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国画笔法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美术国画笔法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美术国画笔法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美术国画笔法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美术国画笔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美术国画笔法分层教学设计——以"笔墨童趣"单元为例一、设计背景与理论依据国画笔法是中国画的核心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审美基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墨法",并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小学阶段是儿童感知美、探索美、表达美的关键期,国画笔法教学需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以"趣"为导、以"法"为基、以"用"为旨,实现"技法学习"与"文化浸润"的统一。本设计以"分层教学"为核心,依据1-6年级学生的手部肌肉发育水平、感知能力及审美经验差异,构建"启蒙-进阶-综合"三级笔法教学体系,让学生在"玩笔墨""用笔墨""悟笔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中锋、侧锋、逆锋等基本笔法,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二、教学分析(一)学情分析低年级(1-2年级):手部小肌肉群尚未完全发育,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但好奇心强,喜欢通过游戏、模仿进行学习。需以"游戏化"教学降低难度,重点培养对毛笔的感知与兴趣。中年级(3-4年级):手部控制能力提升,能完成简单的线条与形状塑造,开始关注画面的细节与生动性。需以"具象物体"为载体,强化笔法的功能性应用。高年级(5-6年级):具备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能理解"笔法服务于意境"的逻辑,渴望表达个人感受。需以"主题创作"为导向,引导笔法与情感、意境的结合。(二)教材分析以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笔墨童趣"单元贯穿1-6年级,低年级侧重"笔墨游戏"(如《玩墨》《画线条》),中年级侧重"笔法与物体造型"(如《荷叶》《树干》),高年级侧重"笔法与意境表达"(如《山水小景》《家乡的树》)。本设计紧扣教材逻辑,强化各年级段的衔接与递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低年级掌握中锋笔法(笔锋直立、线条流畅);中年级掌握侧锋(笔锋倾斜、面状效果)、逆锋(笔锋逆行、质感表现)笔法;高年级能综合运用三种笔法表现物体的形态与质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模仿-探究"的学习路径,低年级在游戏中感知毛笔特性;中年级在造型练习中掌握笔法技巧;高年级在主题创作中探索笔法的表达功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笔墨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创作中体验表达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各年级段核心笔法的掌握(低年级:中锋;中年级:侧锋、逆锋;高年级:综合运用)。难点:笔法与物体造型/意境表达的结合(低年级:用中锋表现简单形态;中年级:用侧锋/逆锋表现物体质感;高年级:用笔法传递画面意境)。三、教学过程设计(分年级段)(一)低年级(1-2年级):中锋笔法启蒙——"笔墨变变变"教学内容:认识毛笔的基本结构(笔杆、笔锋),掌握中锋笔法(笔锋直立、行笔匀速),用中锋画简单线条与形态(如小草、小树苗、波浪)。教学流程1.导入:游戏激趣(5分钟)教师展示"魔法毛笔":用毛笔蘸清水在宣纸上画线条,让学生观察"隐形的线",再用墨汁涂满,线条显现("变魔术")。提问:"毛笔为什么能变魔术?"引导学生观察毛笔的"尖"(笔锋),引出"笔锋是毛笔的魔法棒"。2.新授:中锋笔法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中锋就是让笔锋像小树苗一样直立,轻轻在纸上走,线条会又细又匀。"示范:①握笔("捏铅笔"式,低龄儿童易掌握);②蘸墨("舔一舔",避免滴墨);③行笔("慢慢走",笔锋始终直立)。学生模仿:在练习纸上画"小树苗的茎"(直线)、"小河的波浪"(曲线),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握笔与行笔姿势。3.练习:中锋画"春天的小草"(15分钟)主题设计:"春天到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用中锋画小草的茎,再用点画叶子。"要求:①茎用中锋直线,尽量细匀;②叶子用中锋点,放在茎的顶端;③画面充满纸的下半部分("小草长得很密")。教师指导:重点关注"笔锋是否直立",鼓励学生"慢慢来,比上次画得好就是进步"。4.展示评价:"小草比美"(5分钟)学生将作品贴在"春天的草地"主题板上,教师引导互评:"哪棵小草的茎最直?哪棵小草的叶子最可爱?"评价标准:①中锋笔法运用(茎的细匀程度);②画面布局(充满下半部分);③创意(叶子的形状变化)。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颁发"毛笔小能手"贴纸。5.拓展延伸:"家庭笔墨游戏"(5分钟)布置作业:"用中锋画家里的小物件,比如筷子、铅笔,明天带过来分享。"提示:"可以用清水画,再用颜料涂,变成彩色的魔法画。"(二)中年级(3-4年级):侧锋与逆锋进阶——"荷塘趣事"教学内容:掌握侧锋(笔锋倾斜、面状效果)与逆锋(笔锋逆行、质感表现)笔法,用侧锋画荷叶、逆锋画树干,表现"荷塘"的生动场景。教学流程1.导入:观察图片(5分钟)展示荷塘图片:"夏天的荷塘里有什么?荷叶像什么?树干像什么?"(荷叶像大圆盘,树干像粗糙的柱子)提问:"用毛笔怎么画荷叶的大圆盘?怎么画树干的粗糙感?"引出"侧锋画荷叶,逆锋画树干"。2.新授:侧锋与逆锋示范(15分钟)侧锋笔法:讲解:"侧锋就是让笔锋像躺下来的小朋友,侧面接触纸,画出来的线条又宽又扁,像荷叶的边缘。"示范:①蘸墨("多舔一点,让笔锋吸饱墨");②行笔("笔锋倾斜45度,像用刷子刷墙");③画荷叶:先画一个大圆形("荷叶的脸"),再用侧锋画边缘的波浪("荷叶的裙子")。逆锋笔法:讲解:"逆锋就是让笔锋像逆着风走,轻轻刮着纸,线条会有毛边,像树干的树皮。"示范:①蘸浓墨("比侧锋更浓,这样毛边更明显");②行笔("从下往上,笔锋顶着纸走");③画树干:先画垂直的树干("大树的身子"),再用逆锋画横向的纹理("树皮的皱纹")。学生模仿:在练习纸上画"荷叶"(侧锋)、"树干"(逆锋),教师指导:"侧锋要倾斜,逆锋要慢,感受纸的阻力。"3.练习:"荷塘趣事"创作(15分钟)主题设计:"荷塘里有荷叶、荷花、小鱼,用侧锋画荷叶,逆锋画荷花的茎(或树干),再用中锋画小鱼的尾巴。"要求:①荷叶用侧锋,尽量画大("占满画面的上半部分");②荷花的茎用逆锋,有毛边("像真实的茎");③小鱼用中锋,线条流畅("像在游")。教师指导:重点关注"侧锋与逆锋的区别",鼓励学生"荷叶可以画不同的形状,比如椭圆形、歪的,这样更生动"。4.展示评价:"荷塘评选"(5分钟)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教师引导:"哪幅画的荷叶最像大圆盘?哪幅画的茎最有质感?小鱼画得怎么样?"评价标准:①笔法运用(侧锋/逆锋是否正确);②造型生动性(荷叶的形状、茎的质感);③画面趣味性(小鱼的动态)。奖励:给"最生动的荷塘"颁发"笔墨小画家"证书。5.拓展延伸:"秋天的果园"(5分钟)布置作业:"秋天的果园里有苹果、梨,用侧锋画苹果的叶子(像荷叶一样),逆锋画树枝(像树干一样),明天带过来分享。"(三)高年级(5-6年级):综合笔法运用——"家乡的山"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中锋、侧锋、逆锋笔法,表现山水小景(近景的树、中景的山、远景的云),传递"家乡的山"的意境(如宁静、秀丽、雄伟)。教学流程1.导入:回忆家乡的山(5分钟)提问:"你们家乡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有高大的树吗?有起伏的山坡吗?"(学生分享:"我家乡的山有很多松树,山坡上有草,远处的山像雾一样。")展示中国画山水作品(如齐白石的《山水图》):"画家是用什么笔法画山的?画树的?"引出"综合笔法表现意境"。2.新授:综合笔法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中锋画轮廓(山的形状、树的枝干),侧锋画质感(山的泥土、树的叶子),逆锋画纹理(山的石头、树的树皮),不同的笔法能表现不同的意境。"示范:①近景的树:用逆锋画树干("粗糙的树皮"),中锋画树枝("细长的枝干"),侧锋画树叶("扇形的银杏叶");②中景的山:用中锋画山的轮廓("起伏的线条"),侧锋画山的坡面("用披麻皴,像用刷子刷泥土");③远景的云:用中锋画淡淡的曲线("像棉花糖")。3.探究:笔法与意境的关系(5分钟)展示两幅山水作品:①用中锋画山(线条细匀,显得秀丽);②用侧锋画山(线条粗犷,显得雄伟)。提问:"哪幅画更像你们家乡的山?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笔法选择要符合意境表达"。4.练习:"家乡的山"创作(20分钟)主题设计:"用综合笔法画家乡的山,近景画树,中景画山,远景画云,表现家乡山的特点(秀丽/雄伟/宁静)。"要求:①近景:逆锋树干+中锋树枝+侧锋树叶;②中景:中锋轮廓+侧锋皴法;③远景:中锋淡墨画云;④画面有层次感(近景清晰,远景模糊)。教师指导:①先画近景,再画中景,最后画远景("从近到远,像拍照一样");②墨色变化(近景浓,远景淡);③意境表达("如果家乡的山很宁静,就用淡墨和柔和的线条;如果很雄伟,就用浓墨和粗犷的线条")。5.展示评价:"家乡的山"分享会(10分钟)学生展示作品,讲解:"我家乡的山有很多松树,所以用逆锋画树干,侧锋画松针,中景的山用侧锋皴,显得很绿,远景的云用淡墨,像雾一样,很宁静。"评价标准:①综合笔法运用(中锋/侧锋/逆锋的合理搭配);②意境表达(是否符合家乡山的特点);③画面层次感(近景、中景、远景的区分)。奖励:将优秀作品收录在"家乡的美"班级画册中,推荐到学校展览。6.拓展延伸:"山水日记"(5分钟)布置作业:"每周画一幅'山水日记',用综合笔法记录家乡的山的变化(如春天的花、夏天的绿、秋天的叶、冬天的雪),期末做一本'家乡山水集'。"四、教学评价设计(一)过程性评价低年级:关注"参与度"(是否积极模仿)、"进步性"(握笔与行笔的改善)、"兴趣度"(是否喜欢玩笔墨)。中年级:关注"技法掌握"(侧锋/逆锋的正确性)、"造型能力"(物体形态的准确性)、"创意性"(画面的生动性)。高年级:关注"综合运用"(笔法与意境的结合)、"审美表达"(画面的层次感与意境)、"个性表现"(家乡山的独特性)。(二)评价方式教师评价:用鼓励性语言("你的中锋线条越来越直了!""你的荷叶像真的一样,侧锋用得真好!""你的家乡山很宁静,笔法选得很对!"),结合星级评分(1-5星,针对不同年级的重点)。学生自评:低年级用"画笑脸"("我觉得我画的小草很棒,画个笑脸");中年级用"写一句话"("我喜欢我画的荷塘,因为荷叶很大");高年级用"写创作说明"("我用逆锋画树干,因为家乡的树树皮很粗糙,这样更像")。同伴互评:低年级用"指一指"("我觉得他的小草茎很直");中年级用"评一评"("他的荷叶用了侧锋,很好看");高年级用"议一议"("他的家乡山很雄伟,因为用了粗的侧锋线条")。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低年级:需加强握笔姿势的指导,避免"握拳式"握笔;游戏设计要更贴近儿童生活(如"画妈妈的头发"(曲线)、"画爸爸的筷子"(直线)),增强代入感。2.中年级:可增加"笔法对比"练习(如用中锋与侧锋画同一物体,比较效果),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笔法的功能;主题设计可更贴近季节(如"秋天的银杏叶"(侧锋画叶子)、"冬天的树干"(逆锋画树皮)),增强时效性。3.高年级:可引入"名家作品欣赏"(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观察其笔法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视野;创作主题可更开放(如"我心中的山"),鼓励学生表达个性感受。六、总结小学国画笔法教学需遵循"儿童为本"的原则,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