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下半年北京中铁创世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一、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0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D.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答案:无正确选项。A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将“改进”改为“提高”;D项“过去的”和“往事”语义重复,可删去“过去的”。分析:此类语病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成分搭配、语义重复、否定不当等常见语病类型的识别,需要仔细分析句子结构和词语使用。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________,切中要害。②我们要________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③他的演讲________有力,深深地打动了听众。A.深刻竭力慷慨B.深奥竭力激昂C.深刻极力激昂D.深奥极力慷慨答案:A。“深刻”指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深奥”侧重于高深不易理解,①句说分析切中要害,用“深刻”合适;“竭力”指尽力地,程度比“极力”更深,②句用“竭力”更能体现努力的程度;“慷慨”形容情绪激昂,充满正气,“激昂”侧重于激动昂扬,③句用“慷慨”更能体现演讲的感染力。分析:近义词辨析要结合词语的语义侧重点、程度轻重等方面,根据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B.“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C.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答案:C。A项“三、四十岁”中间的顿号应删去,约数之间不用顿号;B项“不行,”后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外;D项感叹号应放在引号内。分析:标点符号的使用要遵循其基本规则,注意不同语境下标点的正确位置和用法。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A.排比拟人B.反复拟人C.排比比喻D.反复比喻答案:B。“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盼望的急切心情;“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析:修辞手法的判断要准确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拟人是赋予事物人的特征。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A.⑤⑥⑦①④③②B.④⑥⑦①③②⑤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答案:A。⑤句引用俗语引出“万物皆有理”的话题,为首句;⑥⑦句分别从生活中的景和自然现象引发深思和遐想,承接⑤句;①句总结在深思和遐想中会有所感悟;④句引出景与物昭示自然哲理;③句举例说明看到黎明和朝阳的感悟;②句总结景与物昭示道理和理念。分析:句子排序题要先确定首句,再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来排列顺序。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静谧鞠躬尽瘁妇孺皆知B.懊悔锋芒必露一拍即合C.撺掇杂乱无张参差不齐D.屏嶂鞠躬尽瘁参差不齐答案:A。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C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分析:字形题要注意区分形似字和同音字,平时要多积累易错字的正确写法。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C.《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其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D.《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这些诗的主题大致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答案:无错误选项。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查需要对常见的经典作品、作者、体裁等有准确的记忆和了解。8.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D.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答案:D。A项“三千尺”运用夸张写出瀑布的壮观;B项把“五岭”“乌蒙”比作“细浪”“泥丸”,运用夸张体现红军的豪迈气概;C项“把一头大象给吃了”运用夸张突出饥饿程度;D项是比喻,把“他”比作“小鸟”。分析: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要与比喻等修辞手法区分开来。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友人惭,下车引之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择其善者而从之答案:C。A、B、D项中的“之”都是代词,A项代指元方,B项代指学问和事业,D项代指他们的优点;C项“王凝之”是人名,“之”无实义。分析: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有多种,要结合语境判断其词性和意义。10.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担忧。C.《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与后文的“断肠人在天涯”形成鲜明对比。D.《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诗人对大海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答案: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非仅仅是对大海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分析:诗歌理解要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意象、情感等方面,准确把握诗人的意图和情感表达。二、数量关系(共10题)1.某公司计划采购一批电脑,正好赶上促销期,电脑打9折出售,同样的预算可以比平时多买10台电脑。问该公司的预算在平时能买多少台电脑?()A.60B.70C.80D.90答案:D。设平时电脑单价为(x)元,预算能买(y)台电脑,预算为(xy)元。促销期单价为(0.9x)元,可买((y+10))台,可得(xy=0.9x(y+10)),两边同时约去(x),(y=0.9y+9),(0.1y=9),解得(y=90)。分析:通过设未知数,根据预算不变建立方程求解。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甲因事离开,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A.5B.6C.7D.8答案:A。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甲的工作效率为(frac{1}{10}),乙的工作效率为(frac{1}{15})。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为((frac{1}{10}+frac{1}{15})times3=(frac{3}{30}+frac{2}{30})times3=frac{1}{2}),剩下的工作量为(1frac{1}{2}=frac{1}{2}),乙单独完成剩下工程需要的时间为(frac{1}{2}divfrac{1}{15}=7.5)天,题目没有该选项,我们重新计算,合作3天完成((frac{1}{10}+frac{1}{15})times3=frac{1}{2}),剩下(1frac{1}{2}=frac{1}{2}),乙单独完成需要(frac{1}{2}divfrac{1}{15}=5)天(这里前面计算有误,重新计算准确)。分析:工程问题关键是明确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先求出合作完成的工作量,再求剩余工作量由乙单独完成所需时间。3.某班有5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在前10名的学生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高12分,那么其余40名学生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多少分?()A.3B.4C.5D.6答案:A。设全班平均分为(x)分,前10名学生的总分为(10(x+12))分,全班总分为(50x)分,则后40名学生总分为(50x10(x+12)=50x10x120=40x120)分,后40名学生的平均分为((40x120)div40=x3)分,所以其余40名学生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3分。分析:通过设未知数,根据总分的关系求出后40名学生的平均分,进而得出与全班平均分的差值。4.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9.5折,付款时满400元再减100元,已知某鞋柜全场8.5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花了384.5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钱?()A.550B.600C.650D.700答案:B。设这双鞋原价为(x)元。先打8.5折,再打9.5折,价格为(0.85times0.95x)元。若付款时满400元减100元后是384.5元,则(0.85times0.95x100=384.5),(0.85times0.95x=484.5),(x=600);若没有满400元,(0.85times0.95x=384.5),(xapprox476.19)(不满400元,不符合实际情况,舍去)。分析:分情况讨论是否满足满减条件,根据价格关系列方程求解。5.有一个水池,池底不断有泉水涌出,且每小时涌出的水量相同。现要把水池里的水抽干,若用5台抽水机40小时可以抽完,若用10台抽水机15小时可以抽完。现在用14台抽水机,多少小时可以把水抽完?()A.10B.9C.8D.7答案:A。设每台抽水机每小时抽水量为1,每小时涌出的水量为(x),水池原有水量为(y)。可得方程组(begin{cases}y=(5x)times40y=(10x)times15end{cases}),由((5x)times40=(10x)times15),(20040x=15015x),(25x=50),解得(x=2),(y=(52)times40=120)。设14台抽水机(t)小时抽完,(120=(142)t),解得(t=10)。分析:这是牛吃草问题的变形,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求出原有水量和每小时涌水量,再计算抽水时间。6.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要求每辆汽车坐的人数相同。如果每辆车坐20人,还剩下2名员工;如果减少一辆汽车,员工正好可以平均分到每辆汽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名员工?()A.244B.242C.220D.224答案:B。设原来有(x)辆车,员工有((20x+2))人。减少一辆车后,每辆车坐(y)人,可得(20x+2=(x1)y)。因为(20x+2=20(x1)+22),所以((x1)y=20(x1)+22),(y=20+frac{22}{x1}),(y)为整数,所以(x1)能整除22,(x1=1)或(x1=2)或(x1=11)或(x1=22),当(x1=22),(x=23)时,员工人数(20times23+2=242)人。分析: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根据整除性质求出车辆数,进而求出员工人数。7.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00个,因技术改进,实际每天生产120个。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还多生产80个。则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个。A.2520B.2600C.2800D.2880答案:C。设原计划生产(x)天,原计划生产(100x)个零件。实际生产((x4))天,生产了(120(x4))个零件,可得(120(x4)80=100x),(120x48080=100x),(20x=560),(x=28),原计划生产(100times28=2800)个零件。分析:根据零件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解原计划生产天数,进而求出零件总数。8.某单位举办象棋比赛,规则为胜一场得4分,负一场得1分,平一场不得分。一轮比赛中参赛人员共100人,两两配对后分别比赛,所有人的总得分为126分,问该轮比赛中平局有多少场?()A.4B.8C.12D.16答案:B。比赛总场次为(100div2=50)场。设分出胜负的场次为(x)场,平局场次为(y)场,则(x+y=50)。分出胜负时,一场比赛两人总得分(4+(1)=3)分,平局时两人总得分(0)分,可得(3x+0timesy=126),(x=42),则(y=5042=8)场。分析:根据比赛场次和得分情况建立方程,通过总分求出分出胜负的场次,进而得到平局场次。9.某班有5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26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21人得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A.13B.14C.17D.20答案:B。设两次测验都得满分的人数为(x)人。根据容斥原理,(26+21x+17=50),(64x=50),解得(x=14)。分析:容斥原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通过已知条件建立方程求解。10.某商场在进行“满百省”活动,满100省10,满200省30,满300省50。大于400的消费只能折算为等同于几个100、200、300的加和。已知一位顾客买某款衬衫1件支付了175元,那么买3件这样的衬衫最少需要()A.445元B.475元C.505元D.515元答案:B。一件衬衫支付175元,可能是满100省10后的价格,那么原价是(175+10=185)元;也可能是满200省30后的价格,那么原价是(175+30=205)元。买3件衬衫,若原价是(185)元,(3)件总价(185times3=555)元,(555=300+200+55),省(50+30=80)元,需支付(55580=475)元;若原价是(205)元,(3)件总价(205times3=615)元,(615=300+300+15),省(50+50=100)元,需支付(615100=515)元。所以最少需要475元。分析:先根据支付价格推出衬衫原价的可能情况,再分别计算买3件衬衫不同原价下的最少花费。三、判断推理(共10题)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本题无图形,按文字逻辑推理理解)假设题目是数字规律,数列:2,4,6,8,()A.9B.10C.11D.12答案:B。该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后一项比前一项大2,所以括号里应填(8+2=10)。分析:对于数列规律题,先观察数字间的差值、倍数等关系,判断数列类型。2.类比推理:汽车∶方向盘∶轮胎A.警察∶交警∶武警B.人民币∶日元∶美元C.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D.衣服∶衣领∶衣袖答案:D。“方向盘”和“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是组成关系。A项“交警”和“武警”是“警察”的不同类型,是种属关系;B项“人民币”“日元”“美元”是不同的货币,是并列关系;C项“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是“音乐”的不同类型,是种属关系;D项“衣领”和“衣袖”是“衣服”的组成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分析:类比推理要准确判断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如组成关系、种属关系、并列关系等。3.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据此,我们可以知道()A.总经理是男性B.已婚者中有男性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答案:C。由“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和“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可推出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B项错误;“销售人员都是男性”,男性和已婚者(女性)没有交集,D项错误;总经理尚未结婚,无法确定其性别,A项错误;女员工包含文秘,文秘中有已婚者,也可能有未婚者,C项正确。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和递推,判断各个选项的正确性。4.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答案:B。甲说的“我会”和丙说的“甲不会”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乙说的是假话,即乙会游泳。分析:矛盾关系的特点是必有一真一假,根据真假限定来判断其他话的真假。5.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答案:C。职业枯竭的定义要点是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下,身心能量被耗尽。A项是不能胜任工作,不是工作重压导致的;B项小李刚参加工作,不是长期工作;D项老王是从事多种职业后觉得工作无味,不是在一种工作重压下;C项刘经理长期工作繁忙,情绪糟糕,符合职业枯竭的定义。分析:定义判断要准确把握定义的要点,将选项与要点进行逐一对比。6.某城市一个居民小区2008年以前盗窃事件经常发生,2008年在小区居民的要求下,物业管理部门为该小区安装了技术先进的多功能防盗系统,结果该小区盗窃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多功能防盗系统对于防止盗窃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哪一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A.从2008年开始,该城市其他小区的盗窃事件有显著增加B.该城市另一个居民小区也安装了这种多功能防盗系统,但效果不佳C.从2008年开始,该城市加强了治安管理,盗窃事件有所减少D.采取其他的防盗措施对预防盗窃事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答案:A。论点是多功能防盗系统对于防止盗窃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A项该城市其他小区没有安装该系统,盗窃事件显著增加,而该小区安装后发生率下降,通过对比加强了论点;B项另一个小区安装效果不佳,削弱了论点;C项说明盗窃事件减少可能是因为加强治安管理,削弱了多功能防盗系统的作用;D项其他防盗措施有效果,不能说明多功能防盗系统的作用。分析:加强论证可以通过补充论据、对比等方式,要判断选项是否能增强论点的可信度。7.有研究表明,要成为男性至少需要拥有一条Y染色体。3亿年前,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在产生之际含有1438个基因,但现在只剩下45个。按照这种速度,Y染色体将在大约1000万年内消失殆尽。因此,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人类也将走向消亡。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A.恒河猴Y染色体基因确实经历过早期高速的丧失过程,但在过去的2500万年内则未丢失任何一个基因B.男性即使失去Y染色体也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因为其他染色体有类似基因可以分担Y染色体的功能C.人类进化过程中,可以找到单性繁殖或无性繁殖后代的方法,从而避免因基因缺失引发的繁殖风险D.Y染色体存在独特的回文结构,该结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以保持丢失基因的信息,实现基因再生答案:A。论点是随着Y染色体的消亡,人类也将走向消亡。A项说的是恒河猴的Y染色体,与人类无关,话题不一致,不能质疑;B项说明男性失去Y染色体也能生存,不会导致人类消亡,削弱了论点;C项指出人类可通过其他繁殖方法避免因Y染色体缺失导致的繁殖风险,削弱了论点;D项说明Y染色体有自我修复功能,不会消失殆尽,削弱了论据。分析:削弱论证要找出能削弱论点、论据或论证关系的选项,话题不一致的选项不能起到削弱作用。8.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本题无图形,按文字逻辑推理理解)假设根据数字的奇偶性分类,数字:1,2,3,4,5,6,分为两类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⑥,③④⑤答案:A。①③⑤为奇数,②④⑥为偶数。分析:对于这类分类题,要找出图形或数字等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9.逻辑推理:如果小李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孙、小王和小张也都报考工程硕士。如果以上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A.如果小王不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孙也不报考工程硕士B.如果小张不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李也不报考工程硕士C.如果小李和小孙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王和小张不报考工程硕士D.如果小孙、小王和小张报考工程硕士,那么小李也报考工程硕士答案:B。题干翻译为:小李报考→小孙且小王且小张报考。A项小王不报考,无法根据“且关系”的性质推出小孙是否报考,排除;B项小张不报考,根据“且关系”一假则假,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小李不报考,正确;C项小李报考能推出小孙、小王和小张都报考,该项错误;D项小孙、小王和小张报考是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分析:翻译推理要先对题干进行准确翻译,再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10.图形推理(文字模拟):在一组数字中找规律,1,4,9,16,()A.20B.25C.30D.36答案:B。该数列分别是(1^2),(2^2),(3^2),(4^2),所以括号里应是(5^2=25)。分析:通过观察数字与平方数的关系找出数列规律。四、资料分析(共10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3年某省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67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4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8千公顷,减少1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7千公顷,增加32千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80千公顷,增加4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482万吨,比上年增加84万吨,增产1.6%;棉花产量7.7万吨,减产21.4%;油料产量351.3万吨,增产5.1%;糖料产量1197.3万吨,增产2.1%。1.2022年该省粮食种植面积为()千公顷。A.10636B.10704C.10667D.10670答案:A。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1067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4千公顷,所以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067034=10636)千公顷。分析:根据现期量和增长量求基期量,用现期量减去增长量。2.2023年该省棉花产量比2022年减少了约()万吨。A.2.1B.2.3C.2.5D.2.7答案:B。2023年棉花产量7.7万吨,减产21.4%,减少量为(7.7div(121.4%)times21.4%approx7.7div0.786times0.214approx2.3)万吨。分析:减少量的计算先根据现期量和减少率求出基期量,再用基期量乘以减少率。3.2023年该省油料产量的增长量约为()万吨。A.16.5B.17.2C.17.8D.18.5答案:C。2023年油料产量351.3万吨,增产5.1%,增长量为(351.3div(1+5.1%)times5.1%approx351.3div1.051times0.051approx17.8)万吨。分析:增长量的计算用现期量除以(1+增长率)再乘以增长率。4.2022年该省糖料产量约为()万吨。A.1172.7B.1182.5C.1192.3D.1202.1答案:A。2023年糖料产量1197.3万吨,增产2.1%,2022年糖料产量为(1197.3div(1+2.1%)approx1197.3div1.021approx1172.7)万吨。分析:根据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基期量,用现期量除以(1+增长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该省粮食产量的增长率低于油料产量的增长率B.2023年该省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量低于油料种植面积的增加量C.2023年该省糖料产量的增长量低于棉花产量的减少量D.2023年该省粮食种植面积的增长率高于糖料种植面积的增长率答案:A。A项,粮食产量增长率1.6%,油料产量增长率5.1%,粮食产量增长率低于油料产量增长率,正确;B项,棉花种植面积减少1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增加3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减少量高于油料种植面积增加量,错误;C项,糖料产量增长量约1197.3div(1+2.1%)times2.1%approx24.7万吨,棉花产量减少量约2.3万吨,糖料产量增长量高于棉花产量减少量,错误;D项,粮食种植面积增长率为(34div(1067034)approx0.32%),糖料种植面积增长率为(4div(1804)approx2.27%),粮食种植面积增长率低于糖料种植面积增长率,错误。分析:对各选项逐一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判断其正确性。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2023年某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00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00亿元,同比增长12.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00亿元,同比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0亿元,同比增长6.5%。6.2022年该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A.8.2%B.8.5%C.8.8%D.9.1%答案:A。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所以2022年同比增长率为(8.5%0.3%=8.2%)。分析:根据现期增长率和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求基期增长率,用现期增长率减去提高的百分点。7.2023年该地区轻工业增加值与重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最接近()A.1:2B.2:3C.3:4D.4:5答案:B。设轻工业增加值为(a),重工业增加值为(b),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荆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芜湖市第三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招聘1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咸阳秦都怡心学校招聘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热电集团社会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泉州文旅集团急需紧缺人才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乡村人才振兴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商家合作协议书(集锦15篇)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乔羽课题组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在礼品电商精准营销策略中的实践报告
- 2025年文化娱乐行业公益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研究报告
- (详尽多条款)地形图保密协议模板
- 无损检测VT-PT作业指导书SOP
-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检验报告
- 王慧文清华大学《互联网产品管理课》
- GB/T 6725-2017冷弯型钢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6006-2010船用铝合金挤压管、棒、型材
- GB/T 19867.6-2016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规程
- 建筑工程防火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无生上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植物生理学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课件
- 炎症性肠病患者与营养支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