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统计学的对象与特点•社会统计的方法•社会
统计工作的程序
第二节社会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与单位-标志与变量•指标与指标体系
一、填空
1.一般来说,统计这个词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
2.()的实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最早产生的统计。
3.()这一学派产生于德国,其创始人为康令(1606~1681)和阿亨瓦尔(1719~
1772)o
4.统计按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描述统计和(
5.推论统计有两个基本内容:参数估计和()。
6.通过抽样得到的用以推断总体特征的那个“部分”,在统计学上称为()。
样本中所含的单位数,在统计学上称为样本大小,也叫做()。
7.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
计上称为()。凡能用数量的多少来表示的标志,称为()。凡不能用数量的
多少来表示而只能文字表述的标志,称为(
8.()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9.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在于:统计指标是说明()特征的,标志则
是说明()特征的;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的数值()而成的。
10.要了解有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总体单位是()。
11.凡是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连续不断分割的变量,称为()。凡是各
变量值之间是以整数断开为变量,称为()0
12.大量观察法之所以称为统计上特有的方法,是与()的作用分不开的。
13.大数定律的一般意义是:在综合大量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时,个别单位偶然的数
量差异会(),使大量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借助于()形式,接近用确
定的数值显示出必然的规律性。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总体同时具备三个特征()。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B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C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D数量性、具体性、可比性
2.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康令B威廉-配第C恩格尔D凯特勒
3.西方统计学认为近代统计学之父的是(
A威廉•配弟B阿道夫•凯特勒C海尔曼•康令D约翰•格朗特
4.要了解4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40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
C400个学生的成绩D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职工的年龄B职工的性别
C职工的工资D职工的工龄
6.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职工的工龄B职工的性别
C职工的籍贯D职工的政治面貌
7.按变量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
A连续变量和随机变量B离散变量和确定性定量
C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D离散变量和随机变量
8.按变量的性质,可把变量分为()。
A连续变量和随机变量B离散变量和确定性定量
C连续变最和离散变最D确定性变晟和随机变量
9.抽查5个学生某课程的考试成绩分别是65、76、89、90、98分,这5个数据是()。
A变量B标志C指标D标志值
10.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是指(
A可变的不可以统一度量的量B可变的可以统一度量的量
C不变的量D不变的可以统一度量的量
11.说明总体中单位的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
A指标B数据C标志D项目
12.对某市高等学校的科研所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的科研所
C某一高等学校D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的科研所
13.健康状况、企业所有制、工资级别可理解为()。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14.统计一般有三个含义,即()。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C统计活动、统计管理、统计预测D统计咨询、统计监督、统计信息
三、多项选择
I.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有()。
A客观性B数量性C大量性D同质性E差异性
2.下列()是质量指标。
A职工人数B平均工资C耕地面积D商品价格E劳动生产率
3.统计指标是(
A指反映社会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B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数值;
C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表现的范畴;
D指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存在的社会总量的数目;
E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指标。
4.下面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年龄B性别C职业D劳动生产率E体质
5.统计指标按其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E动态指标
6.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育龄妇女比重B住宅竣工面积C铁路营运里程
D森林覆盖率E人均寿命
7.下列哪些指标是质最指标()。
A实物劳动生产率B产品一等品率C人「密度
D产值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E产品单位成本
8.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A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发展B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的发展
C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前提D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前提
E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是统计学的两大基本内容
四、判断题
1.社会统计描述,即通过部分研究对象的统计资料对研究对象的总体的性质进行推论与归
纳。
2.所有的统计指标者:是变量。()
3.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4.由于统计总体的不确定性,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5.统计指标就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的概念。()
6.推论统计需要的统计资料相对而言较少,所以在人力、物力及时间等方面比较经济,
研究和应用的范围也拓宽了许多。()
7.工人的收入和学生的体重都是确定性变量。()
8.经济指标具备反映社会生活状况全貌的能力。()
9.随机变量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其可能实现的值不止一个。()
10.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值汇总来的。()
五、名词解释
1.社会统计学2.国势学派3.政治算术学派4.数理统计学派
5.大量观察法6.大数规律7.描述性统计8.推论性统计
9.样本10.标志11.虚拟变量12.指标体系
13.总体和总体单位
六、问答题
1.什么是大量观察法和大数定律?
2.狭义的社会统计学与经济统计学是怎样一种关系?
3.试述总体的三个基本特征。
4.试举例说明现实总体和想象总体。
5.分别说明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并举例。
6.试述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7.推论统计有哪两个基本内容?
8.试述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和区别。9.试述社会统计工作的程序。
第二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搜集
第一节调查的方法及种类
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静态资料与动态资料•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经常
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问询法与观察法•报告法与实验法-文献法
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普查-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随见抽样与非随机抽样
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
抽象定义和操作化定义•信度和效度•测量层次(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
距测量、定比测量)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
第四节统计误差
登记性误差与代表性误差•抽样误差-无反应偏差
一、填空
1.()是指由调查者直接搜集的、未经加工整理而保持其原本状态的资料。
()是指经他人加工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引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资料。
2.如果考虑到资料的时间过程,凡某一特定时刻的资料称为();凡某时期内变
动累计的资料称为()。
3.()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全面分析的
基础匕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做周密细致的调查。
4.()误差,是指在调查和统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引起的技术性、操
作性误差以及由于责任心缘故而造成的误差等。()误差,是指由调查方式本身所
决定的统计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存在的差数。
5.统计误差有()和()两类,其中()在全面调查和
非全面调杳中都可能发生,
6.对在全国钢产量中占很大比重的十大钢铁企业进行钢产量生产调查,这种调查方式
属于()o
7.统计调查从调查范围上分,可分为()和()。
8.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9.统计调查从调查目的上,可分为()和专项调查。
10.()误差是在遵守随机原则的条件下,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不可避免
存在的误差,它表示抽样估计的精度。
二、单项选择
1.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
这种抽样方式叫()o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2.搞好重点调查的关键是()。
A力求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B选择好重点单位
C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单位D遵循随机原则。
3.下列资料,属于静态资料的是()。
A某厂89年职工工资总额为76万元;
B某乡89年粮食总产量为1亿3千万公斤;
C某市89年末人口为36.3万人;
D某市89年征用土地125亩。
4.关于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A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B满足一定条件•,重点调查的结果可以用来推断总体;
C抽样调查是一种全面调查;
D典型调查是在研究现象的总体中,选择其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5.应用()方式抽取样本时,必须避免抽样间隔和现象本身的节奏性或循环周期相
重合。
A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
6.下面能进行除法运算的测量尺度是()。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
7.教育程度是()的测量。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
8.智商是()的测量。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
9.籍贯是()的测量。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
.多项选择
1.下面属于定类尺度的()O
A教育程度B专业C班级D考试分数E性别
2.下面属于定序尺度的()。
A教育程度B受重视程度C收入D考试分数E性别
3.下面属于定距尺度的是()。
A智商B温度C班级D收入E籍贯
4下面属于定比尺度的是()。
A智商B温度C路程D收入E籍贯
5.统计测量的层次可以分为(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E定量尺度
四、问答题
1.何谓抽样调查?拍样调查的优点是什么?
2.什么是分层抽样?什么是整群抽样?请从它们各自的适用性来谈谈它们的区别。
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一节统计分组的原则与标准“穷举”与“互斥”•频数(或次数)分布数列•品
质数列(定类和定序)与变量(定距)数列
第二节统计表
统计表的格式、内容与种类•统计表的制作规则
第三节变量数列的编制
离散变量数列与连续变量数列•单项数列与组距数列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普
距分组与异距分组-开口组与闭口组-频数密度与标准组距频数-累计频数
第四节统计图
频数分布曲线(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频数分布曲线•洛仑兹曲
线与基尼系数
一、填空
1.统计表从内容上看,是由()和宾词两部分构成的。
2.主词是统计表要说明的():宾词是用来说明主词的()。
3.变量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和()。
4.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绝对不平均;基尼系数为(),表示收
入绝对平均。
5.统计表通常有一定格式,统计表各部位的名称分别是()、横行标题、纵栏
标题、()。
6.实际收入分配情况则由洛仑兹曲线表示,一般表现为一条下凹的弧线,下凹程度愈
大,收入分配(),反之,则收入分配()。
7.对于连续变量,怡是某一组限的数据应按照()的原则归入相应的组别。
8.统计表按主词的分组情况,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
9.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和划分各组界限。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表的数字部分中符号“……”代表的含义是()。
A.某项数字不存在B.缺少某项数字
C.某项数字较大D.提醒注意核计
2.某城市男性青年27岁结婚的人最多,该城市男性青年结婚年龄为26.2岁,则该城
市男性青年结婚的年龄分布为()。
A.正偏B.负偏
C.对称D.不能作出结论
3.上限与下限之差是()。
A.组限B.组距C.组中值D.极差
4.累计频数分布曲线一般都呈(
A.钟型曲线B.U型曲线
C.J型曲线D.逻辑斯蒂曲线
三、多项选择题1.累计频数分布曲线()。A.只有持续增长或持续减少
两种形状B.呈对称的钟型C.一般呈S状D.斜率为零处对应于空组E.曲线最高处
对应于含的最多单位的间距
2.如果某连续变量的数值分布很不均匀,且有极端值出现,则数列应编制()。
A.开口组B.闭口组C.等距数列
D.异距数列E.单项式数列
3.统计表从格式上看,可以分为()等部分.
A.总标题B.主词C.宾词
D.横行、纵栏标题E.指标数值
四、判断题
1.对于直方图,如果矩形的总面积为1,各矩形的面积必定等于各组的相对频数。
()
2.洛仑兹曲线一般表现出为一条下凹的曲线,下凹的程度愈大,收入分配愈平均。
()
3.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4.离散变量既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五、名词解释
1.统计分组2.统计表3.洛仑兹曲线4.基尼系数
六、应用题
1.指出下表格各部分的名称
2002年我国城乡人口情况
按城乡分人口数(万人)比重(%)
城镇5021239.09
乡村7824160.91
合计128453100.00
2.将上表画成直方图和折线图
3.简述制作表格的注意事项。
4.已知某社区50名退休老人的年龄如下:
81、56、76、67、79、62>72、61、77、62
6()、73、65、58、7()、60、59、69、58、68
80、59、62、59、83、68、63、70、69、59
64、75、66、74、65、87、58、81、68、63
56、58、77、57、72、65、65、61、73、79
试编一频数分布数列(要求:第一组下限取56;组距取4)。
5.简述编制离散数列和连续数列组距的不同之处。
第四章集中趋势测量法
第一节算术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第二节中位数
对于未分组资料-对于分组资料-四分位数与其他分位数-中位数的性质
第三节众数
对于未分组资料-对于分组资料-众数的性质
第四节几何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及其他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种平均数的关系
一、填空
1.某班级中男生人数所占比重是66.7%,则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关系是()o
2.在频数分布图中,()标示为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变量值。
3.在频数呈偏态分布时,()必居于X和M()之中。
4.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又称为()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又
称为()平均数,其中()平均数不受极端变量值得影响。
5.调和平均数是根据()来计算的,所以又称为()平均数。
6.加权算术平均数是以()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是以()为权数的。
7.对于未分组资料,如总体单位数是偶数,则中间位置的两个标志值的算术平均数就
是()。
二、单项选择
1.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A众数B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
2.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如下关
系()。
AMMBM八2又C2M“2又D又2M
oood
3.下面四个平均数中,只有()是位置平均数。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
4.从计算方法上看,是(
EPQJKp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
5.由右边的变量数列可知:()。
A完成生产定额数工人数
10-2035
B
20-3020
30-4025
C>30
40-5010
50-6015
D肛>30
6.某车间三个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劳动生产率某月分别为150,160,165(件/工
日),产量分别为4500,4800,5775(件),则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为()。
A=*-=158.33(件/工日)
150x4500+160x4800+16W5775
B4500+4X00+5775=158.53(件/工日)
C啮徵罂=158.68(件/工日)
IMI'160165
DV150x160x165=158.21(件/工日)
7.关于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不正确的描述是(工
A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和为零;
B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影响微小;
C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微小;
D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的平方和,小于它们对任何其它数偏差的平方和。
8.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即为()。
A几何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
9.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A超过一半B等于一半
C不到一半D视情况而定
10.分组数据中,若各组变量值都增加2倍,每组次数都减少一半,则其中位数的数值
将()。
A增加2倍B不变
C减少一半D无法判断
11.一个右偏的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的()的值最大。
A中位数B众数
C算术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
12.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
关系。
AM“2M,BXBMh,X2M.
C*
CM八2M“2XDX2吃2%,
oo
13.在社会统计学中,()是反映集中趋势最常用、最基本的平均指标。
A中位数B算术平均数C众数D几何平均数
14.对于钟型分布,当X—M,>0时为()。
A正偏B负偏C正态D不一定
三、多项选择
1.算术平均数的特点是()。
A受抽样变动影响微小:B受极端值影响大;C在频数分布图中,标示为曲线最高点所对
应的变量值;D如遇到开口组时,不经特殊处理往往算不出来;E如遇到异距分组时,不
经特殊处理往往算不出来,
2.中位数是()。
A一种根据位置来确定的总体的代表值;B处于任意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变量值;
C易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D在顺序排列的数列中,在段位上的那个变量值;
E将总体的变量值均等地分为两部分的那个变量值。
3.当遇到分组资料有开口组的情况时,非经特殊处理,下面无法求出的统计指标有
()。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E调和平均数
4.()可统称为数值平均数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
5.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Aylx\X2...XnBC2••+2DZQnX/E4pxq
6.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o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E调和平均数
四、名词解释
I.中位数2.众数3,调和平均数4.几何平均数5.平均指标
五、判断题
I.无论分布曲线是正偏还是负偏,中位数都居算术平均数和众数之间。()
2.各标志值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是浮。()
3.中位数是处于任意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
4.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平方根,即为几何平均数。()
5.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称调和平均数。()
六、计算题
1.若一总体为2、3、5,求下列各值:
(1)N(2)Xi(3)X2(4)Xa
(5)X„(6)ZX(7)^X2(8)Z(X-1)2
(9)Y[X(10)Y[x2
2.已知某社区50名退休老人的年龄如下:
81、56、76、67、79、62、72、61、77、62
60、73、65、58、70、60、59、69、58、68
80、59、62、59、83、68、63、70、69、59
64、75、66、74、65、87、58、81、68、63
56、58、77、57、72、65、65、61、73、79
①试编一频数分布数列(要求:第一组下限取56;组距取4);②试求该社区退休老人
年龄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③试求该社区退休老人年龄的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3.已知一未分组资料为2、3、5、8、9、12,试求: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请和平
均数、几何平均数。
4.某街道8户居民在某月的收入分布如下:(单位:元:)
257,278,305,278,340,413,327,241。
求8户居民收入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并指出众数。
5.某工厂50名职工每周工资数分配情况如下表,试求:(1)算术平均;(2)中位数;(3)
众数;(4)调和平均数;15)几何平均数。
工资数(元)人数
60-623
63—6510
66-6820
69-7113
72-744
合计50
6.对100名吸烟者作调查,每日吸烟量统计如下表:
每日吸烟量(支)1~56-1011-1516-2021-2525-3031-35
人数91830221631
I)这是离散变量类型还是连续变量类型;
2)求平均每人每日吸烟量;
3)指出中位数组和众数组。
7.某市场有四种规格的革果,每斤价格分别为1.40元、1.80元、2.80元和1.50元。试计算:
(1)四种苹果各买一斤,平均每斤多少元?
(2)四种苹果各买一元,平均每斤多少元?
8.求下列数字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57,66,72,79,79,80,123,130.
9.某班学生年龄资料如下:(单位:岁)
17,18,16,20,18,17,17,18,24,19,19,18,16,2(),19,17,19,16,20,
21,17,18,19,16,18,17,18,20,23,21,17,18,22,22,21。
要求:按每一岁编制一个变量数列,并计算平均年龄、中位数和众数。
10.某社区2口之家有8户,3口之家有25户,4口之家有20户,5口之家有12户,60
之家8户,7口之家3户,8口之家2户。
(1)求该社区户均人口;(2)求居民户人口的众数;(3)求居民户人口的中位数。
11.某乡某年粮食亩产量资料如下:
按亩产量分组(斤)亩数
400以下90
400-500175
5()0—60()740
600-700385
700以上120
分计1510
要求:计算该乡的平均亩产量和亩产鼠的中位数。
12.试求下述资料的几何平均数。
X(元)30507090110130
f(次数)354563
13.某乡镇企业30名工人月工资资料如下:(单,‘立:元)
206,181,210,191,209,211,207,199,194,191,
219,187,218,197,203,206,185,206,20L205,
207,221,205,195,206,229,211,201,196,205。
(1)请按5组将上面原始数据编制成频数分布表(采用等距分组);
(2)计算该厂工人的平均工资(要根据上表来计算);
(3)计算该厂工人工资的中位数。
14.下面是60个国家中农民家庭百分比的分布,试计算这60个国家农民家庭百分比的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
组距10~2020~3030~4040~5050~60合计
频数7162112460
若出现下列情况,请指出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所受影响(增大、减少、保持不变)
a.最后一组的组距扩大到50~70,各组频数不变。
b.每一组的组距增加5%(如变成10~25,25~40,…),各组频数不变。
c.各组组距不变,10~20组的频数变为5,20~30组的频数变为18。
d.各组组距不变,各组频数加倍。
15.根据下表求:(1)中位数;(2)众数;(3)四分位差。
作案次数(次)频数f
3次或以下57
4115
5146
698
772
8次或以上33
七、简答题
1.算术平均数的性质是什么?
2.中位数的性质是什么?
3.众数的性质是什么?
第五章离中趋势测量法
第一节全距与四分位差
全矩与全矩的性质-四分位差
第二节平均差
对于未分组资料-对于分组资料-平均差的性质
第三节标准差
对于未分组资料-对于分组资料-标准差的性质及方差-标准分(Z分数)
第四节相对离势
变异系数(全矩系数-平均差系数-标准差系数)・异众比率
一、填空
1.对收集来的数据,数值最大者和最小者之差叫作(),又称之为()。
2.各变量值对其算术平均数(或中位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称之为(
3.全距由于没有度量()之间的变异性,所以数据资料的利用率很低。
4.用绝对离势除以均值得到的相对指标,即为()。
5.所谓(),是指非众数的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值。
6.偏斜系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算术平均数与众数的离差,其取值一般在()
之间。偏斜系数为0表示(),偏斜系数为+3或-3则表示极右或极左偏态。
二、单项选择
1.下面资料中哪个厂子的平均工资代表性意义最大(),哪个厂子最小
平均工资(元)职工人数工资标准差(元)
A甲厂1083469.80
B乙厂9653011.40
C丙厂12821012.10
D丁厂841759.60
2.变异指标中,以两数之差为计算基准的是()。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方差
3.比较两个性质不同的变量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必须计算()。
A标准差B平均差
C全距D标准差系数
4.设有甲乙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20和2.5,乙数列的平均数
和标准差分别为50和5.2,这些数据说明(),.
A甲数列的稳定性高于乙数列
B甲数列的稳定性低F乙数列
C甲乙两数列的稳定性相同
D甲乙两数列的稳定性无法比较
5.某企业1994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1998年职工平均工资增
长了40%,标准差扩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o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
三、多项选择
1.凡用绝对数来表达的变异指标,统称绝对离势,主要有()。
A极差B平均差C四分位差D标准差E标准分
2.凡用相对数来表达的变异指标,统称相对离势,主要有()。
A标准差B异众比率C标准差系数D平均差系数E偏态系数。
3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的原因是()。
A平均数不一致B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C标准差不一致D计量单位不一致E离差平方和不一致
4.平均差的性质是•
A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要采取绝对值进行运算
C数据信息利用率很低D以算术平均数为基准求出的平均差,其值最小
E受抽样变动影响大。
5.若X甲<X乙,。甲■乙,由此可推断:()。
A乙组X的代表性好于甲组;B乙组的标志均衡性比甲组好;
C甲组亍的代表性好于乙组;D甲组的标志均衡性比甲组好;
E甲组的标志变动度比乙组大。
6.下面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指标有()
A平均差B标准差C算术平均数D全距
7.比较不同企业的同种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稳定性时,可选用()
A极差B标准差C平均数D平均计划完成程度E标准差系数
8.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使用()
A平均数B全距C均方差系数D标准差E平均差系数
四、简答题
1.Z分数的性质有哪些?
2.简述平均差的性质。
五、计算题
1.某工厂50名职工每周工资数分配情况如下表,试求:
1)平均差;2)第1及第3四分位数;
工资数(元)人数
60-623
63—6510
66-6820
69-7113
72-744
合计50
2.已知一数列为2,3,5,7及8,试求其平均差。
3.某年级学生一次考试的成绩如卜.表,求学生成绩分布的全距、标准差系数。
成绩(分)50-6060-7070-8080-9090-100
学生数(人)151830206
4.有一自然数列N=20、X=10,S=2,从中删去一数为5,试求新的数列分布的
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为多少?
5.某车间职工工资分布情况如下表,求该车间职工的平均工资,职工工资
的中位数以及标准差。
按月工资
100-120120-140140-160160-180180-200
分组
工人人数151830216
6.求下列数字的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2637432158
7.己知算术平均数等于12,各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为169,试问标准差系数为多少?
8.根据下表,求四分位差。
某少教所少年犯入所前的作案次数
作案次数(次)频数f
3次或以下57
4115
5146
698
772
8次或以上33
9.某车间两个小组开展劳动竞赛,每人日产量如下(件):
甲组:12,15,17,10,12,20,18,16,19,14
乙组:8,16,10,9,24,23,25,10,11,20
试计算两组职工平均日产量及其标准差系数。
10.某社区2口之家有8户,3口之家有25户,4口之家有20户,5口之家有12户,
6口之家8户,7口之家3户,8口之家2户。
(1)求居民户人口的标准差;(2)标准差系数。
第六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第一节概率论
随机现象与随机事件•事件之间的关系(事件和、事件积、事件的包含与相
等、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互相独立事件)•先验概率与古典法•经验概率与频
率法
第二节概率的数学性质
概率的数学性质(非负性、加法规则、乘法规则)•排列与样本点的计数•运
用概率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
第三节概率分布、期望值与变异数
概率分布的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
分布-分布函数-数学期望与变异数
一、填空
I.用古典法求算概率.在应用上有两个缺点;①它只适用于有限样本点的情况;②它
假设()o
2.分布函数尸(外和尸或0(x)的关系,就像向上累计频数和频率的关系一样。所
不同的是,F(x)累计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麻料作物栽培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尾气催化转化反应机理-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与康复治疗师培养模式研究报告
- 文化产业国际化风险管理-洞察及研究
- 新能源自行车趋势研究-洞察及研究
- 光伏发电系统环境适应性-洞察及研究
- 基因表达与疾病进展关系的探究-洞察及研究
- 土星极地风力特征分析-洞察及研究
- 基于光场调控的超材料隐形光学元件设计与制备-洞察及研究
- 数字资源授权模式创新研究-洞察及研究
- S68绿色融资情况统计表填报说明
- CJ/T 151-2016薄壁不锈钢管
- 《公路钢渣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贷款中介员工合同协议书
- 《高端时尚品牌解析》课件
- 委托肉类加工合同协议
- 贸易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 以工代赈座谈会的发言稿
- 高校辅导员安全培训
- 饲料公司采购部经理述职报告
- 四级育婴员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