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开来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HNO3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B.常温下,2.7g铝片放置在空气中足够的时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C.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D.含有1molH2SO4的浓硫酸和过量Zn反应能产生的气体分子数大于0.5NA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3、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稀的BaCl2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4、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固体 B.硫酸钾溶液C.石墨碳棒 D.熔融氢氧化钾5、小明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愚人节这天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个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只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一个没有壳的蛋。他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A.醋 B.高粱酒 C.酱油 D.食盐水6、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Ce3+ B.Sn2+、Ce3+、Fe2+C.Ce3+、Fe2+、Sn3+ D.Fe2+、Sn2+、Ce3+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置换出红色的铜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8、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B.Na2CO3固体中含有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Na2O2和Na2O均为白色固体,与CO2反应均放出O2D.分别向Na2O2和Na2O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立即滴入酚酞溶液,现象相同9、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导电,属于电解质的是()A.铜B.NaOHC.SO3D.浓硫酸10、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A.水B.砂子C.煤油D.二氧化碳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水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分子数B.不同的气体,若体积相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C.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主要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D.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
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12、已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O32->I->Br-,向NaBr、NaI、Na2S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剩余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是()A.NaClB.NaCl、Na2SO4、NaIC.NaCl、Na2SO4、I2D.NaCl、NaBr、Na2SO413、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Na+、NO3-、OH- B.Ca2+、Na+、Cl-、CO32-C.K+、H+、SO42-、OH- D.Na+、K+、OH-、Cl-1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A.A B.B C.C D.D15、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耐高温抗氧化B.它比钢铁轻、硬,但质地较脆C.它没有固定熔点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6、以下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升华 B.潮解 C.风化 D.萃取17、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的是()A.CO2 B.SiO2 C.SO3 D.Fe2O3.18、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A. B.C. D.19、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Cu(OH)2B.CaCO3C.HClOD.Na2O20、某新型合成NH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2和O2在高温和放电条件下都能反应B.NH3和H2O都属于电解质C.发生反应的n(N2)∶n(H2O)=1∶3D.O2分别与N2、NH3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也能透过滤纸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22、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的是A.Zn+H2SO4=ZnSO4+H2↑B.C+2H2SO4(浓)CO2↑+2SO2↑+2H2OC.Cu+2H2SO4(浓)=CuSO4+SO2↑+2H2OD.S+O2SO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含同一元素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B、C、D在常温下都是气体,且B为红棕色气体。(1)①A、D、E三种物质中从相同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②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D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_______;(2)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写出E的稀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D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C、D、E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用离子符号表示)。(2)写出分别由A、D与C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3)A与C、E间分别形成甲、乙两种共价化合物,且甲有10个电子,乙有18个电子,则沸点较高的是___(填化学式)。(4)F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5)D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A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C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25、(12分)Fe2O3和Cu2O是红色粉末,常作颜料。某校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末的成分是Fe2O3、Cu2O或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查阅资料知: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设计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溶液。(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若假设2成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2)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设计实验计算二者的物质的量:取一定量的该固体粉末溶于500mL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固体全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溶液中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随Fe粉加入,变化如图所示,则Fe2O3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3)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26、(10分)分别向盛有①紫色石蕊溶液②NaOH溶液③品红溶液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气体。(1)试管①中的现象: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2)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通入过量的S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③中的现象:________,如将吸收SO2后的该溶液加热,现象:______________。(4)试管④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实验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___________(填试管标号,下同),SO2表现出漂白性的是___________。SO2表现出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27、(12分)下图是一个实验室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B中有导管和一个连通外界的长颈漏斗):(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Cl2通过C瓶后再进入D。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CO2和HCl。试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3)在E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__。(4)若将E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中现象为___。(选填标号)(A)有白色沉淀生成(B)无明显变化(C)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消失(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Ⅰ.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能与水蒸气反应,完成实验Fe与水蒸气的反应,如图所示。(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3)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D处玻璃管口点燃生成的气体前,必须对该气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有8.4g铁粉参加反应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L。Ⅱ.制备二氧化硫并研究其性质,如图所示。(1)A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C中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浸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所示(金属B的氧化物可用作耐火材料,图中某些反应的产物及条件没有全部标出)。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单质A、B、C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2)反应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5)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
A.标准状况下,HNO3是液态,所以无法计算11.2L中含有的分子数目,故A错误;B.常温下,铝片放置在空气表面被氧化生成氧化铝阻止铝继续被氧化,所以2.7g(0.1mol)铝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3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6.72LNO2为0.3mol,与水充分反应3NO2+H2O=2HNO3+NO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故C错误;D.含有1molH2SO4的浓硫酸和过量Zn反应:2H2SO4(浓)+Zn=ZnSO4+SO2+H2O;H2SO4+Zn=ZnSO4+H2,能产生的气体分子数大于0.5NA,故D正确;答案:D。2、C【解析】
A项,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A错误;B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B错误;C项,Al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正确;D项,不符合反应事实,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和H2,D错误;答案选C。【点睛】注意电荷守恒在判断中的灵活应用,还要注意所给方程式是否符合实际反应事实。3、D【解析】
A.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不能确定是否有碳酸钠,故A错误;B.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确定是否有碳酸钠,故B错误;C.二者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确定是否有碳酸钠,故C错误;D.只有碳酸钠才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可以确定是否混有碳酸钠,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熟悉二者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二者性质的异同,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只有碳酸钠与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4、D【解析】
A.固体氯化钠虽然是电解质,但是不导电,A项不符合题意;B.硫酸铜溶液时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不符合题意;C.石墨导电,但是石墨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不符合题意;D.氯化钾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阴阳离子,能够导电,也是纯净物,属于电解质,D项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5、A【解析】
根据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由于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其浸泡在某溶液中,表面产生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了“无壳蛋”(即碳酸钙完全反应掉了)。根据碳酸钙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一化学性质,便不难判断出它遇到的是一种酸。而分析选项中所给物质,可知只有A选项中的醋含有酸(即醋酸)。因此,只有该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故答案选A。【点睛】准确判断出蛋壳中的主要成分以及选项中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一定要将相关的知识关联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便不难推断出正确的答案。6、A【解析】
在反应①Ge4++Fe2+=Fe3++Ge3+中,Fe的化合价从+2升高到+3价,Fe2+是还原剂,Ge3+是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Fe2+>Ge3+;在反应②Sn2++2Fe3+=2Fe2++Sn4+中,Sn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Sn2+是还原剂,Fe2+是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n2+>Fe2+,所以Fe2+、G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n2+、Fe2+、Ge3+,答案选A。7、C【解析】
A选项,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可能是强碱,故A错误;B选项,钠与硫酸铜溶液不能置换出红色的铜,钠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B错误;C选项,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自来水用氯气消毒杀菌实际是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故C正确;D选项,二氧化硅要与氢氟酸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8、B【解析】
A、碳酸氢钠均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碳酸钠只与盐酸反应,A错误;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B正确;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只生成碳酸钠,C错误;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酚酞反应先变红后褪色,二氧化钠与氧化钠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钠,与酚酞反应变红色,D错误;答案选B。9、B【解析】试题分析:A、铜是单质,错误;B、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正确;C、三氧化硫溶于水导电,但导电是因为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硫酸电离出了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错误;D、浓硫酸是混合物,错误。考点:考查电解质的定义。10、B【解析】试题分析: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用来灭火的物质和金属钠以及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之间不能反应。A、金属钠和水之间能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能燃烧,不能用水灭火,故A错误;B、沙子不易燃,能将金属钠和空气隔离,起到灭火的作用,故B正确;C、煤油是可燃物,不能用来灭火,C不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产生氧气,氧气能助燃,故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金属钠着火时灭火物质的选择点评: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灵活应变能力。11、C【解析】
A.标准状况下,水是不是气态,氧气是气态,当体积相同时,其物质的量和分子数不相同,故A错误;B.由于分子数N=nNA=NA,由于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当体积相同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则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确定,而气态物质分子间距大于分子直径,故气体的体积和分子大小无关,根据气体体积V=nVm可知,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分子数均成正比,故C正确;D.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不能适用于任何物质,故D错误;答案为C。12、D【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还原性最强的Na2SO3优先与Cl2反应Na2SO3+Cl2+H2O=Na2SO4+2HCl生成Na2SO4,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其余依次为NaI、NaBr分别与Cl2反应生成NaCl、I2、Br2,则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有可能NaBr未反应完全,但不会NaBr反应完全而余NaI,生成的I2、Br2蒸干并灼烧时将挥发,升华脱离固体。故答案选D。13、D【解析】
A.NH4+与OH-反应生成氨水,不能共存,A错误;B.Ca2+与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不能共存,B错误;C.H+与OH-反应生成水,不能共存,C错误;D.Na+、K+、OH-、Cl-均能共存,D正确;故答案为:D。14、C【解析】
A.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开始时没有明显现象,与实际不相符;B.将浓硝酸滴到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上,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没有明显现象,与实际不相符;C.氯化铝溶液滴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与实际不符;D.氯水滴到氯化亚铁和硫氰化钾混合溶液中,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Fe2+氧化为Fe3+:Cl2+2Fe2+=2Cl-+2Fe3+,Fe3+遇到SCN-会生成血红色的Fe(SCN)3,溶液变血红色,与实际相符;故选D。15、B【解析】
A、由该材料主要成分的性质可知其应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的性能,正确;B、题中给出信息“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则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错误;C、该材料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正确;D、该材料由无机物复合而成,应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故选B。16、C【解析】
A、升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属于潮解过程,潮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在室温和干燥的空气中,结晶水合物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过程即为风化,风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选C。17、B【解析】
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选B。18、D【解析】
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铝沉淀,所以刚开始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沉淀逐渐增大,在图象中就是一条过“0”点并呈上升趋势的斜线。氢氧化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所以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会溶解一部分,在图象中就是沉淀的质量会下降,但是最后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D。19、D【解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据此解答。【详解】A.Cu(OH)2溶于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属于碱,A不选;B.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盐,B不选;C.HClO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属于酸,C不选;D.Na2O是由Na、O两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D选;答案选D。20、B【解析】
A.N2和O2在高温和放电条件下都能反应生成NO,故A正确;B.NH3是非电解质;H2O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C.由图知发生的反应为:2N2+6H2O=4NH3+3O2,所以n(N2)∶n(H2O)=1∶3,故C正确;D.O2+N22NO;4NH3+5O2=4NO+6H2O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B。21、A【解析】
胶体不带电;依据溶液与胶体分散质粒度大小判断;氯化铁与水加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氢;胶体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度介于1~100nm。【详解】A、胶体本身不带电,能够吸附带电的离子形成带电的胶体微粒,故A错误;B、溶液中分散质粒度小于1nm,胶体分散质介于1﹣100nm,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滤纸孔径小于100nm,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也能透过滤纸,故B正确;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可以用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C正确;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故D正确。答案选A。22、D【解析】
A.Zn+H2SO4=ZnSO4+H2↑反应中S的化合价未变,A与题意不符;B.C+2H2SO4(浓)CO2↑+2SO2↑+2H2O反应中S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与题意不符;C.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部分S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与题意不符;D.S+O2SO2反应中S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符合题意;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N2NO2致冷剂3Cu+8H++2=3Cu2++2NO+4H2O2NH4Cl+Ca(OH)2CaCl2+2H2O+2NH3↑【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B为红棕色气体,则B为NO2,C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C为NO;A气体在闪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则A为氮气(N2);E与铜反应生成NO,则E为硝酸(HNO3);D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NO,且D是A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则D为氨气(NH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氮气(N2),其中N的化合价为0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D为氨气(NH3),其中N的化合价为最低价-3价,只能升高,E为硝酸(HNO3),其中N的化合价为最高价+5价,只能降低,因此三种物质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N2;②B为NO2,D为氨气(NH3),氨气易液化,常用作致冷剂;(2)①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H2O,其离子方程式为3Cu+8H++2=3Cu2++2NO+4H2O;②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点睛】本题考查框图形式的无机推断,解题的关键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准解题的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为“B为红棕色”气体可推测B为二氧化氮。本题的易错点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24、第二周期VIA族S2->O2->Na+H2O离子键极性共价键2Na2O2+2H2O=4Na++4OH-+O2↑【解析】
A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B为氮元素,F为硝酸铵;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则E为硫元素,在第三周期;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则D为钠元素;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则C为氧元素。【详解】(1)C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IA族;Na+、O2-、S2-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O2->Na+,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A族;S2->O2->Na+;(2)由H、Na与O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分别为H2O2、Na2O2,其电子式分别为、,故答案为:;(3)H与O、S间分别形成H2O、H2S两种共价化合物,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较高,故答案为:H2O;(4)F为硝酸铵,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极性共价键;(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氧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点睛】比较离子半径可以用“先层后核再电子”进行比较,S2-有三个电子层,则半径最大,Na+、O2-有两个电子层,但氧的序数小于钠的序数,则O2-的离子半径大于Na+,所以S2->O2->Na+。25、固体全溶,溶液变为棕黄色,随后溶液变为血红色Cu2O+2H+=Cu+Cu2++H2O0.15mol0.1mol1.4mol/L【解析】
(1)Fe3+遇到KSCN溶液呈红色;Cu2O遇到酸生成Cu和硫酸铜,无Fe3+所以溶液也不变红;(2)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后,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中剩余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氢离子,加入铁单质后,各种离子物质的量减小,根据图像,分析出各离子的物质的量。【详解】(1)若假设1成立,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3+,则实验现象为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棕黄色,遇到KSCN溶液呈红色;由资料知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铜为红色固体不溶水,铜离子的颜色为蓝色所以溶液变蓝,因溶液中无Fe3+,所以滴加KSCN试剂也不变红,离子方程式Cu2O+2H+=Cu+Cu2++H2O;(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由于溶液中没有固体,则发生离子反应Cu+2Fe3+=Cu2++2Fe2+,溶液中剩余Cu2+,H+,可能含有Fe3+,根据图像,三种离子物质的量减小到0,故溶液中一定含有Fe3+,加入铁之前发生的反应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Cu+2Fe3+=Cu2++2Fe2+,由于氧化性Fe3+〉Cu2+〉H+,加入铁之后,发生的反应为2Fe3++Fe=3Fe2+,Cu2++Fe=Cu+Fe2+,Fe+2H+=Fe2++H2↑。设Fe2O3的物质的量为x,Cu2O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三价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关系建立关系式2x-2y=0.1,根据铜离子关系式,建立y+y=0.2解得y=0.1mol,x=0.15mol;(3)由图象可知,当加入0.4mol铁粉时,溶液恰好为FeSO4溶液,根据铁元素守恒,含有FeSO4的物质的量为0.4mol+0.15mol×2=0.7mol,再根据硫元素守恒,n(H2SO4)=n(FeSO4)=0.7mol,所以c(硫酸)===1.4mol/L。【点睛】根据图像分析出化学反应,结合氧化性顺序Fe3+〉Cu2+〉H+,分析各条线的含义,找出关键点,再结合元素守恒关系计算。26、变红SO2+H2OH2SO3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红色褪去又恢复红色紫红色消失①②③④【解析】(1)SO2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H2SO3,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故试管①中的现象: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H2OH2SO3。(2)SO2是酸性氧化物,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水,SO2过量则生成NaHSO3,故相应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3)SO2的漂白性表现在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又恢复红色。(4)SO2具有还原性,与强氧化性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综合上述分析,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①②,表现出漂白性的是③,表现出还原性的是④。点睛:本题考查SO2的化学性质,看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一般从物质的类别、化合价两个角度分析,SO2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类别上看,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如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硫还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从硫的化合价看,+4价为硫的中间价态,因而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偏重于还原性,如SO2+2H2S=3S+2H2O表现二氧化硫的氧化性,2SO2+O2=2SO3、SO2+Cl2+2H2O=2HCl+H2SO4等反应表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另外二氧化硫还有漂白这一特性。27、4HCl(浓)+MnO2MnCl2+2H2O+Cl2↑2Cl2+2H2O(g)+C4HCl↑+CO2↑吸收Cl2中的HCl气体,提供D处所需水蒸气生成的HCl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未反应完的Cl2与H2O作用产生的HClO的漂白作用使红色消失B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l2【解析】
(1)根据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性质判断生成物,从而确定方程式;(2)氯气有强氧化性,碳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氯气和水、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能提供水蒸气,据此分析;(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但次氯酸有漂白性,据此分析;(4)盐酸、次氯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都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5)根据B装置内气体的压强变化分析液面变化。【详解】(1)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2H2O+Cl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4HCl(浓)+MnO2MnCl2+2H2O+Cl2↑;(2)A装置产生了氯气,C装置为D装置提供水蒸气,氯气有强氧化性,碳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氯气和水、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l2+2H2O(g)+C4HCl↑+CO2↑;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通过以上分析知,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l2中的HCl气体,提供D处所需水蒸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Cl2+2H2O(g)+C4HCl↑+CO2↑;吸收Cl2中的HCl气体,提供D处所需水蒸气;(3)剩余的氯气在E装置中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溶液褪色;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生成的HCl气体使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油食品检验人员通关考试题库(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基础知识》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小儿西医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3000字
- 小儿腹泻课件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试卷附答案详解(巩固)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押题卷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外墙乳胶漆施工合同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测试卷含答案详解【a卷】
- 返聘如何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 宕渣施工专项方案
- 学校食堂保洁服务方案(技术标)
- 续贷款申请书范文
- 兼职音乐教师合同范例
- 科研项目管理质量承诺
- 《妊娠合并阑尾炎》课件
- 21、学生饮用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第一章 有理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2024米面油采购合同范本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