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秋节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哪部典籍?A.《诗经》B.《周礼》C.《论语》D.《孟子》答案:B2.以下哪项不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A.燃灯B.赏菊C.观潮D.吃月饼答案:B(赏菊是重阳节习俗)3.传说中月亮上的桂树有多高?A.五百丈B.一千丈C.八百丈D.三百丈答案:A(据《酉阳杂俎》记载“高五百丈”)4.宋代文人苏轼在中秋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词的词牌名是?A.《念奴娇》B.《水调歌头》C.《沁园春》D.《鹧鸪天》答案:B5.以下哪个地区的中秋节有“烧塔”习俗?A.江苏苏州B.广东潮汕C.浙江杭州D.福建厦门答案:B6.月饼作为中秋特色食品,在哪个朝代开始与中秋节紧密关联?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D(明代起月饼成为中秋标配)7.民间传说中,嫦娥奔月后住在月宫的哪座宫殿?A.广寒宫B.紫微宫C.玉清宫D.蓬莱宫答案:A8.以下哪句诗不是描写中秋节的?A.“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答案:B(出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写元宵节)9.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与以下哪项关联最密切?A.月亮圆满象征家庭团聚B.秋季丰收庆祝C.祭祀月神仪式D.神话传说流传答案:A10.福建地区中秋节流行的“博饼”游戏,最初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郑成功B.戚继光C.林则徐D.朱熹答案:A(传为郑成功部下为缓解士兵思乡之情所创)11.以下哪种月饼不属于传统四大月饼流派?A.广式B.苏式C.京式D.滇式答案:D(传统四大流派为广、苏、京、潮式)12.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秋祭月”的日期最初定在?A.秋分B.八月十五C.九月初九D.七月初七答案:A(后因秋分不一定有圆月,改至八月十五)13.成语“花好月圆”常用来形容中秋,其中“月圆”指的是月亮的哪种月相?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答案:C14.以下哪部文学作品中没有提到中秋节?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答案:D(《三国演义》未明确描写中秋)15.民间传说中,玉兔在月宫负责什么工作?A.酿酒B.捣药C.种桂D.挑水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__________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答案:端午节2.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中庭地白树栖鸦”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答案:冷露无声湿桂花3.月饼在宋代被称为“宫饼”或“__________”。答案:小饼(或“月团”)4.中秋节的核心文化内涵是__________。答案:团圆(或“家庭团聚”)5.传说中砍桂树的吴刚,因触犯天条被玉帝惩罚,需砍倒桂树才能获释,但桂树__________,故永无休止。答案:随砍随合6.浙江杭州“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观潮习俗,与中秋节前后的__________现象有关。答案:天文大潮(或“秋潮”)7.少数民族中,傣族在中秋会举行“__________”仪式,祈求丰收;苗族则有“跳月”活动,青年男女通过歌舞择偶。答案:拜月8.明代《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__________之意。”答案:团圆9.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答案:千里共婵娟10.古代中秋燃灯习俗中,南方多挂“__________”,用竹条扎灯,外糊白绢或白纸,内点蜡烛;北方则流行“月光纸”,上印月神和玉兔图案。答案:宝塔灯(或“天灯”)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最初是为了祈求月神降福丰收。()答案:√2.嫦娥奔月传说中,嫦娥偷吃的是太上老君炼制的仙丹。()答案:×(应为西王母赠送的不死药)3.月饼最初是祭月的供品,后逐渐演变为节日食品。()答案:√4.唐代中秋节已成为全民性节日,赏月、玩月风气盛行。()答案:√(唐代中秋习俗基本定型)5.“月兔”“冰轮”“玉盘”都是月亮的别称。()答案:√6.中秋节的“追月”习俗流行于广东部分地区,指八月十六继续赏月,因八月十五雨而未赏到月的弥补之法。()答案:√7.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说明宋代中秋赏月已普及。()答案:√8.月饼上的花纹最初是为了美观,后来逐渐赋予吉祥寓意,如“嫦娥奔月”“花好月圆”等。()答案:√9.朝鲜族的“秋夕”与中秋节类似,会举行“摔跤”“跳板”等传统游戏。()答案:√10.中秋节的月相是望月(满月),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答案:√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中秋节的三大起源说,并分别说明其依据。答案:中秋节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①历法说:古人根据太阳回归年划分四季,秋季中间的八月十五为“中秋”,《周礼》中“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为此提供依据;②祭祀说:源于上古秋夕祭月仪式,《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后演变为民间节日;③神话说: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融合,赋予节日浪漫色彩,汉代《淮南子》已记载嫦娥故事,推动了中秋文化的传播。2.列举至少三种不同地区的中秋节特色习俗,并说明其文化意义。答案:①广东潮汕“烧塔”:用碎瓦片砌塔,中秋夜点燃,火焰越旺越吉利,象征丰收和生活红火;②福建厦门“博饼”:通过掷骰子赢取月饼等奖品,相传为郑成功部下缓解士兵思乡所创,体现集体娱乐与团结;③浙江杭州“观潮”:中秋前后钱塘江大潮最盛,观潮习俗结合自然奇观与历史传说(如伍子胥、钱镠),展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驾驭;④云南傣族“拜月”:妇女用瓜果供月,祈求家庭平安、庄稼丰收,体现农耕文明对月神的崇拜。3.分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内涵,并说明其如何体现中秋节的文化内核。答案:此句通过月相变化类比人生无常,指出悲欢离合是自然规律,难以完全避免。苏轼借月抒怀,从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升华为对天下人的祝福,体现了中秋节“团圆”背后的豁达与包容。中秋不仅是家人团聚的节日,更蕴含着对“虽不能聚,但共此月”的精神共鸣。此句将个人情感与普遍人性结合,深化了中秋节“团圆”的文化内核——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相聚,更是心灵的相通与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五、拓展题(10分)请从“中秋节与中华传统家庭观念”角度,结合现代社会现象(如异地团圆、云赏月等),谈谈你对中秋节文化传承的理解。答案:中秋节以“团圆”为核心,深深根植于中华传统家庭观念中,强调血缘纽带与情感联结。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流动加剧,许多家庭无法实现物理空间的团聚,但“云视频”“线上家宴”“共享月照”等新形式,延续了团圆的精神内核。例如,子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市场现状分析
- 个人安全协议书责任书
- 合作分红协议书
- 分期付协议书
- 2025煤炭采购合同范本
- 三手房协议书
- 银行协议书编号是什么
- 2025合同范本多方合作协议最权威股东范本
- 2025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各岗位人才招聘(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西赣南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18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PET-CT课件教学课件
- 成都市辅警真题2024
- 工会经审业务网络知识竞赛题库
- 宁夏易制毒管理办法
- 教学课件文案模板范文
- 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用)
- 辽宁省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 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洞察阐释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
- 2025年营养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乙肝疫苗行业市场发展模式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