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次考试共五大题24道小题,满分145分,120分+名著20分+5分答题卡卷面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①的友谊。我对她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②,她是极端谦虚的,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④)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⑤)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说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③地并且极端地坚持下去。(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yíqīng B.yíqīn C.yìqīn D.yìqīng(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炽②朴③胁 B.①炽②朴③协C.①挚②朴③胁 D.①挚②仆③协(3)在语段()处填入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④由于⑤总是 B.④虽然⑤但是C.④尽管⑤还是 D.④因为⑤所以【答案】(1)C(2)D(3)A【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友谊(yǒuyì):友情。钦佩(qīnpèi):令人尊敬、尊重、敬重。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朋友之间的感情。公仆:公众的仆人,指为公众服务的人。妥协:敌对的双方,彼此退让部分的意见、原则等,以消除争端,谋求融洽的行为或稳妥适当。故选D。【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⑤)抑郁的”为“原因”,“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为结果,故④处可填“由于”或“因为”;后文有引出结果的词“这就使得”,“她的心情(⑤)抑郁的”强调的是她因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常常抑郁,应使用“总是”;故选A。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主题古诗文名句情感崔颢借“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一句抒发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黄鹤楼》);曹操用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一句抒发老当益壮的豪壮之情。(《龟虽寿》)。俯仰结合李白俯视水中月、仰望天上云的句子是“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写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是郦道元笔下春冬之时三峡水之美。《三峡》【答案】①.日暮乡关何处是②.烟波江上使人愁③.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⑤.月下飞天镜⑥.云生结海楼⑦.素湍绿潭⑧.回清倒影【解析】【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骥、枥、湍。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3.阅读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方法,《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作品,请谈谈这类作品的阅读方法。【答案】示例: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其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最后,要从作品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方法。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而在今天读者看来则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如读《红星照耀中国》,通过阅读序言,浏览目录,跳读正文,我们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色中国”这个谜。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与此相关的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阅读这部作品,要理清这两个不同层面的事实,可以边读边做摘记,写提要。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作品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这当中必然会体现作者的倾向性。作者往往会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穿插分析和评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阅读纪实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斯诺出发前“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他是带着疑虑出发去采访的。但采访结束后,他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可以说是事实改变和说服了他。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为此,一要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二要向作者“取经”,三要善于进行联系、比较、分析。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应该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其次要学习作者斯诺作为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相的可贵勇气,再次要善于参考相关资料(如历史课本,及其他记录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历史的纪实作品)并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进行分析和思考。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红星照耀中国》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开了认识中国的新窗口。“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哪些地方表现了“卓绝的中国精神”。【答案】示例:如第五章《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叙述了第五次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地等英勇事迹;第十一章《回到延安》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延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顽强,为了信念与理想宁死不屈、吃苦耐劳,为改变旧中国而奋斗,这些都是“卓绝的中国精神”。(举出两个例子,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斯诺评价红军:“这是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队伍。他们的存在,是世界的一个奇迹;他们的精神,是世界文明的一份财富。”可从红军的壮大过程、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等方面来谈“卓绝的中国精神”。如爬雪山、过草地、突破乌江等战役,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如这支军官的平均年龄才24岁的队伍,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英勇无畏地突破层层封锁和围剿,创下长征壮举,红军将士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个人个性鲜明,但集合在一起就是一支信仰坚定、敢于牺牲的人民军队,他们的精神是世界文明的财富,是“卓绝的中国精神”。据此按要求作答即可。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歼-15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①各项性能可与俄罗斯苏-33等世界现役的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②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及精准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③实现全海域、全空域打击作战④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本语段主要围绕“歼-15”的特点展开。④句中“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紧承前文“歼-15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中的“多用途”一词,④句应为首句;接下来②句“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及精准制导炸弹等”承接“歼-15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中的“舰载”一词;③句中“实现全海域、全空域打击作战”体现“歼-15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中的“战斗机”一词的特点;最后①句“各项性能可与俄罗斯苏-33等世界现役的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进行总结,再次重申“歼-15”的厉害之处。故排序为:④②③①;故选B。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1)以下是小亮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向他介绍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7月26日上午,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AG600飞机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实现的第三次首飞,也为飞机下一步进行海上试飞科目训练及验证飞机相关性能奠定了基础。(2)下面是这则新闻的配图,请你向小亮描述画面内容。(3)假如小亮有幸作为他们学校的小代表去采访AG600飞机总设计师“黄领才”,但是他一时不知道该问些什么。请你帮助小亮提一些问题。(至少列举两个,围绕“飞机”展开)【答案】(1)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成功实现海上首飞。(2)机体上写有编码“AG600”的“鲲龙号”飞机面带笑容在浪花滔滔的海上劈波斩浪地飞,它高兴地喊着:“我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啦!”(3)示例:黄领才先生您好,我是XX中心的小亮,代表我们学校对您进行采访,想请问,海上首飞的感觉如何?与水上首飞区别大吗?【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可根据导语一句“7月26日上午,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可知,对象是: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事件是:成功实现海上首飞。据此可拟写为: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小问2详解】考查对图画的描述。做此类题,先认真观察图片,看清所有物象,包括画面上的字母、文字,然后形象地进行描述。画面的主体是一艘面带微笑,编码是AG600的“鲲龙号”飞机,飞机下有滔滔浪花飞溅,飞船上方文字是“我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啦”,据此来进行描述即可。示例:小亮同学,你看到是一艘面带微笑,编码是AG600的“鲲龙号”飞机,飞机向前飞驰激起滔滔的浪花,它高喊着“我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啦!”【小问3详解】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先有称呼和礼貌性的问候语,接着进行自我介绍,说明情况,然后提出与水陆两栖飞机“鲲龙”海上首飞相关的问题。示例:黄伯伯您好!我是XX中学的小亮,代表我们学校来采访您,请问海上首飞感觉如何?海上飞行对飞行员有哪些具体要求吗?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爱的牵绊①小时候,母亲住在乡下,我也住在乡下。②长大后,我住在城里,母亲仍然住在乡下。③我从小吃惯了母亲做的手擀面,黏稠,酽香。它是母亲亲手播种、浇灌、除草、收割、脱粒、挑选出来的金灿灿的小麦磨制加工而成的,吃起来心里踏实,熨帖。母亲隔三差五从乡下来到城里,带来亲手做的手擀面。村子里的人说,有个在城里住的闺女真好,可以看看城市里的风景,过过城里人的日子。母亲却从来不知道城市里有什么样的风景,也不知道城里人怎么样过日子。每次,母亲搁下手擀面就走。有时我正上班,母亲便把手擀面搁到我办公室,过家门而不入。我每次回老家,母亲把早就晾干,装好的手擀面绑到我车子上,母亲说:“没事就多来一趟,也好省我一趟腿。”难怪母亲这么说,家里有成群的鸡鸭猪羊,地里有忙不完的耕种犁耙。④这几年,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再也擀不动了手擀面了。母亲便也很少来城里。每次回老家,母亲看着我,好像很愧得慌,总会说:“没啥给你捎的。”“捎啥呢?城里啥都有。”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空落着。仿佛我和母亲之间丢掉了什么。⑤那次回老家,母亲正在洗衣服。母亲倾着头,在搓板上搓几下,又反剪手,握起拳头在后背上捶几下,动作很迟缓。母亲起身换水时手按着地,起了好几下,腰却仍然佝偻着。母亲端着一盆水,就像端着一条河,一座山,母亲显得很渺小,好像随时可能被大水冲走,被大山压折。衣服冲好了,母亲拿到廊子里的晾绳上晒。母亲踮起脚,仰着头,擎着衣物,举起胳膊往上甩。一下一下,甩了好几下,湿答答的衣物,一会儿罩住了母亲的头,一会儿又蒙上母亲的脸,却较着劲儿不上晾衣绳。廊子里,母亲和晾衣绳一同晃悠着。顽皮的水珠儿四处飞溅,湿了母亲的头发和衣裳,砸痛了我的脸。我轻轻走过去,接过母亲手里的衣物,把它搭到绳子上。母亲回过头,“妮啊,你咋来了?”母亲瞅一眼绳子上蔫头搭脑的衣物,讪然自语:“老了,不中用了。”那一刻,一个声音在我心底里回应着:是啊,妈老了,洗不动衣服了。⑥那天回到城里,我拿过议事日程表,把“周末美容”改成了“周末回家”。以后,每逢周末,我扛起大包,从城里回到乡下,再从乡下回到城里。大包扛在肩上有点儿沉,挤车也有些不方便,我却像轻快的燕子,穿梭在城乡的缝隙里。因为大包里装着父母的衣物,装着爱,装着力量。母亲瞅着干干净净的衣服和鞋袜,满村子里显摆:“俺闺女在城里给的,还香喷喷的哩。”⑦村子里的人说,有个在城里住的闺女,看把她景(高兴)的,一到周末,过年似的起五更到村子口等着了。⑧母亲等女儿捎来干净衣物,一如当年女儿盼母亲做的手擀面。有时,我虽然也觉得累,但我知道,人生,有了爱的牵绊,最美。7.本文围绕“爱的牵绊”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8.第④段中说“仿佛我和母亲之间丢掉了什么”,“我”和母亲之间丢掉的是什么?9.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么描写母亲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赏析。10.请结合文章,谈谈对题目“爱的牵绊”的理解。【答案】7.因“我”吃惯了母亲做的手擀面,母亲便隔三差五从乡下到城里给“我”送手擀面;“我”回老家时,母亲把晾干的手擀面绑到“我”车上;“我”回老家,看到母亲搭衣服的艰难,便决定每周往返城乡之间给父母送去洗干净的衣物;母亲每周末,都会起五更,到村口等着为她捎来干净衣物的“我”。8.表面上丢掉的是母亲做的手擀面,实际上丟掉是“我”对母亲的期盼、交流和牵绊。9.示例:运用动作描写,“踮”“仰”“擎”“举”“甩”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搭衣服时动作的吃力、艰难的状态,突出了母亲的衰老和勤劳。10.指爱的羁绊,表现在“我”喜欢吃母亲做的手擀面,母亲时常给“我”做手擀面;母亲衰老无力时,每逢周末,“我”往返城乡之间给父母送去洗干净的衣物。实际上是指“我”和母亲对彼此的牵挂,爱的表达。【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③段“我从小吃惯了母亲做的手擀面,黏稠,酽香。它是母亲亲手播种、浇灌、除草、收割、脱粒、挑选出来的金灿灿的小麦磨制加工而成的,吃起来心里踏实,熨帖。母亲隔三差五从乡下来到城里,带来亲手做的手擀面”,可概括为:“我”“吃惯了母亲做的手擀面,母亲便隔三差五从乡下到城里给“我”送手擀面;根据第③段“我每次回老家,母亲把早就晾干、装好的手擀面绑到我车子上,说:‘没事就多来一趟,也好省我一趟腿。’”,可概括为:“我”回老家时,母亲把晾干的手擀面绑到“我”车上;根据⑤段“那次回老家,母亲正在洗衣服。……廊子里,母亲和晾衣绳一同晃悠着。顽皮的水珠儿四处飞溅,洇湿了母亲的头发和衣裳,砸痛了我的脸。我轻轻走过去,接过母亲手里的衣物,把它搭到绳子上”和第⑥段“每逢周末,我扛起大包,……因为大包里装着父母的衣物,装着爱,装着力量”,可概括为:“我”回老家,看到母亲搭衣服的艰难,决定每周往返城乡之间给父母送去洗干净的衣物;根据第⑦段“村子里的人说,有个在城里住的闺女,看把她景(高兴)的,一到周末,过年似的起五更到村子口等着了”,可概括为:母亲每周末都会起五更,到村口等着捎来干净衣物的“我”。【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得到理解。根据第④段“这几年,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再也擀不动手擀面了。母亲便也很少来城里。”可知母亲不再给我捎手擀面,表面上丢掉的是母亲做的手擀面;根据第④段“母亲便也很少来城里。每次回老家,母亲看着我,好像很愧得慌”可知随着母亲减少来城里给“我”捎东西的次数,我与母亲的交流也大大减少,母亲觉得愧疚,自认为她辜负了“我”的期待,失去了二人之间的“牵绊”。所以,实际上丢掉的是“我”对母亲的期盼、交流和牵绊。【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题目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赏析。可从描写方法、修辞方法或词语运用等角度赏析。根据第⑤段画线句“母亲端着一盆水,就像端着一条河,一座山,母亲显得很渺小,好像随时可能被大水冲走,被大山压折。衣服冲好了,母亲拿到廊子里的晾绳上晒。母亲踮起脚,仰着头,擎着衣物,举起胳膊往上甩”中的“端、踮、仰、擎、举”等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洗晾衣服的艰难吃力,表现母亲的衰老和勤劳。“就像端着一条河,一座山”“好像随时可能被大水冲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端水时的吃力,表现出母亲年老力衰,需要人帮扶和照顾。【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根据第③段“我从小吃惯了母亲做的手擀面,黏稠,酽香。……母亲隔三差五从乡下来到城里,带来亲手做的手擀面……我每次回老家,母亲把早就晾干、装好的手擀面绑到我车子上,说:‘没事就多来一趟,也好省我一趟腿’”可知,爱的羁绊,具体表现在“我”喜欢吃母亲做的手擀面,母亲也时常给“我”做手擀面;根据第⑤段“那次回老家,母亲正在洗衣服。……廊子里,母亲和晾衣绳一同晃悠着。顽皮的水珠儿四处飞溅,洇湿了母亲的头发和衣裳,砸痛了我的脸。我轻轻走过去,接过母亲手里的衣物,把它搭到绳子上”和⑥段“每逢周末,我扛起大包,……因为大包里装着父母的衣物,装着爱,装着力量”可知,母亲衰老无力时,每逢周末,“我”往返城乡之间给父母送去洗干净的衣物;根据第⑧“母亲等女儿捎来干净衣物,一如当年女儿盼母亲做的手擀面。有时,我虽然也觉得累,但我知道,人生,有了爱的牵绊,最美”可知,“我”和母亲对彼此的牵挂,是彼此亲情的回馈,也是彼此之间爱的一种表达。(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深圳特区报》10月21日电】日前,深圳首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展馆——等你艺术馆在观澜红木艺术街开馆。该馆旨在为中国各地正处于成长期的草根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深圳各类艺术家均可预约在此免费办展。“我自己十分热爱摄影,也算是一个草根摄影师,深深了解草根艺术家得到展示发展舞台不容易。”等你艺术馆负责人张艳表示,在深圳,有一大批有热情、有追求、有实力的草根艺术家,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让人钦佩,但是由于他们都还处于成长阶段,在经济方面并不宽裕,往往没有实力为自己的作品办展。张艳表示,正是基于对草根艺术家们的了解和钦佩,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她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决定搭建一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型展示平台。2018年1月初,张艳发起成立了等你艺术文化有限公司,并筹建等你艺术馆,经过10个月的紧张筹备,等你艺术馆于日前正式开馆,该馆位于观澜红木艺术街,毗邻观澜版画基地、鳌湖艺术村。据悉,作为深圳首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展馆,等你艺术馆将免费为草根艺术家们提供展示平台,但由于场地有限,需要提前预约期。凡是到等你艺术馆办展的艺术家,等你艺术馆一律不收取场地费用,但艺术家们可以向艺术馆捐赠自己的作品,以帮助等你艺术文化有限公司未来筹建草根艺术家博物馆。11.请根据这则新闻的内容,拟一个新闻标题。12.请摘抄这则新闻的导语,并谈谈它的作用。13.文中加点的词“据悉”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14.读完这则新闻,你有何感想?【答案】11.深圳“等你艺术馆”开馆,草根艺术家可免费办展。12.导语:日前,深圳首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展馆--等你艺术馆在观澜红木艺术街开馆,该馆旨在为中国各地正处于成长期草根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深圳各类艺术家均可预约在此免费办展。作用:该导语揭示了该则新闻的核心内容,即深圳首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展馆“等你艺术馆”开馆,各类艺术家可以免费预约办展,简单明了,使读者对新闻内容一目了然。13.不可以删去。“据悉”表明“草根艺术家可在等你艺术馆免费预约办展”的消息来源的不确定性,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14.示例:读完新闻,我为张艳等人的举动而感动,他们搭建的等你艺术馆无疑会给更多草根艺术家带来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能够促进各类艺术的相互交流和发展,而艺术家的作品捐赠也能营造一种感恩的氛围,希望每一座城市都可以多一些这类艺术馆。【解析】【分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应简洁、醒目、突出主要事件。解此题要善于抓导语,从中提炼出主要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标题。本题导语是第一段。这一段由两句话组成,从从第一句话“日前,深圳首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展馆——等你艺术馆在观澜红木艺术街开馆”里可提炼出:深圳首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展馆“等你艺术馆”开馆;从第二句话“该馆旨在为中国各地正处于成长期的草根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深圳各类艺术家均可预约在此免费办展”可提炼出:全国各地草根艺术家均可预约在此免费办展;讲两句话精简一下,保留信息,可做标题。示例:深圳首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展馆开馆,各地草根艺术家均可免费办展。【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导语及其作用。导语通常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本新闻的导语是第一段“日前,深圳首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展馆——等你艺术馆在观澜红木艺术街开馆。该馆旨在为中国各地正处于成长期的草根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深圳各类艺术家均可预约在此免费办展”。注意,提炼导语不能将电头包括其中。作用即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深圳”“首个”“草根”“公益”“开馆”“免费”等信息使读者一目了然。【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新闻语言准确特点。先答“不能删去”。再根据词义答出理由。“据悉”的意思是根据得到的消息,此处表明“作为深圳首个草根艺术家公益展馆,等你艺术馆将免费为草根艺术家们提供展示平台,但由于场地有限,需要提前预约期”这个信息内容是打听来的,具有不确定性;这个词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客观和严密的特点。【14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能力。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本题可从第二段张艳等人开设这一展馆的初衷“基于对草根艺术家们的了解和钦佩,出于对艺术的尊重”“深深了解草根艺术家得到展示发展舞台不容易”谈感悟,并提出自己对这个展示平台的希望。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10分)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完成相关题目。【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夕日欲颓(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6.翻译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7.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8.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这两篇短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5.(1)颓:坠落,落下。(2)但:只是。16.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17.①.猿鸟乱鸣②.沉鳞竞跃18.《答谢中书书》描绘了“(山川)之美”。《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月色)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记承天寺夜游》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句中。【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1)句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颓:坠落,落下;(2)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16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本题中注意“亦(也),未(没有),寝(睡),相与(一同,一起),于(在)”等重点字词要理解正确。【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可知,这里描绘了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的动静相衬的画面,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猿鸟乱鸣”“沉鳞竞跃”。【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情感主旨。结合【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可知,作者描绘了山川之美景,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美景之中的愉悦之情;结合“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可知,作者认为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只是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据此可知,文章还表达了作者赏美景盼知音或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结合【乙】结合“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可知,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结合“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知,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作者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悲伤,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的喜爱,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据此可知,【乙】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点睛】参考译文:【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光照在院子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大概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二)(共4分)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9.“征蓬”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①____,本诗中的“征蓬”传达了诗人②____的内心感受。20.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一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答案】19.①.远行之人②.漂泊无定(忧愤抑郁)20.答案示例:边疆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股孤烟格外笔直、醒目,显得劲拔、刚毅;苍茫大漠一马平川,没有山峦树林,只有黄河横贯其间,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孤悬于地平线之上。【解析】【19题详解】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古诗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借蓬草自况,写漂泊无定之感和忧愤抑郁之情。【20题详解】考查描绘诗中画面,开放类试题,需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如: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四、名著阅读(20分)21.名著阅读活动一:寻找红色足迹(1)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根据提示依次写出长征中的重大事件。活动二:展现榜样风采(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写出文段中A指的是谁,并联系全书举例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A笑着告诉我有一个这样的代表团来欢迎“苏维埃先生”!但是这些乡下佬并不比福建军阀卢兴邦更无知,后者曾在他统辖的境内出了一张告示,悬赏“缉拿苏维埃,死活不论”。他宣称此人到处横行不法,应予歼灭!【答案】(1)强渡大渡河爬雪山(2)A指毛泽东。好学进取,有恒心毅力,如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重要事件的概括。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至5月9日)、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24日至5月25日)、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5日)、爬雪山(1935年6月8日至6月12日)、过草地(1935年8月21日到8月27日)、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据此作答即可。【小问2详解】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概括。由选文内容“后者曾在他统辖的境内出了一张告示,悬赏‘缉拿苏维埃,死活不论’。他宣称此人到处横行不法,应予歼灭!”可知,A指的人物是毛泽东,这是毛泽东告诉给斯诺的话。结合名著中斯诺描述毛泽东“只有两套制服和唯一缀补过的大衣。他压根儿没有个人的财富”可以看出他艰苦朴素;“他酷爱读书,精通中国旧学也爱研究哲学,甚至可以花三四个整夜的工夫,心无旁骛地专门研读几本哲学书;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但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有着过人的精力和忍耐力”可以看出他有恒心和毅力。据此总结作答即可。22.名著阅读。小说既有描摹鲜明个人形象的,也多有刻画整个团队的,请从《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团队,仿照示例进行概括和评点。(答题要素:团队组成、相关情节、团队作用)。示例:《三国演义》中义薄云天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以三人为首的军团东征西讨,不断扩大团队声誉,竖起匡扶汉室的大旗,三顾茅庐又请得孔明出山辅助,联吴抗曹,笼络英才,奠定三国鼎立局势,终在西蜀打下一片江山。【答案】示例:《红星照耀中国》出现在斯诺笔下的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精神以及熠熠生辉的革命理想。他们在战争中精诚团结,取长补短,为争取自由、民主、独立、和平而不懈奋斗。以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行举止,其中均有涉及,构成了传神立体的影像,真实地表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成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写作能力。本题答案不唯一,但在写作时,必须要涉及团队组成、相关情节、团队作用三个要素。示例:《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和朱德都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毛泽东与朱德从1928年井冈山会师开始,就合作得很愉快,关系十分密切,几乎形影不离,成为世人眼中难得的“朱毛”合体。1929年6月红四军七大后,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加上身患疟疾,便前往闽西养病。期间红四军四处转战,但是颇受挫折。朱德深深地体会到红四军离不开毛泽东。毛泽东回到部队后,朱德感慨地说:“人家都说朱毛红军,朱离不开毛,朱离开了毛过不了冬。”毛泽东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的生命。共产党所以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朱德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是原因之一。从朱、毛以下直到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委员没有发生军政势力之间的斗争。朱、毛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红军之所以能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之所以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与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的亲密合作是分不开的。23.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答案】[材料一]:红军领导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材料二]:红军帮穷人,救中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材料三]: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解析】【详解】考查对名著的分析与理解。结合材料内容来分析。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写出红军领导人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深受爱戴;材料二红军对待百姓很好,帮助穷人,救中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材料三表现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等。这些都是预言的依据。24.名著导读“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语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A讲的!我马上知道了他就是_________,那个“鼎鼎大名的”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1)这段话出自《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记录真人真事的纪实作品,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2)A处应填写的交流语种是_______,人物“他”是_________。【答案】(1)①.西行漫记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①.英语②.周恩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突然出现一个清瘦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语气向我打招呼”可知,这个人是周恩来。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成就,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到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别的地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他便被卷进社会革命运动中。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据此可知他用英语和作者交流。五、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25.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请以“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荷花赞我喜欢桂花,喜欢它的十里飘香的芬香,喜欢它的“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我喜欢菊花,喜欢它的赏心悦目的淡雅,喜欢它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我喜欢牧丹,喜欢它的、冠绝群芳,喜欢它的“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我喜欢梅花,喜欢它的凌风傲骨、坚强不屈,喜欢它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看,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但是我更喜欢“花中仙子”荷花,喜欢它的风度翩翩、气宇不凡,喜欢它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荷池中长满了绿绿的荷叶,一片片挨挨挤挤,好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透过密密层层的荷叶,可见一根根墨绿的、长着小刺的荷梗在水面上昂首挺胸。荷梗上上小扇子似的萼片衬着亭亭玉立、白里带粉红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态,各不相同。花儿们有的全开了,露出了嫩黄的小莲蓬;有的才绽出几片花瓣儿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正向着行人微笑,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当然,红花还需绿叶衬。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如同一只只耀眼的翡翠盘,托起冰肌玉骨的荷花。荷叶的美,美在它使人神清气爽的墨绿;荷叶的美,美在它细细幽幽几乎不被人觉察到的芬芳;荷叶的美,更美在它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的奉献。试想,如果没有荷叶的无穷碧,哪里来荷花的别样红?它们的美,只有在它们融为一体时,才能真正展现出来。荷花妩媚,荷叶清雅,让人觉得那么惬意,自在。我爱荷花,爱她的淡淡清香,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娇媚容颜,更爱她的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张家口市中医院呼吸科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处理技能考核
- 2025年度华中科技大学公开招聘职员3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吉林白山抚松县招聘高中教师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贵州省凯里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湖北孝感市云梦县楚云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沧州市中医院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内镜追溯演练试题
- 2025年荆州沙市区面向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招聘10名事业岗位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龙泉市公开选调公务员及选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心脏超声考核
- 上海市中医院宫腔内人工授精技术考核
- 2026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秋季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学校物业委托管理服务合同7篇
- 2025少先队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各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五套
- 《守望成长法治护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 三折页设计课件
- 2025-2030中国节能玻璃材料市场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防诈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数据标注课件
- 2025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劳动课包包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