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要点速记】
i.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而来的。
(2)生物是由到逐渐进化的。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和o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观点:
(2)贡献:
①对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科学地解释了和适应性。
(3)不足:
①对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重难点突破】
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考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要点速记】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的全部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的比率。
(4)生物进化的实质:=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基因突变
突变
(2)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
(3)生物的变异是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原因:不断淘汰的基因,积累的基因。
(2)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改变。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类型:地理隔离和
(1)隔离
实质:基因不能
(2)物种形成:
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及隔离
标志:
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①概念:不同物种之间、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②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o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①内容:多样性、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②形成原因:0
③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重难点突破】
1.种群和物种的比较
项目种群物种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
概念
物的全部个体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
范围由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
所有个体
①种群强调:同一时间、同
①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在自然条件下能
判断一地点、同一物种;
自由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无生殖隔离);
标准②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
②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存在生殖隔离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联系
②同一个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成为不同的亚种,
进而可形成多个新物种
2.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
项
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目
概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不同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交配的,即
念的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
特
自然条件下不进行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进行基因交流
点
①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
②一般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也可能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
联
殖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系
③只有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但能产生亚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④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
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二者联系
②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
4.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
(£1)右王立“: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多数物种形成),--------------------------------'
»唯*,自然选择.变异类型1_
新物种1
L地神群1*(基因频率改变)
原生!
理
物殖:
隔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种隔:
离离I
一地群,自然选择.变异类型2
种群21基因频率改变)新物种2
(®2)^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
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此种方式多见
于植物
杂种植物染色体加倍.异源多倍体
物种B/
4士、人工创造;如人工诱导多倍体形成(四倍体西瓜、八倍
0吟嬴二代小黑麦等
考点三、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要点速记】
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公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基因与其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体数+总
式等位基因的总数又100%个体数XI00%
外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指__________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______改变
延
2.基因频率的计算
(1)“定义法”求解基因频率:
某基因频率一某型因瑞苗焉不§总数*1()()%
若在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种精!a股2义10°%
若在X染色体上,b基因频率=
b基因总数
X100%
2X女性个体数十男性个体数
(2)“公式法”求解基因频率(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为例):
A基因频率=人人基因型频率+l/2XAa基因型频率
a基因频率=22基因型频率+l/2XAa基因型频率
(3)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
①前提条件:a.种群非常大;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出;d.没
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
②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
因频率,贝h
基因型AA的频率=,基因型Aa的频率=,基因型aa的频率=。
【重难点突破】
1.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
用NAA、NXAY等分别表示相应基因型的个体数,用PAA、PXAY等表示相应基因型
的频率,用p、q表示A、a的基因频率。
(1)常染色体遗传方式:
_2NAA+NA«__p_|__l_p
P―23仙+,+()—八十2r及
_2Naa+N__pJ_p
'I―2(NAA+N电+NQ-4十2rAs
(2)伴X染色体遗传方式:
_________2N—+N—+,丫________
A
P2(Nx*x*++NTT)+(NXY+NX*Y)
__________+N-+Nc______________
q2(Nx*x*+Nx*x*+NxV)+(NX-Y+N^Y)
注:男性人群中XaY的基因型频率=整个人群中Xa的基因频率。
2.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已知A的基因频率是A%,a的基因频率是a%,则该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
A%X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a%X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A%Xa%X2。
(2)已知某种群中基因型是AA的个体占X%,则A的基因频率是反,a的基因频率
是1一跳;或已知基因型是aa的个体占Y%,则a的基因频率是际,A的基因频率
是1-际
专题2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础)
一、单选题
i.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必然导致新物种形成
B.自然选择留下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利的变异
C.只要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变异,自然选择就会发生
D.特定环境条件既可能起选择作用,也可能起诱变作用
2.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3.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与原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4.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其基因交流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摒弃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5.某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入、迁出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
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AA(%)Aa(%)aa(%)
2018404020
2019364816
A.该种群的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B.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若该种群在2020年自交,则A的基因频率会增加
6.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出现了新的基因B.发生了染色体畸变C.改变了基因频率D.产生了生殖隔离
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
B.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8.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对维持物种内个体数目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B.达尔文认为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不断进化
C.达尔文的研究是个体水平的研究,但是仍能合理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
D.杀虫剂造成抗药性强的一些害虫生存下来属于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0.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分别占25%、50%、25%。若aa个体没有繁
殖能力,其他个体间随机交配,则下一代AA、Aa、aa个体的数量比为()
A.3:3:1B.4:4:1C.1:2:0D.1:2:1
11.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解释正确的是()
A.同一种地雀一地理隔离一自然选择一生殖隔离一不同种地雀
B.不同种地雀一地理隔离一自然选择一不同种地雀
C.同一种地雀一自然选择一地理隔离一生殖隔离一不同种地雀
D.同一种地雀一地理隔离一生殖隔离一不同种地雀
1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3.下图为某地植物群落示意图,不同树的轮廓表示不同的树种,关于该群落的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树木A与B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
B.树木A与D的差异属于种群多样性
C.图中全部植株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
D.树木E与F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种群中的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人工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D.生物在主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15.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0%,Aa个体占60%,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
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C.增大、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增大、不变、增大
16.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据调查,某兔种群中的雌兔基因型频率分别为:FF(30%)、
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分别为:FF(20%)、Ff(40%)、ff(40%)。假设该
种群随机交配,则其子代()
A.Ff的基因型频率为52%B.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
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
1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B.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
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滥用抗生素可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突变
18.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
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③四种菌株中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A.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③
19.某动物的毛色深浅分别由基因A,a控制,其生活环境颜色的深浅决定了该动物被捕食
的情况。图表示该动物在甲、乙、丙三个地区生活的深色个体所占比例以及基因A的频率。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00K-
80K-
60%-
40%-
20%-
0
A.控制毛色基因的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种群在进化
B.乙地区该动物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与丙地区的相同
C.三个地区的该动物种群的基因库是完全相同的
D.自然选择导致该动物在三个地区生活的深浅色个体的数量不同
2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的理解,错误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以后,大气中才逐渐积累了氧气
B.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真核生物
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为水生生物向陆生生物进化创造了条件
D.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方式上的进化顺序为:无氧呼吸一光合作用一有氧呼吸
21.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殿糠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一一若干
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
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簸螺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
D.簸糠鱼形成的过程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22.甜菜夜蛾幼虫啃食玉米叶片后,玉米会释放出口引口朵和菇类等物质吸引小茧蜂在甜菜夜蛾
幼虫体内产卵寄生。为降低甜菜夜蛾幼虫对玉米产生的危害,人们喷施有机磷农药消灭甜菜
夜蛾幼虫,但几年后药效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释放出吗|跺和菇类等物质吸引小茧蜂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B.甜菜夜蛾幼虫、玉米和小茧蜂之间的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C.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某甜菜夜蛾个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D.在有机磷农药选择作用下,甜菜夜蛾种群抗药性增强,说明已经形成新的物种
二、综合题
23.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上龟类,它们的
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
陆龟类的痕迹,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
原因:
(1)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从而体现了变异一般是,为大
陆龟进化提供了O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群
中基因A的频率是,若该种群中aa个体用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
型个体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该种群
(发生/没发生)进化,原因是。
24.某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种鸟类,其中一部分个体迁移到近海岸的一座岛屿上生活,后来
由于地质运动阻断了两地区鸟类的来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鸟刚迁入岛屿上时,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4%,
则a的基因频率是。若干年后,该种群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70%、10%,该种群是(是、否)发生了进化。
(2)由于沿海地区与岛屿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对两个种群基因
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两个种群的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
一旦形成_____________就成了两个物种。
25.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始蝙新
有利性状一*"保存
种产生
环
境
不利性状—*-
(1)图1表示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
分别是、o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
进化的o
(3)该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o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
(趾间有蹊)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图2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o
③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
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的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多样
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
专题2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高)
一、单选题
i.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B.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生殖隔离的形成
C.自然选择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D.农药在害虫抗药性增强的过程中起选择作用
2.调查小组在调查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过程中发现,该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且男性患
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母亲,也只传给女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低于在女性群体中
B.女性致病基因携带者生育的儿子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4
C.不能通过基因诊断的方法检测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D.该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3.对农药DDT有抗性的家蝇的产生是由于家蝇体内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突变造成的.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使用DDT导致家蝇体内的DHCE基因发生突变
B.抗性家蝇品系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
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D.DDT抗性品系的形成不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库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B.只要种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就发生了生物进化
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5.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
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
甲地区78202
乙地区64324
丙地区8415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海龟的连趾和分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N、n控制),分趾是隐性性状。起始时,海
岛上海龟的N与n基因频率分别是60%、40%,由于某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基因型为NN、
Nn的个体数每年减少50%,基因型为nn的个体数保持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起始时基因型为Nn的海龟数量是基因型为nn的海龟数量的2倍
B.基因型为NN、Nn的海龟数量减少不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C.连趾海龟在该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具有生存优势
D.3年后,该海岛上连趾海龟的数量将少于分趾海龟的数量
7.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如图为刚迁入时
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果(B—黑色、b—灰色、B—黄色)。下列推测正确
/B45%\
(B,5%)
450头/
B68%\
\b32%,
A.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
B.若干年后甲、丙岛B、b基因频率相同说明两岛环境相同,使其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C.乙岛屿的环境使羽毛颜色基因发生突变,产生B基因且突变率接近5%
D.甲乙丙三岛的鸟在若干年中都可能出现Bi基因的突变
8.某昆虫种群的翅色有绿色(AA)、浅褐色(Aa)和褐色(aa)三种表现型。抽样调查得
知当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各占60%、30%和10%,现假设该种群中绿色个体每年增加
10%,浅褐色个体数目不变,褐色个体每年减少10%,则第二年该种群中决定翅色A基因
的频率是()
A.62.9%B.78.6%C.76.8%D.77.1%
9.某小岛上的部分原种昆虫逐渐进化成新种的昆虫,对该生物进化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原种昆虫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和变异都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共同进化的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所谓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10.如图所示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B.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C.图丙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D.图丁中捕食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1.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EE叁闲丽丽雨整些|自然选择
积累
额库的差别1在~丽]
[导致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12.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
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
食策略的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B.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蛾与蝙蝠间发生了协同(共同)进化D.祖先蛾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13.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
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D.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
14.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
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15.在美洲热常地区纯蚊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片,西番莲受到纯蚊蝶的伤害之后,会释
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纯峡蝶幼虫死亡,但仍有少数纯峡蝶会变异山抵抗该化学物质的能力。
观察发现,西番连用改变叶片形状,“造出”一种黄色假卵一叶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状
结构等办法来迷惑纯峡蝶,以减少纯蝶蝶在此产卵,还通过分泌出一种“花外蜜露”引诱蚂
蚁和蝇类前来捕食纯峡蝶幼虫。在此过程中,纯蝶蝶增强了寻找包发现西番连的能力。下列
分析不正确的是()
A.西番连释放化学物质抗虫和纯峡蝶能抵抗这种物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在纯蝶蝶觅食的刺激下西番莲发生了叶彤和叶片蜜腺的突变
C.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峡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D.西番莲向纯峡蝶传递的物理或化学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综合题
16.大熊猫是我国稀珍物种被称为动物中的“活化石”。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
点和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大熊猫种
群中的个体差异一般较大,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的基本单位,而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
的。大熊猫在地球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在濒于灭绝
的事实说明,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大熊猫种群的___________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
态变化。
(3)种群甲是由基因型均为Aa的雌雄个体组成的,它们之间由交配产生了三种不同基因
型频率的后代:23%AA、54%Aa、23%aa,那么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填“是”
或“否”)。已知大熊猫和小熊猫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根本原因是。
1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请分析回答问题:
(1)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在2FC条件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
体生存和繁殖能力大大提高,甚至高于野生型。这一现象说明»
(2)植物学家野外调查发现草原上有两个相近的植物种群,它们的植株形态和花色都不相
同,但在种群相遇处它们却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两个种群是同一物种吗?(填“是”
或“否”),判断的理由是o
(3)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的发现有力证实了“寒武纪大爆发”事件,该事件标志着生
态系统的第三极,即的出现。生态系统第三极出现在生物多样性形成中的意义
有=
18.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
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b的实质变化是
(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o
(3)松鼠种群中存在控制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黑色,a—浅色)。原松鼠种群中AA、
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
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
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0
(4)该峡谷的河流中某种金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b、XbXb>XbY等均为纯合子)。现取一对金鱼杂交,Fi金鱼共67
只,其中雄金鱼21只,则Fi金鱼自由交配所得F?成活个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分
数形式表示)。
19.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
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
因(如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
F同时出现也有胚胎早亡现象。请回答问题:
(1)甲地所有的果蝇构成一个。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历史阶段
I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的性。
(2)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I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的差异
可能属于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甲、
丙两地的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多样性。
(3)甲地与戊地果蝇最终进化成两个物种,运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其可能的主要原因
是o若甲地
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
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000只。比较两地的果蝇种群基因
库的大小:o
专题2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
一、单选题
1.某理想种群中某一基因座位有3个等位基因形式,分别为ai,a2和a3,且ai对a2对a3
为显性,若三个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则在群体中表现出ai所控制的性状的比例为()
A.1/3B.1/9C.4/9D.5/9
2.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库相同
B.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C.在一个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变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
D.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
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
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4.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如表为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
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200520062007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0.0740.120.14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2.666.1110.925.5
A.抗生素的使用诱导细菌产生了可遗传的耐药性变异
B.已经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种群属于一个新的物种
C.为避免“超级细菌”的产生,应禁止使用抗生素
D.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属于共同进化
5.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
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
B.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D.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6.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
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S表示。在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
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
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b、c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种的是c,理由是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
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
B.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的是a,理由是群体性状与1.5亿年
前的群体p最相似
C.S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
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
7.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
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i。各Fi中基因型频率与H
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r---------------------T
A.o<p<i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V: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II:
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i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p=c时,Fi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H茗出频率(;)
8.小菜蛾主要危害甘蓝、白菜、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小菜蛾对拟
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抗性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抗性对敏感型为显性。某地为控制小菜蛾
虫害,连年施用一定浓度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调查发现,该地小菜蛾抗性个体比例为84%。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地小菜蛾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与敏感基因频率之比为3:2
B.该地小菜蛾种群中抗性杂合子的数量多于抗性纯合子的数量
C.若加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施用浓度,则该地小菜蛾种群不会发生进化
D.若不再施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则该地小菜蛾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可能会下降
9.100万年前,刚果河将黑猩猩和楼黑猩猩的共同祖先隔离成两个种群,在刚果河北岸的
种群要与大猩猩争夺食物,南岸的种群生活安逸轻松。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北岸种群进化
为头骨较大、犬齿较长的黑猩猩,南岸种群进化为头骨较小、犬齿较短的楼黑猩猩。黑猩猩
与楼黑猩猩不能交配产生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黑猩猩较大的头骨、较长的犬齿有利于在竞争中获得食物
B.黑猩猩与楼黑猩猩的种群基因库不同,两者间存在生殖隔离
C.与大猩猩争夺食物的过程诱发黑猩猩基因突变产生有利性状
D.此实例中地理隔离是黑猩猩与楼黑猩猩形成的必要条件
10.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引起细菌抗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如图是细菌抗
药性形成示意图,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与公司劳务协议书
- 出租摊位定金合同范本
- 公司装修安全合同范本
- 厂家与代理商合同协议
- 借款无需偿还的协议书
- 农村大棚出租合同范本
- 劳务资质借用合同范本
- 生物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 农村村民修房合同范本
- 位临时工转包合同范本
- 湖南省部分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2025贵州惠水县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大学高等数学上习题附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慧实验室建设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安全- 中国移动认证考试L1题库(附答案)
- 广告及宣传用品设计申请单
-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GB/T 13275-19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数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