山路程也是S,上山需要时间:下山需要时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下山速度为5千米/小时,假设上山路程为S,则下山路程也是S,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计算即可。【详解】解:设上山路程为S,则下山路程也是S,上山需要时间:下山需要时间:上、下山的平均速度:2S÷(+)=2S÷=2S×=(千米/时)故答案为:【点睛】注意: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上、下山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能用上山速度加上下山速度再除以2。20.3【详解】3.14(9×9−6×6)=141.3解析:3【详解】3.14(9×9−6×6)=141.3三、解答题21.①0.55;②8;③360;④4;⑤14;⑥;⑦1.2;⑧1.09;⑨7.2;⑩25【详解】略解析:①0.55;②8;③360;④4;⑤14;⑥;⑦1.2;⑧1.09;⑨7.2;⑩25【详解】略22.28;17;2.7;【分析】第一题先计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计算加法;第二题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第三题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第四题先计算解析:28;17;2.7;【分析】第一题先计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计算加法;第二题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第三题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第四题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详解】=4×1.8+20.8=7.2+20.8=28;==9+8=17;===2.7;===23.x=16;x=42;x=【分析】(1)先算出2.5×8=20,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先同时减去20,再同时除以5即可;(2)先化简6x-5.8x=0.2x,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再同时除以解析:x=16;x=42;x=【分析】(1)先算出2.5×8=20,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先同时减去20,再同时除以5即可;(2)先化简6x-5.8x=0.2x,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再同时除以0.2即可;(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等于内向之积,把原式改写成x=×,再按照等式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1)2.5×8+5x=100解:20+5x=1005x=100-205x=80x=80÷5x=16(2)6x-5.8x=8.4解:0.2x=8.4x=8.4÷0.2x=42(3)∶x=∶解:x=×x=x=×10x=【点睛】此题重点考查解比例和解方程,注意解题步骤和书写规范,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24.120人【解析】【详解】132×56÷1112=132×56×1211=120(人)解析:120人【解析】【详解】132×÷=132××=120(人)25.【解析】【分析】由图形知,不及格2人,及格率为95%,即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95%=5%.据此求出全班人数.根据(2)求出优秀的人数:用全班人数乘以35%.根据(3)用优秀人数乘以解析:【解析】【分析】由图形知,不及格2人,及格率为95%,即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95%=5%.据此求出全班人数.根据(2)求出优秀的人数:用全班人数乘以35%.根据(3)用优秀人数乘以(1+)求出良好的人数.用全班人数减去(优秀+良好+不及格)得出及格的人数.根据上述数据完成统计图.【详解】2÷(1﹣95%)=2÷0.05=40(人)40×35%=14(人)14×(1+)=14×=18(人)40﹣2﹣14﹣18=6(人)统计图如下:26.360名【解析】【详解】设六年级原来有x名学生,则女生有x名,所以x=360答:六年级原来有360名学生.解析:360名【解析】【详解】设六年级原来有x名学生,则女生有x名,所以x=360答:六年级原来有360名学生.27.(1)4.4小时(2)75千米(3)在距地400千米处停留了1小时,停留前后速度相同。(4)客车距地还有约220千米,还需约4.4小时。(5)4小时【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到两数据重解析:(1)4.4小时(2)75千米(3)在距地400千米处停留了1小时,停留前后速度相同。(4)客车距地还有约220千米,还需约4.4小时。(5)4小时【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到两数据重合点,对应横轴数据就是相遇时间;(2)观察统计图,2小时的时候货车到达350千米处,用路程÷时间即可;(3)数据不变的一段表示停留,分别计算前后速度,比较即可;(4)观察统计图,当货车到达地时,客车大约行驶了280千米,用总路程-已行驶距离即可,用剩余路程÷客车速度;(5)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列式解答即可(方法不唯一)。【详解】(1)两车开出4.4小时后相遇;(2)(500-350)÷2=150÷2=75(千米)答:货车每小时约行75千米。(3)500-100=400(千米)3-2=1(小时)100÷2=50(千米/时)(400-100)÷(9-3)=300÷6=50(千米/时)50=50答:在距地400千米处停留了1小时,停留前后速度相同。(4)500-280=220(千米)220÷50=4.4(小时)答:客车距地还有约220千米,还需约4.4小时。(5)500÷(75+50)=500÷125=4(小时)答:两车开出4小时后就能相遇。【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分析,折线统计图可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图书“漂”起来(教学设计)浙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足球六 说课稿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
- (听赏)蝶双飞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接力版六年级上册-接力版
- 语言培训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老年大学在线课程国际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容美白产品系列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气候变化对台风的影响
- 活动课 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2012
- 10我们不乱扔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2025年光电子器件及激光器件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量子通信金融应用研究报告
- DBJ51-T 184-2021 四川省预成孔植桩技术标准
- 科技创新园区租赁合同样本
- 销售工作三年规划
- DB21T 2468-2015 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技术规范
- 2024-2025华为ICT大赛(实践赛)-网络赛道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中(多选题)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3至6年级知识点归纳
- 山东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 《无人机航迹规划》课程标准(高职)
- 医疗神经外科、胸外科品管圈成果汇报课件:提高管道固定有效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