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专题-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提升练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
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
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
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缭③帛者谓之为纸。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
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绿(jia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
届、o
【丙】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目:“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置之冒:
(2)改天下咸称“蔡侯纸”故:
(3)及鲁肃过寻阳及:
2.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下列选项中加点的称谓语属于
爱称的一项是()
A.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B.木见何见事之晚乎
C.唧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D.公亦以此自矜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阅读【甲】【乙】两文,补全下面的内容。
“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
的难题,体现了①“”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
的缺陷。它们均具有方便实用、造价低廉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
贝献。
【甲】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夏日赏荷(李盛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
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余以为妙绝。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香远至清(2)可远观而不可藜玩焉(3)荷花为雨所洗(4)余以为妙承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7.请用“/”给【乙】中画线句子断句(两处即可)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8.【甲】文作者将莲花比作“花中君子”,【乙】文作者又将莲花比作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停停,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王欢宇君厚,乐陵人也。专精耽学①,不营产业,常丐②食诵《诗》,事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幸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④之。欢守志
弥固,遂为通儒⑤。
(节选自《西周策》)
【注释】①耽学:专心研究学问。②丐:乞求。③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
妻嫌他贫穷落魄,离他改嫁。朱买臣50岁时任老家的地方官会稽太守。④哂:讥笑。⑤通儒:指贯
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9.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苔溟上阶绿(heng)B.无案牍之劳形(du)
C.虽家无斗储(dou)D.卿不闻朱买臣妻邪(ye)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有仙则名(2)谈笑有停债(3)里家无斗储(4)里焚毁其书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2.【甲】文的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乙】文的王欢寄居不可无书,两人所处环境有何相似之处?
他们有什么共同品质?
班级举办“探究劝说技巧”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韩休为相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体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③。上④
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目:“韩体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⑤临镜,默
默不乐。左右目:“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⑥奏事常
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峭直:严峻刚直。②干:求取。③甚允时望: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④上:指唐玄宗。
⑤掺[sh血]:持、握。⑥萧嵩:唐朝宰相、军事家。
13.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1)或为相课内迁移法。及鲁肃过寻阳。(1)
字典查询法。①依次;一个
(2)何不承挨着一个。②从后面追;追
(2)(写序号)
之赶。③驱赶;赶走。④随;
跟随。
(3)大兄何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
(3)
见事之晚乎!断。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
15.【甲】【乙】两文都围绕“劝”展开,【甲】文面对吕蒙“①"(原文语句作答)的推
辞,孙权循循善诱地劝导,使得吕蒙就学并取得良好效果,这体现了孙权知人善任、善于劝告的特点。
【乙】文唐玄宗重用韩休,是因为②,可见他是一个③、④的
君主。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
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
板,持触火炀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
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耳,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
石油
哪、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①而出,
士人以雉尾挹②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③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
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④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⑤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
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各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
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
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②土人以雉尾挹之: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③淳:同“纯”。
④松墨:我国名墨之一,用松烟制成,故称“松烟墨”。⑤识文:标上名称。
16.解释下列加点字。
(1)持旗火炀之(2)则第二板已?
(3)但烟甚浓(4)拳人衣
17.下列句中的“之”与“盖石油之多”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书出淤泥而不染B.何陋书有
C.久之,目似暝D.更互用之
18.翻译下列句子。
(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19.这段记载说明了石油的哪些用途?
中国花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欣赏花,不仅欣赏花的颜色、姿容,更欣赏花中所蕴含的人格寓意、精
神力量。下面请你一起参与班级的“文学赏花”活动。
材料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材料二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
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曼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
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④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是: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
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材料三
鹉鹄天•桂花①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②可煞③无情思④,何事⑤当年不见收。
【注释】①此词作于北宋党争期间,词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
②“骚人”,指屈原。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③
可煞,疑问词,可是。④情思:情意。⑤何事:为何。
2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2)不蔓不枝()
(3)宜乎众矣()(4)晕所谓遁世无闷()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22.分析加点字“梅牢妒,菊座羞”的表达效果。
23.在北宋推崇“君子气节”的大背景下,请你结合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探究传统
文化中“花中君子''的内涵。
花的特点君子之德
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莲濯清涟而不妖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
兰生于深山薄丛之中,
(2)
不为无人而不芳
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
(3)
不改其性
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藏善以待时机,一旦有机会就施展自己的才华
桂花情疏迹远只香留社会地位虽然不高,却依旧要保持高洁的情操
何须浅碧深红色(4)
归纳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归纳出“托物言志”手法的特点为(5)_____。
参考答案
1.覆盖因此,所以至U,等到2.C3.(1)自古书籍文契大多是用竹简编
成的。
(2)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4.活绿贵而简重
【导语】这篇文言文阅读材料精选了三则科技史与劝学典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智慧传承。【甲】文
以简练笔法勾勒活字印刷的工艺革新,【乙】文用史家笔触记录蔡伦造纸的创造性转化,【丙】文则
通过对话体呈现知识迭代的人文价值。三则文本在技术史与教育观上形成互文:活字与造纸术突破物
质载体限制,吕蒙就学故事则揭示认知载体的革新意义。全篇以“变革”为暗线,从器物改良到人才培
育,完整呈现了文明演进的双重维度。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冒:覆盖。
(2)句意为: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故:因此,所以。
(3)句意为: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至U,等到。
2.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A.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B.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C.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D.公: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
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书契,书籍文字;以,用。
(2)重点词语: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空。根据甲文“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可概括为“活”。具体体现为:刻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
取用灵活),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随时排用),印刷是活的(统筹用板,提高效率),字印数目
是活的,字模制作是活的,拆版是活的。
第二空。根据乙文“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可知,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
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弥补了“绿贵而简重”的缺陷。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
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
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
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
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乙】
蔡伦,字敬仲,是桂阳人。永元九年,监督制作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没有一件不精密牢固,
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
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
年,上奏皇帝,皇帝称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丙】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
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
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
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
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
别。
5.(1)更加(2)亲近而不庄重(3)被(4)极、非常6.(1)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
有什么人呢?
(2)每当到了夏天,靠近湖水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7.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8.花中仙子。区别:“花中君子”强调的是品德,而“花中仙子”侧重于外
观与气质。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香气远闻更加清芬。益:更加。
(2)句意: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亵:亲近而不庄重。
(3)句意:荷花被雨水所冲洗。为:被。
(4)句意:我认为绝妙极了。绝:极、非常。
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予”,我。
⑵“至”,到;“临”,靠近;“欣然”,高兴的样子。
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
动摇摆的姿态。
“兴正浓”是一个主谓短语,表达兴致正浓厚的意思,可单独成句;“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是一个完整的
表述,应单独断句;“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湖中荷花”是主语,“尽作”是谓语,“飘摇之态”是宾
语,这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应单独断句。
故断句: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8.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一问,结合乙文“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可知,作者笔下
的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
真是花中的仙子啊,因此乙文作者又将莲花比作花中仙子。
二问,结合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花中君子”强调莲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操守,侧重于莲花
所象征的人格特质,如出淤泥而不染、不蔓不枝等,更多地从精神层面凸显其君子般的风范。结合乙
文“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可知,“花中仙子”则侧重于描
绘莲花美丽动人的姿态和超凡脱俗的气质,突出其在外形和神韵上如仙子般的魅力。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
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
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
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
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
当然就很多人了!
乙文: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边。每当到了夏天,便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
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
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
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
妙极了。
9.D10.(1)出名、有名(2)博学的人(3)虽然(4)有时11.(1)这是简陋的屋
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最终成为一位博学的人。12.二人所处环境都非常简陋;二人
都有着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9.本题考查字音。
A.痕(heng)-----hen;
B.牍(dO)------du;
C.斗(dou)------dou;
故选D。
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
(1)句意: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名:出名。
(2)句意: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3)句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贮存。虽:虽然。
(4)句意:有时焚烧他的书。或:有时。
11.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是,这。惟,只,只是。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守,
坚守。弥,更加。遂,于是。为,成为。
1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第一问:根据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家无斗储”可知,两人身处的环境都非
常简陋。
第二问:根据甲文中的“惟吾德馨调素琴,阅金经”可知,甲文中刘禹锡因为自己品德高尚而不觉得
居室简陋,他每天在居室中弹琴、看佛经。这体现了他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根据乙文中的“虽
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可知,王欢安贫乐道。根据“专精耽学,不营产业”“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可
知,王欢一心治学,不以名利为意,高洁傲岸。故两人都有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品质。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
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
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
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
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贮存,但内心
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他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
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
人。
13.等到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14.(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
史罢了。
(2)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求取名誉权势。15.军中多务韩休为了国家大计直言劝谏
勇于纳谏知错就改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通过甲、乙两则历史故事,生动展现了“劝”的艺术与价值。甲文《孙权劝学》
以对话体呈现领导者的循循善诱,通过“涉猎见往事”的务实劝导,体现教育智慧;乙文《韩休为相》
则用对比手法,以“吾貌瘦天下肥”的帝王自白,彰显纳谏的胸襟。两文在劝谏方式上形成互补:前者
侧重柔性引导,后者突出刚性直谏,共同勾勒出古代政治文化中劝谏艺术的多元面貌,对现代沟通管
理仍有启示意义。
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根据课内学过“及鲁肃过建阳”的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可知,“及”是“等至『的意思,因此“及
为相”的“及”也是“等到”的意思,句意:等到他担任宰相
(2)根据查阅字典法,可知选③“驱赶;赶走”,句意:何不驱赶他。
(3)根据上文,“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营蒙对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应答,语气是
反问,因此是“呢”的意思。
1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但,只是;涉猎,指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以前的事情或历史事件。
(2)重点词:峭直,严峻刚直;干,涉及、求取;荣利,名誉权势。
1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第一空:在甲文中,原文句子:“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最初以“军中多务''为理由,拒绝孙权的学习
建议。这一句话直接说明了吕蒙推辞的原因,即他认为自己军务繁忙,无暇学习。孙权则针对这一理
由进行循循善诱的劝导,最终使得吕蒙改变了态度,开始努力学习。因此,答案为“军中多务”。
第二空:在乙文中,原文句子:“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唐玄宗重用韩休的原因在于韩休能够
直言劝谏,为了国家大计而不避讳。文中提到,每当唐玄宗在宫中宴乐或后苑游猎时,若有过失,韩
休总是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这从“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这句话中可以明显看出,韩休总是能
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上疏的方式向唐玄宗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为了国家大计直言劝谏的
行为,正是唐玄宗重用他的原因。
第三空:在乙文中,原文句子:“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唐玄宗明确表示他重用韩休是为
了国家社稷,而非仅仅为了个人利益。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唐玄宗是一个“勇于纳谏”的君主,
他能够接纳并重视韩休的直言劝谏,将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参考。这种勇于纳谏的品质,使得他能
够听取不同意见,避免决策失误,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四空:在乙文中,原文句子:“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
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唐玄宗通过对比萧嵩和韩休的不同表现,体现了他知错就改的品质。文中
提到,当萧嵩奏事顺旨时,唐玄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满意,但内心却寝不安席,因为他知道这样的顺
旨可能掩盖了真实的问题。而韩休的直言力争,虽然让唐玄宗在当下感到不悦,但却能够让他安心入
睡,因为他知道韩休的劝谏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这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的态度,体现
了唐玄宗“知错就改”的君主品质。
【点睛】参考译文:
【甲】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来
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能比得上我吗?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
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议论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
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士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
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唐玄宗任用韩休
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刚正不阿,不追求荣华富贵。等到他担任宰相,很符合当时人们
的期望。皇帝有时在宫中宴饮作乐或到后苑游猎,稍有过失,韩休就会对左右侍从说:“韩休知道吗?”
话还没说完,韩休的规劝奏章已送来了。皇帝曾对着镜子默默不乐,左右侍从说:“韩休担任宰相,
陛下比以前瘦多了,何不去驱赶他!”皇帝叹息说:“我虽然消瘦,但天下一定丰饶了。萧嵩奏事常常
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睡不安稳。韩休常常力争,他退下以后,我才能睡个安稳觉。我用韩休,
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自己啊。”
16.接近,靠近准备(好了)只,只是染黑17.A18.(1)先设置
一块铁板,在它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2)这种墨一定会在世间广泛流传,从我开始做起吧。19.烧火、制墨
【解析】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就:接近,靠近。
(2)句意: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具:准备(好了)。
(3)句意:只是烟气很浓。但:只,只是。
(4)句意:能染黑人的衣服。墨:染黑。
17.考查“之”字的用法。
例句中的“之”是主谓之间,不译;
A.主谓之间,不译;
B.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
C.补齐音节,不译;
D.代词,指排好的铁板;
故选Ao
1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设,准备。其上,它的上面。以,用。冒,覆盖。
(2)此,这。必,一定。行,流传。于,在。自,从。为,做。
19.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可得:烧火。
根据“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可得:制墨。
【点睛】参考译文: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
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
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
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
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
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
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石油
部州、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过去说的“高奴县出产脂水”,就是指这种东西。(石油)产生在水边,
与砂石和泉水互相混杂,慢慢地流出来,当地人用野鸡尾蘸取它(上来),采集到陶瓷罐子里。(这
种油)很像纯漆,燃烧起来像烧麻秆,只是烟气很浓,(它)所沾染过的帐篷都变黑。我疑心这种烟
可以利用,(就)尝试着扫下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又黑又亮像漆一样,(就是)松烟做的墨也比不
上它了,于是就大量制造它。那标上名称“延川石液”的就是这东西了。这种墨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
上,从我开始做起吧。因为石油特别多,在地中产生,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现
在齐鲁一带的松林已被砍光了,慢慢地到太行、京西、江南一带,松山也大半都秃了。制墨的人还不
了解石油烟灰的好处。炭燃烧的烟也大,能染黑人的衣服。我随意地作了一首《延州诗》说:“二郎
山下大雪纷纷扬,立即竖起帐篷学塞人。白衣熏黑寒冬还未过完,石油烟多像洛阳的灰尘。”
20.值得横生枝蔓应该这21.生长在深山贫瘠的丛林之中,不因为没有人
(欣赏)就不开花。22.定: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唐山滦州市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员招聘7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高性能传输线缆项目合作计划书
- HM5023507-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甘肃庆阳西峰数字服务就业中心招聘100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新型地热用热交换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小学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铍铜带、线、管、棒材项目发展计划
- 中小企业技术规范与管理策略
- 2025年六安市人民医院护理人员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银行承兑转让协议书
-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分拣系统设计-洞察阐释
- 8S标准培训教材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 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版
- 红领巾在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主题演讲稿范文
- 消防水池内有限空间安全施工方案
- 空间生产与社区发展-深度研究
- SMT工艺制程详解
-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高级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校园内操场的智能化设施布局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