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1页
备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2页
备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3页
备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4页
备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练习题(含答案)一、公共基础知识(共15题,每题1分)1.兴安盟现辖行政区域中,既是盟府所在地又是唯一的盟级政治经济中心的县级市是:A.阿尔山市B.乌兰浩特市C.科右中旗D.扎赉特旗答案:B解析:乌兰浩特市是兴安盟行政公署驻地,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阿尔山市为县级市但非盟府所在地。2.内蒙古自治区“两个屏障”战略定位指的是:A.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B.能源安全屏障、粮食安全屏障C.文化安全屏障、边境安全屏障D.草原生态屏障、森林生态屏障答案:A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战略定位。3.兴安盟的主要河流不包括:A.洮儿河B.归流河C.西辽河D.哈拉哈河答案:C解析:西辽河主要流经通辽、赤峰等地,兴安盟境内主要河流有洮儿河、归流河、哈拉哈河等。4.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是:A.1945年10月1日B.1947年5月1日C.1949年10月1日D.1955年10月1日答案:B解析: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乌兰浩特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5.兴安盟的特色产业中,被称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的是:A.科右前旗B.科右中旗C.扎赉特旗D.突泉县答案:B解析:科右中旗依托优质草原资源,重点发展肉牛产业,获“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称号。二、法律常识(共20题,每题1.5分)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行为中应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的是:A.盗窃他人手机(价值800元)B.结伙殴打他人致轻微伤C.非法携带匕首进入公共场所D.因债务纠纷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2小时答案:B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处10-15日拘留,并处500-1000元罚款;A项盗窃800元未达刑事立案标准(内蒙古盗窃罪立案标准为2000元),处5-10日拘留;C项非法携带管制器具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D项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情节较轻,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7.辅警在执行任务时,发现违法嫌疑人可能携带凶器,正确的做法是:A.立即单独上前盘查B.报告带队民警,在民警指挥下协助控制C.直接使用警械制服D.拍照取证后离开答案:B解析:《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辅警不得单独执法,遇有违法嫌疑人可能携带凶器时,应立即报告民警,在民警指挥下协助处置。8.下列情形中,符合《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当场盘问条件的是:A.张某在夜市游荡,无合理理由B.李某形迹可疑,且随身携带不明包裹C.王某驾驶无牌摩托车,拒绝提供身份信息D.陈某在银行门前徘徊,多次张望答案:C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经出示证件后,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C项王某驾驶无牌摩托车且拒绝提供身份信息,符合“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条件。9.张三因盗窃被行政拘留10日,执行5日后,发现其还存在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应处行政拘留7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合并执行的最高期限为:A.10日B.15日C.17日D.20日答案:D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6条规定,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本题中10+7=17日,未超过20日,故合并执行17日,但选项中D为最高限,需注意题目可能考察上限规定。10.李某(15周岁)与同学王某发生矛盾,用木棍将王某打成轻伤。根据《刑法》,李某的行为:A.构成故意伤害罪,应负刑事责任B.不构成犯罪,因未满16周岁C.构成寻衅滋事罪D.由政府收容教养答案:B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李某15周岁,致人轻伤(未达重伤),不负刑事责任。三、公安基础知识(共15题,每题1.5分)11.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是:A.维护国家安全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保护公民人身安全答案:C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12.辅警的职责不包括:A.协助开展治安巡逻B.协助记录询问笔录C.独立作出行政处罚决定D.协助疏导交通答案:C解析:《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第9条规定,辅警可以协助开展执法执勤和其他警务活动,但不得单独执法,不得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处理决定。13.接处警工作中,下列属于紧急警情的是:A.居民举报小区内有噪音扰民B.有人报警称家中财物被盗C.孕妇在路边突发疾病需急救D.群众咨询户籍办理流程答案:C解析:紧急警情指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如凶杀、抢劫、火灾、群众突发急病等。C项孕妇突发疾病需立即救助,属于紧急警情。14.下列关于现场保护的做法,错误的是:A.对凶杀现场设置警戒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B.移动现场遗留的血迹时,用干净纸张覆盖保护C.遇下雨天气,对现场痕迹用塑料布遮盖D.记录现场原始状态后,协助民警提取物证答案:B解析:现场保护中,对痕迹、物证应尽量保持原始状态,不得随意移动或破坏。移动血迹可能破坏证据,正确做法是设置警戒并等待专业技术人员处理。15.处置群体性事件时,辅警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B.优先使用武器制服为首人员C.依法维护社会秩序D.及时收集固定证据答案:B解析:群体性事件处置原则包括:预防为主、依法处置、慎用警力和强制措施、教育疏导为主。优先使用武器可能激化矛盾,违反处置原则。四、时事政治(共10题,每题1分)16.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的“五大任务”包括:A.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B.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C.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D.以上均是答案:D解析: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落实“五大任务”: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17.2023年,兴安盟在乡村振兴中重点推进的产业是:A.光伏产业B.肉牛产业C.大数据产业D.稀土产业答案:B解析:兴安盟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推动“兴安盟肉牛”品牌建设。18.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把握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两个结合”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和创新相结合C.改革和开放相结合、发展和稳定相结合D.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答案:A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9.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多少周年?A.70周年B.75周年C.80周年D.85周年答案:C解析: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2023年是80周年。20.2023年,兴安盟成功举办的全国性体育赛事是:A.全国冬季运动会B.环阿尔山国际自行车赛C.全国草原足球联赛D.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答案:B解析:2023年7月,环阿尔山国际自行车赛作为全国性体育赛事在兴安盟举办,推动了当地文旅融合发展。五、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共15题,每题1分)(一)言语理解与表达21.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公安机关需要______群众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A.整合B.综合C.集合D.联合答案:A解析:“整合”指协调组合,使形成整体;“综合”侧重汇总分析;“集合”强调聚集;“联合”指多方合作。此处强调将分散的群众力量协调为整体,故选“整合”。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使居民的安全感明显提升。B.辅警在巡逻中发现并制止了一起即将发生的盗窃案件。C.能否严格执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D.内蒙古的草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答案:D解析:A项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制止……案件”搭配不当,应改为“制止了一起即将发生的盗窃行为”;C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D项无语病。(二)判断推理23.类比推理:警察∶警服∶执法A.教师∶校服∶授课B.医生∶白大褂∶治疗C.厨师∶工作帽∶炒菜D.农民∶草帽∶耕种答案:B解析:警察穿警服的目的是执法,医生穿白大褂的目的是治疗,均为职业-制服-职责的对应关系。24.逻辑判断:某派出所接到报警称超市失窃,甲、乙、丙三人有嫌疑。甲说:“不是我偷的。”乙说:“是甲偷的。”丙说:“不是我偷的。”已知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则盗窃者是: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假设甲说真话(甲没偷),则乙说假话(甲没偷),丙说假话(是丙偷的),符合“只有一人说真话”;假设乙说真话(甲偷),则甲说假话(甲偷),丙说真话(丙没偷),矛盾;假设丙说真话(丙没偷),则甲说假话(甲偷),乙说真话(甲偷),矛盾。故盗窃者是丙。(三)数量关系25.某社区计划招聘15名辅警,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实际招聘中男性超招10%,女性招满。实际招聘总人数为:A.15B.16C.17D.18答案:B解析:计划男性15×60%=9人,女性15×40%=6人;实际男性9×(1+10%)=9.9≈10人(人数需取整),女性6人,总人数10+6=16人。六、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案例一:2023年10月,兴安盟某镇集市上,王某(男,28岁)因摊位纠纷与李某(女,55岁)发生争执,王某推搡李某致其倒地,李某起身用菜筐砸中王某头部。民警带领辅警小张到场处置,发现王某头部有血迹,李某手臂擦伤。经鉴定,两人均为轻微伤。问题1:王某和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应如何处理?问题2:辅警小张在处置过程中可履行哪些职责?答案1:王某推搡李某致其倒地,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李某用菜筐砸王某头部,同样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10日拘留,并处200-500元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本案中双方均为轻微伤,且因民间纠纷引发,可依据第9条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不予处罚;调解不成,分别对两人处罚。答案2:辅警小张在民警带领下可履行以下职责:(1)维护现场秩序,设置警戒带防止无关人员围观;(2)协助民警开展调查,如登记在场证人信息、调取集市监控录像;(3)协助救治受伤人员(如联系120);(4)记录现场情况,制作接处警记录;(5)协助传唤当事人到派出所接受调查(需民警在场)。案例二:2023年12月,某辅警在巡逻时发现一男子形迹可疑,随身携带黑色背包,且看到警察后试图逃跑。辅警立即追赶并将其控制,从背包中搜出一把匕首(长25厘米,属管制刀具)和若干盗窃工具。问题1:辅警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问题2:若该男子已实施多起盗窃,应如何处理?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