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输血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输血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输血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输血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输血前医护人员应核对的内容不包括()A.血型B.姓名C.性别D.血袋号答案:C。输血前医护人员主要核对患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等与输血安全密切相关的信息,性别并非必须核对内容。2.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应在离开冰箱后多长时间内开始输注()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答案:B。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应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以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性。3.血小板的保存温度是()A.26℃B.68℃C.2024℃D.37℃答案:C。血小板需在2024℃振荡保存,以维持其活性。4.下列哪种情况可以输血()A.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B.贫血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C.急性肺水肿D.失血性休克答案:D。失血性休克时需要及时输血来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而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急性肺水肿、贫血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等情况输血可能会加重病情。5.输血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答案:C。溶血反应是输血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等严重后果。6.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检测血型B.检测血液中有无抗体C.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反应D.观察血液的相容性答案:C。交叉配血试验主要是为了检测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是否相容,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反应。7.新鲜冰冻血浆的有效期是()A.6个月B.1年C.2年D.5年答案:B。新鲜冰冻血浆在-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年。8.成人一次输血一般不超过()A.200mlB.400mlC.800mlD.1600ml答案:D。成人一次输血一般不超过1600ml,大量输血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9.输血时发生发热反应,体温一般可升高至()A.3738℃B.3839℃C.3940℃D.40℃以上答案:C。输血时发热反应体温一般可升高至3940℃。10.下列关于输血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A.输血前将血袋轻轻摇匀B.输血开始时速度宜慢C.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D.输血完毕后血袋可直接丢弃答案:D。输血完毕后血袋应保存24小时,以备必要时检查。11.冷沉淀的主要成分不包括()A.因子ⅧB.纤维蛋白原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白蛋白答案:D。冷沉淀主要含有因子Ⅷ、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不包含白蛋白。12.输血时发生过敏反应,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减慢输血速度B.停止输血C.皮下注射肾上腺素D.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答案:B。输血时发生过敏反应,首先应立即停止输血,然后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处理。13.红细胞制品中加入的保养液不包括()A.枸橼酸盐B.磷酸盐C.葡萄糖D.肝素答案:D。红细胞制品中常用的保养液含有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等,肝素一般不用于红细胞保养液。14.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是()A.致热原B.免疫反应C.细菌污染D.过敏反应答案:A。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是由致热原引起的。15.大量输血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A.高钾血症B.低钙血症C.碱中毒D.高血压答案:D。大量输血后可能出现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碱中毒等并发症,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高血压。16.输血前应检查血袋的内容不包括()A.血袋有无破损B.血液的颜色C.血液的量D.血袋的生产日期答案:D。输血前主要检查血袋有无破损、血液颜色、血液量等,血袋的生产日期不是重点检查内容。17.自身输血的优点不包括()A.避免输血反应B.避免疾病传播C.节约血液资源D.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答案:D。自身输血虽然有避免输血反应、避免疾病传播、节约血液资源等优点,但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以确保输血安全。18.下列哪种血液成分的输注速度最快()A.红细胞悬液B.新鲜冰冻血浆C.血小板D.冷沉淀答案:C。血小板的输注速度最快,一般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19.输血过程中发生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寒战、高热B.腰背部疼痛C.呼吸困难D.血红蛋白尿答案:B。输血过程中发生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腰背部疼痛。20.输血时应选用的输液器是()A.普通输液器B.输血器C.精密过滤输液器D.避光输液器答案:B。输血时应选用专门的输血器,以保证输血的安全和顺畅。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输血的适应证包括()A.大量失血B.贫血或低蛋白血症C.严重感染D.凝血功能障碍答案:ABCD。大量失血需要输血补充血容量;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可通过输血改善;严重感染时输血可提供抗体等免疫物质;凝血功能障碍时可输入相关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2.输血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有()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答案:ABCD。输血可能会引发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等多种并发症。3.新鲜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包括()A.补充凝血因子B.纠正低蛋白血症C.治疗免疫性疾病D.扩容答案:AD。新鲜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容,纠正低蛋白血症一般用白蛋白,治疗免疫性疾病有专门的免疫治疗方法。4.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有()A.盐水介质法B.聚凝胺法C.抗人球蛋白法D.酶介质法答案:ABCD。盐水介质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酶介质法都是常用的交叉配血试验方法。5.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包括()A.血小板生成减少B.血小板功能异常C.大量输血后血小板稀释性减少D.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答案:ABC。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大量输血后血小板稀释性减少等情况。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不主张输注血小板。6.输血过程中应观察的内容有()A.患者的生命体征B.有无输血反应C.输血的速度D.血液的颜色答案:ABCD。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输血反应、输血速度以及血液颜色等情况。7.红细胞制品包括()A.浓缩红细胞B.悬浮红细胞C.洗涤红细胞D.冰冻红细胞答案:ABCD。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都属于红细胞制品。8.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的处理措施包括()A.立即停止输血B.碱化尿液C.抗休克D.保护肾功能答案:ABCD。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抗休克维持生命体征,保护肾功能。9.防止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措施有()A.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B.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C.对供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内禁食D.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答案:ABC。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供血者采血前4小时内禁食可减少过敏物质,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主要是防止细菌污染,与防止过敏反应关系不大。10.自身输血的方式有()A.储存式自身输血B.稀释式自身输血C.回收式自身输血D.混合式自身输血答案:ABC。自身输血方式主要有储存式自身输血、稀释式自身输血、回收式自身输血,没有混合式自身输血这种说法。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输血前只需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和血型。()答案:错误。输血前需要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血袋号等多项信息。2.输血时可以直接将血液加温。()答案:错误。输血时不能直接将血液加温,应使用专门的血液加温装置,以免破坏血液成分。3.血小板可以在常温下长时间保存。()答案:错误。血小板需在2024℃振荡保存,且保存时间有限,不能长时间保存。4.输血后发生溶血反应一定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答案:错误。输血后发生溶血反应不一定都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溶血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5.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应尽快输注。()答案:正确。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稳定,应尽快输注。6.输血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更换输液器。()答案:正确。输血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并更换输液器,防止继续输入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7.红细胞制品可以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答案:错误。红细胞制品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8.大量输血是指24小时内输入的血量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答案:正确。大量输血通常指24小时内输入的血量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9.自身输血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答案:错误。自身输血也需要进行血型鉴定,以确保输血安全。10.输血后发热反应一定是由细菌污染引起的。()答案:错误。输血后发热反应主要由致热原引起,不一定是细菌污染。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简述输血过程中发生溶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措施。答:1.原因血型不合:最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输入不相容的血液后,受血者体内的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溶解破坏。血液保存不当:如血液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红细胞膜受损,输入后易发生溶血。血液受到污染:采血、输血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使血液被细菌、病毒等污染,也可引起溶血反应。其他:某些药物、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导致红细胞膜受损,引发溶血。2.临床表现第一阶段:患者出现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等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引起的。第二阶段:患者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这是因为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进入肾小管形成结晶,阻塞肾小管,导致肾功能受损。第三阶段:患者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这是由于肾小管阻塞,肾组织缺血缺氧,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3.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血:一旦发现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静脉通路,以备急救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