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2025年广东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1)【题干1】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急性放射病早期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选项】A.恶心呕吐B.乏力C.皮肤红斑D.淋巴细胞减少【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标准,急性放射病早期(1-6天)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等消化道症状及造血系统变化(如淋巴细胞减少)。皮肤红斑属于确定性改变,通常出现在照射后7-14天,故C为正确答案。【题干2】职业性照射中,最大允许剂量(MLD)与年摄入活度限值(ALI)的关系如何?【选项】A.MLD=ALI/365B.MLD=ALI×365C.MLD=ALI/年工作小时数D.MLD=ALI/年剂量限值【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MLD计算公式为ALI除以365天,代表日均允许摄入量。ALI取值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年摄入活度限值,选项A符合标准计算方法。【题干3】慢性放射病中,骨型病变的典型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选项】A.骨质疏松B.骨痛C.软骨细胞增生D.骨髓抑制【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骨型病变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A)、骨痛(B)及骨髓抑制(D)。软骨细胞增生(C)属于皮肤型病变的典型特征,因此C为正确选项。【题干4】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时,确定剂量的方法中优先采用哪种检测手段?【选项】A.个人剂量计监测B.生物监测C.环境剂量估算D.医学检查【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职业病诊断标准》明确要求优先采用个人剂量计监测(A)确定受照剂量。生物监测(B)作为辅助手段,环境剂量估算(C)仅用于无法获取个人剂量数据的情况。【题干5】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确定性改变与初期效应的区别在于?【选项】A.出现时间B.病理基础C.治疗原则D.预后转归【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确定性改变(如骨吸收增加、皮肤角化过度)具有不可逆性,与受照剂量直接相关;初期效应(如恶心、乏力)是可逆的生理反应。选项B正确。【题干6】某放射工作人员年摄入活度限值为60TBq,其日均允许摄入量是多少?【选项】A.0.164TBqB.0.000164TBqC.164TBqD.0.164GBq【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日均允许摄入量=ALI/365=60/365≈0.164TBq(选项A)。选项B单位错误,选项C数值过大,选项D单位应为TBq而非GBq。【题干7】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病的进行期?【选项】A.皮肤红斑B.皮肤溃疡C.皮肤硬化和萎缩D.皮肤角化过度【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进行期(照射后1-3个月)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D)。皮肤红斑(A)为初期效应,皮肤溃疡(B)和硬化和萎缩(C)为恢复期改变。【题干8】诊断放射工作人员年摄入活度时,需考虑其从事的工种类别,其中以下哪种工种ALI最高?【选项】A.射线诊断科医生B.放射防护监督员C.放射治疗师D.放射研究所实验员【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规范》,放射治疗师(C)因接触剂量较高,年摄入活度限值(ALI)为60TBq;其他选项中防护监督员(B)限值最低为20TBq。【题干9】职业性放射病中,骨髓型病变的确诊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选项】A.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B.血常规异常C.放射性核素骨扫描D.皮肤角化过度【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骨髓型病变确诊需骨髓穿刺(A)结合血常规(B)及放射性核素骨扫描(C)。皮肤角化过度(D)是皮肤型病变特征,与骨髓病变无关。【题干10】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以下哪项属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选项】A.放射性物质中毒B.放射性核素污染C.放射性职业性肿瘤D.放射性物质爆炸【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分为四类:放射性物质中毒、放射性核素污染、放射性职业性肿瘤及放射工作人员白内障。选项C正确。【题干11】职业性放射性白内障的治疗原则中,以下哪项不正确?【选项】A.避免继续照射B.手术治疗C.抗氧化治疗D.糖皮质激素【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白内障治疗以手术(B)为主,术前需避免继续照射(A)。抗氧化治疗(C)可延缓病情,但糖皮质激素(D)无明确治疗作用,可能加重损伤。【题干12】某放射科医生年均有效剂量为80mSv,其年摄入活度限值应如何计算?【选项】A.80mSv×3.7×10^10B.80mSv/3.7×10^10C.80mSv×3.7×10^3D.80mSv/3.7×10^3【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年摄入活度限值(ALI)=年有效剂量×3.7×10^10(将Sv转换为TBq)。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单位换算错误。【题干13】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病中,确定性改变的诊断依据是?【选项】A.甲状腺功能异常B.甲状腺结节C.放射性核素扫描D.放射性甲状腺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甲状腺功能异常(A)是确定性改变的核心指标,需结合放射性核素扫描(C)排除其他病因。甲状腺结节(B)和放射性甲状腺炎(D)属于初期效应。【题干14】某放射工作人员连续工作5年,年均摄入活度为50TBq,其累计摄入活量是否超标?【选项】A.是B.否【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规范》,年摄入活度限值(ALI)为60TBq,5年累计摄入量≤5×60=300TBq。本题累计250TBq未超标,故选B。【题干15】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病的恢复期主要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选项】A.皮肤色素沉着B.皮肤溃疡C.皮肤萎缩D.皮肤修复【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恢复期(照射后3-6个月)表现为皮肤萎缩(C)、色素沉着(A)及修复(D)。皮肤溃疡(B)属于进行期改变,故B为正确选项。【题干16】诊断职业性放射病时,生物监测中优先检测的核素是?【选项】A.铯-137B.钴-60C.铀-238D.钛-46【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铯-137(A)和锶-90是主要监测核素,钴-60(B)多用于治疗场所,铀-238(C)半衰期过长,钛-46(D)不参与生物蓄积。故A正确。【题干17】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规范》,新上岗放射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选项】A.32学时B.24学时C.16学时D.8学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新上岗人员岗前培训需≥32学时(A),在岗人员每年复训≥4学时。选项B为年度复训最低学时,C和D均低于规定标准。【题干18】职业性放射性骨病的治疗中,以下哪项属于病因治疗?【选项】A.止痛B.骨水泥填充C.同种异体骨移植D.抗氧化药物【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同种异体骨移植(C)用于修复骨缺损,属于病因治疗。止痛(A)和抗氧化药物(D)为对症治疗,骨水泥填充(B)仅缓解症状。【题干19】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的潜伏期最短和最长分别是?【选项】A.1年20年B.2年30年C.3年40年D.5年50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潜伏期最短为1年(如骨肉瘤),最长可达20年(如甲状腺癌)。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时间范围不符合实际。【题干20】某放射防护监督员年均摄入活度限值为20TBq,其日均允许摄入量是多少?【参考答案】A.0.0549TBq【详细解析】日均允许摄入量=ALI/365=20/365≈0.0549TBq(选项A)。选项B为年摄入量,选项C和D单位错误。2025年广东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2)【题干1】职业性放射病按病程可分为哪两类?【选项】A.急性放射病和慢性放射病B.急性放射病和放射性白内障C.放射性骨病和放射性甲状腺病D.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放射性肺病【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职业性放射病主要分为急性放射病(短时间内高剂量辐射导致)和慢性放射病(长期低剂量辐射累积效应)。选项B、C、D均属于特定器官的放射性损伤类型,但非分类标准。【题干2】诊断急性放射病时,外周血白细胞低于4.0×10⁹/L且持续时间超过多少天?【选项】A.3天B.7天C.14天D.21天【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急性放射病的诊断标准要求外周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⁹/L超过7天,并伴随其他器官损伤表现。选项A、C、D的时间节点不符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标准。【题干3】职业性放射病诊断的核心依据是?【选项】A.病史和临床表现B.病史、临床表现和剂量估算C.实验室检查结果D.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明确要求必须结合职业照射剂量估算(包括年累积剂量和单次剂量),与病史及临床表现共同作为诊断依据。【题干4】慢性放射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低年累积辐射剂量为?【选项】A.1GyB.5GyC.10GyD.20Gy【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标准》,慢性放射病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剂量阈值是年累积剂量≥5Gy,且需排除其他病因。选项A、C、D未达标准阈值。【题干5】诊断放射性白内障时,晶状体混浊的放射线剂量阈值是?【选项】A.1GyB.2GyC.5GyD.10Gy【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规定晶状体混浊的剂量阈值是全身累积剂量≥2Gy,且需结合临床表现。选项A未达阈值,C、D超出标准范围。【题干6】放射性甲状腺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选项】A.颈部淋巴结肿大B.甲状腺功能亢进C.甲状腺功能减退D.放射性甲状腺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放射性甲状腺病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或减退)及甲状腺炎症状,但颈部淋巴结肿大非特异性表现,需排除其他病因。【题干7】急性放射病早期(24-72小时)的主要死亡原因是?【选项】A.骨髓造血功能障碍B.肺水肿C.脑水肿D.肝肾衰竭【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急性放射病早期死亡主因是骨髓造血细胞毁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引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选项B、C、D属于后期表现。【题干8】职业性放射病诊断中,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超过多少%需考虑?【选项】A.5%B.10%C.15%D.2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规定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5%需结合剂量史评估,但需排除实验室污染因素。选项B、C、D为异常范围但非诊断阈值。【题干9】诊断放射性皮肤损伤时,皮肤剂量估算的最低限值是?【选项】A.1GyB.2GyC.3GyD.5Gy【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放射性皮肤损伤诊断标准要求局部皮肤年累积剂量≥3Gy,且出现红斑、溃疡等病变。选项A、B未达阈值,D超出标准范围。【题干10】慢性放射病出现肝损伤的典型表现是?【选项】A.肝区持续性疼痛B.肝功能异常伴黄疸C.肝脾肿大伴腹水D.肝癌病史【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慢性放射病肝损伤表现为肝功能异常(ALT、AST升高)及非特异性黄疸,需与病毒性肝炎鉴别。选项A、C、D不符合典型表现。【题干11】放射性肺病的诊断需满足以下哪项剂量标准?【选项】A.年累积剂量≥5GyB.单次剂量≥10GyC.年累积剂量≥1GyD.单次剂量≥5Gy【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放射性肺病诊断标准为年累积剂量≥5Gy,且伴肺间质纤维化。选项B、D为单次剂量标准,不适用慢性暴露。【题干12】诊断急性放射病时,肠道症状持续超过多少天需考虑诊断?【选项】A.5天B.7天C.10天D.14天【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急性放射病肠道综合征需满足症状持续≥7天且伴有血便、肠麻痹等表现。选项A、C、D时间节点不符合标准。【题干13】放射性骨病的典型体征是?【选项】A.关节畸形B.骨髓抑制C.骨质疏松D.骨转移癌【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放射性骨病主要表现为四肢长骨骨质疏松及病理性骨折,骨髓抑制是慢性放射病表现。选项A、D非特异性改变。【题干14】职业性放射病诊断中,放射性白内障的剂量估算方式是?【选项】A.局部晶状体吸收剂量B.全身累积剂量C.年累积剂量D.单次最大剂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晶状体吸收剂量需通过个体剂量计或生物监测推算,全身累积剂量无法准确反映眼部受照情况。选项B、C、D不适用。【题干15】诊断放射性甲状腺病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剂量阈值是?【选项】A.1GyB.2GyC.5GyD.10Gy【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剂量阈值是全身累积剂量≥2Gy,且持续6个月以上。选项A未达阈值,C、D超出标准范围。【题干16】急性放射病后期(4-6周)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选项】A.感染B.出血C.肝肾衰竭D.脑水肿【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后期死亡主因是骨髓造血功能完全恢复后,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严重感染。选项B、C、D属于早期或非直接原因。【题干17】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的首要原则是?【选项】A.封锁现场B.撤离暴露人员C.个人剂量监测D.环境剂量评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应急处理首要原则是迅速撤离暴露人员(距污染源一定距离),避免二次暴露。选项A、C、D为后续处理步骤。【题干18】慢性放射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典型实验室表现是?【选项】A.血小板减少B.网织红细胞升高C.白细胞减少D.血红蛋白升高【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其中白细胞减少最显著。选项A、B、D不符合典型实验室特征。【题干19】诊断放射性皮肤损伤时,皮肤剂量估算的最低时间要求是?【选项】A.1年B.2年C.3年D.5年【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皮肤剂量估算需连续监测≥3年,单次剂量≥3Gy且出现皮肤病变。选项A、B、D时间不足。【题干20】放射性肺病与尘肺的鉴别要点是?【选项】A.病理类型B.病史中的辐射接触C.X线胸片表现D.肺功能检查结果【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关键鉴别点在于职业史中的辐射暴露史。选项A、C、D均为辅助鉴别指标,但确诊需结合辐射接触史。2025年广东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3)【题干1】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哪种类型?【选项】A.放射性皮肤灼伤B.放射性骨肉瘤C.放射性甲状腺疾病D.放射性白内障【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是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因长期低剂量辐射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甲状腺癌,占职业性放射病例的70%以上。其他选项中,放射性骨肉瘤多见于儿童,放射性白内障与长期辐射相关但并非最常见,放射性皮肤灼伤属于急性损伤范畴。【题干2】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时,必须满足的剂量限值是?【选项】A.50mSv/年B.20mSv/年C.10mSv/年D.5mSv/年【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22年版)》,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的年摄入量限值为20mSv,且需结合具体器官的累积剂量。选项A为公众年剂量限值,C和D为特殊情况下限值,均不符合职业暴露标准。【题干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急性放射病范畴?【选项】A.外照射剂量达1GyB.内照射年摄入量超1000BqC.皮肤红斑伴骨髓抑制D.长期累积剂量达5Sv【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急性放射病需满足外照射单次剂量≥1Gy或内照射年摄入量≥1000Bq,且出现骨髓抑制症状。选项A为外照射剂量阈值,但未伴随症状;选项B为内照射慢性暴露标准;选项D属于远期效应范畴。【题干4】职业性放射防护中,个人剂量计的佩戴部位应首选?【选项】A.胸前口袋B.颈部C.腰部D.背部【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个人剂量计需佩戴在颈部(锁骨至耳垂区域),确保测量全身平均辐射量。胸前口袋易受局部屏蔽影响,腰部和背部无法准确反映全身暴露情况。【题干5】诊断放射性白内障时,最敏感的检查方法是?【选项】A.视网膜照相B.眼底镜检查C.眼超声D.空气对比敏感度测试【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空气对比敏感度测试可早期发现晶状体混浊,特异性达95%,是诊断放射性白内障的“金标准”。其他选项中,眼底镜检查适用于视网膜病变,眼超声用于测量晶状体厚度,视网膜照相用于黄斑病变。【题干6】职业性辐射防护中,局部器官的年摄入量限值是多少?【选项】A.50BqB.1000BqC.2000BqD.5000Bq【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局部器官(如甲状腺、性腺)的年摄入量限值为1000Bq。选项A为公众全身年摄入限值,C和D为其他特定器官限值。【题干7】放射性皮肤灼伤的典型表现是?【选项】A.皮肤红斑伴水疱B.皮肤溃疡伴出血C.皮肤色素沉着D.皮肤脱屑【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皮肤灼伤分度标准中,I度表现为红斑和水疱,II度出现溃疡和出血。选项B为II度特征,C和D属于慢性放射性皮炎表现。【题干8】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时,需优先考虑的病史是?【选项】A.既往化疗史B.接触放射性物质时间C.家族肿瘤史D.近期疫苗接种史【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核心依据是职业暴露史,需明确接触时间、剂量及照射类型。选项A与化疗相关,C为遗传因素,D与疫苗无关。【题干9】放射性甲状腺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是?【选项】A.甲状腺结节伴钙化B.甲状腺弥漫性肿大C.甲状腺囊肿D.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放射性甲状腺疾病影像学特征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边缘毛刺,结节型改变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选项A为良性结节特征,C和D非影像学表现。【题干10】职业性辐射防护培训中,必须包含的内容是?【选项】A.辐射剂量单位换算B.急救药物使用C.个人剂量计校准D.放射性废物处理【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放射性废物处理是职业防护的关键环节,需掌握分类、储存及申报流程。选项A为基础知识,B和C属于急救和设备维护内容。【题干11】诊断放射性骨肉瘤时,最特的标志物是?【选项】A.骨扫描B.肿瘤标志物(如碱性磷酸酶)C.X线平片D.病理活检【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碱性磷酸酶(ALP)在骨肉瘤中特异性升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选项A用于检测骨转移,C为早期筛查手段,D为确诊依据。【题干12】职业性辐射防护中,年剂量监测的最低频率是?【选项】A.每周B.每月C.每季度D.每年【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年剂量监测需每季度进行一次,确保职业暴露在限值内。选项A和B频率过高,D不符合职业健康管理要求。【题干13】放射性皮肤灼伤的预后判断依据是?【选项】A.水疱是否破溃B.溃疡深度C.瘢痕形成时间D.患者年龄【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溃疡深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指标,深度>0.5cm需植皮治疗。选项A影响处理方式,C和D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题干14】诊断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时,需检测的特异性指标是?【选项】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B.促甲状腺激素C.放射性碘摄取率D.胆碱酯酶活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放射性碘摄取率(RAIU)是诊断特异性指标,可反映甲状腺组织受辐射损伤程度。选项A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标志物,B和D与甲状腺功能相关。【题干15】职业性辐射防护中,紧急情况下的最大容许剂量是?【选项】A.10SvB.50SvC.100SvD.无上限【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紧急情况下人员剂量限值为50Sv,且需采取紧急医学干预。选项A为公众年剂量限值,C和D超出常规防护范围。【题干16】放射性白内障的治疗原则是?【选项】A.药物控制B.光学矫正C.手术摘除D.放射治疗【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晶状体混浊不可逆,手术摘除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选项A适用于早期可逆性损伤,B为辅助治疗,D会加重病情。【题干17】职业性辐射防护中,工作场所的监测频率要求是?【选项】A.每日B.每周C.每月D.每季度【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监测需每周至少一次,确保符合《电离辐射工作卫生防护标准》。选项A频率过高,C和D不符合职业健康管理要求。【题干18】诊断放射性骨肉瘤时,影像学检查首选?【选项】A.CT扫描B.核磁共振C.X线平片D.骨扫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CT扫描可清晰显示骨肉瘤的骨破坏和软组织浸润,是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选项B适用于软组织肿瘤,C为筛查手段,D易与骨转移混淆。【题干19】放射性皮肤灼伤的分级标准中,II度损伤的特征是?【选项】A.皮肤完整B.浅表溃疡C.深部溃疡D.全层皮肤坏死【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II度灼伤表现为全层皮肤坏死,需清创植皮治疗。选项B为I度特征,D为III度损伤。【题干20】职业性辐射防护培训中,必须考核的内容是?【选项】A.辐射生物学基础B.急救流程C.个人剂量计佩戴D.放射性废物处理【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放射性废物处理是职业防护的核心技能,需考核分类、储存及申报流程。选项A为理论基础,B和C属于辅助内容。2025年广东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4)【题干1】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年摄入活度的限值标准主要依据哪个国际标准?【选项】A.ICRP60B.ICRP74C.NCRP49D.AIHPA202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74号出版物明确了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年摄入活度的限值标准为37GBq(40mCi),选项B正确。选项A为旧版标准,选项C和D为非国际权威机构标准。【题干2】下列哪种照射途径不属于电离辐射职业性暴露的主要途径?【选项】A.外照射B.内照射C.医疗照射D.工业探伤【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职业性放射暴露主要途径为外照射(如X射线探伤)和内照射(如放射性物质摄入),医疗照射属于非职业性暴露,选项C正确。工业探伤属于外照射范畴。【题干3】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时,必须满足的剂量学条件是?【选项】A.累积剂量>50mSvB.年剂量>20mSvC.年摄入活度>37GBqD.职业暴露史≥5年【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需同时具备职业暴露史≥5年和年剂量或年摄入活度超过限值,选项D为必要条件。其他选项仅为辅助指标。【题干4】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范畴?【选项】A.放射性白内障B.放射性甲状腺炎C.骨肉瘤D.放射性皮肤灼伤【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骨肉瘤被归类为放射致癌疾病,但需满足特定剂量阈值(如累积剂量>200mSv),属于潜在致病因素而非直接诊断标准,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均为明确诊断疾病。【题干5】职业性外照射监测中,个人剂量计的佩戴位置应选择?【选项】A.头部B.胸部C.腰部D.手腕【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国际标准规定外照射监测应佩戴在人体吸收剂量最高的部位(胸部),选项B正确。腰部和手腕为备用监测点,头部仅针对特殊作业。【题干6】内照射作业中,最关键的防护措施是?【选项】A.减少作业时间B.使用铅屏蔽C.穿戴防护服D.实施通风降尘【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内照射防护的核心是屏蔽防护,铅屏蔽可显著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导致的吸入或摄入风险,选项B正确。其他措施为辅助防护。【题干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中,生物监测的“三对一”原则指的是?【选项】A.血、尿、骨密度与剂量估算B.血、尿、头发与剂量估算C.血、尿、甲状腺与剂量估算D.血、尿、肺与剂量估算【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生物监测需同时检测血液、尿液和头发中放射性核素浓度,并与剂量估算值对比,选项B正确。甲状腺和肺为特定器官监测对象。【题干8】下列哪种核素在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需重点关注?【选项】A.钋-210B.铀-238C.钴-60D.钛-46【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钋-210为高毒性α粒子发射体,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其半衰期(138天)与职业暴露周期高度相关,选项A正确。其他核素半衰期过长或毒性较低。【题干9】诊断确定性剂量学标准中,年摄入活度的限值是?【选项】A.100mSvB.37GBqC.20mSvD.3Bq【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ICRP74标准,年摄入活度限值为37GBq(40mCi),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单位或数值不符合标准。【题干10】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效应的主要区别是?【选项】A.发病时间不同B.损伤机制不同C.预防措施差异D.治疗方式不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确定性效应(如皮肤灼伤)与剂量呈正相关,可通过防护措施完全预防;随机效应(如致癌)为概率性损伤,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为次要区别。【题干11】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内照射意外?【选项】A.误服放射性药物B.外照射防护失效C.工作场所放射性浓度超标D.个人剂量计故障【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内照射意外特指放射性物质意外摄入或吸入,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属于外照射或监测系统问题。【题干1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中,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年摄入活度)为?【选项】A.3.7GBqB.37GBqC.370GBqD.3700GBq【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确定性效应需年摄入活度≥370GBq(40Ci),选项C正确。此值为ICRP规定的诊断阈值,选项A为随机效应阈值。【题干13】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选项】A.骨痛B.甲状腺肿大C.白内障D.骨肉瘤【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放射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可能伴甲亢或甲减,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为其他疾病的特征。【题干14】下列哪种防护措施属于工程防护?【选项】A.个人剂量计佩戴B.屏蔽墙建设C.医疗检查D.员工培训【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工程防护指通过设施改造降低辐射危害,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为个体防护或管理措施。【题干15】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外照射的主要防护设备是?【选项】A.铅玻璃B.铅屏蔽墙C.探伤机屏蔽C.通风系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铅屏蔽墙是外照射防护的核心工程设施,选项B正确。铅玻璃适用于观察窗,通风系统为辅助措施。【题干16】下列哪种核素在诊断确定性剂量学标准中需考虑生物半衰期?【选项】A.钋-210B.铀-238C.钴-60D.钛-46【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钋-210生物半衰期(138天)与职业暴露周期匹配度高,需特别考虑,选项A正确。其他核素生物半衰期过长或无显著相关性。【题干1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确定性效应的潜伏期通常为?【选项】A.立即显现B.1-3年C.5-10年D.10年以上【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确定性效应(如皮肤灼伤)潜伏期1-3年,随机效应(如致癌)潜伏期更长,选项B正确。【题干1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内照射作业?【选项】A.X射线探伤B.放射性药物标记实验C.放射性废液处理D.工作场所放射性浓度监测【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内照射作业特指放射性物质直接接触作业人员,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为外照射或管理环节。【题干19】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年剂量)为?【选项】A.20mSvB.100mSvC.200mSvD.1000mSv【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确定性效应需年剂量≥200mSv,选项C正确。选项A为随机效应阈值,选项B为辅助监测值。【题干20】职业性放射性白内障的确诊依据是?【选项】A.累积剂量>100mSvB.视网膜病变C.晶状体混浊D.职业暴露史≥10年【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放射性白内障需晶状体混浊影像学证据,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为辅助条件,如选项A为剂量参考值。2025年广东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5)【题干1】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外照射与内照射的主要区别在于()【选项】A.病灶部位不同B.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同C.潜伏期长短不同D.治疗方法不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外照射指放射性核素未进入人体,仅通过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内照射则指放射性核素通过摄入、吸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经体内代谢后释放辐射。选项B准确描述了两者的核心区别,其他选项均为干扰项。【题干2】慢性放射病临床表现的典型症状不包括()【选项】A.骨髓抑制B.皮肤色素沉着C.免疫功能下降D.眼晶状体混浊【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慢性放射病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损伤(A)、皮肤改变(B)、免疫功能下降(C)及生育能力降低。眼晶状体混浊(D)是急性放射病后期特征,与慢性放射病无直接关联。【题干3】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时,必须满足的剂量限值标准是()【选项】A.年有效剂量≤20mSvB.年摄入量限值≤100BqC.工作场所年剂量限值≤75mSvD.半衰期≤3年的核素年摄入量≤3GBq【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年剂量限值为75mSv(C)。选项A为公众年剂量限值,B和D为特定核素的摄入限值,均非通用诊断标准。【题干4】急性放射病初期症状最突出的系统是()【选项】A.消化系统B.骨髓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急性放射病初期(0-2周)以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出血倾向及感染风险增高(B)。消化系统症状(A)多见于恢复期,循环系统(C)和神经系统(D)症状在后期出现。【题干5】放射性核素按半衰期分类中,属于短半衰期的是()【选项】A.钴-60(5.27年)B.铀-238(45亿年)C.铯-137(30年)D.钛-192(2.6天)【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短半衰期核素(<30天)包括钛-192(D),中半衰期(30天-30年)如钴-60(A)、铯-137(C),长半衰期(>30年)如铀-238(B)。选项D符合短半衰期定义。【题干6】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放射性核素主要进入人体的途径是()【选项】A.呼吸道吸入B.皮肤接触C.摄入食物D.皮肤吸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职业性接触中,放射性气溶胶或粉尘经呼吸道吸入(A)是主要途径,其次是消化道摄入(C)。皮肤接触(B)和皮肤吸收(D)仅占极小比例,且多见于特定场景(如医疗操作)。【题干7】诊断急性放射病时,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典型表现是()【选项】A.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B.网织红细胞计数下降C.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D.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升高【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急性放射病骨髓抑制初期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减少,恢复期网织红细胞计数下降(B)提示骨髓造血恢复。选项A(血小板升高)与病情相反,C(白细胞正常)为恢复期特征,D(碱性磷酸酶升高)反映骨髓造血活跃。【题干8】放射性核素在体内蓄积的生物半衰期与物理半衰期的关系是()【选项】A.一定大于B.一定小于C.可能相等D.取决于化学形态【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生物半衰期(反映体内排出速度)与物理半衰期(反映核素衰变速度)无固定比例关系,但化学形态(如有机化合物比无机物生物半衰期长)直接影响生物半衰期(D)。选项A、B为绝对化表述,C仅在特定条件下成立。【题干9】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离职时的健康检查项目不包括()【选项】A.血常规B.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C.甲状腺功能检测D.晶状体混浊筛查【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离职健康检查需评估近期辐射暴露对造血系统(A、B)、生殖系统及甲状腺(C)的影响,晶状体混浊(D)属于长期累积性损伤,通常在退休时进行专项筛查。【题干10】慢性放射病诊断中,必须满足的累积剂量标准是()【选项】A.累计剂量≥50mSvB.累计剂量≥100mSvC.累计剂量≥200mSvD.累计剂量≥300mSv【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GBZ130-2013),慢性放射病诊断需满足累计剂量≥200mSv(C),且存在相应临床表现。选项A为公众年剂量限值,B和D为急性放射病诊断阈值。【题干11】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中,放射性核素主要损伤靶器官不包括()【选项】A.骨髓B.甲状腺C.肝脏D.晶状体【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骨髓(A)是急性放射病主要靶器官,甲状腺(B)和肝脏(C)对碘、铀等特定核素敏感。晶状体(D)损伤多见于长期低剂量外照射,非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典型靶器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质押与房地产投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智能化生产设备租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办公家具定制设计与采购合同
- 二零二五版高端铝合金模板施工安装质量保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抗滑桩施工设计与施工图审查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光盘驱动器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河砂、碎石生态农业材料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用柴油供应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防火门窗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化肥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B/T 29414-2012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 2023年黔西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PCB线路板基础知识课程课件
- 断亲协议书范本
- 口服化疗药精品课件
- 外科学课件-创伤总论
- 同安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2022年—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