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竞赛班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竞赛班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竞赛班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竞赛班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竞赛班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竞赛班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H-lC-12N-140-16S-32Zn-65Ni-59Al-27Li-

7K-39

I卷

一、选择题(共21道小题,单选,每题2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煤中添加CaO可以减少酸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B.用高锦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土可以使水果保鲜

C.制备氮化铝的反应:AI2O3+3C+N2工典2A1N+3co属于固氮反应

D.门窗玻璃、混凝土桥墩、水晶镜片均含有SiCh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8gCu和0.2mol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B.标况下4.48LCH3cH20H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NA

C.46gNO2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Na+、K+、Fe2+>NO-

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P、HCO3、SO:、NH:

c(H)1

C.—的溶液中:K+、Na+、「Al(OH)]、CH3COO

c(OH)106L'j

D,由水电离出的c(OH-)=lxl(yi3moi.LT的溶液中:NH;、Fe3+>SO:、CF

11

4.1mLO.lmol-LKI溶液与SmLO.lmol-LFeCb溶液发生反应2Fe3++2「U2Fe2++I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

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测定9min时c(Fe3+)=0.01mol-L-1,则该时间段内^(Fe^^.Olmol-L^min1

c(Fe2+)

B.一、,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D.向平衡体系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呈红色可以证明上述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5.工业上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取硝酸,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反应②消耗17g氨气,转移电子数目为2.5NA

C.反应④需要通入。2以达到节约环保的目的

D.反应①是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

6.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组烟灼烧分离氯化钾和氯化锭的混合物

B.用图乙探究Na2cCh和NaHCCh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用图丙分离乙醇与乙酸

D.用图丁装置制取少量Fe(0H)2

7.一定条件下:2NO2(g)^N2O4(g)AH<0»在测定N。?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

果误差最小的是

A.温度0℃、压强50kPaB.温度130℃、压强300kPa

C.温度25℃、压强100kPaD.温度130℃、压强50kPa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用量增加后,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

+

B.Cr2O^+H20^2CrOi-+2H,加水,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黄色加深

C.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

移动

D.C(s)+CC>2(g)U2co(g)达平衡时,通入CCh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9.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像如下:

pH=2时锥形瓶中气体pH=4时锥形瓶中气体

压强变化的曲线图压强变化的曲线图

分析图像,以下结论错送的是

A.溶液pHW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C.pH=4醋酸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e-+2H2O=4OH-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

10.NO与CO是燃油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常温常压下它们之间的反应:

CO(g)+NO(g)=CO2(g)+;N2(g)NH=-374.3kJ-mol1K=2.5xlO60,反应速率较小。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

确的是

A.K很大,NO与CO在排入大气之前就已反应完全

B.增大压强,平衡将向右移动,K>2.5xlO60

C.升高温度,既增大反应速率又增大K

D,选用适宜催化剂可达到尾气排放标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某盐酸的pH=2.3

B.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b,则b<a+2

C.常温下反应2Na2so3(s)+O2(g尸2Na2so4(s)能自发进行,则△»>()

D.增大压强(对于气体反应),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故反应速率增大

12.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Imol•!?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pH

0F(NaOH)

A.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10的电离平衡

B.①到②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C.「能在②点所示溶液中存在

D.②点所示溶液中:c(Na+)=c(Cl-)+c(Cl(F)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

为:N2(g)+3H2(g)U2NH3(g)AH=-2akJ/mol

B.在101kPa时,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XD

AH=-285.8kJ/mol

C.中和热为57.3kJ/mol,则稀H2sCU和稀氨水反应生成2m0IH2C)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kJ

D.常温下,反应NH4cl(s)=NH3(g)+HCl(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AH>0

A.AB.BC.CD.D

1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通电

2+

A.用惰性电极电解CuCb溶液:2H2O+Cu+2Cl-^=Cu(OH)2+H2?+Ch?

B.向Na2s溶液中滴加过量亚硫酸后:2s>+5H2so3=3S1+4HSO]+3H2。

3+

C.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4NH3-H2O=A10;+4NH4+2H2O

D.用次氯酸钠溶液吸收过量的SO2:CIO+SO2+H2O=HC1O+HSO;

16.在某温度时,pH=3的某水溶液中c(OH-)=10-9moLL-i,现有该温度下的四份溶液:

1

①pH=2的CH3COOH②0.01mol-L的HC1③pH=ll的氨水④pH=H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水电离程度小于③中水的电离程度

B.将②、③等体积混合,pH=7

C将①、④混合,则混合液一定呈酸性

D.将四份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17.利用反应:6NC)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

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H3f=0<-NO2

电极A电极B

3

3

3

20%~30%20%~30%

KOH溶液KOH溶液

离子交换膜

A.电流方向从B电极一负载一A电极—电解质溶液rB电极

B.为使电池放电时间更长,离子交换膜应选择阴离子交换膜

C.电极B极反应式为2NC)2+8e-+4H2ON2+8OH

D.当有2.24LNH3(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6mol

18.重铭酸钾(冷。2。7)有强氧化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r2O;+H2O=2CrOj+2H+。取O.Olmol重铭

酸钾橙红色晶体,溶于100mL水并测定pH变化如图[已知:pH=-lgc(H+)]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CnO厂离子数目为O.OINA

B.向该溶液中加入HI溶液,溶液橙红色加深

C.在t秒内,丫(50;-)=1°)mol-L'-s1

t

D.升高温度,溶液橙红色变浅,则该转化反应AH<0

19.TC时,在一固定容积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UC(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按照不同配

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4

B.在d点向其中通入A气体,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可能为a点

C.若c点也为平衡点,则平衡从d移动到c改变条件可能为减小压强或升高温度

D.rc时,反应物B的转化率:a点<b点

20.浓差电池中的电动势是由于电池中存在浓度差而产生的,电子由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浓度较大的一

极。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铜片分别放入体积相同均为2L、浓度不同的CuS04溶液中形成浓

差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膜1和膜2之间的c(CuSO4)理论上保持不变

B.Cu(l)极附近Cu2+通过膜1向右迁移

C.Cu(l)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当该电池停止放电时,左侧电极室(膜1与Cu(l)之间的电极室)与右侧电极室(膜1与Cu(2)之间的

电极室)溶液质量差为144g

21.现有四种弱酸,它们在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弱酸HCOOHH2cO3HC1O2HCN

Kal=4.5x10-7

电离平衡常数&=1.8x10-4Ka=1.1x10-2Ka=6.2x10-

(2=4.7xl()T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COCF、CO,、CIO}CN-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CO:>HCOO->C1O£

B.向NaC102溶液中通入C。?时不会反应生成Hei。?

C.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时生成碳酸氢钠和HCN

D.常温下,向HCO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HCO3,所得溶液的pH=5,则混合液中

c(HCOO)

\)=]8

c(HCOOH)一

n卷

22.太空很神秘,水的世界也深不可测,从水作溶剂、水分子运动到水的电离、水与活泼金属反应等等。

结合书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O.OlmolZi的NaOH溶液的pH(填或“=",下同)12,该温度下,水的

14

离子积常数Kwlxl0o

(2)某温度下,纯水中c(H+)=5xl(T7m0i.LT,则此时纯水中的c(OIT)=mol.U1;若温度

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x10-3由。].匚1则以OIT)=molU'»

(3)rc下,水的离子积曲线如图所示。

c(OH)/(molL」)

1.0x10-5-上

\B

1.0x10-7...

+

°LOxlO-6c(H)/(molL-')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T℃小于25℃

b.A点溶液pH=8

c.B点溶液呈碱性

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少量的酸可以实现从B点到C点的变化

b1

②该温度下,将VaLpH=aNaOH溶液与VbL10mol-L硫酸混合。

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且a=12,b=l,则Va:Y,=;若VaM=l:3,且a=ll,b=3,则所得

混合溶液的pH=。

23.工业上以铭铁矿废渣(主要成分为FeCnCU,含有铁、镁、铝、硅的氧化物)为原料提取金属铭和制备

冷。2。7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己知:该工艺条件下,矿物中相关元素可溶性组分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Ige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溶液

中可溶组分浓度W10-5moi/L时认为沉淀完全,回答下列问题:

(

1?

)。

-4-

2.43.04.59.310.214

pH

(1)燃烧时常将矿渣粉碎并使气体逆流加入,其原因是。

(2)FeCnCU燃烧生成Na2CrO4和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调pH”步骤中pH的理论范围是

(4)“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控制温度在40℃时还原效率最高,原因是。

(5)途径2中加入KC1时发生的反应类型为o

(6)利用电解技术也可制备重铝酸钾,下图是以铭酸钾为主要原料电解制备重铭酸钾的装置示意图:

电源

惰性惰性

电极电极

KCrO

稀KOH24

溶液一溶液

离子交换膜

①离子交换膜应使用离子交换膜(填“阳”或“阴”)

②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只写电极反应,不含后续反应).

③当电路中转移了amol电子时阳极区溶液的质量变化为..g=

24.研究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CO2(g)+3H2(g)^CH3OH(g)+H2O(g)AH=-49kJ/mol平衡常数K,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反

应进程与体系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物质均为气态):

CO+H2O+2H2

CO2+3H2

CH3OH+H2O

反应进程

①CO2(g)+H2(g)UCO(g)+H2O(g)AHi=+41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_______(填序号)决定了该反应的快慢。

(2)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o

(3)已知反应①的VMk正C(CO2)C(H2),v逆=1<逆"1120)。(8)也正、k逆为速率常数,与温度、催化剂有

k

关),若平衡后降低温度,则言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k正

(4)对于合成甲醇的总反应CCh(g)+3H2(g)BCH30H(g)+H2O(g)AH=-49kJ/molo达到平衡后,要加快其

反应速率并提高C02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字母)。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再充入一定量的H2气体D.升高温度

E.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0H

(5)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将2moicO2和6m0IH2合成甲醇,测得t=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体

系的总压强为aPa,此时n(CO2)=1.0mol。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Ch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2)=mol/(L.min);H2的转化率为;求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PaH(注:用平

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6)某研究小组利用1%。3催化剂将C02转化为甲醇的机理如图所示。在该历程中,优先与催化剂反应

的物质是(填“C0LH2”或“ImCh”,下同),生成的甲醇分子的氧原子来自o

25.近年来,碳中和、碳达峰成为热点。

I.以C02、m为原料生产甲醇是一种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的途径。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第

反应ii:CO2(g)+H2(g)CO(g)+H2O(g)AH2=+41.2kJ.mo『

(1)表中数据是该反应中相关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熔(△阳:卜标准摩尔生成焰是指在298.15K、lOOkPa

下由稳定态单质生成Imol化合物时的焰变)o则=kJ.mor1

物质

H2(g)82(g)H2O(g)CH30H(g)

△田:/kJ-mor10-394-242-201

(2)在CO2加氢合成甲醇的体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若在绝热恒容容器中,反应i的平衡常数K保持不变,说明反应i、ii都已达平衡

B.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i、ii都已达平衡

C体系达平衡后,若压缩体积,反应ii平衡不移动

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甲醇的平衡产量

(3)探究影响CH30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利于提高CH30H的产率。CCh的平衡转化率X和

CH30H的选择性S随温度、压强变化如下图:

%

(、

s

)

#

«

(

X

)

M

N

/

n(转化为CH30H的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