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水泵和水泵站试题(卷)与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水泵和水泵站试题(卷)与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水泵和水泵站试题(卷)与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水泵和水泵站试题(卷)与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水泵和水泵站试题(卷)与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水泵和水泵站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某离心泵铭牌标注流量Q=100m³/h,扬程H=50m,效率η=80%,则其轴功率(kW)为()A.17.02B.21.28C.13.62D.19.452.水泵比转速ns的物理意义是()A.水泵在最高效率点的转速B.与水泵几何相似的模型泵在流量0.075m³/s、扬程1m时的转速C.水泵实际运行中的额定转速D.反映水泵叶轮出口宽度与直径比值的参数3.下列关于气蚀余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临界气蚀余量(NPSHr)是水泵本身抗气蚀的性能参数B.装置气蚀余量(NPSHa)越大,水泵越容易发生气蚀C.NPSHa=NPSHr时,水泵刚好不发生气蚀D.吸水池液面压强降低会导致NPSHa增大4.轴流泵的性能曲线特点是()A.扬程随流量增大而上升,功率随流量增大而下降B.扬程随流量增大而下降,功率随流量增大而上升C.扬程随流量变化平缓,功率随流量增大而显著上升D.扬程随流量增大而急剧下降,功率随流量增大而先升后降5.水泵并联运行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单泵扬程B.增加系统总流量C.降低运行能耗D.改善气蚀性能6.某泵站设计流量为Q=500m³/h,选用两台同型号水泵并联,单泵额定流量Q1=300m³/h,则并联后实际总流量Q总满足()A.Q总=600m³/hB.500m³/h<Q总<600m³/hC.Q总=500m³/hD.Q总<500m³/h7.管路特性曲线方程H=Hst+SQ²中,Hst表示()A.静扬程B.动扬程C.沿程水头损失D.局部水头损失8.水泵切割定律适用的前提条件是()A.切割量不超过叶轮直径的15%B.水泵转速不变C.叶轮出口宽度不变D.流量与扬程呈线性关系9.离心泵启动前需要灌泵的主要原因是()A.防止电机过载B.避免气缚现象C.提高启动效率D.降低启动电流10.下列关于泵站吸水井设计的要求中,错误的是()A.吸水井流速应控制在0.3-0.5m/sB.吸水喇叭口直径应为吸水管直径的1.3-1.5倍C.喇叭口离井底距离应小于0.8倍喇叭口直径D.相邻喇叭口间距应大于1.5倍喇叭口直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水泵的基本性能参数包括流量、扬程、功率、效率、转速和__________。2.有效功率计算公式为Pe=__________(单位kW,Q单位m³/s,H单位m)。3.相似定律中,流量比与转速比的__________次方成正比,扬程比与转速比的__________次方成正比。4.气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叶轮入口处局部压力__________液体的饱和蒸汽压。5.离心泵的理论扬程方程是Ht=__________(u2c2u-u1c1u)/g,其中c2u为叶轮出口绝对速度的__________分量。6.水泵装置的工况点是__________曲线与__________曲线的交点。7.泵站设计中,选泵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8.轴流泵的调节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_调节。9.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包括__________损失和__________损失,设计时应尽量__________(增大/减小)该损失以提高装置气蚀余量。10.多台水泵串联运行时,总扬程等于各泵在同一流量下的扬程__________,总流量等于__________。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其与轴流泵在工作原理上的主要区别。2.解释气蚀的危害,并列举3项预防气蚀的主要措施。3.比较离心泵与轴流泵性能曲线(H-Q、P-Q、η-Q)的特点,并说明其对运行调节的影响。4.分析管路特性曲线的影响因素,并说明当管路中阀门关小时,特性曲线如何变化,对水泵工况点有何影响。5.简述泵站设计中确定水泵安装高度的步骤,并写出临界安装高度的计算公式(需标注各符号含义)。四、计算题(共20分)1.(8分)某单级单吸离心泵在转速n=1450r/min时,实测流量Q=60m³/h,扬程H=35m,轴功率P=7.5kW。求:(1)该工况下的效率η;(2)若将转速调节为n’=1200r/min,假设效率不变,求调节后的流量Q’、扬程H’和轴功率P’。2.(12分)某泵站采用一台离心泵从清水池抽水,已知清水池最低水位与水泵轴线高差为-2m(水泵轴线低于水池水位),吸水管路总水头损失h吸=0.8m,当地大气压为98kPa,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kPa(20℃),水泵的临界气蚀余量NPSHr=3.2m。(1)计算装置气蚀余量NPSHa;(2)判断该泵是否会发生气蚀;(3)若实际安装时水泵轴线比计算值抬高1m,是否仍能安全运行?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轴功率P=ρgQH/(1000η),Q=100/3600≈0.0278m³/s,代入得P=1000×9.81×0.0278×50/(1000×0.8)≈17.02kW。2.答案:B解析:比转速ns是将水泵按相似律换算成流量0.075m³/s、扬程1m时的假想泵转速,反映叶轮的几何特征和性能。3.答案:A解析:NPSHr是水泵自身抗气蚀的参数(越小越好);NPSHa=NPSHr时处于临界状态,实际需NPSHa≥1.1NPSHr;吸水池液面压强降低会减小NPSHa。4.答案:A解析:轴流泵为低扬程、大流量泵,其H-Q曲线呈陡降型(流量增大,扬程上升),P-Q曲线随流量增大而下降(需闭阀启动)。5.答案:B解析:并联运行通过增加泵的数量提高系统总流量(总流量小于各泵单独运行流量之和)。6.答案:B解析:两台300m³/h泵并联,总流量小于600m³/h(管路阻力增大),但需满足设计流量500m³/h,故实际流量在500-600之间。7.答案:A解析:Hst为静扬程(吸水池与压水池液面高差),S为管路阻抗(与管径、长度、粗糙系数有关)。8.答案:B解析:切割定律假设转速不变、叶轮几何相似(切割量≤10%-15%),此时Q∝D²,H∝D²,P∝D⁴。9.答案:B解析:离心泵无自吸能力,启动前需灌泵排尽空气,否则因空气密度小无法形成足够真空,导致无法吸水(气缚)。10.答案:C解析:吸水喇叭口离井底距离应≥0.8倍喇叭口直径,防止吸入泥沙;相邻间距≥1.5倍直径,避免水流干扰。二、填空题1.气蚀余量(或允许吸上真空高度)2.ρgQH/1000(或9.81QH)3.1;24.低于5.1/g;圆周(或切向)6.水泵性能(H-Q);管路特性(H=Hst+SQ²)7.设计流量;设计扬程8.变角(叶片角度);变速;变阀(节流)9.沿程;局部;减小10.之和;单泵流量三、简答题1.离心泵工作原理:叶轮高速旋转,叶片推动液体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甩向边缘,动能增加;液体进入蜗壳后速度降低,动能转化为压能,形成扬程。轴流泵工作原理:叶轮旋转时,叶片对液体产生升力,推动液体沿轴向流动,通过叶片与液体的相互作用增加液体的压能和动能。主要区别:离心泵靠离心力,液体径向流动;轴流泵靠升力,液体轴向流动。2.气蚀危害:①材料破坏(气泡溃灭产生高压冲击,导致叶轮表面点蚀甚至穿孔);②性能下降(气蚀区堵塞流道,流量、扬程、效率降低);③噪音与振动(气泡溃灭引发高频振动,可能引起机组共振)。预防措施:①合理选型(选择NPSHr小的泵);②控制安装高度(降低泵轴标高,减小吸上真空度);③改善吸入条件(缩短吸水管长度,增大管径以减小水头损失;设置前池或吸水井,避免吸入漩涡);④采用抗气蚀材料(如不锈钢叶轮)。3.性能曲线特点:-离心泵H-Q曲线较平缓(流量变化时扬程变化小),P-Q曲线随流量增大而上升(需闭阀启动),η-Q曲线呈单峰型(高效区较宽);-轴流泵H-Q曲线陡降(流量增大,扬程显著上升),P-Q曲线随流量增大而下降(需开阀启动),η-Q曲线峰窄(高效区较窄)。对调节的影响:离心泵常用节流调节(阀门调节),效率下降较小;轴流泵常用变角调节(改变叶片角度),可在高效区宽范围调节;离心泵不宜在小流量区运行(易过热),轴流泵不宜在大流量区运行(易过载)。4.管路特性曲线影响因素:①静扬程Hst(吸水池与压水池液面高差);②管路阻抗S(与管径d⁵成反比,与管长L、沿程阻力系数λ成正比,与局部阻力系数Σξ成正比)。阀门关小时,局部阻力系数Σξ增大,S增大,特性曲线变陡(同一流量下扬程需求增加)。此时水泵工况点沿H-Q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流量减小,扬程升高,轴功率可能降低(离心泵)或升高(轴流泵)。5.确定安装高度步骤:①计算装置气蚀余量NPSHa;②保证NPSHa≥[NPSH](允许气蚀余量,一般取1.1-1.3倍NPSHr);③根据NPSHa公式反推最大允许安装高度Hg。临界安装高度公式:Hg=(pa/ρg-pv/ρg)-NPSHr-h吸其中:pa为大气压(mH₂O),pv为饱和蒸汽压(mH₂O),h吸为吸水管水头损失(m),NPSHr为临界气蚀余量(m)。四、计算题1.(1)效率η=Pe/P=(ρgQH/1000)/P=(1000×9.81×(60/3600)×35/1000)/7.5≈(5.72)/7.5≈76.3%(2)根据相似定律:Q’=Q×(n’/n)=60×(1200/1450)≈49.66m³/hH’=H×(n’/n)²=35×(1200/1450)²≈35×0.689≈24.12mP’=P×(n’/n)³=7.5×(1200/1450)³≈7.5×0.523≈3.92kW2.(1)NPSHa=(pa-pv)/ρg-Hg-h吸注:Hg为水泵轴线与吸水池液面高差(本题中Hg=-2m,即水泵在液面下2m)pa=98kPa=98000Pa,pv=3kPa=3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